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x 页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劄录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31H 页
书传
 汉孔安国曰。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至于夏商周之书。虽设教不伦。雅诰奥义。其归一揆。是故历代宝之。以为大训。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春秋左氏传曰。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先君孔子生于周末。睹史籍之烦文。惧览之者不一。遂乃定礼乐明旧章。删诗为三百篇。约史记而修春秋。赞易道以黜八索。述职方以除九丘。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以下。讫于周。芟夷烦乱。剪截浮辞。举其宏纲。撮其机要。足以垂世立教。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轨范也。帝王之制。坦然明白。可举而行。三千之徒。并受其义。(程氏曰。所谓大道若性与天道之说。圣人岂得以去之哉。若言阴阳四时七政五行之道。亦必至要之理。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31L 页
非如后世之繁衍末术也。固亦常道。圣人所以不去也。或者所谓羲农之书。乃后人称述当时之事。失其义理。如许行为神农之言。及阴阳权变医方。称黄帝之说耳。此圣人所以去之也。五典既皆常道。又去其三。盖上古虽已有文字。而制立法度。为治有迹。得以纪载。有史官以识其事。自尧始耳。○今按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周公所录。必非伪妄。知春秋时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书。犹有存者。若果全备。孔子亦不应悉删去之。或其简编脱落。不可通晓。或是孔子所见。止自唐虞以下。不可知耳。今亦不必深究其说也。)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我先人用藏其家书于屋壁。(颜师古曰。家语云孔腾字子襄。畏秦法峻急。藏尚书,孝经,论语于夫子旧堂壁中。而汉记尹敏传云孔鲋所藏。二说不同。未知孰是。)汉室龙兴。开设学校。旁求儒雅。以阐大猷。济南伏生年过九十。失其本经。口以传授。裁二十馀篇。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百篇之义。世莫得闻。(汉艺文志云尚书经二十九篇。注云伏生所授者。儒林传云伏生名胜。故为秦博士。以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大兵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孝文时。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闻伏生治之欲召。时伏生年九十馀。老不能行。于是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颜师古曰。卫宏定古文尚书。序云伏生老不能正言。言不可晓。使其女传言教错。齐人语多与颖川异。错所不知。凡十二三。略以其意属读而已。陆氏曰。二十馀篇。即马郑所注二十九篇。是也。孔颖达曰。泰誓本非伏生所传。武帝之世。始出而得行。史因以入于伏生所传之内。故云二十九篇也。○今按此序言伏生失其本经。口以传授。汉书乃言初亦壁藏。而后亡数十篇。其说不同。盖传闻异辞尔。至于篇数。亦复不同者。伏生本但有尧典,皋陶谟,禹贡,甘誓,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方,多士,立政,无逸,君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32H 页
奭,顾命,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凡二十八篇。今加泰誓一篇。故为二十九篇耳。其泰誓真伪之说。详见本篇。此未暇论也。)至鲁共王。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殷周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王又升孔子堂。闻金石丝竹之音。乃不坏宅。悉以书还孔氏。科斗书废已久。时人无能知者。以所闻伏生之书。考论文义。定其可知者。为隶古定。更以竹简写之。增多伏生二十五篇。伏生又以舜典合于尧典。益稷合于皋陶谟。盘庚三篇合为一。康王之诰合于顾命。复出此篇并序。凡五十九篇。为四十六卷。其馀错乱磨灭。不可复知悉。上送官藏之书府。以待能者。(陆氏曰。共王汉景帝之子。名馀。传谓春秋也。一云周易十翼。非经谓之传。科斗虫名。虾蟆子。书形似之。为隶古定。谓用隶书。以易古文。二十五篇者。谓大禹谟,五子之歌,胤征,仲虺之诰,汤诰,伊训,太甲三篇,咸有一德,说命三篇,泰誓三篇,武成,旅獒,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周官,君陈,毕命,君牙,囧命也。其复出者。舜典,益稷,盘庚三篇,康王之诰也。其百篇之序文合为一篇。共为五十九篇。即今所行五十八篇。而以序冠篇首者也。为四十六卷者。孔疏以为同序者同卷。异序者异卷也。同序者。太甲,盘庚,说命,泰誓皆三篇共序。减八卷。又大禹,皋陶谟,益稷,康诰,酒诰,梓材。亦各三篇共序。又减四卷。通前减十二卷。以五十八卷。减十二卷。故但为四十六卷也。其馀错乱磨灭者。汨作,九共九篇,槁饫,帝告,釐沃,汤征,汝鸠,汝方,夏社,疑至,臣扈,典宝,明居,肆命,徂后,沃丁,咸乂四篇,伊陟,原命,仲丁,河亶甲,祖乙,高宗之训,分器,旅巢命,归禾,嘉禾,成王政,将蒲姑,贿肃慎之命,亳姑凡四十二篇也。今亡。)承诏为五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32L 页
十九篇。作传。于是遂研精覃思。博考经籍。采摭群言以立训传。约文申义。敷畅厥旨。庶几有补于将来。书序。序所以为作者之意。昭然义见。宜相附近。故引之。各冠其篇首。定五十八篇(今按此百篇之序。出孔氏壁中。汉书艺文志以为孔子纂书而为之序。言其作意。然以今考之。其于见存之篇。虽颇依文立义。而亦无所发明。其间如康诰,酒诰,梓材之属。则与经文又有自相戾者。其于已亡之篇。则伊阿简略。尤无所补。其非孔子所作明甚。然相承已久。今亦未敢轻议。且据安国此序。复合为一。以附经后。而其相戾之说。见本篇云。)既毕。会国有巫蛊事。经籍道息。用不复以闻。传之子孙。以贻后代。若好古博雅君子。与我同志。亦所不隐也。(陆氏曰。汉武帝末征和中。江充造蛊败戾太子。○今按此序。不类西汉文字。疑或后人所托。然无所据。未敢必也。以其所序本末颇详。故备载之。读者宜细考焉。)汉书艺文志云书者。古之号令。号令于众。其言不立具。则听受施行者弗晓。古文读应尔雅。故解古今语而可知也。(括苍叶梦得曰。尚书文皆奇涩。非作文者。故欲如此。盖当时语自尔也。○今按此说是也。大抵书文训诰多奇涩。而誓命多平易。盖训诰皆是记录当时号令于众之本语。故其间多有方言及古语。在当时则人所共晓。而于今世反为难知。誓命则是当时史官所撰。檃括润色。粗有体制。故在今日。亦不难晓耳。)孔颖达曰。孔君作传。值巫蛊。不行以终。前汉诸儒知孔本五十八篇。不见孔传。遂有张霸之徒。伪作舜典,汨作,九共九篇,大禹谟,益稷,五子之歌,胤征,汤诰,咸有一德,典宝,伊训,肆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33H 页
命,原命,武成,旅獒,囧命二十四篇。除九共九篇。共为十六卷。盖亦略见百篇之序。故以伏生二十八篇者。舜典,益稷,盘庚三篇,康王之诰及泰誓三篇共为三十四篇。并伪作二十四篇十六卷。附以求合于孔氏之五十八篇四十六卷之数也。刘向,班固,刘歆,贾逵,马融,郑玄之徒。皆不见真古文。而误以此为古文之书。服虔,杜预亦不之见。至晋王肃。始似窃见。而晋书又云郑冲以古文授苏愉。愉授梁柳。柳之内兄皇甫谧。又从柳得之。而柳又以授臧曹。曹始授梅赜。赜乃于前晋。奏上其书而施行焉。(今按汉书所引泰誓云诬神者。殃及三世。又云立功立事。惟以永年。疑即武帝之世所得者。律历志所引伊训毕命字画。有与古文略同者。疑即伏生口传。而晁错所属读者。其引武成。则伏生无此篇。必是张霸所伪作者矣。)
 今按汉儒以伏生之书为今文。而谓安国之书为古文。以今考之。则今文多艰涩。而古文反平易。或者以为今文。自伏生女子口授晁错时失之。则先秦古书所引之文。皆已如此。恐其未必然也。或者以为记录之实语难工。而润色之雅词易好。故训诰誓命。有难易之不同。此为近之。然伏生倍文暗诵。乃偏得其所难。而安国考定于科斗古书错乱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33L 页
磨灭之馀。反专得其所易。则又有不可晓者。至于诸序之文。或颇与经不合。而安国之序。又绝不类西京文字。亦皆可疑。独诸序之本不先经。则赖安国之序而可见。故今别定此本。壹以诸篇本文为经。而复合序篇于后。使览者得见圣经之旧。而不乱乎诸儒之说。又论其所以不可知者如此。使学者姑务沉潜反复乎其所易。而不必穿凿傅会于其难者云。(以上出朱子大全杂著尚书卷。愚按朱子注尚书。仅止于大禹谟。而首载孔安国序及汉艺文志。唐孔颖达说。又为总说于其下。以见经文之显晦本末。及古文今文之同异多寡。盖如论孟集注。首载序说之例矣。蔡氏集传。亦循朱子之旧。故尝见唐本。以此并载于首卷。而乡本则尽删之。其误殊甚。玆并录之。俾有所考焉。○又按朱子既云复合序篇于后。使览者得见圣经之旧。则蔡传想必依此。而唐本亦不见载。岂自永乐本删之耶。未可知也。)
 愚按孔壁古书百篇。其五十八篇。孔安国既作传而行之。其四十二篇。简编磨灭而不传于后矣。然在秦火以前。则百篇者必皆通行于世。而未有彼此之异也。第自春秋内外传。以至四子百家所引书曰者。即皆五十八篇之文。唯汉书有引逸书数句者。而百篇之外。逸书尚多。则亦未必其为四十二篇之文。何其引彼者偏多。而引此者偏少也。战国之世。圣学不明。书经之多错简脱误。固无足怪。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34H 页
至若孔氏家藏。则乃夫子之所刊定。子思之所讲读者。宜其无讹误。而如洛诰之脱简。梓材之错杂。壁本与伏生本。少无异同何也。书序一篇。未知何人所作。而其非夫子之作审矣。则壁本之以此同编于书经。又何故也。朱子疑安国序文。绝不类西汉文字。其文可疑。则其说亦可疑也。百篇之说。只当处以传疑之法。恐未可专信也。
  尧典
 南礼曾氏曰。唐虞有神明之性微妙之德。使由之者不能知。知之者不能名。而记事者。不惟其迹。并与其深微之意而传之。小大精粗无不尽。本末先后无不白。使诵其说者。如出乎其时。求其旨者。如即乎其人。○按尧典一篇大旨有四。首节总言尧德业辉光之盛。即一篇之纲领也。第二节言尧之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而以明峻德为首。即上文所谓钦明文思允恭克让也。至于万邦和黎民雍。即所谓光被四表格于上下也。此则治乎人事者也。第三节以下。治乎天道者也。人事尽于下。天道明于上。夫子所谓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巍乎其有成功。焕乎其有文章者也。第九节以下。将以禅舜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34L 页
终之。故于此首叙丹朱。丹朱有启明之称。非尧之至明至公。何以知其嚚讼之不可。而又岂以天下之大。不传之子。而传之人乎。且如共工之僝功。鲧之有能。驩兜荐之。四岳举之。而尧皆曰不可。若舜则深山之一匹夫也。才闻师锡。而便曰俞。妻以二女。遂禅天下。于以见其则哲之明。与贤之盛。为千古帝王之首也。
朝方出之日。(寅宾出日传。)○夕方纳之日。(下文寅饯纳日传。)
 沙溪曰。朝时祭之故曰朝。夕时祭之故曰夕。○按下敬致传曰。以夏至之日中。祠日而识其景。盖举夏以见春秋之亦祠也。
曰明都。 敬致。
 按曰明都三字。恐本非脱文。以旸谷昧谷幽都三方例之。则可见南宅之为明都。故不言也。孔氏传亦曰北称幽则南称明。从可知也。敬致亦兼冬夏言。周礼冬夏致日。即其法也。于仲冬不言者。既言于仲夏。则仲冬之致可知也。盖叙四宅。多互文。如言宅西则嵎夷之为东可知。言南交则朔方之为北可知。星鸟举其象。星火举其次。星昴星虚举其星。而于朔曰幽都。于夏言敬致者。皆举其一而互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35H 页
见之也。
日永。昼六十刻也。(日永星火传。)
 按此据旧历法言也。旧法一日为百刻。故昼极长六十刻。极短四十刻。春秋分。昼夜皆五十刻。今历法一日九十六刻。故昼极长五十八刻六分。极短三十七刻九分。中为四十八刻。下文论岁差及度数日法。皆与今历法不同。读者详之。
平在朔易。
 按东作南讹西成。皆为一事。朔易是兼两事。既以终今岁之事。而又以始嗣岁之功。于豳风七月篇。亦可见矣。故传曰除旧更新。所当改易之事也。(冬有终始之义。故属于冬者。皆有二。详见易乾彖小注朱子说。)其不曰平秩而曰平在者。以其事非如耕耘收穫之有序者。故只当察视以董之耶。
汝能庸命。巽朕位。
 按此与大禹谟汝惟不怠总朕师。语意正类。不怠非赞禹之语。则用命岂是赞岳之语。盖谓汝能用我命而逊我位乎。集传所释其意甚明。今谚解曰汝能庸命니巽朕位져。恐失经传本旨。当改云汝能庸命야巽朕位아。○(按谚解虽以传说为主。错看误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35L 页
解者甚多。今以其最著者。略为辨论。而亦未暇细究云。)
  舜典
 按舜典叙法。与尧典有异。盖由侧陋而徵庸。而摄政而陟位者。为尧之所未有。则其叙法固不得而同也。摄政之初。一番整顿。故有班瑞巡狩象刑四罪等事。陟位之初。又一番整顿。故有询四岳咨十二牧命九官等事。厥后则考绩黜陟而已。更无一事见载。夫子所谓恭己南面。无为而治者也。
只以慎徽五典以上。接帝曰钦哉之下。(篇题)
 尤庵曰。以上之上。疑为下字之误。而古今华乡本。皆作上。愚不敢自有之矣。○按若以只以慎徽五典为一句。以上接帝曰钦哉之下为一句。则亦可通。而第上下两以字字意俱叠。终为可疑。
用王范之注。(上同)
 沙溪曰。王王肃。范范宁。
大航头。(上同)
 沙溪曰。大航以舟作桥而济人。在建康朱雀门外。
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
 按孟子言尧丧三年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朝觐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然后。乃践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36H 页
天子位。今集传虽载汉孔氏丧三年后即位之说。然其下又引春秋国君之遭丧明年。即位改元。而以孔氏所言。谓不知何所据。则盖似以明年正月为正也。与孟子说异。○此篇末章曰。舜生三十徵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是即总叙舜始终也。其所可徵信者。无过于此。今以经考之。自徵庸之岁。历试三载。又居摄二十八载而尧崩。则政合于三十在位之文。若尧丧三年。犹未即位。则何以曰三十在位耶。舜之命禹曰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禹之摄。又十七载。(此则经虽无文。见于孟子及史记者甚明。)而舜崩则亦合于五十载陟方之文。若舜陟位。果在三年之后。则五十载。并此三年。当为五十三年。何以曰五十载。陟方乃死耶。若曰五十载。自三年丧毕始计。则此三年者。于上下文。俱无所属。其可乎哉。可见汉孔氏三年后即位之说。为无所据也。
帝曰夔。 帝曰龙。
 按舜命九官。济济相让。而稷,契,皋陶无所让者。仍旧职而申命故也。夔,龙新受命。而亦无所让何也。岂二人受命。在于九官之终。而一时贤才。已尽登用。更无可让者而然欤。殊未可晓。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36L 页
典乐。教胄子。
 朱子曰。古者教人。多以乐。如舜命夔之类。盖终日以音声养其情性。亦须理会得乐。方能听。
出纳朕命。惟允。
 金农岩曰。朕命者。君之教令也。集传以命令政教与敷奏覆逆。分两边说。以配出纳二字。经文只云朕命。则敷奏覆逆。是自下而上者。恐于朕命无当。然朱先生当非不知而为此说也。盖纳言为名。主于采纳群言。则不特承布君命而已。故舜之命龙。首以堲谗之语。其意可见。虽只称朕命。而所包实广。出纳二字。可以推见。集传所解。虽若有出于经文之外。而深得当日命官之意也。○按此说固好。而恐亦不必如是费力。纳言之职。政在于宣布君命。敷纳庶言。其曰朕命。特举其大且重者为言耳。集传所释。初无可疑。况覆逆。即缴还之谓。则岂非所以纳朕命者乎。○诗烝民出纳王命。传曰出承而布之也。纳行而复之也。行而复之。盖如后世复命回启之类。与此传似少异。然纳字之义。不但为覆逆一事也。与此参看似好。
  大禹谟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37H 页
从逆凶。
 农岩曰。从逆不必谓大恶。即一念之邪。一事之失。即是逆理。便有凶之机。
嘉言罔攸伏(止)不废困穷。
 农岩曰。舍己从人。故嘉言罔伏。不废困穷。故野无遗贤。
  皋陶谟
何迁乎有苗。
 金三渊曰。注云不言鲧。为亲者讳。似将举论。在可否商量间者然。其言极未安。
自我五礼。五庸哉。
 按五礼。即五典之礼也。盖父子有父子之礼。君臣有君臣之礼。兄弟以下莫不皆然。惇五典。所以笃天叙之伦常也。庸五礼。所以明天秩之节文也。集传说。盖亦此意。而但释五礼字。犹欠分晓。
朕言惠。可底行。
 按皋陶陈谟既毕。乃曰我所言。果皆顺理。可致于行否乎。禹曰然。乃言信可底于有功。皋陶复自谦曰我未有所知云尔。蔡传说。既未甚明。而谚解乃曰朕言惠야可底行이니이다是以此为皋陶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37L 页
自赞之辞也。君臣上下交相勉戒之时。皋陶不应如是自赞。既如是自赞。则不应复曰予未有知。殊可疑。
  益稷
帝曰来禹。汝亦昌言。
 三渊曰。帝使禹昌言。而禹逡巡不敢。只举其治水艰辛状而历言之。虽其儆戒之意。寓于其中。而终非昌言。皋陶所谓师汝昌言者。乃导之使言。将有所师法也。下文慎乃在位以下。方是为昌言也。
宗彝虎蜼。取其孝。(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章传。)
 
沙溪曰。蜼尔雅注。似狝猴而大。黄黑色。尾长数尺。尾末有歧。鼻向上。雨即自悬于树。以尾塞鼻。按宗彝宗庙之器。而画虎蜼者。画虎固取其孝。而蜼则未见其取孝之證。或曰是器本为宗庙祭享之用。故云取孝。未知是否。○唐孔氏曰。郑玄云宗彝。谓宗庙之郁鬯樽也。虞夏以上。盖取虎彝,蜼彝而已。
絺。郑氏读为薾。紩也。(上同)
 沙溪曰。薾韵会音纸。紩音轶。缝也。
衮冕九章(止)虎蜼为首。(上同)
 郑氏曰。冕服之名。皆取章首为义。衮冕九章。以龙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38H 页
为首。龙首卷然。故以衮为名。鷩冕七章。华虫为首。华虫即鷩雉也。毳冕五章。虎蜼为首。虎蜼毛浅。毳是乱毛。故以毳为名。
明庶以功。
 朱子曰。明庶以功。恐庶字误。只是试字。
搏。至也。(搏拊琴瑟传。)
 沙溪曰。至谓轻手取声。
脂者膏者。(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章传。)
 沙溪曰。说文。戴角者脂。无角者膏。
  禹贡
奠高山大川。
 按古注云奠定也。定其差秩。祀礼所视。盖以奠为定。其祀秩也。集传云奠定也。定高山大川。以别州境也。盖以奠为定其疆界。而下载曾氏秩祭之说。似以备一说也。窃意兼用两说。其义乃备。盖本表识以定疆域。又仍以秩其祭也。于经文九山刊旅可见。
十有二壤。 五物。(厥土惟白壤传。)
 沙溪曰。十二壤。分野十二。五物。五地之物。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38L 页
可搏可埏。(厥土赤埴坟传。)
 沙溪曰。搏之言拍也。埏。和土也。
矢之笴。(厥贡惟金三品章传。)
 沙溪曰。笴贾我切。箭茎也。
漆林之征。二十有五(厥贡漆枲传。)
 沙溪曰。有周礼作而二十而五者。二十分而税其五也。
山再成曰伾。(导河积石章传。) 再成曰陶。(导流水章传。)
 沙溪曰。申敬叔曰再成之说。以原注考之。则似是水陆变迁决齧。流凿而后。山为山水为水。故曰再成云。任叔英曰再成。山之重叠者也。
东汇泽。为彭蠡。
 三渊曰。朱子于禹贡彭蠡条。谓禹遣其官属。而官属畏三苗。亦不敢深入。依俙望见云云。若然。禹之作事。大段疏率。何足为神禹乎。此等处只合阙疑。○按蔡传此章。全用朱子彭蠡辨。彭蠡今无可寻。故以鄱阳湖当之。而鄱湖非东汇。又非汉水所汇。与经文绝不相应。故所以有此疑。然此亦无可考徵。未敢断以为然也。朱子之时。去禹贡数千载矣。其间山川之变易。势无足怪。湖泽之属为尤甚。如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39H 页
吴之临平湖。久塞自开。杭之西湖。亦被葑田侵塞。观于东坡奏状。可知。且如长安之渼陂。亦一巨浸。而明人所记云稻畦极目。渼陂古迹。茫然不可寻。今彭蠡亦湖也。安知禹时之东汇为彭蠡者。岁久湮塞而后。又南汇为鄱阳乎。且集传云庐江之北。有巢湖者。为合东汇北汇之文。然巢湖源浅。鄱阳湖方五六百里。不应记小而遗大也。以宋时则诚然矣。又安知在禹之时。巢湖大而鄱湖小。又或初无鄱湖者乎。要不可以后世之所睹。遽断禹贡之虚实也。是则然矣。而惟汉水之南入于江。而又东出为汇云者。乃其绝不可晓者也。济水之绝河为荥。以二水清浊之异而可辨之也。今江汉之水既合之后。无以复辨。则虽有东出而汇者。何以知为汉水之独出。而江水不与者乎。朱子于此辨之已悉。若如郑渔仲说。以经文十三字。断以为衍。则都无事矣。然于导江章东迤北汇。又复窒得。并此而谓衍。则经文衍字。亦不应若是其太多也。朱子于书云无强通其所难通。又云禹贡地理。不须大段用心。以今山川都不同了。以此观之。彭蠡辨。岂亦一时未定之说。而九峰遽引之于集传也耶。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39L 页
津渠势改。寻梁脉水。(导沇水章传。)
 沙溪曰津渠势改一句。寻梁脉水一句。寻梁谓寻其梁脊也。脉水谓證脉其水道也。
五百里甸服。
 按禹贡之最不可晓者。五服说也。山川容有古今之变易。方舆幅员。岂或有古今之赢缩耶。以天下大势论之。冀州乃天下之东北。非天下之正中也。今以冀甸为中。而东西南北各二千五百里。井井方方。画若棋局。决是事理之成不得者。一可疑也。且以九州疆域言之。青,徐,兖,豫,荆,杨,梁,雍八州。皆在冀州以南。冀以北无一州焉。今若以冀为中。则是一冀之大。兼八州而半天下也。先王之画野分州。不应若是其相悬也。二可疑也。禹功之施于冀州者若梁岐太原衡漳恒卫。见于导山者若析城王屋太行恒山。皆在宋河东河内河中等府。中距尧都想不过千里远近。果于其外。更有一千五六百里之地。则亦岂无山川之所经略者。而何其一不经见也。三可疑也。冀之北。虽尽辽蓟之境。恐不及二千五百里。如南之九江以南。西之弱水流沙。距冀必已过二千五百里。四方道里。何得云均齐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40H 页
方正耶。四可疑也。或以为四方之过于二千五百里者。勿令逾制。未满二千五百里者。不必取足。然弼成五服。至于五千。乃禹所自言也。禹岂以其所不足之地。强称五千。有若后世夸大之言耶。五可疑也。蔡传云声教所及。地尽四海。而疆理则只以五服为制。然要荒二服。已为蛮夷之区。则疆理内外。何所区别。而中华之域。又何其狭小之甚也。六可疑也。反复思量。终不得其说。姑记之。以俟知者。
  五子之歌
民可近。不可下。
 
按传曰以其疏。故谓之下。然似亦有贱而陵之之意。中庸曰在上位。不陵下。盖亦此意。
予临兆民。凛乎若朽索之驭六马。
 按传。以予为五子自称。然临兆民云云。似非五子之自言者。岂上章至此。皆为皇祖之训耶。不然则恐是假说泛称之辞耳。
  仲虺之诰
 农岩曰。仲虺诰中。仁义礼智信五德皆具。尚书五十八篇。惟此为然。
仲虺。奚仲之后。(篇题)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40L 页
左传定元年。薛宰曰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注奚仲为夏禹掌车服大夫。
矫诬上天。
 沙溪曰。谚解释以矫诬以上天之意。盖从注说。未知注说。不违于本文耶。
懋茂也。与时乃功懋哉之义同。(德懋懋官传。)
 沙溪曰。懋哉注懋勉也。此传既曰懋茂也。而又曰与懋哉同者何也。
佑贤辅德(止)邦乃其昌。
 
按兼弱攻昧取乱侮亡。似指汤十一征及伐桀之事。当中虺作诰之时。罪人黜伏。天下大定。政宜偃武修文。与万方更始。岂可复以攻取征伐之事导其君耶。朱子曰如说推亡固存处。自是说伐桀。德日新以下。乃是勉汤。(见篇题小注。)今蔡传以佑贤辅德以下。并为劝勉之语。未详何据。○朱子书说之见于大全语类者。蔡传或从或不从。而其不从处。求诸经旨。较为衬切。意其亲承晚年口授者居多。(说见集传序。)然不如朱子本说处。间亦有之。读者宜详之。
  伊训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41H 页
伊尹祀于先王。
 按传曰先王汤也。其下文曰伊尹至商之祖庙。遍祀商之先王。而以立太甲告之。上下径庭。不可晓。
奉嗣王。祗见厥祖。
 按传云伊尹奉太甲。以即位改元之事。祗见厥祖。则摄以告庙也。此谓非奉太甲躬见。而只以太甲即位之事告之也。然经文曰奉嗣王。又曰祗见厥祖。则是岂但以文告之谓哉。朱子答康王之诰释丧服被衮冕之问。曰如伊训元祀十有二月。亦是新丧。伊尹已奉嗣王。祗见厥祖。固不可用凶服矣。是则朱子亦以为太甲之躬见也。此等处绝未可详。
明言烈祖之成德。
 按传云烈。功也。盖谓以汤有功而称烈祖也。然窃意烈祖。是汤之庙号也。尧舜之世。已有艺祖文祖之号。汤之后孙。亦有高宗中宗之号。以汤受命之祖。似不应独无庙号。且商颂及此篇及太甲。皆称烈祖。则何以知其不为庙号。而但以有功之祖称之者耶。朱子于猗那传。直曰烈祖汤也。盖不用毛传。有功烈之说矣。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41L 页
百官揔己之职。以听冢宰。则摄而临群臣也。(首章传。)
 按所谓揔己以听者。君未有命戒。故百官各揔其职。以听命于冢宰而已。若冢宰之摄临群臣。则经传之所未概见者也。摄以告庙则可。摄以临朝则不可。苟如是说。则汉儒所谓周公负扆而朝诸侯者。亦未为过耶。
周建子矣而(止)寅月起数。周未尝改也。(上同)
 按周之改月不改月。终未可详。秦汉之不改月。何足为周时之明證乎。四月维夏。六月徂暑。诗固有是语。而孟子之言七八月之间旱。及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岂非以周正计月者乎。故朱子于此有当时并行之疑。又以春秋春王正月一句。为不可解。恐当从朱子说。
其刑墨。
 沙溪曰。墨刑与叔向所谓昏墨者异。注说合而言之。可疑。○按昏墨贼杀。乃刘侍讲说。盖自为一义也。然于经文其刑墨。绝难会通。岂以不匡之罪。同之于昏墨而贼杀之云耶。
尔惟德罔小(止)坠厥宗。
 按谚解曰尔惟德이어든罔小ㅣ어다万邦의惟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42H 页
庆이니이다尔惟不德이어든罔大ㅣ어다坠厥宗리이다。此恐误甚。传曰勿以小善而不为。万邦之庆。积于小。勿以小恶而为之。厥宗之坠。不在大。盖善无小恶无大之意。若如谚解。则不德之大者。方有坠宗之惧。而其小者犹无害也。当改云尔惟德이면罔小ㅣ라尔惟不德이면罔大ㅣ라。
  盘庚
 朱子曰。盘庚更没道理。不知是何故。说得都无头。只说道要迁。更不说道自家如何要迁。如何不可以不迁。万民因甚不要迁。要得人迁。也须说出利害。今更不说。○按商书多简直峻洁。周书多委曲繁缛。质文之异。尚亦可见于文字之间矣。但三庚聱牙。已开五诰门户。此殊不可晓。
播告之脩。
 按播告之脩。传无所释。窃意修如交修予之修。谓以所当修之事布告之也。
逸口尚可畏。(其发有逸口传。)
 按详经文之意。非以逸口为可畏。谓以发逸口而被箴言为畏也。一时箴言犹可畏。况我制汝生杀之命乎。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42L 页
具乃贝玉。
 按耿地滨河。为舟舶商贾之会。世家贵族。化居射利。以蓄货相尚。不惟其重迁者在是。蠹国害民。莫此为甚。故盘庚深恶而痛戒之。下篇朕不肩好货。无总于货宝。皆此意也。
  说命
说筑傅岩之野。
 按传曰筑。居也。今言所居。犹谓之卜筑。然孟子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史记亦云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蔡氏皆不从而断以为居。未知何据。
惟甲冑起戎。
 朱子曰。甲冑所以御戎也。然亦能兴戎。如秦筑长城以御胡。而致胜广之乱也。
惟干戈省厥躬。
 按谚解曰惟干戈省厥躬샤恐误。起羞起戎在笥省躬。各是一事。王惟戒玆。总戒此四者。若如此解。则王惟戒玆。为只承在笥省躬两事矣。当改云省厥躬쇼셔。
人求多闻。
 按谚解曰人을求多闻은。此恐错看传文也。传云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43H 页
求多闻者。资之人。盖求多闻者。固不可不资之于人。而资之于人。正所以求我之多闻也。岂可不求我之多闻。而只求人之多闻者乎。经文人字。犹言凡人也。传又云人求多闻者。是惟立事。则其意可见。当改云人求多闻은。
惟敩学半(止)厥德修罔觉。
 西山真氏曰。言敩之与学。各居其半。我之所教。仅能半之。高宗于此。尤当自力。必也一念终始。常在于学。无少间断然后。德之所修。有不知其然而然者。曰终始。不曰始终者。学无止法也。(大学衍义。)○按西山此说。即从吕氏葛氏说。(见小注)与传说不同。而亦自通顺无碍。未见其近于释教机权者然。今传亦非蔡氏刱说。即本朱子说。与大学之明德新民。中庸之成己成物。恰恰相符。而于终始字。尤为衬切。当以此为正。而西山说。且备一义。其亦可耶。
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
 按此段谚解亦误。当改云监于先王成宪시사其永无愆리이다。观于传所引孟子言。则其意可见。
  微子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43L 页
左传蔡克许云云。(末章传。)
 按微子之去。果如传说。特去其位而逃遁于外。则武王克商之后。自当访求而礼命之。岂有微子面缚衔璧。自诣军前之理哉。且武成记武王初政详矣。但曰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闾。而无一语及于微子。其无释缚焚榇之事。亦已明矣。论语论三仁云微子去之而已。不言其所去之地。归周与不归周。虽未可详知。左传逢伯之言。尤涉诞谩。亦何足为据耶。○微子之命恪慎克孝。传曰抱祭器归周。亦其一也。与此传不同。殊未可知。
  
泰誓
过。责也。今民皆有责于我。谓不正商罪。(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传。)
 沙溪曰。武王之言。即论语所谓万邦有罪。罪在朕躬之意。注说不同可疑。申敬叔曰。汤与武王之言。论语所谓则皆断章取义耳。以书经本辞见之。则汤之言。纯乎责躬。武王之言。则决之曰今朕必往。一章之旨其重在此。书注不得不如此。
  武成
死魄。 生明。
 朱子曰。日为魂月为魄。魄是暗处。魄死则明生。书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44H 页
所谓哉生明是也。月受日之光。魂加于魄。魄载魂也。
  洪范
彝伦攸斁。 彝伦攸叙。
 按彝伦。即指洪范九畴也。武王将访洪范九畴之道于箕子。故谦言不知彝伦之攸叙。以发其端。箕子乃以洪范九畴为对言鲧之汩陈。天不畀洛书。故九畴无以叙。即彝伦之攸斁也。禹之嗣兴。天乃出洛书。故九畴得以叙。即彝伦之攸叙也。洪范九畴。乃叙彝伦之大法。洪范与彝伦。不可作两般看。小注吕氏说鲧汩一身之彝伦者恐误。
鲧则殛死。
 古注曰。放鲧。至死不赦。○语类曰。伊川说殛死。只是贬死之类。
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
 朱子曰敛底即是尽得这五事。以此锡庶民。便是使民也尽得此五事。尽得五事。便有五福。又曰敛者非取之于外。亦自吾身先得其正然后。可以率天下之民。以归于正。此锡福之道也。○按朱子又一说见载小注。云取则于此。各正其身。顺理而行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44L 页
则为福也。引孟子君仁莫不仁以明之。此与上第二条合。蔡传所谓使人人观感而化。似亦从此义也。然第一条尽得五事。便有五福者。恐最合于经文本意。
无偏无陂(止)归其有极。
 按传所谓偏陂好恶。己私之生于心也。偏党反侧。己私之见于事也者。即本朱子说也。语类亦曰无偏无党以下数语。皆是皇之所建。皆无偏党好恶之私。天下之人。亦当无作好作恶。便是遵王之道。遵王之路。皆会归于其极。皆是视人君以为归。以此观之。自无偏无陂。至无反无侧。皆是皇极之建也。自遵王之义。至王道正直。皆是民之会归于极也。谚解所释甚误。当改云无偏无陂면遵王之义며无有作好면遵王之道며无有作恶면遵王之路리라
曰皇极之敷言。
 三渊曰。皇字当截出。与凡厥庶民作对也。皇则如此。民则如此。作双立说。帝以是训皇。皇以是训民。又是三层说。如是分析。又归于混融吻合。方为昭晰。○按下文庶民下。但曰极之敷言。则可见皇字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45H 页
之别有义。而不可连极为读也。传意亦然。而谚解以皇极之敷言为一句恐误。
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按朱子皇极辨。以此仍为箕子之言。上段小注夏氏说。亦以二曰字。皆为箕子更端之言。如是为解。以作总结之辞。甚觉平顺。又语类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则许多道理。尽在此矣。其意尤分晓。蔡传之以曰为民之辞者。反涉迂回。又少意味。殊不可晓也。
沈潜刚克。高明柔克。
 
三渊曰。沈潜高明。只就质偏德孤处。而和之以刚与柔。如宽而栗。直而温之类。盖言其矫揉德性也。
惟辟玉食。
 三渊曰。洪范注。终似草略。如玉食。亦无训诰。陋儒或解以稻饭。极可笑。然则荆扬之人。可以废食乎。天官玉府。王斋则供食玉。玉纯阳之精。屑而食之。助精明之养。惟斋时为然。不常如此。可知为至贵所享也。玉食。举要言之也。凡玉玺黄屋锦衣。皆人君表尊之物也。○按三渊说。固为有据。而旧说以为珍异之食者。较似平顺。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45L 页
衍忒。
 按朱子所云推衍卜筮之变者。的确可从。而蔡传不从。乃曰所以推人事之过差。未知其为稳当。易系曰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岂待人事之过差然后。方可以推占乎。况上下大同。而龟筮协从者。亦岂为人事之过差者耶。
汝则从。龟从。筮从。
 唐孔氏曰。此与下二事。皆是三从二逆。除龟筮外。有汝与卿士庶民分三者。各为一从二逆。嫌其贵贱有异。从逆或殊。故三者各以一从为主。见其为吉同也。不言四从一逆者。吉可知。不暇言之也。四从之内。虽龟筮相违。亦为吉。以其从者多也。若三从之内。龟筮相违。虽不如龟筮俱从。犹胜下龟筮相违。二从三逆。盖以从多者为吉也。若汝卿士庶民皆逆。龟筮并从。则亦是二从三逆。而经无文者。若君与臣民皆逆。本自不问卜矣。何有龟从筮从之理也。○按龟筮共违于人。亦是三从二逆而不得为吉者。以鬼神之灵。有逾于人谋也。然大人之与鬼神合其吉凶者。自应无此矣。
八庶徵。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46H 页
唐孔氏曰。庶徵不言一曰二曰者。为其来无先后也。依五事所致为次。
  旅獒
王乃昭德(止)惟德其物。
 林沧溪曰。今解直从武王言之。非传之意也。传云德之致。谓上文所贡方物。则是承上文明王慎德致物而言。又云王者则是泛言王者。非指武王明矣。
狎侮君子。 狎侮小人。
 按此君子小人。恐皆以位言也。孟子曰。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故或劳心。或劳力。盖劳心者。大人之事。故于君子言尽其心。劳力者。小人之事。故于小人言尽其力。今传君子以德言。小人以位言。恐似斑驳。
  金縢
是有丕子之责于天。
 按朱子以晁氏上帝责取三王侍子之说为好。而蔡传不从。断以为三王任保护元子之责。以其义则正矣。但与下文。意不相属。故疑其有缺文。缺文有无。亦何可知也。且止以保护元子之责。请命于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46L 页
三王。则己之善事鬼神。武王之不能事鬼神。何关于保护之责耶。
我之弗辟。我无以告我先王。
 按辟之或读为避。或以为致辟。自汉儒已有两说。朱子初主孔氏致辟之说而力斥郑氏。后更主郑说。今传所载。即朱子后来说也。其后诸儒之论。尚多从违之互歧。然窃尝反覆究之。方其流言之始也。三叔之罪未得。成王之疑方深。而乃不恤心迹之未明。不待君命之肯许。遽兴大兵而行显戮者。其果合于圣人尽变之道乎。孔氏既以辟为致辟。故以下文居东为东征。罪人斯得。为诛管蔡。果如是则作史者。当据实直书。以示天下后世。何所嫌忌。而故为此廋辞婉笔。不曰东征而曰居东。不曰诛之而曰斯得乎。居之与征。其旨燕越。得之与诛。语尤不伦。则其非为东征也明矣。且鸱鸮之诗。作于居东之时。而无毁我室之喻。风雨漂摇之忧。可见艰虞之方棘而王室之岌岌也。是岂黜殷诛管后所为者乎。致辟之说。求之事势而难通。考之经文而不合。朱子之断以为避。信见其的确不易。而后人纷纷之说。可以一切扫去也。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47H 页
公命我。勿敢言。
 按周公代某之祝。盖于父子兄弟之间。自尽其至诚恻怛之意。侥倖于感格鬼神。斡旋死生。其情至切。其事甚秘。其不欲烦播中外者。乃事理固然。孔注说。未见其非是。何蔡氏斥之之深也。
  大诰
敉宁武图功。
 按小注林氏说。以武图功。为武王所图之功者。似可通。蔡传既以武训继则于下图功。语脉间断。故又足其意。以为继嗣武王所图之功。舍却本有之武字。而乃反自外搀入武王来。未知果如何也。
前宁人。
 按传以宁人为武王之大臣。然下文曰天亦惟休于前宁人。曰率宁人。有指疆土。天休之集。疆土之定。是岂指大臣而言者哉。窃意宁王宁考宁人。皆谓武王。江汉诗告于文人注。以文人为文王。此可为的證也。
주-D001考翼
 按此传云父老敬事者。又下厥考翼。传云父敬事者也。所谓父老者。即是凡民耆老。恐不可与父同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47L 页
称为考翼。窃意此考翼。亦以父兄言。凡在父兄之列者。皆可谓父兄也。如春秋传宋元公曰寡人不能事父兄。可见。但下考翼。专以父为言耳。
天亦惟庸勤毖我民。若有疾。
 林沧溪曰。传云四国勤毖我民。亦异于经旨矣。经旨若曰天亦方勤劳我民。如人有疾。不可不速治而底豫也。
尔亦不知天命不易。
 按天命不易。又见于君奭。骏命不易。命之不易。亦见于诗。皆谓天命之不易保也。此亦恐是此意。言今予东征。图终前功。盖不敢坠我宁考寡命。汝乃惮于征役。俾予不克尽堂构之责。是汝不知天命之不易保也。蔡传乃以不敢违越释不易。与君奭传不同。殊未可晓。
  康诰
召公奭赞采。 康叔封布玆。(篇题)
 沙溪曰。史记注赞佐也。采币也。玆藉席之名。诸侯病曰负玆。一作苙。公明草也。
不迪则罔政在厥邦。
 按此段谚解亦误。当改云不迪이면即罔政在厥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48H 页
邦이니라。传曰苟不有以导之。则为无政于国矣。其意甚明。
爽惟天其罚殛我。
 按此句谚解亦误。当改云天其罚殛我ㅣ시라도
  酒诰
厥或告曰群饮(止)予其杀。
 按予其杀之为未必杀。传已论之矣。但此群饮。承上章为说。则非谓商民。盖指上文太史友以下。小注刘氏说是也。殷诸臣之湎于酒者。犹勿杀而姑教之。况在殷之小民乎。且小民之有罪者。康叔自可诛之。何必执归于周耶。以末章勿辩乃司。民湎于酒之辞观之。自上节以至篇终。皆以臣言而非以民言者明矣。
  召诰
南望三途(止)无远天室。(篇题)
 沙溪曰。三途。在陆浑南。岳鄙。岳盖河北太行山。鄙都鄙之鄙。谓近岳之邑。天室。或曰谓嵩山太室,少室峰。或曰营室星。史记此文之上。有依天室之文。注依天之宫室也。
用牲于郊。牛二。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48L 页
孔传曰。郊天以后稷配。故二牛。疏曰礼郊用特牲。不应用二牛。以后稷配。故二牛也。郊特牲及公羊传。皆云养牲以养二。帝牛不吉。以为稷牛。○按蔡传曰郊。祭天地也。故用二牛。盖谓合祭天地。故各用一牛也。天地之合祭分祭。祭地之于社于北郊。乃是古今典礼一大讼。朱子于此亦有异同两说。有非末学之所敢轻议。故姑此记之。以见其槩云。(大全召诰注解。亦用旧说。)
乃社于新邑。牛一羊一豕一。
 孔传曰。告社稷。用太牢也。社稷共牢。疏曰经有社无稷。稷是社类。知其同告之。郊特牲云社稷太牢。二神共言太牢。故传言社稷共牢也。
天既遐终大邦殷之命。
 按谚解曰殷之命시며恐误。当改云殷之命이라。
日东景夕(止)日北景长多寒。(自服于土中传。)
 沙溪曰。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注。日南。谓立表处大南。近日也。日北。谓立表处大北。远日也。景夕。谓日昳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49H 页
景乃中。立表处大东。近日也。景朝。谓日未中而景中。立表处大西。远日也。又权阳村入学图说曰。大司徒测景之法。周公置五表测日景。中表在颖川阳城。地中。近洛之地也。去中表千里外四方。各置一表皆八尺。凡正日景。必以夏至日昼漏中而测之。中表之景正在北。而其长一尺五寸。东表之景。昼漏方中。日正方午。景已斜而在东。已得夕景。故曰景夕。西表之景。仍得朝时之景。尚在表西。故曰景朝。南表之景。只得一尺四寸。北表之景。一尺六寸。盖日景每千里差一寸。故东表日方中而景已夕。西表日方中而景尚朝。北长南短。惟中表之景。得其中正。故谓之天地之中。
我亦惟玆二国命。嗣若功。
 按传云我谓亦惟此夏商之命云云。篇内称我。有召公之自我者。有以我国家而谓我者。此段文意。政与下文我受天命。丕若有夏历年同。则不可以我为召公之自谓也。传说恐失照勘。而谚解亦因此而误。当改云嗣若功이니
  洛诰
胞翟之贱。(王肇称殷礼章传。)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49L 页
沙溪曰。祭统。胞肉吏之贱者。翟乐吏之贱者。
我惟无斁其康事。
 按小注新安陈氏说。宛转有委折。可补传文之阙。
文王骍牛一。武王骍牛一。
 按周公营新庙于洛邑。则当亦为七庙之制。而今云文王骍牛一武王骍牛一。岂只立文武二庙。以差于宗周之制耶。有未可详也。
  多士
继尔居。 有年于玆。
 按传以继居为承续安居。有年为有寿考。则此非据今而言。乃预期久远之辞也。谚解曰有年于玆니恐误。当改云리니。
  无逸
我闻曰古之人。 民无或胥诪张。
 按此人与民。与洪范皇极章人民字同义。人谓有位者。民谓小民。此三胥及下文变乱正刑。皆是有位者也。无或胥诪张及违怨诅祝。皆是小民也。集传于此犹分说臣民。而下文则浑沦之可欠。
皇自敬德。
 按皇字传不别释。可知其从本义作君也。谚解用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50H 页
小注唐孔氏说。以大释之。恐不如传义之为顺。
  君奭
践奄。(笃棐时二人章小注。)
 书序成王既践奄。疏曰践灭奄国。
  蔡仲之命
吕氏曰象欲杀舜(止)易地皆然。(首章传)
 按吕氏说固好矣。然犹有所未尽者。苟其义止于是也。若舜陟位之后。象不悛其恶。则舜将以其得罪天下而诛之乎。管蔡之流言。本以危周公。则周公何不以其欲杀己而赦之乎。盖舜周公所以异者。特在乎所处之位之不同耳。舜天子也。天子者即我是君。故象之欲杀。亦可曰自己之事。而以全天属之亲也。周公大臣也。大臣者以身体国。故管蔡之搆乱。不敢以同气之私。而不诛王室之贼也。此所以易地皆然者也。今不论舜周公之位之不同。而但较论象管蔡之罪之轻重。则恐未得为七停八当之论也。
吴氏曰。周公云云。亦非有七年而后还政之事也。(上同)
 按旧说。周公摄政七年。营洛邑。还政成王。而蔡传亦袭其说。故于康诰首章传曰三月。周公摄政七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50L 页
年之三月也。召诰传曰是时洛邑告成。成王始政。多方传曰成王即政之明年。商奄又叛。成王征灭之。以此观之。营洛之前。皆是周公为政。而洛邑既成。王始即政者可知。非但传说为然。多方周公曰王若曰者。史官发新例于周公诰命之终。以见前此所称。无非周公传成王之命也。洛诰周公曰厥若彝及抚事如予者。周公戒成王以凡事当如我为政之时也。以此观之。宅洛之前。皆是周公为政。而洛邑既成。王始即政者明矣。周公东征三年始归。而洛邑之建。又在其后。则摄政之不止于谅闇之时者。亦可见矣。然则吴氏说。果何所据。而蔡传之取以载之。不顾前后之矛盾。又何也。盖尝究之。摄政与摄位不同。摄政者。以大臣之位。代天子之政。如霍光之以大将军为政是也。摄位者。假天子之名而当天子之位。如新莽之摄皇帝朝群臣是也。周公虽摄政七年。而其位则固冢宰也。(于此经文可见。)何尝一日摄乎天子之位哉。荀卿陋说。大启后人之惑。吴氏之辞辟当矣。至于成王谅闇之毕。周公固未尝摄云者。终是考之不详。而蔡传之载录。第亦取其非摄天子位之说耶。○又按周公摄政七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51H 页
年之说。朱子于周颂清庙章下传及诗序公刘篇辨。亦已屡言之。则吴说之为误。不待辨而明矣。
  多方
迪屡不静。
 按此与康诰迪屡未同。语意正同。传于康诰则曰迪之者屡。于此则曰屡蹈不静。殊可疑。
战要囚之。
 按传以戒惧释战字未稳。小注孔氏说。似或稍长耶。(此本旧说也。)
  立政
三亳阪尹。
 按传云险危之地。封疆之守。使王官治之者。谓之尹。然则置阪尹者。非止三亳以上数处也。谚解曰三亳이阪앳尹이러라恐误。当改三亳과阪尹괘러라。
庶狱庶慎。文王罔敢知于玆。
 按传说不及庶言一段。其义欠明。盖人君于此三者。皆总其大纲。而细务则付之主者。于三庶字。可知其为细。惟有司之是训。可见其总大。非是庶言之独异于狱慎也。此只言庶狱庶慎而不及庶言。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51L 页
亦犹上文之只言常事司牧而不及准人。皆举其二。以见其一耳。恐未必如传说也。
末惟成德之彦。以乂我受民。
 按此段谚解误。当改云成德之彦으로以乂我受民쇼셔。集传之意。政如是矣。
  君陈
尔有嘉谟嘉猷(止)惟我后之德。
 按传有两说。而下说似长。若谓成王教君陈使如是。则尤非可以为训者矣。
必有忍(止)德乃大。
 
按此似覆解上节必有忍无忿疾之谓也。有容无求备之谓也。
  顾命
丁卯。命作册度。
 按此命。即召公命也。传曰。命史为册书法度。传顾命于康王也。其非为康王之命明矣。康王于此时。岂容有命戒耶。谚解曰作册度시다误甚。当改云니라。
癸酉。伯相命士须材。
 按上丁卯之命。既为召公之命。则此复言伯相何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52H 页
也。盖此下所叙。皆为召公之命。而距上太保字已远。且不可段段言召公。故于此复著伯相字。以见前后所命。皆出于召公。又以见召公之以西伯为相。为下篇率西方诸侯以入之张本。
重礼席。
 按古注曰礼莞。传曰礼席笋席也。未知孰是。第四处所敷。皆异席异几。而下西夹。既敷重笋席。则似不应于此亦敷笋席也。
赤刀。赤削也。(赤刀传)
 按古注赤刀。削疏刀。一名削。考工记云筑氏为削。合六而成规。郑注曲刃刀也。又云赤刀者。武王诛纣时刀。赤为饰。不知其言何所出也。
周庐。(二人雀弁章传)
 沙溪曰。宿卫之庐。周于王宫也。
王麻冕黼裳。由宾阶隮。
 按唐孔氏以为由西阶升者。以未受顾命。不敢当主也。且士丧礼始死主人升降。皆由西阶注。谓犹以子道。不忍在主人位也。传所谓以受先王之命。故由宾阶云者。语意殊未可晓。岂受字上。或脱未字耶。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52L 页
乃受同瑁(止)上宗曰飨。
 按传。顾命于始丧而用同酌酒何也。盖太保传顾命于成王之殡宫。并传天子之符宝。而皆以神命将之。夫既有事于殡宫。而以神命传之。则不可不行祭告之礼。故酌酒于同。三宿三祭于神前。而上宗又以神命飨之也。上文王及群臣之皆用祭服者。其亦以此也欤。
太保受同。祭哜宅。
 按宅字之训。以退居其所。艰辛不惬。窃疑宅或咤字之讹耶。
  
康王之诰
用奉恤厥若。
 按康王之答。不过数转语。而文甚聱牙。无异五诰。殊可怪。用奉恤厥若。亦难解。蔡传所释。未甚分晓。如白用尔祖考奉上忧勤之意而是似之。则似或为胜耶。
释冕。反丧服。
 按天子崩而嗣王即位。以冕服传遗命。又以冕服受群臣诸侯之朝。前此盖未有也。而召公创行之。所以正天统于终始之际。一群心于危疑之时者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53H 页
也。其有惩于成王初载。三监之变也欤。其为礼之得失。有未可易言。然亦足以观世变矣。
  吕刑
上帝不蠲。
 按酒诰之弗蠲乃事。多方之不蠲烝。传皆以不洁解之。于此独云不蠲贷。殊可疑。
墨辟疑赦。其罚百锾(止)大辟疑赦。其罚千锾。
 按吕刑一篇精神。专在赎法。而至此始及之何也。盖大辟以下。并许赎免。唐虞以来所未有也。穆王财匮用乏。计无所出。创为此一切苟简之法。心不能无愧。且恐天下之讥议。故于其发命也。远引苗民之虐刑。三后之成功。继以恤刑重狱之意。反复缕缕千百言然后。乃以赎法一段。漫然插入。自附于罪疑惟轻之义。以掩其设法敛民之失也。但以其去先王不远。故篇中犹有多少好话在。
  文侯之命
汝克昭乃显祖(止)追孝于前文人。
 按谚解以追孝前文人以上。为期勉将来之辞。汝多修捍我于艰一句。为嘉奖见功之辞。似用篇末小注董氏说也。然传则未见有此意。而其曰今刑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53L 页
文武自文侯始者。非以为勉来之语明矣。且平王果以刑文武昭乃辟。责勉于文侯。则当使之留辅王室。以图厥功。岂遽曰归视尔师。宁尔邦乎。谚解恐误。○平王之忘亲背义之罪。于传尽之矣。惟其无复雠拨乱之志。故其形于文字者。亦委靡衰飒。无一分振起之气。令人痛恨。殆不欲复读也。传以孔子之录是命为疑。而窃尝思之。夫子之删书也。虽云取帝王大法而存之。(见孔氏序。)然其有关于兴衰存亡之几者。则亦岂可不录。以为万世之监戒乎。故录吕刑。以见周政之衰。录文侯之命。以见东周之遂替也。于夏录五子之歌,胤征。于商录西伯戡黎,微子。其义一也。
  费誓
鲁人三郊三遂。
 按三郊三遂之说。小注林氏所云取给于不受敌之地者。事理甚顺。恐胜似传说。
  秦誓
以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哉。
 按能保我子孙黎民。则其为有利。莫大于此。不能保我子孙黎民。则其为殆哉。亦莫大于此。谚解黎
云溪漫稿卷之十二 第 254H 页
民下。皆曰이며。是则于子孙黎民保不保之外。又复有利与殆者。恐误甚。并当依大学谚解曰이니。○夫子于诗末录鲁颂。于书末录费誓者。盖以其周公之后。而且吾父母之国也。故特表章之。其以秦誓终之者。非徒取其悔过之意。盖亦已知秦之代周也欤。今览秦誓。其恢拓向前之气。宽裕好善之意。视文侯之命之懦弱偷惰。为如何哉。宜其周日以衰。秦日以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