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x 页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疏
疏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75H 页
乞解职归省疏(乙未)
伏以臣早失所怙。惟有偏母在怀德地。年纪已暮。且多疾病。每值冬节。则疾患辄剧。委顿床席。药饵为命。及至春和。始得少愈。此是本来所患。而近年以来。益觉衰迈。形神换脱。气力澌顿。奄奄危缀。廑廑支过。今臣之远离从宦。已至一年之久。两地消息。未得频闻。一念忧煎。食息靡安。或值乡书之来。则先恐急报之至。心魂震丧。殆不自定如是者非止一再。而顾臣所忝之职。非如他司之比。呈告乞暇。不得任意。受由归省。其势未易。泯默度日。以至于今矣。即者乡便来到。得见家人所报。则老母自日寒之后。前患复发。添得内伤虚劳之症。症势极重。危兆百出。药无寸效。口绝粒米。今至半朔之久而日渐沈痼。已就难医之域。加以病里念忆伤怀。呼臣之声。昼夜不绝。臣看书未半。心肠欲裂。史局为任重大。固不可暂旷。而同僚有人。则自可替代。故自前居是职者。虽以一身之病。尚且露章吁呼。得蒙 恩命。出家调治者。亦多有之。况臣离亲一年。又闻病剧。其为情理万分罔极。孝理之下。
伏以臣早失所怙。惟有偏母在怀德地。年纪已暮。且多疾病。每值冬节。则疾患辄剧。委顿床席。药饵为命。及至春和。始得少愈。此是本来所患。而近年以来。益觉衰迈。形神换脱。气力澌顿。奄奄危缀。廑廑支过。今臣之远离从宦。已至一年之久。两地消息。未得频闻。一念忧煎。食息靡安。或值乡书之来。则先恐急报之至。心魂震丧。殆不自定如是者非止一再。而顾臣所忝之职。非如他司之比。呈告乞暇。不得任意。受由归省。其势未易。泯默度日。以至于今矣。即者乡便来到。得见家人所报。则老母自日寒之后。前患复发。添得内伤虚劳之症。症势极重。危兆百出。药无寸效。口绝粒米。今至半朔之久而日渐沈痼。已就难医之域。加以病里念忆伤怀。呼臣之声。昼夜不绝。臣看书未半。心肠欲裂。史局为任重大。固不可暂旷。而同僚有人。则自可替代。故自前居是职者。虽以一身之病。尚且露章吁呼。得蒙 恩命。出家调治者。亦多有之。况臣离亲一年。又闻病剧。其为情理万分罔极。孝理之下。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75L 页
宜蒙矜恻者乎。玆敢不避渎扰之罪。仰陈闷迫之私。伏乞 圣慈天地父母。俯察微衷。特加怜悯。将臣所带职名。亟赐递改。俾得及时归省。专心救护。千万幸甚。
陈辨史荐事。仍乞解职疏。(丙申)
伏以臣以驽劣。滥蒙鸿造。进身之初。即置侍从之列。出入近密。沐浴 恩波者。年已周矣。常怀感激之忱。只以糜粉为期。不图今者厚被人诬。遽陷于忘君负国之罪。臣诚惶陨。不知所措。臣若以渎扰为嫌。终默不言。则区区悃愊。无以自露于天地父母之前。不得不冒万死略陈其槩。臣于去年四月。始入史局。七月间。奉教洪汝河先及新荐之事。仍言正字李象震可合史任。臣与象震素昧平生。而曾闻此人得罪士论。见疵公议。故略陈所闻。则汝河即为停止。更不举论。又荐前直长李元祯。臣与元祯亦所昧昧。虽不知其人之如何。而不闻有大段疵累。则岂有终始沮抑之意乎。只以史局议荐。必使下番主之。其时金万均以末荐。当为下番。而未及应讲。故臣答以李元祯虽是可合之人。议荐自有主者。非吾等所可与知。若万均终不入史局。而议荐归于吾辈。可不临时更议为之
陈辨史荐事。仍乞解职疏。(丙申)
伏以臣以驽劣。滥蒙鸿造。进身之初。即置侍从之列。出入近密。沐浴 恩波者。年已周矣。常怀感激之忱。只以糜粉为期。不图今者厚被人诬。遽陷于忘君负国之罪。臣诚惶陨。不知所措。臣若以渎扰为嫌。终默不言。则区区悃愊。无以自露于天地父母之前。不得不冒万死略陈其槩。臣于去年四月。始入史局。七月间。奉教洪汝河先及新荐之事。仍言正字李象震可合史任。臣与象震素昧平生。而曾闻此人得罪士论。见疵公议。故略陈所闻。则汝河即为停止。更不举论。又荐前直长李元祯。臣与元祯亦所昧昧。虽不知其人之如何。而不闻有大段疵累。则岂有终始沮抑之意乎。只以史局议荐。必使下番主之。其时金万均以末荐。当为下番。而未及应讲。故臣答以李元祯虽是可合之人。议荐自有主者。非吾等所可与知。若万均终不入史局。而议荐归于吾辈。可不临时更议为之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76H 页
云云。则此言固非当荐牢定之言也。其后万均以本馆相避。终无应讲之期。仍为罢职。臣以下番。当主新荐。而闻李堥之言。则前注书吕圣齐,正字沈梓。于臣等被荐之时。堥与上番洪柱三相议。亦为停当。而特以数多之故。姑待后日云。此两人臣所明知。而亦可见公议之已许。故臣更与汝河相对言不必别举新人。只以前日已定之人为之云。则汝河终始不回。必欲舍梓而取元祯。其意所在。实未可知。臣又言元祯则姑待后荐未晚。今番则吕沈两人。不可不从先议定。以此相持。迄未归一。及至今日。汝河又申前说。臣亦以初见答之。不复商确。遽尔投疏。至以徇私蔑公忘君负国等语。肆加攻斥。噫。臣虽无状。为国之诚。亦不后于人。则得人报效之忱。岂独汝河有之也。臣之必欲姑舍元祯而先取沈梓者。非以元祯为不可。亦非终始沮遏之意也。只欲先其已定之人。循公议而重史荐。岂有一毫他意于其间哉。梓是故相臣喜寿之孙。则其家世亦岂下于元祯。而况于前日已为停当者乎。史局何等重地。议荐何等重事。岂可以同道之人相亲之故。而不顾公论。独售私意。断然行之乎。况上下番议荐之际。论议未即归一。自是商确慎重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76L 页
之意。未闻径先投章告讦于君父也。今臣之有此云云。亦涉出而相较。而既被重斥。势难晏然。不得不粗陈曲折。渎扰之罪。固无所逃。无非如臣无似忝居重地。致此无前之举。何敢一刻仍冒。伏乞 圣慈亟削臣职。以正臣罪。以靖史局。幸甚。
论史局事。仍乞解职疏。
伏以四馆去官。必于冬夏都政及春秋别荐。而亦必以先后之序次次迁转者。乃是流来不易之规。而至于本馆。其例尤严。苟非当次之人。则虽是积仕者。不敢越序径出六品。间或移拜他职。亦即荐状于政厅。还归本馆。乃所以遵法例而重史局也。此等规例。孰不知之。今者金万均以检阅移授春坊。才过数日。政曹遽拟于骑省郎官。至受 天点。此乃曾所未有之事。臣实莫晓其故也。万均新入史局。未满旬日。则既非积仕之人。元无汲汲升出之事。况臣虽极无状。位次居前。方忝右僚。不有故规。任意横出。揆诸法例。参以政体。岂有此理。臣窃怪之。史局为任。虽称清选。而职掌之重。从宦之苦。又非庶官之比。故居是任者。皆思速免。若乃暂享其名。旁蹊捷出。若此之为。则孰肯久居其地。独任其苦乎。此路一开。后弊无穷。诚非细
论史局事。仍乞解职疏。
伏以四馆去官。必于冬夏都政及春秋别荐。而亦必以先后之序次次迁转者。乃是流来不易之规。而至于本馆。其例尤严。苟非当次之人。则虽是积仕者。不敢越序径出六品。间或移拜他职。亦即荐状于政厅。还归本馆。乃所以遵法例而重史局也。此等规例。孰不知之。今者金万均以检阅移授春坊。才过数日。政曹遽拟于骑省郎官。至受 天点。此乃曾所未有之事。臣实莫晓其故也。万均新入史局。未满旬日。则既非积仕之人。元无汲汲升出之事。况臣虽极无状。位次居前。方忝右僚。不有故规。任意横出。揆诸法例。参以政体。岂有此理。臣窃怪之。史局为任。虽称清选。而职掌之重。从宦之苦。又非庶官之比。故居是任者。皆思速免。若乃暂享其名。旁蹊捷出。若此之为。则孰肯久居其地。独任其苦乎。此路一开。后弊无穷。诚非细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77H 页
故也。政曹多官。非不知其不可。而终乃如是。尤窃惜之。此无非如臣疲劣。久叨匪据。不能有无之致。而无前可骇之举。实自臣身而始矣。臣何敢抗颜仍冒。坏了清朝之官方乎。伏乞 圣明亟命镌罢臣职。以治臣罪。不胜幸甚。
辞持平疏(壬寅)
伏以臣于本月二十四日。伏奉承政院成贴有旨。以臣为司宪府持平。斯速乘驲上来者。臣闻 命踧踖。力疾祗受。荣生蓬荜。光动村闾。兢惶感激。图报无路。噫。为臣子者。君命临门。坚卧莫起。此岂心之所安。分之所敢。而顾臣情势病势万无自力赴 召之望。不得不冒犯 天威。仰暴私悃。臣罪万死。臣闻人虽至愚。各有自知之明。臣本孱庸丑劣。百无肖似。只愿备员閒漫。上报国恩。下养私累而已。至如清班名宦。本非梦寐所期。而猥荷洪造。历扬华要。试可内外。罔效寸功。衅孽丛集。罪戾山积。前颠后顿。左路右踬。无非臣不量己分。谬当匪据之致。虽蒙 圣量天覆。纳污藏疾。使得优游自由。不受毫发之谴。而臣之居常懔惕。曷尝少弛于心哉。夫小器易盈。盈则溢。溢则倾。倾则败。此必然之理也。今臣器量已盈。涯分已溢。若复
辞持平疏(壬寅)
伏以臣于本月二十四日。伏奉承政院成贴有旨。以臣为司宪府持平。斯速乘驲上来者。臣闻 命踧踖。力疾祗受。荣生蓬荜。光动村闾。兢惶感激。图报无路。噫。为臣子者。君命临门。坚卧莫起。此岂心之所安。分之所敢。而顾臣情势病势万无自力赴 召之望。不得不冒犯 天威。仰暴私悃。臣罪万死。臣闻人虽至愚。各有自知之明。臣本孱庸丑劣。百无肖似。只愿备员閒漫。上报国恩。下养私累而已。至如清班名宦。本非梦寐所期。而猥荷洪造。历扬华要。试可内外。罔效寸功。衅孽丛集。罪戾山积。前颠后顿。左路右踬。无非臣不量己分。谬当匪据之致。虽蒙 圣量天覆。纳污藏疾。使得优游自由。不受毫发之谴。而臣之居常懔惕。曷尝少弛于心哉。夫小器易盈。盈则溢。溢则倾。倾则败。此必然之理也。今臣器量已盈。涯分已溢。若复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77L 页
贪恋荣宠。冒进不已。则其为清朝之羞。名器之玷。姑未暇论。抑恐负乘之灾。覆羹之祸。益将有不可胜言者矣。况臣曾忝是职。不克称塞。竟为公议所驳。正臣即已试无用之人也。岂可再受谬恩。以益其罪戾乎。且臣禀赋最薄。疾病早婴。癃羸顿挫。不齿恒人。数年以来。益复沈痼。及至今夏。适值客使之来。受差郎厅之任。触冒暑雨。奔走月馀。归乡之后。宿患痰火之症。发于积伤之馀。调治失宜。转辗添加。药饵针焫。俱未见效。目今危兆百出。食饮全废。真元剥尽。肌肉消脱。委顿床席。转侧须人。奄奄气息。莫保朝夕。虽房户咫尺之间。亦难起身运步。尚何望冒寒远涉。趋赴 天陛乎。顾臣病状非一朝偶发之症。旬月之内。万无差复之望。风宪重地。岂可虚带职名。以速瘝旷之罪乎。伏乞 圣慈天地父母。知臣陋质万万无似。谅臣痼疾万万难强。将臣所忝之职。亟赐递改。以重名器。以安微分。千万幸甚。
辞副修撰疏(乙巳)
伏以臣于本月十一日。伏奉承政院成贴有旨。以臣为弘文馆副修撰。斯速乘驲上来者。臣力疾秪受讫。荣生蓬荜。光动村闾。衔恩感激。抚躬惝恍。噫。此是何
辞副修撰疏(乙巳)
伏以臣于本月十一日。伏奉承政院成贴有旨。以臣为弘文馆副修撰。斯速乘驲上来者。臣力疾秪受讫。荣生蓬荜。光动村闾。衔恩感激。抚躬惝恍。噫。此是何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78H 页
等名器。臣是何等庸陋。以此授臣。一之已误。其可再乎。臣于去年忝叨是职也。猥上辞章。仰暴私悃。而惟以公论为惧。只言廉耻所在。不可冒进之势。至其不合之状。则未暇历陈。有若初无人言。则可以承当者然。追思至今。愧恧弥增。噫。以臣无状。寻常职务。尚且不堪。自速罪戾。前后非一。况此 经幄乞任。夫岂万分一近似者乎。盖其地分之清切。职事之隆重。固非庶官之比。成就君德则有启沃论思之益。匡救时政则有献替刺举之责。凡其谋猷赞襄。辞命润色。无非事者。夫如是。故 国朝以来。最重其选。自非才学俱优。望实兼隆。洽然为舆论所许者。莫宜居之。矧今 玉候新复。法筵频开。转导之责。专在儒臣。如臣空疏卤莽。百无一长者。何可厕于其间。以来四方之嗤点而贻朝廷之羞辱哉。臣之无似。自知已明。虽无人言。固宜敛退之不暇。况有公论至严。何可不顾廉隅。冒没以进。以重其罪戾乎。抑臣情势之外。又有病状实难自力者。虽甚僭猥。不得不并渎宸严。以冀 圣明之垂怜焉。臣禀赋最薄。疾病早婴。尪羸癃瘁之状。实是人所共知。终年调养而不足。一日戕败而有馀。居常懔懔。自分为朝暮之人。及至今夏。暑热无前。素患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78L 页
痰块之症。发于积伤之馀。调治失宜。转入危境。药饵砭焫。俱未见效。沈淹累月。与死为邻。近又添患泄痢。一倍澌缀。危兆百出。饮啖全废。真元剥尽。神气换夺。少有劳动。则胸膈闵懑。呼吸莫通。暂触暑炎。则块气上塞。晕仆欲绝。虽至近之地。亦难跨马致身。尚何望冒热远涉。趋赴 天陛乎。顾臣病状非一朝偶发之症。时月之内。差复难期。而经筵重地。不可久旷。伏乞圣慈天地父母。知臣陋质不合收召。谅臣痼疾难可驱策。将臣新授职名。亟赐镌改。以重名器。以安微分。千万幸甚。
辞修撰疏(丙午)
伏以臣涯分已溢。灾孽沓臻。齿未四十。而疾病沈绵。已踰十稔矣。朝夕待尽。又浃半岁矣。加以老母年过七十。疾恙种种。长卧少起。此岂人子远离之时乎。臣于去秋以后屡叨职名。皆以病辞。辄蒙矜许。偃息田庐。得保残喘。母子相守。日夜感祝。秋毫皆 圣慈之赐也。不意今者新 命又降。不知 圣明何取于愚臣。而前后谬恩稠叠至此耶。臣诚感激惶惑。罔知置身之所也。臣之癃残废疾之状。前已屡次上闻。今不敢复渎 宸听。而臣自秋冬以来。再遘死病。辄至危
辞修撰疏(丙午)
伏以臣涯分已溢。灾孽沓臻。齿未四十。而疾病沈绵。已踰十稔矣。朝夕待尽。又浃半岁矣。加以老母年过七十。疾恙种种。长卧少起。此岂人子远离之时乎。臣于去秋以后屡叨职名。皆以病辞。辄蒙矜许。偃息田庐。得保残喘。母子相守。日夜感祝。秋毫皆 圣慈之赐也。不意今者新 命又降。不知 圣明何取于愚臣。而前后谬恩稠叠至此耶。臣诚感激惶惑。罔知置身之所也。臣之癃残废疾之状。前已屡次上闻。今不敢复渎 宸听。而臣自秋冬以来。再遘死病。辄至危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79H 页
剧。沈淹屡月。长委枕席。又自岁初。素患痰疝之症。乘时交发。元气日薾。精力已尽。臣虽欲忍死趋 命。惟以颠仆道路为期。而即今筋力万无起身前进之势。瞻望 宸极。但有涕泪。不独此也。老母亦以积病之人。数年以来。益觉衰迈。自岁前。素患虚劳之症。乘寒重发。已浃两月。一味危缀。人子情理。岂忍舍去。古人所谓事君日长事亲日短者。正为臣今日道也。抑臣情势之闷迫。不独疾病忧患之为祟而已。前虽略摅私悃。仰干 天听。而未蒙垂谅。辄归虚让。岂臣犹未痛陈其无似之状。故 圣明以为或可与任使之列也耶。臣请更竭未尽底蕴。以冀 圣明之垂察焉。夫经幄之职。异于庶官。上而君德成就。下而时政得失。莫非其责。至如一应词翰述作。无非事者。其为任之重。果如何也。臣虽以诵读经书。倖窃科第。而只资口耳。全无探讨之功。出身之后。旋即抛弃。至如口读训解。亦皆茫然昏忘。其能讲论经旨。发挥文义。以赞 圣学乎。此臣之无似者一也。臣赋性昏愚。全昧知识。虽日用寻常之事。犹不知其利害所在。其能论列是非。指陈得失。以裨时政乎。此臣之无似者二也。口诵之业。最妨于制述。加以性本钝滞。有同秃帚。其于词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79L 页
藻之艺。全未娴晓。虽朋侪间往复书牍。亦患荒涩。窘态百出。其不能应猝副急润色辞命也。亦明矣。此臣之无似者三也。环顾自省。百无一似。虽无人言。正宜退缩之不暇。况敢帖耳冒进。以玷清朝乎。臣尝闻昔在 宣庙朝。先正臣李珥为铨长也。正言金权以弘录被选之类间有猥杂之人。欲发澄汰之论。李珥以为如此。则馀人可惜者。皆将不安。不如仍存其录。取舍而用之。劝止其论。而其被指点之类。则终不举论于注拟之间。虽以臣目所及者言之。曾在 先朝。亦有得参弘录而被弹于人者。虽不削录。而终不授其职。此岂不以君上体下之道。礼使为贵。朝廷待士之义。廉耻为大。不何束缚驱使也哉。此不但今日朝绅之所共知。抑或 圣明之所已闻也。今臣所遭讥评。不止于欲发还止。而独加羁縻。苟且收录者。此果是体臣下励廉耻之道乎。臣于此窃不胜慨然也。臣之无状。诚不足比数于人。而区区之意。未尝不以士夫自期。廉义自勉。则许其辞退。俾遂素忱。岂非圣世之美事乎。臣生于世禄之家。本非高蹈之类。发身科目。厚蒙国恩。唯殚犬马之劳。少效涓埃之报。此乃素所蓄积也。如其分所可堪。义所无害。则亦何必屡犯天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80H 页
威。苦口哀吁。至再至三。而不自知止也。臣闻天地之化物也。不能易其性。圣人之处人也。未尝枉其志。今臣区区之谅。已有素定于心者。宁为孤恩负谴之归。不忍为忘廉丧耻之人。宁伏斧钺之诛。不忍变所守之志。臣之前疏所谓死不敢就者。实是赤心所发。夫岂应文备数而已也。伏乞 圣慈先治臣屡违 召命之罪。将臣职名。亟行镌削。仍敕政曹。永勿检举。则不惟微臣之幸。抑有补于 圣朝砺世磨钝之道矣。臣情迫势急。言不知裁。无任惶惧屏营之至。
代函丈陈情疏
伏以臣于去年退归之后。屡被 召旨。宣谕勤恳。隆恩异渥。愈去愈至。顾臣衰病日剧。筋力已尽。无复有造朝之望。终未免为孤负 恩命之归。虽蒙 圣度包容。不加谴罚。而臣之居常懔惕。曷尝少弛于心哉。况今 两殿远临温泉。中外臣民莫不奔走先后。罔敢遑处。以臣区区向日之诚。其欲迎谒路左。起居 行宫。以伸臣子分义者。情岂穷已。而第臣情势实有万分闷蹙。不可冒进者。臣于服制之议。妄以浅见有所论列。以致人心未厌。国言未已。今又岭儒之疏。发于八年之后。其所指斥拟议者。有非臣子之所忍闻。
代函丈陈情疏
伏以臣于去年退归之后。屡被 召旨。宣谕勤恳。隆恩异渥。愈去愈至。顾臣衰病日剧。筋力已尽。无复有造朝之望。终未免为孤负 恩命之归。虽蒙 圣度包容。不加谴罚。而臣之居常懔惕。曷尝少弛于心哉。况今 两殿远临温泉。中外臣民莫不奔走先后。罔敢遑处。以臣区区向日之诚。其欲迎谒路左。起居 行宫。以伸臣子分义者。情岂穷已。而第臣情势实有万分闷蹙。不可冒进者。臣于服制之议。妄以浅见有所论列。以致人心未厌。国言未已。今又岭儒之疏。发于八年之后。其所指斥拟议者。有非臣子之所忍闻。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80L 页
则其倒置伦纪。污蔑 先王之罪。臣实当之。席藁私室。恭俟刑章。不意天鉴洞照。 圣慈曲被。拯之不测之渊。置之平地之上。又遣近侍。 别谕宣召。一札十行。辞旨隆重。不知愚臣何以得此于 圣明。感激洪私。涕泗交集。惟当颠倒趋命。行不俟驾。而第臣今日自处之义。固不当以 圣上之有所宽贷。而不恤人言。抗颜以进。况今岭儒科罪之论。方发于台阁。臣之踪迹。尤有所万分难便者。伏乞 圣慈谅臣情势。特停召命。仍削职名。使之杜门思愆。省身补过。生为祝圣之民。死作结草之鬼。实天地父母始终生成之泽也。臣瞻望 行朝。不任感恩知罪震灼祈恳之至。
辞献纳兼陈民事疏(庚戌)
伏以臣八年在外。百病缠身。前后 恩命。一未赴谢。论以分义。合伏刑章。虽蒙 圣度宽裕。不加诛谴。而居常懔慄。若无所容。不意玆者新命又降。不知愚臣何以得此于 圣明哉。臣诚感激惶感。益无置身之所也。噫。 圣恩如许。而一向退在。此岂臣心之所安。愚分之所敢乎。以臣癃形病状。在朝供仕。虽不敢望。而如得一谢 天陛。归死畎亩。则志愿可伸。身计粗安。故将欲俶装登途。以为寸寸前进之计矣。不幸臣
辞献纳兼陈民事疏(庚戌)
伏以臣八年在外。百病缠身。前后 恩命。一未赴谢。论以分义。合伏刑章。虽蒙 圣度宽裕。不加诛谴。而居常懔慄。若无所容。不意玆者新命又降。不知愚臣何以得此于 圣明哉。臣诚感激惶感。益无置身之所也。噫。 圣恩如许。而一向退在。此岂臣心之所安。愚分之所敢乎。以臣癃形病状。在朝供仕。虽不敢望。而如得一谢 天陛。归死畎亩。则志愿可伸。身计粗安。故将欲俶装登途。以为寸寸前进之计矣。不幸臣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81H 页
之老母宿疾又作。人子情理。不忍舍去。戒鞍还卸。出门复入。终未免复此吁呼。坐违 召旨。臣罪至此。万陨犹轻。盖臣母年今七十有五。自中岁以后。痼疾在身。通计一年。无数月之安。通计一月。无数日之安。间或少失将摄。顿就危境者。不知其几矣。矧今年已高矣。病益深矣。委顿枕席。朝夕奄奄。澌缀之状。危于一缕。保护之难。甚于婴儿。居常懔懔。不敢跬步暂离。臣之从前未得趋命。职由于此。不独身病之难强而已也。然于日者承召之初。则犹不至甚危。故欲乘其少间。以为之计矣。临行前数日。暴泄忽作。元气顿尽。诸般宿症。因以并剧。不多日内。转到十分地头。今已浃旬。一向澌薾。多般救疗。未见寸效。加以妇人善于思虑。以臣之抱病远行。日夜焦忧。以致疾势益添。臣于是时。当作何心而为远离之计乎。臣早失所怙。永抱靡瞻之痛。唯有偏母。又失将护之宜。致令疾病如此。而既不能感动神明。获其冥佑。以收勿药之喜。又不能保啬身己。得免疾疢。以宽老母之忧。臣之情事宁不悲哉。今臣私情所迫。猥此陈吁。而公义至严。罪何敢逃。伏乞 圣明先治臣罪。以为人臣慢命者之戒。将臣职名。亟行镌削。仍敕政曹。永勿检举。使臣得以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81L 页
安意将母。以毕馀年。则实天地父母生成之泽也。臣不胜大愿。仍念臣叨被 恩私。猥忝言责。而身既不进。口又无言。则是臣负 殿下大矣。请以耳目所及民间孔棘之状。为 圣明略陈之。呜呼。艰虞之至。何代无之。而岂有如 殿下之时者乎。饥馑之惨。比(一作此)固有之。而岂有如今年之甚者乎。 殿下临御以来。一纪于玆。而连岁凶荒。无一年丰登。 圣心轸念。非不至矣。朝家蠲役。非不屡矣。而民困益甚。无以自存。譬如积薪之火。勺水不能熄灭。阴崖之草寸。晷不能照活。生理之穷。已到十分矣。及至今春。两麦全失。饿殍已多。而重以水旱交极。播种失时。风霜荐酷。结实全未。及至秋成。野无所收。历数民家。贮得十斛之粟者。十才二三。而又尽于偿籴。目今家有䃫石之储者。绝无廑有。以臣所见。他可类知也。赤身枵腹之类。迫于饥寒。计无所出。穿窬之患。杀越之变。在在皆然。东邻斗粟。西邻偷取。此家尺布。彼家掠去。恬不为耻。莫可禁遏。甚至弱者持瓢乞得米升。强者要路白昼攘夺。少有靳色。辄加锋刃。以此流殍之外。杀死者相望。以致道路阻梗。行旅几于不通。呜呼。此何等景象耶。收籴之难。在常岁犹然。况于今年乎。列邑守令。非不知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82H 页
刮龟之不忍。而迫于朝命。不得自由。唯思百般收捧。求免罪责之来。而平辞顺令。势难捧得。故不得不略加操切。此所以不无追系之弊者也。当此罔极凶岁。冻馁滨死之民。虽十分抚摩煦哺之。尚难保全。况此一向侵扰之乎。虽然前头赈资与种子。专靠于此。则亦何可全然不捧乎。窃闻即今列邑已捧之数。或有踰半者。或有至半者。或有未及半者。多寡不一。而截长续短。合而计之。则其数不赀。而于都总大数。又不啻四之三矣。收籴愈多。而民储益竭。才过初冬。已无糊口之资。遑急之状。至于此极。臣之愚意。莫如速为下令。停止收捧。而设赈之政。不可不汲汲也。仄闻朝家欲以来春始赈。此必以为民间馀资犹可卒岁。而公家谷物不敷。不宜早设。致有难给之忧也。若使民间果有馀粟可资时月者。则姑待明春。亦无不可。而形势之急。如上所陈。一日之内。饥死者亦多。尚可远待明春乎。谷物虽日不赡。先用见存之谷。而次第料理。未为不可。虽无继办之路。何可为日后之虑而不救目前之急乎。谚曰。朝食而后。可谋夕炊。此诚切至之语也。守令目见其急。非无欲活之意。而既无朝令。不敢擅用公谷。私用官需。亦被裁减。常患不足。则许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82L 页
多饥民。势难遍救。公然立视其死。而莫知其所为计。臣恐赤子之怨咎。不专归于守令也。臣愚以为若不汲汲设赈。蹉过一月。则一国生灵。并就澌灭。而其或馀存者。亦起而为张角,葛荣。土崩瓦解之变。将不可遏矣。岂不大可惧哉。且臣窃念赈政虽设。徭役不减。则赤立之民。何以措办。今日民生。正如经寒之草木。生意都尽。若不大布阳和。以尽煦嘘之道。则难望其苏息矣。必须大警动大变通。要使民役十蠲八九。然后孑遗残氓。庶有支保之路矣。臣固知庙堂吁谟已有成算。而私忧过虑。不能自已。敢此冒陈焉。抑臣闻之。人主一心。万化之本。苟不先加本根之功。以清出治之源。则其何能胜私克己。以尽不忍人之政乎。夫如是。故从古以来。圣帝明王之孜孜图治。名臣硕儒之眷眷陈戒者。莫不以此为第一件事。臣亦以为今日 殿下之急务无过于此者也。臣于近日伏闻 殿下频开法筵。引接臣僚。讲究民事。此诚数年以来所未有之盛举也。臣远外承闻。不胜欣耸。诚愿 殿下益励圣志。无间终始。益亲儒臣。不废讲论。要使圣学日进于高明。仁心导达乎远迩。以为修己安民祈天永命之本焉。噫。今日可忧。固非一二。愚臣欲言。亦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83H 页
岂止此。而病忧奔遑。方寸已乱。略就其最急者陈之。言不能尽其意。惟 圣明之财幸焉。
陈情辞献纳疏(壬子)
伏以臣十年一疾。朝夕滨死。而残骸癃喘。绵缕至今者。实赖 天地父母覆焘生成之泽。日夜感祝。惟思陨结。秪是前后 恩命。一未赴谢。重犯分义。自速罪戾。居常懔慄。若无所容。而威谴不加。误恩荐被。数月之内。 除命五降。乍递旋授。 召旨络续。此虽施之于可堪之人。犹为过滥。况如臣不肖无状。百无可取者。何以得此。臣于此反复思惟。莫知其故。只自震越罔措而已。然臣人器之不称。疾病之难强。有不暇言。臣实有一段情悃万分闷迫者。今请冒万死沥血哀吁。以冀 圣明之垂怜焉。臣生世不幸。早失所怙。惟有偏母相与为生。家贫养薄。应举求禄。幸而猥窃科第。滥蒙洪造。内忝侍从。外叨县邑。得备滫瀡之奉。以遂乌鸟之愿。 天恩罔极。私分已足。唯是臣母受气虚薄。中岁以后。痼疾在身。今已三十年于玆矣。通计一年。无数月之安。一月无数日之安。今则年龄已高。气力愈微。多般救疗。艰以少歇。又未几而复然。如是者不知其几矣。以此虽当少安之时。不敢为远离之
陈情辞献纳疏(壬子)
伏以臣十年一疾。朝夕滨死。而残骸癃喘。绵缕至今者。实赖 天地父母覆焘生成之泽。日夜感祝。惟思陨结。秪是前后 恩命。一未赴谢。重犯分义。自速罪戾。居常懔慄。若无所容。而威谴不加。误恩荐被。数月之内。 除命五降。乍递旋授。 召旨络续。此虽施之于可堪之人。犹为过滥。况如臣不肖无状。百无可取者。何以得此。臣于此反复思惟。莫知其故。只自震越罔措而已。然臣人器之不称。疾病之难强。有不暇言。臣实有一段情悃万分闷迫者。今请冒万死沥血哀吁。以冀 圣明之垂怜焉。臣生世不幸。早失所怙。惟有偏母相与为生。家贫养薄。应举求禄。幸而猥窃科第。滥蒙洪造。内忝侍从。外叨县邑。得备滫瀡之奉。以遂乌鸟之愿。 天恩罔极。私分已足。唯是臣母受气虚薄。中岁以后。痼疾在身。今已三十年于玆矣。通计一年。无数月之安。一月无数日之安。今则年龄已高。气力愈微。多般救疗。艰以少歇。又未几而复然。如是者不知其几矣。以此虽当少安之时。不敢为远离之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83L 页
计。夙宵忧惧。懔懔度日。此实臣近年情势也。然此则犹涉于已往事也。即今母病又方苦剧。危笃之状。比前特甚。盖自秋初。诸症并作。医治失宜。转入危境。十许日来。暴泄又作。粒米入口。不化即下。以致元气澌尽。奄奄若不保朝暮。臣于此当作何如心耶。假使幸而少间。剧歇之无常。如上所陈。臣虽趋谢即归。亦必动经旬望。如或更剧于其间而未及来救。则必将永抱无涯之痛而重负不孝之罪。臣虽搯肠擢心。亦何以泄其痛。碎首灭身。亦何以容其罪也。呜呼。臣之情事有如此者。不亦悲哉。夫老人之事。本不可恃。朝健暮病者有之。昨安今危者有之。虽使气力康强。寝食安宁。人子情理。固不敢顷刻少忘而跬步暂离。况如臣母之年迫八帙。病缠骨髓。危形急状。朝夕难保者乎。伏乞 圣慈曲垂仁恩。察臣哀痛之辞。怜臣切迫之情。将臣职名。亟许递免。俾臣得以安意救母。以毕馀年。不胜幸甚。抑臣于此别有祈望之私。玆敢并陈于仁覆之下。臣于前日。亦尝以母病实状。屡次上闻。伏想 圣明必已俯烛。政曹诸臣亦必体谅。而只以名在仕籍。循例注拟。 圣明亦循例加恩。以致徵召沓荐。辞免纷纭。上有虚授之失。下招违命之罪。揆以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84H 页
公私。所损非细。是则臣之罪虽伏斧钺。尚有馀辜。况可更在收录之中乎。臣闻令甲有亲年七十勿叙三百里之文。想其立法本意宁有内外之间。今臣母年踰于七十而多矣。所居道里加于三百而远矣。当此孝理之下。特遵法典之意。许臣归养。俾遂至愿。岂非圣朝之美事乎。老母在世馀年无几。而臣之犬马之齿才踰强仕之年。赖天之灵。得以不死。则奔走效力。岂无其日。臣势穷理极。不知所出。玆罄血恳垂涕而陈之。猥越之诛。实所甘心。诚愿 圣明治臣之罪。以为人臣慢命者之戒。仍下臣疏于政曹。使之依令式所载。刊名仕籍。勿复检举。则政曹诸臣。亦岂不恻然而图所以为之地乎。噫。臣之一斗腔血尽于此矣。如是而不蒙 圣主之垂怜。同朝之见谅者。必无是理也。臣私情所迫。言不知栽。无任惶惧屏营涕泣祈恳之至。
辞执义兼陈所怀疏(丁巳)
伏以臣本庸陋。猥蒙洪造。粤自我 孝庙朝。误恩荐降。华衔屡加。贪名喜荣。乃人常情。违命孤恩。岂臣所欲。而微臣情势异于他人。臣生世不幸。早失所怙。惟有偏母相与为命。而中岁以后。身抱重病。长年沈痼。
辞执义兼陈所怀疏(丁巳)
伏以臣本庸陋。猥蒙洪造。粤自我 孝庙朝。误恩荐降。华衔屡加。贪名喜荣。乃人常情。违命孤恩。岂臣所欲。而微臣情势异于他人。臣生世不幸。早失所怙。惟有偏母相与为命。而中岁以后。身抱重病。长年沈痼。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84L 页
恒委枕席。臣亦禀赋虚薄。夙婴奇疾。孱骸癃喘。懔若髑髅。臣忧老母。母亦忧臣。母子相守。不敢暂离。故前后收召。一未承命。而间或除得郡县。去家庭不甚远。则家贫母老。便养是急。扶将病母。黾勉赴任。药饵滫瀡。得以尽力。常怀糜粉之心。只期殒结之报。此臣情事大略如斯。实非但循省涯分猥不敢当者而已也。今则母年已八十二矣。神气益薾。疾病愈痼。懔懔危状。朝夕待尽。跬步离违。亦不忍为。故曾在昨年忝叨恩命之日。将此情私。猥陈祈免。幸蒙 圣慈曲体微忱。至令留救母病。臣诚感激。私窃以为 圣上锡类之仁至此。自今以后庶不有检举之事矣。岂意新命复降于梦寐之外哉。臣之无似不合此职。臣虽不言。人固已知。而 圣明之犹且不弃者。盖欲试可乃已之意也。臣亦欲一就 天陛。毕露头足。使 圣明洞察无用之实然后退死丘壑。而老母之病。近来益谻。毒痢重痁。一时俱发。顷刻之间。昏窒者数。一家诸亲。左挈右扶。涕泣度日。臣于此时。顾以何心忍为暂离之计哉。古人以日迫西山为痛迫之语。而臣之今日情境。不但西山之日迫近而已也。伏乞 圣慈察臣哀痛之辞。怜臣切迫之情。将臣职名。亟赐镌免。俾臣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85H 页
得以安意救母。少伸情愿。实天地父母体下之泽也。抑臣又有不忍冒进之势。君臣犹父子。父子之间。何言可讳。臣请冒万死略陈哀衷。以冀 圣明之矜察焉。今之被罪臣宋时烈,追罪臣宋浚吉。即臣之师也。其有罪无罪。姑置勿论。而近闻议者必欲置之极律。方以告 庙之论发于台阁之上。道路传说。虽未必信。而若或果尔。则臣之师将不得生矣。臣若挺身此际。上下其论。则是时烈之死出于臣手。古今天下。宁有以门生而戕其师者哉。臣于此无以为心。亦无以为言也。臣于顷日。得闻若干儒生有以此论投疏上陈。 圣批乃以滋甚不当。必无允许之理等语为教。臣诚钦仰感叹。私自口语曰。我 圣上至明至仁。直与日月同其光。天地并其德。其在臣邻之道。宜有将顺之美矣。岂意台臣复踵其论耶。今之论者曰。虽行告 庙之典。时烈则不必至死。此乃欺蔽之言。必无之理也。自古及今。安有列罪告庙而能保性命者乎。他人有心。固难忖度。而今于岁久之后。提起已往之事。引喻以古之极刑之臣。虽谓之意在不杀。臣未之信也。臣闻此论之发。不从者众。其非舆情。亦可见矣。以 殿下乾刚之德。必无挠夺之虞。而臣之隐虑深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85L 页
忧犹不能自已。岂臣过于疑惑而然欤。惟我 本朝仁厚立国。 祖宗三百年来。未尝枉杀朝臣。好生之德。洽于民心。此实 殿下家法也。今 殿下既知时烈之不当死。则可不思所以曲全之道。以不失 祖宗仁厚之德乎。臣以两臣门人。久欲进一言以暴心事。而处逼语嫌。嗫嚅不敢发矣。今则事机已急。师命将残。臣诚不忍恝然于死生之际。略将哀痛之私。以丐滨死之命。若其猥越之诛。渎扰之罪。有不暇避。惟圣明哀怜而财恕焉。臣不胜惶怖怵迫血泣祈恳之至。
辞司谏兼陈所怀疏
伏以臣于夏秋以来。连忝职名。敢陈母病实状。以暴切迫情私。幸蒙 圣慈曲体微忱。留救之批。既下于前。递差之命。继降于后。 天恩罔极。私计得安。母子相守。秖思陨结。不意今者复叨新命。臣诚感激惶惑。不知所以为计也。今臣人器之不称。疾病之难强。固不敢覶缕渎陈。而惟是老母之病沈绵屡朔。遇寒增剧。元气大脱。百症交作。奄奄之状。不啻一缕之微。臣于此时。方且涕泣煼煎之不暇。尚何望顷刻暂离。远涉 天陛乎。噫。臣非木石。亦有人心岂不知 恩命
辞司谏兼陈所怀疏
伏以臣于夏秋以来。连忝职名。敢陈母病实状。以暴切迫情私。幸蒙 圣慈曲体微忱。留救之批。既下于前。递差之命。继降于后。 天恩罔极。私计得安。母子相守。秖思陨结。不意今者复叨新命。臣诚感激惶惑。不知所以为计也。今臣人器之不称。疾病之难强。固不敢覶缕渎陈。而惟是老母之病沈绵屡朔。遇寒增剧。元气大脱。百症交作。奄奄之状。不啻一缕之微。臣于此时。方且涕泣煼煎之不暇。尚何望顷刻暂离。远涉 天陛乎。噫。臣非木石。亦有人心岂不知 恩命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86H 页
之难孤逋慢之有罪。而犹且苦口哀吁。屡烦 天聪者。诚出于万不获已。伏惟 圣明亦必垂怜于此矣。抑臣又有一段危衷。虽甚僭猥。不得不复此略陈。臣于前日。目见臣师非罪将死。臣诚惊遑痛迫。无以为心。略摅哀冤之情。附达祈免之章。以效为师乞命之义。而言辞陋拙。诚意浅薄。终未蒙一言发落。而又其自处之道难进之义。则未暇毕露其情实。宜 圣明之不能俯谅而复有此今日误恩也。臣追思至今。愧讼靡容。其何忍自阻于天地父母之前。而不更暴其万一哉。臣与宋浚吉,宋时烈属联宗盟。居同乡井。自在龆龀。学于其门。恩犹父子。义是师生。尊仰笃信。至老靡替。虽闻攻击之论无所不有。而迷蔽既甚。终不觉悟。若臣者可谓胶固狷滞。不能变化之甚者也。自两臣被罪之后。凡其平日门生知旧无不坐其连累。以至于今。机关日深。辞说极惨。至谓之乱逆大憝。而苟其一言涉于两臣者。则辄皆目为党与。排攻摈斥。无复馀地。臣于向前畏怵严威。虽不敢排云叫閤以讼其冤。而乃其哀伤痛迫之情。则实有倍于他人者。绳以今日之律。则臣当首先被斥者也。其何敢苟幸于纲漏而不为之自首。晏然自同于无故之人哉。臣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86L 页
尝见宋史。伊川程颐正色立朝。论议褒贬。无所顾避。遂为群憾之所仇嫉。搆捏诋辱。无所不至。其门人范祖禹奏讼其冤。略曰颐之经术行谊。天下共知。而言者至谓之大佞大耶。贪黩请求。奔走交结。此皆诬罔。非其实也。臣久欲为颐一言。怀之屡年。犹豫不果。使颐久受诬谤。每思之。不无愧也。及颐贬逐涪州之后。其门人尹彦明被召命。辞而不赴曰。学程氏者彦明也。请并就斥。今臣所遭。正与二人者相类。虽然祖禹虽不能即言于当时。终乃讼冤于后日。而今臣则怀痛四年。尚不一言。已为祖禹之罪人。今若贪荣恋宠。冒没趋走。则又岂不为彦明之罪人也耶。如臣无似固不敢伦拟于古人。而自少蒙被两臣之教导。粗知廉义之可尚。诚不忍以古人之所不处者自处也。噫。两臣之冤。天地鬼神实所监临。而臣既不能披肝沥血。卞暴其诬。又不能纳约自牖。开悟 天心。心事相违。义分俱亏。有臣如此。将焉用哉。今臣以言乎母病。则决无舍去之路。以言乎情势。则又有难冒之义。伏乞 圣慈曲加矜谅。将臣职名。亟行镌削。仍赐斥退。永勿收召。俾臣得以将母毕命。杜门省愆。生为祝圣之民。死作感恩之鬼。实天地父母始终生成之泽也。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87H 页
臣无任赡天望圣激切祈恳之至。
代湖儒请同春先生配享崇贤书院疏(庚申)
伏以道学之于国家。犹元气之于人身也。元气薾而人未有不病者。道学衰而国未有不危者。夫儒贤者。道学之所在而元气之所寓也。夫如是。故古之人君。莫不尊尚儒贤。表章道学。以为有国之元气者。其来尚矣。臣等窃惟近故 赠领议政臣宋浚吉。即故儒臣文元公金长生之高第弟子也。金长生实得文成公李珥之适传。倡道于南方。浚吉自在妙龄。负笈师事。当时及门之士甚盛。而其精金美玉之质。瑞凤祥麟之望。同游学者莫或先焉。迨其季年。德成道尊。蔚然为 圣世儒宗。则其造诣之浅深。地分之高下。固非如臣等末学所敢揣摹而形容之也。虽然臣等生同一世。居同一道。出入游从。觌义薰德者。不为不久。则其于道学之实。岂无得其一二者哉。请就其人所见知者而略为条陈焉。盖其净扫一室。肃然静坐。存心养性。老而弥笃者。居敬之方也。节文仪则。讲究靡遗。吉凶常变。小大必由者。立礼之实也。温恭惟德。孝友为政。诚尽追报。泽及宗党者。处家之懿也。善诱不倦。泛爱容众。无有怨斁。莫不悦服者。接人之诚也。至
代湖儒请同春先生配享崇贤书院疏(庚申)
伏以道学之于国家。犹元气之于人身也。元气薾而人未有不病者。道学衰而国未有不危者。夫儒贤者。道学之所在而元气之所寓也。夫如是。故古之人君。莫不尊尚儒贤。表章道学。以为有国之元气者。其来尚矣。臣等窃惟近故 赠领议政臣宋浚吉。即故儒臣文元公金长生之高第弟子也。金长生实得文成公李珥之适传。倡道于南方。浚吉自在妙龄。负笈师事。当时及门之士甚盛。而其精金美玉之质。瑞凤祥麟之望。同游学者莫或先焉。迨其季年。德成道尊。蔚然为 圣世儒宗。则其造诣之浅深。地分之高下。固非如臣等末学所敢揣摹而形容之也。虽然臣等生同一世。居同一道。出入游从。觌义薰德者。不为不久。则其于道学之实。岂无得其一二者哉。请就其人所见知者而略为条陈焉。盖其净扫一室。肃然静坐。存心养性。老而弥笃者。居敬之方也。节文仪则。讲究靡遗。吉凶常变。小大必由者。立礼之实也。温恭惟德。孝友为政。诚尽追报。泽及宗党者。处家之懿也。善诱不倦。泛爱容众。无有怨斁。莫不悦服者。接人之诚也。至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87L 页
于九皋声闻。旌招狎至。十载坚坐。不出户庭者。初年守道之正也。盛际千年。阳复有期。激扬朝著。密勿 经幄者。中岁契合之隆也。义同甘盘。职在 胄筵。一心启沃。至诚辅导者。晚节羽翼之功也。忧时爱君。一饭不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者。一生循国之忠也。若乃公族狎恩。而知其必为王室之患。柄臣怙宠。而知其必贻国家之祸。独见于人所不见。而敢言于众所难言。其言之符验。若合左契者。察物之精而见事之明也。至若尊周一念。炳如日星。道既难行。时有不可。则轩冕非心。万钟浮云。其退也不俟终日。其处也若将终身。初服不改。素履益坚者。平生所执。无非天下之大义也。是其学问之渊源。德行之本末。忠爱之笃。见识之高。与夫出处进退之正大光明。树立成就之卓绝宏远。实皆无愧于古贤而可法于来裔。其存而为一时之矜式。没而为百世之宗师者。岂亶为一方之私言而已哉。吾道不幸。斯文无禄。山颓梁坏。忽已九年于玆矣。凡我后生小子伥伥焉抱安仰之痛者。愈久而未已。其欲俎豆于明宫。以寓追慕之思。以致崇奉之道者。岂惟臣等之至愿而已。抑亦 圣朝之所当先务也。惟此公清之怀德县。即浚吉所居之乡。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88H 页
而所谓崇贤书院在于其地。实 朝家之所尝宣额者也。其初享文翼公臣郑光弼,文简公臣金净,文忠公臣宋麟寿。其后又享金长生。而江都徇节臣掌令李时稷,主簿宋时荣则又东西配侑焉。盖即浚吉之所尝羹墙于斯。礼乐于斯。自少至老。皋此杖屦之所也。臣等曾于甲寅之岁。谨以合享之议。询讲于士林。报知于仪曹。将拟跻奉其位版。以举奠菜之礼矣。不料时事忽变。媒孽极憯。追夺之典。至及泉壤。势有所不敢仍行。则未免惄然而中止。其为吾道之厄斯文之痛。又岂但不幸无禄而已哉。幸今 圣鉴回照。天日重明。洞烛受诬之状。追念旧学之恩。纶音涣发。辞旨恻怛。既复其官爵。又赐以别祭。使儒林吐气。斯道增光。瞻聆所及。莫不耸动而欣悦。则 圣朝之于浚吉。其礼遇之盛眷待之隆。可谓终始不替。而君臣之际。两无所憾矣。呜呼盛哉。臣等久沐菁莪之化。值此休明之运。亟欲举前日未举之缛礼。伸多士未伸之至愿。一以尽后学尊师之义。一以赞 圣朝尚德之美。远近齐声。不谋同辞。而第念变故之后。事面有别。更化之初。 圣聪方开。又安敢不以告于 圣上。得其明旨。而辄复仍旧径行。如前日之为哉。玆敢相率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88L 页
仰吁于 宸严之下。伏乞 圣明益笃好贤之诚。重念卫道之义。明教有司之臣。亟举崇奖之典。使浚吉得与上六臣者。同享一宇。血食千秋。则不惟举国章甫之至幸。其于扶元气寿国脉之道。亦岂少补之哉。臣等不胜激切祈恳之至。
辞工曹参议再疏
伏以臣千万梦寐之外。猥蒙升擢之恩。以臣无状。叨此异数。揣分循义。不胜其惭惶震越。不得不略暴情实。仰渎 宸严。冀幸有收还之命。而微诚未格。 天听莫回。不惟不赐开许。反下温谆之批。一札数行。辞旨隆笃。不知贱臣何以获此于 圣明。感激惶恐。益无置身之所也。噫。今此特授之举。既出常格之外。臣虽愚昧。岂不知 圣意之不偶然哉。惟其不偶然者。误施于无似之身。而终为滥伪之归。故在臣自处之义。不敢不出于祈免耳。如使臣沿资历级。循例受恩。又或粗有可录之实而蒙此褒赏之典。则亦何必一向愧缩。徒怀逊避之念哉。今乃不然。以臣之病不能仕。至谓近于恬退。而下以是陈达。上以是奖擢。名实甚舛。举措大谬。则臣虽欲冒没承当。其奈辱朝廷而羞当世何哉。臣闻不为与不能。其形顿异。不为者。可
辞工曹参议再疏
伏以臣千万梦寐之外。猥蒙升擢之恩。以臣无状。叨此异数。揣分循义。不胜其惭惶震越。不得不略暴情实。仰渎 宸严。冀幸有收还之命。而微诚未格。 天听莫回。不惟不赐开许。反下温谆之批。一札数行。辞旨隆笃。不知贱臣何以获此于 圣明。感激惶恐。益无置身之所也。噫。今此特授之举。既出常格之外。臣虽愚昧。岂不知 圣意之不偶然哉。惟其不偶然者。误施于无似之身。而终为滥伪之归。故在臣自处之义。不敢不出于祈免耳。如使臣沿资历级。循例受恩。又或粗有可录之实而蒙此褒赏之典。则亦何必一向愧缩。徒怀逊避之念哉。今乃不然。以臣之病不能仕。至谓近于恬退。而下以是陈达。上以是奖擢。名实甚舛。举措大谬。则臣虽欲冒没承当。其奈辱朝廷而羞当世何哉。臣闻不为与不能。其形顿异。不为者。可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89H 页
为而莫肯之谓也。不能者。欲为而未能之谓也。臣之因病退伏。真是欲为而未能。初非可为而莫肯者也。今其实状。不过如斯。而谓之恬退。轻加奖拔。以为激劝之地。则臣心之羞愧欲死。固不足言。而其在 圣朝综核之道风励之方。岂非万万失着也哉。噫。以退媒进。古人所耻。托伪售真。贪夫之事。如臣驽劣。虽不敢比数于古人。而亦未尝不以贪夫为戒。则其忍冒受误恩。自丧名义。以重取有识之讥议乎。虽然臣之筋力如有可动之势。则亦岂不欲一谢 恩命而退。以伸臣子情愿。而顾此贱疾实无一分自力之望。其种种危恶之形。才已略达于前疏。虽不敢每每渎陈。而三十年痰火之疾。大肆于草土积毁之馀。兼且冷湿冲疝之症。乘时交发。又此天时正值炎热。调摄之失宜。药饵之无路。转辗增剧。已至十分地头。目今澌缀之极。不翅一缕之微。转侧坐卧。皆藉傍人。尚何望致身于一步地乎。臣之从前病废之状。实是通朝之所共知。而今此旧患新恙之一时俱谻。适当荐蒙 恩数之日。此必福过招灾。死期将迫而然。身事到此。他复何论。今臣之屡次烦吁。坐违 恩命。虽出于万不得已。而迹涉偃蹇。罪积逋慢。论以分义。合伏斧钺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89L 页
之诛。况又病思昏错。语无伦序。草草所陈。不能尽微忱之万一。尤极悚陨。无以为心。伏乞 圣慈谅臣情势之闷迫。怜臣病状之危笃。亟削臣新授职名。兼将资级。一并改正。俾臣得以安心瞑目。仍治臣前后违命之罪。不胜大愿。
辞大司谏疏(辛酉)
伏以臣于前月。祗承地部佐贰之命。以臣无似。屡被恩除。感激洪私。有不敢每每言病。而一谢 天陛。归死丘壑。亦臣之素所耿耿者。故舁疾登程。忍死作行。十颠九仆。寸寸前进。六日之后。仅抵江村。不意谏长新命。又下于此际。此岂臣梦寐之所尝到哉。臣之从前忝窃。无非不似。而匪分之宠。至此而极矣。此必臣涯分已溢。大限将尽而然。惊惶悚慄。莫知所以措躬也。噫。臣本寒门冷族。至愚极陋。既无地望才猷之可称。又无阀阅功劳之可纪。虽寻常閒漫之官。犹不宜滥吹。况此薇垣长席。何等地分。何等职任。而臣是何人。敢居是位。以辱朝廷而羞当世乎。今使臣不顾廉义。徒恋恩宠。冒昧就列。任他笑骂。则臣心之羞愧。固不足言。而其在 圣明。亦何取夫如此无耻之臣哉。臣乡居累年。迹远朝端。及今来到近郊。象魏在望。其
辞大司谏疏(辛酉)
伏以臣于前月。祗承地部佐贰之命。以臣无似。屡被恩除。感激洪私。有不敢每每言病。而一谢 天陛。归死丘壑。亦臣之素所耿耿者。故舁疾登程。忍死作行。十颠九仆。寸寸前进。六日之后。仅抵江村。不意谏长新命。又下于此际。此岂臣梦寐之所尝到哉。臣之从前忝窃。无非不似。而匪分之宠。至此而极矣。此必臣涯分已溢。大限将尽而然。惊惶悚慄。莫知所以措躬也。噫。臣本寒门冷族。至愚极陋。既无地望才猷之可称。又无阀阅功劳之可纪。虽寻常閒漫之官。犹不宜滥吹。况此薇垣长席。何等地分。何等职任。而臣是何人。敢居是位。以辱朝廷而羞当世乎。今使臣不顾廉义。徒恋恩宠。冒昧就列。任他笑骂。则臣心之羞愧。固不足言。而其在 圣明。亦何取夫如此无耻之臣哉。臣乡居累年。迹远朝端。及今来到近郊。象魏在望。其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90H 页
欲一瞻清光。以伸宿愿者。犬马之情。乌得不激于中。而顾臣所叨职名。终不敢承当。虽欲抗颜出肃。何可得也。且臣于在乡之日。不幸落伤甚重。积病沈痼之中。有此意外之患。至于肢体毁破。腰胁酸痛。瘀血冲心。频频窒塞。调治浃月。廑获少可。而登道之后。积伤于撼顿。诸症之作苦。一如当初。而寝食俱废。饮水无节。以致元气大脱。宿患痰疝之疾。又因以并剧。虚火焚铄。冷块上冲。宛转叫苦。莫可堪耐。昏仆旅舍。作一僵尸。似此形势。实有朝夕难保之忧。虽或赖天之灵。得延晷刻之命。而时月之内。难望其差复。顾何敢虚带职名。久旷言责。以重其罪戾哉。仍念臣前后除拜。一未祗肃。来此辇毂咫尺之地。又不得入谢恩命。臣子分义。扫地尽矣。况臣之来税。已踰两日。而适当 陵幸迫近之时。有不敢渎扰者。且缘病思错乱。不能凑合。文字搆出。亦且未易。今始露章呼吁。略暴情实。稽慢之罪。益无所逃矣。伏乞 圣慈先治臣罪。以为人臣事君者之戒。仍削臣新授职名。以重名器。以安微分。使之专意调息。得保蝼蚁之喘。则天地父母之恩。何可量哉。臣无任祈恳屏营之至。
辞吏曹参议疏(壬戌)
辞吏曹参议疏(壬戌)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90L 页
伏以臣本空疏陋劣。百不如人。加以疾病沦落。跧伏田里。自分为永废之人。无复有供世之望。不料筵臣谬达。 圣听误垂。至加以不似之名目。施之以宠擢之异数。此岂如臣无状所可堪胜。而辞免未允。收召不置。则在臣分义。有不敢一向退在者。扶将病骸。忍死上来。只欲一谢 恩命。粗酬宿愿。备员閒漫。获安私分而已。至如清班显涂。实非梦寐所到。而分外叨窃。已极惶愧。况此天官佐贰之任。是何等极选。而滥加于臣身耶。夫国家人才之得失。官方之澄淆。朝廷之尊替。皆系于用人之如何。而其所以用人之责。实在于铨曹。佐贰之官。虽与长席不同。而既许其与闻铨议。又多有独政之时。则其任亦可谓重矣。斯岂可不为之难慎。而辄授之匪人。以贻瘝官偾事之患耶。臣性质昏愚。全无藻鉴之明。气宇低微。又乏防范之峻。兼且蛰处穷乡。积有年所。一世人物。全所昧昧。虽欲甄别流品。抑黜躁竞。公铨注而清仕路。其可得乎。环顾自省。百无一当。臣之从前所忝。无非不称。而未有若此之甚者也。如是而犹复贪恋荣宠。冒没承当。则臣心愧恧。固不足言。而其如辱名器羞当世何哉。臣自闻命以来。夙宵忧惶。莫知所出。冀或有公论驳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91H 页
正之举。缩伏恭俟。今已累日。而尚未有闻焉。玆不得不略暴危悃。仰首自鸣。若其笃疾沈痼。无望供职之状。有不可历陈者。伏乞 圣慈察臣无似之实状。谅臣由中之至恳。将臣新授职名。亟赐镌免。以重名器。以安微分。公私不胜至幸。
辞吏曹参议疏
伏以臣之不合铨任。自知甚明。露章祈免。实出至恳。而 圣批不允。召牌遽降。适值大政迫头。不敢退在。黾勉出肃。冒昧参政。而一世人物。多所未识。凡有僚席所问。一不能对。祗自羞缩。继因长席有故。又敢数次独政。而披阅官案。亦皆素昧。询于承旨。问诸郎官。艰以备拟。罢归私第。愧恧弥日。如是而冒处铨地。古未有也。加以犬马之疾。发于积阳之馀。旧患新症。乘时并剧。旬月之内。供职无期。尸素之羞。瘝旷之忧。两切于中。不得不寻单请急。冀蒙递免。而喉司不谅。一向退却。狼狈闷蹙。莫知所出矣。即伏闻昨者大臣儒臣。以台官俞命一,安烒等论人失着,而铨曹不为用罚。相继陈达。非斥备至。臣于此益不胜瞿然失图也。夫两人之见非舆议。臣固知之。俞命一之更拟台望也。臣亦忝在政席。始与长官有所酬酢之语。而只缘
辞吏曹参议疏
伏以臣之不合铨任。自知甚明。露章祈免。实出至恳。而 圣批不允。召牌遽降。适值大政迫头。不敢退在。黾勉出肃。冒昧参政。而一世人物。多所未识。凡有僚席所问。一不能对。祗自羞缩。继因长席有故。又敢数次独政。而披阅官案。亦皆素昧。询于承旨。问诸郎官。艰以备拟。罢归私第。愧恧弥日。如是而冒处铨地。古未有也。加以犬马之疾。发于积阳之馀。旧患新症。乘时并剧。旬月之内。供职无期。尸素之羞。瘝旷之忧。两切于中。不得不寻单请急。冀蒙递免。而喉司不谅。一向退却。狼狈闷蹙。莫知所出矣。即伏闻昨者大臣儒臣。以台官俞命一,安烒等论人失着,而铨曹不为用罚。相继陈达。非斥备至。臣于此益不胜瞿然失图也。夫两人之见非舆议。臣固知之。俞命一之更拟台望也。臣亦忝在政席。始与长官有所酬酢之语。而只缘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91L 页
数递之馀。乏人特甚。终未免牵率强拟。其所做错。岂待人言而知之。今此物议之来。臣实甘心。无辞自解。而臣之触处昏谬。至于如此。前头偾事之患。又岂止一时之失而已哉。臣交游稀少。闻见聋瞽。自已讥评。亦不早知陈章自劾。至此迟后。其孤陋擿埴。灭裂儱洞之状。此亦一證也。伏乞 圣慈亟罢臣职。以重名器。以安愚分。公私不胜大幸。
辞大司谏兼陈时弊疏
伏以臣至庸极陋。无所肖似。而过蒙洪造。屡叨匪据。丝毫无补。愧惧徒积。不意谏长新 命。又下于梦寐之外。此是何等职任。臣是何等驽劣。而以此授臣。岂不辱名器而羞当世哉。揣分量己。决无承当之望。况此贱疾又无自力之势。盖臣本以积病之人。经夏之后。重患毒痢。未尽苏复之馀。遽忝夙夜之任。适当国有大狱。不敢退在。黾勉出肃。仍参鞫厅之坐。昼不得少休。夜不得暂睡者。殆至屡日。一缕元气。遂致大脱。又值雨后日候猝凉。忽觉寒气袭骨。浑身如束。肢节如解。诸般症情。卒至危苦。而适于其日。滥叨 除命。方在阙中。不敢告病。艰以祗谢。扶曳出来。呈单请急。今已多日。而喉司不谅。不许捧入。狼狈闷蹙。莫知所
辞大司谏兼陈时弊疏
伏以臣至庸极陋。无所肖似。而过蒙洪造。屡叨匪据。丝毫无补。愧惧徒积。不意谏长新 命。又下于梦寐之外。此是何等职任。臣是何等驽劣。而以此授臣。岂不辱名器而羞当世哉。揣分量己。决无承当之望。况此贱疾又无自力之势。盖臣本以积病之人。经夏之后。重患毒痢。未尽苏复之馀。遽忝夙夜之任。适当国有大狱。不敢退在。黾勉出肃。仍参鞫厅之坐。昼不得少休。夜不得暂睡者。殆至屡日。一缕元气。遂致大脱。又值雨后日候猝凉。忽觉寒气袭骨。浑身如束。肢节如解。诸般症情。卒至危苦。而适于其日。滥叨 除命。方在阙中。不敢告病。艰以祗谢。扶曳出来。呈单请急。今已多日。而喉司不谅。不许捧入。狼狈闷蹙。莫知所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92H 页
出矣。不意昨者召牌遽降。臣若有一分可动之势。则何敢罔念分义。偃卧私室。而所感之疾源委甚重。服乐调治。有增无减。臣于承牌之后。犹欲自试气力。强起枕席。移转数步。则左欹右倾。不能植脚。头晕气乏。颓仆于地。终未能祗赴严召。又未由诣台自劾。臣之罪戾。无以逃免。而臣之情势。亦甚穷蹙矣。伏乞 圣慈兼赐谅察。亟罢臣职。仍治臣罪。俾得安意治病。以全蝼蚁之命。不胜幸甚。仍窃伏念国家不幸。值此否运。民怨于下。天怒于上。天灾地异物怪人妖可怕可愕之变。层叠于一时。涣散之形。危亡之象。十已八九。臣尝中夜太息。咄咄私语曰。方今 圣明在上。至诚图治。群贤满朝。恪勤率职。厦毡之所讲究。廊庙之所筹划。无非保国安民之政。而国日益危。民日益困者。抑何故欤。无乃保之或失其方。而安之未得其要耶。思欲殚竭心虑。以效一得。而姿性鲁钝。见识空疏。迄未能进一言发一策。以副我 圣上求助之盛意。此臣之所尝日夜耿耿者也。呜呼。今之国势。正如大耋之人。身婴积年痼疾。气血俱脱。百症缠绕。奄奄喘息。莫保朝夕。而良医束手。计无所出。念及于此。宁不心寒。虽然因病发药。症虽繁而方不穷。亦何忍坐待其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92L 页
死亡而终不投一剂以救之哉。今日之事。虽曰百孔千疮。而撮其主症。不过曰弊积。而民病则其治之之术。亦不过曰革弊而救民也。臣请略陈弊源之所在。若其救之之策。则非臣愚昧之所及。而亦不无一二瞽见矣。所谓弊源者。赋役之烦重也。邻族之侵徵也。凡百浮费之无节也。吏胥诛求之无厌也。凡此皆足以剥民病国。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况兼有而并萃者乎。何谓赋役之烦重也。 祖宗朝以来。国家出赋之数。本不太滥。而兵祸久息。生齿渐繁。加以累岁失稔。饥馑荐臻。生理之穷。已到十分地头。其以田亩所收。支过岁前者。十不能四五。而秋事甫毕。又被还上之徵督。焦心奔走。竭力拮据。而犹未能充纳。以致鞭扑狼藉。囚系满狱。及至开春谷尽之日。大同田税。一时催纳。则以何馀力。可以措办乎。大同十斗之米。犹以为重。而今则更添二斗矣。一半作木之木。初为五升三十五尺。而今则殆至于七升四十馀尺矣。朝家虽以六斗折定其价。而木花绝贵。出于杼轴者无几。故皆贸于市上而价甚腾踊。或至八九斗而未能贸得。其糜资费谷之数。又将如何哉。及其艰以贸备。运致京司之后。又多有点退之患。往来改备。更为输纳之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93H 页
际。其粮资夫马之价及人情赂遗之费。皆出于民间。其弊罔有纪极。一犹如此。况至再至三乎。年前在外大臣。目见木品倍增。大为民弊之状。建请一依事目。降其升尺者。真是正当之论。切至之意。至经 睿裁。又禀 慈旨。而才已行会。旋即废却者。抑何故耶。窃闻议者以为木品既降。则行用为难。臣于此论。甚所未晓。大同设立之初。既以此木通用无碍。则到今难行。似无是理。设或贡物。下人辈嫌不如前。不为愿受。而量宜添给。亦无不可。今为若干此辈之不愿。而不念亿万齐民之巨弊。违当初设立之定式。寝 两圣恻怛之至意者。其于事体道理。果何如也。凡干徭赋。时因年凶。或有减捧之令。而每多后时之患。故非但或未蒙惠。反有贻害之端。德意未孚。怨声滋多。至如还上。虽曰军饷所需。比之大同田税目前需用之资。则缓急自别。而亦未尝快许减捧。只以旧年未收之类。略略除减。有若塞责者然。而又其行会晚下于几尽收捧之后。恶在其为民施惠也。为今之计。常定贡赋之数。则虽不可遽减。而如大同木品。则必须一从定式。以五升三千五尺收捧上纳。如有过好者。则论罪守令。作为事目。严明知会。又复严饬该掌之官。俾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93L 页
无点退之患。凡系蠲减之政。亦须预先讲究。及时下令。无如前日之为。则民可蒙一分之惠矣。何谓邻族之侵徵也。我国身役之苦重。莫过于良役之辈。而军额既多。閒丁绝少。定役之类。率皆下户编氓至贫至贱者。而襁褓少儿。亦不免焉。一家内应役者。至于三四人之多。加以饥馁之所铄。疠疫之所染。死亡相继。按簿考阅。太半鬼录。其或生存者。又不能支堪。转辗流徙。此实百年流来之痼弊。而至于庚辛以后而极矣。各邑每当收捧之际。指徵无处。不得不侵及于邻之邻族之族。其间残酷之政。痛楚之状。有不忍为言者。此则朝廷之所已知。臣不必一一备陈也。夫国家经费。专靠于此。如欲全然荡减。则经费不可阙也。王者之政。尚哀茕独。则仍徵于白骨黄口。又非王政之所可忍也。势穷理极。无以为计。顷日户布之议。所以为此而发。而既不得行。则近日本兵之请定儿弱之代者。又出于万不得已也。虽然臣于此实有所甚难者。今年农事之惨。实是近古所无。臣家在乡间。故连得乡信。水旱风霜之馀。殆无挂镰之地。即今民间已多有绝火者。遑急之状。有如新逢丧乱者然。以一邑而可知其八路同然也。当此之时。又复搜括民丁。绎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94H 页
骚闾里。岂不重失民心。益斲邦本乎。该曹虽以一州漏丁之多。为他邑可充之證。而外方事情。未必皆同。则臣未知邑邑而果皆如罗州否也。况新军收布之规例。在于颁降之后。今虽趁冬前充定。而颁降当在于春间。收布当在于秋后。则其前需用之经费。又将从何而责出耶。夫天下之事。穷则变。变则通。自是当然之理也。今日事势至于此极。则岂可无变通之道乎。臣窃料内而有银布诸司固非一二。外亦各营各邑及邮驿镇堡皆有应用之私需。合而计之。其数甚多。今若姑徐代定之举。而计其儿弱逃故所减之数。分定于中外各衙门。以其残盛。等其多寡。量宜取足而止。则各其所出之数。必不浩多。易以取办矣。不独各衙门。虽内帑所有。亦宜捐出若干。以为躬先之地。实是王政之美事也。如此则民无被侵之害。国有支用之益。而残民闻之。亦必感其德意。鼓舞欢悦。臣以为救今之弊无过于此者也。此不但可行于一年而已。虽行之累年。亦无不可。如是而待其儿弱之渐壮。閒丁之渐殖。民气少苏。民力稍纾。然后徐观形势而更议之未晚也。臣又虑议者或有以有损国体为言者。而此有不然。凡为官吏者。于其亲旧吉凶之需。侪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94L 页
友小大之费。尚皆副其求请。周其艰乏。则当此民穷财竭公私赤立之日。捐一分之力。救万民之命。上以纾九重宵旰之忧。下以济一时庚癸之急者。名义甚正。事理甚当。顾何伤于国体乎。惟在 圣明先加睿断。询于庙堂而行之。而其间节目之详。则又在乎庙堂之润色矣。何谓凡百浮费之无节也。量入为出。用财之至要。伤财害民。有国之至戒。而今乃不然。或费于不当费之地。或用于不必用之处。第宅过侈而功力钜万。赐赉多门而糜费倍蓰。公主宴需题给之物价折百馀金矣。 翼陵祥后施赏之布数过千馀匹矣。若此之类。皆出于度支。而此特其一二表表者。其他种种冗费可已而不已者。又不可数计而周知。则虽在红腐充溢之时。亦将不日而告罄。况此板荡枵匮之日乎。盖语其国计。则有同丧乱兵革之馀。而观其举措。则无异豫大丰亨之日。此无他。职由于 殿下本源之地。天理有未尽纯。私意有未尽净。戒惧之心。不能胜宴安之毒。节损之念。不能克因循之累而然也。上之所好。下必甚焉。奢侈之风。故浪之习。日以益甚。虽闾巷下贱。莫不以乘肥衣轻玉餐华屋为心。莫不以杯酒团栾宴集游嬉为事。争相慕效。务极丰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95H 页
靡。至或一马之直至于百金。而买之者有之。一屋之价近于千金。而贳之者有之。以此之故。百物翔贵。无有限节。至于米布钱帛有用之实货。则视之殆同草芥。呜呼。习俗之弊。可胜言哉。至于为亲设喜。固是人子之至情。如值寿辰。不忍虚度。则招集一家人。粗设薄品。曲会房中。以悦亲意。则未为不可。而至乃盛张供具。广延宾客。声乐娱戏。穷日继夜。此在平时则可矣。而在于今日则恐非所宜也。何者。 殿下以堂堂千乘之主。上奉两 慈圣。临御九年。尚不得一进丰呈者。只为时诎而然。则为臣下者。何可不体君上之意。任情而独行乎。上之所不行。下则行之。君之所不为。臣则为之。揆诸道理。可谓乖舛矣。此固各自营办。虽若无关于国计。而若复滥觞不已。人人而如此。家家而如此。不觉其赀产之日耗贫乏之自取。其流之弊。终必为齐民之害。则此实非细故也。夫不去浮费。则无以节缩经用。不节经用。则无以蠲减民役。不蠲民役。则无以保安民生。不保民生。则终至于国不为国。而推究其源。亶在于 殿下之不能抑奢从俭。初发于毫忽之微而卒至于滔天之大。孟子所谓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者。正为今日道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95L 页
也。诚愿 圣明继自今痛自刻厉。克去己私。凡系滥赏虚费。事在得已者。一切断除。毋或僭施。而因敕群僚。俾革前习。无复有嬉惰耗费之弊。则其于公私聚财赡用之道。未必无少补。而亦可因此而蠲役惠民。以召和气。以固国脉。则其所关系。亦岂微也哉。何谓吏胥诛求之无厌也。世道卑污。国纲解弛。廉风扫地。欲浪滔天。胥辈操纵之弊。实为生民莫大之害。外方一应贡赋上纳之际。使吏领到京中。留连累日。而该司之吏不肯告知官员无弊即捧。而惟视赂物之有无多少。以为进退前却。虽其应纳之物合于色品。而赂物不满其欲。则或阻或退。操弄百端。而为官员者。慢不致察。一任其所为。远邑残吏孤寄旅邸。不胜其苦。而赂物已尽。无以充欲。则贷给月利之息。以为速归之计。归去之后。以其所贷之息。倍徵于民间。捐其一半。以偿债主。其馀则以为自己之囊橐。如此者非止一巡而每每皆然。非止一邑而处处皆然。残氓膏血。尽入于此辈之手。虽其应供身役。尚不能充备。而有此无限科外之剥割。若何以支保乎。臣尝闻先正臣曹植之言。曰我国亡于胥吏。疑其言之太过矣。以今观之。真是切当之言也。臣愚以为欲矫此弊。则莫
霁月堂先生集卷之四 第 396H 页
若严立科条。痛加禁断。使下吏即告官员。官员亲自点视。凡其所纳之物。苟不至太无形。则划即捧上。永绝其侵渔作弊之端。而又令两司主管风闻。如有犹踵前习者。官员则紏(一作纠)劾科罪。下吏则囚禁施刑。而其中尤甚者。特用重律。断不饶贷。以为警惕畏戢之地。则一国生民之害。庶可少除矣。呜呼。今日之弊。岂独玆四者而已哉。纪纲之颓废而无以整顿也。风俗之薄恶而无以化成也。人心陷溺而救正之无策。士习卑下而作兴之无法。公道扫地而私意横流。虚伪日滋而真朴日丧。庶事丛挫。百度溃裂。泯泯棼棼。将趋于乱亡之域。而泄泄沓沓。只为是牵补之计。凡百爻象。无非至危之形。而惟是民生之愁困。为目前最急之患。诚以民气一和。则天地之和应之。庶几阴阳顺度。灾沴不作。雨旸以时。年谷登穰。而百弊众瘼。有不足忧者。故玆敢拈出民事而陈之。而病思昏错。语无伦序。不能尽心中所存。惟 圣明之留神财幸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