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釋家類
禪宗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真俗。咒术禅
门无不谙晓水昌元年来届于此。谒天后
于洛阳。敕令就魏国东寺(后改大周东寺)翻译。即
其年己丑
至天授二年辛卯。出华严经
法界无差别论等六部七卷。沙门处一笔受。
沙门复礼缀文。沙门德感慧俨法明恒景 (第 0719b 页)
水以彫文。虚室高栖蔼禅枝而荡虑。撰武
丘名僧苑一卷注郁子两卷文集三卷。盖道
俗之仪表。人物之师范焉。 永昌元年十二月
二十日。见身有疾谓弟子曰。吾闻尸所到 (第 0731a 页)
栖蔼禅枝而荡虑。撰武
丘名僧苑一卷注郁子两卷文集三卷。盖道
俗之仪表。人物之师范焉。永昌元年十二月 二十日。
见身有疾谓弟子曰。吾闻尸所到 (第 0731a 页)
事致有参差。此波利译者不可依序定其年月也)
* 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一卷(或二卷十二纸 永昌元年
于魏国东寺译见大周录初出与后实叉难陀所译不思议境界经同本)
* 大方广佛华严经脩慈分一卷(天授二 …… (第 0565b 页)
并在。
沙门提云般若。或云提云陀若那。唐云天智。于阗国人。学通大小智兼真俗。咒术禅门悉皆谙晓。以天后 永昌元年
来届于此。即以其年谒帝于洛。敕于魏国东寺(后改为大周东寺)翻经。以 (第 0565b 页)
永昌元年己丑
至天授二年辛卯。总出经论六部。沙门战陀慧智等译语。沙门处一等笔受。沙门复礼等缀文。沙门德感慧俨法明弘 (第 0565b 页)
八部凡三十四卷。太后亲制序(本传)

己丑 永昌元年 庚辰
天授元年。

国号周 天授元年九月。侍御史傅游蓻帅
关中百姓诣阙上表。请改国号周赐皇帝姓
武氏。太后 …… (第 0820a 页)
。以皇帝且为
皇嗣赐姓武。立武氏七庙于神都。十一月庚
辰朔日南至太后享万象神宫赦天下。始用
周正。以 永昌元年十一月
为载初元年正月。
以十二月为腊月。夏正月为一月。秦宗客改
造天地等十二字以献。丁亥行之。太后自名
(第 0820a 页)
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罗
谶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师执侍左右。一十 五年 
开元癸丑。往衡岳。居般若寺。开元中。有沙门
道一。(即马祖也)在衡岳。常习坐禅。师知是法器。往问曰。 …… (第 0446b 页)
言语记将来。僧去一如师旨。回谓师曰。马师曰。自从
胡乱后三十年。不曾少盐酱。师然之 明皇天宝甲
八月辛丑
圆寂。塔全身于衡岳。谥大慧禅师。最胜
轮之塔。世寿六十八。僧腊五十四。

** 南岳让禅师法嗣(第一 (第 0446c 页)
座。以尺
挥案一下。便下座。帝愕然。圣师曰。陛下还会么。帝曰。
不会。圣师曰。大士讲经竟。陈大建元年 己丑。
有慧和
法师。不疾而终。嵩头陀亦于柯山灵岩寺入灭。大士
悬知。曰。嵩公兜率待我。决不可久留也。时四侧 (第 0579a 页)
花木。
方当秀实。歘然枯瘁。 四月二十四日
示众曰。此身甚
可厌恶。众苦所集。须慎三业。精勤六度。若堕地狱。卒
难得脱。常须忏悔。又曰。吾去巳。 (第 0579a 页)
不得移寝床。 七日

有法猛上人。持像及钟。来镇于此。弟子问。灭后形体
若为。曰。山顶焚之。又问。不遂何如。曰。慎勿棺 …… (第 0579a 页)
云。有菩萨从兜率天来。诸根猛利疾。与般若相应。吾
身是也。言讫趺坐而终。世寿七十二。 后七日。
果有法
猛上人。持织成弥勒像及九乳钟来。留镇龛所。须臾
不见。 大士心王铭曰。观心王空。玄妙难测。无 (第 0579b 页)
。师答曰。此乃华严第
四夜摩会中偈。检之果是十行颂也(十四)。垂拱二年。师
于慈恩寺讲杂华(十五) 永昌元年。二月四日。
遇于阗三
藏因陀罗般若。于神都魏国东寺。告以沙弥般若弥
伽薄。升天诵华严。能破修罗阵事(十六)。天授 (第 0536b 页)
丘尼。失其名。住苏州混山县界。少小入道。
常诵法华经。每日两遍。二十馀载。比尼容
貌妍详。见者思恋。 至永昌元年。
县录事姓朱。
遂起恶心。横加非望。尼雅志贞确。意不从之。
朱乃恼乱寺众。破损常住。尼等不知何计得
(第 0040a 页)
享年七十五。塔于洛阳龙门
之香山。

**** 唐提云般若

又云提云陀若那。华言天智。生于阗国。 永昌元年。
始东戾。谒天后于洛阳。诏于魏国东寺翻
译。天授二年。出华严经。法界无差别论等。六部七卷。
沙门处一笔 (第 0084b 页)

求墨纸抄写梵经。并雇手直。于时商人风便
举帆高张。遂被载来求住无路。是知业能装
饰非人所图。遂以 永昌元年七月二十日

于广府。与诸法俗重得相见。于时在制旨寺 …… (第 0011a 页)
而作。曾不留连。见
述所怀咸助随喜。己阙无念他济是心。并为
资装令无少乏。及广府法俗悉赠资粮。即以 其年十一月一日
附商舶去番禺。望占波而
陵帆。指佛逝以长驱。作含生之梯橙。为欲
海之舟舻。庆有怀于从志。庶无废于长途 …… (第 0011b 页)
之鲸。意同鯂鳝。寻即
重之清远言别山庭。与贞固师同归府下。于
是乎毕志南海共赴金洲。拟写三藏德被千 秋。
识悟聪敏叶性温柔。颇功草隶复玩庄
周。体齐物之篇虚诞。知指马之说悠悠。不
凭河而徒涉。能临惧而善筹。 (第 0012a 页)
龙宫之宝藏。
迓象扉之雄俊。则日月相继。岁时不绝。赞颂
佛德。歌咏法言。则弦管流溢。翰墨繁积矣。以 永昌元年正月七日夜。
敕僧等。于玄武北门。
建立华严高座八会道场。阐扬方广妙典。八
日僧尼众等数千馀人。共设齐会。当时有司 …… (第 0164a 页)
专业。又无祥瑞。故直
录附之于此。庶知怀兹道者。兰芬靡绝焉。
华严经传记卷第三

文永十二年(乙亥) 正月中旬
之候。为听闻五教
章三十讲。暂栖息梅尾高山寺之处。自彼
寺住侣惠日房辨清之手。借得华严经五
卷。点本 (第 0164c 页)
之间。喜悦铭肝之馀。下向南都之
后。誂能书之辈令书写。此传之内。当卷者。
表誂中川净觉房朝酉。里誂 春日
山麓四
恩院愿忍房觉玄。令书写之。彼院家院主
如圆房朝海令付假名并指姓毕。此假名
姓里书者。土御门大 (第 0164c 页)
纳言入道显定卿之
所记录也。即以彼禅门自笔之点本写之。
可为无双之證本也而已。
建治 元年(乙亥)六月一日(末时)
于东大寺尊胜院
新弥勒堂。令写本等奉读之毕。前权僧正
宗性。听众。良晓得业。庆实法师。谈义之
后。即 (第 0164c 页)
于当院家新学问所。为后览记之。右
笔华严宗末叶半僧宗性。年龄七十四。
腊六十二。 …… (第 0164c 页)
抑此料纸者。去文永三年之历 暮秋九月
之候。后嵯峨天皇所降赐也。不虑之朝恩
面目顿馀身之间。渐渐取出之。以写如此
之要书耳。 (第 0165a 页)
乡。所有衣服。皆染天香。郁烈𣱦氲。终身
不灭。其后数载。右胁而卧。无疾而终。自云。
得生净佛国土。 永昌元年二月四日。
于阗国
三藏法师。因陀罗波若若。在神都魏国东
寺。亲向沙门贤首说之云。此事经今三十五
年矣。

文明 (第 0167a 页)
。师答曰。此乃华严
第四夜摩会中偈。检之果是十行颂也(十四)。垂拱二年。
师于慈恩寺讲杂华(十五) 永昌元年二月四日。
遇于阗
三藏因陀罗般若。于神都魏国东寺。告以沙弥般若
弥伽薄。升天诵华严。能破修罗阵事(十六)。天授 (第 0621b 页)
宫寺。是高祖潜龙时旧宅。上周历殿宇。感怆久之。度
僧二十人。

中宗嗣圣六年(即太后 永昌元年)
。五月己巳。白马寺僧薛怀
义。为新平道行军总管。以系突厥 按唐书武后本
纪云云。

嗣圣七年(即太后 (第 0017a 页)
部三十四卷。天后亲制序。今在
藏。

戊子(四年)

后延神僧万回入宫。赐锦衣。令宫女给侍。

已丑 (永昌元年)

(第 0091c 页)
后废太子为庐陵王临朝称制)

* 光宅元年(甲申)
* 垂拱元年(乙酉尽四年) 永昌元年(己丑)
载初元年(庚寅二年)
*

如意元年(壬辰尽二年)
如意二年。七祖天宫禅师。于东阳天宫 (第 0248b 页)
元年。废中宗为庐陵王。武后自听政○𧸵照同。
武后自制此字)


垂拱三年。南天竺三藏菩提流志来。 永昌元年。
义净三藏将梵本寄室利佛逝
国。述南海寄归传。求法高僧传。以是年回
广州。冬复往佛逝国○扬州白塔寺沙门 (第 0369b 页)
虎后 洪道(癸未) 文明(甲申) 垂拱(乙酉)四  永昌(己丑)
周 天授(庚寅)二 长寿(壬辰)二 |
| 第三十二孝昭王 名理恭一作洪金氏父神文王母神穆王后壬辰 (第 0960a 页)
若出家。必获上乘。广度众生。至是。年方十二。辞亲
往荆州玉泉寺。依弘景律师出家。

戊子四年。 己丑永昌元年。
庚寅天授元年。

辛卯二年。

壬辰(如意改长寿)元年。

禅师仁俭说法王宫。

俭即腾腾和尚。 (第 0142b 页)
其咒初注云最后
别翻者是也。其咒句稍异于杜令所翻者。其
新咒改定不错并注其音。讫后有学者幸详
此焉。 至永昌元年八月。
于大敬爱寺见西明
寺上座澄法师。问其逗留亦如前说。其翻经
僧顺贞见在住西明寺。此经救拔幽显最不
可思 …… (第 0349c 页)
佛告
四天王。汝今谛听我当为汝。宣说受持此陀
罗尼法。亦为短命诸众生说。当先洗浴著新
净衣。白月圆满 十五日
时。持斋诵此陀罗尼。
满其千遍。令短命众生还得增寿。永离病苦
一切业障悉皆消灭。一切地狱诸苦亦得解 …… (第 0351c 页)
堕地狱道
令得解脱。一切恶道亦得清净。复令持者增
益寿命。天帝汝去将我此陀罗尼。授与善住
天子。满其 七日。
汝与善住俱来见我。

尔时天帝于世尊所。受此陀罗尼法奉持还于
本天。授与善住天子。尔时善住天子。受此 (第 0352a 页)
罗尼已。满六日 六夜。
依法受持一切愿满。应
受一切恶道等苦。即得解脱住菩提道。增寿无
量甚大欢喜。高声叹言希有如来。希有妙 (第 0352a 页)

希有明验。甚为难得令我解脱。尔时帝释至
七日。
与善住天子将诸天众。严持华鬘涂
香末香宝幢幡盖天衣璎珞微妙庄严。往诣佛
所设大供养。以妙天衣及诸璎珞 (第 035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