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x 页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丘墓文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36H 页
稣斋先生神道碑铭
原任领议政稣斋卢先生。讳守慎。字寡悔。卢氏。三韩大姓。本于光山。高丽监门卫大护军恕生致仕左右卫大护军亶。亶生监察持平俊卿。俊卿生嵩。入本朝为右议政。右议政二世。有知司谏院事尚礼。知司谏院事二世。有同知中枢德基。在 惠庄王时有出处大节。事在金文简公所撰志石文。于先生为五世祖。曾祖敦宁府参奉 赠吏曹判书敬长。祖丰储仓守 赠议政府左赞成珝。父活人署别提 赠议政府领议政鸿。皆以先生贵故。推 恩三世者也。母贞敬夫人李氏。籍星州。礼曹参判自华之女也。先生聪明博学。为文章。尤深于经术。未成童。既以文学名。十七。滩叟李先生延庆。妻以女。仍师事之。二十。选博士第子。学中士多敬之者。慕斋金文敬公知馆事。以时习箴试诸生。叹人才不竞。见先生作。复叹曰。言不可不慎。二十七。以礼初见晦斋李文元公。请闻存心之术。文元公指掌曰。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36L 页
有物于此。握则破。不握则亡。先生喜曰。此忘助之异名也。嘉靖二十二年。擢甲科第一名。初授成均典籍。移弘文修撰。明年。迁侍讲司书。有书筵讲义。与退陶李文纯公同选书堂。以道学相推许为重。其年 恭僖王薨。 荣靖王立。明年乙巳。为谏院正言。论劾李芑倾邪小人。移吏曹佐郎。 荣靖王立。八阅月而薨。 恭宪王立。有尹任事。士祸起。先生收职牒归忠州。三年。郑彦悫上壁书。加罪乙巳人。先生初配顺天。其年迁珍岛。作沃州二千言。先生在珍岛十九年。诲中固贸贸。先生教以礼俗。始知嫁娶有礼。著人心道心辨执中说,夙兴夜寐箴解。李文纯公见之曰。斯道不亡于东方。有往复书。 恭宪王立二十年。始解乙巳人。先生量移槐山。及 昭敬王立。李忠正公白 上。遂有收叙之事。先生拜弘文校理。明年。升拜直提学兼艺文应教。寻升副提学。乞归养。 上用大臣言。特拜清州牧使。寻改湖西道观察使。先生上治本数千言。仍进夙兴夜寐箴解。 上下校书。令刊行。时议政公殁而奔丧。几不胜丧。事闻。上特遣医问之。先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37H 页
生上疏谢。进君德之戒六事。一。务讨训解。不务求实义。二。务察瑕类。不务立治道。三。务揽权柄。不务合人心。四。务循前例。不务行古义。五。务悦谄谀。不务爱正直。六。务喜才艺。不务重器识。时有与李文纯公讲丧祭礼书。既三年。拜大司谏。辞不许。特拜大司宪。又固辞不许。以母病请告。上曰。卿一日不可不在左右。以老母来京。仍令县道共行事。及入京。上疏言民事。 上为之劳慰。且曰任贤才。择守令。先致富庶。然后庶复 祖宗之治。壬申。拜吏曹参判。仍升拜判书。时 显皇帝即位。颁登极诏使来。先生为上傧。辞改馆伴。仍拜大提学。上祥冠仪。明年癸酉。拜右议政。 上之元年。以校理召还。一年三迁。为大司谏。以忧去。复入才三年。致位三公。尊用无比。四方想望。夏。 上命三公同天官。荐有学行者。赵穆,李之菡,金千镒,崔永庆。又荐士四人。柳梦鹤,奇大鼎,洪可臣,柳梦井。皆授六品爵。有灾异。因辞疾乞免甚力。 上许之。政院玉堂。皆以为国之元老不可去也。大臣亦白 上。遂复相。请撤净业院。申严赃污法。乙亥。 仁顺太妃薨。先生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37L 页
与左相朴淳。上白帽带终三年议。 上从之。时党议大起。先生白 上。沈义谦,金孝元两贬补外。郭越上疏言事。有外人通宫禁。伐士林之言。上怒。先生曰。此言相传臣亦闻之。越轻信涂听。越虽过矣。不可以言。罪言者也。丁丑。 仁圣大妃大渐。下教大臣。琉,任,灌,仁淑复官事也。 上问之曰。事何如。对曰。臣乙巳罪人。言不言皆罪也。复四人官爵。以慰 太妃可也。政府仍请削其勋。释连坐。还籍没。戊寅正月。白虹贯日。乞免不许。时大夫人八十馀。 上赐米豆三十硕。酒,脩鱼,腊,食物。先生上笺谢。仍乞辞不已。拜判中枢。寻复相。大臣白 上也。谏官姜绪。进骄溢之戒。言甚切直。左右肃然畏惮之。不敢言。先生曰。绪之言。人之所难言者而能言之。 上无厌闻之色。古人曰。君仁则臣直。 上容谏如此。宜有臣如此也。 上悦。校理金宇颙。言成运赠爵事。先生曰。曹植,成浑,李恒。 先王召此三人。植高运谦。皆自守之士。恒平实。开牗后学。多有功于学者。今行褒与。当先恒而后运也。时植已 赠大司谏矣。冬。 上不豫。先生召入卧内。诸大臣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38H 页
从之。 上执手言曰。善辅嗣子。先生对曰。臣当死生以之。 上既疾止。引见三公。令荐士。先生荐闵纯。辛巳春。因灾异。乞免益力。 上不许。郑澈撰批答。文颇有讥侮语。 上觉之。然无改作之事矣。先生仍力辞不已。 上曰。天以卿授寡人。不可去也。其九月。贞敬夫人卒。 上特加礼以赐吊赙。曰母过毁。缺四方之望。念日寒途远。解貂裘并赐药物。令母守冢返哭。令列邑共丧事。未葬。 上闻先生居初丧之节。礼谕甚切。既葬。又有返哭之 命。既返哭。先生居倚庐。寝苫枕草。食疏食。先生已六十七。 上忧之。勉以权制不已。赐米豆。至冬。又赐之。先生上疏谢曰。自惟仕而受禄以为养。丧而受赐以为祭。臣母生死皆食臣无功之食云。及祥乞归。祔家庙。时左相缺。方朋党相攻击。朝廷大坏矣。 上虚位以待。服阕。遂拜左议政。上疏乞免。不许。特遣承旨宣召。又遣史官。问于中道。又宣酝汉江上。宠礼之殊甚。乙酉以老乞免。不许。赐几杖。升拜领议政。既谢命。白 上。朴谨元,宋应溉,许篈皆放归田里。谨元已死矣。三人者。癸末以争论得罪。谓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38L 页
之三窜者也。丙戌四月。白虹贯日。上疏乞免。不许。冬。扁十青亭。作自铭。丁亥。又以老上疏乞免。上乃许之。大臣白 上曰。方中外多虞。非某之德望。无以镇静。不可去也。遂寝其命。至明年夏。又力辞。许之。而寻复特命还授 教曰。遣史官某老不行礼。令本府郎舍。宣谕。犹力辞不已。移判中枢。己丑春。乞奉朝贺。不许。又乞致仕。不许。日本倭遣使求和。事下大臣议。先生曰。天下之恶一也。秀吉弑其君。义无可交也。冬。有郑汝立上变事。狱事大起。先生尝有命荐金宇颙等。汝立方有名誉。亦在荐中。 上曰。某尊礼之甚厚。而引用罪人。国之危亡系焉。义甚严。先生即出国门之外。以负罪自居。 上听大臣言。罢判中枢。于是澈为左相。实主狱。狱事滋蔓。搢绅大陷。人心惧之。客欲授例自列。先生曰。既误荐。法之所不贷。岂自明而得伸哉。明年四月七日。先生卒。先生生于正德十年。卒于万历十八年。寿七十六。归葬化宁。葬用自铭。贞敬夫人。广陵李氏。与先生同年生。先生卒之年三月十一日卒。祔葬同原。无子。以从子大海为后。官荣川郡守。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39H 页
侧室子三人。戒来,戒难,戒后。婿一人。坡州牧使许徵。大海生醴泉郡守道亨。道亨生三男。生员硕命,安边都护府使峻命,奉化县监景命。婿四人。应教沈大孚,进士柳德耇,都事李沆,进士李弘奭。先生之学。荐于彝伦日用之则。达之天德天道。推之万事万物。自事父母。处昆弟。与朋友交。以至事君教俗。其序本诸身。始诸家。推诸邦国。格君心。正大义。举贤才。遵旧章。明治体。可见于讲义。惧塞养正。皆典学之文也。先生既拘囚海岛。幽愁穷抑。涵蓄才学。卒以成大用者。天也。文章甚高。龙州赵学士絅曰。其声律古气。可比于殷卤,周彝。先生读古圣人贤人书。沈浸醲郁。积而泄之。为文章。故易奇而法。诗正而葩。春秋谨严。乃先生尺木绳准也。或疑先生之文不类。宋儒王凤洲之言曰。谈理之文。亦有品别。茂叔之简役。二程之明当。子厚之沈深。其卫道一也。其有韵之文。海岛十九年。泽畔吟也。正与屈,左徒。牢愁幽思之同致。张溪谷有言。稣之气格。雄拔。崔简易,车沧洲。极言本朝三百年操觚之士。无一人及之者云。噫。奚待后世之子云哉。先生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39L 页
别号曰稣斋。或曰伊斋。或曰暗室。最后。左相郑公琢。侍 上从容言曰。以某之贤。 上倚任之甚重。一朝以谬荐坐斥。人心惜之。 上不听。光海二年廷议以先生请配享 昭敬庙庭。光海以为不保终始报罢。先生既卒。沃州人为之立祠以祀之。尚州道南,忠州溪上祠。皆合享焉。其铭曰。
道德博文。仁也。为国以礼。敬也。尽言无隐。忠也。守经直义。正也。
旅轩张先生神道碑铭
先生讳显光。字德晦。别号旅轩。姓张氏。高丽上将军金用。始籍玉山。十二世。有府尹安世。府尹生左尹仲阳。左尹生掌令脩。以直道闻。于先生为六世祖。曾祖 赠左承旨俊。祖 赠吏曹参判继曾。父 赠吏曹判书烈。母 赠贞夫人京山李氏。 齐陵参奉彭锡之女也。皇明 肃皇帝嘉靖三十三年正月癸亥。先生生。生八年。先府君殁。十七八。学沈通。沈潜经术。作宇宙要括十图。二十三。以才学被荐矣。许公潜。出牧星州。见寒冈郑先生。问南中好学之士。郑先生曰。孔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40H 页
子之门。好学者。颜子一人。此岂易言哉。有张显光者。求学志道。它日为我师者。此人也。二十八。母夫人没。有丧制手录。柳文忠公尝累荐于 上。及相见遣子袗就学焉。万历二十二年春。除礼宾参奉。秋。又除 齐陵参奉。皆不出。明年。特叙为报恩县监。门人郑四震。请问出处之义。先生曰。学而优则仕。有礼意则仕。家贫亲老则仕。不仕有二耻。欲洁其身。乱大伦一耻也。欲假其名。索其价二耻也。既之县。与父老约月朔月半之会。令各言民瘼阙失。补益纠正。敦孝弟。励廉耻。尊德行。黜败俗。皆移风善俗之大法也。二年。不乐谢归。以擅弃官守。以法就理。有 经筵官白 上。乃得释。夏。游永阳,立岩泉石。二十九年。上命校正经书。先生被召。命县道给马。又连被召。皆不就。冬。除工曹佐郎。参周易校正。移刑曹佐郎。谢归。三十一年。除龙潭县令。不就。又除义城县令。数月。邑有变。自劾归。三十六年。光海新立。除陜川郡守。三十八年。除司宪持平。皆不就。四十三年。修冠仪。四十八年。郑先生卒。先生与诸弟子讲丧礼。秋。 显皇帝崩。先生巷哭曰。东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40L 页
民自壬癸之乱。父父子子得至今日。皆帝力。天启三年。 仁祖克大乱。首访遗逸。先生以持平召之。辞以老。特拜成均司业。国朝初。无此职。 上即位。特为徵士设者也。又改持平。中道以疾辞。明年春。升拜掌令。时李适作乱。 上南狩。及适败死。 车驾还都。先生不及 行在所。追至都下。又有除命。 上即引见。问为政。先生对曰。此在 殿下一心。振作日新。 上称善。特厚赐之。旋拜执义。先生上疏辞之。仍言恭俭节用。敦德省刑。既出谢。 上又引见。言人心世道之难合。先生曰。自古无不可变之人心。亦无不可回之世道。此在圣君贤相相与有为而已也。 上曰。中外人心多怨。为之奈何。先生对曰。四方已困于前时残暴之政。愁痛未苏。都下新经大乱。骚屑未定。互生疑贰。 上下恻怛之教。以视勤恤之意。则人心定矣。侍列者。有以反侧者为言。先生曰。令愚民。潜消默化于大度之中。则反侧者自安。都城。四方之本。都民定则四方定矣。 上为之尊赐之加厚。特拜工曹参议。 上曰。勿辞小官。当大用之。后日。特命入侍昼讲。讲罢。世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41H 页
子请见。以宾礼待之。既退。上疏告归。即出门。 上连有命追之。而先生已发。命圻省给马护送。此后连拜吏曹参议,同副承旨。皆不就。六年。拜刑曹参判。时有启运之丧。而适有召命。既入谢。上疏辞职。移大司宪。连上疏力辞。三告。乃许。既卒哭临行。上疏言建极之本。又曰。志卑则道卑。道卑则事业卑。事业卑则人不服。人不服则邻国不畏。天地鬼神。亦不佑矣。明日。 上引见。又进天德王道累百言。辞出。 上送之曰。见世子有所教诲也。先生告世子曰。世子年至古人志学之年。为学以立志为先云。明年。有虏寇。有岭南号召之命。寇退。上疏陈政弊。仍进私利偏邪之戒。八年。拜吏曹参判。不就。上疏曰。 殿下不忘危。不忘乱。不忘亡。然后可以尽君道。廷臣能忘其身。能忘其家。能忘其私。然后可以尽臣道。上曰。以卿宿德大老。每欲同朝而不可得。岂寡昧诚薄之致也。欲以卿为上下矜式。教训世子。不欲责之以职事。十年。又拜大司宪。不就。时李贵,崔鸣吉等言 章庙追尊之议。先生上疏言追尊之非礼曰。以孙继祖。继绝之常道云。十二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41L 页
年。又拜大司宪。不就。其五月。有 仁穆大妃之丧。上疏言亮阴之中。充养至德。建立大本。以为祈天永命之本。明年七月。仁政殿震。先生上上震下震十六卦。陈修省之戒。十四年。特加资宪。寻拜工曹判书。又辞疾。时以 章庙祔庙之礼。争论者皆得罪。先生上疏曰。 殿下于所生。所以致孝者既尽矣。而人且疑其过于礼也。况入庙。在古无可据之礼。此欲孝而伤孝。欲仁而害仁也。 上不听。又明年。拜右参赞。不就。十六年。拜知中枢。有 召命。礼意甚至。先生至中路。上疏辞疾。 上赐之药物。先生又上疏谢。仍言朝廷不和之弊。累百言。有曰。宇宙间一道理而已。善恶各一类。邪正各一类。是非各一类。善恶邪正是非。未闻并立并作并行。而此道此理不悖者也。 殿下之所建极者未尽。而群下不得会其归也。其十二月。有南汉之变。先生以为行朝阻隔。命令不行。通谕州郡父老。各举兵勤王。又出力以助饷。十七年二月。闻南汉解围。先生辞先人之墓。入立岩山居。立岩。在东海上。改名立岩曰立卓岩。盖寓意也。七月。命门人制深衣。九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42H 页
月壬申。先生殁于晚勖斋。年八十四。前夕。大雷雨。山崩川水溢。讣闻。 上为之罢朝巷市二日。使本道庇丧事。乙未。发引返故山。从柩之士五百馀人。 上特赐祭。十二月癸酉。葬于金乌山下吴山之洞东向之原。前夫人郑氏。赠参赞适之女。早卒。有女一人。婿参奉朴晋庆。后夫人宋氏。忠顺卫净之女。先先生八年卒。无男。取从弟显道之子应一为后。为大司成。晋庆生五男。愭,愰,悏,憕,㥠。愰县监。又三女婿。任景尹,李垷,曹夏英。垷。教官。应一生三男。𨥭,键,銋。𨥭。别坐。键。持平。先生殁。临皋,川谷,金乌。皆推祀之。不知岩,立岩,元堂。皆有祠。 孝宗六年。经筵官吴竣白上。追爵左赞成。后三年。经筵官吴挺纬又白上。加赠领议政。命太常赐谥曰文康。道德博闻曰文。渊源流通曰康。先生沈潜浑厚之积。崇深博大。以韬晦自隐为贵。既学广而德备。近而心术人伦之则。远而万事万物之宜。推至于上天无声无臭之拯。无所不究。和而成德。仁以利物。利物莫先于茕独。故曰矜鳏寡。恤孤独。天地之大德。吾心之全体也。又曰。天地间事。无非人事之所当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42L 页
为者。其戒曰。虚为万实之府。静为万化之基。贞为万事之干。谦为万益之柄。俭为万福之厚(一作原)。 仁祖时先生召至京师。相国李文忠公见先生。问时政先务。先生无他答。但曰。有一言。今者国之大患。在疑。相国退而语人曰。贤乎。可谓善于相时者也。时功臣等暴得大权。心畏恶。所忌者皆杀之。士大夫重足仄目。人心大坏。先生引对进言。多此意也。先生所著述甚多。而虽家人子弟。亦莫之知也。如易学图说,图书发辉,易卦总说,经纬说,晚学要会,宇宙说。先生殁后。乃出。又有宇宙要括录,疑俟质耄戒,文集诸书。其铭曰。博达之学。利物之仁。深厚之德。邃而通。和而敦。俨而翼。呜呼。可以权。可以动。可以式。
户曹判书金公神道碑铭
公讳世濂。字道源。姓金氏。其先本一善人。三世祖▦遇。永柔县令。祖孝元。事 宣祖。重于时。贰于当路者。斥出为永兴都护府使。卒。父克键。通川郡守。母阳川许氏。弘文馆典翰篈之女也。后公既贵。推 恩府使府君为吏曹参判。郡守府君为吏曹判书。许氏为贞夫人。 皇明万历二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43H 页
十一年十二月一日。公生。我 宣祖二十六年也。自为儿时。端重有仪。才艺卓越。名誉早著。二十。许夫人殁。既三年选国子两试。其明年。擢甲科第一人。为礼曹佐郎兼侍讲院司书。俄入玉堂为修撰,知制 教。丁巳。为司谏院正言。当光海九年。有废 母后之议起。公斥劾其主张者。得罪窜郭山。一年。迁之江陵。又一年。释之。许任便居住者五年。 仁祖既反正。以修撰召之。寻改献纳。复入玉堂。至校理。甲子。以绣衣。廉察湖西。以父忧去。既除丧。为校理。移司宪府持平。皆不就。后复以校理。迁献纳。 赐暇书堂。丁卯之乱。 上出幸江都。 命体相李公元翼。从 王世子至全州。公以从事在军中。闻祖母郑夫人殁。而奔丧。体府许。以所乘马遣之。后当路者以为。奔丧不得乘传。不许铨荐。领议政金公瑬,知经筵郑公经世白 上。上怒以为排抑异己。其沮毁者皆黜之。后复以修撰召之。公上疏自言犯律。 上曰。此陈三▦死也。 召之不已。不得已入谢。犹力辞。仍称疾还乡里。凡三召。以副校理入谢。累迁政府舍人。复以绣衣出湖南。 启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43L 页
陈民情政弊。 上特蠲逋租以宽民。还为副应教。时功臣等争言 章庙追崇事。诸言不可者皆斥去。公与诸学士上劄力争。俄改执义。辞曰。天威日严。大小战战。莫不寒心。自古安有否隔如此。而国不亡者也。斥臣驽劣云云。 上乃止三司窜逐之 命。时朝廷以虏为忧。方议筑城江都。分遣御史两湖岭南诸道。试诸生。令不才者从军。又有弃清北之议。公上疏曰。国家失百姓心在此。历数言之。又曰。人心离而大势已倾。殿下虽有十丈之城。百万之众。无益于胜败之数。群臣为此计者过也。 上下其议廷议。多右之者。以故其事不行。有功臣李贵自荐为吏曹判书。公启 上曰。臣闻客有求一官于贵者。贵心薄之。欲启其人。自衒之耻。贵亦耻之。安有堂堂盛朝。以贵之所不为者。待贵也。 上为安李贵。斥公为玄风县监。至县。立学规。修乡约法。条制详密。逾年。邑大治。有宰相白 上。上贤之。令上其条制。颁行四方。乙亥。有上变者。连累及公。上即释之。其年以疾去归。邑人至刻石。不忘其遗爱云。丙子。马岛副官平调兴。与其主不相能。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44H 页
日谗愬于其国。仍搆衅我者百端。关白要我遣使以试衅。朝廷以公为副使如日本。海路五千里。至其国都。关白大悦。礼之上堂。治道筑馆。供怅甚肃。令其贵臣问官制服色事。仍与语诗书仁义之说。顿首谢曰。海外之人。乃今得闻君子之言。其赠遗皆不受。关白以候馆供帐之馀。具黄金百七十锭。辞曰。馈赆受之。至金绝河投之浅水曰。示我无货取而已。毋令有用者无用。后马岛收其金。乞代岁给布一万五千。使还。 上新从南汉归矣。公以司谏。特进通政。出为西海道观察使。明年。入为同副承旨。移兵曹参知。兵刑二曹参议。己卯。再为吏曹参议,副提学。复为政院。辛巳。乞养。为安边都护府使。一年。为本道观察使。北俗杂胡羯。易怒易叛。守令率武人。多不法。民怨之。公乃申明大同法。令科输毋滥。而北边逋欠积久。流亡尤多。收郡县粟不入会计者。又出营储万一千六百以偿之。其馀驿闻悉除之。增损乡约。须行郡县。聚士府学。亲劝学艺。选于列邑。得优于学者。以教郡县士。练戎卒。治器械。以为缓急之恃。甲申。移关西观察使。西方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44L 页
多事。民不堪命。请于朝。得三千金五千斛谷。以宽民。北使继至。其傲暴我多无状。公待之无所失。亦不以赂遗骄其心。彼亦畏惮之。不得恣所欲。平壤置养蒙斋。以大乱初定。尤以养士为先。乙酉。入为大司宪兼弘文馆提学。寻改都承旨。上甚倚任之。擢为户曹判书。于是大禁郡县防纳。公素多病。廉察两界。劳悴四年。前年。长子翊相死。疾仍剧卒。丙戌正月十七日。年五十四。其四月。葬于杨州南族葬之次。后二十年。改葬州北姑母岘西南之垄。公好凝重。动止有法。临事详慎。无疾言遽色。明于体要。事简而民易从。朝野重之。其在 经筵。启发聪明。敷陈义理。委曲的当。相国瑬称之曰。真学士也。郑公经世。亦曰。论人物。为当代第一云。晚年。尤致力于经学。自修身谨行。推至于教民正俗。又本之心术之要。考之行事而可见。礼所谓夙夜儆戒。秉德不回者也。乐观书。文章典雅。尤长于诗。尝斥居东海上。自号东溟。有东溟集六卷。前夫人文化柳氏殁而无子。后夫人柳氏。亦籍文化。 赠兵曹参判成民之女。生三男二女。男翊相,弼相,俊相。婿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45H 页
二人。李嘉雨,申晑。皆名家子。其铭曰。
温恭慎德。以笃恺悌。观其行也。直道不回。通塞不贰。观其定也。周闻令善。犯而不隐。观其敬也。秉礼制义。远人向服。观其使也。宽力教众。民乐慈惠。观其理也。
贞夫人柳氏。籍文化。高丽大丞车达之后也。至本朝有议政宽。议政四世。有昌平县令湋。县令生 赠兵曹参判成民。于夫人为皇考。妣贞夫人李氏。延原府院君光庭之女也。夫人端厚慈仁。姹而重人。不见喜怒。事舅姑尽承顺。奉祭祀极洁诚。躬行节俭。不事奢华。教家正家。皆有法度。动合礼义。通文词。亦不以文字示人。仁及宗族。一门归心。至于财用之节。必量入以为出。常有嬴馀。公为朝重臣。三任方面。贵至九卿。夫人戒饬愈谨。无一以货贿累公者。外祖延原。家法甚正。夫人之贤。能服膺不怠。恒言。必称外家家训。公既卒。夫人教养二孤。训戒必严。言语必慎。容止必端。自孩提有识。习以义方。亦必择师而就学。以至成立。皆夫人之教也。其教曰。汝之先君。临下必严。与宾客必有礼。对客。未尝戏语喧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45L 页
哗。历举所亲善者。皆一时名流曰。汝亦择人而交。必如汝先君之友善。及俊相以前任弘文修撰。出安岳。夫人七十九。临行。戒之曰。居官。廉谨为第一务。一事不谨。人之慢忽乘之。甚可惧也。务凝重。戒轻躁。禁奴仆。严内外。律己不谨。刑罚不足以畏人也。又申之以兴学教士。其明年。夫人卒。临卒。亦不以死生动心曰。此命也。命侍者治初丧之礼。移正寝而卒。夫人生于我 宣祖三十五年八月六日。卒于今 上七年五月二十三日。后公三十六年为八十。其八月祔葬。善子。可谓女中君子。而高年考终。无非天道之报也。
忘忧堂郭公神道碑铭
公讳再祐。字季绥。姓郭氏。玄风人。成均司成之藩之孙。黄海道观察使越之子。母晋阳姜氏。嘉靖三十一年八月廿一日公生。器识过人。好读书。二十七。从先大夫如京师。有相者见之曰。当作巨人。名闻天下。三十四。擢庭试第二名。以所言。忤 上意。命尽罢一榜及第。明年。先大夫殁。既卒丧。因废举子业。钓于江上。壬辰之乱。贼连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46H 页
陷诸城长驱旬月。犯圻旬。 上西幸。公倾则募壮士。起兵于宜宁。先据新繁粟。守要害。连战连克。亦不以斩馘为功。以初起兵。兵少贼强。设为奇兵。得勇士数人。与公皆绛衣白马。诱贼追我。匿入林麓。人各出没山上。闪忽疑惑。诡谓曰。天降绛衣将军。伏兵乱射。贼大惊。亦谓飞将军。不敢近公。所领兵皆乡兵乌合。不习于兵。又怯于攻战。公每战。必身先士卒。以激众心。以故众皆出死力。十战十克。远近响应。时以巡察军常退守。多不快于公。及与两湖诸将勤王兵溃奔。还召兵诸郡县。扰乱人心。益不快。义兵思欲散去。公发愤骂曰。睟可斩。因数其八罪。欲移兵先击之。巡察严兵自守。一以叛闻。一移招谕衙门。欲捕囚以闻。金公诚一谢曰。某果有叛谋。彼方据兵非一力士可捕。若无叛心。一书足以开悟。乃移书责之。晓以逆顺。义兵将金沔。亦譬晓之甚力。公复书谢曰。公。 上之所遣。公之言。乃 上之言。敢不从。衙门即 启上。某为国无它意。因陈战捷状。 上不问。下教褒其义。两军之难解。公雪涕励兵。日击贼。兵势益张。于是玄,灵,昌屯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46L 页
贼。悉烧仓粟而遁。江右农桑晏然。 上下谕。岭南士民。恨闻名之晚也。初赏爵幽谷道察访。后改刑曹正郎。寻升折冲将军。连为星,晋二州牧兼助防将。升防御使。诸义兵皆属焉。时贼屯兵海上。体相李公元翼。令治岳坚筑石门。欲悉众一战。请杨元兵以为声势。公曰。今日之势。不如修城池。务积储。待彼而动。猛虎在山则威。在野则怯。天兵在湖路。猛虎在山之势也。秋。贼大至。筑石门未完。移守火旺。令诸将士曰。慎毋与战。坚守而已。贼不得战。相守一日一夜。乃渡江西。屠黄石。进陷南原。于是列城皆溃。体相念兵少守城危。令下兵。公不从。城守益坚。寻以母忧去。上累召起复。终不起。明年。贼酋秀吉死。而诸贼兵撤归。公避地东界之蔚珍。守丧三年。父子作业以贩卖。既除丧。 召为察理使。按南边。仍为节度使。启请脩岛山城。具陈城守形便。朝廷不从。公上疏言时事。即弃归。大司宪洪汝谆。论以渎慢。付处灵岩。一年。 上释之。公遂入琵瑟山中。辟谷导引。学神仙之术。 上复召为察理使。筑天生城。仍为善山都护府使。不赴。拜安东大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47H 页
都护府使。又不赴。冬。升嘉善大夫行龙骧卫上护军。后复以察理使。改同中枢。迁右尹。皆辞不至。光海元年。复为岭南左节度使。明年。为水军统制使。皆不起。连有 召命。夏。至京师。以副总管。迁左尹。寻拜咸镜道观察使。时李相国谢病杜门。公直入见相国曰。将相和调。则内外一体。今相国杜门。吾且去矣。三上疏。遂去归。光海宣谕者再。而终不至。四年。为湖南节度使。不起。其年。光海杀永昌。公上疏言不可杀。不报。后五年。公卒。万历四十五年四月十日。年六十六。光海赐赙吊祭如仪。命立传。其八月某日。葬于玄风县南仇知山郭氏族葬。明年。乡人为之立祠。贞夫人商山金氏。曹南冥先生外孙也。生二男二女。男滢,活。婿辛膺,成以道。滢生汝橹,汝楫。活生汝植,汝梓,汝枢,汝松。辛膺生东望,时望。成以道生万江,万河。公又有侧室子二人。滩,沐。公平生非信不践。非义不为。身当大乱。率励义士。誓心伐贼。忠义著于四方。既事平。又不以功名自居。遗世远引。以盛名。患害不及焉。公栖息之所鹫山仓岩。有忘忧亭。铭曰。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47L 页
处名难。居成功尤难。知微知几。哲人高蹈。确而安。
右参赞清川君韩公神道碑铭
公讳准。字公则。别号南冈。姓韩氏。本上党人。上党之韩。出自箕子。箕子氏世衰。为马韩。子孙居上党。称韩氏。高祖清平君堰。曾祖 赠承政院左承旨弘澍。祖 赠吏曹参判镇。父敦宁府正赠议政府领议政琅城府院君守庆。母贞敬夫人柳氏。籍晋州。掌隶院司议祖谊之女也。 世宗皇帝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十二月一日公生。其末年我 恭宪王二十一年丙寅。登第。补成均学谕。庚午。入翰苑。壬申。升待教。癸酉。以奉教转刑曹佐郎。甲戌。改兵曹佐郎。乙亥。移礼曹。复为兵曹。 仁圣太后之丧。奉 教书铭旌。及立主。又书之。升刑曹正郎。丁丑。改兵曹。迁司宪府持平。累转复为持平。寻升掌令。以疾递。授宗簿寺佥正。有巡抚湖南之 命。还拜司谏院正言。己卯。以成均司艺。升司成。录玉堂。明年。加通政。出为稳城都护府使。政清。得吏民心。诸藩胡皆悦服。▣年。以承旨 召还。父老皆涕泣而藩胡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48H 页
诸酋长追出境。皆罗拜曰。厚德无以报。其年。又出为义州。躬节俭。修废政。务蓄积。府库充溢。至累巨万。时有颁诏使者来。远迎使李珥。见而多之。以实白 上。上嘉之。 赐表里以赏之。及菰。以治理仍任者一年。甲申。入为户曹参议。以不悦于当路者。连备拟晋州,顺天湖西南二省。 上以为久劳于外。复入政院。乙酉。以都承旨。改判决事。后连按两湖。湖南时特加嘉善。戊子。贺圣节。既使还。出按海西。西邑有郑汝立上变事。公特加资宪。以知中枢仍任之。寻迁右参赞。 赐推忠奋义协策平难功臣号。封清川君。时有二子同榜进士。设闻喜宴。 上在庆会楼。望见灯烛光。问之。即令中贵人宣酝。宠待之如此。有王子专山泽之利。居民失业者多怨。公拯言其不可。三启。 上乃许。左相柳成龙欲荐为铨曹。为首相所沮。壬辰。有倭寇。国家升平二百年。卒有乱。州郡瓦解。尚,忠二州连败陷没。公白 上。大徵四方兵勤王。于是 上西幸。册光海君珲为世子监国。分遣诸王子顺和君𤣰出关东。公受 命从之至永平。 上命追至 行在所。至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48L 页
平壤。加正宪。贼既薄平壤。 上幸宁边。世子出江东。公以宾客从世子。 上令之从 上而急。政院不及传。至阳德。乃始闻有 命。追至义州。上谒请罪。 上还遣世子所。癸巳。寇退。公为汉城府判尹。 上特遣公。奏收复平壤贺平宁。夏。仍请善后事。 帝许留刘綎兵五千竣事。敕我王世子。同户,兵曹前往全,庆总理军事。公以户曹判书。乃行。甲午。既复命。以父母年老避乱江西乞行。见 上。令其长男汝淑。为龙冈以便养。乙未。又遣公奉表谢。仍请册封世子。 帝不许。公在道疾甚。 上遣太医问之。既复命。疾益沈。不复仕者六年。庚子春。先府君殁。明年十月某日。公卒。春秋六十。太夫人八十二。讣闻。 上为之罢朝巷市二日。其年某月。以礼葬仁川之桂谷从先兆之次。公长大有威仪。重厚寡言。一时称长德巨人。性不喜交游。敛避声势。好俭约。勤已任职。夷险不贰。鹤峰金诚一拟之山岳云。贞敬夫人崔氏。完山君宰之后。而中枢府都事贞秀之女也。先公六年某月某日卒。而葬于同原。生八男二女。男佥知中枢汝淑,仓守汝澄,刑曹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49H 页
佐郎汝沃,户曹正郎汝潝,市令汝澈,礼曹判书汝溭,副司果汝济,镇岑县监汝泂。婿二人。佥知中枢尹起聘,仪宾府都事金仁龙。侧室二男。佥节制使汝泌,武举人汝泓。又三女崔承绪,金得贤妻。县监沈挺世妾。其姊妹之次。为人妾者为中女。佥知无子。以从子楙为后。楙县监。生三男三女。男五相,五弼。皆早夭。五相 赠注书。少男泰相。出继。婿辛㫾,洪万始,宗室清平君泉。五相生均。亦早夭。无子。以堂侄子埏为后。仓守有庶出子杙。杙生五岳,五明。五明武科佐郎。二男二女。男休,保。休府使。婿李惟圣承旨,黄淮参奉。休生舜相。生员有三女。婿李耋生员,李夏命进士,尹挺麟。保无子。所后子泰相也。舜相生载。正郎。三男一女。男棁,𣚃,榓。棁司议。𣚃武科。婿金靖县监。有庶出子格。出继。棁三男三女。男五徽,夔相,命相。婿承旨郑继胄,宗室绫平守信,权大均。五徽无子。夔相出继。𣚃生𪣡,埅,升。𪣡生员。命相生增,堉,堪。榓生五翊。早夭。无子。婿崔基峻,南翊。翊进士市令。一男二女。男彬。婿崔道源,沈之瀗。之瀗县监。彬四子。五福,五章,五喜,五壬。五福二子。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49L 页
量,重。判书一男二女。男橞。婿沈靖,尹堈。堈司评。庶出子朴。武科折冲。橞生五奎。五奎生塾。生员。尹堈生世章。郡守。司果无子。有一女。婿蔡郑后。进士。县监三男三女。男楙为伯父后。栩,𣖔。𣖔进士。婿郑侙,成燂,宗室岭阳君儇。栩五子。定相。进士。应相,有相,得相,任相。婿李经。𣖔三婿。尹以弼,梁升,郑璿。升生员。定相生坫,埙。应相生埏。为五相后。金都事三男一女。男震海,起海,济海。婿尹垲。佥知。震海子益昌。文科县监。尹佥知二男一女。男浣,淳。淳宣传官。婿柳琳。统制使。佥使继后子格。格三子。致相,就相,义相。汝泓一男一女。男檪。婿柳培。崔承绪一男四女。男趌。婿郑基泰,文科尹瀷,宗室忠陵令吉元,柳以华。金得贤二子。昌寿,重寿。沈挺世妾。无子。铭曰。
魁才长德。邦国之杰。许身驱驰。匪躬之节。勒铭彝鼎。良臣之烈。
赠左参赞罗公神道碑铭
公讳纬素。字季彬。姓罗氏。罗州人。罗氏自高丽上将军富。至工曹典书琎。最贵。大男公彦。克倭有功。官至典农正。四世有典涓。直长逸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50H 页
孙。其后有司宪监察 赠左通礼晊。尼山县监 赠左赞成士忱。以善行闻。 中宗世旌孝子之闾。于公为王父。父讳德峻。受学于郑介清先生。以才学发闻。己丑祸位。左相澈为祸首。先生既穷死漠北。以门徒弟子并流石幕之北。南北二千里。事解。除司圃别检。斗岩金相国荐其贤。擢拜报恩县监。殁追爵户曹参判。母长水黄氏。治平相翼成公喜之六世孙。而 赠判决事颢之女也。万历十年公生。生十二。母殁。后十一年。父殁。又未没丧而继母殁。公既孤苦力学。光海八年。补国子生员。后五年。试士三南。公以壮元直赴及第。 仁祖元年。再试光海末科。公以丙科。由秘书。升秋官佐郎。出为玉果县监。五年。黑汉陷我两西。兵食急。相国李文忠公为体察使。召公问计。仍令募粟甚多。当议赏。公辞曰。资人之粟。邀己之功。无义也。相国多之。秩满。以考工佐郎。升地官正郎。兼记注官。八年。以直讲。转司艺。寻出为林川郡守。十二年。以春官正郎。移太常佥正。后连为尚衣,司䆃正。十四年。为丰基郡守。十九年。为原州牧使。二十三年。复为司艺。寻升判校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50L 页
兼编修官。改太常正。后四年。升通政。为密阳都护府使。明年。谢归。又明年。为庆州牧使。三年。公已七十。叹曰。年已老矣。官亦休矣。遂决归。筑水锦湖上曰▦云亭。在先垄之下。有深松脩竹。长江沙渚瀰漫。其外郊原。往往有古木。墟烟上下百里。公日游处自娱。初澈败。南人为郑氏立祠以祀之。时澈党复用事。白 上毁其祠。公既斥落于世。咄咄曰。生此世甚惭。公例授西枢。以大年至同中枢。皆不就。八十五卒。讣闻。 上赐吊赙如仪。葬荣山东向之原。以长男袡。宁国原从推 恩。追爵左参赞。贞夫人李氏。籍阳城。府使净之女。治家教子孙。称女中男子。公卒之后年正月。夫人殁。年七十六。祔葬同原。有三男。袡。户曹正郎。襻。缮工佥正。袗。义禁府都事。又有三女。婿生员金晚寿,士人李万钟,县监郑岐寿。袡生斗三。司赡直长。斗章。 孝陵参奉。斗三有男晚相。婿二人。李㽘,李潞。参奉。襻婿三人。郑德祥,睦昌遇,权顗。昌遇郡守。无子。以兄子斗章为后。袗生斗春,斗夏,斗秋,斗冬。婿四人。尹尚绩教官,李万植进士,李龙徵,高可宾。晚寿有二男四女。男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51H 页
宬,最。万钟有二男。徵善,徵献。岐寿有一男四女。男重元。进士。内外子孙三世五十馀人。公温恭敦厚。善于宗族交友。不喜循俗善柔。通籍三十年。不乐于朝。为州县二十馀年。以寿考。閒暇江湖八十五年。三男皆在仕列。袡,襻。连为追邑。奉养之备。乡里称之以为德善之报。公既早失父母。终其身不去丘墓。每见新物。必荐墓。或言非礼之礼。公曰。宁失于厚。得尽于心。疾病。戒其家人曰。时已七月。宜荐稻。吾新荐毕矣。罗氏为罗之大族。自上将军。子孙不出乡。至今四百年。忠信谨厚。称孝悌之家。其 赐祭文曰。孝悌之家。恬雅之性。乡人起敬。五福俱全云。其铭曰。
礼。死徙无出乡。厚德之方。呜呼。可以兴。可以昌。可以长。
吴判书神道碑铭
公讳挺一。字斗元。姓吴氏。高丽世有侍中大升。同福县人。其居。传说四十八石灯。夜则燃灯。拜天。其子孙贵大。自侍中至参议侹。显者七世。又五世至吏曹参判百龄。亦名唧。生黄海道观察使端。于公为皇考。母贞敬夫人沈氏籍青松。吏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51L 页
曹判书懿宪公詻之女也。公少聪明绝人。五岁始就学。六七。已续韵语惊人。西㺾,一松二公。口号以观之。称奇才。十三。作河清咏雪长句。疏庵任学士称绝作。十八。选博士弟子。 仁祖十三年。成,李氏国学从祀之议始起。▦馆学诸生上疏言之。公出而与上舍生蔡振后等。上疏言不可从祀状。忤时议。其首疏者数人削名太学。公仍遂不复入太学也。十七年。 上幸太学亲试士。公擢丙科第一人。选槐院。壬午。以著作荐翰苑。为附时议者史官一人所沮。其荐之者上疏言其状。沮者罢而荐亦寝。甲申。为吏曹佐郎。以绣衣。出北道。条上不法。废坠积弊。悉罢行之。乙酉。为献纳。有妖医李馨益者。挟方术治 上疾。公论以不敬。 上怒。斥为务安县监。明年。擢重试第三人。拜太仆正。戊子。以司谏升同副承旨。寻升右副。其年。出为黄海道观察使。时北使继至。须索无艺。公绝不许。一不以恐喝抑约。礼,节不愆。彼亦畏难之。后使者来入境。必先问公去留。 孝宗二年辛卯。为左副承旨。奉 教书 仁烈玉册,肃宁殿上徽号题王。升嘉善。壬辰。以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52H 页
京畿观察使。移关西省。西路大饥。又有北使来而财币竭。以便宜出管饷积储。又移江边粟。民无捐瘠。财用大饶。有大臣从西来者。以实白 上。上嘉之。丙申。为都承旨。有徐忭者上变告。 上弟麟坪大君㴭。公亦在告中。公之妹为大君夫人故也。有一二乐祸者。实阴嗾云。 上知其诈。以为出于朋党相仇。 召见公慰论之。其上变者与知谋者皆被死。而公犹恐惧不敢出。上疏自陈。 上曰。乃不信子言乎。勉起之。寻以母病辞递。公既不遇于时。自此益无进承意。丁酉。特拜大司宪。时贾人有生事于彼者。查问使者来。执法之长。必同按此事。 上难其人。有是命。己亥。又按畿省。方 大行在殡。有因山移作之事。财力已匮而役民急。既伐石治材。大役已具。公发舟车众力。百役毕移。功力省而民不病。临事善谋。周慎详密。能使人安于趋令。无一犯科失期者。笞箠不用。民德之。畿辅有惠泽碑。庚子复出为开京。开京风俗。逐利懻忮。好诉讦争相讼。公一治之以法。设大禁以防之。北使来者。皆以大都货物殷富。徵索倍之。公不听。一如西路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52L 页
事例。以为令式。闾井晏如。公去而百姓立去思碑。万历间。伯祖判书公为留守。崇祯二年。先观察公为经历。后三十年间。公再为留守。有吴氏三世碑。乙巳。为刑曹判书。掌令金益廉造言诋劾颇无状。大司宪郑知和不从。而引避卞其事甚悉。 上以益廉所为不正。命递其职。公亦上疏力辞不出。后再为刑曹。皆不出。戊申。北使来。公为傧。前年。国家听用事者言。缮治慈母城。约条所禁。而丙子克我南汉。既夷其城者也。使者间知之求见城甚急。公辞曰。其地虚郭。固无为。除途修馆。迎劳有礼。今者引入枉道。非傧者职也。使者乃止。庚戌。为户曹判书。又辞不出。正言洪亿受人指。欲劾之。诸僚不从。而亿反递职。时用事者。以 上尊礼以听之。威福人已二十年。人人仄目畏事之。公耻枉己而循人。一不与相见为礼。其客在三司者。争攻击以媚悦如此。其二月。祔 神德太庙以题主。升正宪。八月辛亥。公卒。公生于万历三十八年九月庚戌。春秋六十一。讣闻。 上为之罢朝巷市二日。命礼官赐祭。十一月癸卯。葬高阳满月冈先垄之东。公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53H 页
敦厚慈惠。其事亲处昆弟。忠爱克顺。各尽欢心。谨祀事。睦宗族。与朋友交。皆可以观其仁。公家世甚盛。诸父昆弟诸甥侄绣衣乘轩者十馀人。一时荣之。而公常以满盈为戒。教家。必以仁爱笃行。有过。亦不加诃责。使之自改。至仆隶下贱。亦不以骂詈加之。务尽恩信。以及乡党邻里。公秀而雅。居处整齐。不见惰慢。能使人可亲而不可狎。口不言人之过。闻一善则喜之若在己。与人无玩媟。虽其人不可。亦无矫戾之气。乐读齐鲁语,孟氏书。终身不倦。内植益坚。未尝对人谈经。善草隶。亦不以才艺誇人。性好恬静。官位已盛。澹泊如寒士。见世道日乱。知不可为而不去曰。我世臣。义不可去也。无事则时与亲爱数人。登宅后山石佳处。閒暇萧散以自畅。公历仕三朝。通籍三十馀年。历官承文院正字博士,太常直长,成均馆典籍直讲,校书馆校理,侍讲院文学辅德,弘文馆副应教,太仆正,议政府舍人,兵曹吏曹佐郎正郎,司宪府持平执义,司谏院正言献纳司谏,春秋馆至编修官。戊子以后。承政院同副右副左副都承旨,掌隶院判决事,礼曹
记言别集卷之十六 第 153L 页
参议,刑曹参议参判判书,兵曹参知参议参判,吏曹参判,司宪府大司宪,司谏院大司谏,工曹参判判书,户曹判书,汉城府右尹左尹判尹,中枢府同中枢至知中枢,都总府至都总管,义禁府至知义禁, 书筵为右副宾客, 经筵春秋馆为同知事。补外。以献纳出务安县监。任方面。黄海平安京畿等道观察使,开京留守。或一再。或五六。治绩尤多。三为京兆。为政廉平。公既卒。都民父老多叹息。追思不已。公历扬显要。贵至上卿。不立尺寸为子孙业。及卒。家无甔石之储。客皆哭失声相吊。贫交远属。闻讣来哭。有千里而至者。贞夫人丁氏。籍罗州。观察使好善之女。生七男。始泰,始益,始鼎,始谦,始震,始恒,始万。始泰。郡守。始益。郡守。始谦。县监。始震。奉事。始恒。备边郎。始万。持平。二女。一人适士人郑宗祥。一人适参奉姜硕臣。又有侧室男始有。女一人。适幼学金烶。铭曰。
利泽博于惠。善庆笃于仁。盈而能谦。贵而能贫。世其德以裕其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