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書類
四書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孟子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醫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天文算法類
譜錄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曲類
禪宗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新編部類
敦煌寫本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玄部
洞神部
正一部
續道藏
太玄部
太平部
太清部
清代道教文獻
    之而阙其疑

唐书睿宗本纪 先天元年正月辛巳
有事于南郊 (第 32b 页)
己丑
大赦 (第 32b 页)
改元曰太极(旧书作景/云三年)
通典太极元年正月初将有事于南郊时有司议唯祭
昊天上帝而不设皇地祇位谏议大夫贾曾上表谨案
礼祭法曰有 (第 32b 页)
    之而阙其疑

唐书睿宗本纪先天元年正月辛巳有事于南郊己丑
大赦改元曰太极(旧书作 景/云三年)
通典 (第 32b 页)
太极元年正月
初将有事于南郊时有司议唯祭
昊天上帝而不设皇地祇位谏议大夫贾曾上表谨案
礼祭法曰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大 …… (第 32b 页)
 唐书贾曾传天子亲郊有司议不设皇地祇位曾请
 合享天地如古制并从祀等座睿宗诏宰相礼官议
 皆如曾请
    蕙田案 是年正月
南郊 (第 33b 页)
改元太极五月
北郊
    又 (第 33b 页)
改元延和
旧书作 (第 33b 页)
景云三年
新书又 (第 33b 页)

    天元年
一年四号自古无之 又案通典言
    寝曾表是不合祭也新书此传言如曾请又
    似改为合祭矣然此年 (第 33b 页)
五月戊寅
有事北郊 (第 33b 页)
全书
 五礼通考卷十
          刑部尚书秦蕙田撰
  吉礼十
   圜丘祀天
唐书张九龄传 玄宗即位
未郊见九龄建言天百神之
君王者所由受命也自古继统之主必有郊配盖敬天
命报所受也不以德泽未洽年谷未登而 (第 1a 页)
    而罢三祖并配至二十年萧嵩等定礼而祖

    宗之配始定不复改矣
 武后天册万岁元年亲享南郊合祭天地 睿宗景云三年
将祀南郊有司请设皇地祗位
    蕙田案贾曾表议详见圜丘条下
唐书睿宗本纪 (第 26b 页)
先天元年夏五月戊寅
有事于北郊 (第 26b 页)

(第 26b 页)
改元曰延和
赐内外官陪礼者勋一转民 (第 26b 页)


旧唐书音乐 (第 26b 页)
睿宗太极元年
祭皇地祗于方丘乐章 (第 26b 页)
          右北齐社稷
周书孝闵帝本纪元年春正月甲辰祠太社二月戊寅
祠太社八月戊辰祠太社

隋书礼仪志后周社稷皇帝亲祀则冢宰亚献宗伯终

 通典后周立社稷于左
明帝本纪 元年冬十月甲午
祠太社
武帝本纪保定元年春正月乙卯祠太社
          右北周社稷
隋书高祖本纪开皇二年二月甲 (第 20b 页)
 祭而言孟康盖因此曾何取哉
    蕙田案以上孟康游神之说
 挚氏虞新礼仪曰万物负阴抱阳本于太极六宗者
  太极中
和之气六气之宗也(刘邵/同)
 通典杜氏曰魏刘邵以冲和之气六气之宗者气先
 于天不合禋天之下气从天有 …… (第 18b 页)
 黄氏度曰郑康成据周礼实柴祀日月星辰槱燎祀
 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也是皆天神故称宗月令祈年
 于天宗是也然去日月恐不可或曰日 一月
二星三 …… (第 22b 页)
  师雨师二宗之说
 蔡氏德晋曰虞书禋于六宗在格文祖类上帝之后
 望山川遍群神之前所谓六宗者何也月令 季冬
乃 …… (第 23a 页)
 神各异六宗言禋山川言望则六宗无山川明矣周

礼大宗伯曰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
 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凡此所祭皆天神也
 礼记郊特牲曰郊之祭也迎 长日
之至也大报天而
 主日也兆于南郊就阳位也埽地而祭于其质也祭
 义曰郊之祭也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则郊祭并 …… (第 25b 页)
 南诸郡亦多有者皆祠以猪率以春秋之月
文献通考魏明帝立六宗祀六子之卦帝疑其事以问
王肃肃以为六宗之卦故不废
景初二年改祀 太极中
和之气时散骑常侍刘劭言万 …… (第 37b 页)
肆师之宗与社并列则班与社
同也党正之宗文不系社则神与社异也周之命祀莫
重郊社宗同于社则贵神明矣又月令 孟冬
祈于天宗
则周礼祭月令天宗六宗之神也汉光武即位高邑依
虞书禋于六宗安帝元初中立祀乾位礼同太社魏氏
(第 38b 页)
 在兹雍歌彻俎祝嘏陈辞用光武志永固鸿基
唐书高宗本纪永徽六年十一月己巳皇后见于太庙

睿宗本纪 先天元年正月辛未
享于太庙
旧唐书音乐志享太庙乐章五首(永徽已后续/撰不详撰者)
 太宗文皇帝酌献用崇德(夷则宫永/徽 (第 6b 页)
 谥德字连太宗谥遂改庄为章以连真宗谥云
十二月丙申追尊母贤妃李氏为皇太后
礼志至道三年十二月追尊贤妃李氏为元德皇太后
有司言案礼春官大司乐之职奏夷则歌仲吕以享先
妣谓姜嫄也是帝喾之妃后稷之母特立庙曰閟宫晋

简文宣后以不配食筑室于外岁时享祭 唐先天元年
始祔昭成肃明二后于仪坤庙又玄宗元献杨后立庙
于太庙之西稽于前文咸有明据望令宗正寺于后庙
内修奉庙室为 (第 20b 页)
参可赠太子少保
 邱氏浚曰此后世追赠孔门弟子之始而以曾参配
 享亦始于此
    蕙田案曾子配享乃在 睿宗太极元年
非高
    宗时也
唐书礼乐志咸亨元年诏州县皆营孔子庙
唐书睿宗本纪景云二年八月丁巳皇太子释奠于国 …… (第 34a 页)
 扬今属殿下亲从齿胄将临国学凡有衣冠乘马皆
 惮此行所以辄进狂言用申鄙见皇太子手令付外
 宣行仍编入令以为常式
唐书睿宗纪 太极元年(至是年八月
元宗即/位追改为 (第 36b 页)
先天元年)
二月丁巳
皇太子释奠于国学
礼乐 (第 36b 页)
睿宗太极元年
加赠颜回太子太师曾参太子
太保皆配享 (第 36b 页)
 从请坐大学士蒋德璟议斥不许
礼志崇祯十五年以左丘明亲授经于圣人改称先贤
并改宋儒周二程张朱邵六子亦称先贤位七十子下
汉唐诸儒之上然仅国学更置之阙里庙廷及天下学
宫未遑颁行也

          右明
    蕙田案孔庙配享之典颜子定于三国魏正
    始二年曾子定于 唐睿宗太极元年
子思定
    于宋度宗咸淳三年孟子定于宋神宗元丰
    七年其从祀七十子定于后汉明帝永平五
   (第 60a 页)
文宣 太极元年正月
诏孔宣父祠庙令本州修饰取侧近三
十户以供洒扫
元宗本纪开元十三年十一月丙申幸孔子宅遣使以
太牢祭其墓 (第 24a 页)
 农人执之在于朴素岂贵文饰乎乃命撤之
唐书高宗本纪仪凤二年正月乙亥耕藉田
册府元龟帝亲耕藉田于东郊礼毕作藉田赋以示群
臣三年五月幸藉田所观区种手种数区 景云三年
亲耕藉田
旧唐书礼仪志则天时改藉田坛为先农
唐书礼乐志神龙元年礼部尚书祝钦明议曰周颂载
芟春藉田而祈 …… (第 36b 页)
皆祀为稷共工之子曰后土汤胜
欲迁而不可故二
神社稷主也黄帝以降不以羲农列常祀岂社稷而祭
神农乎社稷之祭不取神农耒耜大功而专于共工 …… (第 38a 页)
在耤田也永徽中犹曰耤田垂拱后乃为先农然
则先农与社一神今先农坛请改曰帝社坛以合古王
社之义其祭准令以 孟夏
吉亥祠后土以勾龙氏配于
是为帝社坛又立帝稷坛于西如太社太稷而坛不设
方色以异于太社
    蕙田案王 …… (第 38b 页)
    钦明以先农王社为一非是秦静既知王社
    先农不可一矣而欲于耤田中并祀先农帝
    社为二坛抑又非矣
唐书睿宗本纪 先天元年正月戊子
耕藉田
旧唐书礼仪志 (第 39a 页)
睿宗太极元年
亲祀先农躬耕帝藉礼
毕大赦改元
唐书元宗本纪开元十九年正月丙子耕于兴庆宫 (第 39a 页)
重茂改为唐隆)
(元睿宗即皇帝位废重茂复为/温王改元 在位五年改元三) 庚戌睿宗景云元年
(二/) 壬子太极元年(一禅是年五月改为延和元八月睿/宗 位于太子隆基改元先天 在)
(位二年/改元四)
唐书玄宗本纪睿宗即位立为皇太子景云二年监国
延和元年星官言帝座前星有变睿宗曰传德避灾吾 (第 14a 页)
元睿宗即皇帝位废重茂复为/温王改元 在位五年改元三) 庚戌睿宗景云元年
(二/)壬子太极元年(一禅 是年五月
改为延和元 (第 14a 页)
八月
睿/宗 位于太子隆基改元先天 在)
(位二年/改元四)
唐书玄宗本纪睿宗即位立为皇太子景云二年监 (第 14a 页)
延和元年
星官言帝座前星有变睿宗曰传德避灾吾 …… (第 14a 页)
意决矣 七月壬辰
制皇太子宜即皇帝位太子惶惧入
请睿宗曰此吾所以答天戒也皇太子乃御武德殿八
月庚子即皇帝位十月庚子享于 (第 14b 页)
 十五年正月庚午朔帝常服不临轩行幸洛阳宫衣
冠礼乐阙如也 二十年正月甲子太宗常服不临轩
行在故也
旧唐书高宗本纪永徽元年春正月辛丑朔上不受朝
诏改元壬寅御太极殿受朝而不会 四年春正月癸

丑朔上御轩不受朝以濮王泰在殡故也
永淳元年正月乙未朔以年饥罢朝会
册府元龟神龙二年正月庚子朔以则天皇后梓宫在
殡不朝会
旧唐书中宗本纪神龙三年春正月庚子朔不受朝会
丧未再期也
唐书睿宗本纪景云二年春正月丁未朔以山陵日近
不受朝贺

旧唐书睿宗本纪 景云三年春正月癸酉
上始释惨服
御正殿受朝贺
册府元龟开元四年正月戊寅朔帝御正殿受朝贺礼
毕亲朝太上皇于西宫
旧唐书玄宗 (第 12a 页)
巡狩朕虽传位岂忘国家其军国大事当兼省之八月
庚子 玄宗即位
尊睿宗为太上皇上皇自称曰朕命曰
诰五日一受朝于太极殿皇帝自称曰予命曰制𠡠日
受朝于武德殿三品以上除 (第 25a 页)
授及大刑政决于上皇馀
皆决于皇帝 明年
上皇诰自今军国政刑一皆取皇帝
处分朕方无为养志以遂素心是月徙居百福殿
肃宗至德元年即位于灵武尊玄宗曰 (第 25a 页)
    蕙田案此举非礼宜后之不终也
舆服志 太极元年
左司郎中唐绍上疏曰士庶亲迎之
仪备诸六礼所以承宗庙事舅姑当须昏以为期诘朝
谒见往者下俚庸鄙时有障车邀 (第 36a 页)
 洪氏容斋随笔唐世制科举目猥多徒异其名耳其
 实与诸科等也张九龄以道侔伊吕策高第以登科
 记及会要考之盖 先天元年九月
明皇初即位宣劳
 使所举诸科九人经邦治国材可经邦才堪刺史贤 (第 48b 页)
浮踣于路戊寅次渑池之紫
宫乙酉至东都
唐书高宗本纪弘道元年正月甲午幸奉天宫四月己
未如东都
册府元龟 先天元年十一月
睿宗命帝巡边诰曰先王
省方所以观风设教圣人顺动所以刑清氓服故协时 (第 38b 页)
    其官属职掌特详
秘书省(监一人少监二人丞一人掌经籍图书之事龙/朔二年改秘书省曰兰台监曰太史少监曰侍)
(郎丞曰大夫秘书郎曰兰台郎武后垂拱元年秘书省/曰麟台 太极元年
曰秘书省秘书郎三人校书郎十人)
(龙著作局郎二人佐郎二人校书二人正字二人/ 朔二年改曰司文局郎曰郎 …… (第 13a 页)
朔二年改御史台曰宪台大夫曰大司宪中丞曰司宪)
(大夫武后文明元年改御史台曰肃政台光宅元年分/左右台 景云三年
废右台 (第 14b 页)
延和元年
复置寻复废东都)
(留台有中丞侍御史各一人殿中侍御史二人监察御/史三人元和后不置中丞三院御史亦不常备 (第 14b 页)
 褚亮传高祖猎亲格虎亮恳愊致谏帝礼纳其言
唐书高宗本纪显庆二年十一月乙巳猎于滍南壬子
讲武于新郑 五年十二月辛未猎于安乐川
龙朔元年十月丁卯猎于陆浑戊辰猎于非山
旧唐书高宗本纪总章二年九月己亥发自九成宫壬

寅停华林顿大蒐于岐
唐书高宗本纪咸亨二年十二月癸酉猎于昆阳 四
年闰五月丁卯禁作簺捕鱼营圈取兽者
上元元年十一月乙酉猎于华山回武原
通典高宗永徽元年冬出猎在路遇雨因问谏议大夫
谷那律曰油衣若为不得漏对曰能以瓦为之必不漏
矣上大悦因此不复出猎
唐书中宗本纪神龙元年十月癸亥幸龙门乙丑猎于

新安
通典睿宗 先天元年十一月
猎于骊山之下侍中魏知
古上诗谏曰尝闻 (第 27a 页)
太康五子训禽荒我后来冬狩三
驱盛礼张顺时鹰隼击讲事武功扬奔走未及去翾飞
岂暇翔飞熊从渭水瑞翟想陈仓此 (第 27a 页)
 动静函非刚柔而刚柔具 又曰庸常也常中也上
 天下地万象昭布往古来今万变参错所谓中者只
 如此而已 又曰太极未分包括阴阳分阴分阳
 极在中
一而万万而一故是书之作或独言中或独
 言庸或并言中庸独言中而庸未尝不在也独言庸
 而中未尝不在也并言 (第 3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