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古籍库 史部
河都统。

  六月庚申朔,日有食之。庚辰,以刘镮之为户部尚书,初彭龄为兵部尚书。署江苏巡抚。

   八月甲
子,上御经筵 。辛
未,大学士、威勤伯勒保再乞致仕,许之,命食伯俸。以托津为大学士,明亮协办大学士 。戊
寅,上谒陵 。甲
申,上还京。

  九月乙未,以景安为户部尚书。

  冬十月乙丑,以庆溥为左都御史。己巳,江西巡抚
嘉庆十年三月,东平、济宁、莘县陨霜杀麦。十三年四月,靖远、乐清陨霜杀禾。十四年立夏前三日,江山雨雪。 十九年八月,
望都陨霜杀稼。二十二年八月,涿州、望都陨霜杀稼。二十五年八月,贵阳陨霜杀稼。

道光十二年四月,诸城
使,调山西。二十九年,迁江西布政使。入觐,授太常寺卿。

文宗即位,梁疏言:「宣宗成皇帝天锡智勇, 嘉庆十九年八月
之变,当时但传发枪毙贼,不知首逆林清姓名地址,亦由宫中讯得,立时遣捕,故渠魁不致远飏,馀孽不致滋蔓。
县一律造册奏销。事无窒可行,农民胥受其福。」
  传穟覆核曰:「通台钱粮,皆以二月开征,四月完半, 八月
开征,十月全完,亦上下忙与民休息,次年奏销,定例通行已久。兰地一隅,独以十月开征,次年三月完半,九月 (第 45 页)
  朱江,浙江山阴人,生员.十一年六月任.
  陈于京,顺天大兴人,吏员.十六年四月任.
  李令名,安徽宣城人,供事. 十九年八月
任.
  张峻业,江苏武进人,供事.二十二年十二月任.
  仇作霖,顺天大兴人,监生.二十六年四月任 (第 91 页)
  颜青霄(见前,十七年四月署,十八年十二月卸事)
  陈一凯(见前,十八年十二月任,十九年八月卸事)
  江继芸(福鼎人,行伍, 十九年八月
护,二十二年十二月俸满卸事)
  陈殿鳌(见前,二十二年十二月署,二十四年九月卸事)
  詹功 (第 150 页)
  夏五月丙申(初六日),调陈预为浙江巡抚,以王绍兰为福建巡抚;调李长森为福建布政使。
  秋七月庚寅(初二日),调李长森为江宁布政使、陈桂生为福建布政使。
   八月丁亥(二十九日)
,以瑞龄为陕西布政使、讷福为福建按察使(由山西冀宁道迁)(第 186 页)
  穆彰阿,郭佳氏;满洲镶蓝旗人。嘉庆十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十三年,散馆,授检讨。十四年三月,升右春坊右赞善。五月,迁翰林院侍讲。十五年五月,充日讲起居注官。六月,充浙江乡试副考官。十六年,转侍读。十七年,大考二等,升詹事府少詹事。十八年二月,升詹事。十二月,迁通政使司通政使。十九年五月,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六月,以直隶通州一带河淤滞漕,命偕光禄寺少卿吴邦庆前往督率通永道等剋期挑浚。 八月,
兼镶红旗蒙古副都统。九月,稽查中书科事务。十月,升礼部右侍郎,调镶红旗满洲副都统。十一月,署工部右侍 (第 266 页)
  秋七月初二日(庚寅),调福建布政使李长森为江宁布政使、江宁布政使陈桂生为福建布政使。
              (--见「大清仁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九十三。)

   八月二十九日(丁亥)
,以福建按察使瑞麟为陕西布政使、山西冀宁道讷福为福建按察使。
              (--见「 (第 183 页)
  秋七月初二日(庚寅),调福建布政使李长森为江宁布政使、江宁布政使陈桂生为福建布政使。
              (--见「大清仁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九十三。)

  八月二十九日 (丁亥)
,以福建按察使瑞麟为陕西布政使、山西冀宁道讷福为福建按察使。
              (--见「 (第 183 页)
臣议处,降一级留任。
  十九年三月,调江苏巡抚。六月,因亲病乞假;上允所请,命侍郎初彭龄往署巡抚。 八月,
假满来京;九月,赴江苏巡抚任,命初彭龄以钦差大臣留江苏偕师诚查办各属亏空。十一月,初彭龄奏参师诚乞假 …… (第 1322 页)
  十一年,洋匪蔡牵扰台湾,继青随护金门镇总兵许松年赴台剿捕;攻洲仔尾盗艇,获百六十馀名。十二年,随总兵孙大刚攻蔡牵于马齐外洋,射执旗贼目落海;贼乘风奔东南,击毙甚众。下部议叙。十四年,蔡牵遁入浙洋,继青随福建提督王得禄、浙江提督邱良功等合力冲击,燬其船,蔡逆同妻子俱溺死。上加恩在事诸臣,赏继青玉鞢一,下部议叙。十五年三月,升瑞安左营都司。七月,复剿贼于鱼山外洋,获船一。八月,追捕匪艇,遇风漂至调山外洋,船坏;遇他舟得生。复上山搜捕,获贼十七名。十六年六月,擢黄岩左营游击。十一月,于大高陈洋面获盗十四名、大钓船一。十八年,迁福建铜山营参将。十九年六月,护理海坛镇总兵。 八月,
获盗首周五等于白犬洋。
  二十一年,升澎湖外海水师副将。二十二年,擢金门镇总兵。二十三年二月,陛见 (第 1416 页)
   整顿铺递公文迟延,设立章程,年底分别功过

  一件遵批会议详覆事。 嘉庆十九年八月十二日,
奉巡抚部院王批据署兴泉永道具禀:铺递公文、任意延搁、设立章程、议请整顿缘由,奉批:各衙门来往公文,动 …… (第 797 页)
  奉此,查得闽省上下公文均关紧要,难容任意延误。前因各铺递送公文,每多压前等候,并有转托过路人夫乘便携带,以致积压沉失,百弊丛生。先经前署臬司于乾隆四十六年间,议请将铺递公文于邮封上粘用时单,限行里数,倘有迟延,按单稽核,随时提究。嗣因各属玩误如故,又于五十年间,遵札会议,责成该管厅州县派拨兵书,设立循环号簿,刊发回照,如有耽延沉匿,应照定例分别罚俸、降留、降调。并于季底造册送司,分别功过详参。旋据浦城县具禀,复有接递迟延之事,又经前司请照原议详案递送,并议请耑委所属巡典等官,于 十日
内亲诣所管各铺稽查一次,分别功过各等由,均经详奉批准,刊入省例,通饬遵照各在案。兹据兴泉永道以接递两 …… (第 797 页)
印簿缴县查验。如有公文迟误,即可吊核簿照,将州县分别功过,铺兵提案究惩。仍遵原议章程,耑委巡典等官于 十日
内亲诣所管地方各铺备查一次。如有仍前迟误、留待等弊,即日提吊该铺司申报印官,分别枷杖革役,另召充补。 …… (第 798 页)
于季底分别造册,送司查核,汇缴宪核。倘印典各官并不实力奉行,仍遵照前议,迟延一日以上者详请记过一次, 三日
以上者记过二次,延搁 (第 798 页)
五日
以上者即照定例严揭详参,并提迟误之铺兵解司究处。如一年之内,所管各铺并无迟误,予记大功一次。如各属因 (第 79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