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x 页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杂著○[性理管窥]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64H 页
性理管窥小识
 大明诸儒。集群圣贤之谟训。而名曰性理大全。陈北溪又纂诸先辈之辨解。而名曰性理字义。象龙知不及矣。性理何可辨明。行不逮矣。性理何可徒言。然诸先辈之论说。既欲后人之窥测。愚之初心。亦不欲自画于研精钩深之工。若嫌于不明之空言。而不记其粗得于先辈遗集者。则何以资温故知新之工。亦何以就质于知者。以辨其得失哉。将明理气心性。而特举性理二字。以该气与心。管窥二字。所以明面墙擿埴之状。而合而名之曰性理管窥云尔。
(按理气何尝有先后。而不得不分。则程夫子所谓毕竟先有此理。故先记之。)
易曰黄中通理。曰天下之理。曰地理。曰穷理。○中庸曰文理密察。又曰温而理。○孟子曰理义之悦我心。又曰始条理终条理。(按此九个理字。皆从事物上条理文理而言。)○程子曰自理而言谓之天。又曰理一分殊。又曰性即理也。理则尧舜之于涂人一也。○朱子曰论万物之一原则理同。又曰圣人之德。浑然一理。又曰伊川说得好。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64L 页
理一分殊。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及在人则又各自有一个理。(按分之殊。虽由于气。而所分所殊。主理而言。观朱子此训可见。若以分殊之由乎气而以分殊谓之气则中庸之小德川流。其可曰气乎。右六条。明理一分殊。)○大全陈安卿问。理有能然有必然有当然有自然。皆须兼之。方于理字训义为备云云。凡事皆然。能然必然者理在事先。当然者正就事而直言其理。自然者贯事理直言之也。朱子曰此意甚备。(按四个然字。虽兼体用。而所以其然。须于用上看。)又曰心虽主乎一身。而其体之虚灵。足以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物。而其用之微妙。实不外乎一人之心(止)。曰用之微。是心之用否。曰理必有用。何必又说心之用乎。心之体具乎是理。理则无所不该而无物之不在。然其用实不外乎人心。盖理虽在物而用实在心也。(见大学或问。按右二条。言理有用。)
 按三代之不言理者。风气初开。气质聪明。理不待言而自明。故其为学与设教。专在乎心法事物已然之故。(或曰道心之道。恒性之性。建中之中。建极之极。河洛之文。皆是理云云。然此皆就发见法象而言。未尝直谓之理。)而至孔思孟三圣。始说出理字。然皆指文理条理灿然上说。至程朱始把理字。以明此道之原头冲漠无眹浑然无间之妙。才说一本。便说分殊。以明浑然之中。自有灿然者。则可见理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65H 页
字本意。尤切于分殊上。而后之乐浑全而忘剖析者。恐不可谓知理字本意。且朱子言理有用。用便是动。可验理有动静。
问。太极理也。理如何动静。朱子曰理有动静。故气有动静。若理无动静。气何自而有动静乎。且以目前言之。仁自是动。义便是静。此又何关于气乎。(按周子所谓动而生阳。非谓离气而自能动也。才说动。可知其乘气。而惟其所以动在理。故不害为理动。所以谓太极动。实非谓太极自能动也。若夫子直谓理非气而自动。则奚以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乎。朱子之训。恐亦如此。而但下句何关于气四字。恐有些抑扬。)○又曰无极而太极。人都想像有个光明闪烁底在那里。却不知本是说无底物事。只是有个理能如此动静而已。○问。动静是太极动静是阴阳动静。曰是理动静。曰如此则太极有模样。曰无。○又曰无极者。只是说这道理当初元无一物。只是有此理而已。此个道理。便会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又曰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动则太极之动。静则太极之静。○问。太极兼动静而言。曰不是兼动静。太极有动静。○又曰太极是理。阴阳是气。理无形而气有迹。气既有动静则所载之理。亦安得谓之无动静。(右七条。言理有动静。○按朱子所谓理有动静者。非谓理离气而自能动静也。盖理虽乘气而动静。气之动静。是理之所使然。则把此动静而谓是理之动静者。不害于义理也。)○问。动静者所乘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65L 页
之机。朱子曰太极理也。动静气也。气行则理亦行。(按行字从乘字言。)太极犹人。动静犹马。马所以载人。人所以乘马。马之一出一入。人亦与之一出一入。盖一动一静而太极之妙。未尝不在焉。此所谓所乘之机。○又曰动静非太极。所以动静者乃太极也。谓非动静外别有太极则可。谓动静便是太极之道则不可。○又曰太极无方所无形体。无地位可顿放。动静阴阳。皆只是形而下者。然动亦太极之动。静亦太极之静。但动静非太极也。故周子以无极言之。○又曰天地之间。只有动静阴阳循环而已。更无馀事。此之谓易。而其动其静则必有所以动静之理。是则所谓太极者也。某向以太极为体。动静为用。其言固有病。后改之曰太极者本然之妙也。动静者所乘之机也。此则庶几近之。盖谓太极含动静则可。(本注以本体而言也。)谓太极有动静则不可。(本注以流行而言也。)若谓太极便是动静则是形而上下者不可分。而易有太极之言亦赘矣。○又曰太极只是理。不可以动静言。惟动而生阳。静而生阴。理寓于气。不能无动静。动静者所乘之机。乘如乘载之乘。其动静者。乃乘载在气上。不觉动了静静了动。曰然。○又曰动不是太极。但动者太极之用。静不是太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66H 页
极。但静者太极之体耳。(右六条。言理无动静。○按朱子所谓理无动静者。非谓理是死物而无所动静也。盖言虽乘气而动静。而其动其静。理无为而气有为也。)

黄帝素问。有五运六气。(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周易同气相求。精气为物。○礼记月令曰天气地气。中庸注曰其气发扬于上。乡饮酒义曰仁气义气。(按右气皆言天地运行。人物生成。鬼神屈伸之故。而未尝言其本体。)○孟子曰持其志。无㬥其气。曰善养吾浩然之气。曰平朝之气。曰夜气。○张子曰坱然太虚之气。曰合虚与气有性之名。(按言气之本则亦虚。以虚对气则理虚而气定。)○程子曰五物备然后生。朱子曰举一物无不具此五者。但其间有多少分数。所谓年月日时胎皆金之人。虽是皆金。金中自有五行之理。故铸得成。比如铸金成鼎。虽尽是金。然须以土和水作范。以木炽火镕金而后。可以成鼎。可见五行铸人亦犹是也。(按五行皆然。如木之生。由于水气。其坚金气。其燥火气。其根于土。土气也。如一性具四性。)阴阳之生五行。犹父母之生五子。子之气虽曰父母之气。然子既各有其身。则甲有甲之性。乙有乙之性。(按此性指气言。)○又曰五行者。质具于地而气行乎天者也。○又曰心者气之精爽。○又曰知觉气之虚灵处。○又曰以气而言则得其正且通者为人。偏且塞者为物。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66L 页
按三代之书。未尝言气。其言气不过天地运行。鬼神发扬之粗迹。至孟子始言天地正气。配义与道之本体。至濂洛始言五行生成之气。人物禀得之气。于是而气之说备矣。然其气也。未尝离理而言。而张子所谓论气不论性不明。论性不论气不备。二之则不是者此也。是知理气二者。本非偏重于一边。而其为学亦不可偏主。故释氏之虚寂坐忘。是偏于理也。其作用本心。是偏于气也。其后陆象山王阳明之学。亦皆不明于理气之分。或失于分而二之。或失于合而一之。骎骎然入于释氏。至我东退溪栗谷两先生。辨明理气。其说大备。无偏倚一边之患。但栗谷之立异于退溪者。四七论(證辨在下)一款也。其后学者互相诋斥。抑扬太过。其弊虽不至于认贼为子。和泥带水。而其论似或有偏于理偏于气之失。所以偏于理者。心性温和品节详明。而气像或失于委靡颓塌。偏于气者。心气通畅。行事质直。而气像或失于浅陋粗率。于此可见理气之辨。为穷理致知之第一关棙。而其是非得失之著显于用心行事者。有如是矣。学者于理气之分。可不审哉。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67H 页
理气先后说
朱子曰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动而生阳。亦只是理。静而生阴。亦只是理。(按毕竟二字。亦不得已之辞。)○问先有理。抑先有气。曰理未尝离乎气。然以形而上下言。岂无先后。○问有是理便有是气。似不可分先后。曰要之。也先有理。只不可说今日有是理。明日却有是气。也须有先后。且如万一山河大地。一时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按毕竟字当详玩焉有有是理而山河大地都陷了之时节乎)○又曰论本原。即有理然后有气。若论禀赋则有是气而后理随而具。○又曰有是理而后方有是气。既有此气然后此理有安顿处。大而天地。细而蝼蚁。其生皆是如此。○又曰自见在事物而观之则阴阳涵太极。推原其本则太极生阴阳。○又曰太极动而生阳。理生气也。(按才说动。便配气而动。而动者为阳。故曰生阳。其实理何能自动而生阳乎。然其所以动所以生在理。故朱子谓理生气。其实理何自能生气乎。)
 按右七条。言理先气后。盖就本原上不可分之中。而指言不可不分之妙。岂容截作先后看。
问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见得理先气后。朱子曰二者。有则俱有。○又曰太极只是理之不外乎气。若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67L 页
说截然在阴阳五行之先及在阴阳之中。便是理与气判为二物矣。○又曰先有理后有气。先有气后有理。皆不可得以推究。以意度之则疑此气依傍这理行。及此气聚则理亦在焉。○问理先气后。曰理与气本无先后之可言。但推上去时。却如理在先气在后相似。○又曰有此理便有此气。但理是本而今且从理上说起。如云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不成动以前便无静了。○问有此理然后有此气。曰此本无先后之可言。然必推其所从来。则须说先有此理。然又非别为一物。即在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
 按右六条。言理气无先后。与上理先气后之说若相反。然而其间有理为本原之意。则可见其不相反而互相发欤。
朱子曰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中庸章句)○又曰若论禀赋则有是气而后理随而具。(答赵师夏)○感兴诗曰阴阳无停机。寒暑互来往。浑然一理贯。昭晢非象罔。又曰吾观阴阳化。升降八纮中。至理谅斯存。万世与今同。
 按右三条。言气先理后。盖就化生禀赋上说。而禀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68H 页
赋在形。成形在气。故先气而后理。然以先有所以成形之理。故能成其形。则亦不可截言气先于理。○按推本原则虽曰理先。而有则俱有。不必分先后。言禀赋则虽曰气先。而成不独成。不可言先后。此愚所以以无先后之说。为论理气之要领也。尝观退溪文集。有心先动性先动之问。而先生非之略曰性待心而发。故不可谓性先动。心由性而动。故不可谓心先动。又尝观沙溪大学辨疑。言陈北溪有人生得天地之理。又得天地之气。理与气合之说。而栗谷非之略曰理气元不相离。浑融无间。(愚伏曰无间二字。其为二物明矣。)陈氏之说。似先得理次得气。彼与此合云云。详两先生之说。益见无先后之为得矣。后观南塘同异考曰。或言本无先后。以流行而言也。或言理先气后。以本原而言也。或言气先理后。以禀赋而言也。此其所指不同。而所谓本原禀赋。又都只在流行中。则其说未尝不会通为一也。窃惟南塘说。亦归宿于无先后。然特指流行而言者。恐非朱子本意。以动静无端。阴阳无始言之则固可曰流行无先后。而若言理气之元不相离则本原上也无先后。禀赋上也无先后。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68L 页
(按性当先于心。而就禀赋上说故先言心。)
诗曰毋贰尔心。书大禹谟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朱子曰心之虚灵。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又曰人心道心。伊川说天理人欲固是。但此不是有两物。只是一人之心。合道理底是天理。徇情欲底是人欲。正当于其分界处理会。五峰云天理人欲。同行异情。说得最好。○退溪曰人心之名。已与道心相对而立。乃属自家体段上私有底。既曰私有则已落在一边了。但可听命于道心而为一。不得与道心浑沦为一而称之。至如七情则虽发于气。然实是公然平立之名。非落在一边底。故乐记中庸好学论。皆包四端在其中。浑沦而为说。止 道心之与四端。虽与人心七情之说不同。然道心以心言。贯终始通有无。四端以端言。就发见而指端绪。亦不无小异。○栗谷曰人心道心。兼情意而言。)○周官曰心逸日休。心劳日拙。○蔡仲之命曰民心无常。○秦誓曰其心休休然。又曰格其非心。(按书之言心。皆指心发言。)○易坎卦曰维心亨。○明夷卦曰获明夷之心。○旅卦曰我心不快。○系辞曰洗心。曰立心勿恒凶。曰坎木坚多心。(按易之言心。亦指已发。而木之多心。指心之形体。)○论语曰从心所欲不踰矩。○又曰颜子其心三月不违仁。○又曰有心哉击磬乎。(皆指已发。)○大学曰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心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专主已发。略陈未发。)○孟子曰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又曰我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69H 页
四十不动心。(主已发。)○又曰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又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止)。怵惕恻隐之心(止)。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云云。○又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又曰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按已上皆指已发。或疑心勿忘勿助。是兼未发。然程门转作养心说然后。兼未发。孟子之意则专主已发。)○又曰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止)。放其良心。○操存舍亡章曰恻隐之心仁也。○又曰仁人心也。○又曰不失其本心。○又曰仁义礼智根于心。○又曰尽其心者知其性(止)。存其心养其性。(按右八个心字。皆兼未发。○朱子曰孔子说心。只就事实上说。孟子始说心。真西山曰孔子不指其本体耳。)
 
按三代之书及孔曾言心。皆言其发处。盖以三代之时。议论未备。其言心法。皆就已然之故而言也。至于孔曾。亦以罕言命仁之心。欲学者之先有为于动时也。至孟子始言心之全体。而七篇之中前所言者。皆已发也。后所言者。皆兼未发也。
张子曰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按性既云合虚与气则此知觉。恐以发处言。)程子曰自存诸人而言谓之心。又曰心譬如谷种。生之性。乃仁也。(按生之性。即理也。则谷种非形气邪。)邵子曰心者性之郛郭。朱子曰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又曰心比性则微有迹。又曰性犹太极也。心犹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69L 页
阴阳也。太极只在阴阳之中。然只论太极自是太极。阴阳自是阴阳。又曰心者气之精爽。又曰心者神明之舍。(按朱子数条。可见心是气而理在其中。)又曰心属火。缘他是个光明发动底物。所以具得许多道理。又曰凡物有心而其中皆虚。鸡心猪心之属。切开可见。人心亦然。(按此二条。专指心之全体。)○退溪曰凡言心。固皆主方寸而言。然不可只认一块血肉之心也。故朱子答黄义刚心不是这一块之问。曰此非心也。乃心之神明升降之舍。(按先生此条。不害于以气言心。)又曰心者理气之合。朱子所谓气之精爽。就兼包中而指出知觉运用之妙。(按合字似如何。然既以知觉运用之妙谓心。则知觉运用非气乎。)○先师曰人禀五行之秀。气以为心。专言则心包那性。对言性则性是理心是气。毕竟心是气一边物事。(按毕竟。恐是要其归之意。)
 按孔曾已上。皆以发处言心。至孟子始说心之全体。皆从气上说。至程朱备言心。而皆以气言。先师之训亦如此。受之而深有得焉。敢辩之如左。
心为气辨
愚尝闻之先师曰。人禀五行之秀。气以为心。专言则心包那性。对言性则性是理心是气。毕竟心是气一边物事。因是训而推本圣贤之训。深信夫心之为气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70H 页
也。有问于余者曰心为气之论。吾子有所受而笃信云果乎。人得天地之理以为性。得天地之气以为形。而心之得名。合性理形气而言也。若曰心是气一边物事。则心只是气之成形。而所谓理者挂搭于何处。心只是块然一血肉而已乎。曰不然也。人禀五行之气以为形。而外而为耳目鼻口四肢百体。内而为肠胃肝肾脾肺心。则可见心之得名。亦由于形而下。而特以耳目口鼻肝肾脾肺之类。得气之偏而理未全焉。故止为不知不思之形气。而孟子所谓不思而蔽于物也。惟心则全禀五行之秀气。故其形中虚外实。朱夫子所谓鸡心猪心切开可见者也。以其秀气全而中虚也。故众理毕具。虚灵洞澈。未发而为性。已发而为情。可知心自是气。而以其具理也。故为酬酢万变之主也。若以心之具是理而便以理谓心。则耳目鼻口上。亦皆有生之理矣。不可指以为形下之器邪。问者曰耳目鼻口之类。得气偏塞而理不能通。无是心则只为形气之块然一物而已。惟心则秀。气全而理亦全。理与气合而为心体用动静。则可知兼理气而有心之名也。是以孟子曰仁人心也。又以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直谓仁义礼智之端。程子曰心与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70L 页
理一。人不能会之为一。张横渠有心统性情之训。朱夫子于中庸致中和章句。以吾之心。对言吾气。此直以理谓心。至退溪。又有心统性情二图。而皆以合理气言之。自古圣贤之言心如此。今子专以气言之可乎。曰子所谓理与气合而为心之体用可也。所谓兼理气而有心之名者。恐似终未晓心之得名之本意也。愚谓由气而有心之名。而无是理则心不得为心也。是以孟子所谓仁人心者。非谓仁之理直是心也。仁是性而为心之德。故曰人心。如所谓仁也者人也者。非直以仁之理。为人之身也。是以朱子于集注。引程子所谓心犹谷种生之性乃仁也之训。而继言但谓之仁则不知其切于己。故反而名之曰人心。谷种之谕。其非心为气而包这理邪。四端之言心。指心之发而言。而发之在乎气则可知端是理而心则气也。程子所谓心与理一之训。只是二之则不是之意。故朱子曰心与理一。不是理在面前为一物。理便在心之中。张子心统性情之训。亦谓心具是理而未发之性已发之情。皆统于心也。统之一字。可见心是气。而统理之动静也。中庸致中和章句。以心对气而言者。盖以中和皆理也。而位育之效。必于气上看得。(天命理也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71H 页
而曰气以成形。鬼神理也而曰一气二气。)故章句必以气言。而特以言心则兼动静。故主静而言吾心。言气则当属动。故主动而言吾气。若以此心字谓之理。则中和皆理也。何故于中以理言。于和特言气乎。乃若退溪二图。以虚灵知觉四字。置之四隅。而就其中置仁义礼智之性。则正是心以虚灵之气而具五性于其中之验也。其曰合理气者。盖言心之配是理而动静也。非谓心之本色。兼理气而得名也。若使退溪合理气而为心之本色名目。则胡不以虚灵知觉仁义礼智八字。对置双立。浑沦说去乎。今子泥看古人言心之训。而證心兼理气。愚亦以古圣贤之训。以證心之为气可乎。夫心之一字。始出于舜禹人心道心之训。而孔夫子继而言心曰从心所欲不踰矩。又曰其心三月不违仁。又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邹夫子又曰仁义礼智根于心。又曰存其心养其性。程夫子既以谷种谕心。生之性谓仁。又曰约其情合于中。正其心养其性而已。若曰心是理也则道即理也。其可曰道心乎。曰矩曰仁皆理也。其可曰心不踰矩心不违仁乎。理不能自动也。其可曰操存舍亡出入无时乎。仁义礼智理也。何得言根于心乎。既存心矣。何又言养性乎。谷种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71L 页
便是性。更何言生之性为仁乎。是以朱夫子直以气当心。而曰心者气之精爽。又曰心比性则微有迹。又曰性犹太极也。心犹阴阳也。太极只在阴阳之中。然至论太极自是太极。阴阳自是阴阳。又以知觉为心。而又曰知觉正是气之虚灵处。又以邵子心为性之郛郭之说。谓之毕竟好观。此数条可见心之为气较然矣。但圣贤之言心而必包理者。盖以心虽是气也。而心之为心。以其具众理也。夫理气二者。有以不相杂而言者。有以不相离而言者。心之为气。是不离理而言者也。如指阴阳以为气而太极在其中。指鬼神曰是气。而至理在其中。是其才说心便该理。而不可对理而言心。故曰心性而不可曰心理。曰理气而不可曰理心者此也。以其言心而便该理。言理而便载心。故大学之明德即是心。而朱子释之曰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孟子尽心章集注曰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答潘谦之书曰智者心之知觉。所以具此理而行此情。先言虚灵神明知觉者。所以明心之本色自是气也。继言具众理者。所以明心之为心。以具此理也。虽然若专主心为气之说。而离理而认心。对理而言心。则是把个心作耳目鼻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72H 页
口肝肾脾肺等不思不觉底块然一血肉而已。是分析太甚之弊。反有重于以理言心。和泥带水底说。其可乎。学者当知心虽具理而本色则气然后。不归于陆学之以理心为一而为禅学之宗旨。又当知心虽是气。而所包者理然后。不归于释氏之分心理为二而为本心之病矣。曰子既以心为气。而谓不同于释氏之本心(先儒曰圣人本天。释氏本心。)者何邪。曰释氏之本心。认理为气。离理言心。不知有心即有理也。吾所谓心为气。是固不离理而言。而如指谷种之形壳。而曰谷种则生之性在其中矣。指车舆之制度。而曰车舆则行之理在其中矣。问者曰闻子之言。可知心之为气。而但合理气言心。自成一边议论。气一边言心。又成一边议论。子之以心为气者。得无入彼出此之嫌邪。曰此则不然。义理公物也。知识一致也。不容一毫私意于其间。若拘于彼此之议论而含含糊糊不说出自家合说底义理。则是岂光明广大至公无私之心也哉。因悉记问答之言。复俟知者以质云尔。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72L 页
心图
삽화 새창열기
 右心图。象龙所以推演心为气之义。以形容心之体段。而为参互自信之资矣。日有客见此图而疑之曰子摹心图而首置天命二圈者何也。曰示心亦天之所命也。客曰中庸所谓天命。直以理言。而今子既以心为气。又谓是天命者。得不悖思圣之训乎。曰不然也。子思就理气相须之中。从原头上说理一边。故曰天命谓性。而其实理不离气而自为命。故朱夫子释命以气以成形。理亦赋焉。此非气亦为天之所命者邪。曰天与命不可分。而各为圈子何。曰天以主宰言。命以赋于物言。则虽不可截作二物。而亦不可合为一物。故虽分作二圈而互相连接。以示不可分中有不可不分之意也。曰命既兼理气则命字圈。何不黑之也。曰然。尝观濂溪太极图。挑出上太极圈子。非谓外阴阳而有太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73H 页
极也。所以示原头无极之体也。况此心图。将以明心之为气。而尤当明原头之理。则命字圈岂和气而言乎。但指其命于物则不得不言气。故置五行于命字下也。曰命字下置五行。心圈里又置五行。非架叠邪。曰太极既有统体。各具五行。亦岂无在天在人之别欤。曰子既以心谓气。而虚灵知觉神明等字。何不置之于心圈黑处。而置之于中白处乎。曰否。虚灵知觉神明。虽皆心之精爽。而所以虚灵所以知觉所以神明。即理也。则可不书之于黑白相接之际。以示其配而为用之义乎。曰天也命也性也心也。皆是理气浑沦无间之物。而是图也从天命直下而曰理曰性。从天命分左右而曰气曰心者。莫无嫌于二之邪。曰不然也。直书而曰理曰性者。非谓离气而别有一条直下来为理为性也。就浑沦无间之中而指是性之原头则不得不从中说下来也。包左右而曰气者。亦非谓理外别有一物成其形也。明是气之成心形。而中虚而具理则可不环外面而布置之。以明心之形体中虚而上通邪。若以中白外黑。疑以二之。则太极图之中○者。与右一边左一边者。亦为二之邪。曰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73L 页
退溪先生心统性情图。置情字于圈子外。而今子置情字于圈子内可乎。曰退溪先生明是情之发于外。故置情于圈子外。而亦非心外别有情。故必连圈而书之。此图则专主乎明心之为气。而只取心包性情之义。则置情于圈子内然后。可以明其包于心也。客曰退溪先生天命新图序。深致撝谦之辞。而今子成是图而自是自信。无所顾忌者。无亦近于訑訑拒人邪。愚始瞿然而终一笑曰老先生天命图。是阐天人相与之妙。发理气相须之奥。上承河洛太极诸图。则以老先生谦虚之德。宜致谦逊之辞。而今愚此图。只明心之为气。只摹心之形状。若立是图而先谦语。则是拟此图于太极天命之伦矣。是其自谦。反不为自处乎。问者于是犁然有深契之色。问其姓名。乃先诘心为气辨者也。
心图赞
天之生物。气以成形。理外无气。成不独成。外而支体。内而脏腑。皆形下器。理非不具。虽则具理。气浊理窒。肆不能思。只止一物。嗟维此心。秀气禀中。惟其秀气。既虚且通。惟其虚通。万理冲融。所以神明。异他查滓。万变酬酢。一身主宰。藐然方寸。参为三才。苟无是理。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74H 页
心云乎哉。然心得名。专由乎气。肝肾脾肺。本同称谓。气通理全。最灵最贵。不知心者。兼理而言。深斥吾人。以气名焉。此不难辨。如器盛水。盛水者器。水非牟匜。又不难辨。如车载人。载人者车。人非轨轮。虽曰是气。理自不离。阴云阳云。太极可遗。既有所受。又有所得。敢图敢赞。自信自笃。
(按性字从心从生。可见其就心上指其生之理。)
书曰若有恒性。○易曰各正性命。○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本义曰继言其发也。善谓化育之功。阳之事也。成言其具也。性谓物之所受。言物生则有性而各具是道也。按小注又曰继之成之是器。善与性是道云云。然则善是方赋于物之理也。性是已禀于物之理也。)○成性存存。道义之门。(成性。本成之性也。)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穷天下之理。尽人物之性。而合于天道。)顺性命之理。(按性与天道。夫子所罕言。而就易道之精微上说。故不得不言性。然其言性。亦皆从禀赋上说。)○论语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按为弟子言。故特言性之兼气质。与易之言性异。)○中庸曰天命之谓性。又曰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按天命之性。从一原上说。故章句释之以性道同。同者言人物之性同也。其所谓同者。非谓人物之性。无大小偏全之异也。盖言所禀之理。彼此无间。如溪涧之水。江海之水。同一水之谓也。湖论以此性同。谓人与人同。物与物同。若以此性道同。谓人与人同。物与物同。则朱子所谓论万物之一原则理同者。亦可曰人与人同其理而物与物同其理乎。且所谓尽其性。尽人物之性。是就分殊上说。故章句曰人物之性。亦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74L 页
我之性。但以所赋形气有异耳。将言其异而先明一原之同。故曰人物之性。亦我之性。然旋以所赋形气不同而有异云。则才说所赋。便见其异也。洛论绝去下句。但取上句。以證人物性同。恐非朱子本意。)○孟子曰道性善。集注曰性者人所禀于天以生之理(止)。人与尧舜。初无少异。(按此性以人言。故言其同。)○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按此条斥告子以气谓性同。则可知此性以理言性异。)章下注以气言之则知觉运动。人与物若不异也。以理言之则仁义礼智之禀。岂物之所得而全哉。(按此性兼人物言。故言其异。)云峰胡氏曰大学中庸首章或问。皆以为人物之生。理同而气异。此则以为气同而理异(止)。朱子尝曰论万物之一原则理同而气异。观万物之异体则气犹相近而理绝不同(止)。理同气异。是从人物有生之初说。气同理异。是从人物有生之后说。(按胡氏说下段。似未精。才说有生则便是性而理有不同矣。岂以有生之初与后而分同异哉。朱子所谓万物一原。指有生之前而言。且中庸所谓天命之性。指原头以为同。而以性言则异。故章句曰人物各循其性。各有当行。此各字如各正性命之各。而可见其异也。大学或问曰物之理。不异于人。不曰性而曰理。则是亦就一原上说。故继言大则天地之运。小则一尘之微云云。天地与一尘。言其原则虽同。而可不谓有大小之绝异乎。愚则才说性则便不同矣。)○今曰性善(止)。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章下注程子曰性即理也。理则尧舜至于涂人一也。(按言性善则专以人言。故言其同。)○动心忍性。(按此性以气质言。)○尽其心者知其性。集注曰性则心之所具之理(止)。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75H 页
程子曰自禀受而言谓之性。张子曰合虚与气有性之名。(按此性字。以人言。故朱程张所释。皆以人言。而同异非所当言。且其言性。皆以禀赋言。而不以一原言。)○形色天性也。章下注程子曰(止)。人得天地之正气而生。与万物不同。既为人。须尽得人理然后称其名。(按此性字。指形色上分殊处说。而物亦有形色。故言与物异。)○口之于味(止)。性也(按孟子言性。惟此言气质之性。)仁之于父子也(止)。有性焉。(按孔子于易始言性。皆从禀受上说。孟子继而言性。亦皆从禀受上说。才说禀受。便是灿然。而灿然已是分殊。则人物之性。岂无分殊乎。)○张子曰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不性者焉。朱子曰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而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之。(止)气质之性。即此理堕在气质之中耳。非别有一性也。(按张子说专主分开。故朱子说亦专主浑沦。然既曰专指理。理气杂则分开在其中。)○程子曰性即气。气即性。生之谓也。(按两个即字。可见性与气有些分别。则程子尝曰器亦道道亦器。此亦字与即字意同。皆合二物而为一之意。若性与气元是一物。则只当曰性是气气是性矣。岂曰性即气气即性乎。说者以程子此训。證理气无别。然则以道亦器器亦道之训。亦谓道器无别乎。生之谓也者。其同于告子生之为性乎。)又曰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按以上。犹言以前。盖言禀生之前。不容说性。)又曰才说性时。便已不是性。(按不是性。恐谓不是性之原头。盖谓才说性则已是各具之太极。而不是原头之统体也。或以未发已发言之。似未然。)又曰天地所生之物。须是谓之性。于中却须分别。牛之性马之性。如释氏所谓蠢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75L 页
动含灵。皆有佛性。如此则不可。(止)马之性不做牛底性。牛之性不做马底性。此所谓率性。(按此训甚详性分之异。)○朱子答林德久书曰。非气无形。无形则性善无所赋。故凡言性。皆因气质而言。但其中自有所赋之理。(按此书与上所谓气质之性。即此理堕在气质之中之说同。而与程子禀受上说性之意合。故记之。)答徐子融曰天之生物。其理固无差别。但人物所禀。形气不同。故其心有明暗之殊。而性有全不全之异耳。(止)答徐方叔曰虽其分之殊而其理则未尝不同。但以其分之殊则其理之在是者。不能不异。故人为最灵而备有五常之性。禽兽则昏而不能备。南塘先生曰二书所谓理无差别。理未尝不同者。以一原而言也。所谓性有全不全。理不能不异者。以分殊而言也。其言四德五常。皆就分殊处言。则四德五常之非一原可见矣。(按此句似小婉转。)又于一原处必以理言。分殊处必以性言。则性理二字名义之不同。又可见矣。(按此性理之别甚得。)语类曰牛之性顺。马之性健。虎狼之仁。蜂蚁之义。即五常之性。但只禀得来少。不似人禀得来全。(按言五常之性。虽草木亦有之。)○答徐元骋曰(止)孟子之言。只说人分上道理。若子思之意则本兼人物而言之也。性同气异只此四字。包含无限道理。南塘先生曰胡子人物禀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76H 页
性不同之说。未尝不是矣。而先生并以此为非。又以孟子子思之言性为不同。而与集注章句之说不合。则此书之不得为定论。已可见矣。(按此下南塘又明其为初年说甚分明。然此云性同。不但有违于朱子之所自言。圣贤言性。皆以禀受言。则禀受上岂言人物一性乎。)语类曰性具仁义礼智。虽寻常昆虫之类皆有。(按昆虫之有仁义礼智。只言仁礼属动。义智属静。而昆虫亦有动静之理。非谓昆虫之具仁义礼智。与人性无间也。朱子尝曰酿酒方微发时仁也。到发时礼也。到得极熟时义也。成酒后郤与水一般智也。酒之性。亦有仁义礼智。则其可曰同于人之五性乎。且朱子于大学或问。先言五性之理。继言人之理。不异于己。物之理。不异于人。继言一尘之微。一息之顷。不能遗。继言是乃上帝所降之衷。烝民所秉之彝云云。然则一尘一息。亦有五常之理。一尘一息。亦可曰同于人之五常乎。)答严时亨论人物之性曰同中识其所异。异中见其所同。又曰以为同则同中有异。以为异则未尝不同。(按既曰有异则所谓同者指其本然之善。与人无间也。如所谓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又所谓天地万物。莫非己也之意也。)大学或问明德条曰人物之生。必得是理然后。有以为健顺仁义礼智之性。(按此指或通一路之仁义礼智。)以其理而言之则万物一原。固无人物贵贱之殊。(按指一原说。故谓之同。)彼贱而为物者。牿于形气之偏塞而无以充其本体之全。(按禀本不全。故无以充之。)唯人之生。乃得其气之正且通者。而其性为最贵。故方寸之间。虚灵洞澈。万理咸备。(按咸备二字。可见物性之不备。)其所以异于禽兽者。正在于此。(按此条之始言同者。指一原而言。而非指已成之性也。终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76L 页
言异者。虽以气而言。而性既是气禀上说。则其可曰同乎。)陶庵先生曰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止)章句就子思本旨而泛论统体。栗谷先生曰若万物则性不禀全德。此则就其中。细分别出来。虽似不同而实未尝相悖。(止)人与人同。物与物同之说。是不过以私智穿凿傅会。曲成义理。
太极图合先天图
삽화 새창열기
大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愚尝窃就周夫子太极图阴阳圈。参以易大传太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77H 页
极生仪象卦之训。因其圈而加名目。则摹画虽差殊。义理相符契。夫此即图所谓中者其本体也。而大传所谓易有太极也。此即图所谓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而大传所谓是生两仪也。此即图所谓动极而静静极而动。一动一静互为根者。而檃括为四象。则大传所谓两仪生四象也。盖左一边太阳少阴。从阳仪来而太阳之生少阴。即所谓动极而静而为阴之根也。右一边太阴少阳。从阴仪来而太阴之生少阳。即所谓静极而动而为阳之根也。是虽分二为四而不害为二也。此即图所谓分阴分阳。两仪立焉。而八卦之左乾兑离震。震兑虽是在天之阴而皆从阳仪来。右坤艮坎巽。巽艮虽是在地之阳。而皆从阴仪来。是所谓八卦一四象。四象一两仪。则以图所谓两仪立焉。而大传所谓四象生八卦者。恐亦无害于义理。而有可以相发也欤。
 或曰周夫子太极图挑出○此一圈子。以明太极之不杂乎阴阳。而其下阴阳圈子。以左一边统作一个阳仪。以右一边通作一个阴仪。而特以左一边以明动极生阴之义。以右一边以明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77L 页
静极生阳之义。故其圈势将自成三间架。而其实左只是一而已。右只是一而已。故图说只结之以分阴分阳。两仪立焉。未尝以四象八卦。渐次生出。分为三等。则今乃以是为仪象卦生出之次者。其非大失图之本义也邪。愚答曰子之说太极图之义。可谓详尽。而实未知古今阴阳之说。殊涂而同归也。言殊而理一也。周夫子既以中○者谓太极之本体。则是指太极之不离乎阴阳。而已具是生两仪之象。则以左为太极所生者。其有害于周子之意邪。左虽只明阴根阳阳根阴之义。而两仪自含四象。此之为阳生阴。此之为阴生阳。自成互根之义者。其有背于周子之说乎。图之外面。是虽只明两仪而已。而自含中间极而相生之体。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之象。则以是分八卦。以明阴阳虽相错。而亦不害为阳自阳阴自阴者。亦何违于周子之意乎。若以此图谓失太极图之本意。则是谓周子只知阳自阳阴自阴。不知阳包阴阴含阳也。若尔则只此一圈足矣。岂更摹出中间此一圈乎。曰子之言是矣。然图之体。既有异于本图。则只当曰太极生八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78H 页
卦图。而特引太极图而谓合先天图何也。曰不然也。画此图而详玩之。则中之○左右之。自合于太极图。此虽有两分为四之别。而从南北而视之则亦只是两仪而已。是亦不害为太极图之。是其图之体。已有相合者矣。但八卦圈虽不可强合为两仪圈。然震兑之阴。不害为乾之阳。巽艮之阳。不害为坤之阴。则以是谓合于太极图然后。可以明圣贤图画不约而会。而无相悖而有相发也欤。问者唯唯而退。因悉记答问之说。而犹恐有谬。就图中而更玩之。则自少阴而至太阳。是数已生而为数往之顺也。自少阴而至太阴。是知未生而为知来之逆。且阳仪之生少阴。虽得阴上阳下交泰之义。而太阳居上。少阴居下。则尊卑之义。又在其中。阴义之生少阳。既成阳上阴下尊卑之义。而少阳居上。太阴居下。则是重成尊卑之象而无交泰之义。此亦可见阴不能敌阳之理。八卦之离在震上。乾在兑上。巽在坎上。艮在坤上。亦有此义。此亦恐为发明先天图之一说也欤。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78L 页
太极图变合后天图
삽화 새창열기
 左坎艮巽之内。画为阴仪。而震一卦之阳错之。右离兑乾之内。画为阳仪。而坤一卦之阴间之。此太极图之左阳右阴。变为左阴右阳。而取其交互相生之义。则正如先天之变为后天。乾坤交而为泰。坎离交而为既济也。左此太极图之也。而变为阴阳相错。然合内画而为少阴太阴。而处用事之方则不害为阳根之也。右此太极图之也。而又变为阴阳相错。然太阳居二而兑之太阴又处用事之位。则不害为阴根之也。左此太极图所谓分而为阳仪者而变为四卦。然坎艮震皆阳卦。而巽虽阴卦。爻是阳爻。则不害为阳仪也。右此太极图所谓分而为阴仪者而又变为四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79H 页
卦。然离坤兑皆阴卦。而乾虽阳卦。退处不用之位。则不害为阴仪也。况乾之在阴方。巽之在阳方。又得阴阳互根之义乎。变者象数交错之谓也。合者一理流通之谓也。太极图之于后天图。法象有所不同。而义理若是相吻。则愚所谓太极图变合后天者。恐非所谓牵合而傅会也欤。
 或又曰先天图之谓合于太极图者。犹有仪象之近似。卦气之不差。而至于此图则摹画若是不类。卦位若是参差。而谓之变而合者。不但涉于牵合。恐将害于义理。愚又答曰象数之变而不害为合。合而不害为变。前言已尽。今不欲复道。而但子之所谓牵合谬差者。只指阴阳交错。黑白互易而言也。愚之所谓彼此相符者。又指其交错互易而言也。夫象数之交错互易而成变化者。专由于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也。故太极图阴阳圈。以交互之故而左边自成离卦。右边自成坎卦。夫八卦之中。取阴在阳中阳在阴中之义。则惟坎离最正。故通先后天而坎离居四正位。则可知太极图之左为离右为坎。专由于阴阳交互也。然则后天图之阴阳交错。黑白易位。虽大不同于太极图。而言其阳在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79L 页
阴中阴在阳中之义则只是一理。况里面太极之体未尝变而居其所。则指仪象之不同而谓之变而合者。尚何舛于义理睽于法象也哉。因观图之自坎至震是水生木。而水之生木。非土不成。故艮之土辅之。自离至兑是火克金。而火之克金。又非土不成。(观于冶炉可推。)故坤之土辅之。左阳方也故为相生。右阴方也故为相克。相生也故艮之阳土辅之。相克也故坤之阴土辅之。然生中有克。故艮有止之义。克中有生。故坤有养之义。于此可见土之为质于四行。而四行之资于土。犹众子之胎育于母也欤。
伏羲则河图图
삽화 새창열기
 谨按先儒于伏羲则河图画卦之义为说多矣。其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80H 页
详莫如朱夫子所谓析四方之合。以为乾坤离坎。补四隅之空。以为兑震巽艮。然以卦配图。五行不相协者。盖图以生出为序。卦以气化运旋为序。此先儒所以有当位不当位。协卦不协卦之论也。然对待中有流行。相生中有相克。卦所以则图之意可见矣。有坤艮之土然后生震木。震木生离火。有离火然后生乾兑金。乾金生坎水。(邵子曰金火相守则流。黄勉斋曰以火生金。按以形化言则金之待火而成。是所谓火生金也。巽木是归于东方震木。故直以乾金生坎水言之。)坎水生于坤艮土。是对待中流行也。乾坤相生而为对待。坎离相克而为对待。乾坤相生也。故一六之水。克坤艮之土。二七之火。克乾兑之金。坎离相克也。故四九之金生坎水。三八之木生离火。是相生中有相克也。此非先儒之所言。然于卦之则图之义。恐不害为变化之妙。且八卦之虚五与十。固以象太极。然生数之一四二三。合二五而成十。成数之六九七八合而各成十五。是其虽虚十五。而五与十。自在于奇偶之中者。正是太极之无定位而万物一太极也欤。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80L 页
文王则河图图
삽화 새창열기
 谨按先儒于变先天为后天之义。其说已备矣。更何敢以瞽见架叠。而但窃惟乾兑金震巽木坤艮土。皆一行兼二卦。而坎之水离之火。一行止一卦何哉。盖金木土以形化。而形者散故分而为两卦。水火以气化。而气者全故只止于单卦。且一物而兼阴阳。莫如水火。一方而该阴阳。又莫如南北。则坎离二卦之兼该阴阳者。当居正位。而不当分于隅位。故专主一卦而当正位也。然四九之乾兑。三八之震巽。五十之坤艮。一卦只管一数。而至于坎之含一六二数。离之含二七二数。自成一卦兼阴阳之义。是其一卦而兼阴阳二数者。孰重于二卦而兼一行也哉。且先天后天。虽皆虚五与十。而先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81H 页
天之坤艮。配一六之数而不用五十。后天之坤艮。配五十之数。其故何哉。盖先天明阴阳流行之体而是气化也。故坤艮以未成之土而姑配一六之水。后天明五行生克之用而是形化也。故坤艮以已成之土而配五十之数也。此邵子所谓后天之学入用之位。而其功用倍于先天也。且东北间西南间。是生成之方。而生成只一物之生成也。故先天震巽之木。是生者之一物也。后天坤艮之土。是生物者之一物也。是土之居两方。其功有倍于木之居两方也。且先天后天言生数。则皆阳居下左而阴居上右。言成数则皆阴居下左而阳居上右。生数取交泰之义。故上阴而下阳。成数取尊卑之义。故上阳而下阴也欤。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杂著○经书八图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81L 页
第一中庸图
삽화 새창열기
 
谨按中庸之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正如天运之循环无端。而其循环之中。又有四大旨之分属者。又合于一元之流行于一岁而有四时之分。就四支而究其义。尤有合于四时气运之序。万物生成之次矣。首章开端一天字而结之以中和位育之道。是犹春为万物之始而为夏日繁茂之本也。第二大旨。承上率性之道。通言费隐之道五达道三达德九经及天人之诚。是犹夏为生物之通。而万物于斯繁茂也。第三大旨。承上天人之诚而遂言至圣至诚。道之极致。至此而无以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82H 页
加。是不犹秋因夏之繁茂而致万物成遂之极者邪。至于第四大旨则尤有所暗合矣。因上极致之道。收敛言下学之道。渐渐驯致于无声臭之天。以合于首章天命之天者。正如秋之成物。冬乃收藏。而自冬至一阳渐亨为立春。有贞而复元之象。四支之合于四时。其妙恐如此。而指其循环无间则只是一太极圈子也。首章由内说出。末章由外说入。(十六章言鬼神而不见不闻。先于体物如在。是亦由内说出。三十章言圣道而小德川流。先于大德敦化。是又由外说入。)正先儒所谓无极而太极。太极而无极。又成一理流行之妙。故复作一圈子。然中庸之为教。只欲人之体天道。故首章先戒惧后慎独。末章先慎独后戒惧。亦有始终无间之义。合天道之不息。而最切于学者工夫之无间断矣。所以为里面圈子。而若夫知仁勇三德。不可言于未发时。当下手于已发时。故书之于慎独之中云尔。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82L 页
第二大学图
삽화 새창열기
 
谨按大学。学问之始条理。而敬为一部之大旨。此有先儒许多辨论。故一依先儒说对置明德新民。以示本末对待。置止至善于中。以示明新之该于至善。继以知止能得对置而上续止至善。以示始终对待。而曰知曰得。皆要止于至善。格物致知知止之事。故置之于知止之下。诚意正心。能得之事。故置之于能得之下。而知止能得。皆由于敬。故又用程子所言未有致知而不在敬。涵养须用敬之语。以归属于敬。至于修身一条。上包下该。为八条之总会。故引而置之于中。以示兼统上下之义。齐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83H 页
治平三者。是推行之事。而对修身为一边事。故横布于下。以示其虽是新民之末。而对明德自为一纲之义。此固经传之本义。先儒之定论也。至若止至善。固兼明德新民。而知止能得在其中。故曰兼本末包终始。敬是兼知行说工夫。而明德新民在其中。故曰兼终始包本末。定静安虑。置之知止能得之间。以示四件效在物格知至之后。止至善为三纲领之要领。而有敬止之敬。修身为八条目之总会。而有畏敬之敬。敬止之敬。固是全体之敬而为一篇之大旨也。畏敬之敬。虽是一事之敬。而亦非偶然也。故表揭而以向中敬字。精义慎思慎独心在。是格致诚正之事。而皆切于敬字义。故附之四隅。以应敬字。全图义意。不过如此。或者无牵强杜撰之病欤。又按我东方权阳村,李退溪,李栗谷,权屏谷诸先生。皆有图焉。而或就言知行之先后。或指示工夫之次第。愚之此图。只明敬为大旨之义。故不敢不小异云尔。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83L 页
第三论语图
삽화 새창열기
 
谨按论语大旨。先儒以敦仁博义言之。愚未知何以谓之敦仁。又何以谓之博义也。退溪李先生之不从此说。愚无间然。就一部之中而举其大旨。则不得不拈出一仁字。二十篇中无一篇不言仁。无一事不言仁。且首篇开端一学字。继言孝悌为仁之本。窃恐记者之意。以明学为一部之本领。仁为斯学之全体。而孝又为为仁之本也。且夫精一执中。尧舜禹之授受也。建中建极。汤文武之相传也。而未尝说出仁义礼智四个性。则吾夫子不得不发明是性。以承先圣之统。论语一部之反覆归重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84H 页
于仁。夫岂偶然而已哉。玆敢以一仁字置中。为一部之大旨而为仁本于孝。尽孝而体此仁。又本于学。故就二十篇中。类聚学孝仁三字。以归宿于全体之仁。此非不佞之意也。即首篇首言学次言孝次言仁之意也。且论语单言仁。至孟子对言仁义。是皆发前圣未发而为传授之统。则此博义之说。不可言于论语也。或疑孝是圣学中一事。而特以一孝字主张对学字说去者。似近于偏。然此有不然者。此篇既以仁为大旨。而为仁本于孝。且孝偏言则一事。全言则尧舜之道孝悌而已。今论语之千言万语。默识而旁通之。要不出一孝字而已。是何嫌于所指之偏邪。又按卫灵公篇阙了孝底意可恨。然恐无妨于全篇之义。故遂阙之。篇次自东始。亦取仁之义欤。(退溪曰论语大旨。或以为操存涵养。北溪阳村则皆以仁为言。虽皆大槩近似。然此书乃出于一时门人杂记圣门师弟子问答言行之类。裒集为之。其妙道精义头绪多端。何可以一二字判断得下邪。诗礼中庸大小学云云。今人徒见此数书有大旨之说。于论语散记之书。亦必以一二字求大旨。无乃近于牵强而附会邪。止 南轩类聚言仁说者。正欲于言仁处求仁。非以是为论语大旨也。象龙取南轩类聚先生近似之意耳。)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84L 页
第四孟子图
삽화 새창열기
 
谨按孟子七篇之旨。无非所以遏人欲而存天理。先儒之以是为大旨。固可谓得其要领。而窃就其中观心性情气之辨。则是天德上工夫。而其所遏存。圣人之学也。言尧舜三代之教。则是王道之传授。而其所遏存。圣王之治也。此所以分别天德王道以为两图。而其实天德即王道也。上图之置中字于中间而分别上下者。盖以心性情气。是理气动静之体段。而姑未涉于工夫也。至养心养性养情养气。方是说工夫也。且图中文字。皆取孟子本文。而至于中字。是孟子之所未发。则中字之义似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85H 页
近于强合。然既言性情之未发已发。工夫之涵养省察。又言杨墨子莫之非中。三王颜禹之中道。则虽不言中而中在其中。正如孟子虽不言易而犹谓之善用易矣。下图既曰王道之遏存。而其下又以道对政言者。虽若政外有道。然一个道字而全言则政在道中。是王道之道也。偏言则道是先王之心也。政是先王之治也。如孟子所谓尧舜之道。不以仁政者。对政而言道也。至于上图之背于天德者。下图之背于王道者。必傍书于左右者。盖以示遏人欲然后可以存天理之意也。或疑既言心性情则气在其中。而复置气圈子者。近于叠床。然此有不然。此图非论心性情气之义也。特取七篇中许多言论。以明此为天理。彼为人欲而已。则固知心即是气。然养气是孟子造道之极功。论气是七篇言性之全备也。若嫌于架叠而掉气字于此图。则是何异于卖椟而还珠乎。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85L 页
第五诗传图
삽화 새창열기
 
谨按思无邪。为诗经大旨。而有先儒本图。故就其上檃括。而思者心之用。故朱子以立心释思字。无邪即是诚。故程夫子曰思无邪者诚也。易曰闲邪存其诚。此愚所以加心诚二字于上下也。风雅有正变之别。故分置两边。以属惩创感发。就风雅颂而分注五伦者。取吾夫子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之训也。淇澳七月等篇。惜其混于变。故表出于正一边。沔水民劳等篇。不宜类于正。故易置于变一边。风雅固当对待以分善恶。而颂者形容圣德之谓也。所以纯善而无变底意则不可左右对置也。固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86H 页
当上下竖说也。至于商鲁颂。不可不对置者。盖以鲁之颂僭也。此夫子所以不删鲁颂。以寓微意也。然则上下竖说。示颂体之纯善也。商颂对置。明鲁颂之非礼也。至若先儒郑氏以正小雅六月以下。为变小雅者恐未安。六月以下是拨乱反正之诗也。既是反正而无变底意。故吕东莱以为车攻吉日。足以观文武之功业。其不可谓变明矣。惟沔水一篇。是忧乱之诗而有变底意。然不可以此一诗掉出为变也。以浅见言之则正小雅之末有沔水篇。正大雅之末系民劳板二诗者。恐是示安不忘危之意。如变风之末系匪风下泉。示乱极思治之意也。此先儒之所未发。故愚未敢自以为是。而若如郑说则大雅之民劳板。亦谓之变大雅。而孔夫子删诗之日。何置此于彤弓之什文王之什邪。
  按以四经配四书。诗当配于孟子何者。孟子一部言天理则对言人欲。言正道则对言邪说。如诗之有正有变。感发惩创。对待说去。而感发即存天理也。惩创即遏人欲也。且其文理通达宣畅。令人可以兴可以观者。恐亦相类也欤。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86L 页
第六书传图
삽화 새창열기
 
谨按书传五十八篇。即一部大学也。逐篇训谟不外乎明德新民。而就其明德新民之中。又无一篇不言敬。此其敬为一经之大旨者。正合于大学也。先儒以尧典一钦字。谓一经之全体。良以此也。且洪范居一经之中。为一经之总会。而洪范一篇亦只是明德新民之主于敬也。就洪范本图。明其与大学相符合。然后庶见一部之旨。自然贯通。故敢于洪范以三纲领分属。且九畴之中。皇极为总要。而皇极之所以为皇极。只在于敬用五事。此又敬为洪范之大旨。而以该一经之全体。若尧钦舜恭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87H 页
禹祇汤慄高宗恐文王肃武王惧成王畏康王忌。又皆敬底意。而其数又合于九。故分排于九畴。恐似无害。或疑太甲三篇。言敬多矣。而阙太甲而举成康者。然此图非列帝王相传之次也。只是逐篇取敬字。而太甲三篇是皆言汤之敬以戒太甲。则何必别立太甲之敬也。至若九畴之庶徵稽疑。是格物致知之事也。五事是诚意正心之事也。五福修身之效也。三德五纪八政。即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事也。至于五行。皇极之不可目以八条而八条自在其中者。又合于五行不言用。皇极不言数之义欤。
  按以经配书。书传之合于大学。其义理如右。而又有先儒定论矣。且唐虞三代之书。皆德字敬字上申申。则孔子继以作大学。而又以敬德二字为主者。岂非相传之旨诀也邪。此所以敢为此图以明之。然书传是王者之大学。而大学是学者之尚书也。洪范是自然底大学。而大学是勉强底洪范欤。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87L 页
第七礼记图
삽화 새창열기
 
谨按礼之体。敬而已。篇首毋不敬三字。为此经之大旨。乃敢就四十九篇中。撮其礼义者二十二篇。而取其尤详于王道者凡十一篇也。取其尤切于儒学者又十一篇也。下而优于儒学然后。上而可行王道。故学记以下十篇属之儒行而置之于下。(仲尼燕居,孔子閒居。虽主言王道。而门人讲论故置下。)文王世子以下十篇属之王制而置之于上。(玉藻之九容,哀公问三纲。尤切于儒学。而首言王公事故置于上。)然其实儒学即王道也。撮其条陈仪节者二十六篇。而自祭法至聘义十一篇是吉礼。故附之曲礼。(曲礼纯吉)而吉属阳故置之左。自曾子问至丧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88H 页
服四制十一篇是凶礼。故附之檀弓(檀弓尽凶)而凶属阴故置之右。以乐记一篇置之四隅者。虽似重叠而无义例。然礼乐二者。如天地之对待。阴阳之配合。不可废一而可行。而不幸秦火之后。乐经无传。诸儒纂集。又无全文。而只有此一乐记而已。则以此乐记取其合于儒学王道吉礼凶礼之句。随附四隅。然后可以示和敬相须。有则俱有之意也。或疑丧礼之下置乐记似不安。然乐不可斯须去。故君子去丧而佩玉。孔门丧阕而弹琴。此非乐记之尤当言于丧礼之傍者邪。
  
按以四经配四书。而以礼记配论语者。虽似牵合而无意味。然论语主言仁而为仁主于孝。礼记主言礼而记礼详丧。夫礼是仁之著而丧者孝之终也。其所以复礼而为仁。尽丧而致孝者。岂不相吻然乎哉。
  
(又按大学统体敬。故一敬字为大旨。礼记散殊敬。故毋不敬三字为大旨。)
第八周易图
삽화 새창열기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89H 页
此康节邵先生。明伏羲八卦之图。而其自左边之已生卦。至右边之未生卦。自合四时之循环无端。胡氏又分此二十四气。是固卦义之合于四时自然之理也。学易者能体此则其于吉凶消长进退存亡之道。得时措而时中矣。先儒之以时之一字。为易之大旨者。非以是邪。就易中诸图发明时底意。莫切于此图。故敢拈出此一图。以明六十四卦之合于四时。且逐卦下书本卦彖象辞。以人事而参天时则无一卦不契合。如坤之先迷后顺。复之闭关不省。正是一阳方微之时所处也。无妄之不利往而育物。明夷之用晦而明。正合立春阳尚稚而犹育物之义也。同人临之通天下志。教思无穷。是合于春分阳气发荣时气像也。履泰之中正光明。财成辅相。正得立夏阳气方盛时措处也。乾之群龙无首。姤之勿用女壮。尤合于夏至阳极盛阴始生之时之义也。以至升之积小高大。讼之作事谋始。是合立秋阴气积渐。成物终始之义。师之容民畜众。遁之不恶而严。又是秋分容畜万物。不肃杀而犹严凝时气像也。谦之裒多益寡。否之俭德避乱。尤有合于立冬之时。天地闭贤人隐之义也。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89L 页
馀外卦辞。举皆合于时用。而言其一元之流行于四时。则是夫子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也。言人事之合于天时则心也。邵子所谓先天学心法也。万化万事生于心是也。或疑先天明体。后天致用。先天以阴阳交合为义。后天以四时进退为序。欲明易之为时。则当以后天之四时进退为主。而今以先天明之。不甚亲切云。然此则有不然。后天之用。原于先天之体。后天之四时进退。本于先天之阴阳交合。故吾夫子以帝出乎震一章。明后天之用。而至于末端则反以水火䨓风山泽之相偶。用伏羲卦以明既成万物之归于先天。则可见后天之用。即本于先天之体也。且与其因用而明时之用。孰若因体而明时之用之为备乎。
  谨按经之易。即传之中庸也。复之一阳而至于临之二阳。即中庸第一大旨之始言一理也。泰之三阳而至于夬乾之阳盛。即中庸第二大旨之中散为万事也。自姤之一阴而至遁之二阴。中庸第三大旨之承上大旨而致道之极致也。自否之三阴至坤复之间。则是中庸第四大旨之自下学而上达。为末复合一之妙耳。是其六
凤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290H 页
十四卦之为太极。即四大旨之为太极也。此愚所谓易即庸也。而但大易天而人也。中庸人而天也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