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人物库 宋朝
释智林北宋 ? — 1071年4月12日
智林
姓坑氏
上世番禺人
既受具。
礼庆阇黎为师。
传秘密教。
正勤四十年
不虚一日。
仁宗
乐宗佛事。
开宝寺西北隅
增葺精舍。
韨除净场。
亲篆殿额。
像设庄严。
皆自内出。
赐名宝生院。
属师住持。
命主教门事。
赐号宣教大师
天下僧籍。
为之统首。
师于陀罗尼门。
受持精密。
国有祈祷。
罔不获应。
内繇宫省
以至宗室贵戚。
莫不厚为之礼。
道俗倾向。
搢绅景重
张文定公安道
潜心内典。
尝从师问梵学。
师为启发隐奥。
科指条畅。
张于言下了然。
益深敬事。
张又问曰。
羂索诸部。
坛场轨仪。
种种庄严。
不离世谛。
无上正等诸佛心印。
其用如何。
师云。
坛有多名。
空智为上。
一念净圆
同法界性。
住无所住。
如空无依。
彼诚之至者。
犹可以动天地。
而感鬼神。
妙湛总持一相三昧。
具足神力。
岂思议所及。
佛以大事因缘故。
出现于世。
无有二法。
惟一乘道。
至于随缘立教。
应物利生。
百千法门。
等为妙用。
空智云者。
第一义谛也。
张致叹曰。
醍醐甘露。
闻所未闻。
吾固知师深得般若究竟法空相。
非但严净毗尼。
专精观行而已。
熙宁四年四月十二日
起居如平尝。
忽作而曰。
吾报尽今夕耶。
暮而归寂
徒众葬于开封县东原。
张公铭其石。
释中立北宋 ? — 1115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一
释中立姓陈氏鄞人也。
髫龄出家于栖心,受诸经卷,过目不忘。
治平中试经得度,初依广智学教观,及神智继主南湖,复依之。
座下二百人,无出其右者。
神智谢事,继其席,常以净业诱人,命其徒介然,创十六观堂,以延净士。
已而谢去。
未几,重兴宝云寺
又退居白云庵,日宣止观法门,著述颇众。
后重主南湖,升席说法,开牖无尽,前后诵《法华》逾万部,为人祈祷辄验。
政和五年四月辛亥夕,忽谓门人曰:“闻异香否?
”即集众,含笑言曰:“吾往生。
”期至,西向而逝。
释知和北宋 ? — 1125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一
释知和姓张氏昆山人
南岳辨游,丛林以为饱参。
元符间,住雪窦中峰栖雪两庵。
山之前曰“妙高台”,有石突出,下临无地,其旁古一枝,覃施而叶莫莫。
攀厥柔条,盘屈成龛,常偃坐其中,名曰“龛”。
独处二十年。
初与普交同参泐潭,盟曰:“他日吾二人,当踞孤峰绝顶,目视霄汉,为世外人。
不可若今时藉名官府,屈节自污。
”及开法天童,访旧至山,竟不接。
虽绝物,然有志于道者,多往见之。
主雪窦者嫉其名出己上,郡守尝询于主者,主者曰:“常僧耳
遂题偈于壁,徙居伏锡山
偈曰:“竹笕两三升野水,窗前五七片间云。
老僧浩计只如此,留与人间作见闻。
”其二曰:“十方世界眼前宽,抛却云庵过别山。
三事衲衣穿处补,一条藜杖伴清间。
”其三曰:“自从南岳来雪窦,二十馀年不下山。
两处住庵身已老,更寻幽谷养衰残。
”其四曰:“黄皮裹骨一常僧,坏衲蒙头百虑澄。
年老懒能频对客,攀萝又上一崚赠。
”后又迁二灵,《传镫录》称住二灵三十年,恐非。
盖其去雪窦时,已年近衰残,读题偈可知。
宣和七年四月十二日示寂。
龛时,常有二虎扰侧。
元大德间,栖云庵毁,虎为人患。
至元二年,复建庵祀,其患顿息。
或谓妙高台有伏虎洞,为虎在雪窦之證,而《传镫录》谓在二灵,但以为知和故事,不必辨其何山,其言似是。
岂知虎为驯,自有神异,能往,虎亦能往,二灵之有驯虎又何足疑。
黄瑰南宋
简介
淳熙十四年(1187)袁州知州
淳熙十六年(1189)4月12日放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