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近庵文集卷之六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x 页
近庵文集卷之六
 序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05H 页
寿族叔(夔文)周甲序
太岁阏逢冬至之粤七日丁卯。吾族叔花林翁悬弧之辰也。是月也。日在北陆。而地中一阳。始生积阴之下。其体为刚长。其理为复亨。即朱子所谓专美而在人者也。翁尝玩乐天机。参验人事。而敏于笔研之工。审于迁改之道。平居安身立命之方。多在随时顺理之义。而乐善而休休有容。处世而循循自持。其亦有得于出入无疾朋友无咎之义乎。吾观大易诸象。动而以顺行。贞而以元复者。惟复之一卦为然。以六五之顺而能敦复。六四之阴而能独复。六二之中正而得其休美。初九一阳为复之主。是则君子之䨓厉风迅者当之。当世善人之断断无他者。亦可及之。此吾党小子之所以有祝于翁。而若其频复频失。十年迷复则姑不论也。人道亨时。万事皆通。天心复处。一理无间。人苦不知其味耳。苟于休复之辞。体之深而见之明则寿可并于方长之阳。福不外于攸好之德。何但区区俗见之循例随祝而已哉。因作复亨刚反之辞。庸替笙歌乐舞之义。一歌曰微䨓暗动兮地底阳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05L 页
生。律中黄钟兮大音匉訇。览子初度兮心目盈盈。酌我春酒兮日吉时亨。再歌曰蜗屋容膝兮龟甲藏身。寒盂冷钵兮狼藉中筵。兄弟俱在兮诸子兟兟。樽酒簋二兮及此良辰。三歌曰灰重而轻兮衡頫而仰。七日来复兮天心孔畅。左右共将兮团圆一堂。三歌卒酌兮寿考无彊。辞既阕。以授其胤子致格。且以广谂于达理玩象者云。
族叔(齐文)重牢宴序
昔虞山钱矇叟尝序人献寿之文。往往说尘沙劫波五戒十善之法。而至其寿大梁周氏之觞曰太公夫妇。慈悲布施。奉六度为津梁。超然于毒流洄渊之中而梯杭具矣。以金陵为佛刹。以燕喜为法筵。以雅诗乐章为梵呗禅偈。则太公夫妇非犹人世之夫妇。是则大迦叶人中天上恒为眷属之意欤。然其为言。皆荒唐汗漫。未足为今日道。独其寿烟客占天咫一语。为可徵而有信也。翁以忠厚惇实之姿。少尝有志。老益固守。今年已八十而与夫人偕老。设重牢宴。观其丰姿厚貌厖眉皓发。宛然如甪里绮里之俦。而其友瑟鼓钟。非商山之所乐。其子姓之振振绳绳。又非梵宫之所有也。超乎毒流缺界而兼有此数者之福。则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06H 页
是其前身之持五戒者乎。抑慈悲之修十善者乎。惟心惟识。报如影响。吾知翁顺信之德。乃寿福无彊之基。实亦斯世之占天咫者也。翁素与吾先子情好曰笃。而及翁之设此宴。吾先子已弃背。此不肖所以出没劫波。感叹寓慕者也。虽无续貂之命。犹有祝嘏之词。况有言乎。遂引法界之语。庸纾平素之意云尔。
东华晚响序
我东之诗。昉于鸡林。流于胜国。畅于我 圣朝。而作者相踵。精华日敷。泱泱乎其东海之风也。吾观青丘风雅诸编。其词清而婉。其调烨而华。炳炳琅琅。璀璨辉映。而降自 仁明以后则未闻有辑之者矣。山斋读书之暇。乃采录近世诗句。稡而命之曰东华晚响。盖欲私自考阅。以资吟弄。而顾謏见窾识。于声律尤昧昧。何敢衡尺于其间哉。编既成。人有过者曰诗尽于此乎。此则陈腐耳。无益于词章也。予曰藜藿膏粱。各适其口。瓦石珠玉。各随其用。何必粉米黼黻宗彝藻火而后谓之服饰哉。诗以观性情而已。癸亥上元节。近庵散人书。
近庵文集卷之六
 跋
  
派谱跋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06L 页
族之有谱古也。大家名门。皆以是为敦宗合族讲谊修睦。使孝弟之心。油然而生。其有关于风化大矣。我柳氏自始祖完山伯。积庆于家。垂裕于后。子姓之昌炽。殆遍于一国。而其谱始刊于 孝庙壬辰。再刊于英宗丙午。三刊于 正庙丙午。而丙午之后。今又八十七年矣。派系益繁而众。情礼渐远而疏。故京中诸宗氏。乃发修谱之论。要与远近同事。而吾派则以致德,元植使之往相其役。于乎。是役也其可已乎。立宗法于既坠之后。讲昭穆于已疏之馀。则其在敦伦睦族之道。只当合谋同编。而顾其规例之间。有甲乙之论。敦事无期。乃敢遵旧规印吾派。而其发凡起例。依诸父兄所定。缮工锓梓。用军资判肯镐所画。三阅月而功告讫。凡七卷三册。噫。河汉之派流既分。乔木之枝叶已繁。则区以别之亦其势也。而究其本。直一源耳一根耳。凡我诸宗。苟因此而惕然起感。蔼然兴慕。以尊祖之心。推而达之于吾祖之所自出。以推吾祖先之心。引而广之于同祖共宗之地。则所谓油然自生者。必将流注贯澈。融液周遍。何恨于分谱与否哉。惟在诸宗之加意勉励。而益敦雍睦之风。勿替仁厚之谊。则异时时回事丰。亦岂无合成全谱之日哉。既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07H 页
以是自勉。又以为诸族后承者勉。
近庵文集卷之六
 箴
  
元日箴
苍杓回斡。天道更新。岁肇于甲。月贞于寅。人言是日。上元元春。时亨以泰。理贞以复。资始资生。生生日育。其在于人。独不思新。有茁其气。有蔼其仁。天地万物。本吾一体。或有私意。便不相似。架漏牵补。玩岁愒日。矧余之德。愚昧不黠。性迟而钝。心痴而顽。曾是不念。苟事因循。汝诵圣言。不思裨身。先民有训。改之为贵。学足破愚。敬足无伪。体仁长人。尤足孚元。其始自今。克图存存。天时好还。假尔真机。洗心易虑。除陈去非。用以自新。日新跟止。贞我立志。如北斗只。
近庵文集卷之六
 祝文
  
大野集成告由文
恭惟府君。笃志力践。学以为己。受诀岩门。服膺终始。变化功至。义理心融。积中而发。其言不穷。收拾巾衍。载谋剞劂。删烦就约。编成五册。扫尘之役。亦既再三。经于山校。就定斋勘。及门诸公。互相推诚。宁实勿华。不失旧程。盖我府君。深藏不市。闇然日修。只在近里。有美必彰。斯其天理。功役已讫。印布伊始。庶几潜德。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07L 页
于斯足徵。精神所到。光辉以凝。玆因节荐。敬陈新编。陟降洋洋。尚庶鉴焉。
近庵文集卷之六
 祭文
  
祭定斋先生文
于乎夫子。间气挺生。天资温粹。神彩精明。爰初培养。自在家庭。不劳而获。不肃而成。寻常日用。道在平平。随物随应。匪助匪忘。大本既立。其用无彊。琢之精金。栗如温玉。进道之诚。老而深笃。三千三百。无物非仁。望之也俨。即之也温。吾道之托。自昔已然。岩栖百载。有菀高山。一传再传。先生继作。曲致诚形。操约施博。馀事文章。贲尔金石。西方之人。肃事蒸尝。载黜南岛。草木昭光。望随年高。位与德崇。有来抠衣。彝好攸同。小子颛蒙。契诲深切。虽则或契。而不足发。尚冀鞭策。庶免猖狂。今其已矣。伥伥安仰。公私至痛。两切悲伤。先生监只。歆玆荐觞。
祭信庵李公文
伏惟先生。当世大方。私淑湖门。日衬辉光。本之义理。发为文章。咀英嚼华。神明内腴。如海观龙。若渊采珠。其蓄既富。其深莫瞷。而时出之。乃见波澜。凡今之人。孰知其端。卷怀斯道。穷老林峦。于山之侨。十载盘桓。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08H 页
访花搜竹。弄月吟风。苟其志同。欲之开蒙。小子愚劣。屡拜庞床。眷顾不已。诲谕慈良。凡有论说。竦动人听。祝字以示。先民之程。重重受赐。尤有大斯。野翁遗篇。尚在巾笥。再三梳栉。惟公是贶。又以纪之。松阴之状。铭之在肺。以待来时。那意今者。天不慭遗。彷徨前躅。鞠草离离。神车载启。言不可长。灵如不昧。庶歆我觞。
祭金公(乐延)
闻说三古。俗淳风熙。降及叔季。日趋于漓。公得其厚。式纯无欺。休休风味。坦坦襟期。绳其祖武。睦我宗支。岁时一会。主盟山楣。载笑载语。春日迟迟。翛然鬓发。下与带齐。颀颀风范。可象其仪。匪直也外。中实无疵。孝友因心。忠质为基。馀事文学。亦足需时。有志未就。岁暮灵芝。自我识公。奄然癃衰。既奠我雁。既结我缡。导余之房。佩我垂垂。周旋是间。进退中规。我慕公醇。公许我痴。憧憧无斁。式好相思。柰何一疾。竟不慭遗。季公继殒。阮府即輀。芦花古渡。秋色离离。来将谁倚。去将谁追。踽踽长公。衰泪涟洏。训子及侄。料理弓箕。今焉始哭。实多心怩。陟降洋洋。无吐玆卮。
祭晚悟郑公文
先民有言。持志为要。事竟于成。行成于邵。惟公之德。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08L 页
烨烨深晶。姜辛桂辣。竹瘦松贞。早谢纷华。专意寻求。耿介拔俗。劲赶恢筹。精金已鍊。寸铁弥坚。此志所之。无往不专。学修义明。道泰心亨。家传素履。业垂玄亭。栽培以人。助顺由天。八耋康强。五福团圆。建己白首。彧又才名。门阑赫赫。弦诵盈盈。小子颛蒙。屡拜庞床。收之懿亲。许以论量。危微之旨。动静之机。昨岁维夏。薄制深衣。先生服之。吉且安何。古制易差。诸说多讹。容俟面禀。或冀书商。今其已矣。无处更详。辽鹤既远。斥鴳还悲。君子之终。启手乃知。今古千秋。此志立懦。敬奠一斝。陟降鉴些。
祭季舅南公(渐阳)
舅氏仪容。吾慈典型。体靖而婉。志固而贞。温良岂弟。耿介昭明。德之似之。曷不来承。我说渭阳。历落门庭。既昌以炽。诸子跄跄。丹山之阳。有鸟和鸣。远隔嚣尘。俯视沧溟。独寐寤歌。怀古之英。我饮我泉。我读我经。永矢薖轴。乐我性灵。池塘草生。丘园竹清。逍遥自适。比屋峥嵘。小子无似。未效微诚。每汩忧网。更阻脩程。年来积阔。徒劳心㫌。已矣馀生。忽焉无凭。执绋以哭。哀此伶俜。我母之思。敬荐心香。尊灵莅止。涕泪交零。
祭进士朴公(宗垕)(代家君作)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09H 页
惟先舅氏。儒门之纯。骋于长途。彪炳瑜珍。 王命霜台。以隆其眷。公乃嗣兴。奉以周旋。早岁搴莲。于泮之阳。业业古家。名闻日彰。趾美厥德。何用不臧。温雅清粹。岂弟慈谅。践履之笃。晚益精详。犹不自信。就正大方。德随年卲。福与身全。埙篪迭唱。兰玉俱联。跄跄济济。满膝祥光。何以获此。实由贞良。耻彼睢盱。曾不较量。任其啁啾。不激不颃。我佩我华。歌咏先王。策马南游。惠我来商。岂无深情。莫如仁亲。芳邻之故。累烦车轮。心窃喜之。以冀馀年。如何造物。竟猜其缘。既含既隧。曾莫一哭。晚始渍绵。略抒平昔。
祭族父寿静斋先生文(改葬时)
愔愔记昔。斋室朝阳。吾师在右。先生对床。引发微旨。问难消详。玉雪之表。蕙兰之香。凤凰于飞。颉颃云际。览德下之。星聚之岁。野榭春深。古窝窗明。林立鼎峙。与道偕成。允矣德学。展也后先。参赞礼考。增删思编。天又申之。子姓彬蕃。箕裘永裕。莲桂俱联。回首一瞬。气机互嬗。先故凋零。世教沉沦。山崩泽渴。浩劫无津。向时颛蒙。今已白须。踽凉下界。擿埴昏衢。樵翁已殁。儒学谁持。遥忆前尘。追慕遗音。莫好于昔。莫悲于今。拚和一恸。我涕沾襟。聊荐泂酌。尚冀鉴临。
祭族叔南栖公(圣文)
于休我公。高才弘量。清翛洒落。挥廓宣扬。有俨词坛。厥声𤨿𤨿。掀须抵掌。籍湜走僵。小子蒙学。敢知其详。休休不忮。抑抑弥章。之才之德。如圭如璋。酣觞赋诗。有怀西方。曾与吾父。式好徜徉。谆谆诱掖。爰及无状。是以倾向。每切衷肠。何嗟一哭。奄忽三霜。窃怪天理。福善靡常。岂乘彩凤。以游八荒。将为孤鹤。以拜瑶皇。瞻望不及。我涕滂滂。敬奠一斝。灵或歆尝。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09L 页
祭东林先生文
嗟惟夫子。德器天成。祥凤瑞麟。和风惠雨。张拱端好。翼翼其容。高明之才。纯正之学。潜心洛建。服膺溪湖。日用平常。春意融泄。我有我乐。料理园林。梅菊盈庭。图书满壁。徘徊自适。吟弄以归。惟时吾门。林立先觉。论心野榭。奉袂愚亭。周旋二窝。左提右挈。俨为后殿。克绍先徽。我佩之章。陆离琼玖。九皋声闻。一命陨天。与时偕行。婆娑初服。风采卓荦。谈笑薰浓。心和气平。年高德卲。转头桑海。几见晨星。梁摧去年。多士悲怅。斯文之责。专在先生。如何未期。又此启手。门祚薄矣。岭运非欤。小子趋陪。疾已危剧。犹能扶坐。更励精神。询我近工。勉我努力。诲人谦己。两切慇勤。未了商量。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10H 页
凡几般样。无处更质。小子之嗟。百年在前。千岁在后。星聚何日。复此胚胎。遗箱蠹侵。大泽䲡舞。道丧学废。孰开我湮。单杯以辞。尊灵鉴只。
祭伯祖考大野先生文(改葬时)
于乎。小子在龆龀。执烛亲侍于野亭燕几之侧。而转头沧海。居然已四十星霜矣。向时之德容熹微而已。前日之声响依俙而已。每诵府君无处分付之语。只增小子有怀靡及之叹。今者大棺之和复出阳界。天乎人乎。抑气数之使然乎。启柩一哭。见其仪形之宛尔而土苴翳焉。即其躯壳之颀焉而敛袭依焉。终无以得其真面而听其音旨。则小子尚何以为怀也。府君以透金截铁之诚。辟异反正之学。一生勤励。终成大志。而现世之名位未彰。身后之绪业如线。后之学者又何以为劝也。特其原书五册。仅得印布于吾父在世之日。其馀盈箱之编。溢架之言。终无汗青之期。而今日之役。只要体魄安宁而已。府君之体安则府君之道将自此可明。而平日工夫志业。亦将有辞于百世之下耶。小子辈皆依旧阿蒙也。未能体府君之心。阐府君之道。而惟俟百世之后人。则于乎其情亦戚矣。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10L 页
祭族兄小隐公(致球)
世常说高才达识而权衡之不差锱铢。门路之不踰轨辙。千百人盖一二也。其能易见而易得耶。得之不易而失之遽尔。宜乎今日之哭之甚也。小子窃覸公聪明颖悟。学识该博。身操版锸而不妨乎吾儒之学。不自标榜而不失为山林之望。则不知者以为混沟之鹤。而知之者以为千仞之高标也。不知者以为点铁之金。而知之者以为百鍊之精刃也。呜呼。先叔父方谷先生以岩门高足。未能展布所蕴。而公能绳其武理其韵。及其登名上庠。不复置念于名途也。天既生方翁于公家。而又生公于方翁之家者。盖亦以收拾了刷之责。隐然若期望而付托之也。虽然岂独于公家为然耶。公少受学于吾伯祖野翁门下。而当日成就之望。惟公一人耳。草伯祖之遗事。订伯祖之遗文。而及其嗣续无传。则又以子承祀。吾两家情谊。益亲而益密矣。至于异学之辨。集评之书。实斯文羽翼之编。早晚剞劂之事。将谁与区划而谁与勘整也。今日之所以哭公者。不特为公家哭之。而窃为吾私痛也。况人物世道日就污下。而不复见高才达识之士。则不为公哭之而谁哭也。
近庵文集卷之六
 遗事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11H 页
大野先生遗事补
府君资禀醇厚。志操诚悫。常退然于人人之中。而一团向上之意。自幼少时已然。
甫十馀岁。能推寻义理。王考松阴府君又教之有方。以读书饬行为本。而无使为声利他歧之所诱惑。
书一息未泯此志不容少懈十字于壁上。期作一生家计。
心法严正。宁失于执守而不失于诡随。言语沉重。宁失于质直而不失于巧伪。盖其用力多在性偏难克处克将去。
十八登族父东岩先生门。服勤无方。朝暮进见。先生曰汝诚意可尚。只如此相见。亦不济事。且须每见每问一事。因记录看。于是依其语。日以为常。
常置小册子。见古事异闻则抄而录之。有师友问难亦录之。上自洛闽之书。及吾东诸贤文字之有关受用者。则必皆净写誊出。以备考阅。而笔画亦谨密。终始如一。
东岩先生与从子壶谷公书曰某也事亲极其孝。事师极其诚。根本如此。成就可期。又语府君曰穷理虽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11L 页
无精粗之择。无益于行己与世用者。亦不必知。居敬固无表里之间。须从容貌辞气应接上做起。府君以此服膺焉。尝曰容貌辞气。德之符表也。言貌正故情性治。情性治故仁义存。君子立以磬折。坐必抱鼓。周旋中规。折旋中矩。视不离于结绘之间。言不越乎表著之位。作事有方。动静有常。
与弟生员公友爱笃至。读必轮卷。衣必传服。虽析箸之后。亦劄住一室。或谈论文字。或商确时务。而一脔之味。必相对而后食。一事之微。必相咨而后行。
姊妹适人患贫窭。每念念不忘。豫于秋杪。措置米谷。留待春末艰食之节。而遣使往馈焉。
生员公干敏有能。善于综理。一以家事付之而不问。其省妹也迭相替代。未或过时。
少时读中庸于净水庵。孜孜兀兀。沉潜反复。及其出山门。眼前山川草木。在在现化为中庸一部影象矣。自是文思赡给。义理融通。取之左右。更无滞碍处。
其用工也。泚见于颡。诚透于石。寸寸跻攀。铢铢积累。犹且欿然自视。勉勉循循。不以有利而为。无利而止。不为有名而劝。无名而沮。
尝曰君子之学。以涵养为本。读书穷理。辅此而已。涵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12H 页
养如茶饭。读书穷理如肉菜。
又曰学必以圣人为准的。方寸之间。常有惕然愧惧奋然勇猛之志。然后讨论玩索之工。存养省察之实。方有进步处。悠悠泛泛。似做不做。终不济事。
是故其为学。庸言亦慎。庸行亦谨。读书为治心之方。则知与行为一。穷理为应事之要则事与理相涵。一以反己实践为主。而个中自有独立不惧。自信自乐底意。
忮求不萌于胸中。奸诈不接于心术。安吾素分。不懈益勤。杜门却扫。闇然自修。得之既厚而谦谦若无。充之既实而渊渊若虚。鞭辟近里著己而已。当时侪友亦鲜有能窥其际者。
丁卯刊东岩文集。因与诸名胜。日夕周旋。俛庵李公㙖见府君议论该博。义理精深。归语其从侄所庵公秉远曰某是大儒也。友多闻友直谅则何不与此人交修。所庵公因与往来资问。推心倾向。恨相得之晚也。
所见既富。淹贯浓熟。于天人性命之说。四七理气之辨。靡不毫分缕析。究极其旨。虽先儒所已言而心有所疑则不敢苟从。虽先儒所未言而理有独至则确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12L 页
乎其不易。
与人辨论经旨。务要周遍的当。到著西边去者则必扶著东边来。故或者以是为义理大多。然殊不知府君所见。皆各有据依来历处。
仪貌若无能。言语若无辨。而至其处事制行则能办截铁之勇。讲义明道则能辨蚕丝之奥。
常有大庇同仁之意。而穷居草茅。卒无所施为。然情志款洽于宗党亲戚。闻人绝火。辄以斗斛赒之。见人呼寒。或以衣领授之。随力推给。
族侄宣文同居一村。而其殁也贫无以殓。府君即以所著袍衾与之。
有一过客病。扶曳至家。府君无几微色。极力调护。至以狗汁为疗。其人死。为具布衾敛而埋之。
视利如腻。窒欲如山。其在一切货贿。尤加谨焉。尝曰千丈之木。以蠹隙而腐。百仞之堤。以蚁穴而坏。若于此用变通法。末流将有不可胜救者。
尝曰士君子于义利分界处。若不一刀两断。鲜有不流徇。又曰货利近辄污人。一受点污。万事瓦裂。直是皇恐。陆宣公云鞭靴不已。遂及金玉。须是常以此自励。庶几不至坠堕。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13H 页
凡系师门事。无不殚诚竭力。当讳辰必有物以助奠。至老未尝少弛。
校常变通考。终始句管。与古窝定斋诸公。十年对床。一心扫尘。其赞那删补之际。多府君所裁定。而如握手之制。用掩之法。皆出于府君之见云。
深于礼学。商量今古。而三千三百。尽在领略排铺中。辑考深衣之制。辨明备要之疑。各有一部成说。
常戒门人曰虚无寂灭之害。如夷狄之乱华。记诵词章之祸。如权奸之蠹国。二者虽有内外之殊。而毕竟同归于乱亡。至若文字言语之害。则以解释经传为名。而不足以发精微之蕴。以讲论文义为事。而无益于践履之实。其弊有不可胜言。
尝曰正学之所以不明。以有异端乱之也。为作异学集辨。如权谋功利术数之类。凡诸儒一言一行之倍正徇私。一一剖析痛辨。惟恐毫釐之或差。
又取溪湖要训。定著学的一篇。分门类聚。一依近思编目。使后之读者。不迷于趋向。
所庵李公曰东岩之门。最为多士。而其真切为己。诚心进道。当以某为首。松西姜公橒亦曰以某之笃实。某之(古窝字公晦)博雅。某之(先师字诚伯)精诣。朝夕相仗。周旋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13L 页
礼法。閒坪一区。自是德星所聚。
对人接物。浑厚和平。人有问者。其应不穷。不惟举其义。而又示其来历参證。使之必喻而后已。眷眷接引之意。每切于后生。恳恳卫道之诚。益笃于前贤。
为文平铺典实。纡馀委备。有如水到船浮。浑浩流转。不觉其语之滚滚浸长也。惟以辞达为主而不要新奇。
先妣孺人南氏遗事
先妣姓南氏。英阳君讳翼之后也。曾祖讳国柱号凤洲。祖讳荣万。父讳景默。妣安东权氏昌佐女。孺人生以 纯庙丙辰十二月二十八日。卒以乙巳二月十八日。享年五十。葬于林塘后谷觉是堂酉坐原。孺人性耿介雅洁。在室常顺适亲意。家素富饶而不以奁妆玩好。男妹凡九人。一意团圞。情爱融如。年二十一归于我家君。家君名浑文姓柳氏。集贤殿提学讳义孙之后生员讳韶休之男。入门之初。家业仅支。婢仆亦不给而处之晏如。事舅姑敬养备至。生员府君慈良缜密。每事必相与商议。孺人感激恩意。体念尤笃。府君爱其靖贞。眷恤甚挚。素好苦淡。于腥肉鲜味一切不入口。言语閒靘。志气端介。不慕人声势。只安吾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14H 页
分而已。时伯舅大野府君秉拂亭居。孺人每朔望进谒。岁值晬辰则必早朝供具。常先于主家。姒与娣各得其欢心。至于丝枲粉绵之属。初无界限。御婢仆亦曲有恩意。见或潜窃淅米。始若不见。至再三然后必一警之。志操贞閒。不屑屑于纺绩。而女红之事自理。不汲汲于营产而瓶罂之蓄自润。性又仁爱喜施与。见人饥困。必随所有济之。村妪邻姆莫不爱戴。尝失一部剃。人言用方法。所失当不劳入手。孺人曰既失之物。已非我有。吾宁失剃而不可置人于不容之地。其至行多类此。不肖髫龀时。尝教之曰汝能笃志向学。若至成立。吾之望幸。无过于是。又言人家兴替。多在妇女臧否。吾见多矣。有日夜营营而财不必殖。有丰需广与而家不必匮。只在当人操纵。不系于爱手役心云。尝举八九子女而皆夭阏。所育只致德,致洛而苦无才性。不足以体慈教。不肖之罪。可胜痛哉。德有二男三女。洛有一男二女皆幼。孺人每言见汝成长。有子有孙。吾可瞑目。而柰何春晖不待。到今草宿已十许年矣。每自追念拊膺血涕。而至于平日事行。有如经寐说梦。姑记一二。以示子孙后生者。辛酉清明节。不肖子致德泣血谨书。
近庵文集卷之六
 附录
  
挽词[李敦禹]
先师老屋会勘讹。风雨西林感慨多。忽闻云车飙远举。故人情厚不堪嗟。
君家万事欲烦冤。大野亭空草树蕃。仁伯云亡今日又。那知一岁海桑翻。
閒居小架洛闽书。人去青山壁有鱼。最恨前秋亡友托。如今生死总成虚。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14L 页
挽词[权琏夏]
忆昔函筵列侍辰。多君俊彩映衣绅。如今四十年间事。我老君衰共腐陈。
岐阳嘉木菀成材。大野门庭好植培。岁暮不为匠石顾。等閒枯落剧堪哀。
临泗今秋设好筵。一方贤隽共周旋。存亡十载偏多感。一曲薤歌复黯然。
挽词[李𪼛]
岩亭西畔野亭高。三老当年作誉髦。昆玉邓楠元有种。自能才器迥凡曹。
精密规模岂弟姿。回头实地路无歧。閒中纂辑盈箱箧。也应留待子云知。
挽词[金道和]
风雪三馀大野亭。书灯夜夜照心明。如切如磋如兰契。直到鸡鸣万廪倾。
多君天赋璞中真。眉发翛然太古尘。六十林庐间日月。优优礼乐最精神。
挽词[金兴洛]
野翁门法足斯徵。文行函筵见许曾。所履平平惟靠实。其容粥粥若无能。钻研老去工逾密。衰谢年来念更增。那意一朝同逝水。却令中道断脩絙。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15H 页
挽词[金养镇]
野老良弓在。愚亭尺雪深。姿从谨厚得。工向稳平寻。纂辑追先志。藏修保晚心。如今俱未就。天意政难谌。
挽词[李深在]
德星精毓古门闾。木讷近姿又见于。馀力文词赡府库。遗风诗礼满襟裾。夜深玄草频呼烛。秋老黄槐独掩庐。樽酒论心凡几载。江云渭树梦魂疏。
挽词[族侄健钦]
河东家学世推先。文献相承二百年。大野当时星聚运。分明斯道日中天。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15L 页
晚生犹及我先师。会见吾宗致一时。斯世孰非垆韛物。为公生长若相私。
闻见先从洒扫中。条痕掌血日收功。看来义理精深处。已觉真源左右逢。
挽词[族侄廷镐]
晚生犹幸及师门。林立当年与被恩。每见清朝初盥地。侯芭先已叩微言。
不随流俗自成规。浑朴器兼鲁钝资。积五十年磨莹出。伫看查滓化些儿。
精力平生典礼编。子云留待更何年。撝谦却恨深悭秘。犹借颛蒙许共研。
祭文[李有基]
世降叔季。淳风渐邈。麟楦假面。蜡栀爽质。韪欤我公。大岭本色。仪貌古雅。性质淳悫。宁俭不奢。宁朴不斲。葆我天真。羞彼边幅。田地自好。天性文学。野翁弓冶。定爷绳墨。牛蚕义理。沉潜玩绎。礼书有抄。已成编帙。心无外慕。工实内积。大羹不和。味在淡泊。忠厚有馀。亦不随俗。醇儒气象。可卜眉睫。苟假之年。当秉牌拂。云胡运否。天夺之速。顾余无似。实爱公德。智愚虽别。好尚自合。有子须教。名门乃托。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16H 页
花车辱临。光我蓬荜。我有诸男。为公下食。君子言动。少辈矜式。公不少须。光阴一瞥。公胤干蛊。家门如昔。两家世好。指彼松柏。玆陈芜语。出自肝膈。灵庶不昧。歆我泂酌。
祭文[申钟浩]
山梁一颓。典型寖邈。同门先进。晨星落落。维公种绩。大野旧钵。肘不离案。膝欲穿榻。吾党属望。天夺何速。猗惟我公。禀赋甚确。济以信顺。本之朴实。诗礼庭训。孝友天植。蚤亲有道。门路端的。既不汎滥。亦不径约。牢著脚跟。大著眼目。世尚栀蜡。公不边幅。世竞葩藻。公不絺棘。林庐有著。经世之策。讲究法制。师旨足发。非或忘世。柰无绠汲。世道之叹。在公何戚。顾余颛劣。猥蒙提掖。早托蓬麻。晚忝瓜葛。浩歌有诗。要我貂续。礼考有编。容我评骘。凡玆纂辑。可惠承学。那意一疾。奄忽风烛。沉深之姿。纯实之学。已矣斯世。何处更得。念公著述。盈溢箱簏。近闻二胤。缮写收拾。不朽在玆。可慰冥漠。薄奠芜词。庶赐歆格。
祭文[郑镇宪]
维公生问学薮。游检押林。野翁模范。定老锤针。早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16L 页
辨外内。立定脚跟。忠信作址。悫实培原。担夯百斤。掴血棒痕。屏去尘穴。对越圣贤。潜推䌷绎。人十己千。磨钝刃芒。积寸寻丈。足目俱进。一意向上。淳懿沉重。谨厚谦挹。其言若疑。其动似怯。不比俗儒。夸高标榜。倘假以寿。饱饫晚享。德随年尊。业与学广。矜式乡邦。成就承学。发挥论著。开后心目。天乎不慭。吾党孰仗。曰余谫蒙。早荷知奖。夤缘孔云。屡亲光辉。性情之妙。善恶之几。存养节度。进修蹊径。许与论量。反复参订。庶几百年。依藉引掖。不迷所趋。俾免冥擿。公今无禄。我怀安托。闻公纂述。典礼编圆。羽翼王猷。无疑可传。收拾不朽。责在后承。世故缠掣。匍匐未能。礼坏谊亏。恨结幽明。替奠薄物。缄辞寓情。尊灵如在。歆此盈觥。
祭文[族侄基镐]
恭惟野翁。岩亭传钵。傍继遗绪。惟公是当。幼袭薰陶。既具坯墣。忠信之质。笃实之工。人百己千。不得不措。师门爱奖。亦由尔然。扫守野亭。俛仰今古。穷研之暇。纂辑有书。磻录宏量。范衍分类。孰知我有。待后草玄。顾余托交。贤愚不间。先君寿静。野翁同心。讲明之资。道义之契。岂惟其世。又于吾身。并世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17H 页
同庚。夫子门下。从先进后。参列侍筵。问质相同。周旋与共。敢或不进。要与偕之。我为公言。公规我病。不同而合。文字之论。不乖而争。义理之辨。病我刚过。勖我敛藏。是谓弦韦。奚取胶漆。天地将闭。异教陆沉。伦纲斁湮。衣裳难保。贤人之隐。志士之伤。往岁川堂。群英共席。海舶腥秽。釰招龙光。半夜江楼。㧖腕郁愤。孰谓公逊。其勇如山。携手归来。泗水滩上。笑指鸥鹭。羡尔无关。那知此几。厌世斯浊。人间弦断。我谁与依。
祭文[族叔润文]
于乎。河东文学之盛。昉于岩门。而有若大野,好古,定斋三先生。鼎峙乎一闬。星聚乎一时。士之生是里丁是时者。又何其幸也。公自执烛时。已亲炙焉。大野家庭也。定斋师门也。服习诗礼。讲明旨诀。基本不外乎彝伦。法度不踰于谨拙。言讷而行果。质鲁而识博。沉默简重。谦恭退让。袖然有老成之态。不问可知为先生弟子。而同门之士皆乐与之讲磨唯诺。一自梁颓之后。益自刻苦。浸淹典坟。谢绝名涂。閒中著述。有典礼书一部。盖追述岩翁之未备而折衷三先生之训也。三千三百。昭如指掌。足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17L 页
以叙天秩而传后世。公一生精力。尽在是矣。天若假年。卒究大业。则小而为一门之栋梁。大而为士林之帲幪。而鳣堂才开。鹤驭遽促。门人小子将于何矜式而成就之也。吾两人年相甲乙。长相蓬麻。岐塾乐庵。三馀一榻。至有会稽故事。盖识其不忘也。不幸贱疾贞痼。虚抛志业。近欲收拾桑榆。补息黥刖而公已矣。白首初平。怅然独立。只切穷庐之叹而已。以短些数阕。和公浩浩之曲曰。厌斯世之溷浊兮。歌浩浩而远征。既存顺而没宁兮。匪可哀而还荣。入脩文之寥廓兮。侍函席如平生。
祭文[族侄止镐]
髧髧我发。居然白纷。队鱼一井。历数同群。才谞鍊达。有继玄君。仁兄坦旷。直叔强勍。确实完厚。最公莫京。不才多病。愧余其间。夭寿之评。曾不敢班。谁知今者。独我伥伥。反常乖理。莫诘彼苍。公命何奇。公心我知。坚韧其性。重厚其资。丝蚕必析。穷格之学。万牛难回。执守之确。不得不措。人一己百。无忮无求。我绳我尺。是以先人。期拟最深。晨夕周旋。服勤一心。颠而不破。淆之不浊。鲁以竟得。造诣有卓。矧尔羹墙。野翁有簏。尊闻行知。心惟口读。年来吾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18H 页
族。特地黑窣。时向愚陋。忧形咄咄。先人之故。规箴尤切。名缰畏涂。常恨绊绁。我来湖绂。公胡冥漠。池塘几舄。宛其如昨。发公之箧。蝇头细细。三千三百。子云何世。先人之书。方睹汗青。苦心玆事。莫起英灵。英灵如在。宁不蹶然。一声长呼。我涕涟涟。
祭文[族孙渊楫]
殖殖寒郊。有赫贤坊。庄坛在下。绛帷丹瓮。野亭于上。碧梧疏篁。于玆聚星。郁郁皇皇。葆以罍鼎。响以笙簧。大韛陶之。靡器不臧。是时吾门。人函人镈。生而是逮。遐不有作。于焉涵泳。莫我公若。承袭之美。尊信之笃。不劳笭箵。染耳擩目。岂惟擩染。亦有梁脊。人以青黄。我守玄淡。人以棱露。我味幽深。靡奥不究。细劈牛蚕。靡博不涉。洞订亥豕。搜芳撷奇。次第融会。驰骤则蹶。积以锱铢。凌厉则失。济以柔巽。慕彼昭旷。何说苦辛。期以远大。何嫌小近。始疑戛涩。弥见流坦。念我岐庠。楹席久缺。凤逝麟藏。孰任导率。推公夯是。三百口一。公曰勿尔。曰余承乏。莘莘而立。愈见谦挹。惟其谦挹。可模可法。以小子愚。若可鼓起。鼓之未起。公遽至斯。嗟惟世路。太行孟门。洚水既溃。鸟迹交遍。考之以时。河𪔛海磬。矧我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18L 页
门祚。百六是丁。墟墟白烟。铁步空称。何戚何尤。谩说气机。气机坱坱。公庶浩浩。斟觞注臆。尚冀格思。
家状[柳必永]
近庵柳公讳致德。初讳致淑字道峻。本贯全州。完山伯讳湿其上祖也。讳克恕讳滨两世。俱官直提学。讳义孙事我 世宗。选集贤殿。景泰自靖。不膺冢宰 命。逊于全州之黄方山。筑笑卧亭。诗以见志。世称桧轩先生。讳轼弘文典翰。讳润善引仪。自汉城始家岭之荣川。讳城 赠太仆正。又家安东之水谷。讳复起从内舅鹤峰金先生学。壬辰岛讧。倡义旅。官礼宾正。后 赠吏曹参判。讳知潜号龙岩。以孝友称。讳檊讳完辉。于公间六世。讳永时讳和铉号松阴。以德望裕后。寔公高祖。讳忠源讳韶休进士讳浑文。寔公曾祖祖若考。英阳南氏。景默女。寔公妣也。公以 纯庙癸未七月二十六日。生于大坪里第。幼沉重寡默。不喜戏亵。始上学。迟钝不利课诵。伯祖大野先生诚心劝诱。未几先生下世。甫十二三。即就学于族兄定斋先生。每日晨往受课。勤恳不懈。质问必到底。服勤无方。供洒扫惟谨。应对宾客。罔有过差。甚为先生所爱。己亥加布。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19H 页
信庵李公秉夏辞以祝之。引中庸峻极之义。先进期勉。已以远大也。先处士公笃好儒术。教督甚严。虑或放夺。勿令检摄俗务。公静处一室。一切冗琐。都不入闻。惟以沉淹书籍为事。与族侄洗山公止镐读书先斋。达宵不眠。趱趁矻矻。劄记疑难。禀质师门。先生深许究赜精到。更以竖起此心。猛著精神申勉焉。公佩服遵教。一意加工。自是才思日进。见解益精。每岁先社讲会。公辄居前列。对问明剀。族父寿静翁亟称善曰此子于文义。已得要领矣。乙巳丁内忧。哀毁踰制。先生以伤孝书譬。先公亦申戒。公念师训亲意。未敢径情。而礼律未或违也。乙卯先生有岛责。公痛函席远离。收拾旧闻。益自奋励。屡度书禀。讲质所疑。先生答书。有一脉声响不泯之语。答门内他书。亦以公学进称誉。寔深喜之也。丁巳刊大野遗集。对同勘整。已经诸老之手而留后商量者累条。公专精究覈删栉。得以称停而无憾焉。辛酉先生易箦。公以巾带终礼月。不与宴集。著考终日记。以寓羹墙之慕。又著记闻录。益加尊闻之工。槩是经义微密。而如中庸戒惧兼动静。人物性同异及理气离合。礼疑数条。尤是肯綮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19L 页
也。壬申与族曾孙元植以谱事入京。时当盛夏。寓馆不敞而处之安舒。誊本监印。整例订讹。日不暇给。而精力不疲。非久竣事。族侄知县公肯镐时旅宦在京。连日相从。商议谱事。间或携与登览畅叙。有吟咏诸篇。而纷华闹热之地。虽有诸宗紧速。一不破戒。诸宗或讥其乡闇。而公谢以拙性不能改也。癸酉丁外忧。公时已不毁。守制愈严。礼书翻阅之暇。取诸书熟复曰哀霣无暇及此。亲意所在。未敢废也。服阕杜门潜处。不涉外事。惟镇日抄写。纸堆常盈溢箱簏。拟筑小庵于东畔林麓。为养病著书之所。取其距家便近。名以近庵。作小说以见志。措画既成而未及就。辛巳三月二十七日。以疾终。享年五十九。葬锦水新基负丁之原。配宣城金氏。处士乐远女。文节公淡后。先公四年生。后公十一年卒。男震镐,观镐。女郑来源,申相翼进士,李春九。震镐嗣男孝渊。女李钟元,金辅林,李澈镐。馀男在渊,学渊。女李镐驲。观镐男孝渊入承祀。以族弟汶镐子教渊嗣。女李翊元。郑来源男东燮,东禧,东▣,东澈。申相翼男斗熙。女李德镐,李根发,李义镐,金宁植。李春九男炳奎,炳参。女李源禧。孝渊男东铢。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20H 页
公禀诚确之姿。有执韧之性。幼少立志。便以斯学自期。始或艰于振发。欠于圆融。而一意勤笃。向前不已。人一己百。有不得不措之意。当下收功。虽若少逊于颖拔通敏者之著手沛然。而积下镇长耐久之力。檐溜有穿石之势。篑土底成山之功。硬涩者顺。艰晦者显。亦无远之不到。由其愤悱之得。为持久之方。重厚之质。为博发之资也。尝曰人之为学。当知何所为而学。又曰必要行解并进。沉潜积久。今日见其皮。明日觑其骨。又明日彻其髓。今日得其门。明日造其堂。又明日入其室。又曰有理气而弥纶两间者。皆此心包含之度内。又曰无口过易。无心过难。试自点检看如何。又曰安分守拙。固第一法门。而且当有作为如何之心之数语。可见公为学大槩。近者非浅小也。高处非凌躐也。只是平实地入头。耐烦时得力。而及其磨砻而去涯岸。沉润而著光晶。则玉剖于璞而釰发于硎也。忠厚周详之意。蔼然可见。谦冲和厚之德。薰然可袭。动作威仪之节。言谈声气之容。安重不迫。殆无一毫妄错。而城府深密。又未易窥测也。不以贤智先人。务自韬晦。故出言常讱而中有守。又确乎难变也。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20L 页
机诈不萌。不忮非所论也。拙约成法。外诱无自入矣。不事矫饰而真心坦夷。笃好淳朴而本相呈露。人一见之。便知学力所充养。苟非确实诚至。乌能造是哉。其制行也。在亲侧极愉惋。备养志体。罔或小愆。季母李氏年老无托。积苦贞疾。至诚调护。屡年不懈。及其殁也。三年馈奠。必尽情礼。与一弟友爱笃至。不幸早夭。痛深终鲜。久而靡定。拊育诸孤。嫁娶以时。睦于诸族。诚意款洽。间值歉岁。极力赈施。外地情挚之贫匮者。亦以时喣沫。馈遗不绝。是皆手窘而勉副。非有馀羡而然也。接人虽主于恭逊而不为谀悦。处世亦贞而自守而未尝骄亢。故既无合污之失。又无傲物之讥。而毁谤不及焉。其以谱事在京也。以谱例不合。贰于诸宗。而论议当理。忠信孚人。故诸宗旧日之驩无减。少以亲命应举。傍治举业而非其志也。勉赴未几次。即为屏举。遂专心此事。食息寝咽。皆离出不得也。平居晨起拜庙。对案看书。日昃忘倦。夜晓轮诵。并有程课。训迪后进。诚心开牖。要使解听。虽絺章棘句。说与路脉。第其高下。门庑后承。渐次归服。为稽疑问难之地也。公笃志勤苦。以底成德。寔天性使然。而亦本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21H 页
之则有大野先生。受岩门密付。阐明斯学。公生此家庭。见闻有逮。而遽遭梁颓。深有问业未卒之恨。然先生教人。少奖许而多激励。故常有分付无处之叹。公已自髫龄。惕意斯训。至老不忘。发端始自野亭。而及其依归定塾。则隔墙函筵。朝夕讲质。薰袭陶镕。固异于人。而门下诸公往来请业。殆无虚日。退而私必公与同处。拓庵金公道和,西山金公兴洛,敬庵李公在穆。尤其志孚而情到也。凡所闻于师席者。必讲磨磋切。甚有丽泽之益。而时我门贤林立。东林函席。事之如师。万山,栎庵诸公。又为之随疑禀订。烂熳同归。宓子贱之取斯。可不信欤。公尤好礼书。仪文度数。究极无遗。常变通考一部。是公一生家计。而以王朝礼有未备。乃博考经传及历代礼志。仿通考篇例。纂典礼考證三十六卷。上自禘祫郊社。下至祃类蒐纛。靡不详载。 国朝典宪尤为备录。昭著一王之定制。纲条毕举。引證浩博。槩是数十年精力所在而羽翼通考之功。尽大矣。公专心用功。只在四子心近。而亦曰穷经将以致用。措世应用之策。不可不讲。喜看经纶文字。范衍磻录及博物诸书累种巨帙。常在案上。究索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21L 页
源委。寻讨法制。著林庐问答三篇。自乡遂田制。以至赋税学校选举兵刑之属。悉为酌古参今。为救时之策。终之以礼乐之方。可谓布罗之广博而要归之端的矣。岂拘儒偏枯者可比哉。幸耆公而艾公。饱饫中晚。汎滥者渐就精约。含咀者日以浓郁。复振家学之承袭。益阐师诀之传受。蔚然为后生之师范。而年寿遽未满。著述有未卒之恨。大篇把定不住修改者。尚多勘未尽处。可胜惜哉。必永于公为前后辈。而西林还往。拜公颇早。囱明砚北。僭有论骘屡矣。猥荷知奖亦厚矣。旋起望洋之叹。更切敬服之心。每欲遗弃世事。从公于寂寞枯淡之中。此计未就。遽成千古。直是了此生悔懊。而属此衰暮。耆宿殆尽。则笃厚风范。尤慕像无已。公之胤震镐氏授以遗事。责以家传。识謏文萎。不足以当是寄。生平依仰。因此少效。亦所愿也。玆忘僭属辞。惟恐尊公者之病其太略。不虞知公者之疑其或溢。世之立言君子。幸参恕而裁择焉。族孙必永谨撰。
行状[金道和]
公讳致德字道峻。近庵其自号也。柳氏之先。出自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22H 页
全州。完山伯湿其初祖也。有讳克恕有讳滨父子。俱官直提学。有讳义孙。景泰之际。靖献自守。号桧轩。有讳轼弘文典翰。有讳复起。从鹤峰先生学。壬辰倡义。 赠吏曹参判。皆闻祖也。高祖曰和铉号松阴。以德义裕后。曾祖曰忠源。祖曰韶休进士。考曰浑文。妣英阳南氏景默女。 仁陵癸未七月二十六日。公生于大坪里第。幼资质沉重。不好戏剧。颇迟钝。伯祖大野先生提携不置。既殁而就族兄定斋先生学。日必晨起往受。供洒扫服任使。罔或不勤。先生甚宠之。及冠信庵李公秉夏。取中庸峻极之义。字而祝之。盖以远大为期也。自是净处一室。覃思剧读。常有人一己百之意。与族侄洗山子止镐读书先斋。彻夜不寐。劄录所疑。禀质师门。先生每以精详见许。申致其奋猛之戒。公一意遵承。钝滞者渐至开豁。疑晦者渐至精详。一时俦类皆莫之先也。当先社讲会。公随问应对。条理甚详。族父寿静翁叹曰此子已得看书要领。称赏不已。乙巳丁内艰。哀毁过制。先生以书宽譬。先公又申戒。公虽不敢径情而常恤恤如也。乙卯先生有岛 命。以师席旷远。益自兢惕。屡书质疑。一念靡懈。先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22L 页
生喜曰一脉声响。庶几不泯。答书奖之。及山梁既颓。公以巾服终三月。不赴燕集。考终有记。记闻有录。以效致死之诚。一以讲明旨诀。为终身事。野亭遗集屡经长老手分而尚有未尽商量者。公专意考究。删烦补略。使后之观者。无可改评。其寻思笃学多此类也。尝以谱事入京。时当盛夏。所馆湫隘。而公处之如清凉。谱厅庶务棼如。日不暇给。而公照检不遗。神精尚炯然。时族侄肯镐游宦在京。暇日则与之登高唱酬。有荡胸之趣。如纷华闹热之之地。虽有紧速。辄谢之曰拙性不能改也。癸酉遭先公忧。守制益严。间常温绎所读曰先人遗意。不敢忘也。服阕谢绝外事。杜门潜处。日取心近朱退等书。沉潜玩索。凡理气四七之说。太极动静之机。皆推究到底。各极其趣。今观于谩录可知也。又抄录百家书。纸堆溢于案。与敬庵李公在穆,西山金公兴洛往复切磋。有资警之益。又从东林,万山诸公随疑禀订。归于至当而后已。尝以为通考一书。礼家之断例。而但未及于王朝典礼。当日微意。固未可知。而私自讲定。亦自无妨。乃取历代礼志及 国朝典宪。编为典礼考證。上自郊社禘祫。下至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23H 页
城隍祃纛。證据该博。纲条备举。虽谓之通考羽翼非过语也。居常以奖率后进为务。恳恳开诱。期于领解。未尝有疲倦之色。尤笃于彝伦。其事亲也。生则致其养。志物备至。殁则致其哀。殡葬如礼。有一弟早夭。枕席之涕无乾。拊育诸孤。至于成立。季母李氏年老无托。又以贞疾积年沉痼。公至诚调护。无间于所生。见族亲之不自聊生。必极力喣濡。姻戚疏远者。亦皆随时拯济。俾免沟壑之忧。人以是多之。晚卜小庵于家近一处。为卒岁颐养之计。而扁之曰近庵。取卑近之义也。作小说以见志。辛巳三月二十七日。以疾终于寝。享年五十九。葬于锦水负丁之原。配宣城金氏士人乐远女。文节公淡后也。后公十一年而殁。二男震镐,观镐。三女郑来源,申相翼进士,李春九。震镐以观镐男孝渊嗣。女李钟元,金辅林,李澈镐。馀男在渊,学渊。女李镐驲。观镐嗣男教渊。女李翊元。郑男东燮,东禧,东▣,东澈。申男斗熙。女李德镐,李根发,李义镐,金宁植。李男炳奎,炳参。女李源禧。孝渊男东铢。公以诚悫之姿。有坚忍之志。早亲有道。晨夕听受。浸灌于雨露之所润。渐染于丹漆之所藏。磨钝而成百鍊之金。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23L 页
策驽而致千里之步。则夫子所谓有恒之难见。朱子所谓钝兵之方好。不以是欤。盖公之为学。尽从实地上做去。故始若少逊于通敏。而积久收成之力如此。始虽不免于硬涩而辛苦贯通之功如此。日用彝常之行。愈见其谨密。寻常应接之节。愈见其谦恭。而惜乎其中道奄忽。不得饱饫晚暮。使人有不见其止之叹也。呜呼。公即余之心交也。檀萚之质不同。骥驽之才不相及。而同志也同学也同业也同道也。三年野亭。磨戛同处。而雪夜青灯。照一片之心肝。风雨鸡声。泻万斛之情。思或讨论经史。或扬扢古今。秩然若宫羽相宣。蔚然若龙云相得。不觉门外之有甚事。濠叟之于惠子。昌黎之于东野。亦有是事否。方以岁寒之期。自誓于心。而转眄之顷。各天茫茫。我之不见公。已数十星霜矣。白首孤寄。伥伥然如瞽之失相。如鸟之折翼。东望归云。辄不禁簌簌沾襟久矣。今孤胤君兄弟乃以叙状请。其意不以文以情也。虽耄病何忍辞。且其族孙必永甫所录。出于门亲。信而有徵。故略加点缀。以塞孝子之请。而笔力萎甚。恐不足以活地中之良友。是又重可悲也。情友闻韶金道和状。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24H 页
墓碣铭[李晚煃]
公讳致德字道峻。自号近庵。柳之贯全州。自完山伯讳湿始。有讳克恕讳滨父子。俱官直提学。讳义孙守 庄陵节。号桧轩。讳复起壬辰倡义。 赠吏参。于公九世。曰和铉号松阴。曰忠源。曰韶休进士。曰浑文。是公四世。英阳南氏讳景默。是公外祖也。公以 仁陵癸未生。幼沉重不好弄。始上学。颇迟钝。伯祖大野翁提诲多方。既又从定斋先生学。恭修弟子礼。静处一室。力索剧读。常加人一己百之工。如是几许年。渐觉钝滞者开豁。疑晦者融释。先社讲会。应对条畅。族父寿静翁叹其得看书要领。乙巳丁内艰。哀毁逾制。乙卯定翁言事责南岛。公以函筵旷远。益自惕念。屡上书质疑。先生以一脉声响。庶或不泯奖答之。及辛酉。公尽礼心丧。有记闻考终等录。以效事一之诚。大野遗稿屡经具眼。犹或有合商量者。公专意究考。俾无改评。癸酉遭先公丧。守礼甚严。间又温绎旧书曰。遗意不敢忘也。服阕杜门潜处。取心近朱退等书。专意思索。至若理气四七。太极动静。皆到底推究。各极其趣。门族有东林,万山。同门有拓庵,西山,敬庵诸贤。或以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24L 页
禀订。或以资发。其成就固自有异于人也。尝曰通考是礼家指南。但王朝典礼有未备。乃辑合历代礼志及 国朝典宪。上自郊社禘祫。下至城隍祃纛。援据该博。纲条备具。名曰典礼考證。喜看范衍磻录及博物群书。有林庐问答。奖进后学。勤勤恳恳。事亲务尽诚敬。一弟早殁。拊养遗孤。以底成立。亲戚贫乏者。极力拯济。不视己有无。人以是多之。辛巳三月二十七日卒。享年五十九。葬新基前山负丁原。配宣城金氏乐远女。男震镐,观镐。女郑来源,申相翼进士,李春九。震镐男孝渊。女李钟元,金辅林,李澈镐。馀男在渊,学渊。女李镐驲。观镐男孝渊入承公祀。嗣男教渊。女李翊元。郑男东燮,东禧,东▣,东澈。申男斗熙。女李德镐,李根发,李义镐,金宁植。李男炳奎,炳参。女李源禧。孝渊男东铢。于乎。公禀质诚悫。性能强忍。早年志学。大着心力。不得不措。及其积少成多。渐就纯熟。则愤悱为日新之方。重厚为博发之资。真所谓功成惟志。业广惟勤。而宓子成德。尤有光于鲁邦也。观镐方刊公遗文。书嘱墓铭于晚煃。固辞不获。乃就状本。略加删节。继以铭。铭曰。
近庵文集卷之六 第 625H 页
绳钜断木。侯革注矢。以鲁得之。乃见君子。经济有说。通考有翼。达材成德。合试民国。穷居不损。广誉施身。始终耽著。刍豢味真。一脉声响。无负师言。我最其大。表揭墓门。通训大夫前行弘文馆副校理知制 教兼 经筵侍读官春秋馆记注官东学教授真城李晚煃谨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