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史評類
別集類
職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目錄類
傳記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军孔安国为尚书左仆射十二月盗杀零陵太守阮野 三年春三月己酉
车骑将军刘裕来朝诛东阳太守殷
仲文南蛮校尉殷叔文晋陵太守殷道叔永嘉太守骆
球己丑大赦除酒禁夏五月大水 (第 90a 页)
其党徐道覆为始兴相
二年三月进帝督交广二州十月论匡复勋封帝豫章
郡公邑万户赐绢三万匹其馀封赏各有差 三年十二月
司徒录尚书扬州刺史王谧薨
四年正月徵帝入辅授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杨州刺史录尚书事徐兖二州刺史如 …… (第 9b 页)
不即受制突走出昌门追以门关踣之致殒时年
十九
  少帝景平二年
太祖文皇帝讳义隆小字车儿武帝第三子也 晋义熙
三年
生于京口十一年封彭城县公永初元年封宜都
郡王位镇西将军荆州刺史加都督时年十四长七尺
五寸博涉经史善隶 (第 31b 页)
月应殷
祭其九月孝武崩至隆安三年国家大吉乃殷祭元兴
三年夏应殷祭太常博士徐乾等议应用孟秋进用孟
冬时 安帝义熙三年
当殷祭御史中烝范泰议以章后
丧未一周不应殷祠时从太常刘瑾议小君之丧不以
废大礼往元兴三年四月不得殷祀 (第 18a 页)

(义熙三年秋七月戊戌朔日
有食之亥十年秋九之 (第 12a 页)
丁/巳
(第 12a 页)
朔日
有食之 十一年 (第 12a 页)
秋七月
(第 12a 页)
晦日
有食)
(十三年 (第 12a 页)
春正月甲戌朔日
有食之帝恭帝元熙元年冬/十一月丁亥朔日有食之 宋少 景平二年春二月)
(己卯朔日有食之十文帝元嘉 …… (第 12a 页)
女之间宋孝/武帝大元十七年秋九月丁丑木火土同在氐 文)
(帝元嘉二十三年春二月金火水合于东井周 后魏道/武帝天赐四年春二月癸亥
火土金聚 后 宣帝宣)
(政元年夏六月壬午木火金合于井于静/帝大象元年夏四月戊子金木水合 井) …… (第 19b 页)
(十二月己未夜涛水入石头入 三年夏五月丙午
大水/ 四年冬十二月戊寅涛水 石头 六年夏五月丁)
(巳大水夏八年夏六月大水七九年夏五月辛巳大 (第 40b 页)
而反使张衡卫帝实幽之也伦从兵五千人入自端门
登太极殿满奋崔随乐广进玺绶于伦乃僭即帝位大
改元建始
是岁贤良方正直言秀才孝廉良将皆不
试计吏及四方之使命在京邑者太学生年十六以上
及在学二十年皆署吏郡县 …… (第 15a 页)
出囧犹再顾遂斩于阊阖门外徇首六军诸党属
皆夷三族幽其子淮陵王超乐安王冰济阳王英于金
墉暴囧尸于西明亭 三日
莫敢收敛囧故掾属荀闿等
表乞殡葬许之初囧之盛也有一妇人诣大司马府求
寄产吏诘之妇人曰我截齐便去耳识者 …… (第 26a 页)
传檄以乂为内主囧遣
其将董艾袭乂乂将左右百馀人手斫车幰露乘驰赴
宫闭诸门奉天子与囧相攻起火烧囧府连战 三日

败斩之并诛诸党与二千馀人颙本以乂弱囧强冀乂 …… (第 27b 页)
诛之颙遂与颖同伐京都颖遣刺客图乂时长沙国左
常侍王矩侍直见客色动遂杀之诏以乂为大都督以
距颙连战自 八月
(第 28a 页)
十月朝
议以乂颖兄弟可以辞说
而释乃使中书令王衍行太尉光禄勋石陋行司徒使
说颖令与乂分陕而居颖不从乂因致书于 …… (第 28a 页)
故掾刘祐独送之步持丧车悲号断绝
哀感路人张方以其义士不之问也初乂执权之始洛
下谣曰草木萌牙杀长沙乂以 正月二十五日
(第 29a 页)
二十

七日
薨如谣言焉永嘉中怀帝以乂子硕嗣拜散骑常
侍后没于刘聪
成都王颖字章度武帝第十六子也太康末受封邑十
(第 29a 页)
应可得
念此小人痛入骨髓故乞此郡以报夙昔此后更不希
富贵识者知其必没于此既而果薨赠相州刺史
河间王脩 天赐四年
封薨无子太武诏河南王曜子羯
儿袭改封略阳王正平初有罪赐死爵除
长乐王处文 (第 50a 页)
天赐四年
封处文聪辩夙成年十四薨明
元悼伤之屡亲临哀恸陪葬金陵无子爵除
广平王连 (第 50a 页)
天赐四年
封薨无子太武以阳平王熙第二 …… (第 50a 页)
其封迁左光禄大夫薨赐东园第一秘器孝文缌缞临
霄丧宴不举乐谥曰安王子纂袭
京兆王黎 天赐四年
封薨子吐根袭改封江阳王薨无
子献文以南平王霄第二子继为后继字世仁袭封江
阳王宣武时为青州刺史为家僮取 (第 51a 页)
班剑二十人 义熙三年
卒官时年四十八追赠侍中司
徒谥曰文恭三子瓘球琇入宋皆至大官协弟劭字敬
伦历东阳太守吏部郎司徒左长史丹 (第 88b 页)
之上议请省官并职言古人 三载
考绩三考黜陟官少
故也盖官众则缺多缺多则迁速今内外百官较而计
之固应有并省者矣六卿之任太常望雅而职重 (第 11b 页)
恍惚遂不过府无忌疑
其薄已大怒思中伤之时属慕容超南侵无忌言于刘
裕曰桓允殷仲文乃腹心之疾北虏不足为忧 义熙三

又以仲文与骆球等谋反及其弟南蛮校尉叔文并
伏诛仲文时照镜不见其面数日而遇祸仲文善属文
为世所重谢灵运 (第 62b 页)
宜随
方矫正不盈旬日风俗顿改迁尚书祠部郎复为府主
簿记室录事参军领堂邑太守以平桓元功封西华县
五等子 义熙三年
扬州刺史王谧薨武帝次应入辅刘
毅等不欲帝入议以中领军谢混为扬州或欲令帝于 …… (第 2b 页)
方大相宠任欲先令立功 义熙三年
表遣率众伐蜀博
士周祗谏不从乃假敬宣节监征蜀诸军事敬宣至黄
虎去成都五百里为蜀大将谯道福等悉众拒险相 …… (第 63a 页)
讨破之江淮间群蛮及桓氏馀党为乱怀肃自请出讨
既行失旨毅上表免怀肃官 三年
卒追赠左将军无子
弟怀慎以子蔚祖嗣位江夏内史蔚祖卒子道存嗣位
太尉江夏王义恭咨议参军孝武伐元凶道存出 …… (第 65b 页)
口武帝东伐孙恩以怀
玉为建武司马豫义旗从平京口进定京邑以功封鄱
阳县五等侯武帝镇京口以怀玉为下邳太守 义熙三
领丹阳府兵戍石头卢循逼京邑怀玉于石头岸连
战有功为中军咨议参军及循南走怀玉与众军追蹑
直至岭表徐道覆 (第 76a 页)
事则先遣送祭皆手自料简流涕对之公事毕即往致
哀以是为常三年服竟 义熙三年
吴兴武康县人王延
祖为劫父睦以告官新制凡劫身斩刑家人弃市睦既
自告于法有疑时叔度为尚书议曰设法止奸必 (第 18b 页)
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
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
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义熙三年
解印去县乃赋归去 …… (第 63b 页)
其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
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
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 暮春
将有事乎西畴或命巾车
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
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 …… (第 64b 页)
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唯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
咏不辍尝 九月九日
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逢弘
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
张弦徽不具每有酒适辄抚弄而和 (第 66a 页)
大事谬见推逼所以俳徊非为身也实惟否德不足以
济元元故耳跋等彊之云遂即天王位复姓高氏大赦
境内殊死已下 改元曰正始
国号大燕署冯跋侍中都
督中外诸军事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 …… (第 35b 页)
  西秦
乞伏国仁陇西鲜卑人也在昔有如弗斯出连叱卢三
部自漠北南出大阴山遇一巨虫于路状若神龟大如
陵阜乃杀马而祭之祝曰若善神也便开路恶神也遂
塞不通俄而不见乃有一小免在焉时又有乞伏部有
老父无子者请养为子众咸许之老父欣然自以有所
依凭字之曰纥于纥于者
言依倚也年十岁骁勇善
骑射弯弓五百斤四部服其雄武推为统主号之曰乞 (第 36b 页)
伏可汗托铎莫何托铎者言非神非人之称也其后有
祐邻者即国仁五世祖也泰始初率户五千迁于

部众稍盛鲜卑鹿结七万馀落屯于高平川与祐邻迭
相攻击鹿结败南奔略阳祐邻尽并其众因居高平川
祐邻死子 …… (第 37a 页)
委以国政斯引乌泥为左辅将军镇蔡园川
出连高胡为右辅将军镇至便川叱卢那胡为率义将
军镇牵屯山述延死子傉 大寒
立会石勒灭刘曜惧而
迁于麦田无孤山 (第 37b 页)
大寒
死子司繁立始迁于度坚山寻
为苻坚将王统所袭部众叛降于统司繁叹谓左右曰
智不距敌德不抚众剑骑未交而夲根 …… (第 37b 页)
自龙马苑降乾归乾归遂如枹罕留炽磐镇之乾归
收众三万迁于度坚山群下劝乾归称王乾归以寡弱
弗许固请乃从之 义熙三年
僭称秦王赦其境内改元
更始置百官公卿已下皆复夲位遣炽磐讨谕薄地延 (第 45b 页)
遗小国之臣辱及寡君社稷臣亦何心而不仰酬兴善
之于是还超母妻 义熙三年
追尊其父为穆皇帝立其
母段氏为皇太后妻呼延氏为皇后祀南郊将登坛有
兽大如马状类鼠而色赤集于圜丘之侧俄 …… (第 39b 页)
竭河济冻合而渑水不冰超 正旦朝
群臣于东阳殿闻
乐作叹音佾不备悔送伎于姚兴遂议入寇其领军韩
□諌曰先帝以旧京倾没戢翼三齐苟时运未可上 …… (第 40a 页)
荷燕宠故泣血秦庭冀匡祸难属西朝多故丹诚无效
可谓天丧弊邑而赞明公智者见几而作敢不至乎
裕将范循城由是人情离骇无复固志裕谓范曰卿
宜至城下告以祸福范曰虽蒙殊宠犹未忍谋燕裕嘉
而不彊左右劝超 (第 44b 页)
诛范家以止后叛超知败在旦夕又
弟□尽忠无贰故不罪焉是岁东莱雨血广固城门鬼
夜哭明年 朔旦
超登天门朝群臣于城上杀马以飨将
士文武皆有迁授超幸姬魏夫人从超登城见王师之 …… (第 44b 页)
盛握超手而相对泣韩□谏曰陛下遭 百六
之会正是
勉彊之 (第 45a 页)
而反对女子悲泣何其鄙也超拭目谢之其
尚书令董锐劝超出降超大怒系之于狱于是贺赖卢
公孙五楼为地道出战王 (第 45a 页)
谷浑王慕瑰遣骑三万乘其半济邀击之执定以归明
年吐谷浑送定于魏魏人杀之始勃勃以 晋安帝义熙
三年
僣号至定二世三主凡二十有五年而灭
  后梁
萧察字理孙兰陵人梁武帝之孙昭明太子统之第三
子也幼好学善 (第 29a 页)
 落之

东宫世祖延和元年七月建三年七月成备置屯卫三
 分西宫之一
北宫世祖真君十一年大治宫室皇太子居于北宫即
 恭宗 天赐四年秋七月
筑北宫垣
太华殿高宗太安四年三月建九月成大飨群臣孝文
 太和九年大享群臣班赐皇诰太和十六年二月坏
  (第 37b 页)
 化害政者其备列以闻时细民为豪彊陵压积年枉
 滞一朝见申者日有百数所上事宜便于北边者凡
 四十馀条皆见嘉纳 正始元年九月
蠕蠕率十二万
 骑欲直趋沃野怀朔南寇恒代诏加使持节侍中出
 据北番指授规略随须徵发诸所处分皆以便宜从 (第 10b 页)
 私于叔向曰晋君宣其明德于诸侯恤其患而补其
 阙正其违而治其烦所以为盟主也今为臣执主若
 之何叔向以告晋人归卫侯 景王六年
齐侯复使婴
 请继室于晋平公许之既成昏受礼叔向从之宴相
 与语齐晋之敝婴曰此季世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 (第 24a 页)
   墓志铭          徐嘉炎
公姓田氏讳喜□字子湄一曰望西山西大同府马邑
人也其先迁自丰州五世祖彭明成化甲辰成进士官

至陜西左布政使曾祖世芳官太谷教谕祖嘉种父大
稔皆为邑诸生公官三品祖父皆赠如公官兄弟五人
公为长子年十五补博士弟子员十九举顺治辛卯山
西乡试又十年而成进士选内弘文院庶吉士康熙壬
寅以父忧归服阕丙午授内秘书院检讨 明年丁未

会试同考官己酉以念母请急归壬子补翰林院检讨
先是翰林统于内三院其后改三院为内阁更设翰林
院公之所 (第 39b 页)
殷太常博士徐乾等议应用孟秋进用孟冬
(孔安国云自太和四年已后殷祭皆/用冬夏复详徐乾议用孟秋非失也) 安帝义熙三年
当殷御史中丞范泰议以章后丧未一周不应殷祠时
从太常刘瑾议小君之丧不以废大礼(泰议曰今虽既/祔之后得以 (第 2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