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四書類
書類

大德九年八月己卯
命太常卿绰罗昭文馆大学士靳
德进祭星于司天台
仁宗本纪武宗至大四年仁宗即位秋七月禜五星于
司天台
(第 40b 页)
 丕承帝德
英宗本纪至治元年二月戊申祭社稷八月戊申祭社
稷 二年二月戊申祭社稷八月戊辰祭社稷
文宗本纪天历元年十一月壬申遣官告祭社稷
顺帝本纪元统二年八月戊午祭社稷 至元元年二
月戊午祭社稷八月戊午祭社稷 二年二月戊寅朔

祭社稷 八月戊寅
祭社稷 三年八月戊辰祭社稷
四年二月戊辰祭社稷八月戊辰祭社稷 五年二月
戊戌祭社稷八月戊子祭社稷 六 (第 41b 页)
年二月戊子祭社
稷八月戊子祭社稷 至正元年二月戊寅祭社稷八
月戊申祭社稷 二年二月戊申祭社稷八月戊申祭
社稷 三年二月戊戌祭社稷 八月戊戌
祭社稷 四
年二月戊戌祭社稷八月戊午祭社稷 五年二月戊
午祭社稷八月戊午祭社稷 六年八月戊申祭社稷 (第 41b 页)
          右两汉祀山川
三国魏志文帝本纪黄初二年六月初祀五岳四渎咸
秩群祀
晋书礼志二年礼五岳四渎瘗沈圭璧

六年七月帝以舟军入淮九月壬戌遣使者沈璧于淮
三国魏志明帝本纪 太和四年八月辛巳
行东巡遣使
者以特牛祠中岳
青龙元年夏五月诏诸郡国山川不在祀典者勿祠
陈留王本纪咸熙元年春正月行幸长 (第 9a 页)
          右辽庙制
金史礼志金初无宗庙天辅七年八月太祖葬上京宫

室之西南建宁神殿于陵上以时荐享自是诸京皆立
庙惟在京师者则曰太庙
太宗天会二年立大圣皇帝庙于西京
太宗本纪天会三年八月癸卯斡鲁以辽主至京师
告于太庙十月诏建太祖庙于西京
熙宗本纪天会十四年八月丙辰追尊九代以下曰皇
帝皇后定始祖景祖世祖太祖太 (第 37a 页)
   宗庙时享
辽史太宗本纪天显元年冬十一月壬戌即皇帝位癸
亥谒太祖庙
礼志谒庙仪至日昧爽南北臣僚各具朝服赴庙车驾

至臣僚于门外依位序立望驾鞠躬班首不出班奏圣躬万
福舍人赞各祇候毕皇帝降车分引南北臣僚左右入至丹
墀褥位合班定皇帝升露台褥位宣徽赞皇帝再拜殿上下
臣僚陪位皆再拜上香毕退复位再拜分引臣僚左右上殿
位立进御容酒依常礼若即退再拜舍人赞好去引退礼毕
太宗本纪天显三年七月庚午有事于太庙十月己酉
谒太祖庙 四年四月壬子谒太祖庙 八月辛丑
至自
凉陉谒太祖庙己酉谒太祖庙 五年四月乙未诏人 (第 1b 页)
祭之谓之祫后因以为常鲁礼三年丧毕
而祫于太祖明年春禘于群庙自尔之后五年而再殷
祭一祫一禘春秋公羊鲁文 二年八月丁卯
大事于太
庙传曰大事者何大祫也大祫者何合祭也毁庙之主
陈于太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太祖五年而再殷
(第 24a 页)
癸巳德宗崩丙申
即皇帝位于太极殿二月癸卯朝群臣于紫宸门 永
贞元年八月庚子立皇太子为皇帝自称曰太上皇
改元降死罪以下
    蕙田案顺宗以德宗崩年即位本不改元至
    八月内禅乃改为永贞元年与蜀后主晋 (第 16b 页)
    蕙田案宋却尊号自太宗始也
端拱二年十二月庚申诏令四方所上表祗称皇帝群
臣请复尊号不许辛酉上法天崇道文武皇帝诏去文
武二字许之

淳化三年九月乙卯群臣上尊号曰法天崇道明圣神
孝文武皇帝凡五表终不许
至道元年十二月甲戌群臣奉表加上尊号曰法天荣
道上圣至仁皇帝凡五上不许
真宗本纪 咸平二年八月乙卯
群臣上尊号曰崇文广
武圣明仁孝皇帝十一月丙戌祀天地于圜丘御朝元
殿受尊号册丁亥赐群臣带服鞍马器币有差 …… (第 11a 页)
 二年三月高丽遣使贺受尊号
世宗本纪大定元年十一月甲申群臣上尊号曰仁明
圣孝皇帝 三年十一月庚戌百官请上尊号不允
四年三月壬寅百官复请上尊号不允 五年三月壬

申群臣奉上尊号曰应天兴祚仁德圣孝皇帝八月癸
巳宋夏遣使贺尊号十二月高丽遣使贺尊号 七年
正月壬子上服衮冕御大安殿受尊号册宝礼 十一
年十一月群臣奉上尊号曰应天兴祚钦文广武仁德
圣孝皇帝乙未诏中外
章宗本纪明昌四年夏四月自己亥至癸卯百官三表
请上尊号上曰祖宗古先有受尊号者盖有其德故有
其名比年五榖不登百姓流离正当戒惧修身之日岂

得虚受荣名耶不许仍断来章 八月己亥
枢密使襄帅
百僚再请上尊号不许十月庚寅右丞相瓜尔佳清臣等
表请上尊号不允壬寅右丞相清臣复请上尊号国子 (第 33a 页)
永徽二年八月二十九日诏来月一日太极殿受朝此
后每五日一度太极殿视朝朔望朝即永为常式京官
文武五品依旧 五日
一恭
显庆二年太尉长孙无忌等奏以天下无虞请隔日视
事许之
文献通考中宗神龙元年初令文武官五品以上每朔 …… (第 7b 页)
 陈又诏百官以次转对
五代会要天成元年五月十九日敕本朝旧日趋朝官

置待漏院候子城门开便入立班如遇不坐前一日晚
便宣来日两衙不坐其日才明閤门立班便宣不坐百
官各退归司近年以来虽遇不坐正殿或是延英对宰
臣或是内殿亲决机务所司不循旧制往往及辰巳之
时尚未放班既日色已高人心咸倦今后若遇不坐日
未御内殿前便令閤门使宣不坐放朝班退
册府元龟天成元年八月壬辰以积雨泥甚放百僚朝
参己亥帝御文明殿百官入閤如月朔之仪从新例也

九月丙辰帝御文明殿入閤新制次日例也十月右拾
遗曹珍上疏内一件百寮朔望入閤及 五日
一度内殿
起居请许三署寺监官轮次转对奏事从之
二年正月丙申诏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礼不可
一日不修忠 …… (第 31a 页)
诏诸州得替防禦
团练使刺史并宜于班行比拟如未有员阙可随常参
官逐日立班新例也
二年八月癸酉诏文武百官 五日
内殿起居仍旧其轮
次对宜停若有封事许非时上表朔望入閤待制候对
一依旧制 …… (第 32a 页)
五代史卢文纪传文纪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是时天下多事废帝数以责文纪文纪因请罢 五日
起居复唐故事开延英冀得从容奏议天下事废帝以
(第 33a 页)
五日
起居明宗所以见群臣也不可罢而便殿论事
可以从容何必延英因诏宰相有事不以时诣閤门请

册府元龟末帝清 (第 33a 页)
    元正礼等元明以来盖承用之唐宋辽金每
    一帝必别立节名元则称天寿节或云圣诞
    节明则惟称万寿节焉
册府元龟唐玄宗以 垂拱元年八月五日
生于东 (第 19b 页)

元十七年八月癸亥
以降诞之日大置酒张乐宴百寮
于花萼楼下终宴尚书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张说率
文武百官等上表曰臣闻圣人出则 (第 19b 页)
日月记其初王泽

深则风俗传其后故少昊著流虹之感商汤本元鸟之
命孟夏有佛生之供仲春修道祖之箓追始乐原其义
一也伏惟开元神武皇帝陛下二气合神九龙浴圣清
明总于玉露爽朗冠于金天月惟仲秋日在端午常星
不见之辰祥光照室之期群臣相贺曰诞圣之辰也焉
可不以为嘉节乎比夫曲水禊亭重阳射圃五日䌽线
七夕粉筵岂同年而语也臣等不胜大愿请以 八月五
为千秋节著之甲令播于天下咸令宴乐休暇三日 …… (第 20a 页)
报田神上明元天光启大圣下彰皇化
垂裕无穷异域占风同见美俗帝手诏报曰凡是节日
或以天气推移或因人事表记 八月五日
当朕生辰感
先圣之庆灵荷皇天之眷命卿等请为令节上献嘉名
胜地良游清秋高兴百榖方熟万宝以成自我作古举 …… (第 20b 页)
 王氏钦若等曰诞圣节名始于此
旧唐书元宗本纪 开元十八年秋八月丁亥
上御花萼
楼以千秋节百官献贺
唐六典凡千秋节皇帝御楼设九部之乐百官裤褶陪
位上公称觞献寿
开元礼皇帝 (第 21a 页)
千秋节受群臣朝贺(并/会)前三日所司供备
如式前一日尚舍铺御座内外张设并如常御楼之仪
尚舍光禄供办如式尚舍先置寿樽于楼上御座之东

又置寿樽于楼前之东南(皆有/盏单) 其日平晓
陈引仗卫如
常仪百官常服咸就横街南依东西班序立侍中版奏
外办皇帝常服御座候褰帘通事舍人引群官诣横街 …… (第 21b 页)
就座太常卿引乐作
止如常仪(其横街南群官应有常/食者引就座如式馀退)其群官所献甘露醇
酎尚食等所由并 其日平晓
于楼之便门奉进会毕楼
上褰帘群官各出就位立定典仪赞再拜群官等俱再
(若临时别有进/止随事赞相)垂帘 …… (第 22a 页)
册府元龟 开元二十三年八月五日
千秋节御花萼楼
宴群臣御制千秋节诗序时小旱是日大㴻雨百官等
咸上表贺  (第 22b 页)
二十四年八月五日
千秋节帝御广达楼
宴群臣奏九部乐内出舞人绳伎颁赐有差
天宝七载七月文武百官刑部尚书兼京兆尹萧照等
及 …… (第 22b 页)
显三年冬十月甲子天授节上御五鸾殿受
群臣及诸国使贺
会同四年十一月以永宁天授二节并受贺著令
穆宗本纪 应历十四年秋八月戊申
以生日值天赦不受贺
  (第 35b 页)
十七年八月辛酉
生日以政事令阿不底病亟不受贺
圣宗本纪统和元年冬十二月戊申千龄节祭日月礼毕
百僚称贺 二十七年冬十二 (第 35b 页)
巡狩朕虽传位岂忘国家其军国大事当兼省之八月
庚子玄宗即位尊睿宗为太上皇上皇自称曰朕命曰
五日
一受朝于太极殿皇帝自称曰予命曰制𠡠日
受朝于武德殿三品以上除授及大刑政决于上皇馀
皆决于皇帝明年上 (第 25a 页)
 四年三月甲寅幸临渭亭修禊饮赐群臣柳棬以辟

恶四月丁亥上游樱桃园引中书门下五品以上诸司
长官学士等尝樱桃便令马上口摘置酒为乐乙未幸
隆庆池结䌽为楼宴侍臣泛舟戏乐
玄宗本纪先天二年九月己卯宴王公百寮于承天门
令左右于楼下撒金钱许中书门下五品以上官及诸
司三品以上官争拾之
册府元龟开元十年正月乙巳御含元殿宴群臣 十
五年十一月庚子御含元殿宴群臣 十六年十一月

丙午御含元殿宴群臣
旧唐书玄宗本纪 开元十七年秋八月癸亥
上以降诞
日宴百僚于花萼楼
    蕙田案此圣节设宴之始自后开元二十三
    年二十四年二十五年二 (第 15a 页)
 太常以一特牛告祠南郊
五年秋七月行东巡幸许昌宫八月为水军亲御龙舟
循蔡颖浮淮幸寿春扬州界将吏士民犯五岁刑以下
皆原除之九月遂至广陵赦青徐二州改易诸将守冬
十月乙卯行还许昌宫 六年春二月遣使者循行许

昌以东尽沛郡问民所疾苦贫者振贷之三月行幸召
陵通讨虏渠乙巳还许昌宫辛未帝为舟师东征五月
戊申幸谯八月帝遂以舟师自谯循涡入淮从陆道幸
徐九月筑东巡台冬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
卒千馀万旌旗数百里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
乃引还十二月行自谯过梁
明帝本纪 太和四年八月辛巳
行东巡乙未幸许昌宫
十月乙卯行还洛阳宫 …… (第 14b 页)
废务
乱民随愆议罚主者详察以闻己巳车驾校猎于姑熟
十一月丙子曲赦南豫州殊死以下巡幸所经详减今
岁田租 乙酉
上于行所讯溧阳永世丹阳县囚癸巳车
驾习水军于梁山有白爵二集华盖有司奏改大明七
年为神爵元年诏不许乙未 (第 18b 页)
 语犹言行在也
太祖本纪太祖三年春正月幸辽东
太宗本纪天显三年夏四月戊寅东巡 四年夏六月
己酉西巡己未选轻骑数千猎近山癸亥驻跸凉陉秋
七月庚辰观市曲赦系囚甲午祀太祖而东 八月辛丑

至自凉陉九月庚午如南京戊寅祠木叶山癸巳至南
京冬十二月戊午至自南京 七年冬十二月丁巳西
狩驻跸平地松 …… (第 11b 页)
寅驾发燕京癸丑次奉圣州
圣宗本纪 统和元年秋八月戊子
上西巡癸巳遂幸怀
州九月辛酉幸祖州壬戌还上京 三年秋七月甲寅
东幸丙寅驻跸土河以暴涨命造船桥明日乘步 (第 12b 页)
辇出
听政 八月丁丑
次藁城庚辰至显州辛巳幸乾州观新
宫辛丑西幸闰九月丙子行次海上戊戌驻跸通古山
 四年冬十一月乙卯幸南京 (第 12b 页)
有典教武阙然将于马射之前先行讲武之式可敕有
司豫修场埒其列阵之仪五戎之数别俟后敕  十八
年八月丁未
幸阅武台临观讲武 十九年春正月壬
午讲武于汝水之西大赉六军 二十年九月戊辰车
驾阅武于小平津癸酉还宫 (第 15a 页)
 叔不以弟之大不克恭者为怒而以克敬典者为急
 分正东郊之责亦以孝友之君陈感悟之其机固不
 在多也
乐正子春之母死 五日
而不食曰吾悔之自吾母而不
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恶音/乌)
 正义郑氏康成曰子春曾子弟子勉强过礼恶乎犹 …… (第 44b 页)
 于何也 孔氏颖达曰此论孝子遭丧过哀之事礼

 不食三日子春悔不以实情勉强至 五日
言自吾母
 死而不得吾之实情而勉强为之更于何处用吾之
 实情乎
 存疑黄氏敏求曰曾子丧亲不食七日故子 (第 45a 页)
春心慕
 师道执亲之丧 五日
而后食既而告人曰吾母之丧
 不尽得吾哀痛之情以报其罔极之恩更于何处尽
 用吾哀痛之情乎乃悔不及七日之 (第 45a 页)
 王守仁传先生以疾剧上疏请告踰梅岭疾甚门人
 周积为南安推官来问先生曰病势危亟所未死者
 元气耳晚泊清龙铺 明日
召积入开目视曰吾去矣
 积泣下问何遗言先生微哂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顷之瞑目而逝
 罗洪先传疾作子世 (第 23a 页)
    祭本于郑氏以见后人误解练而迁庙之说

    有必不可通者尔 春秋庄公三十有二年八月癸亥
公薨于路寝 闵公
二年夏五月乙酉吉禘于庄公(范宁注三年丧毕致新/死者之主于庙庙之远)
(主当迁入太祖 …… (第 3a 页)
祭之谓之祫后因以为常
鲁礼三年丧毕而祫于太祖明年春禘于群庙自尔之
后五年而再殷祭一祫一禘春秋公羊鲁文 二年八月
丁卯
大事于太庙传曰大事者何大祫也大祫者何合
祭也毁庙之主陈于太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太
祖五年而再殷祭何 (第 21b 页)
 国史皆遗其事
太常因革礼礼院例册齐衰期大功各辍视朝三日小
功缌麻辍视朝一日咸平六年七月皇弟兖王元杰薨
景德三年八月皇弟雍王元份薨礼官言皇帝为兖王
雍王并齐衰期请辍三日诏特辍 五日
堂攒启攒发引
掩圹日又各辍一日 国朝会要天圣五年五月齐王
元佐薨礼官言本服齐衰期不视事三日诏特辍五日 (第 7b 页)
议上申懿
王丧葬礼仪谓成化八年忻穆王薨未曾出府申王兹
已出府今拟依忻穆王例参以在外亲王例定为仪注
弘治十六年八月初五日
起至初七日止辍朝三日
不鸣钟鼓上服浅淡色袍服于奉天门视事一闻丧御
祭一坛太皇太后英庙皇妃皇太后宪庙皇 …… (第 16b 页)
题主奉安神主各御祭一坛一服制王妃并宫人以下
并斩衰三年该府文武官齐衰三日哭临 五日
一国子
监取监生往各王府报讣
   亲王丧通仪
明会典丧闻上辍朝三日礼部奏差官掌行丧祭礼翰
林院撰祭 (第 1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