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人物库
刘文公春秋刘国 ? — 前506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刘文公 前521年—前507年 姓名:卷。
维基
刘文公(?-前506年)春秋时期刘国国君姬姓刘氏,名狄一名卷,又作鼢,子爵
鲁昭公二十二年(前520年)夏四月乙丑周景王驾崩,戊辰,刘子刘献公挚卒,无嫡子,单子单穆公刘献公庶子伯鼢为刘文公
刘文公单穆公景王宠臣宾起宾孟)不和,宾起支持景王之子王子朝
景王死后,刘文公单穆公五月庚辰日宾起
景王长子猛周悼王
毛伯得尹文公召庄公支持王子朝,驱逐周悼王刘文公单穆公,立王子朝为王。
周悼王十一月乙酉去世,己丑,其弟周敬王即位
之后,刘文公单穆公支持的周敬王毛伯得尹文公召庄公召简公支持的王子朝,在王畿附近,作战了三年,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年)冬,在晋国文子跞、赵简子鞅的支持下,周敬王一方胜利,十一月王子朝毛伯得尹文公逃到楚国
王子朝谴责刘文公单穆公废长立幼。
十二月周敬王入王城。
鲁定公四年(前506年)三月刘文公吴王阖闾攻打楚国之机,与苌弘范献子谋划攻打楚国,在召陵会合诸侯晋定公宋景公鲁定公蔡昭侯卫灵公陈惠公郑献公许男斯曹隐公莒郊公邾隐公、顿子、胡子豹滕顷公薛襄公杞隐公小邾惠公齐国大夫国夏
不久,刘文公去世。
僧智首隋末唐初 567 — 635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四 传宗科
安定皇甫氏
晋玄晏先生裔孙也。
后徙漳滨。
因世居之。
初依相之云门寺稠公上足智旻禅师出家。
以为戒诚定慧之本。
方童稚。
使先服习。
既而其母亦于官寺薙落。
名法施
八敬五仪。
尼众推重。
虽割爱。
尚尔钟情。
欲其夙与法流。
盛沾道味。
乃启于
授以具足。
周访师表。
寔难其人。
如是三载。
始遂素心。
时则年二十有二矣。
虽尝冥感所證。
终未易知。
又祈祷于古佛塔前。
佛现摩顶。
而后益信不疑。
自尔教成行备。
会贯部文道洪之席。
同侣七百。
锋颖如林。
至于研辞覈义。
亢厥宗猷
无与让。
故未至立年。
频升高座。
灵裕法师
释门之雄伯也。
提携缁属。
亲预末筵。
学者荣之。
隋兴文皇为文穆后造大禅定道场于京师
以荐冥福。
诏起师等。
侍入关。
止禅定。
每敷弘之暇。
考定三藏众经辞指。
五部区分钞三十一卷。
况秦中专奉僧祇。
洪遵律师
创开四分。
兹则标宗控会。
涣然大通
负笈之宾。
日填堂宇。
亦赞相。
以成其美。
大业初
诏住大禅定道场。
俄而抽撤馀资。
双塔于云门故墟。
以表出家受戒之地。
贞观初
天竺藏主翻译事。
诏證律义。
八年诏充弘福寺上座。
高宗东宫
皇后穆氏薨背。
故建兹寺。
以慰圣善之思。
尤欲致
以严其纪纲云。
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以宿疾加剧而卒。
寿六十九。
讣闻。
皇上哀悼。
诏丧事所须。
有司周备。
仍赐葬地十亩于京城西郊之龙首原。
仆射房玄龄
詹事杜正伦
皆受戒弟子。
共勒碑以播芳烈。
许敬宗撰文
终始开讲。
仅百遍。
抑固其勤于弘演如此。
释智首
姓皇甫氏
其源即安定玄晏先生之后也。
家世丘园素居物表。
随官流寓徙宅漳滨。
而幼抱贞亮夙标雄杰。
髫年离俗驰誉乡邦。
初投相州云门寺智旻而出家焉。
旻亦禅府龙骧心学翘望。
即稠公之神足也。
岁居学稚且略禁科。
权示五门拥其三业。
而神慧所指不慕下流。
览属遗教戒为师本。
定慧众善自此而繁。
义理相符敢违先诰。
所以每值律徒潜声咨问。
随闻弘范如说修行。
由是五众分騼。
莫不就而请谒。
俄而母氏辞世。
复入道门。
名为法施
住于官寺。
深修八敬遵重五仪。
志欲预有。
制门誓愿奉而承则。
然尼众在道。
染附情深戒约是投。
率多轻毁。
割爱从道履正栖心。
威服尼流声高魏土。
自玄化东被未有斯踪。
膝下相亲素钟华望
欲早服道味濡沫戒宗。
乃启旻授其具足。
而未之许也。
便内惟正检外讯侪章。
恭附遵修缉谐伦伍。
旻察其仪轨默而识之。
知其风骨坚深乃许其受戒。
以缘成之法事假明贤
恐薄坠行门便有沦道器。
周访郑卫盛德胜人
不累年期必邀登讣。
时过三载方遂素怀。
二十有二方禀大戒。
虽从师授而得否未知。
乃于古佛塔前请祈显證。
蒙降佛摩顶身心安泰
方知感戒有实。
自尔旦夕咨访挺出恒标。
虽教所未闻。
而行仪先备。
及寻律部多会其文。
明若夙知更陶神府。
其有事义乖滞者。
皆汰浍相融冥逾合契。
后听道洪律席。
同侣七百锋颖如林。
至于寻文比义。
自言迥拔。
及玄思励勇通冠群宗。
刚正严明风飙遗绪者。
莫尚于矣。
故未至立年频开律府。
懿德敏行咸共器之。
灵裕法师道振雄伯范超伦等。
亲管缁属预在下筵。
时共美之重增荣观。
会隋高造寺远召禅宗。
将欲广振律诠流晖帝壤。
若不附定通戒。
行学无归。
遂随师入关止于禅定。
解既冥通声光三辅。
初达天邑具览篇章便更博观。
新解润以前闻。
有识悟其玄规。
更开讲肆既副本愿。
登即然之。
每日处众敷弘。
馀时却扫寻阅。
于是三藏众经四年考定。
其有词旨与律相关者。
并对疏条会其前失。
自律部东阐六百许年。
传度归戒多迷体相。
五部混而未分。
二见纷其交杂。
海内受戒。
并诵法正之文。
至于行护。
随相多委师资相袭。
缓急任其去取。
轻重互而裁断。
乃衔慨披栝往往发蒙。
商略古今具陈人世。
五部区分钞二十一卷。
所谓高墉崇映天网遐张。
再敞殊文统疏异术。
群律见翻四百馀卷因循讲解。
由来一乱。
今并括其同异。
定其废立。
本疏云师所撰。
今缵两倍过之。
故得诸部方驾于唐衢
七众周睇于贞观者。
首之力矣。
关中专尚素奉僧祇。
洪遵律师创开四分。
而兼经通诲。
道俗奔随。
至于传文律仪盖蔑如也。
乃播此幽求便即对开两设。
沈文伏义
亘通古而未弘。
硕难巨疑。
抑众师之不解。
皆标宗控会。
释然大观。
是由理思淹融。
故能统详决矣。
使夫持律之宾日填堂宇。
亦亲于法座命众师之。
相成之道不忘。
弘赞之功靡替。
遂得知归秦土。
莫不宗猷法镜
始于随文末纪。
终于大渐之前。
三十馀载独步京辇无敢抗衡敷演所被成匠非一所以见迹行徒知名唐世者。
皆是首之汲引。
寔由匡弼之功。
而复每升法宇规诫学徒。
微涉滥非者为停讲坐。
或有堕学者皆召而诲喻。
闻者垂泣无不惩革。
大业之始。
又追住大禅定道场。
今所谓大总持寺是也。
供事转厚弥所遗削。
顾以道穆帝里化移关表旧土凋丧流神靡依。
乃抽撤什物百有馀段。
相州云门故墟。
今名光严山寺。
于出家受戒二所双建两塔。
蓥以珠宝饰以丹青。
为列代之仪表。
亦行学之资据。
各铭景行树于塔右。
贞观元年
天竺三藏大赍梵本拟译唐文。
乃诏所司搜扬英达。
佥议所及遂处翻传。
其有涉律宗。
皆咨而取正。
至于八年
上以圣善早丧远感难陈虽化满天下而罔极之情未展。
奉为太穆皇后
宫城之西造弘福寺
广延德望咸萃其中。
恐侥倖时誉妄登位席。
道素严正不滥邀延。
百辟上闻。
召为弘福上座即总纲任采擢僧伦
其有预在徵迎。
莫不咨而趣舍。
使夫众侣云会等嗅如不肃成规流芳不绝。
自爰初开讲誓穷百遍。
必得果心夕死可矣。
始于漳表终至渭滨
随方陶诱恰穷本愿。
庆本所念未几而终。
详诸物议可为知命以贞观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宿疹再加。
卒于所住。
春秋六十有九。
皇上哀悼。
下敕令百司供给。
丧事所须周备。
自隋至唐。
僧无国葬。
创开摸揩。
时共重之。
仆射房玄龄
詹事杜正伦
并诸公卿。
并亲尽哀诉崇戒范也。
至二十九日
装办方具。
时惟炎夏而尸不腐臭。
众共嗟之。
斯持戒力也。
诸寺门学竞引素幢充诸街巷。
官给地十亩于京城西郊之龙首原。
县夫三百筑土坟之。
种柏千株于今茂矣。
义门学共立高碑。
勒于弘福寺门。
许敬宗为文。
律师弘化终始有闻。
博见之举通古罕例。
自讲士交竞救习昔传。
雠勘群宗多乖名实。
非夫积因往世。
故得情启天乘。
数百年来收宗始定。
兼勤于听说重于行事。
随务造仪皆箴艾。
每于晦望说戒先具法物。
花香交饰蓥发堂中。
预在听徒合掌跪坐一众兢竦。
终于前事说欲陈净偏所诫期。
每讲出罪濯诸沈累。
故持律之士多往参焉。
自终世后此事便绝。
余尝处末座向经十载具观盛化。
不觉谓之。
生常初未之钦遇也。
乃发愤关表具觌异徒。
溢目者希将还京辅。
忽承即世行相自崩。
返望当时有逾天岸。
呜呼可悲之深矣。
淳皇后
简介
陈氏,明太祖朱元璋之母。
盱眙津里镇人。
嫁与朱五四为妻,生育四子二女。
元顺帝至正四年,旱蝗成灾,瘟疫横行,四月二十二日死于贫病之中,终年五十九岁。
无安身之地,靠刘继祖恩赐,才得以与其夫合葬。
宋小明王龙凤九年追赠公夫人。
朱元璋称帝后,洪武元年正月追尊为淳皇后,改建其墓葬为中都皇陵。
湛若水明 1466 — 1560
维基
湛若水(1466年11月20日—1560年5月16日)初名露字民泽,避祖讳更名为雨,后又更名为若水
字元明号甘泉学者称甘泉先生晚号默翁广东增城人,祖籍江浙莆田(今福建)明朝理学家。
进士出身
生于成化二年十月十三日1466年11月20日)。
弘治五年(1492年)中广东乡举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擢编修
当时王守仁吏部讲学,湛若水吕楠与其相唱和。
不久,奉命出使安南
正德年间,母亲逝世,丁内艰归乡,为其守墓三年
守丧结束后卜居西樵山讲学,来此求学的书生,湛若水会先要求其学习礼仪,而后才能入席听讲,兴起者甚众。
嘉靖初年入朝,升翰林院侍读,不久升南京国子监祭酒礼部侍郎,官至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后致仕归乡。
嘉靖三十九年四月廿二日1560年5月16日)逝世于番禺禺山精舍,享耆寿九十四岁,后归葬故乡增城天蚕岭。
赠太子少保谥文简
冯绶
维基
冯绶(1505年—?
年),字以著四川潼川州遂宁县人,匠籍,治《春秋》,年三十七岁中式嘉靖二十年辛丑科第三甲第一百一十一名进士
四月二十二日生,行二,曾祖冯源广,知县;祖冯玠;父冯直之;母王氏;继母陈氏。
慈侍下,妻赵氏,继妻王氏;兄缨,弟绅;绣;䌷;缲;绢;缜;绂;缵;缙;缤;绾;绚;繻。
国子生中式四川乡试第三十九名举人,会试中式第一百九十二名。
何天启明 1504 — 1563
维基
何天启(1504年—1563年)字义占号凤冈江西广信府贵溪县人,民籍。
闰四月二十二日生,行七十五,治《易经》,由国子生中式江西乡试第二十八名举人,年二十九岁中式嘉靖十一年壬辰科会试第一百六十九名,第三甲第七名进士
观礼部政,授行人,十三年十二月户科给事中十四年九月淳安县县丞,嘉善知县南雄府同知,复补东昌府同知,升南京兵部员外郎郎中二十三年六月江佥事,止。
谢东阳
维基
谢东阳(1523年—?
年),字子生四川保宁千户所军籍湖广巴陵县人
闰四月二十二日生,行二,治《诗经》,由保宁府学生中式四川乡试第四十九名举人,年三十七岁中式嘉靖三十八年会试第二百四十名,己未科第三甲第三十名进士
历官兵部员外郎隆庆五年(1571年)正月山东按察司佥事,分巡东兖道,因被御史田子坚弹劾,万历元年(1573年)三月调简。
二年八月起补陕西佥事四年二月以病乞休。
路振飞明末 1590 — 1649
维基
路振飞(1590年—1647年)字见白号皓月直隶广平府曲周县东关人,明末和南明重臣。
天启乙丑进士
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进士,初任泾阳县知县,在任期间地方出现饥荒,路振飞设法蠲赈,抚集流移,前后救活了数万人。
后来邻近的州县盗起,延及云阳路振飞团练乡勇,又身先士卒督战,最终成功歼灭入侵的盗贼头领数十人,使得以后盗贼们「相戒毋敢入境」。
又打通河运,致使泾阳出现「渭川百货咸集于泾,所省辇负费十之八」。
路振飞也曾拒建魏忠贤生祠。
崇祯四年(1631年)四川道监察御史,任内极言时弊,但多不被接纳。
崇祯六年(1633年)巡按福建,海盗刘香勾结荷兰人入侵者犯边,振飞重用郑芝龙平定刘香,驱逐荷兰舰队。
崇祯十六年(1644年)秋,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淮扬,任内派遣金声桓等分道防河,又团练乡兵,犒以牛酒,数年间便得强兵数万。
甲申之变后,路振飞致书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谓“伦序当在福王,宜早定社稷主”。
明绍宗即位,于振飞有旧恩,下诏封振飞为右都御史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等职。
路振飞子路泽浓年方十七,随父亲谒见隆武帝隆武帝赐其名为太平,授锦衣卫百户、改兵部职方司主事,不久,升广西按察使司佥事
终官吏部尚书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清兵陷仙霞关绍宗汀州振飞亡海岛。
永历元年(顺治四年,1647年)振飞南下投奔昭宗是年四月二十二日病死于广州顺德陈村途中,谥文贞
段昌祚
维基
段昌祚(1622年4月22日17世纪),字西美号豫充河南怀庆府济源县人
段昌祚个性孝顺,李自成作乱背负亲人到山中避难得免,兄弟分产只取贫瘠一部分,亦好施与贫困,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人顺治三年(1646年)进士,先在大理寺观政,后获授平顺知县,公正严明刚毅果决,数句说话就能定夺案件,六年(1649年)姜镶归附南明,他携带官印在东山避乱,同年九月带领河南清兵收复城池,多罗郡王赠与丝袍,后补任南乐知县,正直一如在平顺,吏胥不敢干以私利,同时劝民种植,设法抓捕盗贼令地方安宁,邑内人民都称他为神明。
之后入朝段昌祚升任中书舍人康熙八年(1669年)己酉典试浙江,取录多位名流,转任工部营缮司主事,督理陵工不辞劳苦,再负责经营宝源局疏通钱法,后因病辞官不再出仕,士绅都奉他为师表,死后入祀乡贤祠。
周范莲
维基
周范莲(1700年—1764年)字效白江苏省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市)人。
雍正七年(1729年)己酉顺天举人雍正八年(1730年)庚戌科第二甲第六名进士出身
翰林院庶吉士雍正十一年(1733年)四月二十日散馆授编修雍正十三年(1735年)己酉闰四月二十二日,以翰林院编修贵州乡试主考官
乾隆帝即位后充实录馆纂修官乾隆元年(1736年)五月,出授浙江严州府知府
严州府境内多山、土壤贫瘠,山谷周围的田地难以耕种,却征收相同田赋,建德县特别严重。
周范莲履勘证实后,力请豁免田赋。
桐庐县水灾,周范莲亲自施赈抚恤,赋税较重者,请准减免三分之二税额。
淳安县之前遇新安江大水冲坏堤防,周范莲主持修筑新堤
乾隆五年(1740年),改绍兴府知府
严州士绅居民为周范莲立“去思碑”、“思范亭”,上任后修筑江塘、海塘,清理上虞县夏盖湖的官府所有田地,疏浚余姚县汝仇湖,修葺育婴堂、普济堂,绍兴府大水,在上虞县水淹至县城城墙,道员前往勘灾,抚绥不得法,饥民哗变扰乱;周范莲即日发赈,惩治为首倡乱者一人,群众于是平服下来。
又考量受雇的佣作不在赈济名单内,主持修筑湖田堤埂,开凿柳塘、利济塘,以工代赈,使百姓存活甚多,周范莲与其特聘的孙灏陈兆仑方楘如徐廷槐诸位名儒主讲蕺山书院,振兴文风,署理宁绍台道,随即以失察蒙蔽的过失议处降级。
周范莲以乞养年老母亲离职归乡,后丁母忧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服阙后授广西南宁府同知,署理镇安府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引疾归,未离开即卒于任上。
有子周光镛,乾隆四十四年举人,官安徽休宁县教谕
宋锦
维基
宋锦(1706年—1772年)字在中号东郊河南武陟县人
生于康熙四十五年四月二十二日子时雍正乙酉拔贡,壬子癸丑联捷进士乾隆三年戊午四川嘉定府犍为县知县辛酉四川乡试同考官九年大计卓开,十一年题升合州知州十六年广东德庆州十八年崖州二十六年惠州通判二十九年琼州府同知三十二年知州,署广州海防军民府,三十三年戊子广署澳门军民府,是年秋告归,三十七年十一月十六日辰时寿终,享寿六十有七。
夏修恕
维基
夏修恕(?
年—1840年),字浑初又字浑夫号森圃
江西省南昌府新建县(今属南昌市)人。
嘉庆三年(1798年)壬戌江西乡试第一百十六名举人
嘉庆七年(1802年)壬戌科第三甲第一百五十五名同进士出身
翰林院庶吉士
九年(1804年),加入消寒诗社。
十年(1805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检讨
国史馆协修官、功臣馆纂修官。
十二年(1807年),充任丁卯顺天乡试同考官
十六年(1811年),充辛未科会试同考官
十七年(1812年),考选都察院山西道监察御史
十八年(1813年),四月,奏请「釐刑狱以省拖累」,嘉庆帝上谕:「所奏深合事理。
国家明刑弼教,意本期于无刑,有罪者不容轻纵,无罪者尤不可株连。
刑部总理谳狱,然案情较重、罪名大小,办理自有等差。
近日五城及步军统领衙门于寻常讼案罪止杖笞以下者,往往不察事理,概以送部了事,以致刑部审之案日积日多,不能速为断结,迨至逐案审理,其事甚细,而到案之人久羁缧绁,隶徒中饱,赀产荡然。
又或查拿案犯,不辨真伪,辄请交部严鞫,及讯明无辜被累,而正犯转得远飏,纷纷株系,桎梏相望,皆足上干天和。
刑部详查定例并酌定条款,凡轻罪细故、可由五城及步军统领衙门审结者,俱令自行拟结;其应送部而不送部者,固当照例参处,如不应送部而率意送部者,刑部将原案駮回并将该衙门题奏请旨。
至于刑部收禁人犯,尤当审度案情,其问徒以下轻罪人犯、以及干连待质之人,例应取保候审,今往往一概收禁,以致囹圄积滞、疾病颠连,甚或遭瘐毙之惨。
据该御史奏称本年正月以来,狱犯患病及病故者已数十起,殊堪悯恻。
刑部查明现在监禁人犯,此内凡轻罪及传案待质者,立即清理省释,毋稍稽滞。
嗣后该堂官并随时查察,如司员等有滥传收禁者,均予参处;其内外问刑衙门引用律例,前曾有旨,不得用虽但字样、抑扬其词,今或以他字代用,仍复何所区别,著再行申禁。
断案总当援引正条,如本有专律,不得改引他条,意为重轻,文致人罪。
又该御史奏请饬令刑部于承审本司之外勿另行派审一条,谳狱之道,本当专其责成,即如刑部执法之官,朕于一切案件皆交该部审拟;遇有案情重大者,特派大学士九卿军机大臣会审,亦非事所恒有。
刑部于签分各司之案,多派员会审,殊非覈实之法。
嗣后除实有疑难重案,仍准遴派干员会审外,其寻常案件总责令承办之司细心推鞫,俾令各举其职,以杜诿卸。
该堂官其加意整饬,钦恤惟刑,用协咸中
八月,转京畿道监察御史
十九年(1814年),正月,针对癸酉之变善后事宜奏请「严禁妄拿无辜」,上谕:「所奏甚是,此次办理叛案,其从贼逆党必当悉数捕诛,不容一名漏网。
但岂得因此株累查拿,扰及良善?
近日审讯各处查缉送部之人,多有妄报邀功、挟仇诬陷者,虽审明后即予昭雪,而其人羁禁囹圄,室家播弃,赀产荡然,且有因以瘐毙者。
似此妄行罗织,心实不忍,良民何辜,遭此苛政,其可以消沴戾而召祥和。
现在必应查拿之犯,俱经刑部将年貌住址根究明确,开单饬交京畿及各省按名踹缉,务获究办。
此外如再有妄拿无辜诱供刑逼、以及仇扳捏控者,审明俱按律坐诬治罪,庶矜慎刑狱,除莠良,以靖人心而迓昊贶。
」后擢都察院兵科给事中
冬季充巡城给事中巡视东仓、东城,罢黜奸猾吏员,铲除盗匪。
二十二年(1817年),擢刑科掌印给事中
六月,弹劾直隶总督方受畴迟延不审理赵师氏呈控案件,奏请究查。
外授广东惠潮嘉兵备道,剿戮匪徒,抚平械斗,收缴民间鸟枪,训练州县壮丁,设置义学,整理韩山书院,改善风气。
二年(1822年),充任壬午广东乡试提调官
三年(1823年),四月,以惠潮嘉道署理肇罗道,兼摄肇庆府事务,平反罗定州冤狱。
五年(1825年),与肇庆府知府屠英、高要县知县韩际飞等重修《高要县志》。
广东督粮道,督办筑堤,亲自捐资,两次署理盐运使
随后以督粮道护理广东布政使印务
稽查严密,禁除若干积弊。
充任乙酉广东乡试提调官
两广总督阮元委托总理辑纂刊刻《皇清经解》,并作序文。
七年(1827年),俸满离任,赴吏部引见。
十年(1830年),四月二十二日,升授湖南按察使,护理布政使印务
廉平易不苛徵。
十一月二十九日,调任山西按察使
十二年(1832年),九月初一日,调任按察使
九月初四日,因山西按察使任内未能审阳曲县知县「李联蒙藉案索赃案」案情,上谕与山西巡抚阿勒清阿布政使邱鸣泰、冀宁道王志瀜太原府知府王世绂等相关官员一同发交吏部议处,遭降三级调用,以从四品候补。
闰九月,又因湖南按察使任内「失察逆猺滋事」,追加处分于补官时再降二级留任。
怡然面对,请假归乡,县志称之「德让君子之遗风」。
十九年(1839年),补授贵州思南府知府
清理积案,制造纺车,教导人民纺织,半年内街巷充斥纺织声。
主修《思南府续志》。
不久后卒于任上。
二十年(1840年),九月与充任贵州学政的次子夏廷矩相聚。
冬季卒于任上。
为人端正严谨,喜好洒脱的气节,旁人有过失就当面指摘,因此时有龃龉不合,然而心地仁慈温和,见善必为,怜悯丧家,乐于施与,死后受各处任官地的百姓追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