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正文
郎中郑固碑延熹元年四月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九
君讳固,字伯坚君元子也。
含中和之淑质,履上仁(阙三字,)孝友著乎闺门,至行立乎乡党。
初受业于欧阳,遂穷究于典藉,膺游、夏之文学,襄冉、季之政事。
弱冠仕郡吏诸曹掾史、主簿督邮五官掾功曹,入则腹心,出则爪牙,忠以卫上,清以自修,犯颜謇愕,造膝佹辞,加以好成方类,推贤达善,逡遁退让,当世以此服之。
郑后珍玮,以为储举,先屈计掾,奉我□贡,清眇冠乎群彦,德能简乎圣心,延熹元年二月十九日,诏拜郎中,非其好也,以疾锢辞。
未满期限,从其本规,乃遘凶悯,年选二,其四月廿四日遭命陨身,痛如之何!
先是君大男孟子,有杨乌之才,善性形于岐嶷□□见于垂髦,年七岁而夭,大君夫人所共哀也,故建□共冢,配食斯坛,以慰考妣之心。
琦瑶延以为至惠不纪,则钟鼎奚铭,昔娅□□武弟述其兄综□□□□行于蔑陋,独昌敢忘,乃刊石以旌遗芳。
其辞曰:
于惟郎中,实天生德。
颐亲诲弟,雯恭竭力,教我义方,导我礼则。
传宣孔业,作世幕式。
从政事上,忠以自勖。
贡计王庭,华夏归服。
帝用嘉之。
显拜殊特,将从雅意。
色斯自得,乃遭氛灾。
陨命颠沛,家失所怙,国□忠直,俯哭谁诉,仰唬焉告。
嗟嗟孟子,苗而弗毓,奉我元兄,修孝罔极,魂而有灵,亦歆斯勒(《隶释》六)
丹阳太守郭旻碑延熹元年十一月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九
群讳旻,字臣公,有周之裔□□□□□□□之穆,为文王卿士,子孙□□君膺天休,□□明德矜□□□□□□之温良慈恕,羲以将之。
厥□□为乐可测□加以体明道术,□□□□□律小杜,洪纤觱举,弊《冂菲》当□□然独□少仕州郡,宣著嘉名,察孝谦,除郎中谒者,使监南甄官□□翔声省其伤疾□𤵸完命已免于丹□□□□□数迁敬陵园令廷尉左平、治书侍御史,狱刑无颇,宪台如砥。
以父忧去官。
还拜郎中侍御史、遭母忧。
服除,复拜郎中治书侍御史,弥绛衮□□□□弱迁冀州刺史□墉明否万里作孚,九郡咸宁
河朔凯豫徵拜尚书□□□命国之喉□躬亲功显□朝异焉,是时淮夷蠢迪,帝畴克绥,策书褒《厂虿》,俾守丹杨□荒治乱,召携怀远,齐逸俗,通圣化,黎民用康,移风易□。
为政四年,以公事去官。
复修玄默,惟莫反初。
丰过耳顺,寝疾𤶧颓。
延熹元年十月戊戌卒,其十二月丙申葬,微言绝矣。
诸子曷仰,三载礼阕,乃群相与刻石勒铭。
□昭所□□。
辞曰:
于休我师,恂恂郭君,既明且哲,耽此宪□□□孝睦观国用□惟左□□□易输勤,赞理士师,狱无放纷,三典执□□□王人。
柔遐能迩,克亮□□□蛇□机,夙夜惟寅,猃蛮惊波,用绥海滨。
□□缉讹□□□神,功遂身退,□□□运,光晖有翕,永世不泯。
昔君即世,虽立碑颂,裁足载字,加有瑕般。
君之弟故太尉公薨,归葬旧陵。
于是从子故五原太守鸿议郎柔及胤,孙范□□怀祖之□乃更刊石,不改前文,盖用昭明祖勋,德以宣达情□庶传不朽云尔(《隶续》三,又十九)
中常侍樊安碑延熹三年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九
君讳安,字子仲南阳湖阳人也。
厥祖曰仲山父,翼佐周宣,出纳王命,为之侯舌,以致中兴,食采于樊,子孙氏焉。
亦世载德,守业不愆。
在汉中叶,笃生哲媛,作合南顿,实产世祖,征讨逆畔,复汉郊庙。
而樊氏以帝元舅,显受茅土,封宠五国
寿张侯以功德加位特进,其次并以高声处卿校,侍中尚书,据州典郡,不可胜载,为天下著性。
群劣以好学,治《韩诗》、《论语》、《孝经》,兼通记传古今异义,甘贪乐约,意不回贰。
天姿淑慎,禀性有直,秉操不移,不以觊贵。
世政促峻,邑宰寡识,慢贤役德,被以劳事,然后慷慨激愤,宦亏于玉室,历中黄门,冗从假史,拜小黄门小黄门右史,迁臧府令中常侍
其事上也,贞固密慎,矜矜战战,作主股肱,助国视听,外职不诬,内言不泄,为近臣楷模,是以兄弟并盛,双据二郡,宗亲赖荣。
年五十有六,以永寿四年二月甲辰卒。
朝思其忠,追拜骑都尉,宠以印绂,策书褒叹,赙赠有加。
嗣子迁,实以幼弱,夙叙玉爵,而丧所天,礼备复位,以延熹三年冬十有一日自上烝祭,地寻惟烈考恭修之懿,勒之碑石,俾不失隧。
其辞曰:
肃肃我君,帝躬是翼。
玉事多难,我君是力。
秉此小心,以亮皇职,惟帝念功,庸以舆服。
大命倾霣,魂神仙伏。
龟艾追迁,用光其德。
蔼蔼遗称,作呈作式。
勒铭兹石,垂示罔极。
勋名不剟,永昭千亿。
制诏:中常侍樊安,宿卫历年,恭格淑慎,婴被疾病,不幸蚤终。
今使湖阳邑长刘操追号安为骑都尉,赠印绶,魂而有灵,嘉其宠荣。
鸟呼哀哉!
延熹元年八月廿四日丁酉(《隶释》六,又见《邮古文苑》九)
西岳华山庙延熹八年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
《周礼·职方氏》:「河南山镇曰华」,谓之西狱。
《春秋传》曰:「山岳则配天」。
乾坤定位,山泽通气,云行雨施,既成万物,《易》之义也。
《祀典》曰:「日月星辰,所昭卬也。
地理山种,所生殖也。
功加于民,祀以报之。
《礼记》曰:「天子祭天地及山种,岁遍焉」。
自三五迭兴,其奉山川,或在天子,或在诸侯,是以唐虞畴咨四岳,五岁一巡狩,皆以四时之中月,各省其方,亲至其山,柴祭燔燎。
、商则未闻所损益。
周鉴于二代,十有二岁,王巡狩殷国,亦有事于方岳,祀以圭璧,乐奏六歌。
高祖初兴,改秦淫祀,大宗承循,各诏有司,其山川在诸侯者,以时祠之。
孝武皇帝修封禅之礼,思登假之道,巡省五岳,禋祀丰备,故立宫其下,宫曰集灵宫,殿曰存仙殿,门曰望仙门。
仲宗示之世,重使使持节者祀焉,岁一祷而三祠。
后不承前,至于亡新,浸用丘虚,讫今垣趾营兆犹存。
建武之元,事举其中,礼从其省,但使二千石以岁时往祠。
其有风旱,祷请祈求,靡不报应。
自是以来,百有馀年,有事四巡,辄过享祭,然其所立碑石,刻纪时事,文字摩灭,莫能存识。
延熹四年七月甲子弘农太守安国亭侯汝南袁逢,掌华岳之主,位应古制,修废起顿,闵其若兹,深达和民事神之义,精通诚至,示勺祭之福,乃案经传所载,原本所由,铭勒斯石,垂之于后。
其辞曰:
岩岩西,峻极穹苍。
奄有河朔,遂荒华阳
触石兴云,雨我农桑。
资粮品物,亦相瑶光。
崇冠二州,古曰雍梁。
冯于豳岐,文武克昌。
天子展义,巡狩省方。
玉帛之贽,礼与岱亢。
六乐之变,舞以致康。
在汉中叶,建设宇堂。
山岳之守,是秩是望。
侯惟安国,兼命斯章。
尊修灵基。
肃共坛场。
明德惟馨,神歆韵其芳。
遏穰凶札,揪敛吉祥。
岁其有年,民说无疆。
袁府君肃恭明神,易碑饰阙,会迁京兆尹
孙府君到,钦若嘉业,遵而成之。
延熹八年四月廿九日甲子就。
按:袁府君讳逢字周阳汝南女阳人孙府君讳璆,宇山陵,安乎信都人。时令朱颉字宣得甘陵鄃人,丞张昉字少游河南京人。左尉唐佑,字君惠河南密人。主者掾华阴王苌,字德长京兆尹敕监都水掾霸陵杜迁市石,遗书佐新丰郭香察书。刻者颍川邯郸公修工阙君(阙)。(旧拓碑本《隶释》二)
白言史官讳占日蚀 东汉 · 徐璜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五
臣切见道术家常言,汉死在戌亥。
今太岁在丙戌五月甲戌,日蚀柳宿。
朱雀汉家之贵国,宿分周地,今京师是也。
史官上占,去重见轻(《续汉·五行志》六「延熹元年」注补引《梁冀别传》,「常侍徐璜白言」。)
汉官仪上 其一百二十八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四
太官令,秩一千石。
桓帝延熹元年,使太官令得补二千石,置四丞(《唐六典》十五)
后汉樊常侍碑跋1063年10月14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一、《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三六、《集古录》卷三、《六一题跋》卷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汉《樊常侍碑》,云:「君讳安,字子佑南阳湖阳人也。
幼学,治《韩诗》、《论语》、《孝经》。
中黄门,拜小黄门小黄门右史,迁藏府令、中常侍
年五十有六,永寿四年四月甲辰卒」。
其先为中黄门,后为小黄门,又为小黄门右史,盖汉官之制今不详其次序也。
余少家汉东天圣四年进士,赴尚书礼部,道出湖阳,见此碑立道左,下马读之,徘徊碑下者久之。
后三十年,始得而入《集录》。
盖初不见录于世,自予集录古文,时人稍稍知为可贵,自此古碑渐见收采也。
嘉祐八年十月十四日书。
后汉郎中郑固碑跋1064年4月12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汉《郎中郑固碑》,文字磨灭,其官阀、卒葬年月,皆莫可考。
其仅可见者,云「君讳固,字伯坚
孝友著于闺门,至行立乎乡党,初授业于欧阳,仕郡诸曹掾、史、主簿督邮五官掾功曹」,又曰「忠以卫上,清以自修」,其馀残缺不复成文。
又云「延熹元年二月诏拜」,而不见其官,惟其碑首题云「汉故郎中郑君之碑」,以此知其官至郎中尔。
汉隶刻石存于今者少,惟余以集录之勤,所得为独多。
然类多残缺不完,盖其难得而可喜者,其零落之馀,尤为可惜也。
治平元年四月十二日(《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三六。又见《集古录》卷三,《六一题跋》卷三。)
文末原校:「延熹元年二月」之下,一本云:「『诏拜郎中,非其好也,以疾锢辞,年四十二,遭命殒身』。
而中间又有『逡遁退让』之语。
『遁』当作『循』,『锢』当作『固』,疑汉人用字多假借。
又疑『以疾锢辞』谓疾已坚固,若云以疾笃辞,览者详之」。
欧阳文忠公集古录后序1196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一七、《平园续稿》卷一二、《集古录》卷末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集古碑千卷,每卷碑在前,跋在后,衔幅用公名印,其外标以缃纸,束以缥带,题其签曰某碑卷第几,皆公亲迹,至今犹有存者。
按公尝自云「四百馀篇有跋」,今世所传本是也。
其间如《唐郑权碑》,乃熙宁辛亥岁跋。
又至明年正月方跋《邓艾碑》、李德裕《山居诗》,四月前汉《雁足镫铭》,后数月而公薨,殆集录之绝笔也。
方崧卿裒聚真迹,刻板庐陵,得二百四十馀篇,以校集本,颇有异同。
疑真迹一时所书,集本后或改定。
今于逐篇各注何本,若异同不多,则以真迹为主,而以集本所改注其下。
或繁简辽绝,则两存之。
后汉樊常侍碑》,真迹作永寿四年四月,而集本改作二月,访得古碑,二月为是。
至于以始元为汉宣帝年号,又称后周大统十六年唐大定二年之类,乃公一时笔误,不敢有所更改。
《集古跋》既刻成,方得公子叔弼目录二十篇,具列碑之岁月,虽朝代仅差一二,而纪年先后颇有倒置,已具其下。
后汉樊常侍1196年1月23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三一、《平园续稿》卷七、《益公题跋》卷二、《六艺之一录》卷四一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后汉樊常侍碑》,欧阳文忠公已有跋。
今其文幸可读,以永寿四年二月卒,是年六月改元延熹
八月丁酉,制诏湖阳刘操追授骑都尉印绶,至二年十二月,其子勒文碑石,俾不失坠。
赵明诚《金石录》乃以为元年八月,盖因赠官,而不考立碑在后也。
庆元丙辰正月癸卯平园老叟周某书而归之曾氏。
赴东六首(已下著雍涒滩 其一 明末清初 · 顾炎武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亭林诗集卷之四
莱人姜元衡讦告其主黄培诗狱株连二三十人又以吴郡陈济生忠节录二帙首官指为余所辑书中有名者三百馀人余在燕京闻之亟驰投到颂系半年竟得开释因有此作
人生中古馀,谁能免尤悔
况余庸驽姿,侧身涉危殆
窫窬起东嵎,长鲸翻渤澥。
斯人且鱼烂,士类同禽骇。
禀性特刚方,临难讵可改。
伟节不西行,大祸何繇解(后汉书贾彪延熹元年党事起太尉陈蕃争之不能得朝廷寒心莫敢复言谓同志曰吾不西行大祸不解乃入雒阳说城门校尉窦武尚书霍谞等使讼之桓帝以此大赦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