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醇庵集卷之九
醇庵集卷之九 第 x 页
醇庵集卷之九
 杂著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35H 页
率性解
率性者。通人物言之也。性者。仁义礼智人物本然之性也。率之而为人物之道也。朱子言人之率性。则曰循其仁之性。循其义之性。而言物之率性。则只曰循其性云。而不举仁义者。夫岂谓人物之率性有异也哉。盖亦当详而详言之。当略而略言之。要当以此而推彼也。夫人物之本性。同此五常之理也。其所率者亦同率此本性也。然禽兽草木动植之类。其形气偏塞。故非不率其仁义礼智之性。而其发于外者。只得如此而止耳。盖由其气之不同。非其理之有不同也。由是观之。器用木石尘芥枯槁之类。亦非别有器用木石尘芥之性也。亦同有此性而已。然其形气之枯槁。尤有甚于动植之偏塞。故其发于外者。亦只得如此而止。然亦不可不谓之不率其性也。故人之所得于天者。固此性也。而物之所得于天者。亦此性也。所谓万物之一原也。及其发于外而后。人各有其事。物各有其事。而不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35L 页
同。所谓万物之异体也。
河图解
河图。天地之象也。外圆象乎天。中方法乎地。天地之象。非浑尔已也。块尔已也。中实包数。故图以数著象者也。数有奇偶阴阳之分也。多寡有数消长之几也。离之为两仪。判之为四象。参之两之而为八卦也。故一为阳始。二为阴始。阴阳既生。乃消长也。自三至七。阳长而极也。自四至六。阴长而极也。至于九八。消而乃穷。既穷于上。复始乎下也。一居六下。二居七下。阴阳之互根。而皆左行。天之运也。五十不用。地之静也。故阴阳极。则其体纯。所以为乾坤也。阴阳敌则感。感则变。所以为坎离也。不敌则不感。不感则不变。所以为震巽艮兑也。乾坤体纯。故其划为三奇三偶也。坎离互感而变。其感而变也。阴长阳消。则阴包阳而为坎。阳长阴消。则阳包阴而为离。故其画为两偶包奇两奇包偶也。震阳巽阴。长于下而未盛。震阴巽阳。消于上而尚壮。故震一奇居下而二偶居上。巽二奇居上而一偶居下也。兑阳艮阴在下而盛。兑阴艮阳在上而衰。故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36H 页
兑二奇居下而一偶居上。艮一奇居上而二偶居下也。故离其刚柔则两仪也。错其刚柔而分之则四象也。分而两之则为八。错而参之则为三。此八卦之有三画也。圣人则物之术。不其然乎。传曰。河出图。圣人则之。岂不信乎。
默解
余不善于言。常多默而少言。谤余者以为骄人。恕余者以为有操。其皆非实也。夫骄人凶德。有操美誉。于其无实而归之也。凶德与美誉。俱莫可受也。是不可以不解。骄人者必有挟。其无位与势。蔑才与力。奚以骄人哉。有操者必适中。其偏于默而不知通。奚为有操哉。且其骄人也。其有操也。是不难于辨。盍观其它焉。它之未尝骄人而独于默欤。它之未能有操而独于言欤。然则土石草木。其亦骄人者有操者乎。故余特不善于言耳。非如人之所云也。然过乎默非也。奚可自解而止哉。苟于其谤者之言。省而去之。恕者之言。勉而就之。亦可为君子之默乎。君子之默时而言也。言而宜也。故弗病其默。
伏羲则图画卦图说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36L 页
河图。体本图。此用夹画。作一圈而虚其中者。河图五十之位也。三分圈经为三层者。卦之三爻也。四分圈围而又两之为八位者。卦之八宫也。凡得方罫者。二十有四卦之爻数也。以河图奇偶之数。分其阴阳旋运之次。等其盛衰。各填黑白于方罫之内。白为阳而黑为阴也。三罫纯白。而下罫之下。有一线黑者。为乾三连。三罫纯黑。而下罫之下。有一线白者。为坤三绝。上罫黑者为兑上绝。白者为艮上连。下罫白者为震下连。黑者为巽下绝。上罫白。下罫黑。中罫则上半黑而下半白者。为离虚中。上罫黑。下罫白。中罫则上半白而下半黑者。为坎中连。是为阳始动于坤宫。生于震。长于离兑。盛于乾。衰于巽坎。消于艮。阴始动于乾宫。生于巽。长于坎艮。盛于坤。衰于震离。消于兑之象也。观乎此。则圣人划卦之意。其可以得之。然坎离二宫。则其阴阳。皆衰不至消。长未及盛。故其二气均。均故感。感故变也。盖壮阳不感弱消之阴。壮阴不感弱消之阳。不均也。是以二气不均则不感。惟均而后乃感。故二宫之阴阳。所以相感也。感者动也。静则无变。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37H 页
而动则变。故二卦之为体。所以有变而与他成卦之例。不同也。坎宫。阴方长而阳将衰。离宫。阳方长而阴将衰。故坎则阴包阳。而离则阳包阴。方长者包将衰者也。以数则八九多于六七。而六七谓之盛。八九谓之衰者。何也。以生之序。则其数虽多。推运之次。则其气已衰。譬如人年数虽多。气血则耗矣。
杂说
文章之变。犹字画焉。字有蝌蚪古籀大小篆分隶楷书行草之异。而至造其妙焉。则皆可谓名笔也。至于文章。亦然。凡著述之能者。皆谓之文章。然其体法之雅俗繁简。亦未尝无辨也。故汉氏西京以上。其蝌蚪篆籀之分欤。如宋诸大家。其分隶之类欤。有不及乎此者。其皆楷草之属也欤。至若唐之退之,宗元。从文体极变之馀。而起其衰。其犹李阳冰之伦乎。自魏晋来。李氏独能工于篆。而二子之文辞。亦可谓优乎复其古者也。故为文有至不至耳。何系于世代哉。然篆文之废久矣。居今之时。欲学为古篆籀。其不亦难乎。虽为之。其有辨之者乎哉。学古文者。亦无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37L 页
异是。然不若是。不名谓古文。
静文说
圣人之训。其言不一。而必以内外交治。为修身之大法。盖不治内。无以御其外。不治外。无以存其内。是故内而操存。欲其无一息之间者。所以治心也。外而慎谨。欲其无一毫之过者。所以治言行也。心与言行。既治而臻其极。则其于至圣人。何有焉。然其法至约而不烦。其事固天之所命。其用力又不越乎吾一身之中。而或不能尽其法。以成其德。不几为违天背圣而自弃其身者欤。余每读乐记。至乐由中出故静。礼由外作故文。未尝不深味其言有符于圣人之训也。夫乐也者。乐也。而静者。心之安于不动。内之治也。文者。动静云为。莫不有条理。而不失其则。外之治也。苟能治内而至于静。治外而至于文。固非曲躬卑言把持拘牵之士所能及。而可谓圣学之极功矣。然曰静曰文者。其效也。以求至乎其静与文。则其功也。吾所以取其言。而著为说者。盖欲以用其工焉耳。凡人之禀。苟非上圣。不能无气质之偏。外物之诱。为之累焉。内而累乎心。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38H 页
则思虑邪妄。其行于外者。益悖乱而不可救矣。外而累乎身。则事为颠错。其伏于内者。益胶固而不可绝矣。内之不能静。外之不能文。其患常在于斯。故欲其静。则必去其累于内者。欲其文。则必去其累于外者。而其去之之术。则所谓操存而谨慎也。从事于此。齐头并力。久而不息。则气质融化。私欲净尽。内极其静而不妄动。外极其文而不违则。夫然后表里合一而本末互资。其文者可以安其静。其静者可以达其文。此圣人之学。所以主于交治而不可偏废者也。噫。余之知此说久矣。自省其身。未有实得。无异乎畴昔者。由其知不真而行不笃也。余诚骍然以汗。怵然以惧。其自今必求其所以静与文者。而必至其所谓静与文者。庶几其寡过矣。其能之也与否。存乎吾而已。
喜怒哀乐未发说
或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其未发也。耳无闻目无见也。故谓之至静。余曰不然。未尝无闻也。未尝无见也。然特有闻也而无听。有见也而无视而已。然则闻之与听。见之与视。有以间欤。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38L 页
曰有间也。吾有齐心。而邻人有鼓瑟者。入吾耳则闻也。罗钟鼓管磬于吾侧而奏之。则听也。见之与视。亦有然者。盖自闻与求闻之有异也。自见与求见之有异也。故吾所谓未发之时。有闻见者。声自闻而非我听之也。物自见而非我视之也。曰然则虽闻之而不知为谁声。见之而不知为何物欤。若不知之。则或可以为未发。而其若知之。则何可谓未发也。夫未发之时。则寂然不动。不闻不睹。然后可谓大本也。而今纷纷然闻钟鼓而知其声。见牛马而知其形。则吾之知觉已发而无以为中也。曰夫未发之于见闻也。有可以知之者。有不可以知之者。可以自然而知者知之。不可自然而知者不知也。故朱子曰。至静之中。有能知觉者。而未有所知觉。盖能知觉者。其知觉不昧之谓也欤。知觉不昧。则有自然而能知者焉。所知觉者。其思量而觉之之谓也欤。思量而觉之。则有所为而知者也。今闻钟鼓而知其为钟鼓。见牛马而知其为牛马者。以其自然而可知也。自然而可知。故不思而知。不思而知。故不害其为未发。朱子所谓能知觉者。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39H 页
犹夫是也。今若闻钟鼓而辨其音之清浊疏数。见牛马而辨其形之肥瘠牝牡。则计较量度而后可知。故始属乎思虑。而不得为未发。朱子所谓所知觉者。犹夫是也。君子之所贵乎未发者。以其知觉未昧而不属于情。聪明自如而思虑不起。此其甚难。而非圣与大贤。未易有此时界。是其所以为大本之中也。若冥心块形。若忘若寐。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并与其自然可知者而昧之。是殆近于庄周所谓嗒然。佛氏所谓入定而终沦于空寂。而无所用。是岂可谓立大本耶。其若不然而必求其无闻无见而后。以为真未发。则洞黑之地。寂寞之时。而乃可得焉。圣人之大本。其果择地与时而后可立耶。故未发已发之分。只争乎思虑之萌不萌而已。不在于见不见闻不闻也。或者犹未然也。遂书其说。以俟质诸君子。
中说
性无方所无作用。故性不能自中。则舍心而无以言中也。夫心性本无二致。性者心之理也。心者性之器也。中者性之德而心之体也。故主乎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39L 页
性而言。则性之中也。主乎心而言。则心之正也。然性之中时。心未尝不正。心之正时。性未尝不中也。故子思推本天命之性。而以见中之所根柢。则主乎性而言之也。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推阐学问之功。以见中之所致极。则主乎心而言之也。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也。然中则一而已矣。故朱子释上节。则言性而不言心。释下节。则言心而不言性者。所以明子思之本旨也。其于或问。则两节皆兼言心以释之。其论未发之义。则又专以心言之者。又推以明心性之无二致。而中之为一也。
八卦说
天尊而地卑。乾坤者定上下之位者也。日月相望于东西。坎离者表天之四方者也。西北多山。东南多水。艮兑者。著地之四维者也。潜雷动于冬春之交。凉风至于夏秋之间。震巽者。纪四时之序者也。天地日月之象。山泽雷风之形。上下四方昼夜四时之位序。已具乎其中。而万物生育之道备矣。此先天之卦位也。天地之于万物。生之养之成之藏之而已。生者生物也。养者长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40H 页
养也。成者成物也。藏者揫敛也。震为春而其德主生。离为夏而其德主养。兑为秋而其德主成。坎为冬而其德主藏。天之道也。生物莫如长男。故震居东方。养之难。莫如始生。而养莫如长女。故巽居东南。中女次之。故离居南方。母养其易。故坤居西南。成物莫如少女。故兑居西方。藏者教而纳之于轨也。教之难。莫如始教。而教莫如父。故乾正西北。中男次之。故坎居北方。少男教其易。故艮居东北。人之道也。生成易而教养难。故生成之位一。而教养之位三也。天人之道备。而万物无不生成矣。此后天之卦位也。八卦之象。至奥且深。而余解之以臆见如此。其或可备于一义否也。
河图解后说
河图之生八卦。既闻其说矣。先天八卦之为后天八卦。何也。曰是则阴阳变易之为。故取天地未生前浑瀜自然之象者。先天之画也。取天地既生之后交感运用之义者。后天之画也。乾坤相交。为离坎者。何也。天气下降。水之象也。地气上升。火之象也。离坎相交。为震兑者。何也。水加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40L 页
火上。雷之象也。火伏水下。泽之象也。震巽相易。变而为艮坤。兑艮相易。变而为巽乾者。何也。震似坤巽似艮也。兑似乾艮似巽也。乾坤坎离以爻交。震巽兑艮以体易者。何也。乾坤坎离象位中正。故交以正也。震巽兑艮象位不正。故不以正交也。乾坤以中爻交者。何也。日月五星。不由两极。礼乐文物。行于中土。则天地之用。在中也。离交上爻。坎交下爻者。何也。火炎上。水润下。则火水之用。在上下也。震变下爻。巽变中爻。兑变上爻。艮变中爻者。何也。雷不在下。无有发散万物。则震之用。在下也。泽不居上。不能润泽万物。则兑之用。在上也。行乎刚柔之间。鼓嘘万物。则巽之用。在中也。峙乎刚柔之间。蓄养万物。则艮之用。在中也。故物用则动。动则变也。震似坤。巽似艮。兑似乾。艮似巽者。何也。阴蓄阳于下。而发万物。则震似地之用也。阳嘘阴于上而育万物。则兑似天之用也。以柔道植万物者。山也。以刚道养万物者。风也。则巽艮之相似也。天地既生。阴阳交感。而发育万物。故后天。以生物为主也。
记朴译事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41H 页
古者史法。事有可书则书。不异乎其人之贵贱也。然其书也。常详于公卿大夫。而常略于匹夫匹妇。亦其势也。闾巷微匹。虽有善可书。孰传孰闻而表章之哉。是以韩子书圬者。柳氏书梓人种树。莫不发潜扬陋而欲其有传。此外史之所由述也。以余所闻朴译。人虽微。其事有足述者哉。朴某密阳人也。习日本语。属舌官。通货异邦。取奇赢为业。然貌甚魁伟。轻施重然诺。尝输官银至户曹。会女子哭曹门外。自言其夫负曹银千馀。竟自毙。今追妾至此。且死矣。某闻之。悯然乃入曹中。还以所持银即注。削其夫名债案。于是女得释。某故雄产业。然专事施人穷急。由是赀屡匮。人益诵其义不衰也。某尝贰军门银十万两。未还。及李贞翼浣。为大将。按簿觉之。诣阙白 上曰。朴某小译。敢窃弄国货。请置期不纳银。可枭其头。 上可其奏。于是李公出坐军门。拿某跪前。谓曰。与尔期十日。银不办具数。当斩。其署状。某即署趍出。然某实无藏银。某尝有所善友人。至是行过之。谓其友曰。多市酒。吾今日署断头状。且与若诀。具语其友。友曰。银岂足死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41L 页
尔也。且饮酒。酒罢。友捉臂谓某曰。第期日早来。及期。某造其友。友曰。吾有银可生若。然吾曩者绐逐吾子与孙之乡庐。恐其挠吾事也。遂出与银。某既纳银得不死。由是李公贤之。复入白 上言。朴某期旬日纳十万银。非才义有过人者。固不能。请久任倭译训导。以奖之。 上从之。居数岁。某赍送银二十万其友家。友怒骂曰。匪夫也。尔视我息利者耶。还其半。绝不与通。某既为训导。财复饶。益喜施。盖其天性然也。今其后孙蕃衍登第。至郡县官者。亦数人。岂非阴德之报哉。呜呼。某可谓贤矣。而惜其友不传其名姓。微某之贤。何以友其人哉。若世之士大夫身馀粱帛。而吝锥针。朝吐肝胆。而夕背之者。其尚不愧而死耶。
记郑烈士事
郑先甲烈士也。中国琅琊县人。其先有仕 大明。至吏部尚书太学士名文谦者。 大明亡。烈士以布衣不屈而逃。自山东行八千馀里。至我北边。授人文字以资生。朝廷闻之。致之京师。给奴婢宅里。俾授国译华音。时年尚壮。竟坎轲而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42H 页
死。君子悲之。其事鲜传后。无知有烈士者。烈士有诗数十篇。皆东来后作。其孙某持以示余。其诗悲愤不平。涕下不忍读。某亦以韎韦。业供贱职。貌甚峭而眸烨然有彩。岂以其烈士之种也欤。余有感于烈士之志而列之。
庄周论
怪哉。庄周之所以为道也。必曰无有。无者天地之先也。有者天地之常也。舍其常而取其无。未知其所取者。果可谓道耶非耶。夫天地之无也荡荡焉。其有也昭昭焉。日月也。星辰也。风雨霜露也。山川草木禽兽也。是其所为有也。道果上无。则天地何为不常其荡荡而为是昭昭也。天地所不得不有。是乃常道也。彼且以无有为道。然则其道过于天地者耶。天地至矣。人处乎其间。列为三才者。亦曰参之而已。彼欲过之。其亦不知道也。是以圣人。法乎天地之常。以为道。道不常。非道也。天地尊卑。日月不陵。而四时顺而成。则圣人则焉以节礼。风以动之。雷以鼓之。而动植者不知而化。则圣人则焉以合乐。雨露霜雪。喣润肃杀之异。而万物生养之理。得其宜。则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42L 页
圣人则焉以定刑赏。故礼乐刑赏。圣人之法。亦莫非本乎天地之至则而所以治天下者也。彼特见后世争之而乱。以为其弊作于礼乐刑赏。而皆圣人之过也。乃敢倡言以为乱天下者。圣人也。何其不知而肆言也。天地生育者蕃矣。草木之妖者有焉。鸟兽之孽者有焉。是亦草木鸟兽之灾也。孰足以咎天地哉。圣人之于后世之争。亦若是已矣。故天地使万物不能无灾。圣人使后世不能无乱也。噫。圣人没而道虽堙。礼乐之化俗也大。刑赏之励世也多矣。其以为不足以治天下而必灭其礼乐。弃其刑赏。绝去圣人之道与法而后。天下可治者亦妄矣。向使庄周之道。专以为天下者。人之类相啖已尽久矣。后世之弊。岂独争之而已。然其文奥其言辩。惜其弗见化于圣人之道。徒饰其虚无之说而止也。
易论
余读易而后。始知圣人之道果出于天而能尽其道。人皆可以为圣人也。夫易。何为而作也。昔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有以见人事之无不本于天象。实可以行其典礼。然其民蠢蠢然罔有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43H 页
知识。无文字可教以善。而曰尔如此为善。如彼为恶。则人且茫然不知善恶之为何状。其喻之也。岂不难。而从之也。岂不逆乎。于是乎画其法象。示其吉凶。而谓之曰尔如此而吉。如彼而凶。则吉凶利害。虽禽兽之无知。犹知求其趍避。其喻之也。岂不易。而从之也。岂不顺乎。由是观之。易之始作也。教民为善而已。盖其法则卜筮。其实则义理也。故吉凶者。善恶之谓也。天道福善而祸淫。吉凶善恶。本无二理。则易之为教。非有假借虚设而言之也。及至后世。人文已备而识日明。卜筮之法轻而设教之意重。然其意隐于象而难知。故文王,周公,孔子之圣。相继而述之以辞。然后其道德之蕴无不明。而匹夫之愚。可以与能于其中也。呜呼。圣人之论道德备矣。未有如易之尽精微而著本原者。则易实以教万世也。其为道变通而入神。广大而悉备。百姓日用而不知。君子日修而上达。故易可以知心。可以化质。可以尽性。可以赞天下之化育。易其为六经之宗乎。是以无易。则虽有大贤之材。无以辨己私循天理。穿凿横逸而学不能上达。天下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43L 页
之务废矣。嗟夫。自圣人殁。而易之不明也久矣。后之君子。其何以尽其道而成其学乎。苟有欲明易者。直求诸三圣人之言。而勿挠于它说。则庶乎其可也。
文论
文之品。有四焉。有可以鸣时者。有可以名世者。有可以传世者。有可以与天地终始者。其引黄配白。随俗变化者。制举之文是也。张皇黼黻。属辞喻指者。需世之文是也。参古商今。缵言明道者。立言之文是也。建经示极。垂训立准者。圣人之文是也。其制举之文。止于鸣一时。需世之文。止于名一世。立言之文。止于传百世。圣人之文。与天地终始而不穷。故鸣一时易。而名一世难。名一世易。而传百世难。传百世易。而与天地终始者。六经之后不复有也。其人之为之也。志之大小。才之高下系焉。志大者常为其难。而志小者常为其易。才高者常成。而才下者常不成。然志大才下者有之。才高志小者有之。是以其难者常难。而寡于成也。故鸣时者。并世而比肩。名世者。不时有。传世者。更千百年乃一出也。其不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44H 页
可思议而至者。圣人之文也。不足费吾力者。制举之文也。需世之文。其取之也无法焉。惟其立言之文。君子时为之。而其得之也有术焉。心存道身服义。忘货色荣辱之虑。蓄明刚正一之气。其著之于言也。无不善。言乃可立矣。然道不醇义不精。则不足以传。虽传不足以久。虽久不足以宗。不足宗。则不可谓立言矣。故谲诈权术。有不为也。神奇怪诡。有不取也。主其庸常而必本之道。为其平易而必裁之义。可以著训。可以立事。可以明善。可以惩慝。而后可久可宗也。所谓立言者。其旨如此。然文不至。则亦不能传。故本经以基源。研史以穷变。汎滥百家之言以博知。而又辨古今之文所以得失者而去就之。然后文可谓成而几于至矣。古之所以得者。雄深明确也。今之所以失者。浅狭繁碎也。故文可法于古。而无取于今。而今之言曰。文不可法古。将排于今。一世称之曰善。是亦文之至也。是不知适时者不传。其传者不必适时也。又曰。古之文。不可及。而气数限之也。苟能行古道服古义。非古罔存于心。是亦古之人也。何独文之不如古哉。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44L 页
噫。古文之废于今久矣。其躬道义辨得失。一循乎古而立言者。非有志与才者。而孰能之。
伯夷论
世之论武王,伯夷者。以为孟津之事顺。则伯夷不得为仁。西山之死正。则武王不得为圣。互有异说。纷纭不已。是皆执一之论也。夫武王。行乎权而顺天命者也。伯夷。执乎经而正人纪者也。非武王。当时无君。非伯夷。后世无君。此盖各行其志。一循乎天理之正。是皆圣人之事。而未尝相悖也。今夫衡星刻灿然可指者。犹夫经也。锤以推移随物进退者。犹夫权也。分铢两。主于星刻。折轻重。主于运锤。其不可偏废也明矣。武王,伯夷之或权或经。何以异此。然明于星刻。犹不失为衡之体。运锤而不得其平。未有不折衡而失锤者矣。故虽非伯夷之圣。能为其所为。则皆可以为忠义之士。非武王之圣。欲为其所为。则是乱逆而已。伯夷之垂教于后世也。其尤切矣。或又以为孔子,孟子之论伯夷。可谓详矣。犹未及斥周之说。特司马氏著之于史。此何足信也。凡史说之不可信者。亦惟不经而害义者已矣。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45H 页
春秋绝。而天下无信史。其不至不经而无害于义者。固不得不信。况经而合义者。其可不信耶。且以纣之恶。而身尝避之。及其亡也。必致臣节。是非孔子所谓不念旧恶欤。以周之仁。而身尝归之。及其灭殷。反不肯事之。是非孟子所谓非其君不事欤。然则孔子,孟子之言。已可以徵之。特微其辞耳。其于伯夷所为。尚何疑乎。若仁则事之。不仁则去之。是太公诸人。亦皆能之。是何足为伯夷也。呜呼。以匹夫之微。与天子各任经权之宜。垂万世而炳烺如日星。此其所以为伯夷欤。故曰是皆圣人之事。而未尝相悖也。
王氏伯夷论辨
余尝谓王氏此篇。持论不根。固不足深辨。然其没忠义之实。而乱君臣之分。亦不可不辨焉。盖其说以为孔子,孟子之所以称道伯夷。则以其避纣非。以斥武王也。又以为伯夷特未及武王之世。而功不显耳。夫殷周之际。避纣居北海之滨者。伯夷,太公所同然也。论其终所成就。则伯夷万世之义。有足多于太公一时之功。故孔子,孟子赞叹伯夷。反覆不一。而非太公所可得也。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45L 页
由是观之。虽无司马氏之书。已足以知伯夷之必有卓荦奇伟之节之事。而非太公所能及也。若如王氏说。则伯夷无以异乎众人。太公亦可谓贤于伯夷矣。孔,孟抑何取于伯夷哉。且自海滨趍文王之都。诚亦远矣。自文王之兴。至武王之世。诚亦久矣。伯夷,太公之年。诚亦高矣。然太公既足以至文王之都。又足以及武王之世。则伯夷其有不至不及。而可以意断之耶。王氏黜史说刱己见。没忠义之实。而乱君臣之分。甚大矣。昔苏氏论武王曰。武王。非圣人也。虽非正论。然后之人将曰。武王之圣焉。而犹不免焉。则乱臣贼子。其可以少戢矣。故苏氏之说。譬如乌头菫草。其毒可以杀人。亦可以生人。至如此说。其害如鸩毒。终能杀人而已。故不能不辨也。
荐白雉辨
越裳氏。重三译而献白雉。周公致荐于宗庙。夫白雉。非瑞也。而荐之宗庙。非礼也。虽令白雉为瑞。犹不可荐。况其不为瑞者乎。况周公之圣。而为之乎。鸟兽之出乎伦类而殊其毛羽者。往往而有。周之时。有白狼。汉之时。有白雁。唐之时。有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46H 页
白兔。然则白狼白雁白兔。其果可谓瑞乎。白狼白雁白兔。不得为瑞。白雉。独安得为瑞乎。故曰。白雉。非瑞也。宗庙之礼。荐其时食。白雉。何为而荐也。将以昭其瑞也。则固非荐之之义。以为时食也。则安取于白雉乎。鲁侯纳郜鼎于庙。君子其犹非之。况以远方怪异之物。为之荐者乎。故曰。荐之非礼也。且成王之时。休徵嘉瑞。麟凤龟龙之属。靡不毕至。将荐麟荐凤荐龟荐龙乎。其若荐麟荐凤荐龟荐龙。岂不渎乎。故曰。虽令为瑞。不可荐也。其非瑞非礼。而不可荐如此。曾谓周公之圣而荐之。不几于诬乎。然则其以为荐。何也。盖周公受而不却。而史氏乃以为荐。此史氏之误也。传云尽信书。不如无书。愚窃有取于斯言也。虽然苟以史氏为误。周公之不却。何也。旅之獒。则戒之。越之雉。则受之可乎。然獒。田犬也。惧启王怠荒之心游畋之失。则谆谆焉以为训。雉。微物也。受之不为害。受之不为害而却之。是绝物也。无故绝物。圣人亦必不为也。则受之。所以柔远人也。故曰。周公受而不却。史氏以为荐误也。史氏之误。而后世信之。不可以不辨。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46L 页
忠孝辨
人之于行。爱君谓之忠。爱亲谓之孝。然知爱之而不知道。则虽自谓爱也。而有不忠者焉。逢其君之恶者是也。虽自谓爱也。而有不孝者焉。陷其亲于不义者是也。事君以义忠也。事亲以义孝也。然不知道而行之偏。则且至于君与义为二也。亲与义为二也。而行空义而亢亢焉。其所谓义者。已非义也。岂可谓忠孝也哉。夫爱与义。岂不美哉。而犹有然者。知不明而行不得其正之过也。惟其知之精者而后。明于本末轻重之分。而无二者之患矣。盖言乎其先有君臣父子。而义乃行。则君亲为本也。言乎其先有其理。而乃有君臣父子。则义亦不轻也。是以君子之事其君亲也。虽竭其躬。而临大节。不可夺之志。常存乎其中。虽正其义。而至诚恻怛之意。常行乎其间。量其轻重而行。无失其正。此之谓忠孝也。为人臣子而不知此。则忠孝之道无以立。而吾恐世俗之日坏矣。或以为君臣主义。宁过于义。父子主恩。宁过于爱。此言近之而非至训也。过于义不已。而得无其弊乎。过于爱不已。而得无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47H 页
其弊乎。吾未见过而无弊者也。弊之生也。俗之所以坏也。然则如何而可。其学而明之。精而执之也乎。吾闻古之君子。幼而学。学成而后仕。故入而能孝。出而能忠。君子而弗学则其殆乎。
十翼辨
易虽不火于秦。秦汉之际。儒术几亡。传授失真。盖无足以徵者。窃意文言系辞。非孔子之书。而为子思之作也。何者。其文类中庸。其称子曰者。又与中庸同法。盖子思述家传之学而传于世。后人误以为孔子之作。而混称于十翼也欤。昔欧阳氏以其称子曰。疑其非孔子之书。可谓得之。而文言又并释彖传之言。孔子不应自述其所言也。则其非孔子之作亦明矣。然其言深明易道。固非经师之所可杜撰。而非其得于家庭之传闻者。又何以述夫子之言。如是其详乎。然则其为子思之作。宜无可疑也欤。欧阳氏以为经师之所为。则过矣。且其彖传上下。大象传上下。小象传上下。序卦传上下。及说卦杂卦。已满孔子十翼之数。而文言系辞可无与于其中。尤可信其为子思之作也。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47L 页
原善
善斯可为乎。曰善斯为之。曰善有近于名而为之。则无其不为之为愈乎。曰非也。善也者。天下之公善也。避名者。众人之曲义也。以曲义而废公善。则吾恐其为善有未至也。曰然则奚为而可。曰为善斯善矣。然好名则无善实。避名则有阙善。如其为善而曰是足以取名而乃为之。是岂非好名者乎。当善而曰是无近于名耶。而不为也。是岂非避名者乎。或不为或为之而不得其实。是以天下无善焉。必也无废其善而去其好名避名之心而已乎。苟能去其好名避名之心。其于为善也。行之虽近于名。无害其为善也。虽一朝而果取赫然之名。亦无害其为善也。惟君子而后能是。如是而善不可胜为也。是以君子之道。必先治其心焉而已。
原谋
谋在乎详。不在乎秘。而世之言谋者。固主于秘密。余尝以为不然。书曰。谋及庶民。又曰。不询之谋勿用。古之所以慎于谋者然耳。谋果贵秘。则何为及于庶民。何为不询则弗用也。惟兵谋。或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48H 页
不得不出于阴诡。然非君子之所上。且苟详矣。则亦何必于秘乎。夫谋之为用盛矣。大之可以经邦理物。小之可以处身干家。顺其智之所行。则蔑无成矣。故古之善谋者。恢其知息其私。故谋于野者有之。所以专其虑。未闻其欲密也。谋于众者有之。所以致其详。未闻其欲秘也。今之为谋者不然。私智以穿凿。闇昧以为妙。一趍于诡诈苟且之道。而伤义败物者滔滔而有。则是秘之为害。未有其助也。何则。阳明而阴闇。阳正而阴邪。故谋秘则不善者多也。后世风俗之日渝。安知不由乎斯也哉。呜呼。吾知其弊之有自矣。易曰。机事不密则害成。读者不察。以为虽圣人不能无秘密。苏氏诸人。尤喜言之。然殊不知密之为详密。何其谬也。古人有云误解本草。伤止一人。误解圣经。伤天下万世。其咎尤大。信哉斯言也。
释命
富贵贫贱。在天不在我。命也。善恶贤不肖。在我不在天。职也。而今之人。或竭其力之不及。以图其富与贵者。固无能毫发加益其命分之外也。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48L 页
而反失其职分之当为者。遑遑焉昏昏焉。以终其世。惑矣。其得之也与其不得也。岂在乎求之欤。然则命非在天。而在我也乎。命苟在我。则人孰不富且贵也。或曰。其有求之而得者焉。不求之而不得者焉。何哉。曰求而得者。虽不求焉。其将得之。不求而不得者。虽求之焉。其将不得也。然而人从而谓之曰。彼诚才者。不求。其何以得之也。彼诚不才者。求之。岂不能得之也。人于是乎一趍乎得失之涂。而不知修身以俟命。是皆不知命者也。噫。彼求而得者。其诚勤矣。移其力于在我之当为。则可为富贵之贤者。何翅徒富贵也。彼不求而失之者。其诚拙矣。舍其不可得。而求其可得。则何如其两失之也欤。故君子之于富贵。无其命则已。苟有命焉。不患其不富贵。患无以居富贵也。然岂无知富贵之在命。而不可求者耶。并与其贤不肖而付之于命。优游以自嬉。其亦不可谓匪惑也。噫。为之释。
李君范哀辞后述
君范之亡。余为辞以哀之。且十年矣。时时思其人。不能忘也。君范少聪明。师事栎川宋公。尽通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49H 页
六经大旨。尝中司马试。然顾非其乐也。君范禀气清莹。志行义而身服礼。一见而人信其弗蹈非理者。余于今世得睹君范也。其始至京师客余同里。余尝读孟子书。累书以质所疑。君范复书曰。某自南来。无此乐久矣。甚喜之。扣之者浅。而发之也精。滚滚乎其未尝不竭也。其明年。君范死。呜呼悲矣。近岁以来。余读书。视往日少进时。若有获。而又悲其无有与之问辨。得以开所惑而信所知也。呜呼。余与君范交未久。而思之远者。为其才贤而识明也。君范有所著诗若干首。文若干篇云。
叙琴赠士深
乐之德。主于乐而专于感。感有内外。而乐有大小也。乐莫先于琴。宓羲所制。舜,文王,孔子之所操也。其感之也。有能使乐者哀。哀者乐。能使游鱼出听。六马仰秣。骤风飘瓦。可谓神且妙矣。然以是感物者。犹未若自感也。记曰。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又曰。修身理性。反乎天真。盖自感之道尽是尔。彼感物者神且妙矣。而未若自感者。何也。感外者。其乐不全故小。感内者其乐全故大。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49L 页
感外不如感内。小乐不如大乐者也。故师旷雍门不与乎道。舜,文王,孔子为万世法。其感之内外。乐之大小异也。知此者而后。可谓善琴矣。东国之琴六弦。而且卦之与古殊法。其始高句丽时。王山岳所制。盖古琴不传于东方。辨其声虽未知。今之宫。果古之宫。今之角。果古之角。然其所以感而乐者。宜无有二也。士深学琴三年。能属音。为听数行。为是说以赠。
石钟对
余尝名所著之书。曰石钟。客有过余而问曰。奚取乎。曰为其无声也。以石为钟。何声之有。曰夫钟鼓。乐之大者。以革裹者知为鼓。以金铸者知为钟。独不知所谓石钟者。于古有之耶。将子强名之耶。曰有之。周宣王时。有石鼓。以其象也。彭蠡湖之口。有石钟。以其声也。是皆石而有钟鼓名者。于吾所谓石钟。复何疑哉。且 国东门之外不十里。有岩隆然起道右。亦名曰钟。然摸之不类。扣之哑然。朝夕过其下者。未尝不考击而笑之。视昔周鼓湖钟之所以得名者。尤可异焉。以其近吾别墅也。故取以名吾书。则在是焉。曰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50H 页
彼石钟。则固无意于无声与声。子亦将无意于文耶。曰呜呼。吾亦欲无意于文也。故取其无声焉尔。
乾象对
或曰。子于乾卦之象。既以为人君之象。而又以为君子焉。既以为治世之象。而又以为乱世焉。何其言之不一而多端也。圣人取象之意。果其然乎。曰象之无定。固如是也。譬如太阳。一太阳而已。以君臣则有君之象焉。以夫妇则有夫之象焉。朝而有朝日之象焉。春而有春日之象焉。乾之为象。亦何异是哉。曰可得闻其详欤。曰夫易者。以爻与象。明天下之善恶。使天下之人避恶趍善。而其爻象之理。则原于天。岂非所谓道之大原。出于天者耶。是以易冒天下之道。而乾为一经之首。其所以包括六十四卦之纲领。万事万物。莫不本焉者。由其象之无一定也。是以龙阳物也。故为阳之象焉。主施膏泽而沾育品物。其犹德化普被。惠养黎民也。故为君德之象焉。目无土石。神其变化。其犹刚克己私。变化气质也。春夏则飞。秋冬则蛰。其犹随时进退。不失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50L 页
其义也。故为君子之象焉。其鳞甲文彩。光明耀烂。其犹文章物采。灿然备具也。故为治化文明之象焉。龙有是数者之象。而非龙无以发乾之义。故圣人取之焉。是以初九潜龙。以天下之时。则为治化之未著。亦为衰乱之已极也。以君子之义。则为大舜之处深山。亦为颜子之居陋巷也。九二见龙。以时。则为治化之已著也。而其义。则为大舜之所居成聚也。九三。合六爻而言。则亦治化已著之时。分内外卦而言。则居内卦之终。而应亢龙之位。故为衰乱之时。而其义。则盖君子俟时而欲进。大舜之玄德升闻。夫子之辙环列国是也。九四。亦治化已著之时。而其义。则舜之历试也。九五飞龙。则为极治之时。而其义。则尧舜之君天下也。上九亢龙。则为圣人倦勤之时。亦为昏君之象。而其义。则文王之囚羑里。夫子之厄陈蔡是也。易惟如是也。故君子进修之功。出处之义。君德之昏明。天下之治乱。靡不具于其象焉。而可以冒天下之道矣。不然。其何以为易乎。曰虽如子之言。以初九潜龙。为治化之未著则可矣。为衰乱之世。则不可。一爻之内。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51H 页
何可并言治乱乎。爻辞未见有其意。且衰乱之世。岂可言龙之象乎。曰是亦有不然者。亢龙昏君之象也。而犹谓之龙。则乱世之言潜龙。恶乎其未可也。亦以其德化之不及于民。而谓之潜龙耳。且文言曰。乐则行之。忧则违之。苟但为圣化未及著之象而已。则何遽至于忧而违之哉。故乐则行之。盖犹大舜也。忧则违之。盖犹颜子也。曰子所谓分合言之者。其亦有所据欤。抑子之臆说耶。曰岂无据也。阳有流行照临之异者。天之象也。流行者。阳气之周运。以一岁为始终。照临者。太阳之升降。以一日为始终。是以流行之象。合六爻而言之也。照临之象。分内外卦。以其爻之相应而言之也。合言。则乾六爻为治世之象。而坤六爻为乱世之象矣。分言。则九五。为方中之太阳。故圣君之象。而九二。为其应。则其象为治世。上九。为既仄之太阳。故昏君之象。而九三。为其应。则其象为乱世也。是以文言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则以昏君之象释之也。又曰。亢龙有悔。与时偕极。是则以君子之义释之也。盖以君子通释一卦。则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51L 页
惟九五为君位。一君。故六爻皆为治世。是知其合言之也。以昏君释上九。则上九与九五。皆为君位。二君。故爻各有所应。而治乱不同。是知其分言之也。夫乾者阳之象也。谓之有流行而无照临。不可也。谓之有照临。而无流行。亦不可也。且其九三之辞。称夕焉。夕也者。日之仄也。其所以言乎照临之象者。亦可以得其端焉。不佞之言。岂无据也。盖本诸圣人系辞之意。参以天象。徵乎物理而言之耳。其敢易之也哉。
祭问
有问于不佞曰。 国恤卒哭前。不许卿士庶人庙墓祭。国之典也。今若损其仪文物品而行之。是则非祭之云。可无干典之嫌。而得伸子孙追慕之情。岂有不可乎。曰噫。不佞非深于礼者。恶足以知之。然窃尝以为礼由情起。情因礼伸。国典酌乎情礼之宜而施之者也。夫 国君神人之主也。故 国君薨而在殡也。 梓宫未及安于寝兆。陟降未及妥于神次。上下神人不宁遑遑。 宗庙山川百神不祀焉。则卿士庶人之家不暇礼享其祖先之灵。卿士庶人之灵。不暇顾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52H 页
歆其子孙之享。乃幽明固然之理也。是以国典之不许卿士庶人庙墓祭。盖亦推神之道。而正人之事者也。今虽损其仪物。必有奠献拜焚之节。恶有出主将事而非祭者乎。国典所不许而行之。是非礼之祭矣。因非礼而伸情。过情也。由过情而行礼。过礼也。过礼过情。非所以事神。其可曰祭之以礼乎。假曰非祭。情与礼非徒行者也。凡祭之仪。必备其礼而伸其情。徒情不以礼则渎矣。徒礼不以情则伪矣。今损其仪物。固不为祭。则是不主于礼。而主于情而已。岂不为渎之归乎。礼尚严而神尚静。今礼不可备。而特为子孙之伸情。动主出龛。尤岂安于理也哉。且礼有五服。成服前废祭之文。而遭缌功者。虽值丧馀之日。未尝为伸情之说者。重其礼也。礼者。圣人之制。典者。时王之法。其重一也。而为差殊于其间。岂可乎哉。典之所不许。苟可以伸情。则礼之所不许。亦可以伸情耶。礼之所不许。既不得伸情。则典之所不许。亦不得伸情。当然之义也。故不佞断然以不行为宜。谨为之说。以俟知礼君子之财焉。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52L 页
书凌湖亭
水之大小。有数焉。曰海曰江河曰湖曰川,泽,泉,涧。而其大小之数著矣。惟池也为最小。介乎墙庭之间。筑以砖石。广不寻丈。是固不列于水之数也。然则以是而曰凌湖者可乎。曰不可也。然吾尝闻古人观物之法。推类一视。适意忘形。则夫何知湖之大与池之小乎。而湖为不大于池。而池为不小于湖也。则吾以是名斯亭。其有不可者乎。然而其于斯名也。以为不可者。所以昭其数也善矣。而欲遗名齐类。极其乐而恢其观而已。则乌乎不可。不然。孰不知池不足以凌湖。湖不足以凌江海也哉。于是揭以为名亭之指。
读来氏易注
来氏易注。于圣人之辞。往往得其义最多。盖来注后出。故遍考诸家之说。而取舍之也。然专主于象。不明于卦爻之义。故辞义无所凑著。推说不通矣。自古注易诸家。多主于象。某卦为郊象。故言郊。某爻为门象。故言门。卦爻无其象而有其物。则又以错综变似互伏反体言之。易卦爻之象。固不可谓不如此。然此特所以为卦象爻
醇庵集卷之九 第 553H 页
象者。而实非其精蕴也。故圣人作易而立象系辞者。专在于观其象玩其辞。而体行之。如潜龙勿用。则观潜龙之时与位。而体行其义而已。何尝使人徒究其何以为潜。何以为龙耶。设使究得到底。不失所以为象者。君子体易之要。顾何尝在此耶。是以诸家之说。虽反覆不穷。而无关于体易之道。此易义之所以不明也。来氏读易二十九年。而成易注。自谓思之思之。鬼神通之。犹不免此失。可见易之难读也夫。
书赠克卿(并序)
   
克卿将离居。怀不能忘。赠之以言。窃附小宛诗人相与儆戒之义。
处心行己。谦恭畏慎。正直和平。勿以爱憎为是非。利害为去就。惟义之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