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吴仲舒
吴仲舒 第 25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五百九十四

吴仲舒 第 1a 页

* 吴仲舒

仲舒。贞元五年进士。为雄武军使张仲武从事。

** 南风之薰赋(以悦人阜财生物咸遂为韵)


歌南风之薰兮。肇自前烈。美凯风以时兮。流乎俊哲。澹澹
荡荡。生乎无閒。馥馥微微。播于有截。故功成作乐。而上下
昭著。治定制礼。而君臣有别。吾亦乘日月之至明。致中和
之令节。言而履之。万国称庆。动而法之。千寮胥悦。此所谓
吴仲舒 第 1b 页
规模帝舜。慰洽吾人。操五弦之琴而八风从律。徵三代之
乐而六气平均。使天下霈然而有感。穷海外飒尔而知春。
至于传之永久。垂之不朽。可以动萌芽。可以荣林薮。薰风
之有德也。使国富以人安。薰风之有惠也。使时和而俗阜。
若乃燠佳气兮允塞。埽祥烟兮乍开。早绽青门之柳。先惊
上苑之梅。晦入阳春之曲。潜吹玉管之灰。此亦韶年之丽
景。况有顺时而丰财。或披襟而乍对。或临水而轻拂。承长
养则芳气袭于一人。阐煦妪则膏露沾于万物。斯以发号
施令。前规后监。三农以之协洽。兆人以之无咸。如此。则典
礼备。麟凤至。吾道不乐兮发身有时。薰风自南兮万物咸
吴仲舒 第 2a 页
遂。物本无情。因时而生。百姓日用而不觉。五音岁兆于未
萌。傥高飙之借便。顺下风而长鸣。

* 李夷亮

夷亮。宰相夷简之弟。贞元五年进士。

** 鱼在藻赋(以潜泳水府形诸雅什为韵)


鸿钧之代兮。动植斯庆。至德旁流兮。潜鱼在泳。忻藻荇之
是依。美阴阳之克正。载颁其首。将同宴镐之观。不脱于泉。
自乐观濠之性。极浦风霁。澄潭月虚。纤鳞缭绕。聚沫纡徐。
吴仲舒 第 2b 页
或在鲛人之室。或过陵鲤之居。莲花东西。信可游而可息。
文竿上下。徒欲钓而求诸。岂不以当在宥之时。处恬然之
水。乘灏灏之元气。得生生之至理。大信波及。湛恩草靡。无
虑竭泽之灾。自保深泉之美。伊元风之扇物。物无细而不
沾。惟广运之铺时。时或与之发潜。(阙)

** 南风之薰赋(以悦人阜财生物咸遂为韵)


时之和兮道之至。彼南风兮舒以肆。发于地鼓万物以生
成。登于天叶三光而能粹。岂不以律有度而咸应。乐无声
而大备。郁郁也从四气之攸分。熙熙然见偫芳之已遂。若
乃涉维夏。背芳晨。烝人已乂。率土惟淳。云物必书。识烟霞
吴仲舒 第 3a 页
之改旧。君臣有礼。知动植之怀仁。符元化。越洪钧。式观风
于我后。终解愠于吾人。伊昔虞帝君临。忧劳是切。将纳隍
为已任。垂大训于前烈。援琴写操。知庶政之惟和。负扆居
尊。俾含生之是悦。然后泽及幽岩。九区克咸。气扬湮郁。四
海无咈。且攸叙于彝伦。故无遗于一物。国家敬授惟明。稽
古作程。式宣其和。以厚其生。是以东作之勤。不遗于帝力。
南风之咏。屡起于皇情。亹亹多士。茫茫万有。犹偃草而咸
若。沐薰风之自久。惟德斯硕。惟财孔阜。

* 李方叔

吴仲舒 第 3b 页

方叔。德宗朝官侍御史。贬江陵掾。

** 南风之薰赋(以悦人阜财生物咸遂为韵)


至矣哉。如天之君。声明化淳。穆南端而作乐。播薰风以养
人。顺圣时而和。则气无留慝。解吾氓之愠。故物无不亲。所
以应乎品类。遍乎天地。感一德而当阳。处八方之正位。使
夫微者必扇。幽者必遂。不以动而有光。和而能至。风之始
也。日月贞明。星辰齐平。然后荡荡而起。熙熙而生。触类而
煦然长育。无朕而潜来备盈。行而有孚。倚五弦而调四气。
广而不费。匝九垓而周八纮。非比夫抵华叶。陵高城。转丛
吴仲舒 第 4a 页
蕙而渥彩。合万籁而成声者也。风之达也。本于元首。播于
偫有。使五福富昌。万物殷阜。宜其叶无为之大化。匪独革
有苗之小丑。亦有广莫北动。阊阖东来。不如自其南而掩
器。一其薰而阜财。则知端拱垂黻。化人无拂。则必合其君。
资其物。岂惟三国不监。二叔不咸。徒偃其禾。而表其谗。故
我君烈烈。行道有截。歌祖德而庶事用康。谐舜乐而鸣琴
不撤。被南风之溥畅。慰远黎之胥悦。士有欲抟风于九霄。
希假势于一挈。

* 贾棱

吴仲舒 第 4b 页

棱。贞元八年进士。

** 明水赋(以元化无宰至精感通为韵)


祭祀上洁。精诚克宣。伊明水之为用。谅至诚以为先。积阴
以成。符嘉应于冥数。以鉴而取。感无私于上元。将假以表
敬。式彰乎告虔。皎皎泛月。瀼瀼降天。既禀气在阴。亦成形
于夜。有无虽系于恍惚。融结宁随于冬夏。明者诚也。我则
闇然而彰。水惟信焉。吾非倏尔而化。徒观其清霄雾敛。朗
月轮孤。鉴清荧而类镜。水滴沥而疑珠。混金波而共洁。迷
玉露而全无。感而遂通。配阳燧之为火。融而不涸。异寒冰
吴仲舒 第 5a 页
之在壶。彼既无情。此何有待。始同方而合体。宁望远而功
倍。故能佐因心于霜露。均润下于江海。有形有实。徒加以
强名。无臭无声。孰知其真宰。是以昭其俭。洁其意。含水月
之淳粹。修粢盛于丰备。作元酒而礼崇。登清庙之诚贵。嗤
潢污之野荐。陋甘醴之莫致。祀事孔明。其仪既精。无眹而
有。不为而成。二气相临。本自蟾蜍之魄。三危莫比。殊非沆
瀣之英。至道自元而兆。醴泉因地而生。原夫月丽于天。水
习乎坎。物有时而出。故方诸而夜呈。事有眹而因。故阴灵
而下感。大满若冲。其来不穷。风尘莫染其真质。天地不隔
吴仲舒 第 5b 页
其幽通。况国家崇仪礿祀。荐敬旻穹。方欲行古道。稽淳风。
客有赋明水之事。敢闻之于閟宫。

* 李宗和

宗和。贞元九年进士。

** 平权衡赋(以昼夜平分钧铢取则为韵)


王者统四时。均五则。彼权衡之为准。验阴阳之不忒。钩深
致远。黍累于焉靡差。称物平施。晷度由之斯得。惟权也分
其重。惟衡也取其平。明乎国经。固悬兹以垂范。掌乎天秩。
如用兹而永贞。衡任权以钧物。权资衡以作程。故一人体
吴仲舒 第 6a 页
之以清万国。万国仰之而庶政以成。当其元鸟司分。畴人
敬授。既量诸夕。又测其昼。盈虚气等。何藉于土圭。日夜时
分。已传于玉漏。莫不同度量以应其时。平权衡以叶其候。
苟顺气以颁节。实从时而不谬。其功斯博。其道式孚。谅同
均于远近。故不失于锱铢。俾称物者守之无易。抡材者持
之罔逾。皇矣我君。康哉神化。万方取则。自得于均平。二气
尚分。无愆于昼夜。不然者。何以佐璿枢之斟酌。调元气以
絪缊。申乎旧章。孰似权衡之大。匪无同异。所纪春秋之分。
齐其重轻。等其规矩。岂钧铢之是待。在绳准而有取。固将
吴仲舒 第 6b 页
平邦国。亦以叙彝伦。七政惟齐。有符乎应天之运。百工咸
赖。实资乎秉国之钧。宜其平域中而齐律度。贞天下而利
黎人。惟正直可法。惟中平可均。夫如是。则权衡者盖亦考
兹义而是遵。

* 陈佑

佑。贞元九年进士。为淄青节度副大使李师道寮属。师道
叛。佑抗节忤贼被囚。

** 平权衡赋(以昼夜平分钧铢取则为韵)


俾民不迷。兹器惟则。行之而万象正。动之而天下直。一人
吴仲舒 第 7a 页
不宰。命任权者必公。百辟以孚。在持衡者守德。此盖国之
恒准。教以顺行。虽因时以考正。乃假人而后成。权之垂。知
俯下而斯重。衡之正。乃得一以至贞。忠以自胜。直哉惟清。
物无偏以表德。器守公而作程。动必推移。佐璿玑而克正。
静无偃仰。若泰阶之既平。懿夫衡之诚悬。德乃是茂。秉中
正以不忒。在毫釐而何谬。众星分列。若历历以拱辰。一权
下临。正亭亭而当昼。斯斟酌之所以。俾名实以相副者也。
尔其观象取则。其数可陈。积而成重。铢以和钧。称物平施。
则其道无极。从时利用。乃有命惟新。既审度而攸准。夫何
吴仲舒 第 7b 页
患乎不均。安则无倾。正以顺化。四时行令。必因其阴阳。一
德奉天。谅贞夫日夜。是知分寸相生成乎象。盈虚有准观
夫文。因黄钟以起数。应元鸟之司分。尔乃七政允修。五常
斯睹。为时德也。诚金义而木仁。为器法焉。乃左旋而右矩。
既轻重之必审。虽微细而待取。平之为美。曲逆终作汉臣。
中以见称。伊尹是为殷辅。兹乃衡之为道也可大。权之为
义也斯孚。绳从则正。德不可诬。动不欺于累黍。用有识于
分铢。若夫求平之至者。执中之谓乎。

* 陈左流

吴仲舒 第 8a 页

左流。(英华注总目作九流)贞元十二年进士。

** 进善旌赋(以设之通衢俾人进善为韵)


彼旌孑孑兮。五逵之中。进善为名兮。求善为功。状岧亭以
戴日。势耸擢以凌空。王者所以开谠谏之路。作耳目之聪。
故帝尧设之。道由此达。洎我唐建也。化乃斯通。观其迥立
长衢。孤标数仞。丽晴天以独出。抗高阁而争峻。体惟能正。
俾止恶而来观。影则不亏。使言善而思进。莫非明主求臣。
吴仲舒 第 8b 页
愿闻所陈。期乎启沃之佐。想夫股肱之人。由是标格寰中。
万姓瞻之以为准。高居物外。九重隔之以为臬。至乃不倾
不危。持坚孤绝。非虹蜺之光欲拖。岂日月之明能揭。故邦
无道则我斯废。邦有道则我斯设。彼书谤之木。安可与齐。
承露之盘。何能并列。吾君庶政允釐。献纳是思。多闻得贤
之颂。每咏补衮之诗。犹恐化理未洽。俊乂尚遗。而彼士则
可招矣。在斯旌故宜立之。且夫为干者其功鲜。为旌者其
利浅。曷若当天下之用。进海内之善。揄扬不倦。道已盛于
方今。正直长存。事足昭于古典。况登于睿鉴。旌之通衢。人
则是仰。物岂能踰。谓善建者手不可拔。岂有力者负之能
趋。是知昔之设旌也。其美如彼。今之设旌也。其美如此。君
吴仲舒 第 9a 页
若好善。士皆可俾。士有愿歌乎圣德。庶无惭于末技。

* 陶拱

拱。贞元中进士。

** 天晴景星见赋(以有道之邦德星昭见为韵)


我皇以化洽四夷。德应昌期。能使嘉祥昭于国典。景星耀
于天维。岂徒呈光芒而出矣。遇精彩而见之。于时元穹正
清。白日初匿。烂景星之效质。绚佳气以竞色。起青方者。萦
瑞彩以葱茏。发赤位者。统祥光而翕赩。比怀珠而其状匪
吴仲舒 第 9b 页
异。等抱珥而其仪不忒。懿吐黄以争光。矧聚三而表德。莫
不荧煌于碧汉。焜耀于青霄。照下土而乍朗。掩繁星而自
昭。或半亏其形。类蟾魄而当晦朔。或中虚其状。疑金环之
在泬寥。故德为帝王之美。作祥符之首。信历代之罕见。既
今辰而方有。稽往牒之隐见。验前经之休咎。则天下和平。
域中殷阜。佐朗月而其色惟盛。临安邦而其美不朽。所以
呈祥帝室。效祉天庭。表我皇之道泰。彰我君之德馨。岂比
夫汉代称奇。空闻乎再中之日。尧年纪异。徒传乎入昴之
星而已乎。则知天赞巨唐。神依至道。必著明于元象。实垂
曜于苍昊。叶妙理于上德。表鸿休于天造。不然者。何为效
吴仲舒 第 10a 页
灵莫匹。具美无双。骇远目于千里。播英声于万邦。是以绥
厥黎庶。垂诸史传。德非星而不著。星非德而莫见。盖应运
于英精。亦叶时之灵变。虽云瑞之众祥之多。未可比兹星
之独擅。

** 五色比象赋(以车服有制示不徒设为韵)


圣人以王命之施。官秩之设。贵有品类。贱有等列。望之可
辨。非旌表而焉知。出而自殊。宜车服之有别。于是招绘素
之党。召彩笔之徒。程乱目之众色。写外物于百夫。以侯伯
吴仲舒 第 10b 页
子男之服为饰。以山龙华虫之象为殊。莫不煌煌荧荧。奕
奕煜煜。青为山兮峣嶷而争峻。赤为火兮赩炽而含燠。粉
米以纯白而璀璨。宗彝以太元而黝倏。綷(一作翚)而为羽。则
振迅而对飞。晕而为龙。则跨腾而相逐。盖上古之礼制。亦
当今之法服。必谓美妙无尽。精微有馀。侔桂月之规。纵丽
天而莫胜。拟海藻之质。虽摛文而不如。实逞巧之无比。信
取象而靡虚。岂徒用别于涖职。盖亦或施于乘车。懿其创
自于心。成之在手。或大之者不遗其美恶。小之者不失其
妍丑。此实权等于真宰。功齐于妙有。所以作国家之程式。
辨王臣之印绶。历万代之恒规。经百王而共守。不然者。法
吴仲舒 第 11a 页
实纷纠。制有允休。何必假其彩色之炳焕于君子之衣裘。
合九章之物者则写。非五等之服者则不。故往代垂模。明
君立制。一则爵命之易辨。一则制容之昭丽。宜乎嘉其义。
重其事。佐盛礼而罔易。垂后代以永示。信哉表德之为良。
亦美作者之深意。

** 灭裂禾赋(以为功不至其报则然为韵)


昔子罕之秉权。有封人之问焉。以为事不可以不敬。物不
可以不虔。于是陈曩日。耕大田。予之于禾也。其情易尔。禾
吴仲舒 第 11b 页
之于予也。其状悴然。莫不报其素。莫不答其先。予知其意。
遽变予志。倍勤于他时。尽力于兹地。然后萌而密。叶以翠。
契本心而罔违。充所养而不匮。故知生寡者其功未既。实
稀者其心不至。苟矻矻以自强。何芃芃之莫致。是以人之
从政。士之饬躬。佥黾勉而无极。并陵兢而靡穷。未有不课
而名立。未有不勤而道融。所谓君子重其实。贵其功。以行
之慎者比其盛。以动之慢者譬其不。惟盛也。著美而可观。
惟不也。售能而谁取。信乎卤莽于庶绩。何异灭裂于南亩。
草既在兹。众亦弃之。虽有百廛。莫得就而获。虽有万顷。焉
可俯而持。哂之者宜夫莞尔。叹之者何莫凄其。则知恶必
吴仲舒 第 12a 页
由人。善随厥操。往无不复。施无不报。虽斯言之细微。实所
讽之元奥。足以将惩躁竞。用戒浇漓。勖万代之攸习。励烝
人之所为。若然者。功以之成。利凭而得。实辅政之义理。亦
劝学之典则。在稼尚其如斯。人乎曷不鉴之以隐恻。

* 张复元

复元。贞元中进士。

** 太清宫观紫极舞赋(以大乐与天地同和为韵)


乐者所以谐万国。舞者所以节八风。故元宗致紫极之舞。
吴仲舒 第 12b 页
朝太清之宫。俾观舞以知德。德以容备。省风以作乐。乐以
文同。吾君缵道纪。修祖功。将有事以朝献。必斯舞之是崇。
方其一人在庭。偫后列位。奉常执礼以恭命。太乐陈仪而
蒇事。望圣主以龙升。见舞童而[:#AS-8F62:⿱鹿君]至。舞之作矣。应其度而
展其容。乐乃遍焉。动于天而蟠于地。其始也。顾步齐进。蹁
跹有序。既乍抑而复扬。遂将坠而还举。始蹑迹以盼睐。每
动容于取与。陈器用之煌煌。曳衣裳之楚楚。观乎俯仰回
旋。乍离乍联。轻风飒然。杳兮俯虹霓而观列仙。飘飖迁延。
或却或前。清宫肃然。俨兮若披云雾而睹青天。惟紫也。取
紫宫之清。惟极也。明太极之先。用之则邦国之光备。施之
吴仲舒 第 13a 页
则中和之气宣。徐而匪浊。比上帝钧天之乐。静而不过。小
圜丘云门之和。亦何必持彼羽旌。方闻乎得礼。执其干戚。
然后为止戈。彼延陵空叹于象箾。宋玉徒美其阳阿。讵能
合天地之大德。调阴阳之大讹者乎。洪惟我后。遵祖为大。
道其乐使万物无不宣。饰其容使兆人无不赖。客有观而
作颂。愿播之于九域之外。

* 吕镈

镈。贞元十四年进士。

** 万年县试金马式赋(以汉朝铸金为名马式为韵)

吴仲舒 第 13b 页


马以行地致用。式乃铸金取规。表骐骥以立则。拟形容而
可知。合诸法象。遵彼权奇。卓尔趫姿。想从革而乍见。骇兹
殊相。疑轶尘而载驰。毫发尽似。纤秾不差。诚骏骨之倜傥。
亦巧心之云为。本其称自前朝。制于往汉。金也者。持坚刚
之可久。式也者。验逸异而有案。形乃辨于千里。功讵劳于
万锻。匪刻鹄之同科。岂偶人而齐贯。载鍊载精。我马是程。
武脊乍睹。龙文可名。星气相合。金光发明。踠足不前。如俟
孙阳之顾。望云邈视。宁殊洼水之生。向日而疑将奋影。临
风而状若长鸣。曲尽其趣。不愆于素。写逸态以全能。制兰
吴仲舒 第 14a 页
筋而巧附。瞳双镜而可鉴。颧两月以合度。谓天骥之呈材。
乃良金之所铸。取则不远。其象孔昭。常矫矫以示众。特昂
昂而建标。騕袅在目。飞黄立朝。哂求市之三年。终观骏死。
无相肥于一概。何虑驹跳。所以稽乎骥德。垂此作式。指半
汉以成规。岂驽骀之可惑。置于宫壸。有待献书之贤。铸以
越铜。载假伏波之力。事与名远。理将意深。宁俟造父之能
驯。骅骝可觌。何必九方之善相。骊牝独寻。等循形以观影。
咸得骏于斯金。故曰考兹术也。选无违者。可以断臧否。明
取舍。形分似是。类别真假。欲献状于国门。期一中于名马。

吴仲舒 第 14b 页

** 玉书赋(以泥丸百节皆说有神为韵)


上清中。元圣立教。存书示人。以玉为至精之宝。喻道于强
名之真。使其复归于本。近取诸身。保长生于气母。通不死
于谷神。妙哉灵诀。虚皇之说。清紫府之内。瑕瑜不藏。洗丹
田之中。琼瑶比洁。蓬莱有寿配金石。姑射有颜如冰雪。讶
其与天地相终。而莫知寒暑易节。时所未喻。兹焉在列。我
是以纪庭庐之位。论藏府之官。得之于此甚易。求之于彼
则难。嘘吹可以自审。性命于焉内观。专气致柔。则顺途而
同辙。适性任欲。将背驰而走丸。五气理于先后。三关启其
吴仲舒 第 15a 页
户牖。精粹自成于渣滓。宠辱不惊于纷纠。同美玉之韫椟。
我其善守。以隋珠而弹雀。尔于何有。以取诸其怀。致于道
孔皆。目可通于两耀。神相应于百骸。乃知化自仙册。形为
真宅。传此希言。服之无斁。神明不见。指象帝于虚无。元览
可寻。捧斯文而探赜。代所贵。人受益。不然。何道德并经于
五千。灵仙自古而累百。虽羽化之独跻。于国理而无暌。用
以修真。则致虚抱一。移于砥行。乃立节思齐。故鍊质者慕
凌厉飞腾于碧落。致身者以诗书礼乐为丹梯。俾克躬以
服道。乃洁已而如圭。悬解上智之性。指南下愚之迷。客有
吴仲舒 第 15b 页
仰黄庭之秘录。空自叹于尘泥。

* 郑俞

俞。贞元十六年进士。官长水县令。

** 性习相近远赋(以君子之所慎焉为韵)


酌人心之善败。惟性习之所分。习者物之迁。以动为主。性
者生之质。以静为君。运情有同于镕铸。通志亦比夫耕耘。
或定心以纯一。或逐境而纠纷。故定心者若疏源而自得。
逐境者犹理丝而又棼。且物之惑人无穷。人之徇物无已。
近之则归于正性。远之则灭于天理。虽真妄之多端。谅御
吴仲舒 第 16a 页
用而由已。至若习于所是。则孟母之训子。其居也。初阛阓
之是邻。遂贾鬻而无耻。及夫又徙于学。徒示以坟史。卒能
振文行以标名。郁古今而播美。岂不以性相近而习之至
矣。又若效之而非。则寿陵之从师。其故也。等善行之无辙。
见大道之甚夷。及夫邯郸之学。匍匐于兹。既所能之未尽。
终故步而莫追。岂不以习相远而性亦失之。固宜人定其
情。物安其所。苟欲迁性习以交丧。易贤愚之攸处。则舍于
己而效于人。学弥得而性弥阻。述而莫息。亦莫之禦。是非
乖理而亦徇。未若袭慎而委顺。勿牵外以槩名。在执中而
吴仲舒 第 16b 页
克慎。钦若奥旨。闻诸古先。习之则善道可进。守之则至理
自全。兹义也。智所不染。愚亦难迁。傥中庸之可甄。愿斯焉
而取焉。

* 关构

构。贞元中进士。

** 日载中赋(以汉文帝时数如此为韵)


日以运行。时维贞观。验载中之照烛。表一德之协赞。至诚
则感。实所应于皇家。偶圣必呈。岂独符于炎汉。既退舍以
回薄。又增明而辉焕。且夫天地絪缊。日月垂文。始将倾而
吴仲舒 第 17a 页
复正。愿何鉴而不分。当下委之碧落。又上排之青云。经纪
回旋。乃晖晶而射耀。次舍中正。则澄霁而销氛。何丽天以
昭晰。谅触物而缤纷。然而日乃阳德。光于四裔。阳为君德。
配以上帝。既居中而有感。亦临下而罔替。昔连珠而合璧。
或五色而四彗。咸逐物而迁移。并随时而启闭。曷若此将
旰而复。昭昭无际。则知阴阳冥通。乃与仁圣符契。徒观其
炫晃在兹。气肃风追。合人君以乘时。又观其昭回[绵]邈。霞
张雪駮。美嘉祥之欲数。时以我既再。我则盈缩而自持。时
以我当中。我则清明而不浊。既照临于率土。信叶和而反
吴仲舒 第 17b 页
朴。夫日也。变动不居。周流六虚。天垂象以咸若。精可贯而
皎如。既匪亏焉。比皇明以无极。斯呈瑞也。谅至化之有馀。
且神功而不测。乃驻晷其实徐。所谓悬鉴在彼。观光由是。
仰大明之载中。知积清而率俾。因徵今以赋事。谅舍彼而
取此。

* 徐复

复。元和初官太常博士。

** 驳李巽拟相国赠尚书右仆射郑珣瑜谥议

郑珣瑜令德清规。坐镇风俗。理人而善政浃洽。作相而谋
吴仲舒 第 18a 页
猷密勿。其终始事迹。当时罕俦。所以表贤易名。实曰文献。
夫文者焕乎大行。献者轩然高名。今而褒之。厥有经义。亦
犹贞惠文子累数其功。至于再三。以劝事君者。今奉驳议。
议其无进拔。无是非。无赈施。无謇谔。且曰二字之谥。非三
代两汉事。愚以为巽之驳。所谓进拔者。岂不推择偫萃致
之于庭乎。珣瑜往司铨衡。暨当钧轴。流品式叙。英髦在朝。
若无奖拔之明。则何以至此。但如来议寡言慎行。故其端
兆不可得而窥也。当先朝之日。上体不平。奸臣王叔文招
权作朋。将害于国。其视丞相如无也。轻诣相府。不循旧章。
吴仲舒 第 18b 页
珣瑜意虽能诛。力固不足。移疾高谢。万情所归。则是非之
明。孰大于此。夫所谓赈施者。在礼。家施不及国。贤人君子。
广爱为心。莫不开称物之源。布厚生之政。曩者恤灾患。免
逋租。亦既当之矣。其于笃亲庇族。衣无常主。践名教者。谁
则不行。若以分孤寡之资。同于赈施。则珣瑜所羞言也。奚
谓无哉。至如謇謇匪躬。前议已书其微婉矣。既承高论。敢
不指明。德宗季年。李实为京兆尹。殊恩昼接。贵幸无比。而
实以羡馀称贷。莫之敢非。珣瑜众诘所繇。上陈利害。且曰。
取于人而未酬其直。焉得有馀。是其言不可谓之无謇谔
吴仲舒 第 19a 页
矣。伏以国朝宰辅。谥文而兼字者。代有人焉。故房元龄谥
曰文昭。狄仁杰谥曰文惠。魏徵陆象先苏[瑰]宋璟张说崔
祐甫并谥曰文贞。刘仁轨刘幽求姚元崇裴耀卿张九龄
并谥曰文献。李元纮韩休并曰文忠。薛元超曰文懿。卢怀
慎曰文成。苏颋曰文宪。杨绾曰文简。其馀不可悉数。若以
文包美。不宜以他字配之。则房元龄狄仁杰以降。昭惠贞
献忠懿成简。皆不得正矣。我唐声名文物二百年。更阅偫
才。发挥王度。岂拟名之典。独未得中邪。不然。何轻沮之为。
驳正所设。但当论谥之当否。不宜诘字之多少。苟有不当。
吴仲舒 第 19b 页
虽一字可乎。若皆允宜。虽二字何害。如韦巨源附会凶党。
李北海夺其嘉名。所言至公。人则悦服。今既曰贤相。而又
非之。君子于其言。岂得苟而已乎。若曰二字非三代两汉
之规。则又异乎愚所学者矣。夫威烈慎靓。周王之谥也。文
终文成。汉祖之佐命也。霍光为宣成。孔光为简烈。中代之
勋德也。刘宽为昭烈。杨赐为文烈。东都之鼎臣也。安谓其
无二字哉。况文之为名。其义多矣。有经纬天地焉。有忠信
节礼焉。有宽立不慑。坚强不暴焉。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焉。夫匪一端。各有所当。若皆西伯季孙之德。然后可称文。

吴仲舒 第 20a 页

则鲁侯与文伯歜之类。皆不为文矣。故诔谥之制。因时旌
别。前状议珣瑜之行。曰为一代之名臣。斯其旨欤。谨上采
礼经。旁观旧史。参诸国典。以定二名。请依前谥曰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