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史評類
別集類
史鈔類
傳記類
目錄類
載記類
時令類
職官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列傳類
月段兴弑慕容盛盛叔父熙
尽诛段氏因僭称尊号九月吕隆之降于姚兴冬十月
姚兴帅师侵魏大败而旋是岁饥禁酒 元兴元年春正月庚午朔
大赦改元以后将军元显为
骠骑大将军征讨大都督镇北将军刘牢之为元显前
锋前将军谯王尚之为后部以讨桓元 (第 85a 页)
二月丙午
帝戎
服饯元显于西 (第 85a 页)
丁巳
遣兼侍中齐王柔之以驺虞幡
宣告荆江二 (第 85a 页)
丁卯
桓元败王师于姑孰谯王尚之齐 …… (第 85a 页)
王柔之并死之以右将军吴隐之为都督交广二州诸
军事广州刺史 三月己巳
刘牢之叛降于桓元 (第 85b 页)
辛未

师败绩于新亭骠骑大将军会稽王世子元显东海王
彦璋冠军将军毛泰游击将军毛邃并遇害 (第 85b 页)
壬申
桓元
自为侍中丞相录尚书事以桓谦为尚书仆射迁太傅
会稽王道子于安城元俄又自称太尉扬州牧总百揆
以琅琊 (第 85b 页)
王德文为太宰临海太守辛景击孙恩斩之是
月秃发利鹿孤死弟傉檀嗣伪位 秋七月乙亥
新蔡王 …… (第 85b 页)
崇为其奴所害 八月庚子
尚书下舍灾 (第 86a 页)
冬十月
冀州刺
史刘轨叛奔于慕容德 (第 86a 页)
十二月庚申
会稽王道子为桓
元所害曲赦广陵彭城大逆以下
二年春二月辛丑建威将军刘裕破徐道覆于东阳乙
卯桓元自称大 (第 86a 页)
及海盐频破之恩自是饥馑奔临海 元兴元年
荆州刺史桓元举兵东下骠骑将军司马元
显遣牢之拒之帝又参其军事元至帝请击之牢之不
许乃遣子敬宣诣元请和 (第 4a 页)
辰经殷比干墓祭以太
牢乙亥幸洛阳西宫二月己丑行幸河阴规建方泽之
所丙申徙封河南王干为赵郡王颖川王雍为 高阳王
壬寅
北巡癸卯齐人来聘甲辰诏谕天下以迁都意闰
月癸亥次勾注陉南皇太子朝于蒲地壬申至平城宫
癸酉临朝堂部分迁 (第 29a 页)
将军会稽
王道子曰今虽权制释服至于朔望诸节自应展情陵
所以一周为断于是至陵变服单衣烦渎无准非礼也
安帝元兴元年
左仆射桓谦奏百僚拜陵起于中兴
非晋旧典积习生常遂为近法寻武帝诏乃不使人主
诸王拜陵及义熙初又复江左之 (第 27a 页)
于宫中有)
(行从则请之郎掌诸/进符宝出纳幡节也)
弘文馆(唐武德初置修文馆后改名弘文馆神龙初改/为 昭文二年
又却为修文寻又为昭文开元七)
(年又诏为弘文焉仪凤中以馆中多图籍未详正委学/士校理自垂拱以来多大臣兼 (第 29a 页)
  制诰
梁武帝制旨连珠十卷(梁邵陵/王纶注)又十卷(陆𬗟/注)诏集区分
四十一卷(后周兽门学/士宋干集)魏朝杂诏二卷 录魏吴二志

诏一卷 晋咸康诏四卷 晋杂诏书一百卷 又二
十八卷 晋诏书黄素制五卷 晋定品制一卷 晋
太元副诏二十一卷 晋崇安元兴 大亨
副诏八卷
晋义熙诏十卷 义熙副诏十卷 宋永初诏十三卷
 宋孝建诏一卷 宋元嘉诏二十卷 元嘉副诏十
(第 30a 页)
  天
天裂(汉孝惠帝二年天开东北长二十馀丈广十馀丈/ 晋惠帝元康二年春二月天西北大裂 太安)
(二年秋八月庚午天中裂为二无云有声如雷者三己/成帝咸和四年天裂西北 穆帝升平五年秋八月)
(卯夜天中裂广三四丈有声如雷野雉皆鸣裂梁武帝/天监十三年春二月庚辰朔震于西南天如 太清)
(二年夏六月天裂于西北长十丈阔二丈光出如电冬/十二月戊申天西北裂有光如火 陈后主至德元年)
(冬十二月戊午夜天开自西北至/东南其内有青黄杂色隆隆若雷)天鸣(晋元帝太兴二/年秋八月戊戌)
(天鸣东南有声如风水相薄闰三年冬十月壬辰天鸣/至甲午止 安帝隆安五年 月癸丑天东南鸣 二)
(年秋九月戊子天东南又鸣天义熙元年秋八月天鸣/在东南 元兴元年秋八月
鸣 二年秋九月又鸣) …… (第 4a 页)
虹贯日戊二年秋七/月白虹贯 海西公太和四年夏四月 辰白虹贯)
(日月六年春三月辛未白虹贯日白 安帝元兴元年春/
二 甲子白虹贯日中 (第 17b 页)
三月庚子
虹贯日 义熙十)
(年日在东井有白虹十馀丈在南干日白梁武帝太清/元年春二月白虹贯日 三年春正月 …… (第 17b 页)
灭)
(灭孝武帝太元十一年春三月客星在南斗至六月乃/ 十八年春二月客星在尾中至九月乃灭 安帝)
(元兴元年冬十月
有客星色白如粉絮在太微西至 (第 24a 页)
十/二月
入太微 后周武帝保定元年秋九月乙巳客星)
(见于翼斗天和三年秋七月己未客星见房心白如粉/絮大如 …… (第 24a 页)
旱冬魏明帝太和二年夏五月大旱正五年/春三月自去 十月至此月不雨大雩 齐王 始元)
(年春二月自 去冬十二月
至此月不雨大高贵乡公甘/露三年春正月自去秋至此月旱 吴 帝嘉禾四年)
(自去冬十月不雨至于夏/归 …… (第 45a 页)
六月旱二十五年秋七月旱五十七年秋旱至冬大/安帝隆安 年冬旱 四年夏 月旱 五年夏秋)
(旱冬 元兴元年九月
(第 46a 页)
十月
不雨泉水涸年二年六月不/雨 又旱 三年八月不雨 义熙四 冬不雨 六)
(年九月不雨冬八年冬 …… (第 46a 页)
年冬十二月乙未延贤堂灾丙辰螽斯则百堂 客馆)
(骠骑府库皆灾八安帝隆安二年春三月龙舟二乘灾 元兴元年
秋 月庚子尚书下舍曹火 三年卢循)
(攻略广州刺史吴隐之闭城固守其十月壬戌夜火起/焚荡府舍烧死者 (第 50a 页)
或云高肇令人杀
之敛以小棺瘗之诸子至洛皆见杀后灵太后令愉四
子皆附属籍追封愉临洮王宝月乃改葬父母追服
宝月弟宝炬是为文帝
清河王怿字宣仁幼而敏慧美姿貌孝文与彭城王协
甚器异之并曰此儿风神外伟黄中内润若天 (第 88a 页)
敞功德及窦氏败有司奏敞子与夏阳
侯瑰厚善坐免官永元十二年复徵三迁五官中郎将
常忿疾中常侍蔡伦伦甚憾之 元兴元年
敞以祠庙严 (第 71b 页)
之帝甚嘉叹焉 咸宁四年秋
大霖雨蝗虫起预上疏多
陈农要有益政治预在内七年损益万机不可胜数朝
野称美号曰杜武库言其无所不有也时帝 …… (第 40a 页)
人心不同亦由恃恩不虑后难故轻相同异也昔汉宣
帝议赵充国所上事效之后诘责诸议者皆叩头而谢
以塞异端也自
已来讨贼之形颇露今若中止孙皓
怖而生计或徙都武昌更完修江南诸城远其居人城
不可攻野无所掠积大船于夏口 (第 41b 页)
军命为参军以讨华轶功封东
乡侯辟丞相掾秘卒州人立众兄寿为刺史寻为州人
所害众往交州迎丧值杜韬之乱崎岖 六年
乃还秘曾
莅吴兴吴兴义故以众经离寇难共遗钱二百万一无
所受及帝践阼徵拜驸马都尉奉朝请转尚书郎大将
(第 20a 页)

孙恩也以为右将军元既解严楷亦去职楷以元方与
朝廷构怨恐事不克祸及于己乃密结于后将军元显
许为内应 元兴初元
显称诏伐元元从兄石生时为太
傅长史密书报元元本谓扬土饥馑孙恩未灭必未遑 …… (第 43b 页)
领选修为右将军徐兖二州刺史石生为
前将军江州刺史长史卞范之为建武将军丹阳尹王
谧为中书令领军将军大赦 改元为大亨
元让丞相自 …… (第 45a 页)
何可言又诈云江州甘露降王成基家竹 上元
以历代
咸有肥遁之士而已世独无乃徵皇甫谧六世孙希之
为著作并给其资用皆令让而不受号曰高士时人名
为充 …… (第 49a 页)
夺其所憎与其所爱 十一月
元矫制加已冕十有二旒
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车驾六马备五时副车
置旄头云罕乐舞八佾设钟虡宫县妃为王 …… (第 49b 页)
山客毅等平江陵毛璩遣涪陵太守文处荗东下振遣
桓放之为益州屯夷陵处荗距战放之败走还江陵义
元年正月
南阳太守鲁宗之起义袭襄阳破伪雍州
刺史桓蔚无忌诸军次江陵之马头振拥帝出营江津
鲁宗之率众于柞溪破伪虎 …… (第 59b 页)
特免桓允一人桓亮自豫章自号镇南将军湘州刺史
苻宏寇安成庐陵刘敬宣遣将讨之宏走入湘中 二月
桓谦何澹之温楷等奔于姚兴桓振与宏出自涢城袭
破江陵刘怀肃自云杜伐振等破之广武将军唐兴斩
振及伪辅国将 (第 60a 页)
不悦 元兴元年
牢之南讨桓元元显为征讨大都督日
夜昏酣牢之驰诣门不得相见帝出饯行方遇公坐而
已元既至溧洲遣使说牢之牢 (第 61a 页)
  后魏
晁崇字子业辽东襄平人也善天文术数为慕容垂太
史郎从慕容宝败于参合为道武所获从平中原拜太
史令诏崇造浑仪迁中书侍郎令如故 天兴五年
月晕
左角崇奏占为角虫将死帝既克姚平于柴壁以崇言
之徵遂命诸军焚车而反牛果大疫舆驾所乘巨犗数 (第 2a 页)
杀之初纂尝与鸠摩罗什棋杀罗什
子曰斫胡奴头罗什曰不斫胡奴头胡奴斫人头超小
字胡奴竟以杀纂纂在位三年以 元兴元年
死隆既篡
位伪谥纂灵皇帝墓号白石陵
隆字永基光弟宝之子也美姿貌善骑射光末拜北部
护军稍历显位有声称超 (第 114b 页)
既杀纂让位于隆隆有难色
超曰今犹乘龙上天岂可中下隆以 安帝元兴元年
(第 114b 页)
镇苑川尽以部众配之乾归既至苑川以边芮为长史
王松寿为司马公卿大将已下悉降号为偏裨 元兴元
炽磐自西平奔长安姚兴以为振忠将军兴晋太守
寻遣使者加乾归散骑常侍左贤王遣随兴将齐难迎
吕隆于河西讨叛 (第 45a 页)
利鹿孤即位垂拱而已军国大事皆以委之以 元兴元
僭号凉王迁于乐都 (第 9a 页)
改元曰弘昌
初乞伏乾归之在
晋兴也以世子炽磐为质后炽磐逃归为追骑所执利
鹿孤命杀之傉檀曰臣子逃归君父振古通义故魏 …… (第 9a 页)
如王
者以宗敞为太府主簿录记室事傉檀伪游浇河袭徙
西平湟河诸羌三万馀户于武兴番禾武威昌松四郡
徵集戎
之兵五万馀人大阅于方亭遂伐沮渠蒙逊
入西硖蒙逊率众来距战于均石为蒙逊所败傉檀率
骑二万运榖四万石以给 …… (第 12b 页)
风门弦未及发材官将军宋益䓁驰击斩之显
乃委罪敛成遣使谢傉檀引师而归傉檀于是僭即凉
王位赦其境内改年为 嘉平
置百官立夫人折掘氏为
王后世子虎台为太子录尚书事左长史赵晁右长史
郭倖为尚书左右仆射镇北俱延为太尉镇 (第 15a 页)
之西北则渡沙漠穷瀚海南则临大碛其常所会庭则
敦煌张掖之北社崙乃自号为邱豆伐可汗是岁 晋安
帝元兴元年
(可汗之号/始于此)邱豆伐犹言驾驭开张也可
汗犹言皇帝也蠕蠕之俗君及大臣因其行能即为称
谥既死之后 …… (第 24b 页)
王遵讨之攻于高平木易于将数千骑弃国
遁走尽徙其人于京师馀种分迸其后为赫连屈丐所
灭又黜弗素古延等诸部 天兴五年
材官将军和突率
六千骑袭而获之又越勒倍泥部永兴五年转牧跋那 (第 48b 页)
 以蒙名 蒙坑之险即卧龙山乔山绛山之险也玉

 壁之险即汾水之险也古人名为天险 蒙村县东
 南二十五里  后魏天兴五年八月
围姚平于柴壁
 姚兴悉众救之魏太祖甲子渡蒙坑逆击大破兴军
汾水关通考太平有汾水关
尉村西北一十五里  (第 37a 页)
 午至漠中观天盐池度漠北之吐盐池癸巳南还长

 川丙申临观长陂冬十月庚申还宫  天兴五年

 蠕社崙闻太祖征姚兴遂入参合陂南至豺山及善
 无北泽时遣常山王遵以万骑追之不及 道武北
 狩豺山 (第 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