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春秋類
易類
小學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詔令奏議類
職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法制類
史評類
傳記類
詔令類
史鈔類
金石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術數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儒家類
小說家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現代詩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大集部類
洞真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太平部
續道藏
右后汉后妃庙
三国魏志明帝纪黄初七年夏五月丁巳即皇帝位癸
未追谥母甄夫人曰文昭皇后太和元年二月辛巳立
文昭皇后寝庙于邺
晋书礼志文帝甄后赐死故不立庙明帝即位有司奏
请追谥曰文昭皇后使司空王朗持节奉策告祠于陵
三公又奏曰自古周人归祖后稷又特立庙以祀姜嫄
今文昭皇后于后嗣圣德至化岂有量哉夫以皇家世
妃之尊神灵迁化而无寝庙以承享祀非以报显德昭
孝敬也稽之古制宜依周礼别立寝庙奏可太和元年
二月立庙于邺四月洛邑初营宗庙掘地得玉玺方一
寸九分其文曰天子羡思慈亲明帝为之改容以太牢
告庙 景初元年十二月己未 有司又奏文昭皇后立庙
京师永传享祀乐舞与祖庙同废在邺庙
文昭甄皇后传后中山无极人明帝母延康二年六 (第 21a 页)
三国魏志明帝纪黄初七年夏五月丁巳即皇帝位癸
未追谥母甄夫人曰文昭皇后太和元年二月辛巳立
文昭皇后寝庙于邺
晋书礼志文帝甄后赐死故不立庙明帝即位有司奏
请追谥曰文昭皇后使司空王朗持节奉策告祠于陵
三公又奏曰自古周人归祖后稷又特立庙以祀姜嫄
今文昭皇后于后嗣圣德至化岂有量哉夫以皇家世
妃之尊神灵迁化而无寝庙以承享祀非以报显德昭
孝敬也稽之古制宜依周礼别立寝庙奏可太和元年
二月立庙于邺四月洛邑初营宗庙掘地得玉玺方一
寸九分其文曰天子羡思慈亲明帝为之改容以太牢
告庙 景初元年十二月己未 有司又奏文昭皇后立庙
京师永传享祀乐舞与祖庙同废在邺庙
文昭甄皇后传后中山无极人明帝母延康二年六 (第 21a 页)
升祔之重由发册而后显乃诏升祔比太庙亲祀用
竹册
哲宗本纪元祐八年九月戊寅太皇太后崩己卯诏以
太皇太后园陵为山陵 十二月己巳 上太皇太后谥曰
宣仁圣烈皇后
礼志皇太后崩三省请奉安神御于治隆殿以遵元祐
初诏复以御史刘极之言特建原 (第 40b 页)
竹册
哲宗本纪元祐八年九月戊寅太皇太后崩己卯诏以
太皇太后园陵为山陵 十二月己巳 上太皇太后谥曰
宣仁圣烈皇后
礼志皇太后崩三省请奉安神御于治隆殿以遵元祐
初诏复以御史刘极之言特建原 (第 40b 页)
闽王潮)
(弟审知节/度威武军)戊午光化元年(三刘是年帝还京立三年宦/官 季述等废帝 太子裕) 辛酉 天复元年(三王是年春正月帝复位黜太子裕为/德 十一月韩全诲等劫帝幸凤翔南)
(汉刘隐节/度清海)甲 (第 18a 页)
(弟审知节/度威武军)戊午光化元年(三刘是年帝还京立三年宦/官 季述等废帝 太子裕) 辛酉 天复元年(三王是年春正月帝复位黜太子裕为/德 十一月韩全诲等劫帝幸凤翔南)
(汉刘隐节/度清海)甲 (第 18a 页)
三年正月庚午朔御含元殿受朝贺仗卫如常仪
八年正月己丑朔御含元殿受朝贺仗卫如常仪 九
年正月庚子朔御含元殿受朝贺仗卫如常仪 十年
正月乙未朔御含元殿受朝贺仗卫如常仪 十一年
正月庚午朔御含元殿受朝贺仗卫如常仪 十三年
正月戊申朔御含元殿受朝贺仗卫如常仪
旧唐书德宗本纪大历十四年五月辛酉代宗崩癸亥
即位冬十二月丙寅诏元日朝会不得奏祥瑞事
册府元龟德宗建中二年正月庚申朔御含元殿受朝
贺四方贡物珍宝列为庭实复旧制也 三年正月乙
卯朔御含元殿受朝贺 四年正月戊寅朔御含元殿
受朝贺
旧唐书德宗本纪贞元元年正月丁酉朔御含元殿受
朝贺
册府元龟 贞元元年十二月丁亥 诏曰朕以眇身仰承
列圣不能纂修先志以洽升平驯致寇戎屡兴兵革上 …… (第 30a 页)
蕙田案以上后唐
册府元龟后晋高祖天福二年正月甲寅朔帝御文明
殿受文武百寮朝贺 三年正月戊申朔帝御崇元殿
受朝仗卫如式 四年正月癸卯朔帝御崇元殿受朝
贺仗卫如式十二月庚戌礼官奏岁正旦王公上寿皇
帝举酒奏元同之乐再饮三饮并奏文同之乐三饮讫
群臣再拜乐奏大同蕤宾之钟左右皆应 是月壬戌 又
奏正旦宫悬歌舞未全且请杂用九部雅乐歌声坊法 (第 40b 页)
八年正月己丑朔御含元殿受朝贺仗卫如常仪 九
年正月庚子朔御含元殿受朝贺仗卫如常仪 十年
正月乙未朔御含元殿受朝贺仗卫如常仪 十一年
正月庚午朔御含元殿受朝贺仗卫如常仪 十三年
正月戊申朔御含元殿受朝贺仗卫如常仪
旧唐书德宗本纪大历十四年五月辛酉代宗崩癸亥
即位冬十二月丙寅诏元日朝会不得奏祥瑞事
册府元龟德宗建中二年正月庚申朔御含元殿受朝
贺四方贡物珍宝列为庭实复旧制也 三年正月乙
卯朔御含元殿受朝贺 四年正月戊寅朔御含元殿
受朝贺
旧唐书德宗本纪贞元元年正月丁酉朔御含元殿受
朝贺
册府元龟 贞元元年十二月丁亥 诏曰朕以眇身仰承
列圣不能纂修先志以洽升平驯致寇戎屡兴兵革上 …… (第 30a 页)
蕙田案以上后唐
册府元龟后晋高祖天福二年正月甲寅朔帝御文明
殿受文武百寮朝贺 三年正月戊申朔帝御崇元殿
受朝仗卫如式 四年正月癸卯朔帝御崇元殿受朝
贺仗卫如式十二月庚戌礼官奏岁正旦王公上寿皇
帝举酒奏元同之乐再饮三饮并奏文同之乐三饮讫
群臣再拜乐奏大同蕤宾之钟左右皆应 是月壬戌 又
奏正旦宫悬歌舞未全且请杂用九部雅乐歌声坊法 (第 40b 页)
月丁卯下诏回浙
西己巳帝发越州癸酉帝如明州十二月己丑帝乘楼
船次定海县给行在诸军雪寒钱癸巳帝次昌国县 庚
子 移幸温州
老学庵笔记建炎初大驾驻跸南京扬州而东京置
留守则百司庶府为二其一曰在京某司其一曰行
(第 7b 页)
西己巳帝发越州癸酉帝如明州十二月己丑帝乘楼
船次定海县给行在诸军雪寒钱癸巳帝次昌国县 庚
子 移幸温州
老学庵笔记建炎初大驾驻跸南京扬州而东京置
留守则百司庶府为二其一曰在京某司其一曰行
(第 7b 页)
(陈大建四年壬辰岁十一月丁卯景长大衍授时皆/得丙寅是先一日大建九年丁酉岁十一月壬辰景)
(长大衍授时皆得癸巳是 后一日 一失之先一失之/后若合于壬辰则差于丁酉合于丁酉则差于壬辰)
(亦日度失行/之验五也)
江氏永曰案 (第 50a 页)
(长大衍授时皆得癸巳是 后一日 一失之先一失之/后若合于壬辰则差于丁酉合于丁酉则差于壬辰)
(亦日度失行/之验五也)
江氏永曰案 (第 50a 页)
(地半径奇也高卑之中/五千七百一十七四奇)
朔应二十六日三八五二六六六
(江氏永曰律元天正冬至辛未是十一月初四日此/从初五日壬申子正算起距十二月戊戌平朔 二十)
(六日 有奇也其小馀九小/时十四分四十六秒有奇)
首朔太阳平行应初宫二十六度二十分四十二秒五
十七微(太阴 (第 4a 页)
朔应二十六日三八五二六六六
(江氏永曰律元天正冬至辛未是十一月初四日此/从初五日壬申子正算起距十二月戊戌平朔 二十)
(六日 有奇也其小馀九小/时十四分四十六秒有奇)
首朔太阳平行应初宫二十六度二十分四十二秒五
十七微(太阴 (第 4a 页)
于近郊 五年七月甲戌猎
于近郊十月丁未猎于近郊
泰和元年正月辛未上以方春禁杀含胎兔犯者罪之
告者赏之 十二月壬寅 猎于近郊 二年十月丙戌猎
于近郊十二月戊寅冬猎 三年七月庚辰猎于近郊
十一月丁丑冬猎以获兔荐山陵 五 (第 46a 页)
于近郊十月丁未猎于近郊
泰和元年正月辛未上以方春禁杀含胎兔犯者罪之
告者赏之 十二月壬寅 猎于近郊 二年十月丙戌猎
于近郊十二月戊寅冬猎 三年七月庚辰猎于近郊
十一月丁丑冬猎以获兔荐山陵 五 (第 46a 页)
日为国忌诏如奏其
年十一月册谥曰睿真皇后奉神主祔于代宗之室
藩王入继大统服本生母后
明世宗实录 嘉靖十七年十二月乙丑 礼部言十二月
三十日大行皇太后服制二十七日已满恭检孝贞皇
太后丧礼制满后上位仍素翼善冠布袍腰绖御西角 (第 9a 页)
年十一月册谥曰睿真皇后奉神主祔于代宗之室
藩王入继大统服本生母后
明世宗实录 嘉靖十七年十二月乙丑 礼部言十二月
三十日大行皇太后服制二十七日已满恭检孝贞皇
太后丧礼制满后上位仍素翼善冠布袍腰绖御西角 (第 9a 页)
(则馀祭戴吴岂复同声也/当是名字之异故末言之)三月癸丑齐高厚相大子
光以先会诸侯于钟离不敬注吴子未至先从东道
与东诸侯会遇非本期地故不书会高厚高固子也
癸丑月二十六日 音义(相息亮/反下同)疏(正义曰言先会诸/侯则是会期未到)
(故知吴子未至而诸侯自会也柤与钟离相近 …… (第 3b 页)
音义(行下/孟反)荀罃曰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固
请 丙寅 围之弗克注丙寅四月九日孟氏之臣秦堇
父辇重如役注堇父孟献子家臣步挽重车以从师
音义(堇徐音谨/挽 …… (第 5a 页)
断布以示勇音义(断徒乱反/徇似俊反)诸侯之师久于偪阳荀
偃士丐请于荀罃曰水潦将降惧不能归注向夏恐
有久雨从 丙寅 至庚寅二十五日故曰久音义(潦音/老)
请班师注班还也知伯怒注知伯荀罃音义(知音/智)投
之以机出 (第 6b 页)
光以先会诸侯于钟离不敬注吴子未至先从东道
与东诸侯会遇非本期地故不书会高厚高固子也
癸丑月二十六日 音义(相息亮/反下同)疏(正义曰言先会诸/侯则是会期未到)
(故知吴子未至而诸侯自会也柤与钟离相近 …… (第 3b 页)
音义(行下/孟反)荀罃曰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固
请 丙寅 围之弗克注丙寅四月九日孟氏之臣秦堇
父辇重如役注堇父孟献子家臣步挽重车以从师
音义(堇徐音谨/挽 …… (第 5a 页)
断布以示勇音义(断徒乱反/徇似俊反)诸侯之师久于偪阳荀
偃士丐请于荀罃曰水潦将降惧不能归注向夏恐
有久雨从 丙寅 至庚寅二十五日故曰久音义(潦音/老)
请班师注班还也知伯怒注知伯荀罃音义(知音/智)投
之以机出 (第 6b 页)
音义(介音界竟音境缢一䜴/反弑申志反绞古卯反)疏(注正义曰孙卿姓荀/名况著书一部名荀)
(卿子汉宣帝讳询故转为孙也下有 十二月甲辰朔/ (第 42b 页)
甲辰 后五日得己酉故杜以长历推己酉是十二月)
(六日而此郏敖之卒经传皆云十一月己酉杜谓十/一月误者止谓十 …… (第 42b 页)
(服虔以孟为赵盾子馀为赵衰若其必然当先衰后/盾何以先言孟也杜以孟子馀是赵衰一人盖子馀)
(是字孟是长/幼之字也)甲辰朔烝于温注赵氏烝祭甲辰十二
月朔晋既烝赵孟乃烝其家庙则晋烝当在 甲辰 之
前传言十二月月误疏(注正义曰杜以十二月晋既/烝赵孟始适南阳则赵孟初) (第 45a 页)
(行已是十二月也此句乃云 甲辰 朔烝于温案文言/之则是来年正月朔也服虔云 (第 45b 页)
甲辰 朔夏十一月朔)
(也若是夏十一月朔当于明年言之而此年说之何/也杜以服言不通故为此解云晋既烝赵孟乃蒸 (第 45b 页)
其)
(家庙则晋烝当在 甲辰 之前当言十一月传言十二/月月误也刘炫以为晋烝及赵孟适南阳并在十一)
(月之前文系十二月者欲见烝后即 (第 45b 页)
行先公后私十/二月之文为下 甲辰 朔起本举月遥属下明晋烝犹)
(在朔前十二月非误也若必如刘言传当云晋既烝/赵孟适南阳将会孟子馀 (第 45b 页)
十二月甲辰朔 烝于温足)
(明先公后私之义何须虚张十二月于上遥为 (第 45b 页)
甲/辰 朔起本传文上下未有此例刘炫之言非也)庚
戌卒注十二月七日终刘定公秦后子之言郑伯如
晋吊及雍乃复注 (第 45b 页)
(卿子汉宣帝讳询故转为孙也下有 十二月甲辰朔/ (第 42b 页)
甲辰 后五日得己酉故杜以长历推己酉是十二月)
(六日而此郏敖之卒经传皆云十一月己酉杜谓十/一月误者止谓十 …… (第 42b 页)
(服虔以孟为赵盾子馀为赵衰若其必然当先衰后/盾何以先言孟也杜以孟子馀是赵衰一人盖子馀)
(是字孟是长/幼之字也)甲辰朔烝于温注赵氏烝祭甲辰十二
月朔晋既烝赵孟乃烝其家庙则晋烝当在 甲辰 之
前传言十二月月误疏(注正义曰杜以十二月晋既/烝赵孟始适南阳则赵孟初) (第 45a 页)
(行已是十二月也此句乃云 甲辰 朔烝于温案文言/之则是来年正月朔也服虔云 (第 45b 页)
甲辰 朔夏十一月朔)
(也若是夏十一月朔当于明年言之而此年说之何/也杜以服言不通故为此解云晋既烝赵孟乃蒸 (第 45b 页)
其)
(家庙则晋烝当在 甲辰 之前当言十一月传言十二/月月误也刘炫以为晋烝及赵孟适南阳并在十一)
(月之前文系十二月者欲见烝后即 (第 45b 页)
行先公后私十/二月之文为下 甲辰 朔起本举月遥属下明晋烝犹)
(在朔前十二月非误也若必如刘言传当云晋既烝/赵孟适南阳将会孟子馀 (第 45b 页)
十二月甲辰朔 烝于温足)
(明先公后私之义何须虚张十二月于上遥为 (第 45b 页)
甲/辰 朔起本传文上下未有此例刘炫之言非也)庚
戌卒注十二月七日终刘定公秦后子之言郑伯如
晋吊及雍乃复注 (第 45b 页)
(弋飞鸟说文云缴生丝也谓/用生丝为绳系矢以射鸟也)
经八年春王正月宋公入曹以曹伯阳归注曹人背晋
而奸宋是以致讨宋人既还而不忍褚师之诟怒而反
兵一举灭曹灭非本志故以入告音义(褚中吕反/诟呼豆反)疏(注/正)
(义曰传例曰不有其地曰入案传宋实灭/曹而有之经书为入故杜原其事而解之)
吴伐我
夏齐人取欢及阐注不书伐兵未加而鲁与之邑阐在
东平刘县北音义(欢音欢阐/尺善反)疏(正义曰公羊谷梁以为/赂齐谓前年鲁伐邾取)
(邾子益益是齐甥畏齐/故赂之非左氏意也)
归邾子益于邾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癸亥 把伯过卒注无传未同盟而赴以名
音义(过古/禾反)疏(正义曰世族谱云僖公过悼公曾孙案悼/公祖文公以昭六 (第 17a 页)
经八年春王正月宋公入曹以曹伯阳归注曹人背晋
而奸宋是以致讨宋人既还而不忍褚师之诟怒而反
兵一举灭曹灭非本志故以入告音义(褚中吕反/诟呼豆反)疏(注/正)
(义曰传例曰不有其地曰入案传宋实灭/曹而有之经书为入故杜原其事而解之)
吴伐我
夏齐人取欢及阐注不书伐兵未加而鲁与之邑阐在
东平刘县北音义(欢音欢阐/尺善反)疏(正义曰公羊谷梁以为/赂齐谓前年鲁伐邾取)
(邾子益益是齐甥畏齐/故赂之非左氏意也)
归邾子益于邾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癸亥 把伯过卒注无传未同盟而赴以名
音义(过古/禾反)疏(正义曰世族谱云僖公过悼公曾孙案悼/公祖文公以昭六 (第 17a 页)
(之奔齐疾急命召仲牛许而不召杜泄见告之饥渴/授之戈对曰求之而至又何去焉竖牛曰夫子疾病)
(不欲见人使寘馈于个而退牛弗进则置虚命彻 十/二月癸丑 叔孙不食乙卯卒牛立昭子而相之公使)
(杜泄葬叔孙竖牛赂叔仲昭子与南遗使恶杜泄于/孝孙而去之杜泄将以 (第 34b 页)
(不欲见人使寘馈于个而退牛弗进则置虚命彻 十/二月癸丑 叔孙不食乙卯卒牛立昭子而相之公使)
(杜泄葬叔孙竖牛赂叔仲昭子与南遗使恶杜泄于/孝孙而去之杜泄将以 (第 3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