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人物库
僧惠宽隋末唐初 584 — 653年6月25日
释惠宽
姓杨氏
益州绵竹孝水人
父名玮。
元是三洞先生五经博士
崇信道法无敦释教。
所以绵梓益三州诸俗。
每岁率送租米投于玮。
令保一年安吉
皆与章符而去。
而车马拥门如市。
初时玮妻怀孕。
心性改异辛鯹恶厌。
乃生一女名为信相
性好閒静无缘嗜欲。
后又怀妊。
身极安隐恒有异相。
及其生也母都不觉。
忽然自出都无恶露。
然有异香。
又不啼叫。
乃至有识未曾粪秽淋席。
父母抱持方乃便利。
身也。
而臂垂过膝。
恒香洁不近腥臊。
年五六岁与姊信相于静处坐禅。
二亲怪问。
答曰。
佛来为说般若圣智界入等法门。
共姊评论法相。
父是异道不解其言。
附口录得二百馀纸。
有龙怀寺会师。
闻有奇至其所父以示之。
会曰。
并合佛经无所参错。
异禅师不知何来。
净慧寺入火光三昧
召彼女来。
及至不入。
云是火聚。
禅师曰。
何不以水灭之。
女即作水观。
灭火而入。
禅师验知深入诸定。
劝令出家。
父母受娉。
及婿家不许。
诸道俗官人为出财赎之。
因有度次姊与身俱时出家。
时随蜀王秀在益。
请入城内。
妃为造精舍。
镇恒供养。
尝出于路。
人有疑者。
尼召来曰。
莫于三宝所生心。
自受罪苦。
彼人悔过。
有造功德须物者。
烧香祈请掘地获金无不充足。
斯事非一。
至于食饮欲食便食。
不食乃经岁序。
时人目之圣尼
即今本寺犹号圣尼寺也。
年十三常乐独坐。
面无怒言常谦下。
依空慧寺胤禅师龙怀寺会阇梨所。
随闻经律。
一览无遗。
未闻之经曾不知义。
有难问者皆为通之。
初造龙怀寺。
会有徒属二百馀人。
并令在役。
唯放于
有怨及者。
会曰。
斯人是吾本师。
何得使作。
昔周灭法。
相禅师隐于南山
及隋兴教辞师还蜀。
尝受嘱云。
汝还蜀土大有徒众。
有名惠宽
可将摄也。
我忆此事。
计师死日当受生。
无得致怪。
自尔在山依闲业定。
年三十还绵竹教化四远。
闻名见形并舍邪归正。
其俗信道。
父母皆道归佛。
舍宅为寺。
于今见在。
绵竹诸村皆为立寺。
堂殿院宇百有馀所。
修营至今。
年常大斋道俗咸会。
正月令节。
都寺七十县。
竞迎供待。
有大功德须得经营。
但请至施物山积。
贞观中有僧名策。
持咒有验。
洛县忽死见阎王。
曰比狱中罪人多。
应为诵咒。
并请师讲地狱经。
从此得稣。
经月不作。
复更闷绝。
阎王大怒。
命牛头使打钟子百下。
我令诵咒讲经。
为众生故何不作。
策稣已即从洛县绵竹三十里。
未至疲卧。
忽有旋风。
吹起须臾至所。
正集转经。
告策曰。
昨所住处大为劳苦。
为众生者不得辞苦。
即令策登坐诵咒。
大众闻皆流汗。
仍集众讲地狱经。
贞观二十年
绵竹宋尉云。
我不信佛。
唯信
然我两度得佛力。
一为人在门侧小便。
置佛便止。
一为冬月落水。
烧木佛自炙。
闻之致书晓喻。
宋曰。
此道人徵者。
当试有灵不。
取书名处用拭大便。
当即粪门裂脚起不得。
自唱我死。
即召来。
虽悔过造经像。
盈月便卒。
什邡县陈家舍邪信佛。
以竹园为寺。
指授分齐。
尔许可为僧院。
中间一分堪立佛堂。
即断一竹上竖标云。
此分齐处欲造佛寺。
当时生自乾。
佛堂断泉水上涌。
寻掘数尺获大石。
石下金瓶舍利七粒。
礼拜更请。
遂放光乃盛满合。
四远又集寺今见在。
永徽四年夏六月二十五日
春秋七十卒于净慧寺
未终一月
有五百神人长丈馀服天衣。
持华香及紫金华台。
从西方来迎。
辞不堪。
发遣令去。
又于终日。
放羊从市向房悲数十声。
至夜索水沐浴新衣跏坐执炉已。
命打无常钟。
声遍郭闻。
合郭咸集。
阇黎涅槃去。
空中哭声。
寺内光明莫测其来。
道士等谓言烧守。
惊走来寺。
乃知其非。
自此入定。
气尽乃知永逝。
寺内三桥。
一当房堂。
夜梁折声震寺内。
明旦官人道士咸来恸哭。
寺中莲池。
池水忽乾。
红莲变白。
寺中大豫樟树三四人围。
忽自流血。
血流入涧。
涧水皆赤。
月馀方息。
又十七级塼浮图高数十丈。
裂开数寸。
又有双鹅不知何来。
向灵鸣叫伏地不去。
葬时随送出郭失之。
往无为山。
去寺二十里。
黑云团空随行注雨。
草木随靡至山方散。
葬后县内道俗。
七岁已上著服泣临。
如是三年。
尔后至今凡设会家。
皆设两座。
一拟圣僧
一拟也。
今犹获供送本寺。
灵相在山瑞坐如在。
自初至今竟无虫血污秽朽腐之
斯则岂非不退菩萨身无万户虫耶不然何以若此。
释慧宽初唐 ? — 653年6月25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姓杨氏
益州绵竹孝水人
父玮事三洞法。
绵梓诸州。
岁率馈来。
章符佩悬。
以致福利。
瞽俗趋向之。
门庭如市。
妻始生一女。
名信相
次生
其孕子娩皆异常。
瑞相尤甚。
方五六岁。
信相共于一处语。
父母旁听之。
莫能晓。
怪而问焉。
答曰。
佛来为我说般若圣智界入法门。
兹与姊评议尔。
父母附口录二百馀纸。
以示龙怀寺会阇梨
会曰。
悉合经旨。
有禅师
净慧寺入定。
信相偶往。
至其门不肯前。
曰火聚奈何。
或曰何不以水灭之。
信相即作水观。
是禅师出定。
劝其父母。
宜使出家。
当是时。
婿已入聘币矣。
喻之不可。
而道俗为出财赎。
然后许。
因偕剃落。
蜀王秀镇坤维。
王妃为造精舍供养。
尝出游。
或生疑嫌。
信相召语之曰。
莫于三宝所怀异心。
自取罪苦。
遇作功德事。
使掘地。
往往获金。
如所费。
其于饮食。
或连日夜恣啖。
未尝以为饱。
或饿经岁序未尝饥。
人目之圣尼
精舍犹呼圣尼寺云。
年十三。
依空慧寺彻禅师学。
凡经律不待教。
率淹贯如宿习。
朋类有难问。
辄为通。
龙怀会公。
尤敬事。
至纵其闲适。
不敢役使。
徒众二百馀人。
窃以为言。
会闻而诲之曰。
此吾先师相禅师也。
昔先师。
与吾隐南山
以避周祸。
隋兴
吾归蜀。
先师嘱之曰。
汝于彼土有缘当盛。
致俦侣中有慧宽者。
宜善视之。
今其名良是。
吾亦焉敢慢吾先师哉。
且计先师死日。
受生之辰也。
以故益不疑。
逮壮阐化乡里。
二亲咸慕服。
遂寺所居宅。
自尔梵刹望。
而营斋祈福者。
所在群聚。
成都等七十县。
岁时迎请供养。
施利山积而功德大矣。
贞观中
洛县僧策。
持祝有神效。
一日暴卒。
顷之苏曰。
见阎王使持祝。
并请师。
讲地狱经。
以救罪人。
然初不以介意也。
经月馀复绝而苏曰。
阎王大怒挞我百。
于是造
疲剧中道而卧。
顿觉旋风举之空中。
倏尔而至。
殊不知三十里之遥也。
方集众读经。
顾策曰。
远行劳苦。
为众生故。
当勿辞劳也。
即令策升座持祝。
自讲经。
二中年绵竹宋尉。
世儒者。
颇慢佛。
每戏曰。
我于佛再赖其力。
或诘之则曰。
吾家圜阓中。
往来者于侧溺不可禁。
因书佛字揭墙壁乃止。
尝冬月坠水得出。
然寒甚且死。
求火不时得。
会有木佛在堂上。
急取烧之以活。
间致书喻之。
语意勤渠。
宋用以拭大便曰。
世以此道人有灵异。
今何如。
即粪门裂。
终踞厕莫能起。
口唱死。
连日夕。
遽使召谢。
愿造经像忏悔。
一月竟死。
什邡陈氏施园图建寺。
为区画。
断竹标其上曰。
此可为佛堂。
顿见泉水自标处上涌。
命掘之才数尺。
于大石下获金瓶。
储舍利七粒。
益拜请。
而舍利遂放光。
其变化之多。
至于满瓶。
永徽四年夏六月二十五日
夜沐浴更衣。
跏趺坐执炉。
趣打钟。
钟闻近远。
空中有哭声。
寺内光明烛天。
于是举城奔赴曰。
阇梨涅槃矣。
示寂于所居之净慧寺
前一月。
寺池之红莲开白华。
桥三道。
其一正直。
房无故而梁圮。
声震一寺。
豫章大木流血涧中。
砖塔十七层。
高数十丈。
忽中拆数寸。
神人五百从西方来。
皆长丈馀。
服天衣。
持香华。
擎紫金台迎
悉遣去。
既丧。
有双鹅伏灵前。
悲鸣飞舞以送。
由寺至山二十里。
黑云翔空注雨。
随棺草木皆靡。
境内老幼缟素泣临。
尽三岁遗体在山。
端坐如生。
略无禽兽侵蚀。
污秽朽腐之
民间斋僧供佛。
必别设座至今。
释法演北宋 ? — 1104
禅师讳法演
绵州巴西邓氏。
少落发受具。
预城都讲席。
习百法唯识论。
窥其奥置之曰。
胶柱安能鼓瑟乎。
即行游方所至。
无足当其意者。
浮山远录公
久之无所发明。
曰。
吾老矣。
白云端炉鞴。
不可失也。
唯诺径造。
白云端曰。
川藞苴汝来耶。
拜而就列。
一日举。
僧问南泉
摩尼珠语。
以问端。
端叱之。
领悟。
汗流被体。
乃献投机颂曰。
山前一片闲田地。
叉手叮咛问祖翁。
几度卖来还自买。
为怜竹引清风。
端颔之曰。
栗棘蓬禅。
属子矣。
掌磨。
有僧视磨急转。
指以问
此神通耶。
法尔耶。
褰衣旋磨一匝。
端尝示众云。
古人道。
如镜铸像
像成后。
镜在什么处。
众下语不契。
作街坊。
自外来。
端举示
前问讯曰。
也不争多。
端笑曰。
须是道者始得。
初住四面。
迁白云。
上堂云。
汝等诸人。
老和尚
鼓动唇舌。
竖起拂子。
便作胜解。
及乎山禽聚集。
牛动尾巴。
却将作等闲。
殊不知檐声不断前旬雨。
电影还连后夜雷。
又云。
悟了同未悟。
归家寻旧路。
一字是一字。
一句是一句。
自小不脱空。
两岁学移步。
湛水生莲华。
一年生一度。
又云。
贱卖担板汉。
贴秤麻三斤。
百千年滞货。
何处著浑身。
张丞相谓。
其应机接物。
孤峭径直。
不犯刊削。
其知言耶。
出世四十馀年。
晚住太平
东山
崇宁三年六月二十五日
上堂辞众。
时山门有土木之工。
躬自督役。
诫曰。
汝等好作息。
吾不复来矣。
归方丈。
净发澡浴。
旦日吉祥而逝。
阇维得舍利甚夥。
塔于东山之南。
盖年八十馀。
先是五祖遗记曰。
吾灭后可留真身。
吾手启而举。
吾再出矣。
住山时。
塑手泥涞(音来)中裂。
相去容匕。
众咸异之。
尝拜塔。
以手指云。
当时与么全身去。
今日重来记得无。
复云。
以何为验以此为验。
遂作礼。
及其将亡也。
山摧石陨。
四十里内。
岩谷震吼。
得法子。
惠勤
克勤
清远
皆知名当世云。
赞曰。
临济七传而得石霜圆。
圆之子。
一为积翠南。
一为杨歧会。
南之设施。
如坐四达之衢。
聚珍怪百物而鬻之。
遗簪堕珥。
随所揬焉。
骎骎末流。
冒其氏者。
未可以一二数也。
会乃如玉人之治璠玙。
珷玞废矣。
故其子孙。
皆光明照人。
克世其家。
盖碧落碑无赝本也。
李崧祥明 1484 — 1558
维基
李崧祥(1484年—1558年)字时望号密岩晚号恭川南直隶池州府贵池县人,民籍。
生于成化二十年甲辰六月二十五日
正德八年(1513年)癸酉应天府乡试举人九年(1514年)联捷甲戌科二甲第四名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山东按察司佥事嘉靖九年(1530年)十二月山西按察司副使、备兵潞安十三年三月河南布政司右参政,赴任时,适逢上党青羊山贼作乱,抚按官员以崧祥有剿灭贼人的才能,特意将他留任,总领四道兵马,入山剿贼,剿平后设置平顺县,用以扼止山之要害。
升浙江按察使十五年闰十二月江西右布政使十六年七月升本司左布政使,调四川左布政使,进京入觐,劝谏停止采木之徭役,因忤执政者,致仕归乡。
卒于嘉靖三十七年戊午十一月二十二日
著有《源头李氏文献存稿》、《恭川集》。
潘子正明 1505 — ?
维基
潘子正(1505年—?
年),字汝中号十泉南直隶庐州府六安州人,军籍。
嘉靖壬辰进士
六月二十五日生,行一,治《书经》,由国子生中式应天府乡试第九十七名举人,年二十八岁中式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会试第三十四名,第三甲第十七名进士
大理寺观政,授行人,十三年十二月兵科给事中十四年九月浙江西安县丞,升开化知县,擢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出为汝宁府知府,升湖广副使贵州参政,致仕归。
周满明 1507 — 1566
维基
周满(1507年—1566年)字谦之号受庵一号拘虚子四川松潘卫官籍成都府汉州人
六月二十五日生,行五,治《诗经》,由国子生中式四川乡试第四十九名举人,年二十六岁中式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会试第四十六名,第二甲第十四名进士
都察院观政,授南京户部主事,升员外郎郎中,出为云南府知府十八年丁母忧,复补巩昌府,升广西副使,复补山东,升山西参政云南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山西左布政使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三月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处提督军务,讨平流寇李文彪、王子文等,三十七年六月以病乞休。
曹慎明 1530 — 1588
维基
曹慎(1530年—1588年)字思永号肖崖,原籍山西平阳府解州直隶镇江卫军籍丹徒县人
原籍平阳府解州,始祖曹周明初授镇江卫冠带总旗,遂家丹徒
曹仿,举进士历官江道御史巡按江西南京太仆寺少卿中宪大夫
嘉靖四十三年应天府乡试第四十名举人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一百三十五名进士
户部观政,本年八月福建侯官知县隆庆二年(1568年)六月工部都水司主事,榷税清江浦
六年二月复除本部,差荆州抽分。
万历三年(1575年)八月兵部十一月武选主事员外郎,奉命巡视三边。
岁馀,四年十一月职方郎中
明年八月,出守武昌府
秩满,八年七月擢本省提学副使
未二年,于万历十年九月听勘,有旨放归田里。
归六年卒,以嘉靖九年庚寅(1530)六月二十五日生,以万历十六年戊子(1588)三月十九日没,寿仅五十有九。
娶金氏,故教谕金玥女。
累封恭人
生四子:良翰良佐、良瑞、良宾。
秦钟震
维基
秦钟震(1577年6月25日17世纪),字伯起号耻罍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
秦钟震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联捷进士,先在兵部观政,后获授南京刑部主事,升任郎中,不久因目疾养病回乡
他博览群书,文章清逸流丽,有才子之称,在家乡歌咏自娱,八十多岁才去世,著有《樗吟》流传。
张国维明末清初 1595 — 1646
维基
张国维(1595年—1646年)字九一一字止庵号玉笥浙江金华府东阳县人
明亡后,自尽殉国。
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浙江四十六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联捷壬戌会试十二名,三甲一百六十名进士都察院观政,授广东番禺知县,兴学校,课农,以德化民。
四年本省同考,以政绩卓越,崇祯元年考选,授刑科给事中三年升吏科右,四年升吏科左,五年礼科都给事中六年太常寺少卿
崇祯七年(1634年)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疏浚了松江嘉定上海无锡等地河道。
十二年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
崇祯十五年兵部尚书十六年革任。
十七年(1644年)三月,以兵部尚书右佥都御史江南浙江,督练兵、输饷诸务。
离开北京后,李自成攻破北京
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弘光帝召为戎政尚书
因山东讨贼有功,加太子太保
后与马士英不和,乞省亲归。
同年五月,清军陷南京
国维在家闻变,召集义勇,至台州,与陈函煇宋之普柯夏卿陈遵谦、熊汝霖孙嘉绩等拥戴鲁王朱以海监国,移绍兴国维任武英殿大学士督师钱塘江
次年六月初,方国安叛降,国维还守东阳
二十五日,清兵破义乌,追至七里寺,国维召二子张世凤、张世鹏问其生死,长子表示不愿苟且偷生,次子犹豫不决,国维即怒以石砚掷击,不中。
世鹏泣曰:“从容尽节,慷慨捐躯,儿等甘之如饴,唯祖母年迈八旬……”。
午夜国维遂整理衣冠,向母诀别,赋《绝命词》三章,写“忠孝不能两全,身为大臣,谊在必死。
汝二人或尽忠,或尽孝,各行其志,毋贻大母忧,使吾抱恨泉下!
”遗书于次子。
南向再拜曰:「臣力竭矣」!
跳园中水池亡,年五十二。
国维既死,家人扶其尸于大厅。
清兵骑兵多为山东济宁人,见国维尸体叩头拜谢。
张世凤不屈而死,被杀于钱塘江畔。
江总督张存仁敬佩张国维,不忍断其香火,于是释放张世鹏。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赐谥忠敏
著《中水利全书》。
杨璥
维基
杨璥(1620年6月25日—?
年),字执玉号若虚
北直隶河间府青县人顺天府宛平县籍,崇祯十二年己卯科中式顺天乡试第六十五名举人崇祯十六年癸未科会试书三房,中式第285名,殿试二甲17名,大理寺观政
明亡后归降李自成,授扬州府
随后降清,授礼部祠祭清吏司主事
顺治二年(1645年),任陕西学政
顺治四年,任山西布政使司参议、分巡冀北道。
顺治七年,改湖广布政使司参议、分守下湖南道
次年,改任山东按察副使分守登莱道
顺治十一年,任江南布政使司参政、分守江宁道
顺治十四年,改河南布政使司参政、分守汝南道
次年,任太常寺少卿提督四译馆
康熙二年(1662年),担任山西乡试正考官
书山清 ? — 1775
全台诗
书山(?
~1775),姓钮祜禄氏字英崿
满洲镶黄旗人,为礼部侍郎德龄之子。
曾任内阁中书
清乾隆七年(1742)巡视台湾监察御史四月初八到差,留一年。
乾隆九年(1744)六月二十日差满,二十五日卸任,升任吏科掌印给事中
乾隆十二年(1747)四月十六日巡台御史任内,派州、县轮值供应,多设吏胥,为福建巡抚陈大受所劾,诏革职留任。
厥后,先后担任刑部右侍郎、左部左侍郎等职。
乾隆二十六年(1761)还京,署兵部侍郎
乾隆四十年(1775)病卒。
〖参考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
《清耆献类选编》谓书山乾隆六年(1741)刑科给事中巡视台湾,八年(1743)转任吏掌印给事中
〗(施懿琳撰)
邵晋涵清 1743 — 1796
维基
邵晋涵(1743年—1796年)字与桐又字二云号南江浙江余姚人
清朝翰林、校刊学家、历史学家。
生于乾隆八年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二甲第三十名进士
乾隆时开四库馆,晋涵受诏徵入馆纂修,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乾隆五十六年,擢左中允
累官至侍读学士
嘉庆元年(1796年)三月,偶感风寒,医误投剂,体疾加剧,六月二十五日卒于邸第,年五十四岁。
于式枚清末 1856 — 1915
维基
于式枚(1856年11月23日—1915年8月5日)字晦若小名穗生广西平乐府贺县(今贺州)桂岭人,祖籍四川顺庆府营山县,因父宦粤,侨居广西
清末政治人物。
其父于丹九早逝,师从陈澧
光绪五年(1879年)举乡试,次年进士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1883年,授兵部主事
于式枚曾任北洋大臣李鸿章幕僚十馀年,奏牍多出其手。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正月李鸿章俄罗斯贺尼古拉二世沙皇加冕,兼访西欧诸国,奏准于式枚同行。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回国后授礼部主事,转员外郎
1901年,授御史,调京畿道,迁给事中
辛丑条约签订后,升任五品,充政务处帮提调
1902年正月,充京师大学堂正总办、译学馆监督
1903年,署鸿胪寺少卿
1905年5月广东学政朱祖谋因病离职,改任广东学政
1906年两广总督岑春煊电请于氏留在广东,授提学使于式枚固辞,奉命监理广西铁路。
1907年3月邮传部右侍郎吴重熹左侍郎于式枚升任右侍郎。。
1907年8月,前往德国,俱充考察宪政大臣.10月24日,回国后受慈禧召见,以为“中国立宪不可急躁冒进,至少应以十年为预备立宪之期”,“必以本国所有者为根据,而采取他国所有以辅益之”,不可“舍本随人”。
此番言论受到时上海舆论界反弹,尤其政闻社陈景仁曾致电弹劾于氏。
1908年2月,调任礼部左侍郎3月,访问俄国,又转赴德国拜访驻德公使孙宝琦
5月,会见德皇威廉二世
于式枚宣统元年(1909年)六月返国,以疾乞假。
张之洞遗疏称其堪大用。
1910年2月,转吏部侍郎5月,改学部侍郎总理礼学馆事,9月,兼修订法律大臣12月,充国史馆副总裁
民国成立后,隐居青岛,北洋政府授为参政,坚辞不受。
晚年担任纂修清史稿总阅。
民国四年旧历六月二十五日巳时1915年8月5日)病逝上海
陈维伦
维基
(1)陈维伦字叙五
福建福清人同进士出身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进士,三甲一百一十五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即用福建知县,官大埔县知县
(2)台湾人,人生历练丰富,感情经验丰富,毕业于台湾大学昆虫系以及台湾大学昆虫系研究所第一名毕业,目前任教于新北市立锦和高中,为锦和高中第18届607班导师,近期酷爱星际旅行,尤以月球为主。
目前积极徵女友,于2018年6月25日时告白,但结果不尽理想。
头上有一颗尚未开眼的写轮眼,正在练习瑜伽,以习得冥想开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