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禮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易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雜史類
史評類
正史類
載記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譜錄類
小說家類
術數類
釋家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總集類
詞曲類
詔令奏議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華嚴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玄部
續道藏
 乃诏礼院详定遂奏请置局于本院不许因循寝之

 职官志宣和三年令太常寺因革礼 五年
一检举接
 续编修
 四朝志天子锐意稽古礼文之事招延群英折衷同
 异元丰有详定礼文所大观有议礼局政和 (第 14b 页)
          右辽祭山礼
金史太祖本纪收国元年夏五月庚午朔避暑于近郊
甲戌拜天射柳故事五月五日七月十五日九月九日
拜天射柳岁以为常
礼志拜天金因辽旧俗以重五中元重九日行拜天之
礼重五于鞠场中元于内殿重九于都城外其制刳木
为盘如舟状赤为质画云鹤文为架高五六尺置盘其
上荐食物其中聚宗族拜之若至尊则于常武殿筑台

为拜天所重五日质明陈设毕百官班俟于毬场乐亭
南皇帝靴袍乘辇宣徽使前导自毬场南门入至拜天
台降辇至褥位皇太子以下百官皆诣褥位宣徽赞拜
皇帝再拜上香又再拜排食抛盏毕又再拜饮福酒跪
饮毕又再拜百官陪拜引皇太子以下先出皆如前导
引皇帝回辇至幄次更衣行射柳击毬之戏
金之郊祀本于其俗有拜天之礼其后 太宗即位
乃告
祀天地盖设位而祭天德以后始有南北郊之制大定 (第 6a 页)
    蕙田案依本纪当为辛巳通考卯字误
宣和元年九月辛酉大飨明堂 二年九月辛亥大飨

明堂 三年九月辛未大飨明堂 四年九月辛酉大
飨明堂  五年九月辛酉
大飨明堂 六年九月辛巳
大飨明堂 七年九月辛巳大飨明堂
钦宗本纪靖康元年春二月丙午省明堂颁朔布政
  (第 46b 页)
别殿致斋
七日于内殿一日于斋宫前一日告配太祖室其有司
陈设及皇帝行事并于郊祀之仪是后七年至宣和二
五年
亲祀者凡四
 陆佃传徽宗欲亲祀北郊大臣以为盛暑不可徽宗 …… (第 22b 页)
称贺皇帝降座鸣鞭殿上侍立官以次退所司放仗还
内如常仪
宣和二年五月丁巳祭地于方泽  五年五月癸酉

地于方泽
宋史徽宗本纪政和七年五月己丑如玉清和阳宫上
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徽号宝册辛丑祭地 (第 28a 页)
    古制者三代以来之古制欤抑本国之古制
    欤要皆不失礼意胜于宋多矣
          右辽庙制
金史礼志金初无宗庙 天辅七年八月
太祖葬上京宫 (第 36b 页)
   后妃庙
金史世宗本纪大定元年十月丙午即皇帝位十一月
甲申追尊皇考豳王为皇帝谥简肃庙号睿宗皇妣富
察氏曰钦慈皇后李氏曰贞懿皇后戊子辞谒太祖庙

及贞懿皇后园陵
 贞懿皇后传后李氏世宗母辽阳人父绰尔齐仕辽
 官至桂州观察使天辅间后入睿宗邸 七年
世宗生
 天会十三年睿宗薨世宗时年十三后祝发为比邱
 尼号通慧圆明大师赐紫衣归辽阳营建清安禅寺
 别 (第 1b 页)
 (所以神不神由/人心之向背也)
政和二年武学谕张滋言诗云赫赫南仲惟师尚父文
武吉甫显允方叔王命召虎程伯休父是均为周将功
著声诗今昔所尊惟一尚父而南仲吉甫之徒不预配
食馀如却縠之说礼乐敦诗书尉缭以言为学者师法

不当弃而不录请并配食博士孙宗鉴亦请以黄石公
配后有司讨论不定国子监丞赵子崧复言之 宣和五
礼部言武成王从祀除本傅已有封爵者其未经封
爵之人齐相管仲拟封涿水侯大司马田穰苴横山侯
吴大将军孙武沪 (第 32b 页)
后称制改元德兴十二月金克燕京)
(萧后奔天德王五年辽天祚帝奔夏都统萧迪里等立/帝第二子梁 雅里为帝 改元神历冬十月
天祚帝复)
(渡河东还雅里殂萧迪里等复立圣宗孙珠拉为帝十/一月珠拉为乱兵所害知北院枢密事奚和哩布自称 (第 27a 页)
)
(为奚帝改元天复都统萧干自称为奚帝 改元天嗣
金/太祖崩弟晟立是为太 (第 27a 页)
改元天会
六年耶律达实)
(称帝于奇尔玛勒是为西辽改元延庆六七年辽天祚帝/为金所执辽亡 在位二十五年改元 (第 27a 页)
能自存
已令置敦宗院其六房内各择最长年二十已上者与
三班奉职二人一房及六人已上加一人并与添差监
宣和五年
诏今后内外宗室并不称姓七年后诏依熙
宁法并著姓
建炎末上以天属避地者少诏南班宗妇无子孙食禄
者廪给有 (第 20a 页)
幸精微造士二斋
宋史礼志绍兴十三年七月国学大成殿告成 明年二
国子司业高闶请幸学上从之 (第 13b 页)
三月
上服靴袍乘辇
入监奠祀如常仪尚舍先设次于崇化堂之后及堂上
之中南向设御座閤门设群臣班于堂下 (第 13b 页)
如月朔
视朝
之仪宰辅从臣次于中门之外上乘辇幸太学降辇于
堂入次更衣讲官入就堂下讲位北向执经官学生皆
立于堂 (第 13b 页)
    亦有别
凡诸进士举人由乡至府由府至省及殿廷凡四试皆
中选则官之至廷试五被黜则赐之第谓之恩例又有
特命及第者谓之特恩恩例者但考文之高下为第而
不复黜落凡词赋进士试赋诗策论各一道经义进士
试所治一经义论策各一道其设也始于 太宗天会元
年十一月
时以急欲得汉士以抚辑新附初无定数亦 (第 2b 页)
          右辽官制
金史百官志金自景祖始建官属其官长皆称曰贝勒
故太祖以贝勒嗣位太宗以按巴贝勒居守按巴尊大
之称也其次曰固伦乌赫哩贝勒固伦言贵乌赫哩犹
总师也又有固伦贝勒或左右置所谓国相也其次诸
贝勒之上则有固伦伊实乌赫哩伊拉齐爱满阿实克
温德埒之号以为升拜宗室功臣之序焉其部长曰贝

勒统数部者曰乌赫哩凡此至熙宗定官制皆废其后
惟镇抚边民之官曰图埒乌赫哩国之下有索约勒图伊
达之下有默济格实讷昆此则具于官制而不废皆踵辽
官名者也汉官之制自平州人不乐为明安穆昆之官
始置长吏以下 天辅七年
以左企弓行枢密院于广宁
尚踵辽南院之旧天会四年建尚书省遂有三省之制
熙宗颁新官制大率皆循辽宋之旧海陵 (第 4b 页)
甚博而
比年以来诸路欠阙至未及散而遽取之甚失神考制
法之意令常平司恪遵条令敛散必时违者以大不恭
宣和五年
诏州县每岁支俵常平钱谷多是形势户请 …… (第 33b 页)
平之政有提举官自熙宁始建炎元年六月并
归提刑司常平之财所存一二犹以亿万计一年八月
癸丑朔复诸路常平官 十月壬戌
诏翰学叶梦得等讨
论常平法条具取旨青苗敛散永不施行
绍兴八年冬李光言常平法本于耿寿昌岂可以安石
而废 (第 34a 页)
逃及贫户租赋
寿隆六年十月以平州饥复其租赋一年
金史太宗本纪 天会元年十二月
诏以咸州以南苏复
州以北年谷不登其应输南京军粮免之 二年正月
以东京比岁不登诏减田租市租之半
食货志 (第 36a 页)
使来吊祭即遣使
馈大行遗物于宋并谢吊祭太平十一年六月圣宗崩
遣使告哀于宋夏高丽宋夏高丽遣使吊慰来赙 金太祖天辅七年八月
(第 17b 页)
十二月
遣勃堇李靖如宋告 (第 17b 页)
 皇后与明达并园

 宋史后妃传郑皇后从上皇幸青城北迁留 五年

 于五国城谥显肃梓宫归入境承之以椁纳翚衣其
 中与徽宗合攒于会稽永祐陵 韦贤妃高宗母从
 上皇北 (第 32b 页)
 炀王纪正隆元年七月己酉命太保昂如上京奉迁
 始祖以下梓宫八月丁丑如大房山行视山陵十月
 乙酉葬始祖以下十帝于大房山
太祖睿陵
 金本纪 天辅七年八月戊申
上崩于部堵滦西行宫
  (第 45b 页)
九月癸丑
梓宫至上 (第 45b 页)
乙卯
葬宫城西南宁神殿天
 会十三年二月辛酉改葬和陵立开天启祚睿德神 (第 45b 页)
 今年月日时以起数也

 (包扬录字显道建昌人 癸卯
甲辰乙巳所闻先生五十四岁五十五岁五十六岁饶后录三卷四卷五卷)
 (六卷中)
某尝问季通康节之数伏羲也 (第 3a 页)
 (杀之谓也上三条既叙其恩而责之/以善此条复叙其恩而惧之以祸)
王曰呜呼猷告尔有方多士暨殷多士今尔奔走臣我

监五祀
 集传监监洛邑之迁民者也犹诸侯之分民有君道
 焉所以谓之臣我监也言商士迁洛奔走臣服我监
 于今 五年
矣不曰年而曰祀者因商俗而言也又案
 成周既成而成王即政成王即政而商奄继叛事皆
 相因才一二年尔今言五 …… (第 29b 页)
  (至哉○马氏森曰乂曰时惟尔初云者则总多方/多士而申诰之以与更始言不可复冇乖乱也)
  总论(吕氏抩曰多方洪惟图天之命二句言商奄也/自惟帝降格于 夏至
劓割夏邑言桀之虐为天)
  (所丧也自惟时求民主至刑殄有夏言汤之贤为天/所命也惟天不畀纯以下则言天之 (第 35a 页)
 愚按雍州梁岐在河西此在河东梁山之见于经者
 不一弈弈梁山韩侯受命今韩城县之梁山也太王
 踰梁山今岐山县之梁山也春秋成 五年
梁山崩壅
 河三日不流杜预注在冯翊夏阳此即韩城梁山春
 秋时属秦晋之界晋为霸主故得望而祭之传所谓 (第 2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