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政書類
時令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宠之士虽
违世背时出处殊轨而先王许之者嘉其服膺高义也
昔先帝患风流之弊而思反纯朴乃咨询朝众搜求隐
咸宁二年
始以太子中庶子徵安定皇甫谧四年又
以博士徵安南朱冲太康元年复以太子庶子徵冲虽
皆以病疾不至而朝野悦服 (第 19b 页)
卒自改年及是
岁连大疫分郁林为桂林郡
天册元年吴郡言掘地得银长一尺广三分刻上有年
月字于是大赦改年 天玺元年
吴郡言临平湖自汉末草秽壅塞今更开通
长老相傅此湖塞天下乱此湖开天下平又于湖边得
石函中有小石青白色长 …… (第 43b 页)
算缗就在所斩之徇首诸郡 秋八月
京下督孙楷降晋
鄱阳言历阳山石文理成字凡二十云楚九州渚吴九
州都扬州士作天子四世治太平始又吴兴阳羡山 …… (第 44a 页)
是岁奸情发闻伏诛
二年秋七月立成纪宣威等十一王王给三千兵大赦 三年夏
郭马反马本合浦太守脩允部曲督允转桂林
太守疾病住广州先遣马将五百兵至郡安抚诸夷允
死兵当分给马等累世 …… (第 44b 页)
有窥上国之意是岁也实在庚子云
  归命侯元兴元年甘露元年宝鼎三年建衡三年
  凤皇二年天册元年 天玺元年
天纪四年即位十
  六年
   右吴四主合五十九年为晋所灭
 
 
 通志卷九 (第 47b 页)
宣武观至于己巳十二
月丁亥追尊宣帝庙曰高祖景帝曰世宗文帝曰太祖
是月大疫洛阳死者大半封裴頠为钜鹿公 二年春正月
以疾疫废朝赐诸散吏至于士卒丝各有 …… (第 53b 页)
二月丙戌
河间王洪薨 (第 54a 页)
甲午
赦五岁刑以下东夷八
国归化并州虏犯塞监并州诸军事胡奋击破之初敦
煌太守尹璩卒州以敦煌令梁澄领太守事议 …… (第 54a 页)
首洛阳先是帝不豫及瘳群臣上寿诏曰每念
顷遇疫气死亡为之怆然岂以一身之休息忘百姓之
艰邪诸上礼者皆绝之 夏五月
镇西大将军汝阴王骏
讨北胡斩其渠帅吐敦立国子 (第 54a 页)
庚午
(第 54a 页)
六月癸丑

荐荔支于太庙甲戍有星孛于氐自春旱至于是月始
雨吴京下督孙楷帅众来降以为车骑将军封丹阳侯
白龙二见于新 (第 54a 页)
兴井 中秋
(第 54b 页)
七月
有星孛于大角吴临平
湖自汉末壅塞至是自开父老相传云此湖塞天下乱
此湖开天下平 (第 54b 页)
癸丑
安平王隆薨东夷十七国内附河
南魏郡暴水杀百馀人诏给棺鲜卑阿罗多等寇边西
域戊巳校尉马循讨之斩首四千馀 (第 54b 页)
级获生九千馀人
于是来降 八月庚辰
河东平阳地 (第 54b 页)
己亥
以太保何曾 …… (第 54b 页)
为太傅太尉陈骞为大司马司空贾充为太尉镇军大
将军齐王攸为司空有星孛于太微 九月
又孛于 (第 55a 页)

起太仓于城东常平仓于东西市 (第 55a 页)
闰月
荆州五郡水
流四千馀 (第 55a 页)
冬十月
以汝阴王骏为征西大将军平南
将军羊祜为征南大将军 (第 55a 页)
丁卯
立皇后杨氏大赦赐王
公以下及于鳏寡各有差 (第 55a 页)
十一月
白龙二见于梁国 (第 55a 页)

二月
徵处士安定皇甫谧为太子中庶子封后父镇军
将军杨骏为临晋侯是月以平州刺史傅询前广平太 (第 55a 页)
 康帝 穆帝 哀帝 废
  帝 简文帝 孝武帝 安帝 恭帝
元皇帝讳睿字景文宣帝曾孙琅邪恭王觐之子也
宁二年
生于洛阳有柛光之异一室尽明所藉藁如始 (第 1a 页)
段氏为乡君命史臣作后哀册以叙其怀葬于峻阳陵
武悼杨皇后讳芷字季兰小字男允元后从妺父骏别
有傅 咸宁二年
立为皇后婉嫕有妇德美映椒房甚有
宠生渤海殇王早薨遂无子太康九年后率内外夫人
命妇躬桑于西郊赐帛各有差 …… (第 11b 页)
见礼体羸多患常居薄室帝每游华林辄回辇过之言
及文义辞对清华左右侍听莫不称美及元杨皇后崩
芬献诔于帝 咸宁二年
纳悼后芬于坐受诏作颂及帝
女万年公主薨帝痛悼不已诏芬作诔其文甚丽帝重
芬词藻每有方物异宝必诏为赋颂以 (第 14a 页)
(曰今之土龙本此气应/自然冥感非人所能)立土人舞僮二佾七日一变如
故事反拘朱索社代朱鼓祷赛以少牢如礼 晋武帝咸

宁二年
春旱因后汉旧典诸旱处广加祈请 (第 15a 页)
五月
祈雨
于社稷山川东晋穆帝永和中有议制雩坛于国南郊
之旁依郊坛近远(阮谌云坛在巳地按得卫宏汉仪称/鲁人 (第 15b 页)
天子册后以皮马庭实加谷圭齐王正始四年立后甄
氏其仪不存 晋武帝咸宁二年
临轩遣太尉贾充策立
皇后杨氏因大赦赐王公已下各有差百僚上礼(纳悼/后)
太康八年有司奏大婚纳徵用元纁 (第 10b 页)
  天子为大臣及诸亲举哀
后汉明帝时东海恭王薨帝出幸津门亭发哀魏大司
马曹真薨王肃为举哀表云在礼大臣之丧天子临吊
诸侯之薨又庭哭焉同姓之臣崇于异姓自秦逮汉多

阙不脩暨光武颇遵其礼于时群臣莫不竞劝博士范
升上疏称扬以为美可依旧礼臣位而哭之敦睦宗族
于是帝幸城东张帐而哭之及钟太傅薨又临吊焉
武帝咸宁二年
诏诸王公大臣薨应三朝发哀者踰月
举乐其一朝发哀者三日不举乐按挚虞决疑注云国
家为同姓王公妃主发哀于东 …… (第 21b 页)
心未忍行吉事故也被尚书符 冬至
(第 22a 页)
二日
小会臣以为
广昌君丧未殡圣恩垂悼礼大夫死废一时之祭祭犹
可废而况馀 (第 22a 页)
冬至
唯可奉贺而已未便小会诏以远
表示贺循循荅云按古者君臣义重虽以至尊之义降
而无服 (第 22a 页)
三月
之内犹锡缞以居不接吉事故春秋晋大
夫智悼子未葬平公作乐杜蒉讥之咸宁诏书宜为定
制唐之制如开元仪
   (第 22a 页)
三千人泰始八年有司
奏太学生七千馀人才任四品听留诏曰已试经者留
之大臣子弟堪受教者令入学其馀遣还郡国 咸宁二
起国子学(周礼国之贵游/子弟故曰国子)东晋元帝时太常贺循上 (第 48b 页)
刘熹学生冢碑(有碑阴/未详)魏太保任公神道(未/详)吴九真太
守谷府君碑 吴禅国山碑阴(未/详) 吴天玺元年
纪功碑
(未/详)吴临海侯相谷府君碑(未/详)魏大长秋游述碑(秦始十/年有碑)
(阴未/详)
    (第 12b 页)
亥有星孛于营室西行积九十日灭/ 晋武帝泰始五年秋九月有星孛于紫宫 十年冬)
(十二月有星孛于轸于 咸宁二年夏六月甲戌
有星孛/于氐 (第 28b 页)
秋七月
有星孛 大角 (第 28b 页)
八月
有星孛于太微至翼)
(北斗三台月三年春正月有星孛于西方三月有星孛/于胃夏四 有星孛于女御五月又孛于 …… (第 28b 页)
震 蜀后)
(主炎兴元年蜀地震是岁蜀亡丙晋武帝泰始五年夏/四月辛酉地震 七年夏六月 申地震 咸宁二年)
(秋八月庚辰
河东平阳地震二四年 (第 33b 页)
夏六月丁未
阴平/广武地震甲子又震 太康 年 (第 33b 页)
春二月庚申
淮南丹)
(阳地震地五年春正月壬辰朔京师地震夏五月丙午/宣帝庙 陷 六年秋七月乙丑地震 七年秋 …… (第 33b 页)
州大水伊洛 七年夏六月河洛伊沁皆溢)
(流居人四千馀家杀二百馀人南咸宁元年秋九月徐/州大水 二年秋七月癸亥
河 魏郡暴水杀百馀人) (第 39a 页)
(闰九月
荆州郡国五大水流四千馀家七三年 (第 39a 页)
夏六月/
益梁二州郡国八暴水杀三百馀人秋 月荆州大水 (第 39a 页)
(九月
始平郡大水 (第 39a 页)
冬十月
青徐兖豫荆益梁七州又大/水 四年秋七月司冀兖豫荆扬郡国二十大水伤秋)
(稼坏屋室有死者六太康二年夏 (第 39a 页)
州牧赤乌四年卒子
越嗣至右将军越兄楷武卫大将军临成侯代越为京
下督楷弟异至领军将军奕宗正卿恢武陵太守 天玺
元年
徵楷为宫下镇骠骑将军初永安贼施但等劫皓
弟谦袭建业或白楷二端不即赴讨者皓数遣诘楷楷
常惶怖而卒被召遂 (第 59a 页)
拜步
兵校尉侍中先孚卒追赠辅国将军谥曰贞邕子崇为
世孙又早夭泰始九年立崇弟平阳亭侯隆为安平王
立四年 咸宁二年
薨谥曰穆无子国绝邕弟义阳成王
望字子初出继伯父朗宽厚有父风仕郡上计吏举孝
廉辟司徒掾历平阳太守洛阳典 …… (第 7b 页)
望子河间平王洪字孔业出继
叔父昌武亭侯遗仕魏历位典农中郎将原武太守封
襄贲男武帝受禅封河间王立十二年 咸宁二年
薨二
子威混威嗣徙封章武其后威继义阳王望更立混为 …… (第 9a 页)
而生兴化反本于兹
为盛转镇东大将军加侍中羽葆鼓吹行太子少傅数
年授太子太傅献箴于太子颇寓规戒世以为工 咸宁
二年
代贾充为司空侍中太傅如故初攸特为文帝所
宠爱每见攸辄抚床呼其小字曰此桃符座也几为太 (第 54b 页)
中立东莱王蕤子遵
为颖嗣封华容县王后没于贼国除
河间王颙字文载安平献王孚孙太原烈王瑰之子也
初袭父爵 咸宁二年
就国三年改封河间少有清名轻
财爱士与诸王俱来朝武帝叹颙可以为诸国仪表元
康初为北中郎将监邺城九年代梁 (第 35b 页)
膺高义也昔先帝患风流之弊而思反纯朴乃咨询朝
众搜求隐逸 咸宁二年
始以太子中庶子徵安定皇甫
谧四年又以博士徵南安朱冲太康二年复以太子庶
子徵冲虽皆称病不至而朝野悦服陛 (第 31a 页)
 原祁(宋符/瑞志)三年三月太行山崩十年四月乙亥甘露
 降西河离石(宋五/行志)
 咸宁元年九月甘露降太原晋阳(同上/) 二年
(月/)
 龙二见于新兴井中(晋书六旧/志作 年)八月庚辰河东平阳
 地震三年八月上党霜害三豆 …… (第 21a 页)
 新兴山崩涌水出九年幽州代郡有犬鼻行地三百
 馀步(五行/志)
  泰始四年河东雨雹地裂五年八月庚子河东雪
  伤禾 咸宁二年三月
河东陨霜害桑六年凤凰巢于
  榆次太康二年十二月并州大雪三年夏六月上
  党大风折木坏屋(旧/志) (第 22a 页)
 之者乐其荣闻之者羡其称以惇王化以正风俗
晋武帝初太学生三千人 太始八年有司奏太学生

七千馀人才任四品听留诏曰已试经者留之大臣子
弟堪受教者令入学其馀遣还郡国 咸宁二年
起国子学(法周礼国之贵游子弟/国子受教于师者也)
惠帝元康元年以人多猥杂欲辨其泾渭于是制立学
官第五 (第 4a 页)
今之土龙本此气应则自然冥感非人所能)
立土人舞僮二佾七日一变如故事反拘朱索社伐朱
鼓祷赛以少牢如礼 晋武帝咸宁二年
春旱因后汉旧典诸旱处广加祈请 (第 16b 页)
五月
祈雨于社稷山川
穆帝永和时议制雩坛于国南郊之旁依郊坛近远(阮/谌) (第 16b 页)
丧殡日浅礼大夫死废一时
之祭祭犹可废况馀事乎冬至唯其群下奏贺而已未
宜便小会有诏以远表议示太常贺循曰 咸宁二年

皇帝故事三朝发哀三日不举乐今旧事明文卿详疑
处答循言臣按礼杂记君于卿大夫比卒哭不举乐今
虽降而无 (第 29a 页)
 九月大赦
陈留王即位大赦 景元四年平蜀特赦益州士民
咸熙元年诛钟会特赦诸在益土者 二年大赦
晋武帝泰始元年受禅即位大赦逋债负皆勿收除旧
嫌解禁锢亡官失爵者悉复之 四年大赦 五年曲

赦交阯九真日南五岁刑 六年赦五岁刑以下 七
年雍梁秦三州饥赦其境内殊死以下又曲赦益州南
中四郡殊死以下 八年大赦 咸宁元年春大赦改
元  二年二月
赦五岁刑以下 十月立皇后大赦
五年大赦 太康元年平吴大赦 五年大赦 十年
太庙成祫祭大赦
惠帝即位大 (第 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