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禮類
詩類
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列傳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洞真部
正一部
方南方皆三次鹑火大火居其中西方北方俱七宿虚)
(星昴星居其中每时总举一方故指中宿与次而互言/之耳其实 仲夏
之月大火之次亦未中也是郑以日永)
(星火大火之次与/此火之心星别)
 (戴氏震诗补传凡星每昼夜随天左 …… (第 10a 页)
 (中以后渐流而下据周时季夏昏火中故孟秋之月/初昏已过中但见其西流耳若尧典之日永星火以)

 (正 仲夏
夏小正之 (第 10b 页)
五月
初昏大火中则流火自六月/矣此虞夏至周岁差不同也以心为寒暑之候特周)
 (时为/然)
    观承案七 (第 10b 页)
 事用兵之事内事宗庙之祭 孔氏颖达曰自此至

 践之明卜筮及用日之法甲丙戊庚壬五奇为刚乙
  丁巳
辛癸五偶为柔 马氏睎孟曰师田外祭之类
 外事也冠昏内祭之类内事也
 存疑陈氏浩曰外事巡守朝聘盟会之类 (第 23b 页)
  鵙
(豳风七/月篇)释鸟云鵙伯劳也郭璞以为似鶷𪆰而大左

传谓之伯赵氏陈思王恶鸟论云伯赵以 五月
鸣应阴
气之动其声鵙鵙故以其音名馀书论鵙状不一禽经
注谓形似鸲鹆鸲鹆喙黄伯劳喙黑颜师古汉书注谓
为子 (第 29b 页)
规方言谓为鹖鴠遁斋閒览谓为䲷国史补谓为
布谷丹铅录谓为架犁通雅谓为苦鸟众说纷纭皆未
可据其云子规布谷恶枭者尤误
释鸟文鸟飞有翪有翔有翚皆专状其飞势不应言足
且翪字从羽当如邢炳竦翅之说陆农师本说文训敛

足为翪谓鵙飞敛足腹下恐未然
鵙与鴂同夏小正鵙作鴂孟子注以鴂为鵙是也禽经
鶗鴂鸣而草衰注本服虔说以鵙当之又楚词恐□鴂
之先鸣使百草为之不芳盖 五月
一阴始生草木凋零
之根已基于此鵙又贼害之鸟感阴肃杀而鸣故为草
衰不芳之验此诗麻熟载绩是矣何元子乃谓鴂 …… (第 30a 页)
先出野泽而鸣是也未尝以七月始鸣志
说误
陆农师云或言□鴂春分鸣则众芳生秋分鸣则众芳
歇此是谬语大戴礼 五月
鵙则鸣逸周书芒种之日螳
螂生又五日鵙始鸣吕览注谓 (第 30b 页)
仲夏
阴作于下阳发于
上伯劳夏至后应阴而杀蛇磔之于棘而鸣于上合诸 …… (第 30b 页)
说观可知 五月
以前鵙未尝鸣也如或所言仍以鵙为
杜鹃耳
罗瑞良谓伯劳以 (第 31a 页)
仲夏
时鸣不当复有芳草引离骚鹈
䳏先鸣以为鹈即秭之讹䳏即鴂字历书所谓秭鴂先
𣽎者也或转而为南蛮鴃舌之鴃则 …… (第 31a 页)
且罗氏认芳草亦太泥芳对衰言离骚谓之不芳者即
禽经所云草衰耳盖一阴始生为彫零之基也否则
草正壮茂何云无芳耶若夫梨菊萎折之说恐亦有
未尽然者
天地之气南燠北寒此一定者豳土在岐山北乃西北
之域 (第 31b 页)
其寒应早郑氏独以为晚寒故 五月
之鸣鵙至此
始应之祇为七月二字强解耳补传谓 (第 31b 页)
仲夏
始鸣至
七月则鸣之极而将去严华谷亦云七月犹鸣盖三阴 (第 31b 页)
霜露冰雪百物陨落而乾元之德生生
不穷固非藉既屈之气为方伸又何疾乎君子道长
朋来何咎终日乾乾反复其道自 五月
一阴生至十
一月一阳生自十月为纯坤至四月为纯乾皆七日
也天以生物之心往则为元亨利贞人以生物之心
往则 (第 59b 页)
  (留复叛率兵往征五月守永康七月游义沙滩渡/大战十一月次丽水西溪搜山十二月哨白姆沿)

  (沧攻麻洋龙潭破 二年五月
天井背大战追至紫/草庵周尞寨斩首抚算擒首寇五三年升指挥同)
  (知/)
 金礼(正德嘉善志字敬之景 (第 30b 页)
 铳发辄不继贼已习知每乘隙进兵须令柄长七尺

 上施鎗头铳尽用鎗庶不摧挫因以木为式上闻亦
 诏兵㐲局造之 景帝景泰二年五月
允昌平侯杨洪奏造连环万弩牌
定天下卫所岁造军器之数
 每卫一季成造盔甲鎗刀各四十件圆牌二十面弦
 八 (第 26a 页)
 六年五月庚戌太白昼见 十一年七月甲申太白

经天 十三年二月辛酉太白昼见 十四年正月辛
亥太白昼见八月丙子亦如之
景帝景泰元年十月乙酉太白昼见  二年五月庚子
辛亥太白并昼见壬子经天九月甲辰岁星昼见 三
年五月丁巳太白昼见六月壬戌岁星昼见八月甲子
荧惑昼见于未 (第 16a 页)
 免国用何资言官交章劾之遂下都察院狱三月释
 之削太子太保改工部吏部尚书何文渊言理财非
 濂不可遂复还户部
三月诏锦衣卫官访事 夏五月
废皇太子见深为沂王立子见济为皇太子
 帝即位后久欲以见济代太子而难于发言会广西
 土目黄𤣾以私怨戕 (第 41a 页)
  官署(六/)
补大成门内石鼓各五西有石鼓文音训碑一通外持
敬门东有元加封圣号诏书碑大德十一年七月建西
有元加封先圣父母妻并四配制词碑一通至顺二年
九月建对廊树历科进士题名碑(明太/学志)
原永乐二年三月命工部建进士题名碑于国子监命

侍读学士王达撰记题名碑有记始此(宪章/录)
原永乐十三年令立石北京国子监(登科/考)
原进士题名碑原在国子监大成门下正统间移于太
学门外(明典/汇)
景泰二年五月
左春坊左谕德管国子监司业事赵
琬奏进士题名立石大成门下俾诸生出入皆得瞻仰
诚激劝后学之意正统间移于太 (第 1b 页)
 湾之决如故乃遣内官黎贤阮落御史彭谊往协璞
 等于沙湾筑石堤以禦决河开月河二引水以益运
 河且杀其势至是水流渐细始克筑塞之 五月
堤成 …… (第 96b 页)
 置减水坝以杀其势使东入盐河则运河之水可蓄

 然后高厚其堤岸填实其缺口庶无后患从之 五月
 
沙湾大雷雨复决北马头河岸四十馀丈运河水掣
 入盐河漕运之舟悉阻七月漕运总兵官徐恭奏沙
 湾河决水皆东 (第 97b 页)
本色草一十五束 三年令
减给驮豹马料豆一升照例自九月初一日起至三月
初一日住支 又令五军等营存操马自 五月初一日
为始大月仍支料九斗草十五束候至六月青草长茂
止关料豆草束住支至十月初一日起草束依例关支
 七年令宁夏 (第 10a 页)
  为军务事(于谦/)
兵部抄出总兵官武清侯石亨题准后军都督府咨准
兵部咨呈开民壮夏胜一等先送该营操练巳后回还
原籍经今一年之上其坐营把总管队官员全不作逃
挐解中间显有通同脱放情由合无令该管总兵等官
查照缘何明知各人在逃一向不行具奏及行咨本部
挨挐并各人粮赏曾无关支指实参奏挐问等因具题
奉圣旨是钦此抄出备行臣处钦遵施行移咨准此查

得先准后军都督府咨送民壮夏胜一等前来已经劄
发报效营收操去后今准前因行据该管坐营指挥杜
山呈称夏胜一等一百八十八名于景泰元年二月十
四日到营收操陆续在逃已将张兴二等一百七名通
类呈逃数内夏胜一等八十一名为因事冗失于揭查
作逃景泰二年二月二十日已行开逃外及本职先于
本年二月二十四日为事至 五月初六日
复职管事各
人在逃之时系原坐营把总指挥郭亨等在营管事其 (第 36b 页)
久之计备将议过防患方略逐一具由差人驰奏以凭
定夺不许因循苟且虚饰繁文自贻方来之患缘系边
患事理具题 景泰二年五月
日奉圣旨是钦此
  覆都御史王来与佥都李匡讦奏平苗疏(于谦/)
兵科抄出总督军务等官都察院右都御史王 …… (第 41a 页)
先取易以振威不可先难以挫锐致冥顽之贼负
固抗敌月久不下臣以贵播地方之平在此一举若或
稍却贼风益炽臣于 景泰二年五月初六日
摘拨守备 …… (第 42b 页)
播州各隘口官军二千员名亲自领兵策应 十四日

至龙里据贵州按察司呈奉右都御史王来劄副开彼
处军马足勾调用仰本司转行与臣领军回还臣依呈
回至播州 (第 43a 页)
本年 五月三十日
王来差百户余瑾驰驿赍
咨与臣开称香炉山贼人招抚下山议令副总兵毛福
寿方瑛参将安顺李震等分领官军于六月 …… (第 43a 页)
分路攻打为恶苗寨径抵香炉山寨下周围列营齐攻
夹击仰赖皇上圣威神武致将贼首韦同烈等擒获馀
贼得招间本年 五月初十日
又据贵州按察司呈奉李
匡劄副近闻大军攻围香炉山寨而彼蠢然无知贼人
尚犹据险未下今当职择于本月 (第 50a 页)
初六日
率领官军前
来策应合先行劄副本司转报总督总兵等官知会如
是克破请作急报知以免官军往复等因备由具呈前 …… (第 50a 页)
称要行作急报知以免往复必
是未曾起行况今天道炎热未免虚费粮饷以此行文
报知阻其前来免致军士往复于本月 十二日
香炉山
寨苗罗义等率众下山听招臣等逐一抚令安业至本月 (第 50b 页)
二十四日
领军出至清平又行会议贵州所属兴隆清
平平越至西极险之处俱已𠞰捕宁息其都匀草塘虽
系偏隅即合分兵抚捕 …… (第 50b 页)
梁宝令其照奉钦依内事理从实回话去后今抄
前因参看得王来回奏及缴到与李匡往复文移内事
情其王来既于本年 五月
内克破香炉山寨出清平会议 …… (第 54b 页)
奸诈嫉忌功能不思李匡孤军深入重地寇贼
环绕进既不可退又不能三军之命悬于毫发其望救
援甚于水火而王来自 五月十四日
到清平至六月十
四日前后共二十日端坐一城称疾不行启发又不督
令别路官军前进止凭都督方瑛手本及据本官口 …… (第 55b 页)
应会合
抚捕贼寇𦂳要咨文隐匿不曾奏缴却将李匡今年正
月内与伊促兵杀贼咨文内并不干涉者混粘奏缴又
五月三十日
李匡与伊要取回四川官军咨文奏改 …… (第 56a 页)

于杀掠拥兵观望不肯救恤闻知王来等大军巳于今
年二月间起程进至香炉山寨等处抚捕贼寇渐巳成
功李匡至 五月
间才领军前去策应显是虚张声势意 (第 56b 页)
之命工部各
厂修造此车不为甚费所谓有备无患事乃克济者也
臣急于献愚不暇组织成文干冒天威无任悚惧之至 景泰二年五月十三日
奉圣旨所言皆是护国之心着
管军马大小文武官员看了采取而行钦此
  论散处边人疏(李贤/) (第 50a 页)
 俱照逃军事例免其纳纸及一家同居人口有犯不
 分人数多少只令纳纸一分如此则穷苦小人不致
 失所矣
一件囚徒会赦事伏睹 景泰二年五月初二日
诏书内
 一款官吏军民人等为事问遣运米做工等项悉行
 放免钦此该衙门因见诏书不曾开有煎盐炒铁充 (第 22a 页)
  (根本为之动摇矣议者可谓无识幸于谦力排众/论特以孙安镇守之兼授以方略据龙门之关募)
  (屯田之士且战且守而八城复完不/然委牖户子敌庭其能一日安枕耶) 五月
遗卫拉特托克托布哈书
 (上皇归后托克托布哈及额森屡使致贡上皇所亦/别有献帝意欲绝卫拉特不复使使额森 (第 13a 页)
  仪宾左公合葬志铭(李梦阳/)
正德十六年三月二十九日我广武郡君卒既殡其子
举人国玑筮地焉遇同人上九同人于郊旡悔又筮方
遇坤西南得朋于是偕术人出大梁西南行七十里至
其祖母崔莹西获地焉先是弘治二年六月三日仪宾
左公卒于白塔儿梨园中葬矣以弗吉迁之园东四百
步而公长子国璿死葬从之三子国玉死又从之四子

国衡死又从之衡母郭氏死又从之至是国玑尽发其
诸榇奉之西郡君葬既与公合而诸等墓各如礼从其
日为嘉靖九年二月七日其地尉氏康墙保坳也郡君
父曰四镇国将军将军父曰镇平恭靖王恭靖王父曰
周定王周定王父是为太祖高皇帝将军娶杨夫人以
景泰二年四月十九日生郡君生十六年而婚于左左
公讳梦麟字应瑞永新逢桥人也父曰左辅监察御史
谪炎方驿丞而继娶于崔 景泰二年五月七日
生我公 …… (第 5b 页)
  明故宗人府仪宾左公迁葬墓志铭(李梦阳/)
左公讳梦麟字应瑞年四十弘治三年六月三日病卒
葬白塔儿原梨园中葬二十二年而为正德五年于是
始徙于今墓云今墓去旧墓东西四百步而近李梦阳
曰呜呼古不修墓乃予今忍铭我外舅焉按左氏永新
逢桥人也语曰逢桥八百左而公曾祖曰左东吴称堂

下𣲖东吴生仁宏仁宏生左辅是为知州公知州公为
南道御史正统间尝有激劾之章谪炎方驿丞会丧其
胡夫人乃更娶崔夫人崔夫人以 景泰二年五月七日
生公炎方驿年数岁知州公起尉氏知县从舟行堕水
流里许出不死天顺五年河决大梁镇平恭靖王如尉
氏见公以之归 (第 7b 页)
   明故朝列大夫宗人府仪宾左公迁葬志铭
左公讳梦麟字应瑞年四十弘治三年六月三日病卒
葬白塔儿原梨园中葬二十二年而为正德五年于是
始徙于今墓云今墓去旧墓东北四百步而近李梦阳
曰呜呼古不修墓乃余今忍铭我外舅焉按左氏永新

逢桥人也语曰逢桥八百左而公曾祖曰左东吴称堂
下派东吴生仁宏仁宏生左辅是为知州公知州公为
南道御史正统间尝有激劾之章谪炎方驿丞会丧其
胡夫人乃更娶崔夫人崔夫人以 景泰二年五月七日
生公炎方驿年数岁知州公起尉氏知县从舟行堕水
流里所出不死天顺五年河决大梁镇平恭靖王如尉
氏见公以之归 …… (第 1b 页)
四月十九日生郡君生十六年而婚于左左公讳
梦麟字应瑞永新逢桥人也父曰左辅监察御史谪炎
方驿丞而继娶于崔 景泰二年五月七日
生我公炎方
已而丞擢尉氏知县㩗公尉氏会恭靖王避水如尉氏
见公遂以之婚郡君为郡君仪宾授朝列大夫籍宗人 (第 6a 页)
之命工
部各厂脩造此车不为甚费所谓有备无患事乃克济
者也臣急于献愚不暇组织成文干冒天威无任悚惧
之至 景泰二年五月十三日
奉圣旨所言皆是护国之
心著管军马大小文武官员看采取而行钦此
   上禦边保国事
臣闻自古中国全盛者必 (第 4b 页)

贼叶宗留复叛率兵往征之五月进守永康七月战游义沙滩
渡十一月次丽水搜山十二月哨白姆沿沧攻破麻阳龙潭
年五月
大战天井背追至紫草庵周寮寨累斩荀六十一级
禽首贼五三年四月兵部历叙程战功为当路所抑仅升指挥
同知功大 (第 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