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人物库
释玄爽隋末唐初 579 — 658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南阳刘氏子。
弱冠已娶。
厌而出家。
学涉空有。
又尝听龙泉法师讲。
获誉当时。
信禅师方王化。
于是亟走蕲州请道。
后归乡里。
摄念不卧。
本邑沙门蔼明棱法等。
并禅府名匠。
尤相交友。
永徽三年十月九日
终于所居山谷中。
沙门慧普
夙依襄之法门寺
研精律藏。
二十馀年。
属城归揖。
晚专习定门。
纪王作镇。
将脩追圣废寺。
俾总其务。
能以仁祠革其淫祭。
楚俗为变。
且缮治明因道场等三十所。
极轮奂之功。
显庆三年
终于所住。
寿八十。
此皆汉阴之杰云。
释玄爽
姓刘
南阳人
早修聪行见称乡邑
弱冠成婚。
妻少而美。
贞诚清拔志高蹈。
视如革囊。
情逾厌离。
既无所偶弃而入道。
游习肆道有空俱涉。
末听龙泉寺法师
欣然自得。
覃思远诣颇震时誉。
又往蕲州信禅师所。
伏开请道亟发幽微。
后返本乡唯存摄念。
长坐不卧系念在前。
时本邑沙门蔼明棱法等。
并禅府名宗。
往结投分。
永徽三年十月九日
迁神山谷。
时襄部法门寺沙门惠普者。
亦汉阴之僧杰也。
研精律藏二十馀年。
依而振绩风霜屡结。
七众齐肃属城挹归。
晚专入定门廓销事恼。
纪王作镇。
将修追圣废寺纲总须人。
众举于普。
王深赏会。
又楚俗巫杀为淫祀。
普因孚化比屋崇仁
又修明因道场凡三十所。
皆尽轮奂之工。
仍彫金碧之饰。
显庆三年终于本寺。
春秋八十。
释惠勤
禅师讳惠勤
舒州铜城人。
出家试所习。
得度具戒。
太平演禅师
发明大事。
时太平法窟。
龙象最盛。
师与圜悟佛眼。
崭然露其头角。
众望翕然推重。
迁五祖。
灵源禅师继主太平。
登师第一座。
以法施学者。
灵源退席。
舒守雅闻誉望。
命出世太平。
开五祖法要。
僧问。
万法本来归一。
一法了无踪迹。
白莲峰下传来。
未审以何为的。
师举子云
用遮个为的。
曰。
与么则兵随印转。
将逐奉行。
云。
上座见个什么。
曰。
验人端的处。
下口便知音。
云。
不妨具眼。
曰。
此日一会。
超越灵山
云。
那个是超越底事。
僧提起坐具云。
三世诸佛尽向遮里纳败阙。
云。
三十棒且待别时。
乃云。
祖师心印。
状似铁牛之机。
去即印住。
住即印破。
不去不住。
坐断要津。
凡圣路绝。
当是之时。
不见有众生可度。
不见有佛果明成。
亦无烦恼可除。
亦无菩提可證。
唯彰本体。
应用堂堂。
出没卷舒。
得大自在。
天堂地狱虎穴魔宫。
处处道场。
头头佛事。
然虽如是。
也须到遮田地始得。
此事不从脩證。
不陟言诠。
莫非妙智发明。
超然独脱。
或末至此。
当宜忘情绝虑。
深切谛观。
久久之间。
自然云霞消散。
孤月白圆。
砂砾尽时。
真全始见。
又曰。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桃花红。
李花白。
谁道融融只一色。
燕子语。
黄莺鸣。
谁道关关只一声。
不透祖师关捩子。
空认山河是眼睛。
又曰。
日出卯。
用处不须生善巧。
拈起柱杖云。
柱杖横山河。
大地一时横。
柱杖坚山河。
大地一时坚。
十方如来所说法。
不能与此为譬喻。
绝聱讹无巧妙。
灸疮瘢上著艾燋。
若能于此究根源。
方透衲僧向上窍。
如何是衲僧向上窍。
击禅床下座。
又曰。
昔日僧问赵州
如何是不迁义。
州以手作流水势。
其僧有省。
复有僧。
问法眼云。
不取于相。
如始不动。
如何不取于相。
见于不动。
法眼云。
日出东方夜落西。
其僧亦有省。
若于斯明得。
便见道。
旋岚偃岳而常静。
江河竞注而不流。
其或未然。
更为饶舌。
天左旋。
地右转。
古往今来经几遍。
乌飞
玉兔走。
才方出海门。
又落青山后。
江河波渺渺。
淮济浪悠悠。
直入沧溟昼夜流。
遂高声云。
诸禅德。
还见如如不动底么。
以拂子击禅床下座。
又曰。
乍语莺喉涩。
初来燕语新。
莫惊双𩯭白。
又是一年春
林上花铺锦。
堤边草织茵。
谁知造化体。
元是法王身。
举起拂子云
看看。
若也识得。
海印发光。
苟或未然。
尘劳先起。
击禅床下座。
太平八年
宗风大震。
政和二年有诏。
请住东都智海。
十月九日
大相国寺三门开堂。
遣中便降香。
鸿胪少卿赍疏。
兼拨赐金宝。
充办斋筵。
谢恩。
祝圣罢。
僧问。
才升猊座。
便爇天香。
祝圣之言。
速道。
云。
祥云笼殿阁。
瑞气满乾坤。
进云。
一朵昙花开上国。
声香从此播人间。
云。
别是一家春
曰。
灵山一会俨然犹在。
云。
作么生是灵山会上事。
曰。
明朝自有明君鉴。
学人三拜谢恩。
云。
一任流通。
问。
太平古曲久播徽音。
学人上来。
乞师垂示。
云。
尺头有寸。
秤尾无星。
曰。
与么则智海洪波。
普施馀润。
云。
真不掩伪。
曲不藏直。
曰。
只如无阴阳地上生个什么。
云。
唤什么作无阴阳地。
曰。
灵苗瑞草寻常事。
优钵罗花物外
云。
谢子供养。
乃云。
问话且止。
不见道。
穷诸玄辩。
若一毫置于太虚。
竭世枢机。
似一滴投于巨浸。
况祖师心印。
诸佛本源。
蠢动含灵。
无增无减。
圣与圣。
即能知之。
恭闻失圣仁宗皇帝有修心诗云。
初祖安禅在少林。
不传经教但传心。
后人若悟真如性。
密印从来妙理深。
敢问诸人。
如何是真如之性。
如何是密印妙理。
假使目连鹙子智慧神通。
到此也须亡锋结舌。
山僧今日幸逢快便。
为国开堂。
得路便行。
岂畏傍观怪笑。
乃举拂子云
看看。
岂不是诸人真如之性。
岂不是诸人密印妙理。
于斯见得。
共报国恩。
其或未然。
别容理论(中谢)。
复云。
适来所举。
初祖安禅在少林。
不传经教但传心。
且道心作么生传。
仁宗皇帝
在位四十馀年。
万机之暇。
留心此道。
既得之于心。
乃形之于言。
流布无穷。
后人取则。
吾祖达磨初至少林。
二祖侍立次。
遂问。
我心未宁。
乞师与安。
达磨云。
将心来。
与汝安。
二祖云。
觅心了不可得。
达磨云。
与汝安心竟。
二祖于是豁然大悟。
自此传衣付法。
继袭祖位。
且道二祖当时悟得个什么。
英灵之者。
举著便知。
影响之流。
卒难领会。
聊成鄙颂。
少助发挥。
觅心无得。
乃安心悟了。
争如未悟深。
万丈碧潭秋月白。
一声云外老猿吟。
积尘成岳。
削铁为针。
少室山前无异路。
游人来往自崎嵚。
枢密邓公子常
奏赐椹服。
佛鉴师名。
留智海三年
累表恳辞归山。
寻得旨住江宁府蒋山。
政和七年十月八日
沐浴更衣。
端居丈室。
手写别故旧书数幅。
停笔而化。
灵骨舍利塔本山
法才富赡。
道学渊源。
履践高妙。
当时天下丛林推仰。
以为深得东山真机大用三昧。
受太平日。
即具仪。
灵源之室。
请曰。
住院董众。
宜何所先。
灵源曰。
此无他。
当以杖笠包具。
置方丈壁间。
去住如衲子之轻则至矣。
终身奉行之。
遂为一代宗师典刑云。
赞曰。
常闻慈受禅师初出世真州资福。
嗣法净照禅师
俄退席。
寓蒋山。
佛鉴会中。
聆其夜参所举。
皆平昔未谕。
心因异之。
忽一夕于佛鉴言下大悟
即欲炷香。
改嗣佛鉴。
佛鉴深却之。
不许。
于戏曷有末代欺世负官。
以院易嗣。
奉金请拂者。
曾佛鉴奴之非若也。
释道旻
禅师名道旻
兴化仙游蔡氏子。
其母梦吞摩尼珠。
已而孕。
生五岁。
足不能履。
口不能言。
母抱游西明寺
见佛像。
遽履地合掌。
称南无佛。
因作礼。
人大异之。
官学大梁
忽厌尘俗。
去依景德寺得祥律师
以诵经得度具戒。
遍参宗匠。
真如哲公最久。
晚闻泐潭乾禅师道望。
往依焉。
一见知其在大沩众称古佛者。
深器之。
师以力参。
所得举以似
未之许。
一夕侍立次。
举世尊拈花因缘令下语。
益不契。
繇是尽弃其所闻。
久之随经行次。
以拄杖加肩。
长嘘云。
会么。
师拟对。
即打之。
有顷拈一枝草示云。
是什么。
师拟对。
又喝之。
师豁然悟。
即作拈花势云。
此去更不疑老汉舌头也。
挽住云。
更道更道。
云。
南山起云。
北山下雨。
鼻孔解语无讨处。
即礼拜。
可之。
他日谓曰。
庐山胜绝。
汝缘熟在彼。
遂辞焉。
建中靖国元年
出世江夏之灌溪。
庐山圆通。
道济禅师创革圆通。
临终嘱曰。
吾塔以青石为之。
他日塔红。
即吾再来。
及师至之夕。
塔为之红。
遐迩惊叹。
知师盖道济后身也。
由是宗风鼎盛。
衲子云奔辐凑。
师孤节苦行。
终其身。
僧问。
何是佛法向上事。
曰。
劈箭溪头水倒流。
进云。
藏头露影时何。
师便打。
进云。
谢师答话。
云。
瞎问十二时中何履践。
云。
风不来。
树不动。
僧于言下有省。
政和初
蔡太师京
奏赐椹服圆机师名。
范左丞致虚初自内翰
出师豫章
过圆通。
语次叹曰。
行老矣。
堕在金紫囊中去。
此事稍远。
师亟呼内翰
翰应诺。
曰。
也不远。
翰云。
好更望指示。
曰。
此去豫章有四程。
翰伫思。
曰。
见即便见。
拟议即差。
翰颔之而喜。
枢密吴公居厚拥节归钟陵
曰。
顷赴省。
试过圆通。
赵州关因问讷老。
透关底事何。
讷云。
且去做官今五十馀年。
曰。
曾明得透关底事么。
密云。
八次经过常存念。
然未脱洒在。
师举扇云。
请使扇。
密挥扇。
曰。
有甚不脱洒处。
密大喜云。
更请末后句。
师摇扇两下。
密云。
亲切亲切。
曰。
吃嘹舌头。
谏议彭公汝霖手写观音经施师。
师拈起云。
遮个是观音经。
那个是谏议经。
彭云
此是某亲写。
写底是字那个是经。
彭笑云。
却了不得也。
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
彭云
人人有分。
曰。
莫谤经好。
彭云
何即是。
师举经示之。
彭抚掌大笑
嗄好。
曰。
又道了不得。
相国公南迁。
曰。
一生做官。
今日被谪。
觉见从前但一梦耳。
曰。
相公觉耶。
公曰。
此皆本有。
但未甚明了。
师召相公
公举首。
了也。
公曰。
犹被事碍。
离京几程到此。
公曰。
四十二日。
甚处被碍来。
公笑曰。
极得力。
直下受用去(公
何受用。
曰。
朝朝相似)。
合掌钦喜。
曰。
但空诸有。
勿实所无。
幸遭遇。
不敢忘。
左司都贶问曰。
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何凑泊。
全身入火聚。
都云。
毕竟何。
蓦直去。
都沉吟。
曰。
可更吃茶。
都云。
不消得。
曰。
何不恁么会。
都忽有省。
笑曰。
太近邪。
十万八千。
都即有偈曰。
可可思议。
是大火聚。
便恁么去。
不离当处。
曰。
犹有遮个在。
都云。
便请直指。
便恁么去。
铛是铁铸。
都云。
尽善尽善。
九江李端夫问曰。
识心虚凝。
忽然诸境现前时何。
石火烧身。
守豁然省曰。
打破虚空也。
什么处下手。
守鸣指一下。
不恁么却恁么。
守叩曲折而去。
师之全机得大自在。
开发尤多。
三年冬
以院事卑得法弟子守惠
请老于朝。
朝廷从之。
有旨。
守惠次补寺任。
明年冬十月九日
集众说偈曰。
泥牛昨夜大哮吼。
惊得须弥藏北斗。
南北东西没处寻。
拈得鼻孔失却口。
至道虚寂。
迥脱根尘。
光境俱亡。
灵机绝待。
真常任运。
宁属去来。
应周无方。
不存格则。
牢关敲磕。
掣电难通。
直须千眼顿开。
可以死生无间。
自兹决别可葬全身。
三百年后当兴佛事。
临行一著不落见知。
折半破三好生荐取。
随声抚膝一下。
泊然而逝。
阅世六十八。
坐五十
门人奉遗命塔其全身。
唯取平时所聚须发火之。
悉为舍利。
州上其事。
赐号妙空之塔
师居圆通十有二年。
随机接物。
力法匪躬。
然绝不许记其语句。
其徒有不忍弃之者。
相与私缀之。
师廉知诫曰。
尔必欲隳吾素志。
后三十年乃可拈出。
及通惠禅师其约而出之。
左司陈公瓘览小参语云。
若有一疑。
子许
是汝善知识。
即尊重囋叹。
衍以为之序。
既而枢密张公德远
侍郎冯公济川
皆韪其言。
赞日。
圆通来应塔红可也。
殁谓三百年后当兴佛事。
或身后好事者为之辞。
何则固尝悟彻者也。
彻则万化同功。
群机普赴。
奚适而非邪。
先佛
吾无生不生。
无在不在。
是则圣贤抚会。
尘尘尔念念尔。
奚三百年之局乎。
果去矣。
必三百年而复来。
则营营形数之间。
无乃小乘乎。
且无边刹海不隔毫端。
十世古今不移当念之旨。
安在哉。
李君商老状其事而暴美之。
不究宗门抚会之妙。
当并按也。
王渥金 ? — 1232
仲泽以字行兴定二年进士管州司候不赴寿州防禦使邦献商州防禦使国器武胜节度庭玉爱其才连辟三府经历官在军中凡十年举宁陵令未赴丁太夫人忧庐墓三年服除复授宁陵正大七年朝廷与宋人议和择可为行人者仲泽以才选凡再至扬州制司宋人爱其才有中州豪士之目使还以宁陵课最迁一官入为尚书省掾三月即授太学助教枢密院经历八年院废权右司郎中中牟失利不知所终仲泽博通经史有文采善谈论工书法妙于琴事诗其专门之学人物楚楚若素宦于朝吏事则与冀京父相上下其辨博屏山所许天下谈士三人之一也尝与予行内乡山中马上赋诗云霜风十月馀千山锦峥嵘又九日登颍亭见寄云茫茫襄城野岁晏多风埃野田半巳荒草虫鸣更哀西风吹白云大隗安在哉七圣之所迷而我胡为来我本林野人初无经世材失身鞍马间坐令双鬓摧安得元紫芝共举重阳杯诗成西北望九山郁崔嵬此诗脱遗处不复能记忆读之尚可以见斯人胸怀之髣髴(仲泽颍上诗不才被弃翻为福拙计无营却似高是处青山可埋骨谁家白酒不消忧夕阳转屋挂林影急雨坏桥喧水声人喜传之)
释天锡南宋 1209 — 1263年十月九日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一
释天锡字樗拙
姓尤氏晋江人
幼而失怙,羁孤坎凛,有愿空门。
年十五,始裂缝掖,从僧道本雉发,绍定己丑登具戒。
后忘寝废食,研穷经传,质难𦡱庵之门,辨惑善堂之室,尽获圆顿秘奥。
梵音风发,净侣雾溺,从听无地,多席门外,布毳珠珍,波流云委。
尝造镇国塔,顶极其精丽,戒坛蠹朽更易一新,开山真觉禅师有先茔一区,于兰若西遍地,号“柘林”,久委榛荆,乃夷地创庐构崇阁五楹,上崇佛像,下列法祖。
每岁香会,期以五月,至者如市。
又辟硌确为田,以赡庵众颜盘居,为题句曰:“云根琢尽构禅室,石髓流来溉旱田。
”盖纪实也。
白松虚席,众迎主之,坐未温席,在位移文,括没缁徒,即拂衣而去,从俗自戢。
柳杨桥毁,颜公驰书勉完之,迨尹京回驭灵隐,以殿缘祈公,公抵泉屈。
天锡一临讲席,距千万指,殿既就事,上国传耀,由是声誉日新,户屦常满,结系要迎无虚日,得亲炙者幸甚焉。
性介而敏,貌温而厉,机锋踸踔,其徒率多依之。
庵东皋千,而下别无寺,储而香厨,饱祆不告乏绝,道范既隆,信施自至也。
景定癸亥十月九日示寂,寿五十五,腊三十
五七日荼毗,其徒维方拾舍利于烟烬,殖归承天永通塔。
咸淳二年丙寅,维方更摭馀闻,次为行传。
比丘大全,为立石以垂久远,文具《寺志》。
刘春明 1417 — 1476
维基
刘春(1417年—1476年)字缉昭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人锦衣卫镇抚司军籍。
治《诗经》,年三十五岁中式景泰二年辛未科第二甲第二十名进士
十月初九日生,行三,由国子生中式应天府乡试第五十五名举人,会试中式第四十七名。
倪岳明 1444 — 1501
维基
倪岳(1444年—1501年)字舜咨号青溪直隶上元县人,乡贯浙江钱塘县
倪谦之子。
天顺八年(1464年),登进士,授庶吉士,改翰林院编修
成化元年授任编修,参与《英宗实录》的编写。
年间,历任侍读学士、进入东宫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升为礼部右侍郎
弘治元年十二月(1489年),改左侍郎
礼部尚书耿裕方持大体,而所有礼文制度均由倪岳对顶。
弘治六年,升礼部尚书
当时明孝宗下诏国师领占四川倪岳力谏使得孝宗撤销。
之后屡次上言请求,开言路,宽赋役,慎刑罚,黜奸贪,进忠直,汰冗员等建议,均得到孝宗采纳。
后因礼部左侍郎徐琼计谋取代倪岳
弘治九年南京吏部尚书,朝廷推举徐琼
孝宗仍下诏加封倪岳太子太保,往任南京吏部尚书
弘治十二年改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弘治十三年,因吏部尚书缺,吏部会官推举吴宽吏部尚书倪岳吏部左侍郎
上谕改倪岳吏部尚书
弘治十四年十月初九日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赠少保,归乡治丧给驿,谥文毅
王训
维基
王训(1567年10月9日17世纪),字懋先江西南昌府南昌县历山里军籍。
王训曾祖王立纲,祖父王佐臣,父亲县主簿王寀,母亲熊氏,早年出身国子生,以《诗经》中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江西乡举人第四十二名,二十九年(1601年)会试中式第一百九十八名,成第三甲第一百一十六进士,获授潮阳知县,任内清廉爱民,让当地人感恩,死后入祀名宦祠。
戴记明末 1588 — ?
维基
戴记(1528年—?
年),又作戴纪,字仪周号梧台广东广州府东莞县人,军籍。
戊子十月初九日生,治《春秋》,由县学生中式广东乡试第七十五名举人,会试中式第六十二名。
年三十八岁中式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第三甲第三百零九名进士
吏部观政隆庆四年(1570年)十二月户部主事万历二年(1574年)正月员外六月郎中四年四月赣州知府八年正月调简,五月楚雄府十四年正月致仕。
梁羽明
维基
梁羽明(1612年10月9日17世纪),字辰须号芝山河南开封府兰阳县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梁羽明刚成年以《戴经》中天启七年(1627年)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先在吏部观政九年(1636年)获授行人,考选任吏部考功司主事,调任文选司,因母亲身体抱恙请假归乡,弘光帝继位起用他和王重考功司郎中,再升太常寺少卿,不久投降清朝。
入清后,顺治帝典铨需要练达人才,召见梁羽明还部,并向阁臣说:「这是孝子。
」再任考功司郎中顺治十一年(1654年)太常寺少卿,很快坚持终养母亲辞官,回乡后奖励后进,荒年赈济人民,母亲去世后栖身庐舍不再出仕,八十多岁才去世,县人为他人立祠建碑。
金和清 1818 — 1885
亚匏先生生二子,长名遗,字是珠,次名还,字仍珠
仍珠与余交最密。
光绪乙酉举人,入河东运使幕,由佐贰保升知县,分山西补用,委办归化城教案,为晋抚岑春煊所赏,调充抚院文案。
光绪壬寅秋赵尚书山西布政使护理巡抚,余就其聘为内书记,始与仍珠朝夕相见。
癸卯尚书调任湘抚,余与仍珠同案奏调,同充抚院文案,余司财政、商矿、教育,仍珠司吏治、刑律、军务、交涉。
旋出署澧州知州,政声卓然。
未半年,调回文案。
事起,湘边吃紧,仍珠筹画防剿事宜,因应悉当。
力保黄忠浩熟娴韬略,可以专任,尚书深韪其言。
尚书奉召入都陛见,陆元鼎继任,仍珠仍留文案。
陆过武昌时,张之洞痛诋黄忠浩与革党通,不可再予兵权,意欲以张彪代之。
陆与仍珠疏,初颇疑金、黄句结,后黄军所向有功,仍珠善于料事,又长辞令,陆大信任之
尚书已拜盛京将军之命,奏调仍珠赴奉。
余本以文案总办兼财政局会办,仍珠至,以文案总办让之,仍令余会办,又令仍珠会办财政局。
未几,又令会办农工商局。
尚书之任,仍珠未离文案。
尤长于交涉案件,日、俄战后,收回各项已失主权,皆其襄赞之力。
嗣因营口开埠,章程草案与直幕府刘燕翼龃龉,大为袁世凯所恶。
尚书内调,徐世昌继任,竟以财政案与余同时革职,实则仍珠仅会衔而不问事,乃同被其谤,冤矣。
余二人既同去官,同回上海閒居,旋为端方招入两江幕府,又为锡良调至奉天,委办锦瑷铁路交涉,锡又委以奉天官银号会办。
尚书二次出关,仍珠仍任文案总办,兼东三省官银号总办。
武昌事起,清室动摇,尚书委署奉天度支司,辞不就任;且侦知奉省有潜谋革命者,张作霖势力渐张,力劝尚书归隐,尚书犹豫,同官亦设计阻挠,延至共和诏下,得去位。
然以袁世凯之雄猜,尚书之忠厚,竟能绝交不恶,从容入关,皆仍珠擘画之功也。
民国后,在京蒙古王公,组织蒙古实业公司,公举仍珠协理,移家北京,入进步党为基金监。
梁任公为财政总长,同党公举仍珠为次长,欲藉其深沈谙练之力,为任公补偏救弊,任公甚信赖之。
民国十一年,中国银行股东会举为总裁张嘉璈副之,仍珠能尽张之长而匡其短,维持之功颇大。
十四年,在总裁任以积劳得中风疾辞职。
由是右偏不仁,神思颠倒,如狂癫之症,逾年忽然清醒,自言如梦初觉,但仍偏废在床。
十八年,卒于家,年仅七十三。
仍珠少受业于冯蒿庵,为律赋甚工,未留稿。
入政界后,长于公牍、章奏,周密而有断制,能弭患于未形,又深悉社会情伪,善为人谋,有疑难事,咸就商取决焉。
余生平受益极多,仍珠亦引余为益友也。
弱冠孤贫,笔耕不给,饥驱谋食,事畜增繁,操守甚谨严,虽屡近膏腴而积赀有限。
病中以遗嘱付托,不过数万金,身后分给二子及诸孙,陆续耗用,未及一年,已艰窘不能支柱。
亚匏先生之诗,其命宫殆世世磨蝎也欤?
是珠尤不善治生,沈于痼习,家居营口,为商人司笔札,潦倒于身,时仗仍珠周济
遗嘱内有分给是珠二子之学费,顷闻读书颇有成,差足喜也。
仍珠殁,余在南,事后凭棺一恸,怆感万端,有挽诗云:「平生益友惟君最,又到吞声死别时。
病里笑谈仍隔阂,梦中魂气忽迷离。
已无笔势铭贞曜,祗有琴心殉子期
一恸傥随冥契逝,神州残命况如丝。
」「卅年形影相追逐,君病而今四载强。
平旦东方神已敞,浮云游子意何长。
焚琴燕寝花无主,(侍婢阿琴他适。
)啜茗公园树久荒。
(余至,每日在公园老树下茗话。
)遗著未编遗嘱在,含悲郑重付诸郎。
庚辰十月初九日追记。
此书初刻成,仍珠以最精印本见赠,展诵数过,藏庋有年。
庚辰十月,检书作记,距仍珠之死已一星终矣。
仍珠遗稿,百无一存,读者见余所记,可略悉其生平,盖非一人之私言也。
(录入:顾青翎)
宜振清 ? — 1881
维基
宜振(?
—1881年),字诜伯子诜号绳斋春宇,杨佳氏,内务府汉军镶黄旗人(属内务府镶黄旗汉姓满洲旗人)。
清朝官员,进士出身
历任江苏学政、诸部侍郎武会会试副考官
奉天辽阳
道光十九年己亥举人二十五年乙巳科二甲进士出身
后来散馆授编修
咸丰十一年十月九日内阁学士礼部左侍郎同治三年四月工部右侍郎,兼属吏部左侍郎同治三年七月五年二月(1864-1866)外放江苏学政,兼工部礼部右侍郎同治五年二月因病解学政职;十年,属仓场侍郎十一年回任工部右侍郎管钱法堂事,兼属正蓝旗护军统领
同治十二年,任恭办普祥峪定东陵工程(咸丰帝孝贞显皇后即慈安太后的陵寝)承修大臣
光绪元年,奉旨查验应行急修工程。
光绪二年,奉旨督办明孝陵大碑楼修缮工程。
光绪三年任武会试副考官,奉旨督办清西陵之慕东陵宝城修缮工程。
光绪四年,兼属刑部左侍郎
光绪五年(1879)正月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同年兼署吏部右侍郎
光绪七年四月病免。
在京创立“绚秋诗社”,诗友有正蓝旗汉军胡俊章胡俊章师从宜振,两人系亲戚,曾在工部共事)、镶白旗满洲索绰罗氏麟魁镶白旗宗室盛昱镶黄旗满洲裕瑚鲁氏奭良(祖父承龄)等。
京师的寓所名“蝶园”。
视学江苏期间,发现与提拔有学之才,包括京口驻防镶白旗蒙古同治十三年甲戌进士延清
著有《宾月轩试律》二卷(光绪十七年(1891)丹阳束氏刊刻)、《蝶喜斋试律》。
曾藏有康熙年间僧人画家上睿的设色山水大帧(据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高凤翰的《菊石》立帧(上有高凤翰左腕书题七绝一首)、《迁乔图》立帧(款署“莲”)。
家族世称内务府“钟杨家”,宅邸在北京鼓楼大街马家厂(今前马厂胡同、后马厂胡同),“户舍连云”。
徐延旭
维基
徐延旭字晓山山东临清人
咸丰十年(1860年)庚申恩科进士
分发广西知县
历官容县桂平县知县
同治九年(1870年)梧州府知府
光绪六年(1880年)湖北安襄郧荆道道员
光绪八年(1882年)升任广西布政使
光绪九年九月初九1883年10月9日),升任广西巡抚
光绪十年二月二十九1884年3月26日),革职(边外军事失利日)。
有子徐坊
陈国祥
维基
陈国祥(1877年—1921年)字宝贤号敬民贵州修文县人清朝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曾任中华民国国会众议院副议长。
陈国祥丁酉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散馆翰林院编修,加侍讲衔
早年他留学日本法政大学
日本时,他和蹇念益等人参加了梁启超组织的政闻社的活动。
归国后,他任河南全省法政学堂校长河南咨议局筹办处总办河南地方自治筹办处总办河南行政公署会议厅审查法律委员长。
1911年武昌起义后,他发起成立国民协进会,支持改革。
后来该会并入共和党。
南北统一后,他任北京临时参议院议员。
1915年10月蔡锷(中)与友人戴戡(左)、陈国祥(右)在天津密谋讨袁时合影。
10月梁启超在其天津住所召集最后一次秘密会议,梁启超蔡锷戴戡陈国祥王伯群、汤觉顿、蹇念益等与会,作出“武装讨伐袁世凯,坚决维护共和国体”的决定。
会后,戴戡蔡锷陈国祥到山本照相馆合影留念。
1913年民元国会召开,他任众议院议员,并任众议院副议长(议长为汤化龙)。
1913年,他还曾任代理宪法会议审议长(当时审议长为王正廷)。
1914年,国会被袁世凯解散。
此后他任参政参政,约法会议成员。
他还获授上大夫
1914年9月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并袭击了“战区之外”的潍县站。
10月2日,在参政院第十五次会议上,梁启超就此提出“紧急动议”,要求袁世凯政府日本进行交涉,会议最终还通过了由梁启超陈国祥熊希龄王家襄宝熙五人起草的质问书。
1914年,他作为赞助人之一,促成久大精盐公司成立。
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他受梁启超的委托,将蔡锷戴戡北京护送到天津,使他们摆脱了危险。
他还在天津参加了策划反对袁世凯的会议,与会的有梁启超蔡锷戴戡、徐佛苏、蹇念益陈国祥、汤觉顿,时称“天津会议七君子”。
民国之精华》中的陈国祥照片1916年,民元国会复会,他继续任众议院副议长(议长为汤化龙)。
1916年9月1日梁启超派系的陈国祥王家襄率领一部分进步党成员组织的宪法研究同志会成立,并于9月4日发表了《简章》,内称“研究宪法,举其所得,以供国会参考为宗旨”。
1917年府院之争,汤化龙辞去众议院议长职务,此后众议院副议长陈国祥、参议院议长王家襄以及研究系的其他议员先后辞职,使大总统黎元洪陷入困境。
当时部分议员南下广州召开广州国会非常会议,由于陈国祥王家襄不愿意南下广州,故广州国会非常会议1918年9月16日选举褚辅成为众议院副议长,10月9日选举林森为参议院议长。
1918年安福国会议员选举中,他曾经到奉天活动,企图争取原立宪派人士支持,以增加研究系当选议员数量。
后来他当选为安福国会议员。
1920年出版的《最近官绅履历汇录》还载有其生平。
陈国祥病故后,1922年民元国会第二次复会时,于1922年9月6日改选张伯烈为副议长。
焦玉山现当代 1915 — 1990
百度百科
焦玉山(1915—1990)是少将,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曹集镇焦台村人1915年出生于贫农家庭,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年幼时给亲戚家放牛,1931年淮河特大水灾,焦玉山离家逃荒到固始,遇到红军,坚决要求参军连长看他个子矮,年龄小,不肯收,政委詹才芳把他留在连部当了勤务兵。
1990年10月9日焦玉山同志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