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序
集雅诗二十首 其十七 魏野林逋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虞韵
《宋史》称,祥符四年,召陜州隐士魏野不至。五年,赐杭州隐士林逋粟帛。何以书予之也?之为隐也,名如其实矣。不求闻达,居陜之东郊,为诗精苦。真宗汾阴还,次陜州,遣令王希召之,不起,命工图其所居观之。力学好古,不趋荣利,衣食不足,晏如也。结庐西湖孤山,足不及城市。真宗闻其名,赐以粟帛。将死,赋诗有“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之句,赐号和靖先生。予观二隐之意,皆有大不足于当年者。自王钦若导封禅,捏天书,鸱尾曳帛,神人梦言,从兹金匮之盛,天言也。玉清之作,天应也。泰山之封,社首之禅,汾阴之祭,天事也。以至鸡山鹿,并形奏章;秋旱冬雷,率皆称庆。土木不息,饥馑荐臻。观二隐之寓言长往,孙奭之十事疏陈,易地则皆然矣。否则,欣一命而辄起,东封西祀,日置长安之田;希上旨而趋荣,依类颂言,尚希身后之宠。北山之移,能为东郊西湖。假乎野人,虽生不为种放逋客,虽死不为相如。此二隐者,不第独善其身,而思默悟其主者也。
陜州隐士野,杭州隐士逋。
野人不求达,逋客不荣趋。
野居傍东郊,逋薮结西湖
精苦诗常有,封禅书本无。
野人召不起,野居天子图。
逋客闻其名,逋薮山不孤。
同时称二隐,百世起诸懦。
如何种左谏,东西日在涂。
栖贤舍利塔 明末清初 · 释函是
康熙六年丁未夏六月,在家门人古薪唐郁文从燕邸南还,过匡山栖贤,持西堂石鉴覞子书,报本夏四月初旬于石桥之西麓下得舍利无数,极大如豆,极小如菽,皆五色莹彻。玻璃瓶载以瓦函,函上小石刻“皇宋咸平庚子岁建此舍利塔”十二字。因无佛世尊字,疑为诸祖、善知识阇维所获。向传佛舍利有五色光灿,铁椎,上下俱陷,馀即不及。乃大慧禅师亲见,真净文公与佛无异,此为不可辨识。余谓辨在石刻单写舍利塔字,若诸祖及善知识,则应写某禅师舍利,此为佛无疑也。盖耶舍尊者自西晋负铁金轮至,明天启间归宗半偈因修塔误出舍利,此在宋咸平之后。然耶舍来匡山,曾驻锡数载,安知无随身供养,别请作塔者。又铁轮阿育王建八万四千塔,役使鬼神一日一夜,分置国土。按神州所造,入八万四千数,惟十九处。而道俗兴福分建,亦何能测量。且佛法东流,神僧携来,其不及书载,殆无纪极。神异出兴,应有时节。残碑断碣,兵火荒芜,终难埋没。今栖贤适当其运,宜尽诚庄严新塔,仍奉藏其中。函是谨稽首载缘起,并作诗以颂。诗曰:
佛性甚光明,能破一切暗。
佛性甚坚利,能断一切物。
流被千百骸,结成五色珠。
表此坚光体,法化无有二。
念我遗教者,睹珠如佛在。
一粒细如菽,供养福无异。
况聚千万珠,瞻仰发夙慧。
极果摄微因,感应通心臂。
佛是已成佛,我是未成佛。
果即在因中,当念无终始。
我以此一心,供养诸如来。
获睹佛真身,朝暮常顶礼。
金轮触神光,三十年于此。
今复闻栖贤,古塔示瑰异。
将建窣堵坡,作诗寄千里。
佛身不可赞,我赞非言句。
愿佛鉴我心,与佛身无极。
遂我今日愿,心光泽营卫。
有理必有事,本举末自至。
广及诸未来,学佛到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