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霞谷集卷十六 第 x 页
霞谷集卷十六
诗劄录(拾遗)
诗劄录(拾遗)
霞谷集卷十六 第 430H 页
[诗劄录(拾遗)]
野有死麇者。诗人美女子有贞洁之操。而语其强㬥者以不可犯也。或曰行露野麇之女子既贞洁如此。而彼强㬥者之独不化何也。曰南方之国非一国也。民族之贵贱非一类也。而其德化之及。固有远近先后。则其士民俗化之美。亦有先后浅深矣。如行露死麇之诗。犹为未纯者欤。是以其他诸诗。亦多有未尽侔于周南者。亦以此云耳。
何彼秾矣者。诗人美王姬之嫁于齐侯。此成王以后之诗也。非周公之所编正者也。盖成康以后东迁以前。其王国之风者。亦有其德美之纯粹。不替于先王之化。有符于南国之音者。则以其虽上不得比于周南。而下不可以编于黍离也。于是取以其类。编之于此者势固然矣。但未知其编缀之在于何时也。如周公东山诸诗付于豳风。即此类也欤。
新宫燕礼注郑曰小雅逸篇。或以斯干疑为新宫。则盖非周公之诗。狸首。大射礼周礼乐师又射仪投壶具有之。新宫狸首。礼经正乐之诗也。而皆逸其篇。惟曰曾孙。(狸首头辞)
大武桓赉。武乐首末之颂也。而离以错之。亦亡其半。
肄夏采荠。为周礼天子乐仪也。而采荠亡其诗。(大射燕礼皆言奏肆夏。春秋传穆叔如晋。奏肆夏之三。)
小宛小弁之著于小雅也。而大雅则缺其篇。唐棣巧笑之讲于
野有死麇者。诗人美女子有贞洁之操。而语其强㬥者以不可犯也。或曰行露野麇之女子既贞洁如此。而彼强㬥者之独不化何也。曰南方之国非一国也。民族之贵贱非一类也。而其德化之及。固有远近先后。则其士民俗化之美。亦有先后浅深矣。如行露死麇之诗。犹为未纯者欤。是以其他诸诗。亦多有未尽侔于周南者。亦以此云耳。
何彼秾矣者。诗人美王姬之嫁于齐侯。此成王以后之诗也。非周公之所编正者也。盖成康以后东迁以前。其王国之风者。亦有其德美之纯粹。不替于先王之化。有符于南国之音者。则以其虽上不得比于周南。而下不可以编于黍离也。于是取以其类。编之于此者势固然矣。但未知其编缀之在于何时也。如周公东山诸诗付于豳风。即此类也欤。
新宫燕礼注郑曰小雅逸篇。或以斯干疑为新宫。则盖非周公之诗。狸首。大射礼周礼乐师又射仪投壶具有之。新宫狸首。礼经正乐之诗也。而皆逸其篇。惟曰曾孙。(狸首头辞)
大武桓赉。武乐首末之颂也。而离以错之。亦亡其半。
肄夏采荠。为周礼天子乐仪也。而采荠亡其诗。(大射燕礼皆言奏肆夏。春秋传穆叔如晋。奏肆夏之三。)
小宛小弁之著于小雅也。而大雅则缺其篇。唐棣巧笑之讲于
霞谷集卷十六 第 430L 页
圣门。骊驹客无庸归之礼于宾主也。而皆亡其篇。如左氏传秦伯之赋河水。檀弓篇原壤之歌狸首。逸诗之杂见经传者。亦不可尽记。又大戴礼雅诗有商齐六史等废不歌之篇名。周礼乐师九夏有太半无可考之名者。郑氏称其颂不能具也。
乡饮酒合乐注。乡乐者风也。小雅为诸侯之乐。大雅颂为天子之乐。乡饮酒升歌小雅。礼盛者可以进取也。燕合礼轻者可以逮下也。春秋传曰肄夏繁遏渠。天子所以享元侯也。文王大明绵。两君相见之乐。然则诸侯相与燕。升歌大雅合小雅。天子与次国小国之君燕亦如之。天子与大国之君燕。升歌颂合大雅。其笙间之篇未闻。
昔太王王季居歧山之阳。躬行召南之教。以兴王业。及文王而行周南之教。以受命。文王作邑于丰。以故地分为二公所食采地。于时德化被于南土。是以其诗有仁贤之风者属之召南焉。有圣人之风者属之周南焉。此即以周南为王者之风圣人之化也。召南为诸侯之风贤人之教也。盖亦以此分之云。
朱子曰二南之分。程子曰以周公主内治。故以畿内之诗言文王太姒之化者。属之周南。以召公掌诸侯。故以畿外之诗言列国诸侯大夫之室家者属之召南为得之。南者言其化自
乡饮酒合乐注。乡乐者风也。小雅为诸侯之乐。大雅颂为天子之乐。乡饮酒升歌小雅。礼盛者可以进取也。燕合礼轻者可以逮下也。春秋传曰肄夏繁遏渠。天子所以享元侯也。文王大明绵。两君相见之乐。然则诸侯相与燕。升歌大雅合小雅。天子与次国小国之君燕亦如之。天子与大国之君燕。升歌颂合大雅。其笙间之篇未闻。
昔太王王季居歧山之阳。躬行召南之教。以兴王业。及文王而行周南之教。以受命。文王作邑于丰。以故地分为二公所食采地。于时德化被于南土。是以其诗有仁贤之风者属之召南焉。有圣人之风者属之周南焉。此即以周南为王者之风圣人之化也。召南为诸侯之风贤人之教也。盖亦以此分之云。
朱子曰二南之分。程子曰以周公主内治。故以畿内之诗言文王太姒之化者。属之周南。以召公掌诸侯。故以畿外之诗言列国诸侯大夫之室家者属之召南为得之。南者言其化自
霞谷集卷十六 第 431H 页
岐雍之间。被于江汉之域。自北而南也。诗曰以雅以南。即谓此也。
采蘩诸侯之祭。蘩者萝葍。一名莪蒿者。即小雅所谓莪也。生泽田沮洳处。茎叶如青蒿而科生结角子。初生香美可食。供为芼荐者也。与七月采蘩之蘩。非一物也。
采蘋者。美女子之将嫁者教成而祭于其宗室也。芼。说文草覆蔓徐曰芼。犹冒也。诗采蘋注芼用蘋藻。昏义芼之以蘋藻。注蘋藻为羹菜。仪礼特牲礼。两铏芼设于豆南。少牢礼羞两铏。设羊铏豕铏于菹之南皆芼。(注芼菜也。皆有滑铏菜羹也。)集传以蘋藻为少牢。礼主妇荐豆菹。豆之实也。然菹无熟法。且凡大夫士祭所荐之豆。是韭葵二菹。初无有蘋藻水草为菹之礼。且曰有齐季女则是未嫁之女也。非主妇荐豆之菹明矣。当是以芼为芼是也。凡诸侯祭礼。他无用蘋藻为礼者。独祭宗室有焉。其为祭宗室之礼也必矣。士昏礼曰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祖庙未毁。教于公宫三月。若祖庙已毁则教于宗室。(宗室大宗之家)昏义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成祭之。牲用鱼。芼之以蘋藻。所以成妇顺也。
或曰葛覃采蘩之后妃夫人。七月之豳女。凡其葛桑蘩蘋。必皆自采之耶。曰古之后夫人。其亲蚕亲绩。实有常制。后夫人必亲率众妾。往而临采。如王侯籍田。以供粢盛之法。同其礼矣。
采蘩诸侯之祭。蘩者萝葍。一名莪蒿者。即小雅所谓莪也。生泽田沮洳处。茎叶如青蒿而科生结角子。初生香美可食。供为芼荐者也。与七月采蘩之蘩。非一物也。
采蘋者。美女子之将嫁者教成而祭于其宗室也。芼。说文草覆蔓徐曰芼。犹冒也。诗采蘋注芼用蘋藻。昏义芼之以蘋藻。注蘋藻为羹菜。仪礼特牲礼。两铏芼设于豆南。少牢礼羞两铏。设羊铏豕铏于菹之南皆芼。(注芼菜也。皆有滑铏菜羹也。)集传以蘋藻为少牢。礼主妇荐豆菹。豆之实也。然菹无熟法。且凡大夫士祭所荐之豆。是韭葵二菹。初无有蘋藻水草为菹之礼。且曰有齐季女则是未嫁之女也。非主妇荐豆之菹明矣。当是以芼为芼是也。凡诸侯祭礼。他无用蘋藻为礼者。独祭宗室有焉。其为祭宗室之礼也必矣。士昏礼曰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祖庙未毁。教于公宫三月。若祖庙已毁则教于宗室。(宗室大宗之家)昏义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成祭之。牲用鱼。芼之以蘋藻。所以成妇顺也。
或曰葛覃采蘩之后妃夫人。七月之豳女。凡其葛桑蘩蘋。必皆自采之耶。曰古之后夫人。其亲蚕亲绩。实有常制。后夫人必亲率众妾。往而临采。如王侯籍田。以供粢盛之法。同其礼矣。
霞谷集卷十六 第 431L 页
若必亲涉林沼而取盈则恐未必然也。至于豳女未归。采其桑蘩。自宜其职。亦不同于此也。
蘋藻之祭。其说见士昏礼及小戴记昏礼备矣。毛传郑笺已得之。其解已尽矣。戴礼出于后苍。后苍又为齐诗宗。其于诗说必有所受。而为是记也。而朱传乃以少牢礼主妇。此篇未嫁女之诗。故编诗者序于草虫之下。然其为正乐则与上采蘩两篇并。故并为合乐之篇云。
霞谷集卷十六
书劄录(拾遗)
蘋藻之祭。其说见士昏礼及小戴记昏礼备矣。毛传郑笺已得之。其解已尽矣。戴礼出于后苍。后苍又为齐诗宗。其于诗说必有所受。而为是记也。而朱传乃以少牢礼主妇。此篇未嫁女之诗。故编诗者序于草虫之下。然其为正乐则与上采蘩两篇并。故并为合乐之篇云。
霞谷集卷十六
书劄录(拾遗)
霞谷集卷十六 第 432H 页
说命
上篇是命为相。故命以纳诲辅德。将为宰公。故谓之用汝作砺作舟楫霖雨。
中篇是用为王公。而说进言各勉君相之所当为。
下篇论学。既在宾相之任。故直曰尔惟盐梅曲孽。
惟敩学半。(云云)此即上篇非知艰。行惟艰之意。言王虽旧学于甘盘。如其时敏。而以至成德则必在于力行而自修。如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是其意也。故学不止于敩传而已。其终则在于力行自修而至于成德。不可以其敩传之半而遂止也。所谓学而时习之是也。
说于此首发求多闻学古训二者之浅深。以至于学之实。其监于先王成宪则是结求多闻。
武成
此篇首则总括终始而为其纲。其次并记告上下之辞。其次又追叙成武功之事。其终又以修文治之政结之。总四节。本不以时日为叙。各以事类为纪次。一以纪其辞。一以纪其事。以悉其武成之义耳。蔡传必析而分之。乃逐节破碎。语脉决裂。文意不完。大失一篇之势。
泰誓上下并称文考。武成庚戌柴望。告武成之时。告群后曰先
上篇是命为相。故命以纳诲辅德。将为宰公。故谓之用汝作砺作舟楫霖雨。
中篇是用为王公。而说进言各勉君相之所当为。
下篇论学。既在宾相之任。故直曰尔惟盐梅曲孽。
惟敩学半。(云云)此即上篇非知艰。行惟艰之意。言王虽旧学于甘盘。如其时敏。而以至成德则必在于力行而自修。如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是其意也。故学不止于敩传而已。其终则在于力行自修而至于成德。不可以其敩传之半而遂止也。所谓学而时习之是也。
说于此首发求多闻学古训二者之浅深。以至于学之实。其监于先王成宪则是结求多闻。
武成
此篇首则总括终始而为其纲。其次并记告上下之辞。其次又追叙成武功之事。其终又以修文治之政结之。总四节。本不以时日为叙。各以事类为纪次。一以纪其辞。一以纪其事。以悉其武成之义耳。蔡传必析而分之。乃逐节破碎。语脉决裂。文意不完。大失一篇之势。
泰誓上下并称文考。武成庚戌柴望。告武成之时。告群后曰先
霞谷集卷十六 第 432L 页
王太王王季文考文王。中庸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太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大传既事而退柴于上帝。追王太王亶父王季历文王昌。(注有石梁王氏说)
按就是考之。牧野之初。武王称王。文王不称王明矣。盖文王之世。四方诸侯归于周。尊事文王以天子事。而文王辞之而不居也。故孔子称文王以至德。以其不有也。泰誓言受命。二南有召伯等名称。又以其诸侯尊而归之也。是故记传中言其追王事。或详或略。以追王太王王季。为成文武之德云。而不称文王云者。王号虽追上于武王时。其受命当王之德则实文王当日之业。故于此主称以文武之德。而不列于追王之数也。其实追王其号则并在武王克商之后也。
中庸或问游氏以泰誓称文考。至武成柴望然后称文王。以明牧野之前文未尝称王之證。而中庸无追王之文。则以礼记大传引之而已。
欧阳公说以论语所称及夷齐二子事言之。明文王不称王。盖文王不称王事。本自分明。惟书序说以文王有受命改元。武王不改元年之说乱之故也。此本无足杂也。但武王则称王有明文。
君陈
按就是考之。牧野之初。武王称王。文王不称王明矣。盖文王之世。四方诸侯归于周。尊事文王以天子事。而文王辞之而不居也。故孔子称文王以至德。以其不有也。泰誓言受命。二南有召伯等名称。又以其诸侯尊而归之也。是故记传中言其追王事。或详或略。以追王太王王季。为成文武之德云。而不称文王云者。王号虽追上于武王时。其受命当王之德则实文王当日之业。故于此主称以文武之德。而不列于追王之数也。其实追王其号则并在武王克商之后也。
中庸或问游氏以泰誓称文考。至武成柴望然后称文王。以明牧野之前文未尝称王之證。而中庸无追王之文。则以礼记大传引之而已。
欧阳公说以论语所称及夷齐二子事言之。明文王不称王。盖文王不称王事。本自分明。惟书序说以文王有受命改元。武王不改元年之说乱之故也。此本无足杂也。但武王则称王有明文。
君陈
霞谷集卷十六 第 433H 页
王若曰(云云)为子孝为臣恭。君陈之令德也。有孝友之德于家。乃能推之以施邦国。
昔周公(云云)周公之德。师表保养于万民。公殁民方怀之。君陈率厥常德。勉昭周公之训。宜其翕然从顺和乂也。
我闻曰(云云)馨香之辞。即周公之训也。师保于民者也。至德之精华上升。馨香发闻。感格神明。非黍稷之芳馨。乃明德之芳馨也。德言其本。治言其成。举诵此周公之猷训。欲其式此。无敢不敬也。
凡人未见圣(云云)戒以常人之情言。虽见周公之圣。虽闻周公之猷。不克由之。亦无益。尔德惟风。下民惟草。草惟从风而偃。民惟从尔而化。
厥图政(云云)凡政之有废有兴。其出其入。先自尔众而谋度。众言同绎而思之。此下以发政而言。
尔有嘉谟(云云)其有得善计至论者。入告于后。出顺于外。称其后命而行之。臣人皆若是。岂不良善且显著哉。惟我后之德云云。葛氏以为成王失言是也。
王曰君陈(云云)惟宜弘周公之训。以修其德。不宜依势法以作威削。虽不威削。亦不宽而至于流。而必有其制。从容其和。以归于中。此以戒刑辟之用。
殷民在辟(云云)辟勿辟宥勿宥。惟欲必以其中也。上既戒其循
昔周公(云云)周公之德。师表保养于万民。公殁民方怀之。君陈率厥常德。勉昭周公之训。宜其翕然从顺和乂也。
我闻曰(云云)馨香之辞。即周公之训也。师保于民者也。至德之精华上升。馨香发闻。感格神明。非黍稷之芳馨。乃明德之芳馨也。德言其本。治言其成。举诵此周公之猷训。欲其式此。无敢不敬也。
凡人未见圣(云云)戒以常人之情言。虽见周公之圣。虽闻周公之猷。不克由之。亦无益。尔德惟风。下民惟草。草惟从风而偃。民惟从尔而化。
厥图政(云云)凡政之有废有兴。其出其入。先自尔众而谋度。众言同绎而思之。此下以发政而言。
尔有嘉谟(云云)其有得善计至论者。入告于后。出顺于外。称其后命而行之。臣人皆若是。岂不良善且显著哉。惟我后之德云云。葛氏以为成王失言是也。
王曰君陈(云云)惟宜弘周公之训。以修其德。不宜依势法以作威削。虽不威削。亦不宽而至于流。而必有其制。从容其和。以归于中。此以戒刑辟之用。
殷民在辟(云云)辟勿辟宥勿宥。惟欲必以其中也。上既戒其循
霞谷集卷十六 第 433L 页
已。此又戒以循君。惟刑之求尔。
有弗若(云云)虽有不顺于政不化于训。不得轻辟。惟于辟之可以止辟者。乃可用辟。
狃于奸究(云云)习奸究败典常乱民俗。三者之类是尔。此三者则虽细辟而不宥。
尔无忿(云云)顽言恶之不化。备言才之兼备。此下教迪之方。
必有忍(云云)必有所忍。刚制而力蓄焉者。乃可有济。其有洪裕宽绰休休焉能有容则斯又德之大也。此终上无忿疾之意。
简厥修(云云)简职事之能修者。亦简其或未尽修者。功无所不劝也。进行义之有良者。用率其或未尽良者。善无可无导也。此终上无备之意。
惟民生(云云)民之生性本厚。惟随物而化。故不从其令。趋上所好。盖其性也。君陈之敬典。不以命令。能在躬行之德。不以命令而在乎躬其德。则民罔不随以变化。隮于大道。主福臣荣矣。此因其教迪之说。而复言德终之。以勖君陈。
洛诰
周公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以下。述其语于前。纪其事于后。王氏之说是也。祀于新邑。即戊辰烝祭也。下文所谓逸诰册祝在十有二月者。即此之纲。而记之于后者也。故其周公曰以下是十二月事也。告王即政命公后戊辰烝祭称秩元祀
有弗若(云云)虽有不顺于政不化于训。不得轻辟。惟于辟之可以止辟者。乃可用辟。
狃于奸究(云云)习奸究败典常乱民俗。三者之类是尔。此三者则虽细辟而不宥。
尔无忿(云云)顽言恶之不化。备言才之兼备。此下教迪之方。
必有忍(云云)必有所忍。刚制而力蓄焉者。乃可有济。其有洪裕宽绰休休焉能有容则斯又德之大也。此终上无忿疾之意。
简厥修(云云)简职事之能修者。亦简其或未尽修者。功无所不劝也。进行义之有良者。用率其或未尽良者。善无可无导也。此终上无备之意。
惟民生(云云)民之生性本厚。惟随物而化。故不从其令。趋上所好。盖其性也。君陈之敬典。不以命令。能在躬行之德。不以命令而在乎躬其德。则民罔不随以变化。隮于大道。主福臣荣矣。此因其教迪之说。而复言德终之。以勖君陈。
洛诰
周公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以下。述其语于前。纪其事于后。王氏之说是也。祀于新邑。即戊辰烝祭也。下文所谓逸诰册祝在十有二月者。即此之纲。而记之于后者也。故其周公曰以下是十二月事也。告王即政命公后戊辰烝祭称秩元祀
霞谷集卷十六 第 434H 页
等事。并皆在于其中也。先述其事而末逆以在十有二月总括之。盖其纲重在末端也。此篇文势。与武成一体。
复子明辟。虽非复政之辟。其曰明辟者。实是告为君之道之辞也。不但献卜作邑也。
洛诰一书。是周公告成王即政欲退。而王乃即辟于周。而反命周公留后治洛之事也。
洪范
范十章
首一章一五行章敬。三八政章农。四五纪章协。自五纪以上德政之所务者。五皇极章建分二节。(敷言以下)六三德章乂分二节。(威福以下)七稽疑章明分二节。(吉凶以下)八庶徵章念分二节。(时不时以下)九五福章向威分二节。(六极)自三德以下人事之效验者。
五行五事。君之德也。天之道人之德。是其德也。八政五纪。国之政也。民事之政。天时之纪。是其政也。(以其政纪也。故二者不复言作。)
皇极德之极也。其道统上下而为之极。前四畴为皇极之法。极之所以叙也。五中者为皇极之道。极之所以建也。后四畴为皇极之验。极之所以行也。
三德政治之威德也。而人事有治有乱。稽疑鬼神之占卜也。而鬼神有吉有凶。
复子明辟。虽非复政之辟。其曰明辟者。实是告为君之道之辞也。不但献卜作邑也。
洛诰一书。是周公告成王即政欲退。而王乃即辟于周。而反命周公留后治洛之事也。
洪范
范十章
首一章一五行章敬。三八政章农。四五纪章协。自五纪以上德政之所务者。五皇极章建分二节。(敷言以下)六三德章乂分二节。(威福以下)七稽疑章明分二节。(吉凶以下)八庶徵章念分二节。(时不时以下)九五福章向威分二节。(六极)自三德以下人事之效验者。
五行五事。君之德也。天之道人之德。是其德也。八政五纪。国之政也。民事之政。天时之纪。是其政也。(以其政纪也。故二者不复言作。)
皇极德之极也。其道统上下而为之极。前四畴为皇极之法。极之所以叙也。五中者为皇极之道。极之所以建也。后四畴为皇极之验。极之所以行也。
三德政治之威德也。而人事有治有乱。稽疑鬼神之占卜也。而鬼神有吉有凶。
霞谷集卷十六 第 434L 页
庶徵。天时之徵应也。而天时有休有咎。(以五行五事应)五福。人生之享用也。而人生有福有极。(以皇极好德而致)
皇极正解
首段曰建其有极。敷锡庶民。次段曰惟皇作极。此二节为一章之纲。
下文其有猷有为以下。即申前段锡民之意也。其无偏无陂以下。即申后段作极之意也。极之敷言。即是二说是也。
庶民有猷有为有守。不罹于咎。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皆主皇之受之锡之者而言也。
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云云)其无分别于茕独高明。而皆使羞行即如此也。其受之羞之也。民之不逮者。亦皆有受而容之正之。不谷者亦皆养而成之。其敷锡之广大也如此。其受之其羞之之道则又以下文之无偏陂无偏党会极归极者。以为其极其作极之大道者又如此也。既富方谷一言。又使羞其行之一义也。右二节敷言皇建其极。敛时五福。敷锡厥民之事。即申章首前一节之说也。
遵王者之义道。(会其有极。心会于帝。)致王道之荡平。(归其有极。道归于帝。)皆则于帝者也。右一节敷言惟皇作极。为无淫朋比德之则者也。即申章首下一节之道也。
曰皇极之敷言。(止)于帝其训。言天之锡禹。是于帝之则者也。
皇极正解
首段曰建其有极。敷锡庶民。次段曰惟皇作极。此二节为一章之纲。
下文其有猷有为以下。即申前段锡民之意也。其无偏无陂以下。即申后段作极之意也。极之敷言。即是二说是也。
庶民有猷有为有守。不罹于咎。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皆主皇之受之锡之者而言也。
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云云)其无分别于茕独高明。而皆使羞行即如此也。其受之羞之也。民之不逮者。亦皆有受而容之正之。不谷者亦皆养而成之。其敷锡之广大也如此。其受之其羞之之道则又以下文之无偏陂无偏党会极归极者。以为其极其作极之大道者又如此也。既富方谷一言。又使羞其行之一义也。右二节敷言皇建其极。敛时五福。敷锡厥民之事。即申章首前一节之说也。
遵王者之义道。(会其有极。心会于帝。)致王道之荡平。(归其有极。道归于帝。)皆则于帝者也。右一节敷言惟皇作极。为无淫朋比德之则者也。即申章首下一节之道也。
曰皇极之敷言。(止)于帝其训。言天之锡禹。是于帝之则者也。
霞谷集卷十六 第 435H 页
凡厥庶民止为天下王。言惟皇作极。是于汝极是保者也。
皇极正解[又解]
皇极章前一节皇建其有极以下。君民相与者也。以其建用之用而言之。是其建于民之谓也。后一节无偏无陂以下。极之敷言是也。以其敷言者言之。正是皇极之道。而于帝之训者也。
无偏无陂六句。为其心之极。无偏无党六句。为其事之极。皇极之道即是此耳。
极之道敷言者。偏陂好恶。己私之生于心也。无偏陂好恶则是即合于义道。而为遵于王而会其极也。偏党反侧。己私之作于事也。无偏党反侧则是自至荡平正直而归于其极矣。然必惟无偏陂好恶然后。乃可以为无偏党反侧。故曰会其有极归其有极。
敷言中其义其道。不曰皇之义道。而曰王之义王之道。其极不曰皇之极。而曰其有极。王以变于皇。极惟称其有。是以其公言乎道义而不系乎人君者也。其言之别可知也。盖皇即对民而言。王主道义而言。
皇极正解[又解]
皇极者。王道之至极之谓也。下文所谓王之义王之道王之路者即是也。
皇极正解[又解]
皇极章前一节皇建其有极以下。君民相与者也。以其建用之用而言之。是其建于民之谓也。后一节无偏无陂以下。极之敷言是也。以其敷言者言之。正是皇极之道。而于帝之训者也。
无偏无陂六句。为其心之极。无偏无党六句。为其事之极。皇极之道即是此耳。
极之道敷言者。偏陂好恶。己私之生于心也。无偏陂好恶则是即合于义道。而为遵于王而会其极也。偏党反侧。己私之作于事也。无偏党反侧则是自至荡平正直而归于其极矣。然必惟无偏陂好恶然后。乃可以为无偏党反侧。故曰会其有极归其有极。
敷言中其义其道。不曰皇之义道。而曰王之义王之道。其极不曰皇之极。而曰其有极。王以变于皇。极惟称其有。是以其公言乎道义而不系乎人君者也。其言之别可知也。盖皇即对民而言。王主道义而言。
皇极正解[又解]
皇极者。王道之至极之谓也。下文所谓王之义王之道王之路者即是也。
霞谷集卷十六 第 435L 页
建其有极者。建立之也。王者以此至极之道。立之以为大本者也。
惟皇作极者。谓能以作此至极之道也。王者之道无他。惟以其大中至正之道。为极于其心。以与民相与于德化而已。
皇极正解[又解]
其有极之道者。即以荡平正直之道义无偏倚者。建立其本。作则于民是也。有极者。尽道之谓也。建极者。立道之谓也。作极者。乃谓作标之义也。
按朱子辨中字之非皇极训是也。但以此明其释字之非▣论中之失则可矣。今乃惩羹于汉儒之苟便靖国之乱中。遂废其至善至当之中。至大至公之中。而谓中之不可从也。反不顾此章原文之明以荡平正直无偏倚之道。为其归极之本。而自有不可没者。是岂非矫枉而过直。为救其末而反失其原者乎。所谓无偏倚者。如尧舜之允中。成汤之建中。即其道也。是果可得而非之者乎。如是之说。不惟于道理为主其一而失其一。于全章本文。反为背其实事而叛去之。使皇极一畴之文。将为无本领主义之归。其可乎哉。
朱子曰洛书本文只有四十五点。班固云六十五字。(自初一曰五行以下)皆洛书本文古字画少。恐或有摸㨾。但今无所考。汉儒此说未是。恐只是以义起之。不是数如此。盖皆以天道人事参互
惟皇作极者。谓能以作此至极之道也。王者之道无他。惟以其大中至正之道。为极于其心。以与民相与于德化而已。
皇极正解[又解]
其有极之道者。即以荡平正直之道义无偏倚者。建立其本。作则于民是也。有极者。尽道之谓也。建极者。立道之谓也。作极者。乃谓作标之义也。
按朱子辨中字之非皇极训是也。但以此明其释字之非▣论中之失则可矣。今乃惩羹于汉儒之苟便靖国之乱中。遂废其至善至当之中。至大至公之中。而谓中之不可从也。反不顾此章原文之明以荡平正直无偏倚之道。为其归极之本。而自有不可没者。是岂非矫枉而过直。为救其末而反失其原者乎。所谓无偏倚者。如尧舜之允中。成汤之建中。即其道也。是果可得而非之者乎。如是之说。不惟于道理为主其一而失其一。于全章本文。反为背其实事而叛去之。使皇极一畴之文。将为无本领主义之归。其可乎哉。
朱子曰洛书本文只有四十五点。班固云六十五字。(自初一曰五行以下)皆洛书本文古字画少。恐或有摸㨾。但今无所考。汉儒此说未是。恐只是以义起之。不是数如此。盖皆以天道人事参互
霞谷集卷十六 第 436H 页
言之。五行最急故第一。五事又参之故第二。身既修可推之政。故八政次之。政既成。又验之于天道。故五纪次之。又继之以皇极居五。盖能推五行正五事用八政修五纪。乃可以建极也。六三德。乃是权衡此皇极者也。德既修矣。稽疑庶徵继之者。著其验也。又继之以福极则善恶之效至是不可加矣。皇极非大中也。皇乃天子。极乃极至。言皇建此极也。(以上朱子言)按此序明白。但皇极之论若只如此。则五皇极无所谓有极也。论其建而无其极。岂有是理。天锡之本。大禹之意。恐无是也。(范之九畴。又当以洛书九宫后天八卦。配合观之也。)
五行五事解
天之五行。水火木金土。润下(湿)炎上(炎)曲直(柔)从蓖(刚)土爰(冲厚)性(性气)也。漫衍静顺(咸)赫曦升明(苦)发生敷化(酸)坚成审平(辛)敦阜备化(甘)性之德也。(五味者。其性之所作于用者。)
人之五事。貌(雨)言 晹(一作旸) 视(燠)听(寒)思。(风)从恭明聪睿。性(性质)也。(作)肃(作)乂(作)哲(作)谋(作)圣。性之德也。
洪范五行。水火木金土。貌雨言晹(一作旸)视燠听寒思风。素问五行。土金木水火。雨貌晹(一作旸)言燠视寒听风思。
貌恭木青(雨)。视明火红(燠)。思睿土黄(风)。言从金白 晹(一作旸)。听聪水黑(寒)。
貌肃时雨若曰雨湿土(属火)。言乂时晹(一作旸)若曰晹(一作旸)燥金(属金)。视哲
五行五事解
天之五行。水火木金土。润下(湿)炎上(炎)曲直(柔)从蓖(刚)土爰(冲厚)性(性气)也。漫衍静顺(咸)赫曦升明(苦)发生敷化(酸)坚成审平(辛)敦阜备化(甘)性之德也。(五味者。其性之所作于用者。)
人之五事。貌(雨)言 晹(一作旸) 视(燠)听(寒)思。(风)从恭明聪睿。性(性质)也。(作)肃(作)乂(作)哲(作)谋(作)圣。性之德也。
洪范五行。水火木金土。貌雨言晹(一作旸)视燠听寒思风。素问五行。土金木水火。雨貌晹(一作旸)言燠视寒听风思。
貌恭木青(雨)。视明火红(燠)。思睿土黄(风)。言从金白 晹(一作旸)。听聪水黑(寒)。
貌肃时雨若曰雨湿土(属火)。言乂时晹(一作旸)若曰晹(一作旸)燥金(属金)。视哲
霞谷集卷十六 第 436L 页
时燠若曰燠暑火(属火)。听谋时寒若曰寒寒水(属水)。思圣时风若曰风风木(属木)。而君火并寓焉。
五事五纪之目。相火无正位。常寄土金之间。今乃以相火别置金水之间。居五者之中。以与其寒水相偶。而君火对应。则盖亦有出于并取其类偶者。而不专拘于其序也又如此云。
霞谷集卷十六
春秋劄录(拾遗)
五事五纪之目。相火无正位。常寄土金之间。今乃以相火别置金水之间。居五者之中。以与其寒水相偶。而君火对应。则盖亦有出于并取其类偶者。而不专拘于其序也又如此云。
霞谷集卷十六
春秋劄录(拾遗)
霞谷集卷十六 第 437H 页
[春秋劄录(拾遗)]
孟氏曰春秋。其文则史。其义则夫子称窃取之。其文则史者。曰编年也曰正朔也曰班爵也曰名字氏族也曰土田也曰仪制也曰锡命也曰朝聘也曰来如也曰会盟也曰用师也曰征伐也曰侵战也曰交际也曰归取也曰出入也曰田赋也曰城郭也曰蒐狩也曰祭祀也曰嫁娶也曰刑杀也曰丧纪也曰国政也曰灾祥也曰继嗣也曰崩卒也曰薨葬也曰弑君也曰生子也曰事实也。文之谓也。
其义之取之者。曰天道也曰民彝也曰大统也曰君臣也曰父子也曰尊卑也曰贵贱也曰家国也曰男女也曰嫡庶也曰中国也曰夷狄也曰经常也曰制权也曰王道也伯功也曰仁义也智力也曰礼法也僭乱也曰内我也外志也。
其辞有八类。有泛辞悉辞焉。泛者槩辞也。(如时而不月。如诸侯之卿称人。)有远辞近辞焉。远者多疑阙辞也。多从其旧。(如不日月。如纪子伯。如滕侯后称滕子。)有因旧辞讳避辞焉。(因旧者如称公。避辞如称逊称取。讳辞如弑不书。)有内辞外辞焉。内辞主之。外辞或略。(内辞如宋人盟。又如杀称刺。外辞直斥。)
其情有六类。有常纪多屡记焉。(如崩卒即位)有直著者有屡著而不异焉。其辞近而能尽。(如盟于蔑凡会盟战伐)有专著者。其辞直而不污。(如来归祊。如观鱼。如升楹桷。)有因著者。亦有兼著焉。其辞微而显。约而该。(如初献六羽)有讳言者。其辞婉而成章。(如薨不地。如假许田。)有特言者。亦有
孟氏曰春秋。其文则史。其义则夫子称窃取之。其文则史者。曰编年也曰正朔也曰班爵也曰名字氏族也曰土田也曰仪制也曰锡命也曰朝聘也曰来如也曰会盟也曰用师也曰征伐也曰侵战也曰交际也曰归取也曰出入也曰田赋也曰城郭也曰蒐狩也曰祭祀也曰嫁娶也曰刑杀也曰丧纪也曰国政也曰灾祥也曰继嗣也曰崩卒也曰薨葬也曰弑君也曰生子也曰事实也。文之谓也。
其义之取之者。曰天道也曰民彝也曰大统也曰君臣也曰父子也曰尊卑也曰贵贱也曰家国也曰男女也曰嫡庶也曰中国也曰夷狄也曰经常也曰制权也曰王道也伯功也曰仁义也智力也曰礼法也僭乱也曰内我也外志也。
其辞有八类。有泛辞悉辞焉。泛者槩辞也。(如时而不月。如诸侯之卿称人。)有远辞近辞焉。远者多疑阙辞也。多从其旧。(如不日月。如纪子伯。如滕侯后称滕子。)有因旧辞讳避辞焉。(因旧者如称公。避辞如称逊称取。讳辞如弑不书。)有内辞外辞焉。内辞主之。外辞或略。(内辞如宋人盟。又如杀称刺。外辞直斥。)
其情有六类。有常纪多屡记焉。(如崩卒即位)有直著者有屡著而不异焉。其辞近而能尽。(如盟于蔑凡会盟战伐)有专著者。其辞直而不污。(如来归祊。如观鱼。如升楹桷。)有因著者。亦有兼著焉。其辞微而显。约而该。(如初献六羽)有讳言者。其辞婉而成章。(如薨不地。如假许田。)有特言者。亦有
霞谷集卷十六 第 437L 页
变体焉。其辞威恶而与善。(特言如成朱乱。变例如▣▣▣。)
春秋是正谊明道之书也。不是为记事。故事有首尾。不必相续。不主功利。故不必论成败。不但为褒善诛恶而已。故人之行事不必尽见。只以天道王法。揭其大法明其大义。扶天理叙民彝。明礼义正人心而已。故仲尼之门。羞称五伯。
春秋本意谓为王室之衰微者。非也。实为王之法变。王之道亡而发也。不独为周天子也。所以为万世作经者也。
战国横流。其变之始。齐桓晋文是也。何者。春秋之世。人道虽大乱。犹不离于王者旧制之中。隐桓之时。诸侯不过私相侵伐。私相好会而已。未尝为公天下而合之。自齐桓以智力取胜而主天下之盟。功力遂为天下胜。先王之道于是乎废矣。继又以吴楚之强暴。因之为战国。仍之为夷狄矣。大乱横流。非王室衰也。乃王道亡而王法变也。王亡伯作。而此春秋之所以作也。记世道之变。伤王道之丧。春秋之作。全为此而发。为正世道而救王道也。盖桓文攘夷安夏之功。虽可与。蔑法始乱罪。不可不正诛。故春秋虽有小辞。略与其功。原其大体。专诛此罪。所谓其事则桓文。其义则窃取。其所窃取者。欲正其变道首乱之义也。
诸传家诸儒。只言贵王也居正也天理也道义也仁义也正道也。名目而已。不尝明言其王道之为何。天理之为何。仁义之
春秋是正谊明道之书也。不是为记事。故事有首尾。不必相续。不主功利。故不必论成败。不但为褒善诛恶而已。故人之行事不必尽见。只以天道王法。揭其大法明其大义。扶天理叙民彝。明礼义正人心而已。故仲尼之门。羞称五伯。
春秋本意谓为王室之衰微者。非也。实为王之法变。王之道亡而发也。不独为周天子也。所以为万世作经者也。
战国横流。其变之始。齐桓晋文是也。何者。春秋之世。人道虽大乱。犹不离于王者旧制之中。隐桓之时。诸侯不过私相侵伐。私相好会而已。未尝为公天下而合之。自齐桓以智力取胜而主天下之盟。功力遂为天下胜。先王之道于是乎废矣。继又以吴楚之强暴。因之为战国。仍之为夷狄矣。大乱横流。非王室衰也。乃王道亡而王法变也。王亡伯作。而此春秋之所以作也。记世道之变。伤王道之丧。春秋之作。全为此而发。为正世道而救王道也。盖桓文攘夷安夏之功。虽可与。蔑法始乱罪。不可不正诛。故春秋虽有小辞。略与其功。原其大体。专诛此罪。所谓其事则桓文。其义则窃取。其所窃取者。欲正其变道首乱之义也。
诸传家诸儒。只言贵王也居正也天理也道义也仁义也正道也。名目而已。不尝明言其王道之为何。天理之为何。仁义之
霞谷集卷十六 第 438H 页
如何。正道之如何。当抄取诸先儒说表章之。而以经文结證。如易传文言与系辞绎卦之例。(如孟子之论仁义论经权。董氏之正其谊不谋其利。程子之论王伯。南轩之论义利。王阳明之论天理论道学诚正。)
其传春秋者三家。公羊谷梁二传。谓皆出于子夏。始无文字。口相传授。至汉时著以竹帛。曰公羊高者受之。子夏传其子平。平传子地。地传子敢。敢传子寿。汉景帝时寿与弟子胡母子都著竹帛。董仲舒传其学。汉世首先大行。又四传至何休训诂。曰谷梁赤者。子夏弟子。其学自孙卿申公。至蔡千秋江翁。凡五传至汉宣帝好之。遂并盛。二传者传承累讹。指焉不尽。语焉不醇。择之不精之过也。择则固有圣人之旧。有能传之者焉。曰左丘明者。战国世人也。其说经不知谁受。而博取前史象纪圣人所黜。以傅益经。则其如乱经何哉。左传出汉张苍家。本无师受者。贾谊训诂。刘歆又考正。欲立于学。诸儒宗二传而不从。后汉诸儒亦习之。至魏晋乃大行。宋程氏作书未就。胡安国氏则有成书。要非圣门之春秋。
左氏考成败而贵功利。胡氏任私用智而凿焉。诬圣言而乱至道。所当亟黜。
霞谷集卷十六
[书解]
其传春秋者三家。公羊谷梁二传。谓皆出于子夏。始无文字。口相传授。至汉时著以竹帛。曰公羊高者受之。子夏传其子平。平传子地。地传子敢。敢传子寿。汉景帝时寿与弟子胡母子都著竹帛。董仲舒传其学。汉世首先大行。又四传至何休训诂。曰谷梁赤者。子夏弟子。其学自孙卿申公。至蔡千秋江翁。凡五传至汉宣帝好之。遂并盛。二传者传承累讹。指焉不尽。语焉不醇。择之不精之过也。择则固有圣人之旧。有能传之者焉。曰左丘明者。战国世人也。其说经不知谁受。而博取前史象纪圣人所黜。以傅益经。则其如乱经何哉。左传出汉张苍家。本无师受者。贾谊训诂。刘歆又考正。欲立于学。诸儒宗二传而不从。后汉诸儒亦习之。至魏晋乃大行。宋程氏作书未就。胡安国氏则有成书。要非圣门之春秋。
左氏考成败而贵功利。胡氏任私用智而凿焉。诬圣言而乱至道。所当亟黜。
霞谷集卷十六
[书解]
霞谷集卷十六 第 438L 页
定性书解
张子问曰定性(心)未能不动。犹累于外物何如。(此不能定于动。欲专于静定。乃离物而求性外。动而求定也。)程子曰所谓定者。动亦定(动有事时也)静亦定。(静无事时也。○寂然不动之体。行于感而遂通之中。有事无事一也。无往而非此性。则无往而不可定矣。)无将迎。(将送而绝之。绝外者也。迎迎而趍之。逐外者也。)无内外。(明觉之体。自照于物感。物感无非己性。内外无二本也。○无内外。故无分动静。此一篇之道理。)
苟以外物为外。牵己而从之。是以己性为有内外也。(以物为外。是性有内外也。)且以性为随物于外则当其在外时。何者为在内。是有意于绝外诱。而不知性之无内外也。(以心为出。是性有内外也。)既以内外为二本。则又乌可遽语定哉。(性无内外。故心无出入。心不是随物而出外者。则虽应物而未尝出也。不可以应物为出外而绝之也。盖己性不离于物。而外物无非己性。然则内外无非己性而无二本也。不可以己性明觉之有为于感物者。谓之随物而外之。只求其在内也。如此者是性有内而物在其外。其静可定而动不可定。内外二本。则动静异道而不顺其理。于定之道远矣。然心之明觉。终不能无感应。则其动岂有可静之期。终无复定之者耶。此所以不可恶外物而求定性也。)
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普物顺事。无用智矣。无心无情。无自私矣。)故君子之学。莫若扩然而太公。(无情之道也。是不自私也。不择于感应者也。是体也。)物来而顺应。(顺事之功也。是不用智也。顺明觉之自然者也。是用也。○此即求其顺万事而无情之功也。忌内外。故公而顺。内外无二本而动静无往不定矣。有何其动不定之患。○太公顺应。此一篇之工夫。)
易曰贞吉悔亡。憧憧往来。(不贞)朋从尔思。(不吉而悔)苟规规于外诱之除。将见灭于东而生于西也。非惟日之不足。顾其端无穷。不可
张子问曰定性(心)未能不动。犹累于外物何如。(此不能定于动。欲专于静定。乃离物而求性外。动而求定也。)程子曰所谓定者。动亦定(动有事时也)静亦定。(静无事时也。○寂然不动之体。行于感而遂通之中。有事无事一也。无往而非此性。则无往而不可定矣。)无将迎。(将送而绝之。绝外者也。迎迎而趍之。逐外者也。)无内外。(明觉之体。自照于物感。物感无非己性。内外无二本也。○无内外。故无分动静。此一篇之道理。)
苟以外物为外。牵己而从之。是以己性为有内外也。(以物为外。是性有内外也。)且以性为随物于外则当其在外时。何者为在内。是有意于绝外诱。而不知性之无内外也。(以心为出。是性有内外也。)既以内外为二本。则又乌可遽语定哉。(性无内外。故心无出入。心不是随物而出外者。则虽应物而未尝出也。不可以应物为出外而绝之也。盖己性不离于物。而外物无非己性。然则内外无非己性而无二本也。不可以己性明觉之有为于感物者。谓之随物而外之。只求其在内也。如此者是性有内而物在其外。其静可定而动不可定。内外二本。则动静异道而不顺其理。于定之道远矣。然心之明觉。终不能无感应。则其动岂有可静之期。终无复定之者耶。此所以不可恶外物而求定性也。)
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普物顺事。无用智矣。无心无情。无自私矣。)故君子之学。莫若扩然而太公。(无情之道也。是不自私也。不择于感应者也。是体也。)物来而顺应。(顺事之功也。是不用智也。顺明觉之自然者也。是用也。○此即求其顺万事而无情之功也。忌内外。故公而顺。内外无二本而动静无往不定矣。有何其动不定之患。○太公顺应。此一篇之工夫。)
易曰贞吉悔亡。憧憧往来。(不贞)朋从尔思。(不吉而悔)苟规规于外诱之除。将见灭于东而生于西也。非惟日之不足。顾其端无穷。不可
霞谷集卷十六 第 439H 页
得而除也。(心自是应感不穷者。故虽欲除而不可得矣。今此则憧憧而不贞者也。言不顺应者也。言用智者也。○是不能以明觉之自然。而有为于感应者也。)
人之情。各有所蔽。自私是也。故不能适道。用智是也。大率患在于自私而用智。(道者即以有为之感应而出于明觉之无为。即顺事而无情者也。无自私则蔽去而太公。无用智则顺应而适道。○惟自私而恶物。故乃用智而欲离物强定。其根出于有外物内心分二之见。故有恶动求静异道之功。而不能太公顺应矣。盖不知其明觉而有为者。一本而无二也。○自私用智。为一篇之病痛。)自私则不能以有为为应迹。(自私者外物内心。恶物之累心。不能太公者也。是不知感物之有为。出于明觉之无为。)用智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用智者憧憧欲除。不能顺应者也。是不知明觉之不能无有为者也。)今以恶外物之心。(恶外物之累己。自私之心也。)而求照无物之地。(离物而求定。用智之病也。)是反鉴而索照也。(离动而求定。定不可得也。如背明而求照。照不可得也。)
易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言无自私而用智也。太公顺应之谓。)孟氏亦曰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言用智者也。不能顺应之谓。引两语以结。)
与其非外而是内。(分内外而非其在外。是其在内。则是内外二见而生好恶也。自私用智之所由出也。)不若内外之两忘也。(非忘也。忘其内外之二见也。都无有彼此。而不以为出入也。○两忘则无自私也。)两忘则澄然无事矣。(无自私则太公矣。无内外之歧。无用智强定之劳矣。)无事则定。(无用智则顺而静矣。○通以动静言之。明觉之无为而自有为于感应。是动静无不定矣。只以其动言之。物来顺应。无物能挠性动己者。是动自定矣。)定则明。(无用智而安。故明觉自照。)明则尚何应物之为累哉。(明觉自照则物来顺应者。自无不顺矣。尚何外物能累哉。○忘则无私也。无私则大公而无用智之为也。定则无所动挠而顺应。明则自然应照而无不顺矣。用智者绝矣。)
圣人之喜以物之当喜。圣人之怒以物之当怒。(物即心之物也。在物之理。即在
人之情。各有所蔽。自私是也。故不能适道。用智是也。大率患在于自私而用智。(道者即以有为之感应而出于明觉之无为。即顺事而无情者也。无自私则蔽去而太公。无用智则顺应而适道。○惟自私而恶物。故乃用智而欲离物强定。其根出于有外物内心分二之见。故有恶动求静异道之功。而不能太公顺应矣。盖不知其明觉而有为者。一本而无二也。○自私用智。为一篇之病痛。)自私则不能以有为为应迹。(自私者外物内心。恶物之累心。不能太公者也。是不知感物之有为。出于明觉之无为。)用智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用智者憧憧欲除。不能顺应者也。是不知明觉之不能无有为者也。)今以恶外物之心。(恶外物之累己。自私之心也。)而求照无物之地。(离物而求定。用智之病也。)是反鉴而索照也。(离动而求定。定不可得也。如背明而求照。照不可得也。)
易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言无自私而用智也。太公顺应之谓。)孟氏亦曰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言用智者也。不能顺应之谓。引两语以结。)
与其非外而是内。(分内外而非其在外。是其在内。则是内外二见而生好恶也。自私用智之所由出也。)不若内外之两忘也。(非忘也。忘其内外之二见也。都无有彼此。而不以为出入也。○两忘则无自私也。)两忘则澄然无事矣。(无自私则太公矣。无内外之歧。无用智强定之劳矣。)无事则定。(无用智则顺而静矣。○通以动静言之。明觉之无为而自有为于感应。是动静无不定矣。只以其动言之。物来顺应。无物能挠性动己者。是动自定矣。)定则明。(无用智而安。故明觉自照。)明则尚何应物之为累哉。(明觉自照则物来顺应者。自无不顺矣。尚何外物能累哉。○忘则无私也。无私则大公而无用智之为也。定则无所动挠而顺应。明则自然应照而无不顺矣。用智者绝矣。)
圣人之喜以物之当喜。圣人之怒以物之当怒。(物即心之物也。在物之理。即在
霞谷集卷十六 第 439L 页
心之理。○是无自私而大公也。)是圣人喜怒不系于心。(心者私己也。如曰普万物而无心是也。非谓外于心也。)而系于物也。(物即性之物。性随物而各生其理也。非真在于物。可求于外也。○无用智而顺应也。)是则圣人岂不应于物哉。(大公无情而顺应也。)乌得以从外者为非。而更求在内者为是也。(岂可二本于内外而是非之。自私而用智哉。)今以自私用智之喜怒。(二内外而分物我。故私妄好恶。而自作喜怒者也。)而视圣人喜怒之正。为如何哉。
夫人之情。易发而难制者。惟怒为甚。(系于心而处不顺理。故为累于物而有动之弊。)第能于怒时。遽忘其怒。而观理之是非。(观理即随物而观心理之是非也。忘怒则大公而无私。观理则顺应而无智。)亦可见外诱之不足恶。而(知明觉之自然感应而顺者也。乃无内外而动亦定矣。)于道亦思过半矣。(忘己怒而观心理之一语。即适道之方。下工夫之要处。)
曰忘内外。曰忘怒。都不欲其妄见内外。妄生喜怒于自心之中也。
累物非矣。离物亦非。二者皆用智矣。此书所辨。虽以绝物为非。亦非以累物为是也。乃不绝于外。不求于外。惟其明觉顺应而已。
忘其有彼此内外。则是明觉自能有为而有为。自能顺物而无情。大公而无自私。顺应而无用智。澄然无事而定明矣。定明则顺应益顺矣。大公则蔽去而无私。顺应则无智而适道。是动静皆定。
夫人之情。易发而难制者。惟怒为甚。(系于心而处不顺理。故为累于物而有动之弊。)第能于怒时。遽忘其怒。而观理之是非。(观理即随物而观心理之是非也。忘怒则大公而无私。观理则顺应而无智。)亦可见外诱之不足恶。而(知明觉之自然感应而顺者也。乃无内外而动亦定矣。)于道亦思过半矣。(忘己怒而观心理之一语。即适道之方。下工夫之要处。)
曰忘内外。曰忘怒。都不欲其妄见内外。妄生喜怒于自心之中也。
累物非矣。离物亦非。二者皆用智矣。此书所辨。虽以绝物为非。亦非以累物为是也。乃不绝于外。不求于外。惟其明觉顺应而已。
忘其有彼此内外。则是明觉自能有为而有为。自能顺物而无情。大公而无自私。顺应而无用智。澄然无事而定明矣。定明则顺应益顺矣。大公则蔽去而无私。顺应则无智而适道。是动静皆定。
霞谷集卷十六 第 440H 页
通书解
诚者圣人之本止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
上篇以造化言天之诚也。故曰圣人之本。直言易也。性命之源。
圣诚而已矣止故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下篇以人性言圣人之诚也。故曰圣诚而已。卒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其实天人即一而已。
诚无为止发微不可见。充周不可穷之谓神。
此章正说诚之体也。其体用有如此。即上章元亨利贞之义。静无而动有之谓也。实以此而为圣也。(几者通也。继之者善。德者复也。成之者性。勉斋曰只把体用读诚是体几是用。仁义礼智信是体。爱宜理通守是用。在诚为仁则在几为爱。在诚为义则在几为宜。性焉复焉。发微不见是体。安焉执焉。充周不穷是用云。按此不然。几是动。继之者善是也。德是体。成之者性是也。诚者是本体贯体用者也。又训德只以一端全体而言。不可分体用。性焉复焉发焉。以德言。安焉执焉充焉。以几言。)
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止诚神几曰圣人。
此章言诚神之本然者。以明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以全此体也。
霞谷集卷十六
[诗诵]
诚者圣人之本止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
上篇以造化言天之诚也。故曰圣人之本。直言易也。性命之源。
圣诚而已矣止故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下篇以人性言圣人之诚也。故曰圣诚而已。卒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其实天人即一而已。
诚无为止发微不可见。充周不可穷之谓神。
此章正说诚之体也。其体用有如此。即上章元亨利贞之义。静无而动有之谓也。实以此而为圣也。(几者通也。继之者善。德者复也。成之者性。勉斋曰只把体用读诚是体几是用。仁义礼智信是体。爱宜理通守是用。在诚为仁则在几为爱。在诚为义则在几为宜。性焉复焉。发微不见是体。安焉执焉。充周不穷是用云。按此不然。几是动。继之者善是也。德是体。成之者性是也。诚者是本体贯体用者也。又训德只以一端全体而言。不可分体用。性焉复焉发焉。以德言。安焉执焉充焉。以几言。)
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止诚神几曰圣人。
此章言诚神之本然者。以明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以全此体也。
霞谷集卷十六
[诗诵]
霞谷集卷十六 第 440L 页
诗诵
诗大雅(文王)文王在上。于昭于天。
又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大学曰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大雅(思齐)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不闻亦式。不谏亦入。
周颂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纯亦不已。)
大雅(大明)上帝临女。无贰尔心。(鲁颂无贰无虞。上帝临女。)
周颂(清庙)秉文之德。对越在天。
大雅抑曰无曰不显。莫予云觏。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程子曰忠信所以进德。终日乾乾。君子当终日对越在天也。盖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体则谓之易。其理则谓之道。其用则谓之神。其命于人则谓之性。率性则谓之道。修道则谓之教。孟子去其中。又发挥出浩然之气。可谓尽矣。故说神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大小大事而只曰诚之不可掩如此夫。彻上彻下。不过如此。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须着如此说。器亦道道亦器。但得道在不系今与后己与人。
张子曰天体物不遗。犹仁体事而无不在也。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无一物而非仁也。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无一物之不体也。
诗大雅(文王)文王在上。于昭于天。
又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大学曰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大雅(思齐)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不闻亦式。不谏亦入。
周颂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纯亦不已。)
大雅(大明)上帝临女。无贰尔心。(鲁颂无贰无虞。上帝临女。)
周颂(清庙)秉文之德。对越在天。
大雅抑曰无曰不显。莫予云觏。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程子曰忠信所以进德。终日乾乾。君子当终日对越在天也。盖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体则谓之易。其理则谓之道。其用则谓之神。其命于人则谓之性。率性则谓之道。修道则谓之教。孟子去其中。又发挥出浩然之气。可谓尽矣。故说神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大小大事而只曰诚之不可掩如此夫。彻上彻下。不过如此。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须着如此说。器亦道道亦器。但得道在不系今与后己与人。
张子曰天体物不遗。犹仁体事而无不在也。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无一物而非仁也。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无一物之不体也。
霞谷集卷十六 第 441H 页
程子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只是敬则无间断。(又曰敬而无失。便是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也。敬不可谓之中。但敬而无失。即所以中也。又曰中者天下之大本。惟敬而无失最尽。)
程子曰学者不必远求。近取诸身。只明人理。敬而已矣。便是约处。坤卦言敬义立而德不孤。至于圣人。亦止如是。更无别涂。穿凿系累。自非道理。故有道有理。天人一也。更不分别。浩然之气。乃吾气也。养而不害则塞乎天地。一为私心所蔽则欿然而馁。知其小也。
○孟子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浩然之气。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必有事焉而勿正心。
中庸曰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
程子曰此子思吃紧为人处。与必有事焉而勿正心之意。同活泼泼地。(又曰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仁也。若以敬直内则便不直矣。必有事焉而勿正则直也。)
程子曰切问而近思则仁在其中矣。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只此是学。质美者明得尽查滓便浑化。却与天地同体。其次惟庄敬持养。及其至则一也。
大学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
孟子文王视民如伤。圣道而未之见。
论语颜渊曰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有也已。
中庸子曰鬼神之为德。其威矣乎。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体
程子曰学者不必远求。近取诸身。只明人理。敬而已矣。便是约处。坤卦言敬义立而德不孤。至于圣人。亦止如是。更无别涂。穿凿系累。自非道理。故有道有理。天人一也。更不分别。浩然之气。乃吾气也。养而不害则塞乎天地。一为私心所蔽则欿然而馁。知其小也。
○孟子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浩然之气。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必有事焉而勿正心。
中庸曰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
程子曰此子思吃紧为人处。与必有事焉而勿正心之意。同活泼泼地。(又曰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仁也。若以敬直内则便不直矣。必有事焉而勿正则直也。)
程子曰切问而近思则仁在其中矣。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只此是学。质美者明得尽查滓便浑化。却与天地同体。其次惟庄敬持养。及其至则一也。
大学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
孟子文王视民如伤。圣道而未之见。
论语颜渊曰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有也已。
中庸子曰鬼神之为德。其威矣乎。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体
霞谷集卷十六 第 441L 页
物而不可遗。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诗大雅(皇矣)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大学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
书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曰皇极之敷言。是彝是训。于帝其训。
易文言乾九二。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
○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中庸诗曰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大雅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大雅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惟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系辞传。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以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又曰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
○系辞传。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
诗大雅(皇矣)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大学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
书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曰皇极之敷言。是彝是训。于帝其训。
易文言乾九二。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
○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中庸诗曰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大雅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大雅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惟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系辞传。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以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又曰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
○系辞传。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
霞谷集卷十六 第 442H 页
何思何虑。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屈信相感而利生焉。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周子曰无极而太极。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又曰无欲故静。)
又曰诚无为。几善恶。
程子曰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以己性为有内外。当其在外时。何者为在内。是不知性之无内外也。既以内外为二本则又乌可遽语定哉。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扩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人之情。各有所蔽。故不能适道。大率患在于自私而用智。自私则不能以有为为应迹。用智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又曰与其非外而是内。不若内外之两忘也。两忘则澄然无事矣。无事则定。定则明。明则尚何应物之为累哉。
中庸曰诚者自成。而道自道。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故至诚无息。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系辞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四象八卦)
系辞传。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
周子曰无极而太极。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又曰无欲故静。)
又曰诚无为。几善恶。
程子曰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以己性为有内外。当其在外时。何者为在内。是不知性之无内外也。既以内外为二本则又乌可遽语定哉。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扩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人之情。各有所蔽。故不能适道。大率患在于自私而用智。自私则不能以有为为应迹。用智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又曰与其非外而是内。不若内外之两忘也。两忘则澄然无事矣。无事则定。定则明。明则尚何应物之为累哉。
中庸曰诚者自成。而道自道。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故至诚无息。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系辞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四象八卦)
系辞传。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
霞谷集卷十六 第 442L 页
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又曰生生之谓易。又曰阴阳不测之谓神。
○子曰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又曰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乾彖。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书汤诰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
皋陶谟。天叙有典。敕我五典。天秩有礼。自我五礼。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系辞传。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可久则贤人之德。有功则可大。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
又曰生生之谓易。又曰阴阳不测之谓神。
○子曰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又曰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乾彖。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书汤诰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
皋陶谟。天叙有典。敕我五典。天秩有礼。自我五礼。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系辞传。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可久则贤人之德。有功则可大。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
霞谷集卷十六 第 443H 页
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程子曰良能良知。皆无所由。乃出于天。不系于人。)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曰孔子之谓集大成。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又曰知天地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程子曰道一本也。或谓以心包诚。不若以诚包心。以至诚参天地。不若以至诚体之物。是二本也。知不二本。便是笃恭而天下平之道。
○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有物有则。民之)
说卦。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至于命。又曰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曰孔子之谓集大成。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又曰知天地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程子曰道一本也。或谓以心包诚。不若以诚包心。以至诚参天地。不若以至诚体之物。是二本也。知不二本。便是笃恭而天下平之道。
○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有物有则。民之)
说卦。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至于命。又曰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
霞谷集卷十六 第 443L 页
道曰仁与义。
程子曰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皆是一贯。
孟子曰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子夏曰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程子曰君子教人。有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
程子曰洒埽应对。便是形而上者。理无大小故也。故君子只在慎独。(又曰凡物有本末。不可分本末为两段事。洒扫应对是其然。必有所以然。又曰圣人之道。更无精粗。)从洒扫应对至精义入神。通贯只一理。虽洒扫应对。只看所以然者如何。
又曰尽性至命。只是孝弟一统事。就孝弟中。便可尽性至命。如洒扫应对与尽性至命。亦是一统底事。无有本末。无有精粗。却被后人言性命者别作一般高远说。故举孝弟切近者言之。
○程子曰天理云者。这一个道理。更有甚穷已。是他元无少欠者。百理具备。得这天理。是谓大人圣神。
又曰学者先须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万物皆备于我。须反身而诚。若反身未诚则犹是二物有对。订顽备言此体。以此意存之。更有何事。必有事焉而勿正心。未尝致纤毫之力。此其存之之道。若存得便合有得。盖良知良能。元不丧失。以昔日习心未除。却须存习此心。久则可夺旧
程子曰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皆是一贯。
孟子曰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子夏曰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程子曰君子教人。有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
程子曰洒埽应对。便是形而上者。理无大小故也。故君子只在慎独。(又曰凡物有本末。不可分本末为两段事。洒扫应对是其然。必有所以然。又曰圣人之道。更无精粗。)从洒扫应对至精义入神。通贯只一理。虽洒扫应对。只看所以然者如何。
又曰尽性至命。只是孝弟一统事。就孝弟中。便可尽性至命。如洒扫应对与尽性至命。亦是一统底事。无有本末。无有精粗。却被后人言性命者别作一般高远说。故举孝弟切近者言之。
○程子曰天理云者。这一个道理。更有甚穷已。是他元无少欠者。百理具备。得这天理。是谓大人圣神。
又曰学者先须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万物皆备于我。须反身而诚。若反身未诚则犹是二物有对。订顽备言此体。以此意存之。更有何事。必有事焉而勿正心。未尝致纤毫之力。此其存之之道。若存得便合有得。盖良知良能。元不丧失。以昔日习心未除。却须存习此心。久则可夺旧
霞谷集卷十六 第 444H 页
习。此理至约。惟患不能守。既能体之而乐。亦不患不能守也。
程子曰人只有一个天理。却不能存得。更做甚人也。
或问涵养。曰若造得到。更说甚涵养。(因论持其志。先生曰只这个也是私。然学者不怠地不得。)
程子曰三月不违仁。言其久也。然非成德之事。
(霞谷遗稿中有一编文字以诗诵为目者。其为编也。采掇诗之雅颂。如文王清庙等五篇。缉熙对越底语。录之于上端。而其下杂引论孟庸学易书及周程张说。而中间又引入数诗。大抵诗则是三分。其他经传儒先说则不翅七分。而特目之以诗诵何也。诗既录在上端。又入中间。而其他所引诸说。若皆类所录诗则蒙上文总名之曰。容或可也。而第下所引他说。未见其与诗相类。则其所命名之义。诚不可晓也。或曰诗诵之诵。本非诵字。此或列录诸经之际。先录诗颂而诵字是颂字之讹也。且诗诵二字本是上层列书者。而亦是误低下层书。如篇目之例者云。而此有霞翁手笔。非只有后人誊本。则不可谓亥豕之讹耳。或曰此不过列录诸说时时讽诵之。故目以时诵。诗字乃时字之讹云。此亦不然。霞翁手笔。其可诬乎。然则诗诵之义。可得其有所据耶。窃观上端所录雅颂。是对越在天之义。而其下所引经传周程之说。是天人一理之义也。盖天人一理。上下无间。特人不能常存诚敬。如对上天。故自间于天。必须常存诚敬。如对上天。然后乃可与天同德。然而必须常存诚敬。如对上天者。盖以天人一理。本自无间故也。此所以首揭诗篇。以明对越之功。而又取经传周程诸说。以證对越上天之本。而又遂蒙上文目之以诗诵。而以下文所引总归之于上文者也。第经传周程诸说。或有以赋受言之者。或有以尊举言之者。或有以裁成言之者。虽其语句未必一一如诗中语。而要之无非有关于对越上天之义。则此皆所以有取也。而若其人代之先后则只以其语意之紧慢而错综为录。亦无不可欤。至于中间所引数诗则何不并列于上端诸诗而乃列于中间耶。亦想其以为固与上端诗义不相远。而亦尤近于他经传诸说故耶。不敢臆断耳。又其中孟子良知良能。不忍人之心。始条理终条理。守约施博等语。未必合于天人一理之义。而入于此编者。盖亦以其皆是存天理之类故也耶。亦可只观其大体之
程子曰人只有一个天理。却不能存得。更做甚人也。
或问涵养。曰若造得到。更说甚涵养。(因论持其志。先生曰只这个也是私。然学者不怠地不得。)
程子曰三月不违仁。言其久也。然非成德之事。
(霞谷遗稿中有一编文字以诗诵为目者。其为编也。采掇诗之雅颂。如文王清庙等五篇。缉熙对越底语。录之于上端。而其下杂引论孟庸学易书及周程张说。而中间又引入数诗。大抵诗则是三分。其他经传儒先说则不翅七分。而特目之以诗诵何也。诗既录在上端。又入中间。而其他所引诸说。若皆类所录诗则蒙上文总名之曰。容或可也。而第下所引他说。未见其与诗相类。则其所命名之义。诚不可晓也。或曰诗诵之诵。本非诵字。此或列录诸经之际。先录诗颂而诵字是颂字之讹也。且诗诵二字本是上层列书者。而亦是误低下层书。如篇目之例者云。而此有霞翁手笔。非只有后人誊本。则不可谓亥豕之讹耳。或曰此不过列录诸说时时讽诵之。故目以时诵。诗字乃时字之讹云。此亦不然。霞翁手笔。其可诬乎。然则诗诵之义。可得其有所据耶。窃观上端所录雅颂。是对越在天之义。而其下所引经传周程之说。是天人一理之义也。盖天人一理。上下无间。特人不能常存诚敬。如对上天。故自间于天。必须常存诚敬。如对上天。然后乃可与天同德。然而必须常存诚敬。如对上天者。盖以天人一理。本自无间故也。此所以首揭诗篇。以明对越之功。而又取经传周程诸说。以證对越上天之本。而又遂蒙上文目之以诗诵。而以下文所引总归之于上文者也。第经传周程诸说。或有以赋受言之者。或有以尊举言之者。或有以裁成言之者。虽其语句未必一一如诗中语。而要之无非有关于对越上天之义。则此皆所以有取也。而若其人代之先后则只以其语意之紧慢而错综为录。亦无不可欤。至于中间所引数诗则何不并列于上端诸诗而乃列于中间耶。亦想其以为固与上端诗义不相远。而亦尤近于他经传诸说故耶。不敢臆断耳。又其中孟子良知良能。不忍人之心。始条理终条理。守约施博等语。未必合于天人一理之义。而入于此编者。盖亦以其皆是存天理之类故也耶。亦可只观其大体之
霞谷集卷十六 第 444L 页
相近。而不必切切比类而求之耶。)
霞谷集卷十六
[颂]
霞谷集卷十六
[颂]
霞谷集卷十六 第 445H 页
心体颂
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无有作好。无有作恶。遵王之道。(顾諟天之明命。○中也者。天下之大本。○立我烝民。莫非尔极。曰皇极之敷言。于帝其训。)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我固有之。)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为君止仁。为臣止敬。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率性之道。中节之和。○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若为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百姓日用。莫不饮食。夫妇之愚。察乎天地。(道不可离。可离非道。○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过此以往。未知或知也。)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文王望道而未之见。)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纯亦不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终日乾乾。君子终日对越在天。)
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无有作好。无有作恶。遵王之道。(顾諟天之明命。○中也者。天下之大本。○立我烝民。莫非尔极。曰皇极之敷言。于帝其训。)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我固有之。)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为君止仁。为臣止敬。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率性之道。中节之和。○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若为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百姓日用。莫不饮食。夫妇之愚。察乎天地。(道不可离。可离非道。○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过此以往。未知或知也。)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文王望道而未之见。)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纯亦不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终日乾乾。君子终日对越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