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釋家類
淨土宗部類
中觀部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事彙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本緣部類
 苻丕(字永叔。坚之庶子。既闻坚卒。出镇于邺。据晋阳。立一年。改大安)

后秦改白雀。

(二)  太元九年。
法师惠远以秦乱来归于晋。远
出雁门贾氏。少为儒生。博极群书。尤邃周
易庄老。尝与弟惠持造安法师席下。 (第 0525b 页)
念佛护译为秦文。沙门僧导僧睿昙究笔受。
*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十卷(或云婆须蜜经或十二卷或十四卷 建元二十年三月五日
出至七月十三日讫跋澄难提提婆三人执本佛念译传慧嵩笔受见僧祐录)
* 鞞婆沙论十四卷(或无论字亦云 …… (第 0510c 页)
末讫难提录为梵文佛图罗刹译传敏智笔受见僧祐录)
* 僧伽罗刹所集经三卷(或云僧伽罗刹集初出或五卷 建元二十年
出十一月三十日讫佛念传译慧嵩笔受见僧祐录于长安石羊寺出亦云佛护传译)
右三部二十七卷其本并在。 …… (第 0510c 页)
公制序。后以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游于庐山及往建康。更出经论。具如晋录所显。
* 中阿鋡经五十九卷 (建元二十年
出是第一译竺佛念笔受见竺道祖晋世杂录及僧祐录)
* 增壹阿鋡经五十卷(第一译 (第 0511b 页)
建元二十年甲申
夏出至来春讫为四十卷佛念传译昙嵩笔受见安公经序僧睿僧祐宝唱录并载祐云三十三及二十四卷恐误) …… (第 0511b 页)
靡所不练。是以国内远近咸共推服。少而观方遍涉诸国。常谓弘法之体宜宣布未闻。故远冒流沙怀宝东游。以符坚 建元二十年。
至于长安。难提学业既优道声甚盛。符坚深见礼接厚 (第 0511b 页)
藏西崇福寺沙门智升撰

** 总括群经录上之四

秦姚氏都常安(亦云后秦)

起姚苌(谥为昭武皇帝) 白雀元年甲申。
至姚泓(无谥)
和三年丁巳。凡经三主三十四年沙门五人。
所出经律论等。总九十四部合六百二十四卷
( (第 0511c 页)
癸未 晋 太元八年 |前秦 建元十九年 | | |吕光 |
| | |代拓跋圭 甲申 太元九年 |建元二十年 |后秦姚苌白雀元年
西秦乞伏国仁据金城 |吕光 (第 0783c 页)
后燕慕容垂元年
代 |

雁门远公法师。是年抵江州路庐山。
| 乙酉 太元十年 |坚遇弑子丕立太平元年 |白雀二 …… (第 0783c 页)
轻相
扇动。臣请奉诏书以镇慰安集之。垂至安
(邺郡古相州也)。潜与燕之故臣谋复燕祚。会丁零
翟斌叛 秦。次年正月
斌等奉垂为盟主。乙
酉年吴王垂始定都真定中山府(古定州也冀域)。即
皇帝位。建元建兴。是时拓跋魏叛燕 …… (第 0786c 页)
而悦之叹曰。儒
道九流特秕糠耳。遂出家焉。安时门徒数千。
远居第一座。安尝曰。使道流东国其在远乎。 晋武帝甲申太元九年
也。前秦国乱来游于
晋。抵江西见庐山爱之。乃止江州龙泉精舍。
次寓慧永之西林寺。复于山东建东林寺。经 …… (第 0788a 页)
主坚攻晋。以国仁为前
将军。会国仁叔父步颓反于陇西。坚遣国
仁还讨之。国仁步颓共僣一方众至十馀
万。 甲申年
国仁据金城(陜西巩昌路兰州也)。乙酉年建
国号秦(西秦)。年曰建义。己丑年西秦武元王
乾归。年曰太初 (第 0789c 页)
专志西方。制六时莲漏。念诵不辍。高僧钜儒。预社者
共百四十人。澄心系念。三睹圣相。而沈厚不言。后十 九年七月晦夕。
于般若台。方从定起。见阿弥陀佛。身
满虚空。圆光之中。无量化佛。观音势至。左右侍立。又
见水流光明。 (第 0120b 页)
分十四支。洄注上下。演说妙法。佛言吾
以本愿力。来安慰汝。汝 七日
后。当生我国。又见佛陀
耶舍慧持慧永刘遗民辈。巳往生者。皆在佛侧。师喜。
谓门人曰。吾始居此。巳三睹 (第 0120b 页)
后。阿难比丘所未闻者。
弘广菩萨。当能流布。

阿难求三愿

一。不受佛故衣。二。不随佛受别请。三。 二十年
法请重
说。

周正 (第 0688c 页)
建子
夏正 (第 0688c 页)
建寅

今之 (第 0688c 页)
正月
初昏时。斗柄指寅。 (第 0688c 页)
十二月
指丑。 (第 0688c 页)
十一月

子。夏时取人生于寅。故以 (第 0688c 页)
建寅
(第 0688c 页)
岁首。
商取地辟于
丑。 (第 0688c 页)
建丑
(第 0688c 页)
岁首。
周取天开于子。 (第 0688c 页)
建子
(第 0688c 页)
岁首。
(第 0688c 页)
建寅
为正。

三三昧 …… (第 0688c 页)
蔡。陈蔡大夫发徒围之。此时十哲皆
从。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
游。子 夏。
十六大国 …… (第 0689a 页)
五天竺国。如舍卫王舍等。

颜闵无文游夏缺行

颜闵。即颜渊闵子骞。列在德行之科。游夏。即子游子 夏。
在文学科。

目连化身降龙

难陀。跋难陀。兄弟居须弥边海。佛尝飞空上忉利宫。
是龙瞋恨。云何秃人从 …… (第 0689b 页)
系母故

尊者幼丧父。母欲改适。因子系故。不遂其心。犹绳系
扇。故曰扇绳。

马麦之报

佛与弟子。 三月
在毗兰邑食马麦。以偿宿报。独憍梵
于天上受供。

尸利沙国

大国名。

塔犹却贝

阿育王礼诸罗汉 …… (第 0689c 页)
十日为期。专缘法
界理。不兼馀事。亦云一行三昧。三半行半坐三昧。方
等法华等忏。限期不定。或三七日。 七日。
十日等。上三
实相理观。四非行非坐三昧。诸经行法。不专行坐。并
属此摄。即随自意三昧。此一唯事观。 (第 0691c 页)
期。专缘法
界理。不兼馀事。亦云一行三昧。三半行半坐三昧。方
等法华等忏。限期不定。或三七日。七日。 十日
等。上三
实相理观。四非行非坐三昧。诸经行法。不专行坐。并
属此摄。即随自意三昧。此一唯事观。

释 …… (第 0691c 页)
同也。

郑之声

孔子曰。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黄钟大吕

乐有十二律。黄钟。太簇。 姑洗。
蕤宾。夷则。无射。为阳六
律。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为阴六律。

二十二根 (第 0691c 页)
郑之声

孔子曰。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黄钟大吕

乐有十二律。黄钟。太簇。姑洗。 蕤宾。
夷则。无射。为阳六
律。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为阴六律。

二十二根 (第 0691c 页)
之声

孔子曰。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黄钟大吕

乐有十二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 夷则。
无射。为阳六
律。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为阴六律。

二十二根 (第 0691c 页)
孔子曰。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黄钟大吕

乐有十二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 无射。
为阳六
律。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 (第 0691c 页)
应钟。
为阴六律。

二十二根 …… (第 0691c 页)
读如冻𠗂之
𠗂。谓如地之冻。坚强而难入也。

一暴十寒

孟子曰。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 十日
寒之。
未有能生者也。

六律交唱

阳六。阴六。同前。

八音克谐

此书经舜典后夔之语。八音克谐 …… (第 0692a 页)
五种怖

一不活。二恶名。三死怖。四恶道。五威德。

四无畏

一一切智无畏。二 漏尽
无畏。三决疑无畏。四说苦尽
无畏。

文殊取钵



仰之弥高

颜渊叹夫子之道。曰。仰之弥高。钻之 …… (第 0694a 页)
仙陀婆。即知要器。如王
出游索仙陀婆。即知要马。

觅心了不可得

初祖住止少林。二祖晨夕参承。时当 隆冬
(第 0694c 页)
大雪。
光坚
立不动。 (第 0694c 页)
迟明。
积雪过膝。后潜取利刀自断左臂。曰。我
心未安。乞师与我安心。师曰。将心来与汝安。曰。觅心
了不可得。 (第 0694c 页)

豁然大悟。叹曰。儒道九流皆糠秕耳。与弟
投簪落发。常以大法为己任。安叹曰。使道流
中国其在远乎。 孝武帝太元九年。
至庐山以
杖卓地曰。有泉当住。忽泉迸出。乃诛茅为庵
讲涅槃经。感得山神献灵。资助材木雷雨辟
地。江州 (第 0320b 页)
巳前出家者皆从师
姓。如竺道潜弟子竺法义等是也。安以大师之本莫
尊于佛。乃以释命氏。当时或从或不及。 建元二十年
三藏昙摩兰提译出增一阿含。彼经第二十一略云。
今有四大河水从阿耨达泉出。各随其方入于四海。
无复本名 …… (第 0275c 页)
。两
仪生四象等。解云。四象。木火金水也。今谓四时者。以
论云风驰。故曰时也。盖依四象转取之。木王于 春。

王于 (第 0286a 页)
夏。
金王 (第 0286a 页)
秋。
水王于 (第 0286a 页)
也。璿玑等者。瑶疏云。一
天枢。二璿。三玑。四权。五衡。六开阳。七瑶光。辰谓辰星
一点。此方观之在北 …… (第 0286a 页)
此瓶中。师得酪分。虫在中来。师
言。爱酪人。汝何以来。即以酪与之。著触者。如波罗柰
国山中有仙人。以 仲春
之月于澡槃中小便。见鹿合
会淫心即动。精流槃中。鹿饮有孕。产子似人。鹿足一 …… (第 0288b 页)
。仙曰亦可住耳。女言可共
澡洗。即亦可之。女手柔软。触之心动。与女相洗遂成
淫事。即失神通。天为大雨 七日七夜。
(第 0288c 页)
七日
后酒果皆
尽。继山水木果其味不美。更索前者。答言巳尽矣。今
当共行。有可得处。仙言随意。即便共出。去 …… (第 0288c 页)
力。或只此师作之。自执巳
说而行也。汰曰。此是邪说。应须破之。乃集名僧令弟
子昙壹难之。恒辨给弗屈。 翌日
更集慧远攻之。关责 …… (第 0289b 页)
中情宾服于无也。寻夫立文下至即
物之情哉。略钞释曰。不言非有。无却此有。非无。无却
彼无也。

疏。 初二
句下。斥谓斥破可见。今详等者。以三家对而
辨之。心无则实有诸法。本无则执法元空。皆著一偏
故。林公则 …… (第 0290a 页)
广远之相。目顽凝之空也。

疏。就物等者。谓顺物性之自虚。不待洗除以通其性。
乃即伪而真也。

疏。 初四
句等者。谓蹑迹释成互存互亡句也。馀可了。

疏。密严下。即彼下卷。二合。名相也。由名相故生起心.
心 …… (第 0291a 页)
谛下。宛然殊也。故仁王经云。于谛常自二。譬如
牛二角。然真以俗为相。俗以真为性。有何太异哉。

疏。 初二
句等者。谓万法皆有一非有义非无义也。次
四句。如疏可知。次四句。超断常者不绝于虚。所以出
断。非真有 …… (第 0291b 页)
云。夫有若等。异喻下。喻有
同异。今其异也。与前义全殊。亦相例而显。以此照彼。
理极成立也。

疏。 初二
句等者。此释非有也。摘句出之。更无别释。

疏。初句等者。此中引论但合集智论上下之义。引之
释不无也 …… (第 0292a 页)


疏。初句等者。以前引论文诸法有无及有无二法皆
不出有无故。相反者。谓有之与无敌体相反也。救前 初三
等者。以初句明诸法因缘故应有。三句明无法
因缘故应有。所以收也。不应言无。显违反也。收前二
四等者。 …… (第 0292b 页)
二句明诸法因缘故不应有。第四句
明有法因缘故不应有。故收之也。后三下。但例前说
之。馀可领。

疏。 初二
句等者。应有亦该前初与三也。不应有亦该
前二与四也。释义如疏。事一等者。诸法及有无之法
皆事也。同谓 (第 0292b 页)
提笔缀其文。佛图
罗刹宣译之。秦沙门敏智润以词。建元十九年四月
集译。至秋方毕。又以婆须蜜胡本自随。 明年
与昙摩
难提僧伽婆共执梵本。沙门佛念宣译。慧嵩笔受。道
安法和对挍。现有威仪。关中追法焉。后不知所终 (第 0075c 页)
等入长安。赵正请
出诸经。当时名德莫能传译。众咸推念。于
是澄执梵文。念译为晋。质断疑义音字
方明。 至建元二十年正月。
复请昙摩难提
出增一阿含及中阿含。于长安城内集义
学沙门。请念为译。敷析研覈二载乃竟。二
含之显。念 (第 0329b 页)
元)(九) |(秦建元二十) |(后秦)(姚苌日雀元) |(西秦)(乞伏国亡) |(后燕)(世祖) (慕容垂元年)
慧远法师。少为儒生。博极群书。尝与僧慧持。造安法
师席下。闻出世间法。而悦之叹曰。儒道九流。 (第 0027c 页)
三 (己卯)四   十五

(庚辰)五 (辛巳)六   十六

(壬午)七 (癸未)八   十七 (甲申)
九 (乙酉)十   十八

(丙戌)十一   (姚秦)帝苌(称建初元改。长安为常安而都之)   十 (第 0039a 页)
中阿含经五十九卷(建元二十一年出。出第一译。竺佛念笔受。见竺道祖晋世杂
录)


增一阿含经五十卷 (建元二十年四月一日。
为秦武威太守赵文业出。是第一译。沙
门慧嵩竺佛念等笔受。见僧睿二秦录僧祐及宝唱并载)


阿育王太子坏 …… (第 0075c 页)
帝世。兜
祛勒国三藏法师昙摩难提。秦言法喜。以建
元初至长安。诵四阿含梵本口授。竺佛念写
为梵文。到 二十年
为符主译。作五十九卷。时
属慕容冲及姚苌反乱。关内危阻未过委悉。 …… (第 0075c 页)
弘法也多难。遇缘也勤
就。可重可悲。

阿毗昙毗婆沙十四卷(建元十九年出。或十二卷)

婆须蜜经十卷 (建元二十年
出。或云是集论)

僧伽罗刹集经三卷 (第 0076a 页)
(建元二十年十一月三十日
出)

右三部合二十七卷。晋孝武帝世。罽宾三藏
法师僧伽跋澄。秦言众现。旧诵婆罗门梵本
甚熟利。昙摩 (第 0076a 页)
群疑。万流仰海而同归。一雨施物而咸润。
诚所谓阿摩勒果实从中生。分陀利华性非
外染之为义也。自晋氏 太元九年
法师始
飞锡南岭宅胜东林。世更七代年垂四百。
流风遗泽逮于今。而人知怀仰。故虎溪为
释氏龙门。庐阜即 (第 0270c 页)

咬饼验之。王齿多。故先立。因名尼叱今。尼叱
今之称自此王始。刘圣公更始元年癸未。即
(年表云。 甲申
即位)改定六部号。仍赐六姓 始作
兜率歌。有嗟辞词脑格 始制黎耜及藏冰
库。作车乘。建虎十八年。伐伊 (第 0965b 页)
 何处渔舟客到烟」
#+END_VERSE


** 难陀辟济

百济本记云。第十五(僧传云十四误)[杵-十+匕]流王即位 甲申
(东晋孝武帝大元九年)
。胡僧摩罗难陀至自晋。迎置宫中礼
敬。明年乙酉。创佛寺于新都汉山州。度僧十
人。此百济佛法之始。又阿 (第 0986a 页)
法渊源始醇。学者得以尽心方等而蔑视老庄。盖
什公有力于法门。岂小补哉。特以夙障之累。致其
居关中才 九载。
所蕴十未行一而不克寿。秦王有
致什之功而弗能成其美。呜呼。使什公峻德梵行
副其所蕴。获永天年。以光大 (第 0124c 页)
壁千贤万圣觅无
踪五眼六通皆罔测彻见万象森罗法法何曾是实
不妨任意逍遥纵横了无碍塞其或未然更听一偈 一年秋
又一年秋眨眼俄惊雪满头道业未成何所
赖人身一失实堪愁两轮日月穿梭过三界轮回若
辊毬可叹世间痴种子今生 (第 0448c 页)
言。遂为定式。安外涉群
书。善文辞。长安中衣冠子弟多依师之。著僧尼轨
范。佛法宪章等。天下则之。 甲申
九年(姚苌自称秦王是为后王)

乙酉十年(秦王丕大安元年)

丙戌十一年(秦王登大初元年)(第 0119a 页)
括也。其中往往有律语。外国不通与沙弥白衣共
视也。此经四分。八诵。凡五十二品。总五百五十五
经。以符 秦建元二十年。
兜祛勒国。沙门昙摩难提。
共竺佛念译出。八十万言。为五十卷矣。

杂阿含

净法师曰。若经与伽陀相应 (第 068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