日期
诗文库 正文
贺容怀意奏胜捷表986年4月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
臣锡言:今月十七日进奏院状报三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内品容怀意等走马到阙奏,大军于涿州南杀下蕃贼一千馀人,并应州飞狐军伪命官吏率所属二万馀人归降,收到衣甲鞍马钱帛粮草不少者。
伏以庙朝决胜,将帅成功。
四夷八蛮,益震威加之令;
一月三捷,未如神速之谋。
凡被照临,同深庆快(中贺。)
臣闻周称猃狁,汉曰匈奴,负恩则违背欢盟,肆暴则侵挠边鄙。
茍非皇威景铄,王道融明,授金钺以专征,出玉关而拓境,则何以致腥膻族类,来朝礼义之乡;
舄卤山川,复正要荒之服?
伏惟尊号皇帝陛下至仁无敌,我武惟扬,以帝尧丹浦之师,破丑虏黑山之众,未踰浃日,连下数城。
岂烦筑垒以受降,但庆献俘而执馘。
饮马长城之窟,金石登歌;
鸣鸾日观之峰,人神共悦。
臣任当求瘼,职忝记言,屡闻奏捷之音,限远对扬之列。
臣无任惶恋欢呼、激切屏营之至(《咸平集》卷二三。)
「院状」二字原脱,据文渊阁库本补。
贺潘吉奏胜捷表986年4月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咸平集》卷二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
臣锡言:今月二十六日进奏院状报外殿直潘吉今月三日走马到阙奏,三月二十八日大军到灵丘城下,伪命官属七千馀人归降,收到衣甲器械钱帛粮草不少者。
伏以王者之师,有征无战;
庙谋之胜,一举万全。
捷音屡下于边城,喜气弥高于率土(中贺。)
伏惟尊号皇帝陛下日新圣德,天赞皇勋,舜干方舞于两阶,禹会悉朝于万国。
蠢兹戎丑,敢逭灵诛,劳将帅以专征,出车徒而薄伐。
天山牧马,瀚海洗兵,我师无遗镞之勤,彼寇有绝弦之败。
燕然铭勒,信千载之一时;
梁甫直笾,俟八鸾之肆觐。
臣亟闻飞奏,但切欢呼。
白日倾葵藿之心,沧溟系匏瓜之迹,不获随例,蹈舞阙庭。
臣无任庆快惶恋、激切屏营之至。
曹彬奏胜捷表986年4月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咸平集》卷二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
臣锡言:今月七日进奏院状报三月十七日并州雁门两路前军都部署、侍中曹等奏:三月八日十日,杀下蕃贼二千馀人,馀三千馀人中伤,其馀并皆逃遁;
涿州、寰州等伪命官吏率百姓僧道归降,已安抚讫者。
伏以皇威大振,戎捷遐闻,才兴貔虎之师,遽破犬羊之众。
照临所被,欢抃皆同(中贺。)
伏惟尊号皇帝陛下抚宁万国,底定三边,武经方咏于止戈,文德诞敷于振铎。
尚以蓟门遗俗,久不隔于虏廷,燕朔旧疆,宜复归于王略。
安边上策,或伐叛以怀来;
命帅嘉谋,亦乘机而破敌。
滹水朝宗之浪,方鼓威声;
稿街献捷之音,载光睿算。
臣伏限所守,不获奔诣阙庭,无任瞻天恋圣、欢呼激切屏营之至。
潘美奏胜捷表986年4月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咸平集》卷二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
臣锡言:今月十三日进奏院状报三月十九日二十日,云、应、幽、朔等州行营都部署太师潘美等奏,伪命节度副使赵希赞等率军民一万五千馀人归降,并飞狐北杀下贼军三万馀人,活捉到伪命冀州防禦使大鹏翼、康州刺史马赟已下,及收到衣甲器械羊马牛畜牌印等不少者。
伏以睿算无遗,王师继捷,塞外之飞章叠至,寰中之吉语交闻(中贺。)
伏惟尊号皇帝陛下圣德昭彰,天机果断。
垂衣裳而致理,治即用文;
利弧矢以宣威,动惟经武。
狼星未灭,宜鈇钺以专征;
虎旅争先,鼓雷霆之奋怒。
伫系单于之颈,郊庙献俘;
即覃英主之恩,策勋饮至。
车书混一,历数登三。
表瑶图保大之功,行玉检告成之礼。
臣限拘外任,恭听捷音,无任欢呼庆快、激切屏营之至。
史馆相公986年三月六日 北宋 · 柳开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三、《河东先生集》卷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
三月六日将仕郎、守蔡州上蔡县柳开,谨沥血献书于相公
人于天不可得而升,得升于天者,凡骨为仙,知不死于尘世耳。
京城不可得而见,今得至于京城,得见于相公,即灾害可免,穷困可伸,脱出泥滓之中,再登霄汉之上,知不难矣,与其升天为仙,其亦不远。
何者?
负罪南迁,逐为县令,囚系下位,愁忧日煎。
骨肉之间,疾病太半,俸薄家贫,食不充饱。
父母没世,闭骨浅草,弟妹婚嫁,绝无遂心。
茫茫天地之中,为厄穷极矣!
去年以不忍小忿,与同职以王事争斗,上辱皇帝任使之意,下玷相公变化之恩。
虽不犯赃,虽不负国,虽不怠慢公事,虽不侵害黎民,其如君子用和,儒者立行,即何远乎!
自致之罪戾亦极矣。
厄穷且如是,罪戾亦如是。
若守职在县,夐隔路途,虽欲言之于相公,无由得至京城矣。
今来率领部民,馈辇军食,路出天阙,迹达相门,即诚可陈,事可谋。
受恩门下已十五年,相公忍不哀而念之哉!
相公积仁累行,亘围物表,草木虫鱼,尚加惠养,况于反肯无情乎!
自知免灾害,化穷困,出泥滓,上霄汉,在相公一言有馀,知不难于今日矣。
是行也,变祸为福,易愁为娱,期之朝夕,自可前贺。
凡遭逢天命之归己者,帝王之位可得;
遭逢人主之用己者,将相之位可得;
遭逢宰相之知己者,公卿之位可得。
古人与今人穷达,此理一致耳。
无如是有遭逢者,求而且为难矣。
上天景命,下属圣君,万方承平,远绝古昔,是天命永归于皇家也。
高坐庙堂,密运筹策,子视稷、契,奴命萧、曹,是人主之大用相公也。
自应举历官,出入门下,屈伸动静,钜细承恩,是遭逢于相公也。
不能慎守名器,大掇悔尤,退黜朝行,沉落坑阱。
茍无此事,即相公也,岂惜公卿之位乎?
呜呼!
每一念之,不觉心死,古谓噬脐不及者,正在开耳。
相公悯察。
茍不垂惠,则柳氏之族必也衰亡。
再拜。
宋故中大夫左补阙致仕高公墓志铭986年夏五月 北宋 · 柳开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九、《河东先生集》卷一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
郡府间年贡士上列,宰相择辞臣、学官,躬五试之岁,岁三月甲子渤海高南金,治毛、郑《诗》,中第,在殿方引卷召名,上视之曰:「高书记子乎」?
大臣覆之,曰:「然」。
上曰:「頔在乎?
当老矣」。
南金对曰:「臣父年八十一,在矣」。
上曰:「朕昔迎后(符氏。),抵魏,王命頔曰佐朕膳。
頔上手不懈,兢兢然,多礼人也」。
大臣交赞荐之。
退呼南金问者三。
上曰:「授汝父左补阙其致仕。
吾旌善人,用劝天下」。
致仕官无俸入,赐钱十万,令于魏取之。
翌日,南金捧命来归,公拜之。
幕府吏动天子加殊命,非常者也。
夏五月,开自贝贬逐南行,过公宇下,见公冠大顶乌纱叠帽,衣缁缘褐縠单裘,手右曳杖,左捧囊,中出锦引幅,茜牙轴,纹绫背纸押,押第署朱镂印文,披之,即新诰也。
公持之如不胜,感涕下𧸘,君至也。
明年春三月丁丑,开率县民馈军伐燕,路出大名,乡之人语开曰:「公当去月辛酉殁矣」。
夏五月庚寅,开随兵回,使告其孤曰:「愿铭公墓,以报公厚知于我也」。
润、南金与鼎三子,列公行事以请。
唐建中年,太常七岁女子以父彦昭事能死贼中,谥之为悯,名曰妹妹。
彦昭守濮阳,背贼纳归于德宗,封平恩郡王
同州文学讳衡
衡生西吾,隐而不仕。
西吾生公
公字子奇,用文取进士高第,历慈丘遂平主簿,安、申等州,大名府观察支使
周显德中魏王奏授公掌书记
开宝二年,王移凤翔府,至洛,帝止之。
公从王罢归,复选授旧官。
六年,丁太夫人琅邪王氏忧,终丧足不越庭户。
府帅李公复奏公如故。
上二年,有诬奏公以老而怠其任者,急诏庭见责之,辞不小屈。
上曰:「尔实止为一书记,其久而曾无莅他事乎」?
公对曰:「臣守道俟命,不茍不竞,乃如此也。
府钜细事无官者,臣兼治之,非止在臣所职书记耳」。
上曰:「若何谓老不治务乎?
尔去,复其位矣」。
七年,公始以疾免。
昔王之未去府也,左右惟贪虐取下,下所不能堪。
及王之去,即羞惧无敢一游于魏者,独公居之,前后三十年,不迁不离。
始至之日,与告终之夕,出处进退,语默用舍,无革无愧,人无咎言,世谓公君子也。
公至魏之初,有群小吏遇公于涂中,趋而候公,公即停驾揖之。
有大吏复若是,公乃降,答以礼。
至公免职,公固不易。
以是吏多避去,不敢见。
与公言,经史子集,举而问之,则公恳恳诵之,无有舛忘,皆如目前事。
公为文精且典。
手抄书千卷,字细如豆,无漏无误,老而益精。
得之者,藏为书宝。
信义忠勇,孝爱仁恕,公不阙一。
公长子浣暨公夫人赵郡李氏,先公而死。
某年月日,以公归大名府元城县某乡某里李夫人之坟葬焉。
公三女:孟适故兴元府司录参军晁;
仲适将作监丞
季适著作佐郎集用砺,未归而夭。
南金解褐,得沙河
鼎应进士举
公卒之日无恙,教诫后事不乱。
铭曰:
群万浩浩,公独有道。
驱谀竞偷,公学优优。
易世一官,行积名完。
公之所易,人之所难。
赀充位崇,死矣其空。
方之在公,我殊彼同。
以诰何慝,乃褒何德。
岁纪未极,斯焉消息。
惟天聪明,视谛听诚。
凑声渊穆,无适莫程。
埃坌窒目,奔夷且覆。
纳吉必经,反危以宁。
此之云远,其逝不返。
岂惟于人,亦惟于身。
我来旧乡,公今云亡。
厥善其长,厥裔其昌。
写我心伤,刻为辞章。
张校书吴县厅前冬日双开牡丹(依韵)986年 北宋 · 王禹偁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君不见年年三月千丛媚,紫烂红繁誇胜异
寻常人戴满头归,醉折狂分不为贵。
枝闲叶尽根空培,人情皆待明年开。
化工自有呼魂术,霜前唤下琼瑶台。
王母亲将金粉傅,麻姑齐借霓裳来。
主人盖是神仙才,不然此物胡为而来哉。
二姬劝酒谁引满,长洲懒吏先举杯。
多感同年与攀折,吟诗欲谢难轻发。
青宫校书方遁迹,代我作歌如锦拆
他年吾辈功业成,与君共作骑鲸客
乞令诸县镇系囚不得过十日雍熙三年二月十二日 北宋 · 张素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宋会要辑稿》刑法六之五一(第七册第六七一九页)
诸州县系囚,动经旬月。
乞令自今诸县镇禁系不得过十日,仍令本州长吏察访
曹武惠王彬行状 北宋 · 李宗谔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八
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
父芸,成德节度都知兵马使
幼沈厚谨愿,汉乾祐中,承父籍补牙职。
节帅武行德见其端悫,甚异之,尝指谓左右曰:「此远大之器,非常流也」。
周太祖贵妃张氏,即从母。
周祖受禅,世宗致书镇帅何福进,召京师,隶帐下,从镇澶渊
及嗣位,补供奉官,擢客省副使、河中都监
蒲帅王仁镐帝戚,尤加礼待。
仁镐益恭,公府宴集,必危坐终日,未尝转眄。
仁镐从事曰:「老夫自谓夙夜匪懈,及见监军矜严,始觉己之疏怠」。
显德三年,移潼关监军,就迁西上閤门使
五年,代还,奉诏赐吴越王铠甲、弓弩、鎗剑,及中吴军节度钱文奉国信
既致命,即日遽还,私觌之礼,一无所受。
人趣舟追及,因与之,犹不纳,至数四。
曰:「吾终拒之,是近名也」。
归籍其数,悉上送官。
世宗谓之曰:「前使浙中者,取求无厌,其辱君命;
汝独能如此廉洁,甚可嘉也。
尽以所输还之,始拜赐,分遗亲党。
明年判四方馆事,出为晋州兵马都监
刘钧盗据并、汾,晋为敌境,昼则训师,夜则巡警,以勤瘁闻。
廷璋节制平阳,颇推服之。
一日,廷璋率宾佐游郊外,方环坐笑语,会邻道王将走单介驰书诣,询于左右曰:「孰是曹监军」?
有指示之,使人以为绐也,笑曰:「岂有国亲内职,而衣弋绨袍、坐素胡床者乎」?
引进使
初,太祖典禁旅,尤器重非公事,未尝上谒,平居宴会,亦罕预,太祖奇之。
建隆二年,趣召归阙,谓之曰:「我畴昔欲亲汝,汝何故疏我」?
顿首谢曰:「臣事周室为近亲,历职禁近,安敢交结尊贵」?
上益嘉奖。
客省使,俄命与王全斌、郭进领步骑万馀攻河东乐平县,降其将王超、侯霸等千八百人,又获千馀人。
俄而贼进,悉汉兵来救,三战皆败之。
廷尉平晋军,又降静阳等十八寨
乾德初,改左神武将军内客省使
河东来攻平晋军,命郭进、张彦、陈万通援之。
未至一舍,贼遁去。
时初克辽州河东契丹五押骑六万馀来攻,又命李继勋、罗彦环、郭进、武怀节援之,大败虏骑于城下。
俄兼枢密承旨
二年冬,遣将两路伐蜀,诏马军刘光义归州行营前军副部署,以都监
峡中郡县悉下,又降遂州
时诸将咸欲屠城杀降以逞,惟申令戢下,所至悦服。
太祖闻之,诏书褒美,使曰:「汝能约束将士,禁暴恤民,吾任得其人矣」。
两川平,会益州王全斌、崔彦、王仁瞻等昼夜宴,不恤军士,因而部下渔夺货财,人苦之。
屡请旋师,全斌辈逗留不发。
俄而全师雄等搆乱,复与光义破之于新繁,擒万馀人,与彦通协力剪灭。
及还京师,上尽得全斌辈事状,因面诘仁
历诋诸将为奢纵不法事,冀以自解,且曰:「清廉畏慎,不辜陛下任使者,惟曹彬一人耳」。
乃以全斌属吏
即日授宣徽南院使检校太保、领义成军节度
入见,上奏曰:「征西将皆以获罪,臣独受赏,何以宁处?
不敢奉诏」。
上曰:「卿有功无过,又不自矜伐,茍有纤介之累,仁岂为汝隐邪?
惩劝,国之常典,可勿让」。
六年,遣李继勋、党进率师征太原,命为行营前军马步都监,战洞过河,斩一千馀人级,夺人马甚众。
开宝二年太祖将亲征,复为前军都监,率兵先赴太原,次团柏谷,降贼将陈廷山
又战城南,薄于濠,擒夺千馀级。
太祖至城下,分置寨于四面,命主其北。
六年,检校太傅
江南李煜违诏,称疾不朝,完城垒,缮甲兵,渐失藩臣礼。
七年九月,诏马军都虞候李汉琼、判四方馆使田钦祚率兵先赴荆南,大发舟舻。
上连日幸迎春苑,登汴堤,观战棹东下。
又命潘美发步士总十馀万,水陆齐
太祖御长春殿宴饯,语曰:「南方之事,一以委卿。
慎勿暴掠生民,惟示以威令,使自归顺,不须急击也」。
十月,诏以升州西南路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
分兵甲荆南,顺流而东,破峡山口寨,杀守卒八百人,生擒二百七十人,获池州牙校王仁震、王晏、钱兴,进克池州
又战铜陵,生擒八百人,获战舰二百馀艘,连克当涂、抚城二县,驻军采石矶
十一月,又击败吴兵二万馀众,生擒伪兵马副部署杨收都监孙震,获马三百馀匹。
诏作浮梁,跨大江以济师。
等进师,破江南军数千人于新陵寨,获舰三十馀艘。
十二月,破其军五千众于白鹭洲,生擒百馀人,获战舰百五十艘。
八年正月,破其众万馀于新林港口,斩二千级,焚战舰六十馀艘。
二月,军次秦淮
吴人水陆十万阵于城下,大败之,俘斩数万计,获兵器数万,印数十钮。
浮梁成,吴人进师出禦,大败其众,获伪将卫军都头郑宾七辈、及军器万馀。
又攻其城南水寨,杀戮千馀,破数千众于白鹭洲,俘朝千计于江中。
三月,破吴兵数千众于江中,俘五百人
破关城,悉焚其庐舍,杀千馀众,溺死者又千计。
守陴者皆遁,伪天德军都知兵马使张进等九人来降。
俄又破其军二千众于淮北
六月,又破其二万众于城下,夺战舰数千艘。
八月丁德裕两浙军克润州,部送降卒数千人赴军前,卒多道亡,遂发檄招诱;
稍皆集,又虑其为变,尽杀之。
自长围金陵,历春夏至秋,凡三时,而居人樵采路绝,频经败衄,城中丧气。
李煜危迫既甚,遣其大臣徐铉奉表诣阙,乞缓师。
太祖不知省,号令诸将,促之降。
迁延未能决,夜出锐卒数千人,构炬鼓噪,犯潘美之壁。
先是,本军列三寨,居其北,分道攻城,画其地形曲折来上,太祖指寨其使曰:「此宜深沟以自固,吴人必夜出兵来寇。
尔亟去,令曹彬自督促,并力速成之,无堕其计中」。
等昼夜督丁夫掘堑,成,果出兵来袭,驱帐下精甲依新搆拒之,人大败,破五千馀于城下,又获伪印十馀钮,杀戮殆尽。
奏至,上笑曰:「果如此」。
等率士卒晨夜攻城。
长围中,每缓师,冀归服,尚为左右所惑。
十一月,凿城将陷,又使人入谕曰:「事势如此,则所惜者一城生聚。
主能归命,策之上也」。
犹豫不决。
翌日,城陷,申严禁暴之令,兵不血刃。
与其臣百馀人诣军门请罪,慰安之,待以宾礼,请入宫治装,尽以其族归京师殿数骑待于宫门外。
既入,左右密启曰:「纵入宫,或致不测,为之奈何」?
笑曰:「煜甚愞,素无断,既已降,必不能自引决」。
果如言。
伪朝文武官吏,赖保全,各得其所,亲属为军士所掠者,即遣还之。
因大搜军中,无得匿人妻女。
仓廪府库,委转运使按籍检视,一不问。
师旋,舟中惟图籍衣衾而已。
以功拜枢密检校太尉、领忠武军节度
太宗即位,加同平章事
太平兴国三年检校太师,从平太原,加兼侍中
八年,为弭德超所谮,出为天平军节度
旬馀,太宗悟其事,待之愈厚,俄进封鲁国公
雍熙三年,大议北伐,命幽州道行营前军马步陆都部署河阳节度崔彦进为之副,内客省使郭守文都监日骑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傅潜都指挥使龙卫右厢都指挥使李延斌、神卫右厢都指挥使马正分为马步都指挥使马步军都军头范廷召文思使薛继昭为先锋,都军头田绍斌、荆罕英、宫苑使李继隆策先锋,光州刺史陈廷山隰州刺史史圭、左神武将军刘知信六宅使符昭寿押阵。
侍卫马军都指挥使米信幽州西北道行营都部署沙州观察使杜彦圭副之,蔚州观察使赵延溥内衣库使张昭勍、引进使董愿为都监亳州刺史蔡玉排阵使马步军副都军头韩彦卿、窦晖为先锋,曹美策先。
卫步军都指挥使田重进定州路行营都部署蕲州刺史谭延美西上閤门使袁继忠都监
上召等,授以方略
又以忠武军节度潘美为云、应、朔州都部署云州观察使杨业副之,令分路进讨。
三月,破虏固安南,斩首千馀级,克其城。
又下新城涿州
戎人来援,大破其众于城南,获马五百疋,杀奚酋贺思相公
四月,又与米信破虏于新城东北,斩首二百级。
五月,与虏战,攻沟关,王师不利,馀师宵涉巨马河,退屯易州,临易水营焉。
宫苑使王继恩驰驿奏其事,上至,令分屯边城,追诸将归阙。
先是,贺令图及其父怀浦,薛继、刘文裕、侯莫陈利用相继上言:「虏母专政,宠倖用事,请乘其衅,以取幽蓟」。
遂遣、彦米信雄州田重进飞狐潘美雁门,约从齐举。
将发,上谓之曰:「潘美之师但先趣云、应,卿等以十万众声言取并州,且持重缓行,不得贪利。
虏闻大兵且至,必悉众救范阳,不暇援山后矣」。
既而美之师先下寰、朔、云、应等州,重进之师又取飞狐灵丘蔚州,多得山后要害之地,而彬之大军亦联下州县,军势大振。
每捷奏至,上已讶进军之速,而忧虏断粮道
涿州,旬日食尽,因退师以援饷馈。
上闻之曰:「岂有敌人在前,返退军以援刍粟,何失策之甚也」!
亟遣使止勿前,急引兵缘白沟河与米信军会,按兵养锐,以张西师之势;
等尽掠山后之地,会重进之师东下,合势以取幽州
部下诸将,闻、重攻城野胜,累获其利,以为己握重兵,不能有所攻取,谋画锋起,更相矛盾。
不能制,乃裹五十日粮再往攻涿州
虏大众当其前,且行且战,去城裁百里,二十日始至焉,频克捷。
而时方炎暑,军士乏困,粮且尽,退兵,无复行伍,为虏所蹑,遂至于败。
等至,诏鞫于尚书省,令翰林学士贾黄中右谏议大夫雷德骧、知杂御史李巨源杂治之。
、守文、潜具状违诏失律,士多死亡。
、彦违部署节制,别道回军,为虏所败。
彦圭不容军士晡食,设阵不整,致亡失军士。
遇敌畏懦不击,易服潜遁。
廷山涿州会战失期,继临阵先谋引退,军情挠惑。
刑部大理寺上言:「彬等奉辞出征,大失辎重,准律,主将守备不设,为贼掩覆,临阵先退,皆坐死」。
又下其事,工部尚书扈蒙等议,如有司所定。
素服待罪,深自引咎,责授检校太保右骁卫上将军彦进右武卫上将军右屯卫上将军,仍皆削爵,馀皆以次降黜。
四年,起检校太傅、兼侍中武宁军节度
耕籍恩加检校太尉
召还,会上元侍宴观灯,上顾,历数前朝将相,皆有评品。
徐州民数百,诣阙求还本镇,优诏褒谕。
淳化五年,徙平庐军节度
真宗嗣位,复检校太师
数月,召入拜枢密使
咸平二年,被疾。
上趣驾临幸,手和药饵之,赐白金万两。
供奉医僧供蕴宿其第诊视,中使抚问。
六月卒,年六十九。
上亲临哭之恸,甚震悼,言必流涕,废朝五日。
中书令追封济阳郡王谥曰武惠
又赠其亡妻高氏为韩国夫人,录其亲族、门客、校尉,拜官者十馀人。
八月,又诏与赵普同配享太祖庭。
仁恕清慎,逊言恭色,在朝廷未尝抗辞忤旨。
博览强记,谈论,被服清素,有同儒者。
尤疏财,未尝聚蓄,伐二国,秋毫无所取。
位兼将相,不以等威自异。
造其门者,皆为揖客,不名下吏,每白事,不冠不见。
局量宽博,喜愠不形,未尝言人过。
平蜀回,太祖因从容问以官吏善否,曰:「臣止监军旅,至于采察官吏,非所职也」。
及固询之,惟荐随军转运使沈沦廉谨可任。
其为藩帅,遇朝士于涂,必引车避。
过市,则戒驺御,不令传呼。
北征之失律也,赵昌言表请行军法。
昌言延安还,因事被劾,未得入见,在近密,遽为上请,乃许朝。
归休闭閤,门无杂宾。
保功名,守法度,近代良将,称为第一,真宗屡对近臣称叹其名德。
子璨、珝、玮、玹、玘、珣、琮。
珝娶秦王女兴平公主,至昭宣使恩州团练使
玮至彰武军节度,赠侍中
玹至左藏库副使
玘至虞部员外郎
珣至东上閤门使宜州刺史
琮今为西上閤门副使
按:《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集卷四三,台湾文海出版社宋史资料萃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