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x 页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疏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18H 页
请勿毁泗滨影堂疏
伏以臣等伏见备边司下本道关文。则因御史臣李明彦别单启事。有本府泗滨书院毁撤之 令。所谓泗滨。即故 赠判书臣金琎影堂。而辛卯年间。一面士子擅升其号者也。自影堂而升书院。诚为公议之所不与。而至于一朝毁撤。甚非一府多士之情愿。臣等闻 命愕然。继以惶惑。玆敢千里裹足。冒万死陈吁于 离明之下。伏乞留神澄省焉。粤在乙丑年间。故参判臣金宾等。为其四世祖 赠判书臣琎有大其家之功。且其遗像藏于室。就其墓下。别设影堂而移安之。春秋再祭之。以寓羹墙之慕。一乡父老相聚而议曰昔宋儒陈知俭为其祖省华。肖像建祠。而省华之三子尧叟,尧佐,尧咨配享焉。谓之四令祠。而司马温公作记以美之。又有饶州三徐庙。以徐延休三父子合享焉。具在一统志中。今此金琎乃前辈长德之人。且其五子皆贤。俱游退溪之门。或以文章行业名。或以道德风节称。于其已设之影堂。而以五贤子追配。岂不暗合于故事。而为吾乡一盛事乎。于是谋诸子孙。立庙啜享而终始不离于墓下。则便是古人坟庵之类也。当初之意。不过如此。而刱设之后。积以岁年。事力稍裕。堂宇渐广。又其地清秀幽深。有峦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18L 页
崎岳麓之胜。允宜士子盘旋栖息之所。故青衿坌集。弦诵不辍。实有游学讲磨之乐矣。不幸有一种喜事之辈。嫌其规模之狭小。不为之广询博访以采公议。而乃于移建之日。擅发升号之论。卒然揭之以书院二字。事理乖当。举措苟且。一乡士类始与之背立睢盱。风色不佳。每欲一番釐正。而因循阻隔。迄今七年之久。有识之慨然于斯者雅矣。则绣衣廉问之际。岂无一二所闻于道涂之间者乎。遽驲才旋。简书已上。今日毁撤之 令。至严且急。噫。数间尸祝之祠。从此搥碎矣。已安之影帧。将何处移寘。既成之神位。亦何地埋却也。臣等亦知近来书院之弊。在所当革。希觊媒进者。逞阿好之私。趍附党论者。成卵育之窟。所在纷纷。莫可禁抑。财力之耗伤。闲丁之鲜少。未必不坐于此。明彦之极论而痛斥者。抑有所见。而惟此泗滨之事。特具别单。未知其中作何说话。有何节拍。风闻之言。易致过实。仇疾之人。或肆诋毁。莫察当初设立影堂之本意。只凭后来滥升书院之虚号。泛然断之曰世间宁有六父子书院。疑之而不究本实。斥之而不遗馀力。则无乃有不然者乎。臣等虽草野后生。请以南中先辈文献可考者。一一备陈于 舜摄重明之下。不敢有一毫欺隐也。金琎嘉隆间人也。先正文庄公臣郑经世实志其墓。其人有文章行谊。与湖南名贤金麟厚结道义之契。辟书斋训生徒。乐育之盛。为世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19H 页
所艳。使其五子俱学于李滉之门。时人比之程向。有若司成臣克一。问学特达。风流弘长。诗文脍炙一时。察访臣守一。器局峻整。辨论精明。尝被印可于李滉。生员臣明一。天资近道。行最纯明。见重于师门。文忠公臣诚一。为世大儒。信义动于蛮貊。忠烈著于板荡。道德勋业。辉映百代。府使臣复一。刚直不挠。动遵绳墨。居官莅职。治绩大著。凡此六君子者。虽其人品不同。穷达或殊。而父子兄弟。并美齐徽。蔚然为家国之光。今其文字言行。杂见于李滉集中永嘉丹山等地志及诸家碑志敦史信笔。斑斑可见。则其初影堂之设。情理允协。礼节无僭。夫谁曰不可。而至于不恤公论。擅升名号。影堂书院公私稍异。俎豆事体大小有定。一时主事之人。那得专辄若是。以此物情乖隔。浮议为之龂龂。忮怨间作。至使千年邹鲁之乡。有此士林不幸之变。岂不痛哉。臣等伏睹 严旨。聚首惊骇。遑遑若无所容措。正如严霜一下。万木凋瘁。索然无一分生意矣。早知如此。则臣等方其误著之初。安得迟回疑阻。不即救正。使自中无识之徒。兴讹造谤。有若轻视前辈。欲废其享者之为哉。其在今日。虽欲引咎而分责。何能有补于既往乎。窃伏惟念孔门七十子升堂入室之外。或有没没无称者。而特以从学圣门之故。并列大学。百世尊享。今我文纯公李滉。即东方之夫子也。其一时及门之士。渊源渐染。造诣自别。文忠金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19L 页
诚一。亲受屏铭之托。遂得衣钵之传。其他兄弟亦皆随才成就。模范后学。所贵乎亲炙者以此也。同堂啜食。既有四令三徐之證。而影堂不在于 朝禁。况其创设又在于 禁令之前。今若遽然毁撤。不少假借。则岂不有伤于风化乎。兰溪范氏之祠。列享九兄弟。文定胡氏之庙。合食五父子。而未闻以一家多享之故。而辄加沙汰者。独有狄仁杰奉使河南。奏毁淫祠千七百所。而只存吴泰伯,伍子胥庙。夫子胥若而人。而尚且存其祠而不毁。岭南一道之内。目今淫祠在在相望。而臣等未闻有一处被毁者。独于儒林文德之祠。辄请撤去。抑亦有歉于仁杰矣。奈何以传闻之说。形诸章牍。使数千章甫失望若是也。伏愿 邸下特加听察。据此情实。更取 睿裁。使多年祀享之所当毁而勿毁。一依影堂之旧。永为香火之地。则其在 朝家劝禁之道。始得无欠。而一方人士亦可以少慰畏垒之思矣。臣等谨已纠罚误事之人。撤弃书院之题板。远来伏閤。恭俟 处分。不胜惶恐之至。
谢 恩辨诬仍请复渠疏
伏以臣等岭外寒踪。草茅贱士。望朝廷如弱水。而生逢圣代。蒙被同仁之泽。讴吟耕凿。安插里闾。以遂缓带咽哺之乐。延颈西望。不胜爱戴瞻仰之诚。伏况 主上殿下即阼未几。剪除凶逆。 威灵炳赫。 离明普烛。群枉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20H 页
必察。一时忠逆玉石之辨。举无所逃于 天鉴高悬之下。仓卒 处置。曲尽人情。允合天心。社稷灵长。终必赖之。至今岭南人士庄诵 大诰。莫不鼓舞忻抃。仰赞 圣德。而如臣等安东之人。则前后七年之中。异 恩稠叠。沦肌浃髓。惶感陨越。无地图报。寤言私室。尤不敢一日而忘于怀也。窃伏惟念自古乱逆之变。何代蔑有。至如平日士大夫世受 国恩。共嬉升平。忽然分朋攻击。势不相容。酝酿射天之凶图。未有若戊申之变者。自 殿下视之。举国臣民。谁复有可信者。而 殿下首释权矩之囚。又宠 恩教之降。丐残命于滨死。施华衮于叱贼。申之以名乡忠义。终之以深嘉善俗。十行 丝纶。委曲晓谕。勘破原释。无复馀蕴。传 旨之日。满庭皆泣。噫乎大哉。天地曲成。一物不遗。日月无私。容光必照。 殿下此事。前古未闻。若于其时。无论有罪无罪。一任有司之法。所谓三人幽隐莫白。则安东一府。殆未免不洁之地。臣等将何以视息穹壤。举颜天日。思之又思。 天恩罔极。蝼蚁禽鸟。尚犹知报。生为横目。宁不感激。何意七人之逮。又出今春。两度追捕。一乡荡恐。事端叵测。巨网弥天。终然虚妄之说。随即败露。妖极伏法。庶枉冰释。自今岭人可幸无罪。永脱戴盆矣。及夫柳权两臣之疏出。而臣等晚始得见。心胆崩落。生意断绝。甚矣此是何等语也。冤狱未勘之前。横加贼字。自明被援之计。臆诬岭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20L 页
儒。措辞用意。俱极危险。人之为言。一至此哉。方今王道荡荡。无偏无党。好生之德。涵濡远迩。 圣情孜孜。日夜所望于臣邻者。惟在协和保定维持世道。有君如此。其忍负之。如二臣者。所当仰体 圣心。将顺其美之不暇。而乃反党同伐异。旧习依然。专欲疑乱 宸听。以逞前憾。噫。既曰岭贼方炽。则臣等固在其中。既曰岭儒怂恿。则臣等亦在其中。人臣受此黯黮。置身何地。 圣明在上。父母孔迩。疾痛困极。急于号呼。惟 殿下怜之。或者之憎恶安东者。盖以安东于岭南。最为多士之薮。纯色之乡。而一种卵育之计。无所施于其间。则必欲蜚语倾陷而后已。 殿下既尽释安东人。则安东之无复可疑。晓然可睹。臣等无事于发明。而二臣之言。一向如彼。伤弓㥘弹之鸟。自然哀鸣。其情戚矣。世变无穷。人言可畏。曾参杀人。毛遂堕井。三人来传。市中有虎。自古如斯。良可悼叹。窃仰今日 殿下之心。鉴空衡平。廓然大公。尺雾寸云。何损天日。而万一于拾尘掇蜂之间。或未免有一毫疑端。则臣等何所恃而不恐也。 九重幽深。下土疏逖。区区忠冤。谁复为 殿下理之。臣等请历举安东之事。通以古今。杂以谣俗。仰备 丙乙之览。以少酬我 圣上恻怛眷顾之意。盖其山川。皆发北向南。襟抱周密。风气柔顺。故其人率多安静含忍。不喜夸大。下此则胶固拙朴。无发扬之气。其土地沙薄。又多水旱。故其俗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21H 页
节俭纤啬。不通有无。具五谷好贮蓄。终岁勤苦。各食其力。为士者操笔佔毕。汩没诗赋。而鸣弓驰马。终古绝无。宁为数世乡任。而不愿一代朝官。宁龁菜食粥。以延一年之命。而不肯杀鸡椎犊。以图一日之饱。为农者依时及节。服勤田亩。早作暮入。役役无暇。西成务閒则近市担负。仅通鱼盐之利。不能结伴连骑。行千里为大贾。为官者牵拘小廉。弱于进取。无一人白衣踰岭。求望迁除。或至终身而坎轲者。大略如斯而已。虽无崖异奇特之观。而惟其人人自守。事事务实。安分奉上之诚。古如是今如是。未尝变也。考诸丽史。则甄萱之乱。协谋破逐。云门剧贼。尽力捍御。显宗南奔。士女征缮。恭悯播越。翼成恢复。忠劳著显。斑斑可记。逮至 圣朝重熙。扶植元气。多士争奋。儒疏之出。粤自 仁明之朝。文纯李滉见始虑终。以为草野群士。封疏诣 阙。分义未安云云。训戒丁宁之。故其时请罪普雨八章连上。而安东独不与焉。向后士论益歧。朝野纷纭。议礼议享。彼此角立。所争虽大。诚非美事。挽近以来。父老长吁。有识窃叹。远念覆辙。近畏胥溺。生憎风指。力沮浮论。罢科投章。犹或立异。请斩诸疏。终不苟同。诮责猬集。同室操戈。而臣等有所不恤。此心炳然。苍天在上。推波助澜。尚犹不敢。犯分从恶。其忍为之。所以逆竖入境。片言叱却。义兵首起。一道风动。莫非职分所在。而亦是由来长物。脱有事变。臣等亦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21L 页
不知其死所矣。惟玆百里一域。介在岭海之间。上下千年。兵火不入。龙蛇六载。染齿远迹。前后士祸。几番夷僇。而横罹者不过一二流寓。近日逆变。振古所无。而被诬诸人。辄蒙 恩旨。雷雨涣解。岂曰偶然而已哉。况其山河之控制。人户之夥盛。才贤之辈出。风俗之淳厖。实岭南根柢。国家保障。 列圣之所属意。厥惟久哉。一片乾净之地。惟 殿下念之。抑臣等有私忧隐郁。系是小事。实关大体者。积岁经营。屡起屡踬。转而为朝著间一是非。扶之者少。抑之者多。公私混淆。立落无期。玆敢于吁 天之日。并此陈达。冀蒙 采择。死罪死罪。大槩安东府基。即郑圃隐梦周诗中所谓地形最得山川势者也。猪首峰一支。散落平地。墩阜错寘。璋分圭合。衍夷隆隐。衙舍在左。客舍在右。北有五里小溪。中流两舍之间。潦行晴伏。南入于大江。所谓大江。即白文宝金榜记中所谓首艮尾坤象银河者也。有山又自庆州地北行数日程。翔舞于前。为对案笔峰。即所谓金生神笔移葛萝者也。天造地设。雄蟠巨丽。为东南大都会。自古堪舆家称为双龙合脉。或云行舟有铁棹碇石在焉。丙寅年间。故参议臣慎景尹为府使时。喜为阴阳说。乃曰此府基大好。但城中小溪。不合旺相法。移而西之。潴为大泽于城外。流之未方则大吉且利。其时父老翕然信之。改凿别渠。一如其言。后数年。有老名师李启白者过之。愕然嗟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22H 页
惜曰官基主脉断矣。乡校前唇破矣。天生坎水。克制丙火。今水移火旺。其变将无穷矣。水失故道。反跳而去。百害不可言矣。其言历历可畏。闻者始疑之。其馀论风水者无不非之。略如李言。乡人甚悔其失。始议复古。而因循数纪之间。果然城内外延烧频数。有异于前。则曰丙火发欤。东西江船。比年三覆。溺死者无数。则曰行舟贮水之故欤。一境杀变。无月无之。则曰断脉之致欤。乡中才子。相继夭亡。则曰破唇之害欤。风俗日败。百怪都出。则曰官基残破而然欤。愚俗易惑。惊动如是。夫所谓地术涉诞。未必尽信。况某变某应。亦安有节节可数之理。而大抵灾害则可异。变怪则可怕。然姑舍勿论。圣庙重地。前唇既破。官府大地。主脉既断。则所系不轻。亦安得晏然而已乎。遂相率诣官。始请复渠。自丙子至今。无岁不然。而地主每斥以地理渺茫。诿以官舍淋湿。以此两件事为断案。其间唯延陵君臣李万元特许改复。工役已举。而自营门禁制甚严。遂不果复。辛丑三月。城中复大火。官舍六百间。民家四百馀烧尽。前参判臣金振玉适莅府事。既知民愿。又当其变。决意复故。凡渠道火过处。切禁作家。未及始事。意外罢归。前府使臣李重协曰既有天文。独无地理。变怪之生。闻甚可骇。人心惊动。尤当镇定。遂枚报营门。则监司臣赵显命既知官意。且采民状。登览形势。许令始役。举乡快乐齐会相议。凡水道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22L 页
人家当撤者。计其工费。拟给其价。又量度渠长。皆以熟石高筑为计。而各出私力。无虑数千。伐石于上流。运寘客舍墙内。重协匪意又递。故府使臣李德孚来即严禁。且取其石而他用之。臣等抱膝嘘噫。无可柰何。去岁南门内五十馀家又大火。几及官衙。府使臣金潍亦极仓黄。而复渠之请则终始持重。云以朝议多不然。噫此一渠移复。系是一乡便宜。在上之人。似不必一向禁抑。况此火变。愈往愈甚。又所谓诸般变怪。多涉骨肉伦纪。有不忍上口者。人心之摇动。无足怪也。地理虽曰渺茫。而终古迄今。自为一术。未尝全废。官舍虽曰淋湿。而自有安东以来。此渠经流。未尝为患。如使臣等欲决天生自在之水。注之生地。如慎景尹之为则禁之可也。谓之渺茫亦可也。而惟望复古。辞直理顺。何拒之甚也。生气之流注成形。人与地一般。断其来脉。犹绝其咽喉。咽喉既伤。人岂不死。水之行地。犹血之行经。经血坏乱。人岂不病。朱子大贤也。亦尝论天下大势。以为黄河犹大肠。失其碣石故道。并淮入海。为夷狄乱华之徵。夫岂无理之说。朱子为之。水无大小。其界气一也。改从故道。犹人之改过从善。臣等只见其便。未知其害。况此都会重地。保障名邑。地道一乱。人不得平。妖兴孽作。习俗乖败。则亦非国家之利。不但臣等之私忧而已。向之李万元以下三臣。皆必有所见而然。亦非有私于安东之人而曲为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23H 页
慰悦之地也。惟 殿下察之。臣等以远方虮虱之贱。猥蒙屏幪之 恩。曲赐保全。昭示涤脱。如出溷秽之瓢。游于清泠之渊。虽杀身致命。不足以仰塞万一。分甘屏伏樵牧。歌咏圣人。而 殿下之于安东。 恩顾非常。一以至诚待之。臣等实感实激。自附于有怀必达之义。敢有所道。仰冀终惠之 赐。已极无严。又敢以乡曲细末之事。继溷 天听。如骄儿赤子恃恩狃爱。于慈母之侧。呼呶索乳而不知止也。其亦至愚且僭。而猥越之诛。在所难逭。伏愿 殿下哀怜而财赦之。凡其所请。如或有概于 圣心。亦望特赐 睿断。以解一方积郁之忱。千万幸甚。臣等无任惶悚待罪激切屏营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噫往日事。非尔乡之不幸。乃国家之不幸。既分玉石。于尔乡何有。此非予曲尽本府。岭南即邹鲁乡。遗风所及。乃自见脱。何致惑于风水乎。尔等益修学业。毋渎不经之请。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书
  
与金翰林(世镐)
即日穷冱。伏未审尊体起居若何。慕仰区区。疏行发去。而前头 处分。未知如何。第极郁郁。顷见疏本。圆熟可爱。无复馀欠。而独念此事。绣衣之所闻。固是忮害者怂恿之言。而曩日之论议风色。亦略探得。至具别单。率先请毁。则其操切特甚。断置无馀。岂得以寻常士林之请。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23L 页
转斡其间。冀其反汗耶。岭南八十馀所沙汰之举。方有后 命。而此疏之上。最著居前。自 朝家必虑日后纷纭之弊。宁有开路听许之理乎。区区鄙意则臣子献言。固当无隐。动得 天心。莫如诚意。始之景山本出于影堂别庙。中间之升号。不惬于舆论。今之毁撤。又非乡人之本情。历历尽言诋斥误事之人。发之以一府公论而后。朝著之上所闻略同。似或开释。又况影堂别设。乃是子孙之事。毁人祠庙。实非 朝家之所宜。以此为说。无以夺之。若得影堂勿毁之 旨。则其为精舍固自在矣。愚见如是。不念文辞之短拙。搆出一草。生涩可笑。万分不合于奏 御文字。而其命意布置则或者不远于谋事者之情。苟得一分有益于本事。其他不计也。归家更思之。其下语之间。多有牵强讦直之病。随即点窜十馀处。改书别本。向于路左出饯之日。纳之鸣于袖中而去矣。直以文短之故。不能融冶点化。使间隙不掩。棱角自露尔。何可深罪耶。伏望恕察如何。
与李密庵
月前伏承下覆札。恍若亲奉晤语。迨极忻感。暵热比盛。不审燕处道味若何。不胜仰恋之至。德秀远役才旋。家眷粗安。而年事去益无望。贫者有死而已。柰何。每念前书中日月无多。处所靡定之教。懊叹无已。顷对鸣于。语及此事。始知闻韶计决。莫可回转。闻来益增慨惋。以高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24H 页
明之见。岂不知此著不便。而犹欲断然为之者。执事之意居然可睹。既有申上舍相依之势。又有李圣徵顾助之便。无他可往。莫如专意一处。此则诚然矣。第念举家迁徙。不止于就食而已。必也审察肇卒。务为经远之图。不可草草为也。大抵金城塔坪之间。山川形势。虽若耸拔雄胜。而其实孤蹇浮露。无磅礴长远之气。且其异说厮挨。强宗割裂。羁旅孤踽之踪。处之实难。彼中主人。局图有馀。为执事谋。非不尽已。而区区鄙意则莫出龟村。名人代出。习俗厖厚。地有遗利。人多殷富。求田问舍。两有所便。先垄省扫。道里亦均。舍彼取此。得失较然。顷于赤罗之行。滞雨圣徵所。因与极意消商。则其言一如鄙见。谋诸德老丈群兄弟。则又如圣徵言。归路会话南庵。则亲友会者数十馀人。一如德老诸丈之意。至于闻韶之计。一辞以不可。人情如此。差可喜也。又见圣徵四丈夫子。兰茁珠静。个个秀出。教导成就。是执事事也。不但眼前侁侁。足为倚仗。君子育英之乐。不待他求而可以得之于此。且有水云龟潭之胜。别一境界。杖屦逍遥。朝夕可至。栖身养道之所。即此甚适。况义城密迩。临河不远。控引经纪。凡百甚便。西去屏山。又是崇朝。方叔氏可以源源相见。其北牛鸣之地。即德秀邱墓之所在也。亦得因缘候拜。不比锦水之希阔。期会之易。折简可致。时时团聚于静僻之处。承接绪论。勘破疑晦。实吾党之幸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24L 页
也。早晚圣徵必有书。或亲往云矣。未知执事其肯之否乎。向见东厓。嘱以高驾入城。随即相报。为攀拜之地。彼亦诺之矣。日气益烈。姑无奉拜之便。稍待凉生。即计进候。或于西岳东城等处。一赐降临。以续年前未成之会。细讲前头。了此一公案如何。
答李密庵
长者有教。阙然久不报。虽缘畏约中觅纸有碍。亦坐懒慢宿习拨不开。罪叹曷胜。便风陆续。得伏审道体起居益安重。每切喜仰之忱。第闻此时庚癸殆难堪过。又为之忧叹未已。德秀方始撤寓移近本村。日与韬胤相对料理。心经才毕。周旋于蓍卦之间。不无相资之益。而每见其抱膝。回首悯念。菽水之无继。惘惘若失。傍人为之作恶。此亦柰何不得矣。顷者木札十行。开视郑重。既于洒扫应对之义。说破过推之差。复于当然所以然之分。更加停当。鄙滞豁然若冰释。何其幸也。因此更思之。所谓理有精粗云者。为是著于事为者易知。隐于里面者难见。所谓理无精粗云者。为是一原无间之妙。有不可以精粗论者。则以所从言之不同而然耶。伏望更赐视破若何。游定夫西铭之语。前此眬瞳看过。自承拈教。久觉意味迥别。看文字不可草草。果如是也。时气去益恶。拜晤苦未易。下怀怅然。近日江院稍净。一移杖屦。倘或无意否。何敢望何敢望。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25H 页
与权苍雪
德秀再拜启。不谓凶祸。淑人叔母氏奄忽丧逝。曾未几何。持平叔侍又捐馆舍。千万惊怛。不能已已。伏惟绝塞闻凶。所遭切悲。其于伉俪之重。友爱之笃。万倍在家。何可堪胜。仍复仰念千里往返。经纪两葬。俯仰终毕。人事如许。种种苦哀。亦何以排遣也。雨馀凉早。尊服履不审何似。仰慕深切。抑有一说聊备采择。前日北关之行。人或致疑。而侄意则不以为不然。薄宦微禄。正好出伸分义。饮水寒暖。亦非他人所知。及今再往之计。半在枫岳宿债云。其又信然否。老先生于关东形胜。非不梦想于平生。而闻有注拟。辄移书劝止之。曾不恋著一边。惟义所在而已。后辈之期望于执事。亦不浅浅。去就之间。不可以自轻明矣。前冬适进寒水。远辖将戒。一言旋辍。广度虚受。迨极感念。区区有怀。不敢自外于眷爱之下。若蒙赐复则又小子之大幸也。唐突至此。不胜未安。
与金竹峰
未拜颜色。已复三年于此。丧祸汩乱。人事阙然。恒自歉罪之至。日前豚鼎之归。凭伏审气体若序万安。伏喜区区。曷任下诚。且伏闻尊丈于渠谒见之际。喜其来而怒其晚。警诲颇切。倘非尊丈以事契之重。不弃其馀胤。则后生辈何以得此于先生长者。循省今昔。不胜感涕。仍复伏念松坡庆席之教。尚记丁宁。今玆小庆虽出偶然。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25L 页
亦莫非眷爱之至。先设谶以成之也。顷又得之亲旧间。则尊丈近复提掇前语。益感盛意之未尝赐忘于此事也。旱热未退。半日鞍马之劳。甚觉未安。而朝凉已生。夕风每起。丰县寿洞。休憩亦便。或冀杖屦移以明日。一宿降临。玆敢委一价以候。转切颙俟。
答权方叔
冬寒渐紧。不审静体起定何状。瞻恋深切。德秀姑免身上疾恙。离索比甚。怀绪无聊。丰县庆席。既失追攀。柳斋小集。亦未如意。落落吾侪。耐情迟隔。自是暮境一苦事。柰何。就河门诸人。以其先监司公复职焚黄事。谬询傍及。而顾以事体稀阔。节拍难处。不可臆断。故使之奉问于高明矣。即伏见别纸所答。则雅意所主。在于复官 恩典。出于寻常。即当祗受行祀。他不可计也。此则似然矣。区区鄙见则有异于是者。设令神主在庙。既题以上大夫崇品。而复职 教旨误书以降阶卑官。则其在子孙情理。亦当以新 典之重。卒然洗刷粉面。改题以降秩耶。似当更禀该司。以待釐职然后设行焚黄耶。况今既无庙主。又失墓次。事例旷阙。有难援据。且闻初头该司之臣。亦以无文籍。不即施行。末乃得正统戊午榜目。河司谏父名时带官。联书填 教旨云。其草草甚矣。今若證以前辈碑版。并考出一善志明白可据之文字。申呈该曹。从实职釐正。始乃告由设祭。情理允合。其日月差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26H 页
迟。有何未安耶。幸须更入思量。回示可否。使彼家无疑于的从如何。行祀节目。当依别纸所教。但于设虚位未行事之前。当先告由耳。顷者李连源见顾。奉密老全稿。来请雠校。其意且欲于早晚。要左右一番同阅于石门。此事若成。团圆可喜耳。
与权监司(以镇)
大行宾天。因山惨憺。仰想世臣忠爱。何以堪怀。万里独贤。复殿南服。伏问即日穷阴。台监气候何似。奉别以来。倏尔五年。顷者旌节临到桐乡。旋即复路。未遂路左出拜之愿。下怀怅然。迨今未已。谱事灰烬之馀。重刊之议。京乡克合。亦云幸矣。收单上送之后。时未试手。想缘主张之人。未及勘定。虑或迟延过时。继闻有铸字土板之说。此则诚为不便。月前驰书商牧。略陈陋见。并及旁注诸般繁简便否。其答语一一印可。不但以铸土为非。亦言京宗多汩没科业。奔走职事。决难办得此大役。且说叙经氏前丧才毕。又丁内艰。尤无责成之处。深欲归重乡宗。以毕玆役。商牧之意。既如彼料量。事势必须乡板乃成。伏念台监閤下适此按道。大于此者。犹可咄嗟无难。诸宗之望。实非浅浅。窃愿可为速为。宦事难定。机会易失。岂不惜哉。见今宗中收聚之铜。琐琐如是。倘自营门一纸指挥。则板子立办。刻手自在。其间容入。都在算了。不佞亦在有司之末。为此奉书以禀。未知台意以为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26L 页
如何。
答权参奉(厚)
国恤普痛曷喻。信后秋事向尽。不审尊体起居更何似。一味瞻溯。千里之远。而寻便付问。不惮频复。六月廿一书。未及奉报。七月廿五书又至。满纸缕缕。凡于谱事。细大无遗。愈往愈勤。每读来书。辄觉心开目明。继之以叹服不已也。夏秋来。此中宗人。一会于崇报堂。再会于广兴寺。三会于陵洞。雠校全本。谨已两次卒业。而大抵段派浩穰。如地负海涵。森罗恍惚。初不知其要领所在。参以全谱。證以各单而后。略窥一斑。则其考据之精。与夺之严。如引绳分秤。各得其当。倘非吾宗丈志勤眼到。其孰能办此一大事。诚幸诚幸。方谋传写。以出中草。而其中漏误颇多。随校随生。未易整顿。古人所谓校书如扫尘。诚为善喻。且念编秩许多。当寒呵笔。书役最难。登木之期。杳然未卜。况见在钱谷。通计不过半千。只可充得半费而已。继之无术。此则柰何。前书各派之说。因一时创见疑之耳。初非深思远虑而发。则来示之不赐印可。亦固矣。近日宗中诸议及二三治谱之家。咸以为此法不便。因与之商确上下。究其得失之归。则各派终始。开卷瞭然。考阅之便。来本诚得之。一祖万孙。并收于一帙之中而无遗。则谓之合谱亦可也。第见其八派相限。各自成谱。世代之次。昭穆之行。不得连条共贯。同归一套。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27H 页
则血脉似不相通。古今未免相错。其于合疏收远之意。无乃有所欠乎。新规一创。古法全废。初见乍好。久念不可。抑恐民穷财尽。世情愈狭。背通同而趋简便日甚。此本之出。举将曰吾派自别。何必尽印全谱云尔。则同谱之意安在。所贵乎合谱者。欲其打成一片而无分析之患也。今既区别各派。与别谱何择。庚辰别谱之家所印。皆不过别谱一卷。而了无一人生意于全谱者。前事已然。后弊可知。本所物力绵少。前头无远近广布之势。诸派子孙爱惜科外之费。皆思自便之计。则全谱所藏者。自此无几。一经变故。荡然无相资考徵之地。岂高明偶未之虑耶。近世谱牒。亦颇搜阅。如潘南达城东莱汉阳诸本。同一法例。条理可观。独青松沈谱。时未得见为恨。而东莱既精且密。分而不离。合而不乱。井井绳绳。一眼粲然。惟于分派提头之处。叠书七世之讳。似涉烦复。而大抵史家之上乘耳。外此而言谱。俱未见其十全。则去短集长。挽古便今。垂之永久而无弊。乃今日之柯则也。其成规擅改之嫌。出草更定之劳。有不暇恤也。谱法如史法。执事之汇为各派。淘洗排荡。疑伪净尽。犹马迁班掾之列传也。诸本之逐代分行。疏密均齐。终始贯穿。犹春秋纲目之编年也。一代之事。列传固好。而千古之史。非编年则不可。执事既分为列传。则自此合成编年。不亦可乎。其实则非列传。无以成编年。执事之功。于是为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27L 页
大矣。其他条例意法俱足。无可议为。谨当遵守。毋敢失坠。而日后倘有疑难。一一奉禀为计耳。
答权参奉
既见之喜。遽归之叹。交积于中。恍然自失。矧尔大霈之庆。未及驰贺。三月五月之书。沓至穷庐。自顾滓贱。何以得此。一倍惭悚之馀。益审暮途风霜。行李利涉。返庭閒摄。终获安吉。尤庸感慰。下惠五韵。联珠错落。璀璨夺目。世间何处。复有此八耋高年。神思之涣发如是耶。爱玩不能释手。久乃传示同宗。并报东郭老人。而顾恨摧颓已甚。渴涸无馀。虽欲强理弊帚。终无以仰博一粲尔。原谱差错及新增当拔之派。既蒙下教。敢不说与诸人。相议整顿耶。序文点化事。前承面命。复此书喻。非不欲黾俛承当。而翻瓦易榱。必然剖破大家。并招血汗之讥。以此咨且。不敢下手柰何。陵斋奉别之后。三时倏忽。千里渺茫。何异丹邱隔海相望。惟愿时惠德音。以慰慕郁。
答权进士(叙经)
京乡隔远。莫遂倚玉之愿。竿尺问讯。亦随以因循未果。恒怀歉怅。玆者伏承先施。三复以还。恍若觌仪范而承晤语。仍审新年。神劳岂弟。庸玉于忧戚之馀。一慰一感。无任远情。谱事吾宗千万人中。惟宗兄是倚。其删润整顿之功。实非岁年所可究竟。今闻手草甫就。刊本将成。何其幸哉。想卷帙倍加前本。聪明神思之劳。已不可言。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28H 页
把笔腕脱之苦。亦何以堪。昔龙峦公因此一役。遂致目疾。其在今日。不得不为左右奉虑也。崇报堂记想已成。觅付科便。为刊揭之地是望。
答权尚州(孚)
今世居官。例多简贵。虽故旧过门。漫不相知。执事解记稠中一面。远赐存问。副以两封粉幅。此意感极。乃知大家风仪自别。非薄俗所能移也。伊后一向没便。稽谢至此。甚愧逋慢。即伏惟清和。政履起居胜相。谱事全靠执事布置得好。而列邑板子。时未见一处输到。营门求助一款。亦无拔落柰何。祭文谨此誊呈。而执事之文脱第四句。随后录示。使之书填如何。伯府丈平安报。想时至矣。一者南辕。果不差池否。家少辈小售声息。至烦长者遥祝。旋庸感愧。
答柳山阴(圣和)
德秀白。望八丧耦。孰曰变异。而顾此逋窜之踪。提曳剧病之人。飘转数邑。不得一日安插。以致调护失宜。奄忽沦逝。其死可怜。此生益苦。悲悼酸痛。柰何尽喻。返葬无期。已于今十七。草草权掩于路傍高寒之原。情境益复难堪。伏蒙仁念远赐慰抚。辞意恋恋。尤令人感涕无已。仍审寒令。尊履依重。第承意外坠伤。重惹乐正之忧。初极惊心。而今则为日已多。想已复常尔。前此下问。非敢忘怀。而失土以来。情思无聊。凡亲故有问。一并稽谢。或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28L 页
赐恕谅否。垂死落落。奉晤无期。临书怆悢。
与金南原(世平)
伏惟寒令。尊体起居万重。不佞生晚地偏。未曾一拜颜色。少日与时晦游。槩闻世德之懿承家之范。中岁益脩分于山阴。重表叔时时语及执事。为之倾心久矣。不幸二公云亡。何痛如之。思一得遂扫门之愿。敬承雅论。如复见二公者。而执事侨寓星山。距花府二百里而遥。无由致身轩屏。徒切向往。今此南来。偶然居停。即是执事旧宅。于焉瞻想。倍万平昔。执事何由得知安东。有此一穷措大。向来因来往亲旧间。雅知执事年龄衰迈。嗣属未延。忝居姻末。不胜悯然之怀。玆对李棘人。始知种玉有田。蚌胎方映。馀庆盖在斯也。为之一祝。东京邈尔。前进无阶。自此径归。第切惘然。敬奉一书。替伸忱素。
答李高灵(世鸿)
京乡杳然。攀拜无路。顷者得之亲旧间。始知执事出宰吾南。而顾此蓬蒿之下。飞不越阶。南望怅然而已。不图执事解记一面于数十年后。辛勤一问。远及穷庐。何感如之。地主使君。以同贯相要。设榻未定。先及执事书中语。为之开口一粲。乃知执事奇癖。与吾使君同一般也。即日薄寒。伏惟尊政履万重。德秀行到营下。始知执事方有举下之制。自蟾江至白马南北半千。还定之期。似在深冬。此行无分。又违一拜矣。向者瓠系一隅。今得旷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29H 页
然远游。转觉伽倻苍翠。近人眉睫。亦不为虚行一遭矣。计于此月未尽。归卧故山。南北一隔。奉袂无日。是庸忉忉。敬奉一书。以谢畴昔。且达远情。又安知不为洪桥也。
答金鸣于
恋切。承审此寒。浑眷安集。龋痛亦辍。深庸感慰。第和妍一出之视。岁内必无此时节。相思不得见。始知亦缘命数柰何。往者与屏翁颇极从颂切偲。丽泽之益。不比从前悠汎相对。回首于左右。其可数耶。武陵之约。毕竟无成。又一恨也。吾侪衰谢已甚。若过自爱杜门。废却过从。落落晓星。柰尔东方渐高何。君若终靳一枉。我当跨羸蓦往。以做五六日款。于君意果何如也。宣城事极可虑。当日主事之人。不思一会讲所以弥缝之策否。汝受尚不返。所得必多。但去时衣薄。归当极寒。不瑕致伤否。
与金少昌
顷见清叔。得新年平安报。极慰。德秀自岁首偶患胃冷。时未平复。阿堵亦眵昏。全废看书。此生已矣。可叹。科事吾辈则已超然。颇闻其处年少。将举业作第二件看。舍此专工于己分上。甚好甚好。然道理平铺。不必专在高处。且令子侄屈首常业。随俗检防。日履平平路头如何。
答金霁山(圣铎)
荣还久矣。迄未献一状以贺。道左出候之计。亦且违繣。第极歉叹。顷者贬翰先施。风谊珍重。时在石门。政对故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29L 页
人。鹪鴳集于薮泽。鹏翼已翔寥廓。为之感怅无已。因循稽谢。方愧不敏。即闻慈闱密缝。游子戒程。君亲俱重。去留想难。而既已致身。宜尽匪躬之节。况今 圣人在上。保合大和。恩眷非常。擢置言地。岂不尽心无隐。思所以报塞万一。其他荣悴得失。有不足计。然而古人所谓九万里风安税驾。云鸿今悔不早飞者。区区未尝不奉念于左右也。向者屏翁之来。语及私义未伸。一倍惋伤。眼中吾侪存者无几。又皆摧残。意穷路绝。今日所望于吾兄。实非浅浅。如得可言之会。何关早晚。恨未得一番鼎坐。奉尽消商耳。
与金霁山
海外全生。莫非 天恩。益想君子素位。无入不得。第未知积月廷尉之馀。又涉万里风涛。不瑕有伤否。伏闻大硕人自九月以后。平心释虑。日进匙箸。以待早晚归日云。此实情旧所共赞叹。不容已也。幸兄益务珍爱。要以学力自胜。以答慈念。如何如何。古人所遭如稣斋十八年珍岛。隔离双亲。岂非李延平所谓持以自比处耶。区区所祝。惟此而已。绝域纺弦。其苦可想。而平居者亦各自困。无计救他。收合略少。拭汗表忱。歉叹何极。
答安国华
南北夐绝。梦魂犹不得通。况望颜面之相接耶。有时回首。不禁儿女之怀。乃者权生得景远访。自言获私于门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30H 页
下有年。并致閒居诸节。又为之一倍驰想。何意先施之问。远及穷庐。长笺细字。意寄谆复。时复展读。风谊涣然。恍若故人在席。亲承晤语也。仍此益审年来。静养超胜。探赜日富。世间何乐。可以易此。尤不胜欣耸慕仰之至。德秀已是七旬。精神日减。意思消落。更无一分向前之势。为之柰何。韬仲家寥落。已极伤心。今闻德三身后又如此。天道晦茫。善福无徵。尚何言哉。鸣于,汝受老境无事。屏谷亦进修不住。终有所发明于师门矣。所示退集及近思二书。閒中理会。所得可量。但此重重公案。曷若先用力于庸学等篇。探得本原了了然后。以后来文字为展拓之地也。在此二三诸友。各缘老病。一年之间。相见多不过再三。至如团集讲磨之益则非复前日。如吾兄更在数百里外。又何望其合席从容耶。深可叹也。万万非书可既。
答任和叔
松林别后。岁月峥嵘。早晚仙槎。空劳等待。往年一书。随风远至。每一展读。风谊珍重。不知人在五百里外也。回雁高飞。附书无路。前冬错闻兄随棠旆南下。因营便布谢。转致兄所。俄知达城宾馆。无广陵客。则不知寥寥一幅。为何处洪桥之物。良可叹也。素知兄与使相契分特深。兼有渭阳之干。谓当有一番来信。侧听逾年。竟无声息。何为而然也。未审即日凉风。静养况味何似。德秀前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30L 页
冬哭小弟。其才智可惜。兄弟之间。作一知己。奄忽失之。心境忽忽无世念。齿发随以衰变。虽七尺依旧。颜貌非复前日。人生如此。为之柰何。二豚赴京试。教以历拜。因奉书以候。
答申汝钦(德观)
昔非不知。而不如亲见。既见之后。又未得从容。昨岁之游。真成一梦。今春之约。落在何处。向者匪意华缄远及。伊时起居状。良慰遥溯。德秀已作六十三岁翁。万事都无心。惟愿与吾兄联门深院若不成。犹得分山一半。杖屦来往。以终此馀龄。此意何可忘。申结幽盟。在早晚间。况古书老去尤有味。兄其勉之。
答申汝钦
前书未报。后书继至。故人不忘我而我则不如。自愧可胜。仍审新年。静养益福。感贺无尽。德秀重制在身。内病又关心。汩汩无绪。况此转眄光阴。忽已古稀。筋骸齿发。日觉凋换柰何。因儿子细闻兄閒中所得。汇成巨帙。词致清发。洗尽凡俗。令人惊叹。如弟也没久矣。抛却笔砚。犹向囱前。料理故纸。有若病蚕既老。强意上薪。摇头吐丝。毕竟自裹不得。还可笑也。两种之惠。一是老境长物。一是山中所紧。何感如之。
与安延日(鍊石)
顷者枉沐驺骑。得接风范。何但坐席留香。亦觉湖山生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31H 页
色。顾无缘攀援永夕。稳承㞃论。至今以为恨也。想惟春尽。家政益隆毖。攒慰区区。德秀依旧陆陆而已。下楼丁宁之约。留待早晚。而反念眇然之身。发期强邀于诸处。礼犯援尊。迹涉曲奉。私分所未安。执事如不鄙而夷之。有意再辱。则幸于屏院往来之际。相与招呼。趁得江月正圆。一宿楼中。讵非好事欤。当以一壶相待。未知期在何间。愿闻之矣。密翁长时贫惫。近或数炊不起。仍念此翁无土以食。濩落如此。庚子春。吾辈数人。就锦水驿南议筑洑。太半为翁地也。翁亦肯之。到今堤成储水。而穿渠未半。财力俱竭。开垦之望。又失今年。则他人毋论。翁事去矣。如得数百官军。足以完役。今方为操文乞灵之计。而或虑城主例以动众为不便。愿得执事一言之重以先之。此非苟然关节之比。幸于偃室从容之暇。及之如何。
答申(浩○韩山人)
天崩之变。普痛何极。别来玉貌苍髯。长在眼中。不以山河而隔之。于是而三复来章。益觉风谊珍重。辞致淋漓。千里之远。而恍若即席奉晤。何其幸也。炎凉变尽。薄寒中人。缅惟此时。高堂驻日舒长。庭下芳阑一向芬馥。君子福履之绥。远贺无尽。不佞来时历探白马诸胜。自是平生一快。归掩牢关。日成幽独。属玆枫凋菊残。意思牢落。加以南中麦荒殊甚。秋事又不易。穷境况味。转益难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31L 页
聊。莫非气数所关柰何。柳兄政意方勤。遽尔罢归。韩民之不幸也。如兄受知偃室非泛然。一朝攀辕。怀绪可想。湖岭之遥。各居地一角。计于此生。无缘更睹光仪。有时回首。不胜儿女之怀。惟祝兄业就名成。早晚宦游所及。或可以款段相候。此外无可望也。男儿要作国士。不过眼前平直。除却较计得失。此固兄平日馀裕。相爱之至。临书奉勖。
答黄命余(锡中)
书来经月。尚未修答。此中挠扰可想。即玆新正。眷集益庆。溯贺倍万。德秀无一善状。日觉齿发凋换。前去六十无几。已矣何道。龙叟云亡。吾党日孤。不但存没之痛而已。况其平生穷阨。身后冷落。嗟嗟柰何。转闻葬地有戏。似将退过。信否。挽语即当制送。而近来多事卒卒。意思都没。欲作等閒语。亦非情素。姑俟閒隙写去耳。路远未遂临穴一恸。尤恨。
答河达甫
徵远寝郎之 除。远近拭目。岂胜慰耸。垂死窜伏。未效柏悦之怀。方深慨然。此际孝则手擎情缄。相访寂寞之滨。宛然一颜面。仍审兄调况如宜。感喜交至。俯询别庙条例。玆事体大。且非人家常有之礼。援證旷绝。謏闻薄识。顾何辞仰陈采择耶。然亦不敢默默。对孝则略加消详。未知于兄意何如。更望博访广询于知礼家。无歉于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32H 页
奉先之地若何。
答权子中(适道)
书至恋头。恍若对面语。况审此时。侍学匀胜。尤慰远怀。老物近觉神气日削。八十之年。那得不如是。可叹。来录许多。足见读书致思之工。是则可喜。但中庸一篇。乃圣贤极致之语。实非初学所及。而骤看发问。造次答说。有何所益于彼此耶。其间多不经意默会而浮露于笔舌。故有不当问者。有不必问者。何为而如是也。虽欲节节批应而不胜其多。如我老昏精力。有所不堪也。早晚相对讨尽。如小学书。无非平地行实。切于日用。除去缠绕旧习者。莫如此书。论语七卷大意。教人不得躐等。平易坦开。读来读去。浑然中和之气。段段可见。其有益于安心养性。有非他书之比。望君自今从事于二书。详味不辍。期于有实得自信之地。如何如何。问录姑留置。以待相见之日耳。
答儿梦揆
连得书。知自水阁移向黄山。客里苦状可想。同志相长之益。能添一格否。此中汝去后。汝母氏之患。似无几微形见。可幸。鼎也尚不还。想其入山攻苦。胜于在家。故不欲招来。汝亦知此意。勿为浪过。作诗力去陈谈。必先紧要语可也。诗题未得可者。莫如自出之为便矣。
示梦揆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32L 页
前因佳野便付书。其能得见否。来后已过一月。未知家中凡百俱无挠。课读亦不废否。勉之勉之。莫虚度时日。待我归日。开眉一喜可也。我时住韩山。湖中姑无疫气。可以如意来往矣。初意遄归。果是错料。然湖海游赏颇适。时时得句。亦足排闷耳。故山春事想已剧。归兴方多。不待尽意收杀。当谋复路矣。来此见主人严课儿辈。虎末等浪度可想。为此语毋废日课。
答儿鼎揆
奴还后骚骚日甚。至昨今而极。虽知其虚妄。而亦以汝之无便相报为讶。果此获书。知客中眠食依好。讹言本根归虚。正合悬料。便一快事耳。李君瑞因海上报数村惊动。四面分发。昨早送人问以何处投身。吾则答书历言倭不越海。过舟风飘。或不过海浪闪见。万万无虑云矣。峡事虽有所经纪。只为生理根本。恐无庇族之望。且莫如勤读书史。坚定志虑。务为远大之业可也。穷通贫富。自有前定。非可以智力求也。
示儿心揆
得书知客况连胜。为慰。而房窄客烦。所读想不如意。似不如早归之为得也。毕庸始学固好。既读者果熟。当渐次开晓。不然愈觉榛塞。多读亦何益。且大学一部。次第间架。著眼精读。自可开通。或问只是敷衍馀意。见之未晚。然参看固好。而汝忱借去未推来。后续读可也。闻汝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33H 页
上简锦水。过被奖赞。无实近名。我则闻之不乐也。
答心揆
僧来见书。知群居眠食粗保。此则可幸。而读业似不著实。是汝懒性依旧。岂缘残寺致然。可叹。松坡到门。定在二十。然汝童子。岂有舍所业观光之理。勿来可也。惟望勤读。疑处思之不得。姑待归质如何。
示心揆
始以汝家患。远虑无穷。旋闻症状皆不大段。趁即举头。馀皆出避。其幸可言。我较量气力精神。大损于前。伈伈独处。亦不能抛弃书册。近复循复庸学。见解则益胜。所谓秉烛之光。犹胜于不照耶。横渠六有中宵得尤紧。验之果然耳。
答儿象揆
待来过时。杂念继之。此时书至。深庸慰豁。我眼外精力。亦似稍不如前。人老无如之何。可叹。举国称庆之日。吾家受 恩非常。无一人应赴。殊觉不安于心。而势也亦柰何。闻汝妇翁西上。汝亦姑留。随分看读。寻其路脉。咀其意味。期于得见古人心于文字上。则于焉得力。渐长格价。区区科作。不烦苦苦著手。汝能如是。在此在彼何分。念之。
答象揆
因章叔便。得汝书。细审客状依保。病势顿除。医不可无。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33L 页
药不可废。乃如是耶。深喜不容言。我以仁山事。与鸣于,汝受。去月十三。作伴入海。再昨始得还归。家中姑无事耳。闻汝读庸学。果潜心玩味。通贯浃洽。得见圣贤心路。则殊胜述作。而不可容易责得于汝辈。然专心寻绎。必得新意思。脱去熟习缠绕然后始可矣。
答象揆
见书知食味稍胜。自此少思虑安寝眠。为第一方。况古人于病中。料理素业。不但忘病而已。治病之道。亦颇赖此耳。吾姑无病。既温理大学。更入明诚。益见古人语脉。了了眼前。乃知前此汎读为可悔耳。杂书闹热。惟此庸学。得力尤易。学言事而理包其中。庸言理而事在其中。学之始终。以心贯彻。庸之本末。以道提掇。依此循复则思过半矣。默默加工。勿烦他窥极可。屏翁以前病竟不起。吾两人一死一生。此怀何如。而柰何堪遣于一息未绝之前也。
答象揆
雨水非常。数百里外。杳如隔海。此奴猝至。审已撤寓。儿眷俱保。欣豁倍前。我如下山之日。此非父子相离之势。乘凉来会。当有商量。此地穷深安静。可谓爰得。近间临溪筑小坛。覆以松枝。为逃暑计。仍成十三绝。略说意中事耳。光阳理极。谓有生还之望。毕竟物故。两子俱病。沿江船运。亦难如意。悲悯如何。江门过时。与其处诸金迎
逋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34H 页
哭。是乃人情耳。
示孙范祖
一时事有同乱离。念汝独在作何状。更望安心留住。输纳官租。日近书史如何。来此后临川,芝坪。皆尽情面。李弘远即来相接。通家之谊。果如是矣。新房既有松明之所。夜字可照。若泽中肯来。尤幸矣。一癖犹未已。或问及漫录送之可也。
示范祖
长夏病暑颓卧。未得以一字问之。累次便风。备悉汝亦以疮患为苦。想念不已。所慰能于其间。一番看阅朱帙。素无前工而卒卒寓目。宜其无所深得。然犹胜全然掩过。时复温理。则见处自别矣。但不如庸学是乃吾儒食经。循环读去。自得意味耳。顷于苧田。偶获老先生理学通录。是乃先祖庐江时板本也。为书本末极详备。累次循阅。见解颇胜于前。早晚相对讲讨。则责效之方。不但宋贤他书之广博无涯涘而已矣。锡也所患稍胜可喜。至如教导之方。勿缓勿急。可得自在回头耳。湖山依旧。心目顿开。舍去可惜。当待路开暑残。始得向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