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編年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別史類
正史類
醫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不若以此万人结阵而去比于固守其利百
矣彬从其言令斌拥城中老幼并狼山而南彬等以大
军退无复行伍为敌所蹑 五月庚午
至岐沟关北敌追
及之我师大败彬等收馀军宵涉巨马河营于易水之
南李继宣力战巨马河上敌始退追奔至孤山方涉 …… (第 16a 页)
力掀之不能出遂俱死殿中丞孔宜亦
随军督刍粟溺于巨马河诏录保勋孙巨川为秘书省
正字宜子延世同学究出身 癸酉
潘美遣使部送应州朔州将吏耆老等赴阙上召
见慰抚之老人皆云久陷边陲有粟不得食有子不得
存养不意馀年重睹 …… (第 16b 页)

丙子
宫苑使王继恩自易州驰骑至上始闻曹彬等军
败乃诏诸将领兵分屯于边召彬及崔彦进米信入朝
田重进率全军驻定 …… (第 17a 页)
(或 五月
末朝廷虽已诏曹彬等班师而普未及知也国/史普传删润普辞有云晦朔荐更已及初夏若尔则当)
(载之四月然彬初 …… (第 20b 页)
粮道其再往涿州当是四月初此时军实未败也)
(普劄子又言般军粮者说大军被围此必彬自涿州却/回时当四月末 五月
初也普以是月闻其事寻具手疏)
(论諌既达朝廷则班师之诏已发故太宗答普诏言诸/将违节度事甚详若在四月中 …… (第 20b 页)
刑部张佖上言望自今应断奏失入死刑者
不得以官减赎检法官削一任长吏并停见任从之(张/佖)
(上言本志在 五月/
后今移见于此)尝有犯大辟者诏特减上谓佖曰朕
以小人冒法原其情非巨蠹故贷死流窜亦足以惩艾
之也佖对曰先 (第 29a 页)
 峪北接马騣山南通宁武军山口西至托逻台高下

 往复二十馀里盘踞二百馀里  宋雍熙三年五月
 
诏迁云应寰朔四州之民于内地令都部署潘美等
 以所部兵护之时辽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宁
 南北皮室及乌 …… (第 16a 页)
 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马重伤不能进遂为辽所
 擒其子延玉亦没焉麾下淄州刺史王贵等胥力战
 死无一生还者业不食 三日
卒 辽圣宗纪统和四
 年七月丙子枢密使色珍奏复朔州擒宋将杨继业
  元攻朔州州人杨沃衍率族人保南山茶 (第 17b 页)
 李获都指挥使李重诲七年五月三交行营言潘美
 败辽师于雁门破其垒三十六雍熙三年辽统和四
 年也正月云应朔都部署潘美云州观察使杨业出
 塞 五月
潘美师还云朔诸州吏民内徙 宋平河东
 命曹光实为汾辽石沁等州都巡检使大军北征与
 潘美分道出雁门光实 (第 32b 页)
月乙未太白岁星合于东井相去四寸许
五年十月甲辰太白荧惑合于牵牛
太宗雍熙二年七月丙戌荧惑岁星合于轸  三年五
月丙戌
荧惑太白合于毕 四年十二月丁巳太白镇
星岁星合于南斗魁 端拱二年九月乙巳镇星荧惑
合于南斗相去尺馀十 (第 39a 页)
  所过处耳
圣宗统和元年二月幸圣山三月驻跸辽河之平淀四
月朔幸东京复南幸(幸夫人乌库哩第谒太祖御/容礼毕幸公主和克丹第)如徽
州五月次永州六月还上京八月西巡幸怀州九月幸
祖州还上京如老翁川十二月朔幸显州复东幸 二
年正月如长泺五月驻跸沿柳湖九月朔驻跸土河
三年四月朔祠木叶山五月还上京六月如柏坡七月

东幸八月次藁城至显州谒凝神殿幸乾州观新宫复
西幸闰九月行次海上驻跸东古山 四年二月行次
袅里井四月朔次南京北郊 五月
发南京六月度居庸
关戊午幸凉陉十月幸南京
  (臣/)等谨按游幸表统和元年三月幸甘露等寺驻
  跸长 (第 7b 页)
泺及阁甸旁山五月幸兴王寺十月驻跸老
  翁川二年正月幸近地二月如潢河八月幸鹅山
  三年九月渡伯哩水 四年五月
如炭山清暑此皆 (第 7b 页)
丹以兵取非自)
(弃之也今/姑从长编)令卢斌兼拥城中老幼并狼山而南彬等以
大军退无复行伍遂为兴格所蹑 五月庚午
至岐沟关
契丹追及之我师大败彬等收馀军宵涉巨马河营于
易水之南李继宣力战巨马河上契丹始退追奔至孤 …… (第 6a 页)
未尝失意居家积赀未尝至千钱及
死闻者皆痛惜之殿中丞孔宜亦溺于巨马河兴格请
乘胜略地至河为界萧太后不从 癸酉
契丹主引兵还
燕收宋尸以为京观封兴格为宋王帝诏录保勋孙巨
川宜子延世 …… (第 6b 页)
 旨三也燕蓟之地以太祖太宗百战而不能得而宣
 和乃无故而得之天下未尝有幸成之事也有幸成
 之事则有必至之祸矣 癸酉
潘美遣使部送应朔二州将史耆老等赴阙帝召
见慰抚之老人皆云久陷契丹有粟不得食有子不得 (第 7a 页)
存养不意馀年重睹日月并赐以衣服冠带  丙子

苑使王继恩自易州驰骑至帝始闻曹彬等军败乃诏
诸将领兵分屯于边召彬及崔彦进米信入朝田重进
率全军驻 …… (第 7b 页)
彰露愿推首恶早正刑章(考异李焘曰/赵普疏云俄)
(及炎蒸又云旬朔之间便为七月则其上疏时必是六/月初或 五月
末朝廷虽已诏曹彬等班师而普未及知)
(也国史普传删润普辞有云晦朔荐更已及初夏若尔/则当载之四月然彬初 …… (第 8a 页)
刑部张佖上言望自今应断奏失
入死刑者不得以官减赎检法官判官皆削一任长吏
并停见任从之(张佖上言本志在 五/月
后今移见于此)尝有犯大辟者诏
特减帝谓佖曰朕以小人冒法原其情非巨蠹故贷死
流窜亦足以惩艾之也佖对曰先 (第 14a 页)
  馀详前卷
原桃水出涿县故城西南奇沟东八里大坎下数泉同
发东径桃仁墟北或曰因水以名墟则是桃水也或曰
终仁之居非桃水也按地理志桃水上承涞水此水所
发不与志同谓终为是(水经/注)
原巨马河出代郡广昌县涞水东过遒县北(同/上)
原辽圣宗统和四年宋将曹彬米信北渡拒马河与裕
悦休格对垒南北列营长六七里 五月
战于岐沟关大 (第 6a 页)
诏班师无容玩寇不报  五月庚午
曹彬引兵退与契
丹耶律兴格战于岐沟败绩初诸将陛辞帝谓曰潘美
但先趋云朔卿等以十万众声言取幽州且持重缓 (第 23a 页)
疲乏以粮不继乃还师境上为敌所蹑 五月庚午
敌追
及之我师大败彬等收馀军宵涉拒马河上闻曹彬等
军败乃诏诸将领兵分屯于边召彬及崔彦进米信入
朝田重 (第 41b 页)
飞狐北潘美自西陉与契丹遇追至寰州克
之辛巳曹彬克涿州潘美取朔州又取应州田重进围
灵丘夏四月潘美克云州 五月
曹彬等与契丹战于歧
沟关我师败绩潘美还代州徙云应寰朔四州之民分
置河东及京西计口给田免其租役六月戊戌 (第 7a 页)
 在西楼南数百里方从契丹主至遥乐河闻王师至
 遣为蔚州监城使于是被执存璋等初请降重进杀
 之先命荆嗣率猛士数千人缒而入得实乃纳其款 五月庚午
辽师与曹彬来信战于岐沟关大破之
 九朝编年备要曰雍熙三年春正月命曹彬等分道
 伐契丹 (第 5b 页)
夏五月
诏班师彬等之行也上谕潘美之师
 但先趋云中卿等以十万之众声言取幽州持重缓
 行母贪小利敌闻大兵至必悉 (第 5b 页)
  字遭兵火后并无存者外有唐开元钟梁朝桧七
  宝上帝像宋乾道中门斋堂掘得二小石刻其一
  北极殿记知州宋坦以俸金创殿 雍熙三年五月
  二十七日
记其二并铭军事推官解九皋拟徐铉 (第 2a 页)
 久停则香美馀酒不及封四七佳凡八月九月即少

 少合至十月合拟到 来年五月三十日
以来相续服
 之春三月亦得合服酒时若得散更得力倍散方如
 左法以天门冬去心皮曝乾捣作末以上件酒服方 …… (第 22a 页)
 蜀葵花汤送下月信不通艾汤送下
又方(出千/金方)治八风十二痹偏枯不随宿食久寒虚冷五

 劳七伤及妇人产后馀疾月水不调皆主之
  矾石 桂心 白术 狼毒  半夏 
石南 龙
  胆 续断 芫花 代赭 䕡茹 石韦 白石
  脂 玄参 天雄 防己 桔梗 藜芦 白石
  …… (第 24a 页)
 附子 菖蒲(各一/两)寒水石
  远志(各二/两)石膏(二两/半)蜈蚣(一/枝)
 右㕮咀酒二斗渍 四日
每服一合日 (第 24a 页)
十日
后去滓 …… (第 24a 页)
 手脚不能动之瘫痪一切血气风治男子寒疝风湿
 脚气下痛等疾悉皆治之
  白芷 桔梗 陈皮 天台乌药 枳壳 茴香
  □砂 天南星 川芎 当归  半夏 
南木香
  牛膝 木瓜 槟榔 香附子 甘草 蓖薢(各/等)
  (分/) …… (第 30a 页)
  (炒/)蝎蛸(去毒/炒)羌活(去芦/头)白僵蚕(炒去/丝嘴)独活(去芦/头)
  桂(去粗/皮)当归(洗/焙)乾姜(炮/)虎胫骨  半夏(生/用)
败龟(醋/洗)
  (炙/黄)乌蛇肉(酒浸去/皮骨)天南星(生/用)白附子(生/用)黑参(十九/味各 …… (第 31b 页)
  (醋炙/二分)天竹黄 牛膝(酒浸一/宿焙乾)天麻(去/苗)赤箭 白附
  子(炮/)阿胶(蛤粉炒/如珠子)石斛(去/根)虎骨(醋涂/炙黄)槐实  半夏

  (汤洗去滑已上/十二味各半两)
槟榔(去/枝)肉桂(去粗/皮)朱砂(别/研)酸枣仁
  (汤泡/去皮)麝香(别/研)龙脑(别研已上五 …… (第 32a 页)
 香无陈皮
白术丸(出经效/济世方)治一切风疾
  草乌头(五两去皮细/切焙炒少许)苍术(十两米泔浸 三/日
去皮切炒)
 右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丸加至十丸
 如觉麻即减至五丸食后茶酒任下
至宝丹(出经 …… (第 34b 页)
  蔓荆子 葳灵仙 茯苓 天竺黄 白僵蚕
  天仙藤 铅白霜 蛜□(去嘴/尖炒)白茯苓 旋覆花
  莽草  半夏(汤洗去涎七/遍麸炒黄色)
犀角(镑/)藿香(已上各/一分)
  螵蛸(二十/个)剑脊乌蛇(酒浸去皮骨炙/黄用肉一两)槟榔(半 …… (第 40a 页)
  人参(半/两)菰蒂(二十/个)真虎骨(一两酒/浸炙黄)赤小豆(四十/九粒)
  龙砂(取白犬先系定将粟米饲 三日
取其 (第 40a 页)
三日
粪淘取粟米焙乾用一两) …… (第 40a 页)
 羊血生葱萝葡藕不饮酒人以饭饮下大有功效
天麻丸治一切风
  玄参(六/两)附子(一/两)羌活(十/两)天麻(六两酒浸 三/日
曝乾秤)生地黄
  (十六/两)当归(十/两)牛膝(六两同/上浸)杜仲(七两剉/炒去丝)蓖薢(六两 …… (第 44a 页)
 服颇作欲念更宜慎之王古尚书云
于仙姑搜风丹

  甘草  半夏(炮洗/七次)
防风(去芦/洗)细辛(洗净/去土)川芎 天
  南星(炮/)川乌头(炮/)白附子(洗净/炮)天麻 香 …… (第 46a 页)
 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滓稍热
 服食前
十生丸(出卫生/家宝方)治诸风及痰疾
  乾姜  半夏 
天南星 白僵蚕 川乌(去皮/尖)
  蝎(各一/分)人参 白附子(已上各/一两)乾蝎(三两取/一两 …… (第 48b 页)
 艾醋汤下软风金银花煎酒下早晚进二服
宿州蔡五经家饼子风药(出卫生/家宝方)
  香白芷(一/两)藿香(一/两)零陵香(一/分) 半夏(一两半/炮七次)
苍术(半/斤)
  (米泔浸/一宿)草乌头(去皮尖/一两)
 右为末晒乾和姜为饼子一寸大饼分作八服茶 …… (第 50a 页)
  苓 当归 芍药 杜仲(姜/制)川牛膝 川独活
  甘草(各一/两)川芎 秦艽 熟乾地黄(各半/两)
 右㕮咀每服五钱以水二盏煎至一盏服
柴胡 半夏
(一名补/肝汤)治旧有风证不敢见风眼涩头有 (第 52b 页)
 痰眼黑恶心兀兀欲吐风来觉皮肉𦂳手足重难举
 居暖处少时许便减再见风其病便复
   半夏(二/钱)
炒曲(一/钱)生姜(十/片)柴胡(半/钱)升麻(五/钱)苍术(一/钱)
  本(半/钱)白茯苓(七 …… (第 53a 页)
  柴胡(一/分)升麻(四/分)当归身(半/两)麦蘖曲(半/钱)木香(一/分)川芎
  (三/分)橘皮(一/分)黄芩(酒制/三分)黄连(半/分)黄蘖(三/分) 半夏(七/分)
黄菧
  (一/钱)人参 甘草(七/分)苍术(半/钱)白术(二/钱)
 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二大 …… (第 53b 页)
 菖蒲薄荷切令晒乾有三斤以绢袋盛之玄水一斛
 清者(玄水者/酒也)悬此菖蒲密封闭一百日出视之如绿
 菜色以一斗热黍米内入封 十四日
开出饮酒
治一切风(出本/草)
 以驴肉酿酒服之 …… (第 56a 页)
 方以泽泻术各十分御米五分合以三指撮饭后服
治风
 以木天蓼一斤去皮细切以生绢袋盛好酒一斗浸
 之春夏 一七日
(第 57b 页)
二七日
后开每日空 (第 57b 页)
日午
(第 57b 页)
 方以泽泻术各十分御米五分合以三指撮饭后服
治风
 以木天蓼一斤去皮细切以生绢袋盛好酒一斗浸
 之春夏一七日秋冬二七日后开每日空心日午

 夜
各温饮一盏老幼临时加减若常服日只每服一
 盏立有功效
除风令人能饮食
 以胡桃渐食之
治风缓诸节不随 …… (第 57b 页)
 用鬼膊藤浸酒服(亦名鬼/腰者)
治风虚除百病杏酥法

 用捣烂杏仁一石好酒一石研滤取汁一石五斗入
 白蜜一斗五升搅匀封于新瓮中勿泄气 三十日

 酒上酥出即掠取内磁器中贮之取其酒滓团如拳
 大置空屋中作格安之候成饴脯状日服一枚以前
 酒任性 (第 59a 页)
二年十一月丙辰作文臣自清心至革弊武臣自修身
至威严 三年五月乙未
赐辅臣御注文武七条八年六
月辛未夔路漕臣臧奎请令天下刻石治所或书公𪠘
之壁从之(三年九月甲辰内出手 (第 36a 页)
头自叨金玉之近班常愧玉
蟾之旧物

雍熙草书扇 淳化红绫扇 天圣飞白扇

见御书类 晏殊御飞白书扇赋 (重午前一日
以飞白缣扇赐近臣)
洒回春之藻翰成变楷之奇文命迩列以垂赐耸欢声 (第 20b 页)
丑高
阳关败敌众数万于唐兴口巳未府州破万馀众于朔
州界

给事中知代州破契丹

雍熙三年正月庚寅北伐 五月
将至岐沟关王师不利
签书密院张齐贤请行七月丁亥命知代州十二月敌 (第 16b 页)
   士风
谀佞成风汉道不西清虚相习晋其东矣噫岂惟汉晋
然哉虽唐虞三代而有此未有不败者也国朝立三纲
以为纲张四维以为维护风俗如护元气重名节如重
鬼神何厚耶好事尽输纯与直谩劳颊舌涌如泉此太
宗戒欺诞之诗也士夫其不为诚实乎(太宗作七言诗/示学士卒章云)

(好事尽输纯与直/谩劳颊舌涌如泉)臣守但当守公法驰骛苟进何可取
此真宗疾奔竞之诗也士夫其不为恬退乎(真宗作诗/示群臣云)
(云/)李昉子弟并从罢黜惩攘夺也(雍熙二年宰相李昉/之子宗诗参政吕蒙)
(正之弟蒙亨举进士试皆入等上曰比至势家/与孤寒并进但以艺升人亦谓朕有私皆罢之)温叟子
孙特加甄录戒贪墨也士夫其不为推逊清廉乎(刘温/叟至)
(清廉太宗尝赐以钱五百千不敢辞贮于别室明年复/因 重午
以角黍遗之使人至见前所送钱扃锁如故还)
(白其事上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后温/叟薨太宗录其后曰使名节者 (第 12a 页)
壬戌日乙巳时寅年月入日德格贵,辰戌丑未贵,秋
印夏财官俱吉,春伤冬旺看干透何如亦取贵。郑主敬进士乙酉庚辰壬戌乙巳, 吴宗器知县 丙戌甲午,
 黄珠举人丁未壬子。

壬日乙巳局柱中莫见官,见之防不足,刑害事多端。壬日时逢乙巳临谋为未遇,且沉吟
,辍朝三日,追封晋王,遣使抚慰其家。〈质睦即只没。〉统和四年,封休哥为宋王。
按《辽史·圣宗本纪》: 四年夏五月丙戌,
御元和殿,大宴从军将校,封休哥为宋国王,加蒲领、筹宁、蒲奴宁及诸有功将校爵赏有差。
统和十二年春正月
路进讨。三月,败契丹于固安,破涿州,戎人来援,大破之于城南。四月,又与米信破契丹于新城,斩首二百级。 五月,
战于岐沟关,诸军败绩,退屯易州,临易水而营。上闻,亟令分屯边城,追诸将归阙。先是,贺令图等言于上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