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五五
卷五五五 第 18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五

卷五五五 第 1a 页
 韩愈(九)

** 送陆歙州诗序

贞元十八年二月十八日。祠部员外郎陆君出刺歙州。朝
廷夙夜之贤。都邑游居之良。赍咨涕洟。咸以为不当去。歙
大州也。刺史尊官也。由郎官而往者。前后相望也。当今赋
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宣使之所察。歙为富州。宰臣之所
荐闻。天子之所选用。其不轻而重也较然矣。如是而赍咨
涕洟以为不当去者。陆君之道。行乎朝廷。则天下望其赐。
刺一州则专而不能咸。先一州而后天下。岂吾君与吾相
卷五五五 第 1b 页
之心哉。于是昌黎韩愈道愿留者之心而泄其思。作诗曰。
我衣之华兮。我佩之光。陆君之去兮。谁与翱翔。敛此大惠
兮。施于一州。今其去矣。胡不为留。我作此诗。歌于逵道。无
疾其驱。天子有诏。

** 送孟东野序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
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
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
卷五五五 第 2a 页
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
有弗平者乎。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
而假之鸣。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惟天
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春。以
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AS-9A59:⿰兑攴]。其必有不得
其平者乎。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
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其在唐虞。咎陶禹其
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
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伊尹鸣殷。周公鸣周。凡载于诗书
卷五五五 第 2b 页
六艺。皆鸣之善者也。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
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其弗信矣乎。其末也。庄周以其
荒唐之辞鸣。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臧孙辰孟轲荀
卿以道鸣者也。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
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秦
之兴。李斯鸣之。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
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就其善者。其
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词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为言
也。乱杂而无章。将天丑其德莫之顾耶。何为乎不鸣其善
卷五五五 第 3a 页
鸣者也。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
皆以其所能鸣。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
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从吾游者。
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
声而使鸣国家之盛耶。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
自鸣其不幸耶。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
喜。其在下也奚以悲。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
故吾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

** 送许郢州序

卷五五五 第 3b 页

愈尝以书自通于于公。累数百言。其大要言先达之士。得
人而托之。则道德彰而名问流。后进之士。得人而托之。则
事业显而爵位通。下有矜乎能。上有矜乎位。虽恒相求而
喜不相遇。于公不以其言为不可。复书曰。足下之言是也。
于公身居方伯之尊。蓄不世之材。而能与卑鄙庸陋相应
答如影响。是非忠乎君而乐乎善。以国家之务为己任者
乎。愈虽不敢私其大恩。抑不可不谓之知已。恒矜而诵之。
情已至而事不从。小人之所不为也。故于使君之行。道剌
史之事。以为于公赠。凡天下之事。成于自同。而败于自异。

卷五五五 第 4a 页

为刺史者。恒私于其民。不以实应乎府。为观察使者。恒急
于其赋。不以情信乎州。繇是刺史不安其官。观察使不得
其政。财已竭而敛不休。人已穷而赋愈急。其不去为盗也
亦幸矣。诚使刺史不私于其民。观察使不急于其赋。刺史
曰。吾州之民。天下之民也。惠不可以独厚。观察使亦曰。某
州之民。天下之民也。敛不可以独急。如是而政不均令不
行者。未之有也。其前之言者。于公既已信而行之矣。今之
言者。其有不信乎。县之于州。犹州之于府也。有以事乎上。
卷五五五 第 4b 页
有以临乎下。同则成异则败者。皆然也。非使君之贤。其谁
能信之。愈于使君。非燕游一朝之好也。故其赠行。不以颂
而以规。

** 送窦从事序

踰瓯闽而南。皆百越之地。于天文。其次星纪。其星牵牛。连
山隔其阴。钜海敌其阳。是维岛居卉服之民。风气之殊。著
自古昔。唐之有天下。号令之所加。无异于远近。民俗既迁。
风气亦随。雪霜时降。疠疫不兴。濒海之饶。固加于初。是以
人之之南海者。若东西州焉。皇帝临天下二十有二年。诏
工部侍郎赵植为广州刺史。尽牧南海之民。署从事扶风
卷五五五 第 5a 页
窦平。平以文辞进。于其行也。其族人殿中侍御史牟。合东
都交游之能文者二十有八人。赋诗以赠之。于是昌黎韩
愈嘉赵南海之能得人。壮从事之答于知我。不惮行之远
也。又乐贻周之爱其族叔父。能合文辞以宠荣之。作送窦
从事少府平序。

** 送齐皞下第序

古之所谓公无私者。其取舍进退。无择于亲疏远迩。惟其
宜可焉。其下之视上也。亦惟视其举黜之当否。不以亲疏
远迩疑乎其上之人。故上之人行志择谊。坦乎其无忧于
卷五五五 第 5b 页
下也。下之人剋己慎行。确乎其无惑于上也。是故为君不
劳。而为臣甚易。见一善焉。可得详而举也。见一不善焉。可
得明而去也。及道之衰。上下交疑。于是乎举雠举子之事。
载之传中而称美之。而谓之忠。见一善焉。若亲与迩。不敢
举也。见一不善焉。若疏与远。不敢去也。众之所同好焉。矫
而黜之乃公也。众之所同恶焉。激而举之乃忠也。于是乎
有违心之行。有怫志之言。有内愧之名。若然者。俗所谓良
有司也。肤受之诉。不行于君。巧言之诬。不起于人矣。乌虖。
今之君天下者。不亦劳乎。为有司者。不亦难乎。为人向道
卷五五五 第 6a 页
者。不亦勤乎。是故端居而念焉。非君人者之过也。则曰有
司焉。则非有司之过也。则曰今举天下人焉。则非今举天
下人之过也。盖其渐有因。其本有根。生于私其亲。成于私
其身。以己之不直而谓人皆然。其植之也固久。其除之也
实难。非百年必世。不可得而化也。非知命不惑。不可得而
改也。已矣乎。其终能复古乎。若高阳齐生者。其起予者乎。
齐生之兄。为时名相。出藩于南。朝之硕臣。皆其旧交。齐生
举进士。有司用是连枉齐生。齐生不以云。乃曰我之未至
也。有司其枉我哉。我将利吾器而俟其时耳。抱负其业。东
卷五五五 第 6b 页
归于家。吾观于人。有不得志则非其上者众矣。亦莫计其
身之短长也。若齐生者。既至矣。而曰我未也。不以闵于有
司。其不亦鲜乎哉。吾用是知齐生后日诚良有司也。能复
古者也。公无私者也。知命不惑者也。

** 送陈密序

太学生陈密请于余曰。密承训于先生。今将归觐其亲。不
得朝夕见。愿先生赐之言。密将以为戒。密来太学举明经。
累年不获选。是弗利于是科也。今将易其业而三礼是习。
愿先生之张之也。密将以为乡荣。余愧乎其言。遗之言曰。

卷五五五 第 7a 页

子之业信习矣。其容信合于礼矣。抑吾所见者外也。夫外
不足以信内。子诵其文则思其义。习其仪则行其道。则将
谓子君子也。爵禄之来也。不可辞矣。科宁有利不利耶。

**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
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閒。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
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愿之言曰。人之称大
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
卷五五五 第 7b 页
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
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
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
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
屋而閒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
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
不可幸而致也。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
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
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
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
卷五五五 第 8a 页
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伺候于公
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
处秽污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徼倖于万一。老死而后止
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
之酒而为之歌曰。

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可以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
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
乐兮。乐且无殃。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
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
卷五五五 第 8b 页
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 送牛堪序

以明经举者。诵数十万言。又约通大义。徵辞引类。旁出入
他经者。又诵数十万言。其为业也勤矣。登第于有司者。去
民亩而就吏禄。由是进而累为卿相者。常常有之。其为获
也亦大矣。然吾未尝闻有登第于有司。而进谢于其门者。
岂有司之待之也。抑以公不以情。举者之望于有司也。亦
将然乎。其进而谢于其门也。则为私乎。抑无乃人事之未
思。或者不能举其礼乎。若牛堪者。思虑足以及之。材质足
卷五五五 第 9a 页
以行之。而又不闻其往者。其将有以哉。违众而求识。立奇
而取名。非堪心之所存也。由是而观之。若堪之用心。其至
于大官也。不为幸矣。堪太学生也。余博士也。博士师属也。
于其登第而归。将荣于其乡也。能无说乎。

** 送董邵南序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
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彊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
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
卷五五五 第 9b 页
异于古所云耶。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吾因
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
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 赠崔复州序

有地数百里。趋走之吏。自长史司马以下数十人。其禄足
以仁其三族。及其朋友故旧。乐乎心。则一境之人喜。不乐
乎心。则一境之人惧。丈夫官至刺史亦荣矣。虽然。幽远之
小民。其足迹未尝至城邑。苟有不得其所。能自直于乡里
之吏者鲜矣。况能自辨于县吏乎。能自辨于县吏者鲜矣。

卷五五五 第 10a 页

况能自辨于刺史之庭乎。由是刺史有所不闻。小民有所
不宣。赋有常而民产无恒。水旱疠疫之不期。民之丰约悬
于州。县令不以言。连帅不以信。民就穷而敛愈急。吾见刺
史之难为也。崔君为复州。其连帅则于公。崔君之仁足以
苏复人。于公之贤足以庸崔君。有刺史之荣而无其难为
者。将在于此乎。愈常辱于公之知。而旧游于崔君。庆复人
之将蒙其休泽也。于是乎言。

** 赠张童子序

卷五五五 第 10b 页

天下之以明二经举于礼部者。岁至三千人。始自县考试。
定其可举者。然后升于州若府。其不能中科者。不与是数
焉。州若府总其属之所升。又考试之如县。加察详焉。定其
可举者。然后贡于天子。而升之有司。其不能中科者。不与
是数焉。谓之乡贡。有司者总州府之所升而考试之。加察
详焉。第其可进者。以名上于天子而藏之。属之吏部。岁不
及二百人。谓之出身。能在是选者。厥惟艰哉。二经章句。仅
数十万言。其传注在外皆诵之。又约知其大说。繇是举者。
或远至十馀年。然后与乎三千之数。而升于礼部矣。又或
远至十馀年。然后与乎二百之数。而进于吏部矣。班白之
卷五五五 第 11a 页
老半焉。昏塞不能及者。皆不在是限。有终身不得与者焉。
张童子生九年。自州县达礼部。一举而进立于二百之列。
又二年。益通二经。有司复上其事。繇是拜卫兵曹之命。人
皆谓童子耳目明达。神气以灵。余亦伟童子之独出于等
夷也。童子请于其官之长。随父而宁母。岁八月。自京师道
陜。南至虢。东及洛师。北过大河之阳。九月始来及郑。自朝
之闻人。以及五都之伯长偫吏。皆厚其饩赂。或作歌诗以
嘉童子。童子亦荣矣。虽然。愈当进童子于道。使人谓童子
求益者。非欲速成者。夫少之与长也异观。少之时。人惟童
卷五五五 第 11b 页
子之异。及其长也。将责成人之礼焉。成人之礼。非尽于童
子所能而已也。然则童子宜暂息乎其已学者。而勤乎其
未学者可也。愈与童子俱陆公之门人也。慕回路二子之
相请赠与处也。故有以赠童子。

** 送浮屠文畅师序

人固有儒名而墨行者。问其名则是。校其行则非。可以与
之游乎。如有墨名而儒行者。问其名则非。校其行而是。可
以与之游乎。扬子云称在门墙则挥之。在夷狄则进之。吾
取以为法焉。浮屠师文畅喜文章。其周游天下。凡有行必
卷五五五 第 12a 页
请于搢绅先生。以求咏歌其所志。贞元十九年春。将行东
南。柳君宗元为之请。解其装。得所得叙诗累百馀篇。非至
笃好。其何能致多如是耶。惜其无以圣人之道告之者。而
徒举浮屠之说赠焉。夫文畅浮屠也。如欲闻浮屠之说。当
自就其师而问之。何故谒吾徒而来请也。彼见吾君臣父
子之懿。文物事为之盛。其心有慕焉。拘其法而未能入。故
乐闻其说而请之。如吾徒者。宜当告之以二帝三王之道。
日月星辰之行。天地之所以著。鬼神之所以幽。人物之所
以蕃。江河之所以流。而语之。不当又为浮屠之说而渎告
卷五五五 第 12b 页
之也。民之初生。固若夷狄禽兽然。圣人者立。然后知宫居
而粒食。亲亲而尊尊。生者养而死者藏。是故道莫大乎仁
义。教莫正乎礼乐刑政。施之于天下。万物得其宜。措之于
其躬。体安而气平。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
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文武以是传之周公孔子。书之
于册。中国之人世守之。今浮屠者。孰为而孰传之耶。夫鸟
俛而啄。仰而四顾。夫兽深居而出。惧物之为己害也。犹且
不脱焉。弱之肉。强之食。今我与文畅安居而暇食。优游以
生死。与禽兽异者。宁可不知其所自耶。夫不知者。非其
卷五五五 第 13a 页
人之罪也。知而不为者。惑也。悦乎故。不能即乎新者。弱也。
知而不以告人者。不仁也。告而不以实者。不信也。余既重
柳请。又嘉浮屠能喜文辞。于是乎言。

** 送杨支使序

愈在京师时。尝闻当今藩翰之宾客。惟宣州为多贤。与之
游者二人。陇西李博。清河崔偫。偫与博之为人。吾知之。道
不行于主人。与之处者非其类。虽有享之以季氏之富。不
一日留也。以偫博论之。凡在宣州之幕下者。虽不尽与之
游。皆可信而得其为人矣。愈未尝至宣州。而乐颂其主人
卷五五五 第 13b 页
之贤者。以其取人信之也。今中丞之在朝。愈日侍言于门
下。其来而镇兹土也。有问湖南之宾客者。愈曰。知其客可
以信其主者。宣州也。知其主可以信其客者。湖南也。去年
冬。奉诏为邑于阳山。然后得谒湖南之宾客于幕下。于是
知前之信之也不失矣。及仪之之来也。闻其言而见其行。
则向之所谓偫与博者。吾何先后焉。仪之智足以造谋。材
足以立事。忠足以勤上。惠足以存下。而又侈之以诗书六
艺之学。先圣贤之德音。以成其文。以辅其质。宜乎从事于
是府。而流声实于天朝也。夫乐道人之善以勤其归者。乃
卷五五五 第 14a 页
吾之心也。谓我为邑长于斯。而媚夫人云者。不知言者也。
工乎诗者。歌以系之。

** 送何坚序

何与韩同姓为近。坚以进士举。于吾为同业。其在太学也。
吾为博士。坚为生。生博士为同道。其识坚也十年。为故人。
同姓而近也。同业也。同道也。故人也。于其不得愿而归。其
可以无言耶。坚道州人。道之守阳公。贤也。道于湖南为属
州。湖南杨公。又贤也。坚为民。坚又贤也。湖南得道为属。道
得坚为民。坚归倡其州之父老子弟。服阳公之令。道亦倡
卷五五五 第 14b 页
其县与其比州。服杨公之令。吾闻鸟有凤者。恒出于有道
之国。当汉时。黄霸为颍川。是鸟实集而鸣焉。若史可信。坚
归。吾将贺其见凤而闻其鸣也已。

** 送廖道士序

五岳于中州。衡山最远。南方之山。巍然高而大者以百数。
独衡为宗。最远而独为宗。其神必灵。衡之南八九百里。地
益高。山益峻。水清而益驶。其最高而横绝南北者岭。郴之
为州。在岭之上。测其高下。得三之二焉。中州清淑之气。于
是焉穷。气之所穷。盛而不过。必蜿蟺扶舆磅礡而郁积。衡
卷五五五 第 15a 页
山之神既灵。而郴之为州。又当中州清淑之气。蜿蟺扶舆
磅礡而郁积。其水土之所生。神气之所感。白金水银丹砂
石英钟乳。橘柚之包。竹箭之美。千寻之名材。不能独当也。
意必有魁奇忠信材德之民生其閒。而吾又未见也。其无
乃迷惑溺没于佛老之学而不出耶。廖师郴民。而学于衡
山。气专而容寂。多艺而善游。岂吾所谓魁奇而迷溺者耶。
廖师善知人。若不在其身。必在其所与游。访之而不吾告。
何也。于其别。申以问之。

** 送王秀才序

卷五五五 第 15b 页

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
岂诚旨于味耶。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
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
而逃焉者也。若颜氏子操瓢与箪。曾参歌声若出金石。彼
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
曲蘖之托而昏冥之逃耶。吾又以为悲醉乡之徒不遇也。
建中初。天子嗣位。有意贞观开元之丕绩。在廷之臣争言
事。当此时。醉乡之后世又以直废。吾既悲醉乡之文辞。而
又嘉良臣之烈。思识其子孙。今子之来见我也。无所挟。吾
卷五五五 第 16a 页
犹将张之。况文与行不失其世守。浑然端且厚。惜乎吾力
不能振之。而其言不见信于世也。于其行。姑与之饮酒。

** 送孟秀才序

今年秋。见孟氏子琯于郴。年甚少。礼甚度。手其文一编甚
钜。退披其编以读之。尽其书无有不能。吾固心存而目识
之矣。其十月。吾道于衡潭以之荆。累累见孟氏子焉。其所
与偕。尽善人长者。吾益以奇之。今将去是而随举于京师。
虽不有请。犹将彊而授之。以就其志。况其请之烦耶。京师
之进士以千数。其人靡所不有。吾常折肱焉。其要在详择
卷五五五 第 16b 页
而固交之。善虽不吾与。吾将彊而附。不善虽不吾恶。吾将
彊而拒。苟如是。其于高爵犹阶而升堂。又况其细者耶。

** 送陈秀才彤序

读书以为学。缵言以为文。非以誇多而斗靡也。盖学所以
为道。文所以为理耳。苟行事得其宜。出言适其要。虽不吾
面。吾将信其富于文学也。颍川陈彤。始吾见之杨湖南门
下。颀然其长。薰然其和。吾目其貌。耳其言。因以得其为人。
及其久也。果若不可及。夫湖南之于人。不轻以事接。争名
者之于艺。不可以虚屈。吾见湖南之礼有加。而同进之士
卷五五五 第 17a 页
交誉也。又以信吾信之不失也。如是而又问焉以质其学。
策焉以考其文。则何信之有。故吾不徵于陈。而陈亦不出
于我。此岂非古人所谓可为智者道。难与俗人言者类耶。
凡吾从事于斯也久。未见举进士有如陈生而不如志者。
于其行。姑以是赠之。

** 送王秀才序

吾常以为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门弟子不能遍观而尽识
也。故学焉而皆得其性之所近。其后离散。分处诸侯之国。
又各以所能授弟子。原远而末益分。盖子夏之学。其后有
卷五五五 第 17b 页
田子方。子方之后。流而为庄周。故周之书。喜称子方之为
人。荀卿之书。语圣人必曰孔子子弓。子弓之事业不传。惟
太史公书弟子传有姓名字曰馯臂子弓。子弓受易于商
瞿。孟轲师子思。子思之学盖出曾子。自孔子没。偫弟子莫
不有书。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故吾少而乐观焉。太原王
埙示余所为文。好举孟子之所道者。与之言。信悦孟子而
屡赞其文辞。夫沿河而下。苟不止。虽有迟疾。必至于海。如
不得其道也。虽疾不止。终莫幸而至焉。故学者必慎其所
道。道于杨墨老庄佛之学。而欲之圣人之道。犹航断港绝
卷五五五 第 18a 页
潢以望至于海也。故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今埙之
所由。既几于知道。如又得其船与楫。知沿而不止。呜呼。其
可量也哉。

** 送幽州李端公序

元年。今相国李公为吏部员外郎。愈尝与偕朝。道语幽州
司徒公之贤。曰。某前年被诏告礼幽州。入其地。迓劳之使
里至。每进益恭。及郊。司徒公红帓首。靴裤握刀。左右杂佩。
弓革[:#AS-FBED:●]长服。矢插房。俯立迎道左。某礼辞曰。公天子之宰。
礼不可如是。及府。又以其服即事。某又曰。公三公。不可以
卷五五五 第 18b 页
将服承命。卒不得辞。上堂即客阶。座必东向。愈曰。国家失
太平。于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数穷六十。其将
复平。平必自幽州始。乱之所出也。今天子大圣。司徒公勤
于礼。庶几帅先河南北之将。来觐奉职。如开元时乎。李公
曰。然。今李公既朝夕左右。必数数为上言。元年之言殆合
矣。端公岁时来寿其亲东都。东都之大夫士。莫不拜于门。
其为人佐甚忠。意欲司徒公功名流千万岁。请以愈言为
使归之献。

** 送区册序

卷五五五 第 19a 页

阳山。天下之穷处也。陆有邱陵之险。虎豹之虞。江流悍急。
横波之石。廉利侔剑戟。舟上下失势。破碎沦溺者。往往有
之。县郭无居民。官无丞尉。夹江荒茅篁竹之閒。小吏十馀
家。皆鸟言夷面。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
租赋。奉期约。是以宾客游从之士。无所为而至。愈待罪于
斯。且半岁矣。有区生者。誓言相好。自南海拿舟而来。升自
宾阶。仪观甚伟。坐与之语。文义卓然。庄周云。逃空虚者。闻
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况如斯人者。岂易得哉。入吾室。闻诗
卷五五五 第 19b 页
书仁义之说。欣然喜。若有志于其閒也。与之翳嘉林。坐石
矶。投竿而渔。陶然以乐。若能遗外声利而不厌乎贫贱也。
岁之初吉。归拜其亲。酒壶既倾。序以识别。

** 送张道士序

张道士。嵩高之隐者。通古今学。有文武长材。寄迹老子法
中。为道士以养其亲。九年。闻朝廷将治东方贡赋之不如
法者。三献书不报。长揖而去。京师士大夫。多为诗以赠。而
属愈为序。

** 送高闲上人序

苟可以寓其巧智。使机应于心。不挫于气。则神完而守固。

卷五五五 第 20a 页

虽外物至。不胶于心。尧舜禹汤治天下。养叔治射。庖丁治
牛。师旷治音声。扁鹊治病。僚之于丸。秋之于奕。伯伦之于
酒。乐之终身不厌。奚暇外慕。夫外慕徙业者。皆不造其堂。
不哜其胾者也。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伎。喜怒窘穷。忧
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
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
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AS-8A63:⿰⺖⿱吅⿻丂一
]。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
卷五五五 第 20b 页
身而名后世。今闲之于草书。有旭之心哉。不得其心而逐
其迹。未见其能旭也。为旭有道。利害必明。无遗锱铢。情炎
于中。利欲斗进。有得有丧。勃然不释。然后一决于书。而后
旭可几也。今闲师浮屠氏。一死生。解外胶。是其为心。必泊
然无所起。其于世。必淡然无所嗜。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
溃败不可收拾。则其于书。得无象之。然乎。然吾闻浮屠人
善幻。多技能。闲如通其术。则吾不能知矣。

** 送殷员外序

唐受天命为天子。凡四方万国。不问海内外。无小大。咸臣
顺于朝。时节贡水土百物。大者特来。小者附集。元和睿圣
卷五五五 第 21a 页
文武皇帝既嗣位。悉治方内就法度。十二年诏曰。四方万
国。惟回鹘于唐最亲。奉职尤谨。丞相其选宗室四品一人。
持节往赐君长。告之朕意。又选学有经法通知时事者一
人。与之为贰。由是殷侯侑自太常博士迁尚书虞部员外
郎兼侍御史。朱衣象笏。承命以行。朝之大夫。莫不出饯。酒
半。右庶子韩愈执盏言曰。殷大夫。今人适数百里。出门惘
惘。有离别可怜之色。持被入直三省。丁宁顾婢子。语剌剌
不能休。今子使万里外国。独无几微出于言面。岂不真知
轻重大丈夫哉。丞相以子应诏。真诚知人。士不通经。果不
卷五五五 第 21b 页
足用。于是相属为诗。以道其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