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窦俨
窦俨 第 14a 页
钦定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三

窦俨 第 1a 页

* 窦俨

俨字望之。晋天福六年进士。历左拾遗。仕汉为史馆修撰。
迁金部郎中。改中书舍人。周显德中累拜翰林学士。判太
常寺。入宋。终礼部侍郎。

** 上治道事宜疏

伏以历代至理。六纲为首。一曰明礼。礼不明则彝伦不叙。
二曰崇乐。乐不崇则二仪不和。三曰熙政。政不熙则偫务
不整。四曰正刑。刑不正则巨奸不慑。五曰劝农。农不劝则
窦俨 第 1b 页
资泽不流。六曰经武。武不经则军功不盛。故礼有纪。若人
之衣冠。乐有章。若人之喉舌。政有统。若人之情性。刑有制。
若人之呼吸。农为本。若人之饮食。武为用。若人之手足。斯
六者。不可斯须而去身也。陛下思服帝猷。寤寐献纳。亟下
方正之诏。廓开艺能之路。士有一技。必得自效。学攻百端。
靡不明至。故小臣不揆愚鄙。欲有陈导。于礼乐刑政之内。
劝农经武之中。相今所宜。各具疏列。其一曰。夫礼者。太一
之纪。品物之崇。与天地同其节。与阴阳顺其道。协于分艺。
行于国家。本之以忠孝。文之以伦义。君臣父子夫妇之制。

窦俨 第 2a 页

冠婚丧祭射御之容。朝聘享宴之宜。军旅田猎之事。各有
宜称。不相侵越。所以讲信修睦。所以洗心防患。上得之尊。
下得之安。定亲疏而别同异。明是非而彰贵贱。执之则致
福。缪之则招悔。宪物成教。崇政明本。未有不繇于礼者也。
自五帝之后。三王以来。有益有损。或因或革。咸有章宪。书
于册书。浩浩千编。不可遽悉。越在唐室。典章颇盛。程轨量。
昭采物。酌中古训。垂法百代。则有开元礼在。纪先后。明得
失。次其沿变。志其楷式。则有通典在。录一朝之事。包五礼
窦俨 第 2b 页
之仪。义类相从。讨寻不紊。则有会要在。此三者。圣教经制。
国之大综也。爰自梁朝之后。仍世多故。典台之官。皆差使
于公务。礼直之吏。悉昧昏于检按。至今每有戎祀之事。朝
会之期。多于市廛草议定注。前后矛盾。卒多秕稗。臣窃以
保残守阙。因狭就寡。乃暗主之事。非明君所为。岂可以光
陛下超世之宏图。为大朝千载之盛美也。所宜阐崇令猷。
以立国典。缀叙旧书。以为邦纪。义在精审。理资端要。可以
范围五帝。楷则万古。彰陛下之圣明。礼不虚道者也。伏请
依唐会要所设门类。上自五帝。迄于圣朝。凡所施为。悉令
编次。凡关礼乐。无有阙漏。开元礼通典之书。包综于内。名
窦俨 第 3a 页
之曰六周礼。俾礼院掌之。太常博士如得其人。宜久其职。
年深则兼官在任。勿使旁转。如是则助风教而弥隆。升典
制于将替。隐覈前轨。声施无穷者也。其二曰。夫乐者。以德
为本。以声传御。中出所以导志。外扬所以审政。有天地辰
宿。有轨数形色。有阴阳逆顺。有离合隐见。天数五。地数六。
六五相合。故十一月至。生黄钟。黄钟者。同律之主。五音之
元宫也。元宫之谐于仲吕。母子也。传于林钟。夫妇也。回于
大簇。父子也。聚于南吕。子妇也。两阳必争。二阴必乖。故抗
衡者多异。前五相追而后五相随。盖繇是也。一章之中。凡
窦俨 第 3b 页
有七闰。亥未巳丑酉午寅者。七闰之正也。日有盈缩之度。
月有迟速之期。故或进于前。或退于后。阴阳之理也。六钟
六间十二节。凡二十有四位。声气之大率也。平分为七直
而略其馀。则子寅卯巳未酉戌谓之羽。子寅辰午未酉亥
谓之宫。子丑卯巳未申戌谓之角。子卯辰巳未酉戌谓之
商。此四者。靡靡成章。峻而清厉。郑卫之音也。与夫推历生
律。以律命宫。九六之偶。旋相为宫。三正生天地之美。七宗
固阴阳之序者。于其通人神。宜岁功。生成范宜之德。纪协
长大之算。则精粗异矣。在乎审治乱。察盛衰。原性情。应形
窦俨 第 4a 页
兆。则殊涂而同归也。三正者。一为天。二为地。三为人。七宗
者。黄钟为宫。大簇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徵。南吕为羽。应
钟为变宫。蕤宾为变徵。角为木。商为金。宫为土。变徵为日。
变宫为月。徵为火。羽为水。龙角元龟天豕井侯主乎角。平
亢河鼓楼聚舆鬼主乎商。天根须女庖俎鸟啄主乎宫。辰
马阴虚耗头天都主乎变徵。大火兵封天高鸟翼主乎变
宫。龙尾元窒四兵天倡主乎徵。天津东壁参伐輹车主乎
羽。角之数六十有四。商之数七十有二。宫之数八十有一。
变徵之数五十有六。变宫之数四十有二。徵之数五十有
窦俨 第 4b 页
四。羽之数四十有八。极商之数九十。阳之数一百二十有
八。阴之数一百一十有二。五音之数毕矣。神无形而有化。
处乎声之门。故昭之以音。合之以算。音以定主。算以来象。
触于耳而激于心。然后可言其乐也。其音五。其声十二。其
调六十。雅部之乐也。其音四。其声八。其调二十有四。胡部
之乐也。隋唐以来。乐兼夷夏。天宝之世。雅部大备。宝应之
后。音律渐衰。郊庙殿廷。旧事失次。洎黄巢荡覆京兆。钟磬
皆毁。龙纪返正之岁。有司别创乐悬。乘风虽存。旋宫何在。
音范寖失。至今阙然。岂可以一时偶失之事。为百代无穷
窦俨 第 5a 页
之制。何以训正四方。绥和百神。轨物垂则。示人之极也。昔
唐虞历载。颂声方作。文武相继。乐教大同。陛下布昭圣武。
彰信天下。宗社灵祗。聿监明德。所宜宪章成式。不失旧物。
原始以要终。体本以正未。使乐与天地同和。礼与天地同
节。伏请命博通之士。上自五帝。迄于圣朝。凡乐章沿革。总
次编录。凡三弦之通。七弦之琴。十三弦之筝。二十弦之离。
二十五弦之瑟。三漏之籥。六漏之簥。七漏之笛。八漏之篪。
十三管之和。十七管之笙。十九管之巢。二十三管之箫。皆
列谱记。对而合之。类从声等。虽异必通。编于历代乐录之
窦俨 第 5b 页
后。永为定式。名之大周正乐。俾乐寺掌之。依文教习。务在
齐肃。如是则可以移风俗。和上下。和顺之象著。则嘉盛之
德备。则六变至幽深。九奏达高明。知乐之为大者也。其三
曰。夫政者正也。以正率下。下思尽诚。则上无阙政。人能持
政。非政持人。若失人而务政。则虽勤而何益。故人道敏政。
政在择人。择人之先。自相而始。登庸廊庙。则有经启措置
之权。八侍帷幄。则有将近承弼之任。机事攸综。号令攸发。
平章于百揆。维制于四方。不可不重也。唐末政出中要。轻
于爰立。才处辅相之任。便兼公揆之官。卿大夫奔竞公行。

窦俨 第 6a 页

礼让道息。未得之日。则以致身富贵为驰骛。既得之后。则
以与国休戚为忧虞。乃三缄于统要之司。独善于兼济之
职。但思解密勿之务。守崇重之官。逍遥林亭。保安宗族。于
身之谋甚利。于国之效如何。方今宰臣。实罄忠力。燮和元
化。则岁以之丰稔。攸叙彝伦。则时以之雍靖。上无阙政。下
无异议。固能明举贤才。罗济经略也。伏请令宰臣于南宫
三品之中。两省给舍已上。有能经营国家。宁卫社稷者。具
名以举。若陛下素谙才业。上符定制。则辅相公揆之授。诚
窦俨 第 6b 页
亦得宜。陛下向不知名。或官品未称。则令以本官权知政
事。若尚书承郎权知政事。则兼散骑常侍之官。陛下岁年
之间。察其为作。如能兴利除害。献可替否。进贤才。退不肖。
则迁其官。加其秩。官高者则受平章事。未高者但循资而
转。且令权知。如其非才。即便守本官。罢知政事。让其举主。
令廷谢知过。亦繇子玉败军。令尹当责之义也。书曰试可
乃已。又曰历试诸艰。今班行之中。有员无职者大半。可令
量才授任。临事制宜。出则以公务效试。入则以旧位登叙。
任事者有赏。不任事者当黜。黜陟既明。天下自正。此则为
政之道毕矣。其四曰。刑者。五行之鞭策。五性之权衡。下民
窦俨 第 7a 页
之堤防。有国之纪律。自古五刑之设。期于无刑。仲尼曰。民
有轻辜。必求其善。以赦其过。民有大罪。必原其故。以辅其
化。如有死罪。期使之生。则其善也。刑肃俗弊。礼谓疵国。胜
残去杀。传称善人。昔汉文断狱四百。殆致刑措。唐朝贞观
之世。岁决死罪二人。今陛下恤刑慎狱。义权情恕。非不至
也。而天下冒禁丽法者甚众。殊死大辟者颇多。盖繇未塞
其源而理其著者也。省刑之要。厥有二端。一者谨吏。二者
息盗。谨吏在乎责长。息盗在乎类取。吴姬偫笑。孙武加戮
于队长。此责长之明效也。襄民不道。班伯得贼于首豪。此
窦俨 第 7b 页
息盗之良术也。夫一县之政。总于令长。令长正。下吏自肃。
一州之权。统于牧守。牧守缪。僚属必滥。滥之与肃。上使然
也。近代下民之讼。多讼令佐。敢诉牧守。十中或一。讼令佐
者。皆得理察。讼牧守者。十无一问。纵或诘之。而归罪陪隶
者众矣。斧钺不用。刀锯日弊。古人耻之。典刑不阿贵贱。贵
犹当罚。贱者自戒。如是则官吏畏法。刑损其半矣。而又除
其寇盗。使无逸越。除盗之术。大概有三。一者。使贱人徒侣。
自相纠告。纠告不虚。则以所告贼产之半。赏其告者。或一
人能告十贼。亦以十贼半产与之。亲属之间。此许容隐。在
窦俨 第 8a 页
于用权救弊。亦可暂更。今后有骨肉为非。许令首告。然所
被告者。不可令至极刑。伤宗族之情。失风教之义。只令通
指同行徒侣。则除恶甚多。骨肉所首之人。特与疏放。如是
则同恶自相疑阻。争先于陈告。骨肉欲保其亲。竞来于原
首。此息盗之上策也。二者。如郑州新郑一县。团结乡社之
人。名为义营。分立将佐。一户为贼。则累其一村。一户被劫。
则罪其一将。大举鼓声之所。壮丁云集。贼徒至多。不过一
二十数。义营所聚。动及百人。贼人奔逃。无有免者。见今郑
州封内。唯新郑独免敚勷。顷岁尉氏强民。潜往密县行劫。
窦俨 第 8b 页
回入新郑疆界。杀获苦无漏遗。岂止自部之中。不留凶慝。
兼令涉境之寇。难出网罗。此息盗之中策也。三者。有贼之
后。村人报镇。镇将诣村验踪。团保限外不能获贼。众罚镇
戌。此息盗之下策也。如是则奸盗渐息。刑又损其半矣。何
虑汉文之年。贞观之世。不在于今时矣。其五曰。农者。至正
之道。自然之资。为邦大本。当今急务。欲国家之康济。在府
库之充盈。欲府库之充盈。在田畴之修辟。人力可以课致。
地利可以计生。若地利有遗。人力不劝。欲邦宁本固。化洽
时雍。不可得也。今宰牧怠职。百姓怠业。旷土不垦。履亩是
窦俨 第 9a 页
忧。但随宜以耕耘。惟天时而是赖。苟有水旱。其将奈何。危
殆之机。在乎返掌。晋朝开运之岁。即其验欤。夫欲富国强
兵。爱民利物。兴事任力。崇德尊道。敷至化。恢长御。革颓风。
洽丰泽。无不繇家给人足。而驯至其道也。家给人足。始于
务农。务农之原。实有三术。一曰广田。二曰已债。三曰节费。
广田则所获丰羡。已债则储积可保。节费则岁计有馀。今
民不广田。良有以也。盖虑无尽地之稼。括为税簿。则并竭
所收。输不满要。谁不惧也。晋汉二代。累发德音。使民多种
广耕。只以旧额供赋。既种之后。旋以见苗计租。以至仓箱
窦俨 第 9b 页
匮空。乡井愁叹。先皇享御之始。赦书节文之中。亦劝民勤
劳。不殊前意。至今旷隙之地。荒莱不开。繇于诚信前失。民
无固志者也。夫为政之先。莫若著信。商君移木。岂礼也哉。
盖使人信之。则无不治也。陛下宜散下明诏。使民广田。但
输旧租。永不简案。上言宗庙。以表至诚。令州郡悬法之所。
刻石示民。民必信之。而田广矣。田广则多获。多获则民足。
王者藏于天下。实一国之富完。此广田之上策也。小亩步
百。周之制也。中亩二百四十。汉之制也。大亩三百六十。齐
鲁之制也。今所用者。汉之中亩。若步以大亩之田。输其中
窦俨 第 10a 页
亩之税。或额不敷旧。则虚加满之。逮于次年。而田自多矣。
此广田之中策也。前所言已债节费。利莫大焉。今编户之
氓。以债成俗。赋税之外。罄不偿债。收获才毕。率无囷仓。官
有科折之弊。私有酺醵之缗。倍称速息。半价速卖。则利贷
一斗。而偿四斗矣。欲民不困。岂可得哉。此外乡闾之中。尝
有酒食之耗。謟僧佞佛。相扇成风。且瑞雪甘雨和风所致。
非为一乡一里委曲而降。小民无知。竞作斋赛。一岁之内。
数数有之。是则债利之劫民也。将倍于公赋。斋赛之蠹民
也。又等于王租。欲民之饶。终不可致。莫若已债节费。归利
窦俨 第 10b 页
于民。起于来年。不得通债。今岁见偿之者。但令以本债偿
之。留其利馀。为民不债之备。则民食资半矣。夫阳秋之候。
豺獭尚祭。民祭里社。自古而然。宜于二社之辰。得以祭馀。
共相饮食。其馀祈祷散赛之事。严禁罢之。则民食又资其
半矣。民食既足。则民力普存。民力普存。则穑事敦业。穑事
敦业。财用益丰。因其利而利之。则国富刑清。天下知礼节
矣。其六曰。兵者。所以成武功。遏乱略。行天讨。顺人心。混一
区宇。昭宣文德。三五之代。不能去兵。故轩战阪泉。尧征丹
浦。西伯戡黎之诰。成王践奄之誓。即其前躅也。陛下卜世
窦俨 第 11a 页
之数。莫知其纪。五德所正涖。万方之率从。未占而孚契人
心。不戒而谋同时利。惟淮南李景。负固不宾。陛下神略内
融。大权潜运。整军经武。[:#AS-8BE1:●]往忽来。戎路一巡。则八州降附。
灵旗再指。则四塞荡平。归命者一一皆存。来战者万万无
免。偏师献捷。迨有百数。仁赡交背以请命。寿春全城而北
迁。淮上咽喉。古来未有。命以众击寡。以尊伐卑。以正破伪。
以强陵弱。鲜不克矣。然兵道贵速。速则惠民。在敌境者。免
驱掠俘馘之无期。处内地者。免资粮供亿之为役。荆湖两
浙。并有舟师。闻其水战之利。胜于淮寇。皆未肯协心齐力。
窦俨 第 11b 页
犄角成功者。盖虑吞韩并魏。灭虞兼虢。唇亡齿寒。势之惧
也。陛下宜分命使臣。谕其成策。锡之以丹书铁契。质之以
左宗右社。其三方协同大举。如秣陵沦陷。南服怀柔。则元
功盛勋。当崇赏厚报。俾百世传袭。保其江山。旌旗服章。僚
属官秩。咸用旧制。朝廷弗询。彼既得信誓之文。又蒙宽大
之诏。必能禀大君之神算。藉清庙之灵祥。亲督蒙冲。横江
长骛。李景必分兵禦拒。首尾支离。陛下乃躬御六师。方轨
南进。驻驿江北。图惟厥成。则濠庐等州。可不攻而拔矣。

** 请禁诸镇酷刑疏

窦俨 第 12a 页

臣伏睹名律例疏云。死刑者。古先哲王。则天垂象。本欲生
之。义期止杀。绞斩之坐。皆刑之极也。又准天成三年闰八
月二十三日敕。行极法日。宜不举乐。减常膳。又刑部式。决
重杖一顿处死。以代极法。斯皆仁君哀矜不舍之道也。窃
以蚩尤为五虐之科。尚行鞭朴。汉祖约三章之法。止有死
刑。绞者筋骨相连。斩者头项异处。大辟之目。不出两端。淫
刑所兴。近闻数等。盖缘外地不守通规。肆率情性。或以长
钉贯篸人手足。或以短刀脔割人肌肤。乃至累朝半生半
窦俨 第 12b 页
死。俾怨声而上达。致和气以有伤。将宏守位之仁。在峻惟
刑之令。欲乞特下明敕。严加禁断。

** 陈政事疏

臣伏睹御札。应内外臣寮。有所见所闻。并许上章议论者。
臣菲才寡识。备位旷官。仰承纶綍之言。聊贡刍荛之说。其
一曰。伏以设官分职。授政任功。欲为政之有伦。在命官之
无旷。今朝廷多士。省寺华资。无事有员。十乃六七。止于计
月待奉。计年待迁。其中廉干之人。不无愧耻之意。如非历
试。何展公才。伏请改两畿诸县令及外州府五千户上至
县令为县大夫。升为从五品。下畿大夫见府尹。亦如令之
窦俨 第 13a 页
仪。其诸州府县大夫见本部长官。如宾从之礼。郎中员外
郎起居补阙拾遗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光禄少
卿以下四品。太常丞以下五品等。并得衣朱紫。为之满日。
当在朝一任。约旧官迁二等。自拾遗监察除授回日。即为
起居侍御史中行员外郎。若前官不是三署。即罢后一年。
方得求事。如此则士大夫足以陈力。贤不肖无以驾肩。各
系否臧。明行黜陟。利民益国。斯实良规。其二曰。为国为家
之方。守谷守帛而已。二者不出于国。而出于民。其道在天。
其利在地。得其理者。蕃阜增积。失其理者。耗啬焦劳。民之
窦俨 第 13b 页
颛蒙。宜有劝教。伏请于齐民要术及四时纂要韦氏月录
之中。采其关于田蚕园圃之事。集为一卷。下三司彫木版
广印。颁下诸州。流布民间。

** 贞元泗州大水论

夫水沴所具。厥有二理。一曰数。二曰政。天地有五德。一曰
润。二曰暵。三曰生。四曰成。五曰动。五德者。阴阳之使也。阴
阳者。水火之本也。阴阳有常德。故水火有常分。奇耦收半。
盈虚有准。谓之通正。羡倍过亢。极无不至。谓之咎徵。二者
大期。率有常数。除之主始于渊献。水之行纪于九六。凡千
窦俨 第 14a 页
有七百二十有八岁为浩浩之会。当是时也。阴布固阳。澍
雨天下。百水灌注。涨其通川。岸不受馀。则旁吞原湿。科坎
平概。则漂垫方割。虽尧舜在上。皋夔佐政。亦不能弭其沴
也。过此以还。则系于时政。如其后辟狂妄以自率。权臣冒
昧以下专。政不明。贤不章。则苦雨数至。潦水积厚。非阴阳
之数也。贞元壬申之水。非数之期。乃政之感也。德宗之在
位也。启导邪政。狎昵小人。裴延龄专利为心。阴潜引纳。陆
贽有其位。弃其言。由是明明上帝。不骏其德。乃降常雨。害
于粢盛。百川沸腾。坏民庐舍。固其宜也。王者苟能修五政。
窦俨 第 14b 页
崇五礼。礼不渎。政不紊。则五日一霏微。十日一[:#AS-84FD:●]霂。十五
日一滂沱。谓之时雨。所以正五运之制节。占象晷刻。无有
差爽。则神农之世其验欤。

* 陶谷

谷字秀实。邠州新平人。本姓唐。避晋祖讳改焉。起家校书
郎。累拜中书舍人。仕汉为给事中。仕周为右散骑常侍。显
德初授户部侍郎。改翰林学士。三年迁兵部侍郎。加承旨。
六年加吏部侍郎。入宋。累官户部尚书。开宝三年卒。

** 赐华山处士陈抟敕

窦俨 第 15a 页

朕以汝高谢人寰。栖心物外。养太浩自然之气。应少微处
士之星。既不屈于王侯。遂甘隐于岩壑。乐我中和之化。庆
乎下武之期。而能远涉山涂。暂来城阙。浃旬延遇。宏益居
多。白云暂驻于帝乡。好爵难靡于达士。昔唐尧之至圣。有
巢许为外臣。朕虽寡薄。庶遵前鉴。恐山中所阙。已令华州
刺史每事供须。乍返故山。履兹春序。缅怀高尚。当适所宜。
故兹抚问。想宜知悉。

** 紫芝白兔颂

窦俨 第 15b 页

陛下嗣位之元年。岁次甲寅。薄伐太原。兴六月之师。定王
业也。虎贲振旅。兵渡孟津。汜水献紫芝三茎。煜煜分化。惹
度关之气。越三载。岁在丙辰。亲征淮夷。破十万之众。宣武
功也。戎辂旋轸。途次商唐。颍川献白兔一头。皎皎效质。凝
照社之光。谨案瑞应图曰。王者恩沾行苇。则紫芝秀。五行
传曰。国君德及昆虫。则白兔驯。上宴息之暇。有时临玩。睹
祯祥而修德。善驯扰之遂性。紫者昭万物肇生之数。白者
叶太素返朴之义。芝为瑞也。左盘右屈。而自然成形。免之
异也。或白或苍。亦不常其色。岂可使旷代嘉瑞。来者无闻。
今圣君俭德罢露台。至仁祝疏罗。重林衡不时之禁。则草
窦俨 第 16a 页
木茂矣。崇宗庙礿祭之礼。则禽鱼乐矣。若然。则朱草蓂荚。
将擢秀于庭除。丹凤麒麟。岂空游于郊薮。下臣不佞。再拜
作颂。颂曰。

美哉灵草。邈矣明视。庆上帝之所临。昭王者之嘉瑞。考其
详。稽其事。芝为草也。岂夺朱而效灵。兔乃兽焉。取守黑而
为异。徵其荐瑞之日。俱在回鸾之次。酌物情。顺天意。吾君
当垂衣而治。

** 请疏理狱讼瘗埋病亡奏

臣任监察御史日。留台西京。窃见台司详断者。至于夫妇
窦俨 第 16b 页
之间。小小争讼。动引支證。淹滞积时。乃坊市死亡丧葬。又
须台司判状。奴婢病亡。又须检验。人吏贪狡。因此邀求。动
经旬时。不遂埋瘗。是臣目击。常嫉弊讹者。

** 请禁伐桑枣奏

窃以稼穑为生民之天。机杼乃丰财之本。是以金根在御。
王者用三推之仪。鞠衣载陈。后妃有躬桑之礼。则知自天
子至于庶人。不可斯须忽于农桑也。又司马迁著书曰。齐
鲁之间千亩桑。安邑千树枣。其人与千户侯等。伏见近年
以来。所在百姓。皆伐桑为柴。忘终岁之远图。趋一日之小
窦俨 第 17a 页
利。既所司不禁。乃积习生常。苟桑柘渐稀。则缯帛须阙。三
数年内。国用必亏。虽设法课人种桑。且无及也。旧木已伐。
新木未成。不知丝[绵]。欲凭何出。若以下民方困。不可禁之。
傥砍伐一空。所在如是。岁或不稔。衣食尽忘。饥冻逼身。须
为偫盗。图难于易。哲王令猷。作事谋始。有国常务。乞留眷
览。询访辅臣。欲望特下明敕。此后不得以桑枣为柴。官场
亦不许受纳。州县城门不令放入。及不得囊私置卖。犯者
请加重罪。

** 请郡牧不与卑冗官同班奏

窦俨 第 17b 页

内外臣寮。正衙辞谢。内则诸司小吏。与宰相差肩。外则属
郡末寮。共元戎接武。欲望宰臣使相。依旧押班。其郡牧藩
侯台省少监长吏等。不得令部内本司卑冗官员。同班辞
谢。

** 请停废教习舞郎奏

前任太常少卿。伏见本寺见管教坊二舞。本户州县尹民。
若不尽免差徭。无缘投名鼓舞。况正殿会朝。已久停废。其
见管人数等。每有沦亡。皆拟填补。既不曾教习。但虚免差
徭。伏乞且议停废。敕乐工宜令教习舞郎。权且停废。

窦俨 第 18a 页

** 龙门重修白乐天影堂记

祭法曰。法施于人则祀之。洛书曰。王者之瑞则图之。世称
白傅文行。此造化之功。盖后之学者。若偫鸟之宗凤凰。百
川之朝沧海也。秉笔之士。由斯道而取位卿相者。十七人
焉。得不谓法施于人耶。王者之瑞耶。飨庙食画云台可矣。
矧山椒遗像乎。陟彼高冈。慷慨前事。松凋宰树。萧瑟古埏
之上。伊注逝川。潺湲荒祠之下。岁月未积。栋宇将坏。考其
由。中和初黎民经之而弗勤。询其制。长兴末秦王修之而
窦俨 第 18b 页
弗至。人神元感。属在兴运。今居守佐相太原武公。自许下
之抚三川也。登鄂坂。望太室。且曰。兹邑也。周公测景之地。
土圭在焉。吾当正厥躬。临甸民。以报天子。既下车。辟污莱
以实仓廪。宽狱市以处豪猾。繇是十一之税均。三千之条
省。暇日巡魏阙。过天街。又曰。兹地也。成王定鼎之郊。王气
犹属。吾当寻旧地。举坠典。以壮皇居。遂上法象纬以严端
门。构鸿梁而跨洛水。繇是知拱辰之位肃。朝天之路通。三
载陟明。我无惭德。广顺三祀。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予因芟
除入洛。获谒拜上公。趋魏绛之庭。金石在列。入亚夫之户。
棨戟生风。初戢我以升降。视之礼也。复接我以酒浆。观予
窦俨 第 19a 页
志也。始三揖而进。终百拜而退。既予旋轸。相访政事。对曰。
河桥破虏之勋。有京观在。滹水禦守之略。有金汤在。虽三
尺童子。尽能知之。予无可述。因以白公影堂为说。公曰。我
武臣也。惟干戈是执。昧俎豆之事。幸为我序白氏政绩。及
修葺之义。俾后之闻者。足以勤为善而向令名。是吾志也。
虽百金不吝。矧土木乎。予曰。彼白公。服则儒士也。位则文
人也。当官隶事。烈有丈夫志。祗于批逆鳞。刺权幸。塞左道。
履平坦。镇阳拒命也。指中人为制将。救日月之蚀。则战士
心悦。武相遇盗也。责京尹讨贼。犯雷霆之怒。则奸臣股慄。
窦俨 第 19b 页
杭州救旱。因农隙而积湖水。龙门通崄。出家财而凿八滩。
著策数十篇。尽王佐之才。有文七十卷。导平生之志。向使
得其位而且久。行其道而不疑。以宪宗之神武。可继文皇
也。元和之刑政。自同太宗也。必当华夏宅心。上东封之书。
蛮夷屈膝。纳稿街之贡。岂直擒吴定蜀平一蔡州而已哉。
言粗毕。公耸身长揖而言曰。异乎昔之所闻。若此则白公
之才美。实辅相之英者。岂徒丈夫耶。子其行矣。予果得修
之。予归朝未再旬。邸吏捧公书相授。具报讫事。谷乏口才。
加之性懒。蟠桃拂汉。非尺箠可量。直以与公问答疏之如
窦俨 第 20a 页
右。别刊贞珉。

** 义成军节度使赠太保史匡翰碑铭(并序)


(上阙)辅蜀望帝之洪苗。楚倚相之厥裔。迨于战国。世为史
官。周崇江汉之祠。已疏王爵。汉重金张之族。遂宠侯封。令
望不衰。奇才閒出。长江激浪。下嶓冢以方舟。宝剑腾晶。发(
阙五字)积善所宜于有后。享富贵者累朝。大勋不可以中微。
启茅土者数世。事详图牒。功备鼎彝。大王父讳怀清。皇任
安庆九府都督。王父讳敬思。皇任安庆九府都督。显考讳
窦俨 第 20b 页
(阙六字)兼九府都督。赠太保。公即太保长子也。分太白之
精。禀峒山之英。笑腐儒之老一经。拜神姝而学五兵。怀鼓
箧之心。行有馀力。蕴飞钳之辨。似不能言。天祐中。王室寖(
阙六字)陆之龙蛇竞斗。生郊之戎马成偫。时(阙一字)宗已合乐(
阙一字)将图义举。定玉帐一匡之略。提金坛百胜之师。战于
两河。决平多垒。以公人才地望。宜副颁条。起家(阙六字)代州
副使。以劳加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监察御史。
改辽州副使。兼领九府都督。同光初。庄皇受命。梁祚告终。
骐驎斗于东陵。荧惑入于南斗。负(阙六字)虽曰一家横戈。而
猛士守方。未安四鄙将宁边徼。特委警巡。以九府都督充

窦俨 第 21a 页
宪朔等州都游奕使。解职授天雄军牢城都指挥使。迁检
校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阙六字)恩遽降。时议为轻。遥
领首城。仍兼九府。转检校户部尚书浔州刺史。未几改天
雄军步军都指挥使刺史如故。明年迁侍卫彰圣马军都
指挥使。兼九府都督(阙六字)也八(阙一字)大定。万国来朝。将窦
宪于骑军。已平敌国。牧寇恂于河内。俾惠一方。授检校司
空怀州刺史。政成。转控鹤都指挥使。加金紫阶。兼和州刺
史驸马都尉。虎贲三百(阙六字)魏阙九重。谨门阑于清禁。圃
田待理。汉殿抡材。功臣旌佐国之石。出牧奉专城之寄。渤
窦俨 第 21b 页
海守布解绳之政。化洽下车。淮阴侯有授钺之才。(阙一字)
推毂。谋于良帅。属在旧勋。(阙六字)鹰扬之劳。轼前熊伏。宁淹
豹变之期。斋坛峻而金鼓严。麻案宣而油幢出。汉垒接平
阳之第。禹河连沁水之封。控梁苑之西郊。殷乎威望。抚国
侨之遗俗。绰有政声。当四(阙六字)命之为伯。加食邑通前五
百户。方司外禦。俄迫内艰。居丧爰疚于块苫。有司不避于
金革。大君有命。难违焘土之恩。开国承家。遂奉墨缞之制。
授起复冠军(阙五字)吾卫大将军员外置同正员依前充节
度使。列旌旗于卫幕。再励分忧。泣风雨于梁山。难胜永慕。

窦俨 第 22a 页

海运方远。峰摧若何。遗封章而不忘戴君。对符印而犹思
择帅。三阳莫辩。(阙五字)之针六合至宽。无处问回生之草。管
辂慊与才之叹。仲尼兴有命之言。名不遂而功不成。生何
足贵。令其终而善其始。殁且奚冤。以天福七年三月十六
日寝疾薨于镇。享年四十(阙五字)人罢市。年光似箭。讶天道
于张弓。日递高舂。辍时情于相杵。有诏赠太保。丧葬之仪。
并从加等。越明年太岁在癸卯孟夏四月二十有三日庚
午。归葬于北京太原(阙五字)也。铭旌前导。卤簿分行。何须陶
窦俨 第 22b 页
氏牛眠。方为吉地。不待滕公马立。自得佳城。载惟积庆之
家。须及莫京之允。尚鲁国大长公主。车服有容。实殷帝之
归妹。秾华(阙五字)之王姬半枯旋叹于未亡。一恸俄闻于昼
哭。风飘宝匣。翻成别鹤之悲。尘暗妆台。永结孤鸾之恨。嗣
子四人。长曰彦容。宫苑使凑州刺史。次曰彦澄彦琪。并西
头供奉官。幼(阙五字)州别驾。以于公之阴骘。门合容车。以邓
氏之旧亲。家宜藏策。宠既隆于奕世。荣岂让于重侯。近朝
以来。莫之比也。嘻。以公之忠肃恭懿。宜慈惠和。求福罔回。
见义有勇。秉(阙五字)达招延无间于后生。不积财而(阙一字)
藏书。不忧家而唯思报国。求诸时彦。我无(阙一字)焉。宜乎享
窦俨 第 23a 页
大年。跻极品。上击九万里。直耸一千寻。而阳报无徵。天赋
有限。极公侯伯子男(阙六字)生而无成。守温良恭俭让之言。
得以谓没而不朽。将传来裔。期播徽音。合从鲁国之褒。方
尽延陵之美。臣才非日地。职在(阙二字)仰(阙五字)功闻(阙一字)家(
阙一字)之(阙一字)德虔遵睿旨。强缀斯文。属词而徒罄揄扬。序
事而多惭漏(阙一字)鞠躬抒思。再拜铭勋。将招岱岳之魂。辄
效楚词之意。铭曰。

(阙五字)惠且贞。事明君兮信而诚。藏策书于周庙。(阙一字)
毂于汉宫。年既谢兮时正来。河方誓兮山告颓。讶阴骘而
窦俨 第 23b 页
已矣。叹阳报而哀哉。(阙八字)帝乡丹旐悠兮下山阳。隔两乡
之明月。陟千里之宏岗。龟告吉兮蓍定臧。年惟利兮日其
长。萦蔓草于原上。揭丰碑于路旁。(阙)兆鹤且白兮来翔。传
(阙一字)兮万代。播兰杜之芬芳。

* 杨昭俭

昭俭字仲宝。京兆长安人。后唐长兴中进士。历殿中侍御
史。仕晋。累迁中书舍人。周显德中为翰林学士。改御史中
丞。出为武胜军节度行军司马。入宋。累官礼部尚书。太平
兴国二年卒。

窦俨 第 24a 页

** 谏宥张彦泽疏

天子君临四海。日有万几。懋建诤臣。弥缝其阙。今则诤臣
虽设。言路不通。药石之论。不达于圣聪。而邪佞之徒。取容
于左右。御史台纪纲之府。弹纠之司。衔冤者固当昭雪。为
蠹者难免放流。陛下临御以来。宽仁太甚。徒置两司。殆如
虚器。遂令节使慢侮朝章。屠害幕吏。始诉冤于丹阙。反执
送于本藩。苟安跋扈之心。莫恤冤抑之苦。愿回睿断。诛彦
泽以谢军吏。

窦俨 第 2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