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曰黄楼以土实胜水故
也子由作黄楼赋先生跋云元丰元年八月癸丑楼成
九月庚辰大合乐以落之又有中秋月三首云 六年 逢
此月五年照离别先生注云中秋有月凡 (第 10b 页)
六年 矣惟去
岁与子由会于此
二年己未先生年四十四在徐州正月己亥同毕仲孙 …… (第 10b 页)
游有后赤壁赋云十月
之望苏子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则壬戌之冬未迁而
先生以甲子六月过汝则居雪堂止年馀耳 六年癸亥 先生年四十八在黄州为通判孟亨之跋子
由君子泉铭又有记承天夜游 (第 14b 页)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
夜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步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睡相与步于庭中庭中如
积水空明水中藻 (第 14b 页)
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
无竹柏但少閒人如吾两人耳又梦中作祭春牛文云 元丰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天欲明梦数吏人持纸请
祭春牛文予取笔疾书其上
七年甲子先生年四十九在黄州二月与徐得之参寥
子步自雪堂 (第 15a 页)
也子由作黄楼赋先生跋云元丰元年八月癸丑楼成
九月庚辰大合乐以落之又有中秋月三首云 六年 逢
此月五年照离别先生注云中秋有月凡 (第 10b 页)
六年 矣惟去
岁与子由会于此
二年己未先生年四十四在徐州正月己亥同毕仲孙 …… (第 10b 页)
游有后赤壁赋云十月
之望苏子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则壬戌之冬未迁而
先生以甲子六月过汝则居雪堂止年馀耳 六年癸亥 先生年四十八在黄州为通判孟亨之跋子
由君子泉铭又有记承天夜游 (第 14b 页)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
夜
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睡相与步于庭中庭中如
积水空明水中藻 (第 14b 页)
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
无竹柏但少閒人如吾两人耳又梦中作祭春牛文云 元丰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天欲明梦数吏人持纸请
祭春牛文予取笔疾书其上
七年甲子先生年四十九在黄州二月与徐得之参寥
子步自雪堂 (第 15a 页)
曰有人乎李子曰燄峰和尚于神宗壬戌隐于山日
不再食二十年不易衣不见一客亦不闻出一语一丘
道人目双瞽已复 明年 九十犹灯下作蝇头字步履如
飞李子取笔墨童子秉烛吴子记李子诗吴子复诗复
赋李子名韡去华其字号韦庵崇安人 (第 33b 页)
不再食二十年不易衣不见一客亦不闻出一语一丘
道人目双瞽已复 明年 九十犹灯下作蝇头字步履如
飞李子取笔墨童子秉烛吴子记李子诗吴子复诗复
赋李子名韡去华其字号韦庵崇安人 (第 33b 页)
水欲凿挽
路为十桥以迅江势亦不果用人皆以为恨轼二十年
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生作祠以
报 六年 召为吏部尚书未至以弟辙除右丞改翰林承
旨辙辞右丞欲与兄同备从官不听轼在翰林数月复 …… (第 28b 页)
多水欲凿路为十桥以迅江势亦不
果用人皆恨之公二十年间再莅此州有德于其人家
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 六年 召入为翰林承 …… (第 47a 页)
之东门为大楼垩以黄土名之曰黄楼以土实胜水
故也子由作黄楼赋先生跋云元丰元年八月癸丑
楼成九月庚辰大合乐以落之又有中秋月三首云
六年 逢此月五年照离别先生注云中 (第 68b 页)
秋 有月 (第 68b 页)
六
年 矣惟去岁与子由会于此去岁之会乃逍遥堂和
诗之时也又 (第 68b 页)
九日 黄楼作古诗一首云去年重阳 …… (第 68b 页)
荇盖竹柏影也及作一绝送曹焕往筠州序云明年
余过圆通始得其详先生甲子岁自黄之江游庐山
则送曹焕诗必在是年矣又梦中作祭春牛文云 元
丰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天欲明梦数吏人持纸请
祭春牛文予取笔疾书其上
七年甲子
先生年四十九在黄州二月与徐得之参寥子步自 (第 76b 页)
路为十桥以迅江势亦不果用人皆以为恨轼二十年
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生作祠以
报 六年 召为吏部尚书未至以弟辙除右丞改翰林承
旨辙辞右丞欲与兄同备从官不听轼在翰林数月复 …… (第 28b 页)
多水欲凿路为十桥以迅江势亦不
果用人皆恨之公二十年间再莅此州有德于其人家
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 六年 召入为翰林承 …… (第 47a 页)
之东门为大楼垩以黄土名之曰黄楼以土实胜水
故也子由作黄楼赋先生跋云元丰元年八月癸丑
楼成九月庚辰大合乐以落之又有中秋月三首云
六年 逢此月五年照离别先生注云中 (第 68b 页)
秋 有月 (第 68b 页)
六
年 矣惟去岁与子由会于此去岁之会乃逍遥堂和
诗之时也又 (第 68b 页)
九日 黄楼作古诗一首云去年重阳 …… (第 68b 页)
荇盖竹柏影也及作一绝送曹焕往筠州序云明年
余过圆通始得其详先生甲子岁自黄之江游庐山
则送曹焕诗必在是年矣又梦中作祭春牛文云 元
丰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天欲明梦数吏人持纸请
祭春牛文予取笔疾书其上
七年甲子
先生年四十九在黄州二月与徐得之参寥子步自 (第 76b 页)
考校同文馆戏赠子方兼呈文潜次无咎韵
五年坎壈哀南方江湖魏阙两相忘洞萝岩桂搴孤芳
月潭风渚俦渔郎单阏孟夏草木长望都楼观郁苍苍
(忠臣 癸亥六月 以家艰/去国丁卯四月还省)谁令焚芰辞楚狂复来上君白
玉堂黄门戟曜羽林枪未央引籍班胡羌云屯锦膞马
斯臧 (第 10a 页)
五年坎壈哀南方江湖魏阙两相忘洞萝岩桂搴孤芳
月潭风渚俦渔郎单阏孟夏草木长望都楼观郁苍苍
(忠臣 癸亥六月 以家艰/去国丁卯四月还省)谁令焚芰辞楚狂复来上君白
玉堂黄门戟曜羽林枪未央引籍班胡羌云屯锦膞马
斯臧 (第 10a 页)
省回住南岳双峰寺
辞众偈
九十二光阴分明对众说远洞散寒云幽窗度残月
(五灯会元师于 元丰六年九月十七日 坐逝茶/毗齿顶不坏上有五色异光)
重 喜
重喜熙宁中会稽人少以捕鱼为生日诵观世
音菩 (第 45a 页)
辞众偈
九十二光阴分明对众说远洞散寒云幽窗度残月
(五灯会元师于 元丰六年九月十七日 坐逝茶/毗齿顶不坏上有五色异光)
重 喜
重喜熙宁中会稽人少以捕鱼为生日诵观世
音菩 (第 45a 页)
施州碑记
招抚蛮人盟誓碑(九域志云阙在边上/近西阙 州界首)知保顺州田承
恩誓状(天圣五年刻/石在尖木寨)蛮人纳贡物碑(在阙阙卯天圣/五年 立)皇
宋奖谕碑(转运使王立奏阙人上京进奉在路多有搅/扰今后只说施州纳下贡物支与例物三年)
(一度于元定数内十人量差三两/人上京买卖天圣五年五月日敕)蛮人向永思誓柱文
(皇祐五年岁次癸巳立略曰皇明如日所照不偏睿爱/若天无远不获溪洞蛮人输忠事国刻石说盟谨当固)
(草芥之命以奉本朝无复肆犬羊之狂以触宪网所有/归阙蛮供纳结牢重阙款状镌之用传不朽他誓文皆)
(不经惟此可/读故录之)蛮人田思忠等受降碑文(碑在宁边寨南/五里受降立誓) (元丰六年 立碑/长四尺阔二尺)蛮人廖(阙/)崇等誓柱文碑(在宁边寨南/五里 (第 23b 页)
元丰六)
(年 立誓刻/石界首)
达州碑记
汉车骑将军冯绲碑(达州志在永睦县之西八千里绲/薨于威帝之永康元年其 (第 23b 页)
招抚蛮人盟誓碑(九域志云阙在边上/近西阙 州界首)知保顺州田承
恩誓状(天圣五年刻/石在尖木寨)蛮人纳贡物碑(在阙阙卯天圣/五年 立)皇
宋奖谕碑(转运使王立奏阙人上京进奉在路多有搅/扰今后只说施州纳下贡物支与例物三年)
(一度于元定数内十人量差三两/人上京买卖天圣五年五月日敕)蛮人向永思誓柱文
(皇祐五年岁次癸巳立略曰皇明如日所照不偏睿爱/若天无远不获溪洞蛮人输忠事国刻石说盟谨当固)
(草芥之命以奉本朝无复肆犬羊之狂以触宪网所有/归阙蛮供纳结牢重阙款状镌之用传不朽他誓文皆)
(不经惟此可/读故录之)蛮人田思忠等受降碑文(碑在宁边寨南/五里受降立誓) (元丰六年 立碑/长四尺阔二尺)蛮人廖(阙/)崇等誓柱文碑(在宁边寨南/五里 (第 23b 页)
元丰六)
(年 立誓刻/石界首)
达州碑记
汉车骑将军冯绲碑(达州志在永睦县之西八千里绲/薨于威帝之永康元年其 (第 23b 页)
蜀锦谱 前人
蜀以锦擅名天下故城名以锦官江名以濯锦而蜀都
赋云贝锦斐成濯色江波游蜀记云成都有九璧村出
美锦岁充贡宋朝岁输上供等锦帛转运司给其费而
府掌其事 元丰六年 吕汲公大防始建锦院于府治之
东募军匠五百人织造置官以涖之创楼于前以为积
藏待发之所榜曰锦官公又为之记 (第 15a 页)
蜀以锦擅名天下故城名以锦官江名以濯锦而蜀都
赋云贝锦斐成濯色江波游蜀记云成都有九璧村出
美锦岁充贡宋朝岁输上供等锦帛转运司给其费而
府掌其事 元丰六年 吕汲公大防始建锦院于府治之
东募军匠五百人织造置官以涖之创楼于前以为积
藏待发之所榜曰锦官公又为之记 (第 15a 页)
诗六十首(元丰三年庚申正月/赴黄州尽一年作)
卷二十一
诗八十九首(元丰辛酉壬戌两/年中在黄州作)
卷二十二
诗四十二首(起 元丰六年癸亥 合明/年甲子三月在黄州作)
卷二十三
诗四十四首(起元丰七年甲子四月离黄/州五月至筠七月过 (第 3b 页)
卷二十一
诗八十九首(元丰辛酉壬戌两/年中在黄州作)
卷二十二
诗四十二首(起 元丰六年癸亥 合明/年甲子三月在黄州作)
卷二十三
诗四十四首(起元丰七年甲子四月离黄/州五月至筠七月过 (第 3b 页)
读律(宋史熙宁六年于国子监置律学又选举志王/安石变法立新科明法试律令刑统大义断案)
(所以待诸科之不能业进士者 元丰六年 国子司业/朱服言命官在学公试律义断案俱优准吏部试法)
(授/官)馀杭(太平寰宇记江南道杭州馀杭郡因 (第 18b 页)
(所以待诸科之不能业进士者 元丰六年 国子司业/朱服言命官在学公试律义断案俱优准吏部试法)
(授/官)馀杭(太平寰宇记江南道杭州馀杭郡因 (第 18b 页)
(同榜累迁秘省著作郎尚书屯田郎中神宗朝提点/福建刑狱入为开封推官出知同州年高倦于民事)
(提举西京崇福宫与贤士大夫游善/为诗歌 元丰六年 终于洛之私第)半面遮(白居易/诗犹抱)
(琵琶半/遮面)归舟字(谢灵运诗天/际识归舟)紫锦绦(周霆 (第 45b 页)
(提举西京崇福宫与贤士大夫游善/为诗歌 元丰六年 终于洛之私第)半面遮(白居易/诗犹抱)
(琵琶半/遮面)归舟字(谢灵运诗天/际识归舟)紫锦绦(周霆 (第 45b 页)
赵阅道(东都事略赵抃字阅道衢州西安人元丰二/年致仕退居于衢有溪石松竹之胜与山僧)
(野老游不复有贵势也居 六年 卒谥清献○施氏原/注赵清献为侍御史京师目为铁面御史知成都以)
(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擢参知政事时王 (第 23a 页)
(野老游不复有贵势也居 六年 卒谥清献○施氏原/注赵清献为侍御史京师目为铁面御史知成都以)
(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擢参知政事时王 (第 23a 页)
(年封权知国事王建为高丽国王自后有国者皆王/氏徐竞宣和奉使高丽图经熙宁四年高丽国王王)
(徽复修方贡神宗嘉其忠荩元丰三年四年连使来/朝 六年 徽卒命杨景略为祭奠使钱协为吊慰使七)
(年七月自密之板桥航海而往哲宗践阼使来奉慰/又来奉贺叶石林诗 (第 14a 页)
(徽复修方贡神宗嘉其忠荩元丰三年四年连使来/朝 六年 徽卒命杨景略为祭奠使钱协为吊慰使七)
(年七月自密之板桥航海而往哲宗践阼使来奉慰/又来奉贺叶石林诗 (第 14a 页)
(天至淳化春以宣祖太祖同配如/永徽故事皆礼仪使苏易简所定)庆成(汉书封禅文/上帝垂恩储)
(祉将以/庆成)大祀(张衡东京赋元祀惟称群/望咸秩注元祀上祀也)乾坤合(宋史/礼志)
(元丰六年冬至 郊祀以太祖配不设皇地祗位哲宗/初立未遑亲祀有司摄事如元丰仪翰林学士顾临)
(等谓祖宗皆合祭天地其不 (第 9b 页)
合祭者惟 元丰六年 一/郊尔今失不定后必悔之范纯礼等主北郊之议彭) …… (第 9b 页)
(而独不设地祇位恐亦不安太皇太后以为然遂合/祭天地东都事略元祐七年诏曰国家郊庙三岁一)
(亲冬至合祭天地于圜丘 元丰六年 有司援周礼以/合祭不应古义诏定亲祀北郊之仪未及行是岁南)
(郊不设皇祇位而宗庙之飨率如权制朕方郊见 (第 10a 页)
(祉将以/庆成)大祀(张衡东京赋元祀惟称群/望咸秩注元祀上祀也)乾坤合(宋史/礼志)
(元丰六年冬至 郊祀以太祖配不设皇地祗位哲宗/初立未遑亲祀有司摄事如元丰仪翰林学士顾临)
(等谓祖宗皆合祭天地其不 (第 9b 页)
合祭者惟 元丰六年 一/郊尔今失不定后必悔之范纯礼等主北郊之议彭) …… (第 9b 页)
(而独不设地祇位恐亦不安太皇太后以为然遂合/祭天地东都事略元祐七年诏曰国家郊庙三岁一)
(亲冬至合祭天地于圜丘 元丰六年 有司援周礼以/合祭不应古义诏定亲祀北郊之仪未及行是岁南)
(郊不设皇祇位而宗庙之飨率如权制朕方郊见 (第 10a 页)
郊祀庆成诗
帝出乘昌运天心予太平文章三代继制作七年成大
祀乾坤合刚辰日月明泰坛朝扫地魄宝夜垂精仰御
圆苍盖环观海岳成北流吞朔易西极落欃枪升燎灵
光答回銮瑞雾迎需云遍枯槁解雨达句萌可颂非天
德因箴亦下情民言知有酌帝谓本无声富国由崇俭
蕲年在好生无心斯格物克已自销兵化国安新政孤
臣反旧耕还将清庙什留与野人赓
自元丰元年详定郊祀礼文至 六年冬至 亲祀圜丘以
太祖配始罢天地合祭之礼元祐五年廷臣集议复定
南郊并祀之仪七年亲郊始行合祭宋制三年一郊轼 (第 2b 页)
帝出乘昌运天心予太平文章三代继制作七年成大
祀乾坤合刚辰日月明泰坛朝扫地魄宝夜垂精仰御
圆苍盖环观海岳成北流吞朔易西极落欃枪升燎灵
光答回銮瑞雾迎需云遍枯槁解雨达句萌可颂非天
德因箴亦下情民言知有酌帝谓本无声富国由崇俭
蕲年在好生无心斯格物克已自销兵化国安新政孤
臣反旧耕还将清庙什留与野人赓
自元丰元年详定郊祀礼文至 六年冬至 亲祀圜丘以
太祖配始罢天地合祭之礼元祐五年廷臣集议复定
南郊并祀之仪七年亲郊始行合祭宋制三年一郊轼 (第 2b 页)
之东门为大楼垩以黄土名之曰黄楼以土实胜水
故也子由作黄楼赋先生跋云元丰元年八月癸丑
楼成九月庚辰大合乐以落之又有中秋月三首云
六年 逄此月五年照离别先生注云中 (第 16b 页)
秋 有月凡 (第 16b 页)
六
年 矣惟去岁与子由会于此去岁之会乃逍遥堂和
诗之时也又有 (第 16b 页)
九日 黄楼作古诗一首云去年重阳
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之句以去年九月大水未 …… (第 16b 页)
荇盖竹柏影也及作一绝送曹焕往筠州序云明年
余过圆通始得其详先生甲子岁自黄之汝游庐山
则送曹焕诗必在是年矣又梦中作祭春牛文云 元
丰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天欲明梦数吏人持纸请
祭春牛文予取笔疾书其上(纪年录 (第 24a 页)
七月二十七日/ 生小子遁小名干儿)
七年甲子
先生年四十九在黄州二月与徐得之参寥子步自
雪堂至乾明寺有师中庵题名 …… (第 24a 页)
(迩英殿讲论语终篇赐御书诗翌日进诗又进读故/事八说是年作司马温公神道碑又作富郑公神道)
(碑又作赵清献公神道碑郑公以 元丰六年闰六月/二十一日 薨于洛阳至是其子绍庭请于朝命公撰)
(碑清献公以元丰七年八月二十六日薨于杭至是/其子㞦请于朝命公撰 (第 29b 页)
故也子由作黄楼赋先生跋云元丰元年八月癸丑
楼成九月庚辰大合乐以落之又有中秋月三首云
六年 逄此月五年照离别先生注云中 (第 16b 页)
秋 有月凡 (第 16b 页)
六
年 矣惟去岁与子由会于此去岁之会乃逍遥堂和
诗之时也又有 (第 16b 页)
九日 黄楼作古诗一首云去年重阳
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之句以去年九月大水未 …… (第 16b 页)
荇盖竹柏影也及作一绝送曹焕往筠州序云明年
余过圆通始得其详先生甲子岁自黄之汝游庐山
则送曹焕诗必在是年矣又梦中作祭春牛文云 元
丰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天欲明梦数吏人持纸请
祭春牛文予取笔疾书其上(纪年录 (第 24a 页)
七月二十七日/ 生小子遁小名干儿)
七年甲子
先生年四十九在黄州二月与徐得之参寥子步自
雪堂至乾明寺有师中庵题名 …… (第 24a 页)
(迩英殿讲论语终篇赐御书诗翌日进诗又进读故/事八说是年作司马温公神道碑又作富郑公神道)
(碑又作赵清献公神道碑郑公以 元丰六年闰六月/二十一日 薨于洛阳至是其子绍庭请于朝命公撰)
(碑清献公以元丰七年八月二十六日薨于杭至是/其子㞦请于朝命公撰 (第 2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