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经部
元元年(二十一降是年前凉/张天锡 于前秦)
(九年后秦姚苌白爵元僣称王后燕慕容垂燕元元僣/称王西燕 慕容泓燕兴 元僣称王 十年前秦苻坚子)
(丕太安元僣称帝右丞相窦冲叛自称秦王改元元光/西秦乞伏国仁建义元秦封为 (第 56b 页)
(九年后秦姚苌白爵元僣称王后燕慕容垂燕元元僣/称王西燕 慕容泓燕兴 元僣称王 十年前秦苻坚子)
(丕太安元僣称帝右丞相窦冲叛自称秦王改元元光/西秦乞伏国仁建义元秦封为 (第 56b 页)
四年必有一误
宋书礼志太康五年修作明堂辟廱灵台
文献通考成帝咸康三年国子祭酒袁瑰太常冯怀以
江左浸安请兴学校帝从之乃立太学徵生徒而士大
夫习尚老庄儒术终不振
宋书礼志孝武太元初于中堂立行太学于时无复国
子生置太学生六十人国子生权铨大臣子孙六十人
事讫罢 太元九年 尚书谢石请兴复国学以训胄子颁下州郡
普修乡校烈宗纳其言其年选公卿二千石子弟为生增
造庙房屋百五十五间 …… (第 13b 页)
(人依方习业优殊者待以不次此国学之所以置欤/张绪见谓风流在清简寡欲之目以为有正始之风)
(善清言而已师道不止于清言然当时以为极选矣/是 春 置学 (第 15a 页)
秋 以国哀罢曾不及岁江左之学校如此)
礼志永明三年正月诏立学创立堂宇召公卿子弟下
及员外郎之嗣凡置生二百 (第 15a 页)
二十人 其年秋 中悉集
王俭传永明三年领国子祭酒省总明观于俭宅开
学士馆悉以四部书充俭家诏俭以家为府十日一
还 (第 15a 页)
宋书礼志太康五年修作明堂辟廱灵台
文献通考成帝咸康三年国子祭酒袁瑰太常冯怀以
江左浸安请兴学校帝从之乃立太学徵生徒而士大
夫习尚老庄儒术终不振
宋书礼志孝武太元初于中堂立行太学于时无复国
子生置太学生六十人国子生权铨大臣子孙六十人
事讫罢 太元九年 尚书谢石请兴复国学以训胄子颁下州郡
普修乡校烈宗纳其言其年选公卿二千石子弟为生增
造庙房屋百五十五间 …… (第 13b 页)
(人依方习业优殊者待以不次此国学之所以置欤/张绪见谓风流在清简寡欲之目以为有正始之风)
(善清言而已师道不止于清言然当时以为极选矣/是 春 置学 (第 15a 页)
秋 以国哀罢曾不及岁江左之学校如此)
礼志永明三年正月诏立学创立堂宇召公卿子弟下
及员外郎之嗣凡置生二百 (第 15a 页)
二十人 其年秋 中悉集
王俭传永明三年领国子祭酒省总明观于俭宅开
学士馆悉以四部书充俭家诏俭以家为府十日一
还 (第 15a 页)
(星不同尧典犹之三统元嘉不同月令矣/此则岁差使然唐宋以来又去元嘉远)
后汉书志元和二年二月甲寅制书曰史官用太初邓
平术冬至之日日在斗二十一度而术以为牵牛
晋书志后秦姚兴时当 孝武太元九年岁在甲申 天水
姜岌造三纪甲子元术其略曰观象之道必审日月之
行然后可以上考天时下察地化殷纪斗分粗故不施
于今乾 (第 19a 页)
象斗分细故不得通于古景初斗分虽在粗细
之中而日之所在乃差四度今治新法日在斗十七度 天正 之首岌以月蚀捡日宿度所在为数术者宗焉 …… (第 19a 页)
元和二年冬至日在斗二十一度 晋太元九年 退在斗
十七度宋元嘉十年在斗十四度末梁大同十年在斗
十二度隋开皇十八年犹在斗十二度唐开元十二年
在斗 (第 26a 页)
后汉书志元和二年二月甲寅制书曰史官用太初邓
平术冬至之日日在斗二十一度而术以为牵牛
晋书志后秦姚兴时当 孝武太元九年岁在甲申 天水
姜岌造三纪甲子元术其略曰观象之道必审日月之
行然后可以上考天时下察地化殷纪斗分粗故不施
于今乾 (第 19a 页)
象斗分细故不得通于古景初斗分虽在粗细
之中而日之所在乃差四度今治新法日在斗十七度 天正 之首岌以月蚀捡日宿度所在为数术者宗焉 …… (第 19a 页)
元和二年冬至日在斗二十一度 晋太元九年 退在斗
十七度宋元嘉十年在斗十四度末梁大同十年在斗
十二度隋开皇十八年犹在斗十二度唐开元十二年
在斗 (第 26a 页)
(戴氏震曰以万万通斗分满度法得二/千四百六十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奇)
蕙田案此强于乾象弱于黄初
后秦姚兴时当 孝武太元九年 天水姜岌造三纪甲
子元历以二千四百五十一分之六百五为斗分周
天八十九万五千二百二十纪法二千四百五 (第 5a 页)
蕙田案此强于乾象弱于黄初
后秦姚兴时当 孝武太元九年 天水姜岌造三纪甲
子元历以二千四百五十一分之六百五为斗分周
天八十九万五千二百二十纪法二千四百五 (第 5a 页)
襄元年差二十七度至日在牛三度而此言斗者斗
度宽牛度狭仲冬之节犹在斗十四度故约言之耳
汉元和三年日在斗二十一度 晋太元九年 在斗十
七度宋元嘉十年日在斗十四度唐开元十二年在
斗九度唐月令所云是也宋统天历在斗二度元授
时 (第 27a 页)
度宽牛度狭仲冬之节犹在斗十四度故约言之耳
汉元和三年日在斗二十一度 晋太元九年 在斗十
七度宋元嘉十年日在斗十四度唐开元十二年在
斗九度唐月令所云是也宋统天历在斗二度元授
时 (第 27a 页)
九百年为大阳九大百六也夫天厄谓之阳九也地
亏谓之百六也至金天氏之后 甲申 之岁是其天地
运度否泰所终阳九百六会至时道德方明凶丑顿
肆圣君受任于壬辰之年也
皇民谱录曰自三 (第 10a 页)
亏谓之百六也至金天氏之后 甲申 之岁是其天地
运度否泰所终阳九百六会至时道德方明凶丑顿
肆圣君受任于壬辰之年也
皇民谱录曰自三 (第 1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