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全晋文
鉴字方回,鉴子。成帝时袭爵南昌县公,徵拜中书侍郎;历骠骑何充征北褚褒长史,迁黄门侍郎,转临海太守。以疾去职,居章安十馀年。简文辅政,徵拜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出为辅国将军、会稽内史,迁都督徐、兖、青、幽、扬州之晋陵诸军事、领徐兖二州刺史、平北将军假节,转冠军将军会稽内史。简文即位,就加镇军将军都督浙江东五郡军事。孝武时致仕,徵拜司空不起。太元九年卒,年七十二,赠侍中司空,谥曰文穆。有集四卷。
全晋文·卷十三
后讳蒜子,河南阳翟人,征北将军褚裒女。康帝为琅邪王,纳为妃。及即位,立为皇后。穆帝即位,尊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升平元年归政居崇德宫,及哀、废二帝时,复临朝称制。简文即位,尊为崇德皇太后。孝武即位,复临朝称制,太元元年归政,至九年崩。在位四十年。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慕容泓 | 燕兴 | 384年四月—384年十二月 |
全晋文
泓,前燕慕容炜弟,封济北王,燕亡入秦,为北地长史。苻坚败,起兵,自称使持节大都督陕西诸事、大将军、雍州牧、济北王,领司徒,以晋太元九年改元燕脊。明年,为其下高盖宿勤崇等所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5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略阳临渭人,氐族。苻坚第二子。封平原公。苻坚建元十六年,平洛阳,命晖为镇东大将军、豫州牧,镇洛阳。十九年翟斌反秦,谋攻洛阳,晖率洛阳、陕城之众七万归于长安。二十年,西燕主慕容冲率众进攻长安。坚以晖为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大将军,率兵五万拒冲,兵败。次年坚责之,愤恚自杀。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一 译经科一
此云众现。罽宾国人也。渊懿有识量。博究三藏。特善禅数经。诵阿毗昙毗婆沙。精入其义。纵浪诸国。以弘化为己任。苻坚建元十七年。至关中。初大乘经典未广。禅数学方盛。现既至。道俗归之。以为法匠。秘书郎赵正。请出阿毗昙毗婆沙梵本。与道安等宣译。现口授。外国沙门昙摩难提笔缀其文。佛图罗刹宣译之。秦沙门敏智润以词。建元十九年四月集译。至秋方毕。又以婆须蜜胡本自随。明年与昙摩难提僧伽婆共执梵本。沙门佛念宣译。慧嵩笔受。道安法和对挍。现有威仪。关中追法焉。后不知所终。
僧伽跋澄。此云众现。罽宾人。毅然有渊懿之量。历寻名师备习三藏。博览众典特善数经。闇诵阿毗昙毗婆沙贯其妙旨。常浪志游方观风弘化。符坚建元十七年。来入关中。先是大乘之典未广。禅数之学甚盛。既至长安咸称法匠焉。符坚秘书郎赵正崇仰大法。尝闻外国宗习阿毗昙毗婆沙而跋澄讽诵。乃四事礼供。请译梵文。遂共名德法师释道安等集僧宣译。跋證口诵经本。外国沙门昙摩难提笔受为梵文。佛图罗刹宣译。秦沙门敏智笔受为晋本。以伪秦建元十九年译出。自孟夏至仲秋方讫。初跋澄又赍婆须蜜梵本自随。明年赵正复请出之。跋澄乃与昙摩难提及僧伽提婆三人共执梵本。秦沙门佛念宣译。慧嵩笔受。安公法和对共校定。故二经流布传学迄今。跋澄戒德整峻虚靖离俗。关中僧众则而象之。后不知所终。佛图罗刹。不知何国人。德业纯粹该览经典。久游中土善闲汉言。其宣译梵文见重符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谯国铚人,字叔夏,小字子野,一作野王。桓宣族子。频参诸府军事,迁淮南太守。以绥御有方,进都督豫州诸军事、西中郎将、豫州刺史。孝武帝太元八年,淝水之战中,与谢玄等大破前秦苻坚,封永修县侯。进号右军将军。次年,桓冲卒,迁都督江州荆州十郡豫州四郡军事、江州刺史,绥抚荒杂,宽恤为物,能得众心。官至护军将军。喜音乐,善吹笛,为江左第一。又能挽歌,与羊昙、山松时谓三绝。王徽之赴京师,泊舟溪侧,遇伊,令人请伊奏笛。伊素不与徽之相识,便下车,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相传琴曲《梅花三弄》系据其笛曲《三调》改编而成。
简介
司马昙之(4世纪 384年 11月6日),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安平献王司马孚的后裔《魏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二十五》:司马叔璠,晋安平献王孚之后也。父昙之,司马德宗河间王。,河间武王司马钦之子,东晋宗室、官员。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后秦南安人。羌族。后秦主姚苌同母弟。初仕苌为征虏将军。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苌即位称后秦,以绪为司隶校尉,镇长安。兴嗣位,徙镇安定,封晋王。后率众攻河东太守柳恭,恭降,以绪为并、冀二州牧,镇蒲坂。位至丞相。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人。后燕慕容垂燕元元年(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垂欲袭据洛阳,引兵而东,故扶馀王荥阳太守蔚率众降。垂以蔚为征东大将军、统府左长史,仍封扶馀王。建兴七年为右仆射。慕容宝即位,以为太傅。
维基
逯鲁曾(?—1352年),字善止,元朝修武(今河南省修武县)人。逯鲁曾性情刚正,通晓经史。泰定四年(1327年)进士。授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担任御史台掾,掌机密。升任太常博士。元武宗之庙,没有以皇后配享,集群臣廷议之。逯鲁曾说武宗皇后真哥无子,没有立其庙主。右丞相伯颜主张元明宗之母亦乞列氏配享。徽政院传太后旨,以元文宗之母唐兀氏可以配享。伯颜问逯鲁曾:“先朝以真哥皇后无子,不立庙主,今立明宗之母还是文宗之母?”他回答:“真哥皇后在武宗朝,已受玉册,为武宗皇后,明宗、文宗二母后,都是妾室。现在以无子的原因,不立庙主,以妾为正宫,是作为大臣废黜先君的皇后,作为儿子追封先父的妾室,于礼不合。之前燕王慕容垂即位,追废他的母后,而立其生母为后,以配享先王慕容皝,为万世所笑,岂能复蹈其辙?”集贤大学士陈颢,讨厌逯鲁曾,说:“唐太宗册封曹王明之母为皇后,也是二后,难道不可以吗?”(其实唐太宗并没有册封曹王之母为皇后。)逯鲁曾说:“尧之母为帝喾庶妃,尧立为帝,没听说册封她为后而配享帝喾。皇上为大元天子,不学尧、舜,而学唐太宗吗?”于是以真哥皇后配享。后来逯鲁曾升任监察御史,弹劾伯颜余党太尉答失海牙、阿吉剌、右丞巩卜班、刑部尚书兀突蛮、监察御史吉当普、哈剌完者、院使月鲁不花、郎中吕思诚等八人,元顺帝将他们全部罢黜,朝廷肃然。历任刑部员外郎、宗正府郎中、辽阳行省左右司郎中、佥山北道肃政廉访司事、礼部郎中。至正十二年(1352年),逯鲁曾以资善大夫、淮南宣慰使,领征讨事,率领海盐丁五千人跟随脱脱镇压徐州、淮东地区农民起义军,在军中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