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十月” 相关资源
诗文库11972
人物库2443
古籍库89356
活动2626
人物库 金朝
释相了金 1134 — 1203
相了
义州宋氏子。
生有奇瑞。
儿时。
行必直视。
坐必跏趺。
一日。
闻祖父诵赋。
秦皇汉武不死何归。
亟问死归何处。
祖异之。
语其父曰。
此子非尘俗中人。
可令出家。
遂从师落发。
游讲。
通华严圆觉等经。
机思明敏。
阐发精当。
颇为同学宗仰。
因读圆觉。
至修多罗教如标月指处。
忽尔动疑曰。
经既为标。
月何所在。
吾将问之诸方知识也。
乃腰包。
清安月公。
又访咸平定公
复走绵州
谒大明诱公。
皆不契。
诱公曰。
汝缘不在此。
懿州崇福超公。
汝师也。
必为子发其奥。
遽谒超公。
公一见处以首职。
虽殷众务。
而究研益力。
至寝食都废。
一日。
居士请益超公。
俱胝一指公案。
师立座隅。
忽问曰。
俱胝一指头禅。
受用不尽。
未审。
和尚禅有多少。
公与一喝。
师于喝下领旨。
身心脱空。
如处琉璃宝月间。
快爽不自胜。
呈偈云。
窥破浮云月色寒。
偶然顿歇髑髅乾。
通身光透威音外。
普应群机作大缘。
公为弹指印之。
未几。
公以老而退。
师受命补其处。
松林
惠安
又移潭柘。
转主竹林
师性恬退。
虽屡踞大刹。
皆迫于不得已。
松林潭柘。
至弃众而逃。
人物色得之拥而去。
师竟不得自主也。
居恒自叹古人藏身无迹。
己不能如之。
进道之累。
且禀性贞纯。
慈不忤物。
平生未尝略起嗔恚。
纵遇呵毁。
而容色不易。
所至唯信缘甘分。
不务营饰。
非理道之要。
行之有益于性命身心者。
勿自处。
亦勿以处人。
此皆昭著可言者。
如其潜德密行。
殆非人所能知之。
泰和三年
书偈危坐而化。
寿七十。
腊六十二。
茶毗。
有百千蝴蝶。
自烈𦦨中飞出。
化祥云五色。
现于空界。
牙齿不坏。
附遗骨而瘗于龙泉古寺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六
释相了原名行录姓宋氏义州弘政里人。
生性质直,举止端重,行必正视,坐即跏趺。
髫年闻祖父诵赋,至秦皇汉武不死何归,相了便问:“死归何处?
”祖异之。
语其父日:“此子非尘俗中人。
”令依郡之大嘉福寺祚师落发,九岁得度,习《华严》、《圆觉》诸经,神机颖悟,发于妙龄。
历诸讲肆,同学相钦。
平石城继请讲授,开诱不倦。
一日,忽念:“经云脩多罗教,如标月指,经既为标,月何所在?
”寻闻辽阳禅刹有大导师,单传佛心,不立文字,乃罢讲席,径往清安访月公,不契。
遂造咸平定公,复往锦州大明参诱公,命掌记室,久之亦无所得。
诱曰:“汝缘不在此,懿州崇福超老人,明州嫡嗣也,可往依之,必为子发其奥耳。
”乃拜辞,遽谒超公。
一见曰:“丛林主来何暮
”命掌维那
一日,问:“俱胝一指头禅受用不尽,未审和上有多少?
”超应声一吹,相了忽然有省,如披云见月,欣跃无量,呈颂曰:“窥破浮云月色寒,狂心顿歇髑髅乾。
通身光透威音外,普应群机作大缘。
”超印可,乃更名相了
自是,机峰超逸,缁素倾仰,因更遁去,隐云峰间,禅悦自乐。
然令名振飞,德芬远播,懿州连帅敦讲开法崇福,北京留司具疏迁住松林,龙象云归,人天感慕。
东京留守王向其道风,请居大惠安六稔,规范肃清。
但性乐闲寂,倦于应对,遂夜遁闾山宁国寺,枕石眠云,作终焉之计。
金明昌时,会潭柘虚席,功德主岐国大长公主恭请住持,四年又晦迹天王小刹。
冀国公抑居竹林相了尝愧名为道累,息影无计,未经岁,退居城隈古寺
龙泉闻知复迎颐老,乃欣然从之曰:“吾将终老此山。
泰和三年十月终,忽示疾,至期索笔书偈曰:“三十馀年说法弄巧成拙,临岐更为诸人重重漏泄,本来无法与人,依旧清风明月。
”偈毕,右胁而寂,寿七十,腊五十二。
荼毗日,有百千蝴蝶自烈焰中出,祥云五色遍见空中,牙齿不毁,门人收灵骨树石塔焉。
相了禀性纯净,加之慈恕,心不忤物,一生未尝略起瞋恚,纵遇呵毁,容色不易,盖心如大地,八风不能动也。
嗣法者三人,道积、相崇、善惠各行道一方云。
赵秉文金 1159 — 123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9—1232 【介绍】: 磁州滏阳人字周臣晚号闲闲老人
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
安塞主簿
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
累拜礼部尚书
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
工诗书画。
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
性好学,自幼至老,未尝一日废书。
有《资暇录》、《滏水》等。
秉文字周臣滏阳人,閒閒其自号也。
幼颖悟,读书若夙习。
大定二十五年进士应奉翰林文字
上书论宰相胥持国当罢,宗室守贞可大用,又言狱讼征伐,国之大政,自古未有君以为可、大臣以为不可而可行者。
坐讥讪免官。
未几,起为同知岢岚军州事,转北京路转运司度支判官
承安五年冬十月,阴晦连日,宰相万公入对,上顾谓万公曰:卿昨言天日晦冥,亦犹人君用人邪正不分者,极有理。
赵秉文曩以言事降授,闻其人有才藻,工书翰,又且敢言,朕非弃不用,以北边军兴,姑试之耳。
泰和二年,改户部主事翰林修撰,出为宁边州刺史
一年,改平定州,治化清净,所去人思之。
贞祐初,中国仍岁被兵,公建言时事可行者三:一迁都,二导河,三封建。
朝廷略施行之。
四年,除翰林侍讲学士
明年,转侍读
兴定中,拜礼部尚书侍读同修国史知集贤院
开兴正月,京师戒严,时公已老,日以时事为忧,虽食息顷,不能忘。
每闻一事可便民,一士可擢用,大则拜章,小则为当路者言,殷勤郑重,不能自已,竟用是得疾薨,年七十四。
自幼至老,未尝一日废书不观。
著易丛说十卷,中庸说一卷,扬子发微一卷,太玄笺赞六卷,文中子类说一卷,南华略释一卷,列子补注一卷,删集论语孟子解各一十卷,资暇录一十五卷,所著文章号滏水集者,前后三十卷。
大概公之文出于义理之学,故长于辨折,极所欲言而止,不以绳墨自拘。
七言长诗,笔势纵放,不拘一律,律诗壮丽,小诗精绝,多以近体为之。
至五言大诗,则沈郁顿挫,学阮嗣宗,真淳简澹学陶渊明,以他文较之,或不近也。
字画则有魏晋以来风调,而草书尤警绝,殆天机所到,非学能至。
宣徽舜卿使河湟,夏人多问公及王子端内翰起居状,朝廷因以公报聘,其为四方所重如此。
论者谓公至诚乐易,与人交不立崖岸。
主盟吾道将三十年,未尝以大名自居。
仕五朝,官六卿,自奉养如寒士,不知富贵为何物,盖学道所得云。
王渥金 ? — 123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2 【介绍】: 太原人字仲泽
博学,字画清美,长于词赋。
宣宗兴定二年进士,辟宁陵令,入为尚书省令史
正大七年,使宋议和,应对敏给,宋人重之。
后以左右司员外郎完颜思烈军,殁于阵。
仲泽以字行兴定二年进士管州司候不赴寿州防禦使邦献商州防禦使国器武胜节度庭玉爱其才连辟三府经历官在军中凡十年举宁陵令未赴丁太夫人忧庐墓三年服除复授宁陵正大七年朝廷与宋人议和择可为行人者仲泽以才选凡再至扬州制司宋人爱其才有中州豪士之目使还以宁陵课最迁一官入为尚书省掾三月即授太学助教枢密院经历八年院废权右司郎中中牟失利不知所终仲泽博通经史有文采善谈论工书法妙于琴事诗其专门之学人物楚楚若素宦于朝吏事则与冀京父相上下其辨博屏山所许天下谈士三人之一也尝与予行内乡山中马上赋诗云霜风十月馀千山锦峥嵘又九日登颍亭见寄云茫茫襄城野岁晏多风埃野田半巳荒草虫鸣更哀西风吹白云大隗安在哉七圣之所迷而我胡为来我本林野人初无经世材失身鞍马间坐令双鬓摧安得元紫芝共举重阳杯诗成西北望九山郁崔嵬此诗脱遗处不复能记忆读之尚可以见斯人胸怀之髣髴(仲泽颍上诗不才被弃翻为福拙计无营却似高是处青山可埋骨谁家白酒不消忧夕阳转屋挂林影急雨坏桥喧水声人喜传之)
嘿行者
馀事。
亦深于文章。
有草集传士林。
尝撰海东高僧传。
李东观允甫言。
嘿行者
不知族氏。
年可五十。
或为髡。
或为头陀。
不念经。
不礼佛。
终日宴坐瞑如也。
有候之者。
无贵贱不举目改观。
问其名不应。
问从甚处来亦不应。
故以嘿行者名焉
居归正寺别区。
时予𨗁在龟城。
道人存纯谓予言。
行者尝冬月数一座具。
著一衲衣。
衲中无虮虱。
坐冰突上。
寒色不形。
学道后进。
抱册往从质疑者。
无不委细开说。
大寒恐其冻也。
候出时。
房子急爇柴头。
温其突而去。
行者来观之。
无喜愠色。
徐出户。
拾石砾填突口。
泥其灰涂隙。
而上宴坐如初。
自是不复遣温也。
尝斋时食。
菜不用酱。
又不禁午后食。
值幸则食之。
或至七八日不食。
自言凡名山有圣迹。
无不游观。
予往见不交一言。
乙丑岁冬十月
游窟岩寺。
寺僧曰。
嘿行者
来陟鹯嵓。
乐之。
就石窟搆一小庵。
躬负石等阶。
新开磴道。
自山下至窟。
置三百馀层。
无一石动摇者。
时闻斋鼓。
下来饭食。
至十馀日不下。
因往候
片石上有七言颂。
是行者所作。
其言颇涉神仙事。
庚午岁
定戎分道乘传复至龟城。
问行者今在何所。
城人云。
顷往奉州三角山门岩居
去岁夏月住窒岩寺。
时谓寺僧曰。
有思自北方来萃此城。
因下山入城。
乘城上巡行而出。
城人皆见之。
后有鬼火。
昼伏昏起。
其色青。
小大不等。
或入人家。
或聚园树。
或飞空中。
城人击鸣[咒-几+尤]以噪之。
守夜不眠。
如是过数日方止。
时余之妻息。
下在是城。
问之果然。
后有僧益芬。
来告余。
近往三角山
见行者无小恙好在。
近旁村民。
恐行者之去。
相与修宅。
所住草屋。
日夕供护
将告别。
行者谓芬曰。
大都修行者。
不以寒若易其志。
今之修行。
必欲高楼屹殿庇其徒。
美食细服供其身。
出入公卿士大夫之门。
谕以造寺息利。
为得福多。
屠割平民。
乌在其为修行者欤。
汝勉之无忽也。
芬佩服
观言如此。
因撰传以补僧史之阙焉(补闲集)。
英上人
元好问木庵诗集》序:东坡参寥子诗,爱其无蔬笋气。
参寥用是得名。
宣政以来,无复异议。
予独谓此特坡一时语,非定论也。
诗僧之诗,所以自别于诗人者,正以蔬笋气在耳。
假使参寥子能作,柳州超师院,晨起读禅经五言,深入理窟,高出言外,坡又当以蔬笋气少之耶?
木庵英上人,弱冠作举子,从外家辽东,与高博州仲常游,得其论议为多。
且因仲常得僧服。
贞祐初,南渡河,居洛西者久之。
时人固以诗僧目之矣。
三乡有辛敬之赵宜之刘景玄,予亦在焉。
三君子皆诗人。
上人与相往还,故诗道益进。
出世住宝应,有山堂夜岑寂及梅花等篇传之。
京师閒閒赵公内相杨公,屏山李公及雷李刘王诸公,相与推激,至以不见颜色为恨。
予尝以诗寄之云:“爱君山堂句,深静如幽兰。
爱君梅花咏,入手如弹丸。
诗僧第一代,无愧百年间。
”曾说向閒閒公,公亦不以予言为过也。
近年七夕感兴诗,余为之击节称叹,恨杨赵诸公不及见之。
乙酉冬十月,将归太原侍者出《木庵集》求予为序引,试为商略之。
上人才品高真,积力久住龙门崧少二十年,仰山又五六年,境用人胜,思与神遇,故能游戏翰墨道场而透脱丛林科臼,于蔬笋中别为无味之味。
皎然所谓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者,盖有望焉。
正大中,閒閒公侍祠太室,会上人少林,久倦于应接,思欲退席。
閒閒公作疏留之云:“书如东晋名流,诗有晚唐风骨。
”予谓閒閒虽不序木庵集,以如上语观之,知閒閒作序已竟。
然则向所许百年以来,为诗僧家第一代者,良未尽欤。
王元粹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平州人字子正初名元亮
弱冠作诗便有高趣。
哀宗正大末,为南阳酒官
遭乱,流寓襄阳
后北归,寄食燕中。
年四十余卒。
元粹字子正初名元亮,后止名粹,平州人,系出辽世衣冠家。
年十八九,作诗便有高趣。
性习专固,世事不以累其业,故时辈无能当之者。
正大末,用门资叙为南阳酒官
遭乱,流寓襄阳
襄阳破,只身北归,寄食燕中,遂为黄冠师。
十月风霜侵病骨,数家针线补残衣之句。
亲旧有怜其孤苦,欲为之更娶者,子正业已高举,主太极道院,竟不能自返。
年四十馀,癸卯九月病卒。
诗人淄川杨叔能挽之云:匹妇主中馈,虽贫生理存。
五言造平淡,只影卧黄昏。
漫下陈蕃,虚沾文举尊。
北平家世绝,衔恨入荒原。
从弟郁亦攻诗,方之其兄,盖商、周矣。
完颜雍金 1123 — 1189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完颜雍 世宗 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 1161年—1189年
大定 1161年十月—1189年
兴庆 ?—? 见于张师颜《南迁录》,钟渊映认为是伪书所载不可信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3—1189 【介绍】: 即金世宗
金朝皇帝,女真完颜部人本名乌禄改名雍
太祖孙,完颜宗辅子。
封葛王
海陵正隆六年,乘海陵攻宋之机,在辽阳即位,改元大定
旋至中都海陵亦为将士所杀。
镇压移剌窝斡等起事,与宋议和,为叔侄之国。
禁女真人改汉姓及学南人衣冠。
屡次括田,拨给猛安谋克户。
在位二十八年。
时号小尧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