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曲類
楚辭類
詔令奏議類
現代詩類
也者众阳之长人君之尊天鸡晓唱灵乌
昼踆扶桑临于大海若木照于昆崙太平太蒙所以司
(一有/其字)出入南至 北至
所以节(一有/其字)寒温龙山衔烛不能
议其光景夸父弃策无以方其骏奔月也者群阴之纪 (第 6b 页)
   悬土炭赋(以寒暑相参轻/重可验为韵)   王 起
国家顺天之情作人之程乃悬乎土炭有象夫权衡惟
土也叶阴气之动惟炭也应阳气而生故将法之而令
出瞻之而教成乃左乃右一重一轻苟二物之不爽知
四序之攸平有司修厥官承厥绪绳木有准钧铢获所

香炭于是而善系累土由之而具举分乎多少则无党
无偏候以高卑知一寒一暑若乃芳岁阑严更残黄钟
中律黑帝司官昴中见而昭晰日 北至
而冱寒于是岌岌
斜指亭亭上干土则从轻知众阴之将谢炭惟持重知一
阳之已攒暨夫春令变木夏德司火鹿解角而气 (第 11b 页)
故得贞万姓行八政幸沐
化于和平庶采葑而谣咏
   春傩赋         孙 頠
是月也见斗于辰日交 长至
有司方成大礼展时事达
九门以磔禳协四灵而涤器匪岁之卒乃春之季令阴 (第 7a 页)
   土积成山赋(以贵其不已成/此崇高为韵)
彼山之峻兮禀气而成此山之峻兮积壤所营何人功
之汇聚致丘壑之峥嵘始假一抔已见进吾于往终成
九仞还宜景行而行当其率性作劳因高立址将覆篑
而可久念极天而有俟道既长而弥专力虽勤而未巳
于是资地势建土功区区而日不暇给矻矻而乐在其

中以不拒物为心因成高大以不让尘为德遂致穹崇
所谓从微而至著有感而必通致峰峦而因人立迹侔
造化而与古争雄故得日就月将天长地久小既资于
坎窞大岂遗于培塿匪辞形倦将欲必致于云霄所冀
道成亦以兼容之妍(一作/奸非)不有始有卒乃勤乃劳依依
长日日
增高以力为谋比大不唯于熊耳将勤喻学
成功岂谢于牛毛是谓积小以称奇裒多而为贵既稠
叠于委输亦纵横于经纬 (第 6b 页)
亭亭云云八百馀年寂寥无闻我唐传
祚已来革隋一封岱二克复三除凶四五将发三门备
南正司天北正司地勾测影于 北至
建相风于南寺太
微太一金版玉笥逮夫淹中阙里之类盖三十万卷倾
古今之文字振古以来未之有也其事始于武德成 (第 13b 页)
英景云璀
璨而金萼双觡共抵(一作/抵)之兽踯躅苑山一稃二米之
颖纷拿畎壑邦诵中和氓歌小毖岁合作噩日交 长至
遘朔旦之明期择纯阳之正地欲陈大旅展时事告紫 (第 2a 页)
于戎(一作/夷)夏今我后再新古礼
(一作/典)与天地相参应戬榖之宜受之千亿奉郊祀之报
至于再三然则迎 长日
恭祀事并虞夏而何惭
  晖照(一作/辉映)
   第二(同前/韵)        李 程
气之至兮景 (第 2b 页)
   第二          高扬庭
圣人顺动文思钦明天地贞观品物咸亨去凭虚而就
安处面周洛而背咸京云旗电发霜戟林行太阴用事
其日在斗万国来庭百神奔走泉潜动而荄落水益壮
而冰厚冠异气于缭垣吐嘉麰于寒薮不忌风雪全抽
两穗逼日月之光华得云雨之攸利芒纤纤而擢陇叶
青青而耸翠同黍谷之移暄类榆林之因地瑞纪增焕
嘉禾异殖出天苑以(一作/之)称奇访人寰而未识凌玉霜

而表劲挺金茎而孤植顾擢颖于年和望生成于地力
倬彼藩翰其代天工即汉庭之相国类晋室之清通拜
殊祥而北首列图史于南宫纡粹容于有穆冠鸿业而
无穷实颖实栗是崇是奉可以为瑚琏之姿可以为穜
稑之种伟 长至
之驭序同少阳之在候成粒贵于鸟衔
覆苗期于雉雊夫瑞也百王之珍事其生也二仪之大
德道泰则称物呈形政乖则群 (第 9a 页)
   棘猴赋(以视之不见能/尽巧心为韵)   杨宏贞
昔燕王好奇术客尝巧剡棘刺之微物成沐猴而不挠
毫末之细雕笼(疑/)既施睢盱之状委曲无遗尝(疑/) 晏阴
之静景辨腾捷之幽姿其始未觏如将受欺虚无之中
既焦心于观者杪末之上宛成形以究之实兮若虚的 (第 10a 页)
顾盼而无遗出幽之时思佩服之无斁伊昔三
剑气凌九霄临敌高挥而血流千里复雠虚击而疾不
崇朝苟蒙蔽而未发虽 晏阴
之莫昭且剑之在匣蓄锐
而谁玩剑之出匣器利而能断亦将试铦锷于鲸鲵决
浮云于天汉或提携之未及尚埋沦而可叹 (第 3b 页)
   卧读书架赋       杨 烱
儒有传经在乎致远力学在乎请益士安号于书淫元
凯称于传癖高眠孰可讵贻边子之嘲甘寝则那宁耻
宰予之责伊国工而尝巧度山林(疑/)以为格既有奉于
诗书固无违于枕席朴斲初成因夫美名两足山立双
钩月生从绳运斤义且得于方正量枘制凿术仍取于
纵横功因期于学植(疑作/殖)叶可究于经明不劳于手无
费于目开卷则气杂香芸挂编则色连翠竹风清夜浅

每待蘧蘧之觉 日永
春深常偶便便之腹股因兹而罢
刺膺由是而无服庶思覃于下帷岂遽留而更读其利
何如其乐只且中(疑作/巾)(第 2a 页)
而未起住仙界之 长日
痛人寰之逝水念当时之亲识
安问存亡穷累代之子孙莫言终始极目晴烟凝思悄
然别离而尘事不一倏忽而芳春且千 (第 11b 页)
   授令狐彰右仆射制
敕中台万事之会端右庶僚之式所以总详参贰恢演

恊宣勋德兼崇则殊在师长之重勤劳于外则不亲损
益之烦凡命此官必书于册极兹朝选用属时贤滑亳
等州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工部尚书持节滑州
诸军事兼滑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霍国公令狐彰
腹心纯臣忠允明亮有张仲孝友之行有吉甫文武之
才秉其直方资以简厚早擅韬略尤工墨妙艰危致命
出入勤王中兴之勋群帅难尚虽骠骑之 北至
高阙淮
阴之东下井陉积事度长抗衡(集作/行)异代自受任千里 (第 5a 页)
   南郊赦书        张九龄
门下朕获主三灵于今一纪听政中昃每不敢康观书
乙夜将求诸道频年已来每思至理(诏令作为/理思至)或远人
不率或嗣岁不登淳朴未还惕厉斯在为人上而惭德
奉天明以畏威故祝史宣辞必期于陈信郊丘备礼将
俟于升平今正宗庙降灵克开厥后乾坤交泰保合太

和麟凤龟龙玄符黄瑞之祉蛮夷戎狄梯山航海之琛
莫不日月以闻道路相属顾惟不德承兹休运钦若昭
报畴咨故实所以今年献春恭祠(诏令/作祀)后土季秋吉日
追崇九庙采必先于鲁(集作/曾)经稽肆类于虞典爰因
钦谒上玄告受命之元符昭严配之成绩大典云备
至诚克展诸侯骏奔来于穆之相百神受职率咸秩之
文六变已陈三献 (第 3a 页)
事无刑以助 晏阴
以弘长养断薄决小已过于麦秋继
长增高宜顺乎天意可大赦天下其大历七年五月十
五日昧爽已前已发觉未发觉已 (第 12a 页)

或弃吾(一作/予)谓不可教其有违道伤理徇欲怀安面刺
廷攻无有隐讳成王之绍文统武帝之开高业皆莅祚 日永(一作/日久)
享国岁深夫岂他哉盖大臣维之而不跌也
使朕无羞于二主者繄尔多士乎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长庆四年/四月三日 (第 12b 页)
   疏理囚徒量移左降官等德音 编制
门下朕闻惟天为大惟尧则之施及文王昭事上帝朕
遐思古训顺考前文仰止于皇王之间规范于尧文之
际始如徒涉而望超溟渤中若策蹇而求蹑云霄思逮
于三希之则至由是力于恭已锐以济人九载于兹一
致不怠然而德未甚腆信未甚孚虽怀汔可之诗敢企

康哉之咏尚赖社稷降祐祖宗垂休兵革向宁朝野斯
乂自顷诞施渥泽冀获霶流犹虑莫及昭苏愈多乏困
今则夏田丰稔倍于常时不足之忧暂免兴虑又以西
成未保虫蝗是虑(一作/虞)永惟惠恤之宜庶叶销禳之要
苟能利于百姓赖于四方可使稼穑有年边疆无事则
惟恐不及岂惮于必行是用更理阙遗再新提举一阳
斯始爰开荡涤之恩 晏阴
将成式继矜蠲之令副我诚
切在尔司存应京畿及天下见禁囚徒暑毒之时要令 (第 10b 页)
   第一道
问朕闻经国体野取则于天文设官分职用立于人纪
名实相副自古称难则哲之方深所不易朕以薄德谬

荷昌图思欲追逸轨于上皇拯群生于季俗澄源正本
式启惟新俾用才委能靡失其序以事效职(荅策/作力)各得
长至
于考课之方犹迷于去取黜陟之义尚惑于古
今未知何帝之法制可遵何代之沿革斯衷此虽戋戋
束帛每贲于丘园翘翘 …… (第 1b 页)
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故臣以为陛下有三
皇之人无三皇之吏也制策曰俾用才委能靡失其序
以事效力各得其 长至
于考课之方犹迷于去取黜陟
之义尚惑于古今未知何帝之法制可遵何代之沿革 (第 4b 页)
   对
惟甲冯相称氏阴阳具司登台窥天庶无乖于经纪观
景致日方不越于躔次自可式旌典法克审璇衡或禳
灾于未彰亦表瑞于先觉而乃旷我后之要列效羲和
之废时爱阳南临既睽于宿偶(月令宿离不贷注离读/如俪偶之俪宿俪谓其)
(属冯相氏保章氏掌天文者与/宿偶当审侯伺不得过差也)畏暑 北至
又阙于瞻度
傥冬夏失度分至乖道则六气不节五行混施尔职不
恭天位斯紊所司科处诚谓合宜徒事薄言终资按法 (第 8b 页)
   贺拜南郊表       王 晙
臣晙言臣闻鸿勋大猷必崇昭飨至德广运莫先郊禋
伏惟陛下绍皇开图纂圣兴业举昭祀之典尊严配之
(类表/作仪)伏以 长至
阳升用书云物玄穹有事祐福无穷
畿岳会同卉木咸悦臣独擐甲朔野履冰(一作/理兵)河外不
获躬陪玉(一作 …… (第 8b 页)
   为桂府王珙中丞贺南郊表 令狐楚
臣某言伏奉十一月十日制书南郊大礼毕大赦天下
者湛恩庞鸿大号涣汗际天接地孰不庆幸中贺臣闻
禘尝之礼所以仁祖祢也郊祀之仪所以尊天地也五
帝之前篑桴土鼓致其敬敬有馀矣而礼不足三王以
降金罍玉斝备其礼礼有馀矣而敬不(一作/未)闻秦之增

封也觊望神仙汉之郊丘也禳除灾害虽无文而咸秩
终有废而莫举犹可以编在方册垂其鸿名岂若国家
参文质于六经之中陛下酌损益于百代之后既(文粹/作顺)
昊天之承命得黎人之欢心九谷有年四方无事然后
因吉土迎 长日
咸池屡舞(文粹/作奏)太簇登歌万灵识周旋
之位百神知飨献之节云钦(文粹/作散)而柴燎高达风清而
萧芗 (第 1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