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人物库 清朝
王劝
维基
王劝(1617年10月17日17世纪),字衮华号旌淑山东青州府诸城县人进士出身
崇祯九年举人顺治四年进士,先在刑部观政,接替熊讷敬。
担任江苏宜兴县知县,曾用计擒拿当地巨寇,后调任文安县知县,由张得用接任。
成观光
维基
成观光(1619年10月8日17世纪),字宾王号醇公河南怀庆府修武县人
成观光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人顺治三年(1646年)进士,先在都察院观政,后获授清源知县,在地方有惠政,升任刑部主事,死后入祀乡贤祠。
高鹗清 1738 — 1815
维基
高鹗(1758年11月17日—1815年)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
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
镶黄旗旗鼓佐领下人,乾隆六十年(1795年)乙卯恩科进士清代文学家、官员。
乾隆二十三年十月十七日1758年11月17日),出生。
高鹗的“始祖可仕,世居沈阳三台子(在今沈阳市北陵公园之北)”,为其六世孙。
祖父八十一,祖母庄氏,父存住,母孙氏。
当代研究者指其家族在高鹗进士前,家族并无人入仕。
其自称“铁岭高鹗”、“奉天高鹗”,是为攀附铁岭高氏高其位高其佩高其倬家族)。
高鹗的旗籍隶内务府镶黄旗包衣第五参领第五旗鼓佐领延庆下(据《钦定八旗通志》,延庆的前任是巴宁阿(内务府正白旗汉军两淮盐政总管内务府大臣;胞姊汪氏封乾隆帝之惇妃),巴宁阿的前任是延祺(其父内务府镶黄旗汉军文渊阁大学士英廉),延祺的前任是伍德,伍德的前任是杨作新(系内务府镶黄旗汉军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恩科进士宜振及堂弟继振之高祖)。
少年时喜冶游,同“少时酒伴”,“趁蝶随蜂,浪赢两袖香留。
”,“天才明敏,遇事如锥脱颖,无所不办”,工戏曲,绘画、于“金石之学亦靡不通晓”。
热衷仕进,累试不第。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顺天乡试举人(时隶内务府镶黄旗第五参领第五旗鼓佐领巴宁阿下,据《钦定八旗通志》科举),乾隆六十年(1795年)乙卯恩科进士,殿试三甲第一名(时隶内务府镶黄旗第五参领第五旗鼓佐领延庆下,据《钦定八旗通志》科举)。
历官内阁中书内阁侍读
嘉庆六年(1801年)担任顺天乡试同考官
十四年,由侍读江南道监察御史,十八年,升刑科给事中
以“操守谨、政事勤、才具长”见称。
晚年家贫。
清史稿·文苑二》载其事。
高鹗的唱和诗友包括程伟元盛京将军晋昌幕僚)、内务府正黄旗汉军桂龄 (道光年间侍郎)(胞兄百龄)、正红旗汉军杨书绍(族亲杨能格、杨霁)、正白旗满洲图们鹤算(字砚畲;内阁中书礼部主事,其子巡抚青麟,孙延昌之子崇雯和纳兰后裔容山之女结为姻亲)、正蓝旗满洲他塔喇氏秀坤(即秀楚翘,乃珅女婿贵庆之密友,贵庆《镜心堂七言律诗》诗集上印有秀楚翘点评)、顺天乡试同年巴蜀大诗人张问陶(清末民初曾被认定为高鹗姐夫,今学者否之,其岳父林俊福康安世仆,由福康安和珅和琳保奏,乾隆破格特旨擢为四川布政使)、杨启庭(杨书绍)、爱青运(爱山,内阁中书)。
胡承珙清 1776 — 1832
全台诗
胡承珙(1776~1832)字景孟号墨庄安徽泾县人
清嘉庆十年(1805)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
嘉庆十五年(1810)任广乡试副考官,不久,迁任御史,转给事中,负责朝政之进谏。
嘉庆二十四年(1819)福建延津邵道。
道光元年(1821)三月三日调补台湾兵备道十月十七日正式起用。
《清史列传》谓其:「力行清庄弭盗之法,在台三年,民番安肃」,道光四年(1824)十月十二日离台。
承珙究心经学,尤专意于毛氏诗传,为清代诗经三大家之一。
在台期间,于公馀之暇,完成《仪礼古今文疏义》十七卷,训诂极为精详。
另著《毛诗后笺》三十卷,获得评价颇高,奠定其在清代经学史上的地位。
  胡氏一生所作古今体诗共一千五百多首,依编年方式编为《求是堂诗集》二十卷,道光十三年(1833)出版。
其中第十七卷《东瀛集》,为在台期间所作。
以下所录,乃据《清修四库全书》所收《求是堂诗集》,并参考黄得时〈胡承拱与东瀛集〉〖此文刊于《台湾文献》十九卷一期,1968年
〗一文所录诗作编校。
(施懿琳撰)
李振祜清 1777 — 1850
维基
李振祜(1777年—1850年)原名裕字锡民号仪叔安徽太湖县人
官至刑部尚书
嘉庆六年(1801年)辛酉恩科进士,授内阁中书
历任兵部主事员外郎山东道监察御史吏科给事中等职,升光禄寺少卿提督山东学政
历升太仆寺少卿顺天府府丞光禄寺卿太常寺卿,兼署大理寺卿顺天府府尹
道光十五年(1835年)宗人府府丞次年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兼署光禄寺卿,同年任内阁学士
官至刑部尚书
李振祜七十寿辰,得到清宣宗御笔题赠“慎典凝禧”匾额及“福寿”二字。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太子太保
次年因病辞职。
道光三十年(1850年)十月十七日病卒。
谥“庄肃”。
葬于京师永定门外回马店忠祜寺花椒馆。
朱汝鹏清 1800 — ?
维基
朱汝鹏(1800年—?
),字海观号振南直隶顺天府永清县人
道光甲午举人辛丑进士
后官山西大同府山阴县知县
同治朝朱批谕指记载:“朱汝鹏,前山西山阴县知县
因疏防城内当铺被劫,勒限已满,犯未弋获,于同治十年十月十七日部议降一级调用,并无加级、纪录抵销。”
释仁潆晚清 1826 — 1897年十月十七日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六
培润滋)其徒香山仁潆者,宜昌东山刘氏子也。
少习举子,业通经史善书翰。
中年忽悟无常,礼玉泉晓公出家,受具于荆州承天寺,复得滋公衣拂,主席上方。
光绪十年,宏戒传徒,得法者众。
乙酉,退居淯溪,日课《金刚》。
丁酉冬十月十七日,示疾涅般,寿七十有二,腊三十五。
著有《文集》三卷,今已失传。
自题寿塔云:“孤雁𣃮孤洲,孤洲水常流。
众鸟高飞尽,唯尔独鸣
”塔在淯溪寺前。
耀年
维基
耀年(1824年—1888年)字体尧号云舫诺敏氏,清朝官员,蒙古正黄旗人
咸丰五年顺天乡试中举。
同治元年(1862年)进士
光绪五年十二月一日1880年1月12日),由太仆寺卿迁任内阁学士
光绪六年六月二十四日1880年7月30日),改任镶黄旗蒙古副都统
同年十月二十六日1880年11月18日)调任兵部左侍郎
光绪七年十月十七日1881年11月8日),以镶黄旗蒙古副都统署任镶白旗护军统领
光绪八年六月三日1882年7月17日),调任正蓝旗满洲副都统
光绪十三年(1887年)十二月,逝世。
李秉钧晚清 1852 — 1904
全台诗
李秉钧(1852~1904)字子桂号石樵台北艋舺人
为当地文士黄中理之高足,同治十一年(1872)取进秀才
光绪十一年(1885)中法战争时为暖暖街坐探委员,因战功,补县丞
同年十月十七日,随将领刘朝祜领军入山察看淡水东南尺庄番情,安抚当地原住民八社。
光绪十八年(1892)参加会试,补贡生
日本治台后,于明治二十八年(1895)担任台北县事务嘱托,明治三十年(1897)四月授佩绅章,九月台北县参事,并任总督府国语学校教务嘱托。
明治三十二年(1899)六月转任官盐组合事务。
明治三十三年(1900)再任台北县参事,兼《台湾日日新报》编辑。
明治三十六年(1903)任临时旧惯调查会事务嘱托。
次年(1904)八月病卒。
李氏出身农家,而力学不倦,擅于书画,精通文艺,曾参与日人「玉山吟社」诗会,与土居香国水野大路等诗友多有酬唱。
著有《石樵集》八卷,惜今未见,作品散见于《台湾新报》、《台湾日日新报》。
(注)(黄文车撰) 〖注文:参考鹰取田一郎《台湾列绅传》,台北台湾督府1916年4月;许雪姬《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远流出版社,2004年5月;王国璠《台北市发展史》,台北台北市文献委员会,1981年。〗
张镜光清末民国初 1853 — 1930
全台诗
张镜光(1853~1930)张镜光卒年,依据《台湾日日新报》,1930年10月21日,夕刊第四版云:「宜兰张镜光葬式,去十七日,午前八时于宜兰郡员山庄,新城山前自宅举行。
」可知张氏卒于昭和五年(1930)。
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时期》谓卒于1932年,《台湾历史辞典》谓卒于1929年,并误。
又据《台湾日日新报》,1935年5月7日,第八版,庄赞勋〈恭挽张广镜光老夫子谨次吕子香明经瑶韵〉:「七八年华一梦中,老成凋谢恨无穷。
门人痛哭新城路,搔首呼天泪眼红。
」可知张镜光卒年七十八;据此上推,应是生于1853年
〗 ,字恒如宜兰人
幼失怙,事母至孝。
十岁受业于陈占梅,弱冠设塾宜兰枕头山,诱掖后进。
杨士芳进士第,荐为仰山书院讲席,举人李望洋妻之以女。
光绪十一年(1885)岁试,拔取优等第一,补用弟子员。
曾随李望洋甘肃河州任所。
以生性恬淡,无意仕进,乃辞职返乡。
旋与杨士芳等承知县萧赞廷命,纂修噶玛兰厅志续编》,未成。
乙未(1895),日人据台,肆意杀戮,张氏作〈开生路论〉加以讽谏,日吏感动,乃设救民局,全活甚众。
尝为日人搆陷被拘,经商民罢市抗议,始获释。
明治三十年(1897)佩授绅章,三十三年(1900)任宜兰劝善局干事长。
平生致力教育,垂六十载,桃李遍北台。
〖参考鹰取田一郎《台湾列绅传》,台北台湾督府1916年4月,页69;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1年12月;许雪姬《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2004年;《台湾日日新报》,「翰墨因缘」,1926年8月6日,夕刊第四版;《台湾日日新报》,「祝设帐五十年」,1927年2月25日,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