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釋家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華嚴部類
作玛瑙色。未几而青领院事。山中
素无水。众每以为病。忽有泉出山石间。甘
凉清洁。郡守贺公名为再来泉。 元丰六年
(第 0670a 页)
四月
末示微疾。以书辞郡官诸檀越。 (第 0670a 页)
五月
(第 0670a 页)
四日
灌沐升座别众罢。写偈曰。两处住山。
无可助道。珍重诸人。不须寻讨。遂泊然而
化。阇维收灵骨舍利。塔于 (第 0670a 页)
寺之西北三峰
庵之后。阅世五十有二。坐
三十有七。无
为子杨杰为赞其像曰。一只履两牛皮。金
鸟啼处木鸡飞。半夜卖油翁发笑。白头生
得黑头儿。 …… (第 0670a 页)
沸矣。元
祐三年徐国王奏。号照觉禅师。总于衲子
有大缘。槌拂之下众盈七百。丛席之盛。近
世所未有也。 六年八月
示疾。 (第 0674b 页)
九月二十五
日浴罢安坐而化。 (第 0674b 页)
十月八日
全身葬于雁
门塔之东。世寿六十七。坐四十九 (第 0674b 页)
夏。

(二十一)
 荆门玉泉皓长老塔铭。无尽居士撰。
略云师姓王。眉州丹棱县坼头镇人。天
圣元年。依大力院出家。法名承 (第 0674b 页)
师也。曰元净。即辩才法师
也。海月华亭人。受业普照寺元净。字无象。生
杭州于潜徐氏。赐紫衣。号辩才。 元丰六年

(本传碑记)

癸酉明道二年 大契丹重熙元年。

甲戌景祐元年 大契丹重熙二年。

敕试经通 …… (第 0864c 页)
八日葬全身雁门塔(远公葬所)之东。世寿六
十七岁。坐四十九夏。嗣黄龙南禅师(续灯录)
| 癸亥  元丰六年
大辽 咸雍十九年 |西夏 正月夏众数十万奄至兰州 |

宋九月。夏人纳款。仍乞还侵地撤边戍长为
(第 0875b 页)
玛瑙色。未
几而青领院事。山中素无水。众每以为病。忽有泉出
山石间。甘凉清洁。郡守贺公。名为再来泉。 元丰六年
四月末。示微疾。以书辞郡官诸檀越。五月四日。盥沐
升座。别众罢。写偈曰。两处住持无可助道。珍重诸人 (第 0527a 页)
几而青领院事。山中素无水。众每以为病。忽有泉出
山石间。甘凉清洁。郡守贺公。名为再来泉。元丰六年 四月
末。示微疾。以书辞郡官诸檀越。 (第 0527a 页)
五月四日。
盥沐
升座。别众罢。写偈曰。两处住持无可助道。珍重诸人
不须寻讨。遂泊然而化。阇维收舍利灵骨。以 (第 0527a 页)
闰六月。
塔于寺之西北。三峰庵之后。阅世五十有二。坐三十
有七 (第 0527a 页)
夏。
无为子杨杰。为赞其像曰。一只履。两牛皮。金
乌啼处木鸡飞。半夜卖油翁发笑。白头生得黑头儿
(一本云。 (第 0527a 页)
州宿松县灵隐德滋山主

蜀人。住院二十年。每日
独自上堂。朝朝相似。日日一殿。只者便是。更莫外求。 元丰六年十月四日。
升堂集众。良久云。会么。众无语。
俨然而逝。

*** 景福顺

西蜀人。得法慧南。然缘薄。所居皆远 …… (第 0138c 页)
僧问。𢹂筇领众。祖令当行。坐断要
津。师意如何。师曰。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曰四面
无门山岳秀。 今朝
且得主人归。师曰。你道路头在甚
么处。曰为甚么对面不相识。师曰。且喜到来。问祖意
教意是同是别。师曰 …… (第 0139b 页)
己。师拟对。霞曰。你闹在且去。一日
登钵盂峰。豁然契悟。径归侍立。霞掌曰。将谓你知有。
师欣然拜之。 翌日
霞上堂曰。日照孤峰翠。月临溪水
寒。祖师玄妙诀。莫向寸心安。便下座。师直前曰。今日
升座。更瞒某不得 …… (第 0139c 页)
向火焰里转大法轮。还端的也无。师大笑曰。我却
疑著。曰和尚为甚么却疑著。师曰。野花香满路。幽鸟
不知 春。
问不落风彩。还许转身也无。师曰。石人行处
不同功。曰向上事作么生。师曰。妙在一沤前。岂容千
圣眼。僧 …… (第 0140a 页)
处青阴
合。岩树高低翠锁深。上堂。转功就位。是向去底人。玉
韫荆山贵。转位就功。是却来底人。红炉片雪 春。
功位
俱转。通身不滞。撒手亡依。石女夜登机。密室无人扫。 …… (第 0140b 页)
座。

*** 隆兴府泐潭湛堂文准禅师

兴元府梁氏子。初谒真
净。净问。近离甚处。师曰大仰。净曰。
在甚处。师曰大
沩。净曰。甚处人。师曰。兴元府。净展手曰。我手何似佛
手。师罔措。净曰。适来祇对一一 (第 0141a 页)
玛瑙色。未几而师领院
事。山中素无水。众苦之。忽有泉出山石间。甘凉清洁。
郡守贺公。遂名之为再来泉。 元丰六年五月四日。

沐升堂。别众罢。写偈曰。两处住持。无可助道。珍重诸
人。不须寻讨。投笔而化。

** ▲郢州兴阳 …… (第 0667c 页)
。师速其归。及踵门。师告之
曰。时至吾行矣。才曰。师有何语示徒。乃说偈曰。红日
照扶桑。寒云封华岳。 三更
过铁围。拶折骊龙角。才问。
卵塔巳成。如何是毕竟事。师举拳示之。遂就寝推枕
而寂。

** ▲宗道者 …… (第 0668c 页)
。枕子扑落地。
打破常住砖 上堂。诸方有弄蛇头拨虎尾。跳大海。
剑刃里藏身。云居这里。寒天热水洗脚。 夜间
脱袜打
(第 0669a 页)
早朝
旋打行缠。风吹篱倒。唤人夫。劈篾缚起 师 (第 0669a 页)
南岳双峰寺省回禅师

上堂。南番人汎船。塞北人摇
橹。波斯入大唐。须弥山作舞。是甚么说话 师于宋 神宗元丰癸亥九月十七日。
净发沐浴。辞众。偈曰。九
十二光阴。分明对众说。远洞散寒云。幽窗度残月。言
讫坐逝。茶毗。齿顶不坏。 …… (第 0628b 页)
 问不落二三。请师速道。师曰。前三点后三点。僧便
喝。师亦喝。僧礼拜。师曰。有恁么瞎汉 上堂。拗折秤
衡。将什么定斤两。拈却钵盂匙箸。将什么吃粥饭。不
如向三家村里。东卜西卜。忽然卜著。脱却鼻孔 上
堂。直上直下如何指南。十字纵横作么生提纲。良久
曰。风散乱云长空静。 夜深
明月照窗前 上堂。乃唤
维那。令昨日四人新到人事。新到才出。师乃曰。虽是
小过。令人大怒。新到才展坐 …… (第 0628c 页)
长期 上堂。开
心碗子盛将来。无缝合盘合取去。拟思量何劫悟。看
取眉毛有几许去 上堂。夜来雷声震地。 今朝
细雨
霏霏。乾枯滋润。万物萌芽。且道。嘉州大象。髭须长得
多少。还有道得者么。若也道得。陜府铁牛。是 …… (第 0629a 页)
际。诸仁者。更思量个甚么。昨夜 三更
睡不著。翻身捉
得普贤。贬向无生国里。一觉直至天明。今朝又得与
诸人相见说梦。噫是甚么说话。卓拄杖。 (第 0629c 页)
际。诸仁者。更思量个甚么。 昨夜
三更睡不著。翻身捉
得普贤。贬向无生国里。一觉直至天明。 (第 0629c 页)
今朝
又得与
诸人相见说梦。噫是甚么说话。卓拄杖。下座。

**** 全州灵山本言禅师

僧问。如何是佛。 (第 0629c 页)
避。天然猛将两不伤。暗里全施善周备。兼中到。解
走之人不触道。一般拈掇与君殊。不落是非方始妙。
师于 宋神宗元丰癸亥四月
末。示微疾。以书辞郡官
檀越。 (第 0675b 页)
五月四日。
升座别众罢。示偈曰。两处住持。无可
助道。珍重。诸人不须寻讨。投笔奄息。阇维。获设利五
色同灵骨。塔 …… (第 0675b 页)
。子曰。理合恁么。师
曰。与和尚提鞋挈杖。也不为分外。子曰。有同行在。师
曰。那一人不受教。子休去。 至晚
问师。早来说话未尽。
师曰。请和尚举。子曰卯生日。戌生月。师即点灯来。子
曰。汝上来下去。总不徒然。 …… (第 0675c 页)
曰。得恁么殷勤。师曰。报恩有分 住后。僧问。
无腔曲子。不堕五音。韵出青霄。请师吹唱。师曰。木鸡
夜半。
铁凤叫天明。曰恁么则一句曲含千古韵。满
堂云水尽知音。师曰。无舌童儿能继和。曰作家宗师。
人天眼目。 (第 0675c 页)
师曰。禁取两片皮 问 夜半
正明。天晓不
露。如何是不露底事。师曰。满船空载月。渔父宿芦花
 问如何是曹洞家风。师曰。绳床风雨烂 …… (第 0675c 页)
子道。峰峦秀异。鹤不停机。灵木迢然。凤无依倚。直
得功成不处。电火难追。拟议之问。长途万里 上堂。 腊月三十日
巳前即不问。 (第 0676a 页)
腊月三十日
事作么生。诸
仁者。到这里。佛也为你不得。法也为你不得。祖师也
为你不得。天下老和尚。也为你不得。山 (第 0676a 页)
庆宿松灵隐德滋山主

蜀人。住院二十年。每独自
升座曰。朝朝相似。日日一般。只者便是。更莫别参。宋 神宗元丰癸亥十月四日。
升堂集众。良久曰。会么。众
无语。师俨然而逝。

**** 吉安禾山德普禅师

绵州蒲氏子。少尚气节 (第 0042a 页)
天瞻仰。退居京师华严。
王公贵人皆来咨道。都尉曹公见谓。此真吾师也。朝
夕扣请。奏赐章服.师名。 元丰六年八月五日。
示众云。
浮世幻身。安能久寄。索笔书颂。投毫而逝。

问。如何是
意中玄。

师云。千思万想。

(第 0689b 页)
寺德滋山主

蜀人也。自住院二十年。
每日独自上堂云。朝朝相似。日日一般。祗遮便是。更
莫别求。 元丰六年十月四日。
升堂集众。良久。云。会么。
众无语。师俨然而逝。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三


都勾当藏主沙门 灵肇 (第 0725c 页)
上。参。

南岳双峰省回禅师上堂。南番人泛船。塞北
人摇橹。波斯入大唐。须弥山作舞。是甚么
说话。师 元丰六年九月十七日
净发沐浴辞
众。偈曰。九十二光阴。分明对众说。远洞散寒
云。幽西度残月。言讫坐逝。茶毗齿顶不坏。上 (第 0508a 页)
舒州宿松县灵隐德滋山主。蜀人。住院二十
年。每日独自上堂曰。朝朝相似日日一般。只
这便是更莫别求。 元丰六年十月四日
升堂
集众。良久曰。会么。众无语。师俨然而逝。

江州东林兴龙寺常总禅师。延平施氏子。久
依黄龙密授 …… (第 0573c 页)
。喝老僧那。僧又喝。
师曰。放过又争得便打。上堂。乾坤大地常演
圆音。日月星辰每谈实相。翻忆先黄龙道
雨淋漓连宵彻曙。点点无弘不落别处。复云。
滴穿汝眼睛浸烂汝鼻孔。东林则不然。终归
大海作波涛。击禅床 …… (第 0574a 页)
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已到之
者顶载奉行。未到之者应如是知如是信。击
禅床下座。师于壬申年七月七日夜 子时

丈敷坐。谓大众曰。三处住持不传一法。火风
聚散物理常情。吾灭后不得随世俗厚葬缞
绖哭泣。当禀我佛 (第 0574c 页)
西天竺法火化归塔。遂说
偈曰。今年六十六。三处因缘足。 夜半
火烧山。
跳入火中浴。言毕示寂。阇维得五色舍利。塔
建于云居山。师清癯发白不剪。风度英特。说
法好讥 …… (第 0574c 页)
尝夜舟归自霅川。寇劫舟白刃交错。舟
人惊怖不知所出。师安坐徐曰。钱帛皆施汝。
人命不可害也。盗既去。 至旦
人来视舟意师
死矣。而貌和神凝如常日。其临生死祸福能
脱然无累如此。元祐四年移住承天万寿寺
众益盛。 (第 0575a 页)
粮。有颂举似大
众。饥餐松柏叶。渴饮涧中泉。看罢青青竹。和衣自在
眠。大众。更有山怀为君说。今年年是 去年
年。上堂。此
剑刃上事。须剑刃上汉始得。有般名利之徒。为人天
师。悬羊头卖狗肉。坏后进初机。灭先圣洪 (第 0149c 页)
予虽欲问。不知所问
矣。呜呼道不可以不刳心焉。既示疾。遍作书。别所往
来之人。奄然而寂。年六十有九。 时元丰六年九月
也。
藏骨龙门菩提院之上方。

*** 浮山远公传

禅师。名法远。郑圃田人也。出于王氏。十九出家。 (第 0415a 页)
。文可之。自是言语偈颂。发如涌泉。高安太守。
请住石台清凉。巳徙黄檗。师为人。直而淳信。不饰外
事。 元丰六年。
师得疾甚苦。从医于市。时眉山苏辙。谪
高安。师谓之曰。君静而惠。可以学道。且云。吾病夙业
也。殆不复 (第 0427a 页)
改庆历)已丑(改皇祐)甲午(改至和)丙申(改嘉祐)
甲辰(英宗治平元年)戊申(神宗熙宁元年)戊午(改 元丰)癸亥(元丰六年
止)

** (甲子)楚圆谒洪諲禅师

楚圆。住南原三年。弃去谒洪諲。諲首山高弟。衲子非
人类精奇。 …… (第 0704b 页)
。缺他不可。曰与么殷勤。曰报恩有分。元丰五
年。出世沂州仙洞。迁招提龙门郢州大阳随州大洪。 (癸亥)
投子义青禅师入寂(大阳玄法嗣曹洞第七世)

义青。住投子。 (第 0727a 页)
元丰六年四月。
示微疾。乃以书辞郡守
诸官。及在家诸檀越。 (第 0727a 页)
五月
日。升堂别众罢。写偈曰。两
处住持。无可助道。珍重诸人。不须寻讨。遂投笔而化。
阇维收舍利灵骨。塔三 (第 0727a 页)
 按辽史道宗本纪。咸雍八年春正月癸未。乌古敌烈
部。详稳耶律巢等奏。克北边捷以战多杀人。饭僧南
京中京。三月癸卯。有司奏。春泰宁江三州三十馀人。
愿为僧尼。受具足戒。许之。秋七月丁未。以御书华严
经五颂。出示群臣。冬十二月庚寅。赐高丽佛经一藏。

太康元年。三月乙巳。命皇太子写佛书。

太康四年。秋七月甲戌。诸路奏。饭僧尼三十六万。

太康五年。秋九月己卯。诏诸路。毋禁僧徒开坛。冬十
一月丁丑。召沙门守道。开坛于内殿。 太康九年。冬十一月甲寅。
诏僧善知。雠校高丽所进
佛经。颁行之。

太康十年。春正月丙午。复建南京奉福寺浮图。 (第 0024c 页)
八遍为期。又以誓生安养复翘足。一昼
夜诵弥陀号未终。前数日梦若宫室者。或告曰。净土
中品。汝所生也。 元丰六年五月二十一日。
更衣坐书
赞佛偈曰。吾生净土决矣。泊然而化。 (第 0327c 页)
闰六月十日

于庵右。寿八十六。腊七十三。性恬貌古。少语寡欲。举
止沈厚。与人慈和。天台教门异论尤多。师资相戾 (第 0327c 页)
语异常。为设食。食竟出钟山。坐定林松下。县官资给。
胜士云集。初入都持二木槌。至是号扣门槌云。大同 元年
请讲三慧般若于重云殿。公卿毕集。天子至。众
皆迎。大士不动。御史中丞问。答曰。法地若动。一切法
不安 …… (第 0350b 页)
冬。嵩示
寂龙丘。岩大士曰。嵩公巳还兜率天。与我度生之侣
去巳尽矣。我不得久住。作还源诗十二章。大建 元年
四月二十四日示寂。年七十三。三日体犹柔煖香洁。
又七日。县令陈钟耆来礼敬。传香次及大士。犹反手
受香 …… (第 0350c 页)

又赴阙尚骑支遁马援毫。犹待仲尼。麟进御玺书褒
美。未几徵入京住天寿寺。淳化二年充史馆编修。至
元年
知西京教门事章。圣登极赐对有加礼。咸平
初擢右街僧录。三年迁左街参政。苏易简撰三教圣
贤事迹奏师与道 (第 0353a 页)
笑。青松有馀哀。忽闻道人归。
鸟语山容开。云云)
三年复谢去。居南山之龙井。士庶争
为筑室。遂成蓝宇。 六年。
太守邓伯温请居
南屏。越明年。复归龙井。时灵山虚席。师以
慈云师祖道场俯就众请。及月馀于禅定
中见金 (第 021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