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x 页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书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96H 页
答赵衡老(铢容○戊寅)
前书敬义之云。以爱望之深。不量空疏。而辄有所献。贤者乃不以为老生常谈。而反复推究。必欲措之于行。此岂易得于人人者耶。叹尚叹尚。其用力之方。来书所举程子谢尹之说备矣。虽无先后缓急之可言。然其所以为说者各不同。为说虽不同。而为敬之方则一也。故朱子曰譬如此屋。四方皆入得。如从一方入。则三方入处。都在这里。义则明义之谓。在大学。格致其事也。古人开示为学之方。不越此两段。故上蔡之告其门人曰诸君不须别求见处。但敬与穷理。则可以入德。贤者既发得此义。须办得岁年工夫。以验其实然。且从整齐严肃上下手。自其视听言动显然可见者。而律之以此。自表而里。由静而动。优游而不迫。慥慥而不已。至于用力之久而有得焉。则不待问人。而贤者当自知之矣。
答李万初(象羲○丙子)
日前相对。犹足以慰阻郁。玆又书来。词翰灿如。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96L 页
令人感喜如新。所工一味专笃耶。德性完厚。素所爱尚。但似少了振奋激励意思。古人不云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如君弘不待加勉矣。更就毅字上。下工夫也。日月逝矣。几何不老丈夫。有志者。政不可低徊犹豫而不前也。如何。
答李万初(戊寅)
所工知在庸学。又看理学录。为早晚课程。可认用意贴里。能就此专精潜玩。持以悠久。则何患无所得耶。殊喜。会讲期在今十五。而见村秀辈。全不靠实读书。恐亦归虚文耳。日前晋阳崔友历顾。留数日而去。其见解操持。视其年纪。可谓后生可畏。深幸吾党有此个人耳。兴近营西崦小筑。制虽朴陋。而亦可为榆景藏拙之所。从此林花谷鸟。可与为莫逆之契耳。
与李万初
工事想不住提掇。所患志不立。志苟立矣。天下之物。无以易之。而体究实践之工。自不能已。虽然此岂安坐而得之哉。其亦用意辛苦而后可尔。岁月冉冉。不肯饶假人。正须汲汲也。兴雨湿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97H 页
中。凡百不如前。外间虽无事扰。而秖是悠悠送日。乃志不立之尤者。君须勿以不践之言。而视为戒也。
答李万初(乙酉)
来书读之。词致沛然。而其意恳恳。不出于求道进学之地。反己自讼。如将不及。此大进之几。岂久病之馀。有以潜心默省。如东莱之为耶。可喜可喜。然既自觉得如此。必须有用力补救处。顾何待于不验之空言也。吾亦近来有悔悟处不少。深欲于整齐严肃上加意。使表里言动。不著私邪。有事则验之于为。无事则求之于书。令谦谨温稳之意。常存而不失。则庶几或寡过。而最是持守极难。所云朝惕夕颓者。吾实有之。何暇为君谋耶。然其所欲则实吾与君之所共勉者。不欲外此而别有云云。幸勿以常谈而忽之如何。
答李万初别纸(丙戌)
 象羲王大人常言为学。要先立志。作说以示象羲。奉承庭训。思欲断置举业。专意此事。而顾习性懒惰。心力不固。一时意想。旋即休歇。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97L 页
未知用何工夫。可以医宿病。而使此志卓然有立也。
所举庭训。真是义方。立志说虽未及奉读。而题目已好。至以心力易懈为忧。思欲废置举业。专力此事。其检察之密。迁改之勇。尤足叹尚。但废举一事。父兄在焉。不敢自专。须禀而处之。至若用工节度。只要念念所事。无一息之间断而已。夫志心之所之也。恐不当别求所谓立之之道也。如何。
 象羲妄窃有志于持敬之事。而顾未得下手用力之方。盖太紧则失于缚制。太缓则流于怠窳。未知用何节度。
所询持敬之方。足见近日用工之密。盖尝闻之。敬是治心之方也。心本无形。而又出入无时。苟欲急迫拘持。则病败易生。故圣门教人。必从视听言动有据依处下手。如颜之四勿。曾之三贵。程子所言整齐严肃。皆是也。而其用工节度。不须太紧。亦不容少缓。须于非著意非不著意之间。积累纯熟。则自当有到处。
 格物。即穷理之谓也。不曰穷理而曰格物者。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98H 页
盖理无捉摸。物有据依。随事精察。以求所当然之则。乃是极靠实工夫。然欲穷至其极。则必须读书。讲明义理。因其已知而益求其所未知。如此用工。久久自有贯通之日。
所论格致之说。极有头绪。可喜。若依此用工。积渐推致。何患无豁然之日耶。
 知而不践。与不知无异。故君子之学。力行为贵。然其不能行。正缘知之不真也。夫道若大路。苟能真知此路之为平正坦易。则其于行也。自住不得。何苦舍而不由。自取颠踬于旁曲窘步哉。但知行二者。本无先后。不可谓致知之时未暇力行。而必待豁然贯通然后。方去行之。须是就吾所知处行将去。不笃不措。零星收合。分寸跻攀。则心力渐固。脚跟转牢矣。此又大学诚正之工。与格致齐头并进之意。未知如此用工。不错于真正路径否。
所谕极善。循是以往。有无限妙境在。但吾辈所患。非言之难。践之实难。须十分勉力。无使今日所论。只作一时閒话。千万之望。
答李万初别纸(戊子)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98L 页
泰伯之逃。与伯夷同。而王季之受。却与叔齐异。何欤。窃谓孤竹君之欲立叔齐。出于一时爱少子之私。则叔齐之并逃。于义当然。太王已知天命有归。遂有剪商之志。而泰伯不从。王季复有圣子。则其欲立少子。正为天下万世计。圣人之达权也。王季若不受而并逃焉。则非惟不成父志。柰天命之无所归著何。从先祖忘轩公尝有过孤竹故城诗。正用此意。曰天教季历已生昌。虑远明微是太王。传家不与周相似。空杀夷,齐弃首阳。未知如此看。不背于古人微旨否。
推说得好。忘轩一绝。尤令人三复。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集注旧本。专做效验说。以为三者皆修身之验。为政之本。非其平日庄敬诚实存省之工。积之有素。则不能也。后来改验为要。非其以下。直云学者所当操存省察而不可有造次颠沛之违也。却是做工夫说。复考语类。论此数十条。皆作功效说。未知语类所录。皆朱子初说欤。斯远斯近之斯字。是自然底意。则此三句作功效看。尤似直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99H 页
截。如何。
斯字下得尽紧。才动容貌。便自远㬥慢。(下二句同。)苟非平日涵养之熟。不能至此。此旧解所以做效验说。然不成说道未有涵养之功者便不要远㬥慢。此后来改验为要之意。盖动正出三字。虽非做工夫字。而即是做工夫处。此后说所以为尤紧。
答李万初(庚寅)
来书意思甚好。且就平日所熟最切要处。以致无味之味。而反以验之身心之间。殆所谓切问近思之学者。更须宽著意思。使田地公平溥遍。而应接之际。傥然惟理之视。此岂一蹴可到。惟在积久渐涵如何耳。签面之云。君之于我。自有好称谓。乃作此无益有损之为。置人于难当之地耶。此见君尚有标高好异之习。须痛削之。勿令滋长也。遥夜风雪。孤灯青荧。此时意想。多在君边。书尺无以尽意。令人黯然。
答柳启八(昌植)
哀史早自绝意进取。考寻家学。味其真腴。属此声海滔天之日。此岂易得。吾心艳叹。盖非一朝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199L 页
夕矣。一意勤鍊。以究大业。使老朽资其馀润。千万望也。谬托文字。自顾空疏。无以副之。犹且奉留者。以遗懿之不厌熟复。且意呻吟之暇。或者心会笔应。竭驽钝以效区区。亦吾意也。 大葬前不可行练祥。我 国礼式如此。臣民只当依而行之。但未知 国家虞卒。当毕于何日。来月自是 因山踰月之后。或者之言。不为无据否。然亦须烂入思议以处之。毋使人议其后如何。
答柳元烨(晦植○己丑)
来书自道之语。知出谦挹。而亦见其求道恳恳之意。可尚可尚。但徒尔切切悔恨。无补于事。不如就此学上。加意勉励而已。朱夫子有言曰敬与穷理。交相为助。则旧习之非。自将日改月化于冥冥中矣。此是为学大端。以贤史之明敏。苟循是而慥慥焉。则何患乎不进。更须深沈用意。平实进步。勿以已知已能为究竟。而益求至乎其极也。
答柳元烨
前书敬与穷理之云。秖是信笔谩及。举其大纲而已。宜贤史之疑而问也。然此万病之丸也。种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00H 页
种證患。皆可服。其工程节度。具在程,朱书中。按之可见。程门有问切要之道。先生曰无如敬。请益。则但正衣冠肃容貌而已。穷理之方。读书为大端。而朱子之言曰须是循序而渐进。致一而不懈。此两言者。可见其入头用工处矣。区区学废而志怠。何敢与议于此。而平日所闻。不过如此。贤史苟有意焉。则愿就此作时月调度。以自验其信否。且念人之为学。贵乎变化气质。须是看自己欠阙与宿习难化者。痛与克下。方是有实得力处。不然只是说也。如何。
答洪休彦(永铨○己丑)
向既委顾。继以手问。致意勤厚。感可知也。不审此时。定馀做味珍迪。近日所工。想不免俯首功令矣。此非所厌薄者。惟尽在我者。使可以责命而已。过此以往。不须言也。但以其馀时。须就圣贤切要之言。咀嚼玩味。使此个意思。常在肚里如何。左右资地德器。素所爱尚。而识解文词。又可与进取。幸及此暇豫。千万努力。毋徒赞叹嗟咄而已也。先祖洗马府君挽祭。向承录在贵箧。当时一室无间之义可想见。旷世兴感。为何如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00L 页
也。此便或可紧封投惠耶。此外如有遗文可示者。毋惜一一示之也。
答白士必(淳庆○癸巳)
春初之枉。荷意良勤。而未暇从容披露。愧恨尚在心。匪意承惠讯。如奉面谈。感浣可量。谨审省馀棣履万相。向来谬贡二字。寔出爱望之厚。而自不计其逮否也。然贤者不以常谈而忽之。深省而实体之。则未必不为进德之一助也。自勿妄语始。只是低平易近之语。而刘元城力行七年而后得。今人之不及古人。正坐不能诚笃做去。若朝耕而暮穫。则岂有是理。不厌不弃而一直趱前去。终必有到头处矣。时工亦合做事。但使义理意味。不为其所胜。可也。
答柳居叟(广镐○己亥)
书中恳恳之意。可见此志所在。而区区老劣。无以扶助得一半。惟在此心。自作主宰。严立科程。不令其放倒。则自当有进。何独学之为忧耶。谬托岂敢忘诸。而似此神力。无以及此可惧。舍人台禊帖跋文。亦岂所堪。而此与他作有别。左右终始担夯。成就得至此。此可以无传耶。但恐萎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01H 页
笔。无以形容得十分也。
答权泰亨(相大)
春夏三度书。意寄甚勤厚。其间尽有不止于寒暄者。而一切不报。不但有歉于往来之礼。亦有以沮人好问乐善之美意。每一怀到。殆若置身无地。倘有以谅此衰懒而曲恕否耶。节要工夫。又是最切当处。潜玩实体。必有恍然而悟。油然而乐者矣。诸书缕缕。皆有求道恳恳之意。敬说又是提纲挈维。将作始终之要。可见迩来用工。益就紧实。甚尚甚尚。但此是平生事。一息未泯。未可放下。正要深体而力行之。只做一场话说不得。贤史既发得此意。幸就日用实处。真切下手久远看如何也。
  别纸
正衣冠尊瞻视之云。在不昏昧之后。亦似倒说了。盖三先生言敬。皆是切要。就中须从一说。真个下手看如何。程子整齐严肃之说。朱子谓之有依据最切。学者苟于此实用工夫。则所谓主一。所谓惺惺。所谓不容一物。不待件件致察。而皆在其中矣。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01L 页
志学而欲避指摘。则永无为善之日矣。须是事事寻个是处。专以循理为心。而无崖异拂俗之心可也。若只一向留心于醇谨而已。则恐其终也同流合污。而受变于俗矣。如何。
答权泰亨
示喻缕缕。足见见解之精博。而卒反而说到至约之地。非贤者造理之深。家庭讲问之熟。何以至此。但义理有得。正要体之于吾身心。只做一场话说不得。且性命之理。固穷格之所当先。而一向留心于无形影之地。或恐别生證候。盍就日用平实有据依处。致讲明践历之功也。至于王颜辈倡为异论。亵天慢人。诚可排辟之不少缓。而吾辈所急。在反经讲学而已。经正则邪说自不能乱矣。贤者才识明达。非流辈所及。而于道恳恳又如此。此区区所嘉叹而期重之。望其进步于百尺之竿。故不敢自隐而僭有所贡。当谅此苦心矣。
答权泰亨
所论持敬之意。实得河洛指示之要。甚善甚善。但所谓敬者。非是特然做一段事。只是每事专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02H 页
一谨畏。不放过而已。古人亦云平平存在。略略收敛。亦在所省念也。求放心之说。二说俱有所本。固不可废一。然集注曰学问非一端。而其道则在求其放心而已。能求放心。则志气清明。义理昭著。可以上达云云。自是正义。极其大而言。则须如勉斋之云。退陶先生答栗谷问。亦如是言之矣。二说皆当体味。不必论长短也。如何。
答李毅可(中弘)
阻馀一缄。顿释暮岁同人之想。感幸可言。谨审穷寒。省履佳相。鲁论温习之工。可谓知所用心。甚喜甚喜。此书本自平易。不必强凿生疑。只就身心日用处。体得真切为善。不然虽剖析精奥。何益。惟贤史加之意也。兴废蛰穷庐。无复猷为。村秀从来问字者。一切谢遣。书册义理。日与耳目相疏。愦愦可知也。咸君所课或问几毕。虽未见其顿进。而凡百似胜于前。因此奋励。将来尽可望耶。时事渐非。长德零落。扶持一脉。惟在后来承学。须加意鍊业。以副悬祝。顷来斋韵。词格清越。可使人讽玩不已。但无似不足以当之。是愧。
答徐仲蕴(锡华○己丑)
年来际接既罕。得之又悤遽。无以叩所诣浅深。而细读来书恳恳自讼之语。可见用意不泛。体认密切处。王霸论。此是立心路头。左右既发得此义分明。从此所存所发。皆有实地可据。甚喜甚喜。天下事无足挂意。惟此事可筑底究竟。幸及此年力方强。益懋大业。使老友有所赖也。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02L 页
答曹忠可(有赞)问目(癸巳)
 窃谓论语仁之一字。统贯许多。克复敬恕孝弟忠信等事。莫是元有如许大底物事。故有如许零碎底工夫。却用如许零碎底工夫。体得如许大底物事。
大意固好。盖圣门之教。求仁为宗旨。而求仁之方。在乎克复敬恕孝弟忠信等事。惟有精察而力行之。只如此安排说话不得。
 颜子不改其乐。做乐道看云云。
所乐者固是道。然作乐道看则浅矣。颜子真积力久。心与道一。自然有乐处。
答曹忠可(戊戌)
闭户沈吟中。百事无足上心。而惟有仙区一念。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03H 页
耿耿而难化。玆奉珍缄。如获良晤。喜倒之深。不觉沈痾之去体也。就审新元。启居清适。味学超胜。兴所有痰喘。已是难医之膏肓。而种种添端。与岁俱深。未知几时更寻坦界。仲谨远有相访。得以多日盘礴。虽未能从容摅怀。而其该博之识。恳笃之志。此个年纪。诚未易得。甚以为尚。
答徐衡伯(在奎)别纸(丁酉)
所询。此是人家大疑变。区区昧礼者。岂敢率尔臆决乎。第因来问。试检礼书。有次孙持重之文。而后来先辈以为太重。以周除后。持心丧奉馈奠。以终三年。为合情礼。但今次孙之子。拟以承宗。年虽稚。自是有主之摄。本服期除后。依葛庵说。以素服主馈奠。未知如何。祭时祝辞。恐当云曾孙某。幼未将事。次孙某代摄云云。
答崔纯夫(正愚)问目(丙子)
 朱子曰论万物之一原。则理同而气异。观万物之异体。则气犹相近而理绝不同。按人物之所同者理也。所不同者气也。(朱语。)又按以气言之。则知觉运动。人与物若不异也。以理言之。则仁义礼智之禀。岂物之所得以全哉。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03L 页
(朱语。)此可为一原异体之的解耶。胡云峰曰理同而气异。从人物有生之初说。气犹相近而理绝不同。是从人物有生之后说。此说似然。而一原二字。似有原头之意。鄙意似非稳当。作大原意看如何。
一原异体之说。区区平日亦尝致疑。而未有的实见解。然盖闻万物之生也。理与气合。理无不同而气有不齐。自理而言。则万物同原。无有人物彼此之殊。以气而言。则知觉运动。虽若不异焉。而其性各随气质而有绝不同者耳。然亦不是异体之外。别有所谓一原之理。乃即其不相离。而见其不相杂云耳。云峰以理同气异。说人物有生之初。则是性善之理。但属于被命受生之初。而无与于有生之后。吾儒养性复性种种工夫。将何所施乎。一原之原。固有原头之意。来目谓非稳当。而作大原头看。则大原之原。独非原头之意乎。此为未稳。抑有一说。圣贤言语。其理虽未尝不一。而所主而言者各不同。有如此说者。有如彼说者。如此说处。以如此意看。如彼说处。以如彼意看。各随其本文本意。虚心潜玩。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04H 页
以究其宾主向背之势。则久久浸熟。自当有会通处。今志学之初。遽从同异处考校。循此不已。窃恐意绪䕺杂。知思眩乱。有妨于实进步处。幸留意省念也。
答崔纯夫
阔馀一宵之奉。不能尽襞积之蕴。别来怀事益耿耿。玆承手翰。备审客中履用万相。所工即此来问。可见随处不住省检。区区素爱贤资地见解已不凡。而又欲不差于路脉。以贤者之志。而诚不迷于所从。其进就可量耶。如我聋瞽。无足以资人视听。而以平日所闻。恐不必外今日所问之书而求之也。盖以尚絅务实之心。而从事于德性问学之工。使心理相涵。巨细相资。悠久不懈。为终身家计云尔。未知如何。鬼神章之疑。缘我说得不别白。致贤者滋惑。可愧可愧。盖子思发明道之极费。而鸢鱼一段。犹未足以尽之。于是乎说鬼神之无物不体。以见道之极费。盖鬼神之所体。即道之所在也。然鬼神自是气也。故曰莫非阴阳合散之所为。曰阴阳合散。无非实者。曷尝曰理也云乎哉。然子思立言本意。即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04L 页
鬼神而明道之费隐。故至章下。则曰不见不闻隐也。体物如在则亦费矣。意可知也。愚见如此。须细意䌷绎。更有以驳回之也。
答崔纯夫(己卯)
声海莫挽回之叹。诚如所喻。但此怀襄之势。岂一苇可抗。只合在我者审定所趋。立得为己务实之志。而益慥慥于讲明涵养之工。积而至于成。则看吾力之所及。而可以救拔得多少。若在我者既无措足之地。而徒事空言。安足以动得人耶。其势不但如勺水之救车薪之火也。区区平日每欲一献其愚。而何幸贤者之见。已先及此。其拨转之机。诚非偶然。望须益自扶贤。卓然自拔于习俗科臼之外。则其于实地进修之工。当益有力矣。苟于此而一蹉焉。则何以士为也哉。
与崔纯夫(庚辰)
不审始热。哀履兴寝若何。馈奠宾客之暇。亦能收拾向案头。料理旧日家计否。肃仲自试围。左道委访。得遂良觌之愿。相对语及哀座事娓娓。而恨无由会面。想亦为之喟然也。兴冬春以来。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05H 页
长在呻喟。以此百事放倒。若无所猷为者。赖益友相发。虽有警省之益。然鼎器破矣。丹成其有日耶。大抵吾人为学。既不能一意无间断。而外有功利词章之诱。倘不打透这关子。上蔡鹦鹉之讥。诚可惧也。如哀史固已脱略时俗。不为外物所挠夺。然亦望立脚之初。先审了轻重虚实之分。有以自励而励人也。爱望之故。不厌烦复。当知老友苦心矣。
答崔纯夫
前书未报。贵隶带书而至。益讼其不敏也。就审穷寒。省馀制履支胜。又有讨静研业之示。喜慰可量。向来贡愚。出于望厚责备之意。未必贤者有是患耳。乃以为中病而欲改图易虑。甚盛甚盛。但愚意欲其中有主而外有择。非谓文章绝不可学也。所虑者。志意所重专在于词华。则于道远矣。前后谬询。病里神思。无以致详。各就疑目之下。略有标识。未知能无悖于理否。第所问。皆在理气性命之奥。而兴素来用意不出浅近。况今衰病寖深。神精益短。安能搜罗刮剔于肯綮盘错之地。以定其取舍之极耶。若不量愚昧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05L 页
而每每响答。是自欺而欺人。兴所以郑重不敢者此也。贤者须从平实明白处。加讲求体玩之工。待有窒碍不通。方好寻人商量。而其商量也。亦须量其人之浅深而不杂施之。方是彼此往复。交有所益。不然则在贤者为失言。在愚陋为强塞白。恐不得一味承当也。
答崔纯夫(癸未)
程文之业。诚未可废。且知有先故遗敕。何可辄行己志。况此亦道中物事。求其理之当否而应之。乃是正当门法。至于随时处变。惟在当人深量。但恐此志不坚。多为外诱所夺。此须早办而预养之也。心即理之说。何来已有所陈。近见息山集。亦有论及此者。嘱肃仲录去。今日吾辈之争辨。何如昔贤之断案也。亦须就自家身上。益加本原之功。使见解端的而操履坚确。则自不为人言所惑矣。如何。范初讲解操持颇进。老年可望其相长之益耳。
答崔纯夫别纸
 正愚尝有心说。其略曰心合理气者也。天下未有无理底气。亦未有无气底理。而人得此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06H 页
理以为性。受此气以为形。理与气合而为心。则自然有虚灵之体。有知觉之妙。盖通天地亘万古。只是一个理气。而心为总脑。以司其主宰运用之权者也。故朱子曰知觉不专是气。理与气合。便能知觉。退陶曰举一心字。而理气二者。兼包在这里。湖上曰理气合者。即人心之本体云云。
所论大槩得之。更须说就精约为佳。大抵心是合理气之物事。故有以理言者。亦有以气言者。二说俱有所据。不必举一而废一也。贤者虽玩理之久。不是立言时节。就使有疑。正须虚心积虑以求之。不合汲汲论著。有若多较得失者然也。
答崔纯夫(甲申)
秋高雁远。政尔翘想。际奉手翰。一缄两度。眷意重重。殊以慰阻积之胸。第审省履以痰滞经患。又有瘗夭之惨。一年一信。得之又如此。安得不惘然起怀也。工事想不住省检。而忧汩中。不能无妨夺。秋围一动。又欠择义之精。来书自讼之语。可默想其心事耳。衣制之改。自是气数所系。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06L 页
岂一人一时之私叹而已。疏会已成。治发在念后。远近颇似专诚。感回可望耶。坪上刊役已讫。前月寄来新印一帙。日间以此作课程。见其教人为学。全在日用彝伦之实。就此讲求。体之于身。吃紧为人之意。若是其切至。而悠悠一生。枉抛日月。及此始悔。而可望其追补宿刖耶。贤者从来恳笃。留意此事之久。应不似此孟浪。而年来所读。多在作者家言。见于事为者。又往往有可议者。窃恐意想流循。不能近里著实。不是邂逅蹉跌。切须汲汲收回。向自家身心上。作调度。读书则以讲明义理为急。持身则以循蹈规矩为要。眼下只看自己多少欠阙。俛焉日有孜孜而不已焉。则吾之一言一行。庶几有实地可据。而回顾畴㫰。不觉恍然而自失矣。区区久在交游之末。爱望有在于俗下然诺之外。故不计己之有无而倾倒焉。倘谅此苦心否。深望深望。
答李肃明(浚久)
所工知在曾传或问。可谓知所务而不差路头矣。苟潜心积虑。优游厌饫于其中。则必有恍然而悟。怡然而乐。政不可以朝耕暮穫为心也。古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07H 页
人半年之期。只是看大学之未注解者耳。如或问。似非半年可了者。吾未知其首尾洞然。已到无可疑处否。幸勿以为过费时月。而誓以必晓彻为期也。
别纸所询心不活络之云。此持敬未熟之故。亦在乎熟之而已。谢子固以常惺惺言敬。而朱夫子于或问中详之。意可知也。
作事欠奋发。是勇断不足之致。亦恐过谨为祟。当益警惕自励。然更须读书明理。灼然真知可好可恶之实然。则见于事为者。自然刚果。程子曰明理可以治惧。
答尹直哉(炳谟),敬一(炳纯。○丙申)
二君之来。再辱珍缄。不见报而不倦于施如此。尤用愧仄。谨审中秋。佥学履珍毖。兴少而寡学。田地荒芜。摄身昧方。病在膏肓。喘伏穷巷。无足有无于世。而佥座所以称道推借之者。太不近似。执礼太恭。拟议非伦。有若后生之于尊师。何从而知其可取。而乃处之不疑也。苟以事契之厚。不欲终弃。则寄声相问。讲修旧好足矣。愿从今以往。略去浮礼。一以实际相从。时惠药石。使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07L 页
之立于无过之地。乃可以安意承教而免于嗤谤。不然鄙性狷隘。决不欲因仍苟处于交游之末。千万谅察。前后自道。备见求道恳恳之实。又因崔友。槩闻平日节度。在今声响寝寂之日。不易办得此身心。不胜叹服。仙乡自有丽泽之资。讲劘之益。苟相与博约。慥慥不懈。则何患乎无成也。深所跂祝。
答权赞叟(相翊○戊子)
前后蒙书教。率皆恳恻深挚。足使衰懒者有警切之益。但区区无以相发。而又不能以时报谢。每思到。怅与愧交切。即今春意日畅。谨惟省馀学味珍迪。兴病伏中。学废不讲。愦愦度日。耳边又绝不闻此个消息。今得贤者恳笃如此。好问乐善之意。不翅饥渴之于饮食。前秋之奉。虽未及从容吐露。而见于眉睫者。益使人敬服。深喜吾党有人矣。但以厚善之故。不究其实。而谬有所属。真若借视听于聋瞽者然。此则贤者之计之左。而区区所不敢当也。如蒙不弃。处以翁季。而收而置之讲论之科足矣。幸更察之。后书所示一箴一图。箴意十分切至。警发深矣。依此做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08H 页
工夫。善孰加焉。至于图则意亦甚善。而区区平日未有定见。难以置可否于其间。愚意勿遽立说。且依程夫子类聚孔,孟言仁之训。仔细玩味。真见得名义意思出来。自当有瞭然处矣。不然虽说得不差。只是不精神无意味。于己分无深益也。愿更就平实处。用意著跟。读书则以谨守训说为先。持身则以循蹈规矩为急。久久不懈。积累钝熟。不离平实。而高且远者。可驯致矣。感贤者问寡之盛。不嫌不逮。而敢诵所闻如此。未知贤者以为如何也。
答权赞叟(己丑)
昨春以来。承书者累矣。一未报谢。近日事简。抽读诸牍。词旨恳厚。所以勉励之者至矣。但区区之言。非出于矫饰。而贤者望之逾分。其不敢当。顾不甚矣乎。前示箴句。意思甚好。无间然矣。至于图则骤看。似无甚发明。且既有古人见成之图。本自完备。窃意可无作。区区前书。或已微及矣。但贤者既以欠直截待有间。颇致慨然。而乃自以发露尽为可悔。以愚计之。不几乎不自见其睫者乎。奉呵奉呵。贤者见解操持。实吾党之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08L 页
所倚望。区区敢不尽底里吐露耶。顾贤者或未之察耳。愿勿以立言为急。而低头下心。益慥慥于学问进修之地。推其馀以补不逮。使并入于无过之地。尤真切之望也。如何。
答李广初(中业○辛卯)
庐阜之会。迩来不易得者。而又与意中如贤史上下之。尤为喜幸。周旋有法度。论覈又精明。足见所存之不凡。岂非平日擩染观感于好家庭好门墙之力耶。以此所就。勉勉不懈。则其进不可量。又何必左求于病废无状之身也。此身初来非曰无志。而早婴奇疾。到老益甚。志业随以懒废。终未免为无得之人。有时自检。秖切悲叹。年富志笃如贤史者。当视而为戒。乃反期之以不敢当之责。加之以不敢当之称。何可徒以平昔爱好之故。冒昧而受之哉。愿贤史谅此情悃。绝去过恭之文。相处以切偲之谊。则兴虽无状。亦不敢终然逊避也。讲录刊补补板事。教意甚当。此兴所未及意到者。期欲依行。而当日可议诸公。先已发去。不免含意而归。从当商确耳。
答李广初(己亥)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09H 页
昔非不足。况今绸缪。荐教未报。后讯重沓。信知爱我之无已。感佩曷任。谨审春寒。尊闱体力万卫。省体又有讨静温理之乐。新年信息之大。孰加焉。况孙醮利还。带得重重好音。喜气盈门。不觉沈痾之祛体也。兴一味沈淹中人耳。虽无目下添歇之可言。而神力寝耗。无异下坂之日。常理何足叹耶。但新人端淑。耳得而目未及焉。令人黯黯。不可忘也。孙儿尚不入矩度。初出似已无限取笑。从当送置教席之下。以受钳锤。幸不以婿畜而子视之也。俗节尊教每云阙却。而纷红骇绿。依然染俗。恶在其示拙规也。奉呵奉呵。
答李广初
春日温凉太不适。谨惟省下体履珍护。兴依旧沈吟。而澌惫更甚。近因日气浓薰。往往拓囱而坐。而脚弱不能步履。红红白白。都付别人管领。兴味可知也。孙儿之行。非但礼意当然。渠数月来。旷课多日。求益之地。事难迁延。玆令负笈。为月十日受教之计。今世之居甥馆者。例以游衍为事。而此儿不可不别立节度。想此义已入良遂知中矣。病伏中无复馀念。而此一事憧憧。不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09L 页
可忘情。使渠叶幼志而顺成德。致味于读书。则死无憾矣。颙跂颙跂。
 孙儿受课之节。想教亦多术。而此儿于字学多矇然。故平日授课。先令晓解字义。正其音读。而一向浮动。全不入心。依然如不曾学者耳。人事参寻。固不可无。而以此废课则大不可。须令偷隙往修。不妨于课读如何。如左右有事。不得亲检。则武雍,国宾。俱可托耳。
答李广初
自我起人。而病里惫甚。遂阙仰问。尚荷不较。辱有书讯。感佩不容言。积雨之馀。晚热愈骄。谨惟省馀经履冲适。视家之患。亦已云捲否。兴经泄馀气。无异一落千丈。不知几时可寻数月前样子耳。藏修云云。此必当有而不可无者耶。从游之久。不知所见污下。乃至于此。兴是至愚极陋之人。本不当举论于此事。而家间少辈。有识虑者甚少。朋友之不相悉者。往往拟之以不近理之事。于是而所望于左右者。非浅浅。而今乃以此等事。反有助澜之言耶。千不可万不可。
与李广初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0H 页
兴病状。自哭弟以来。外若无甚异。而内实澌铄殆尽。自料馀日必无多矣。莫医之疾五十年。而始有究竟者。实异事也。又常理也。复何戚戚也。然最有所不能忘者。顾此平生无一强意事。晚境之况。在于侄辈。身后之托。在于孙儿。而此们又失学无教。杳无成就之望。迩来自附之意。未始非专为此事也。故曾于书面之间。屡陈情悃。而左右亦知其不得辞也。愿左右幸勿以此身之存殁有间。弟视而子畜之。不但文艺是教。而操心律身之道。随时随处。一一规戒。无至陷于罪过。俾保此门户。则兴之终始受赐于左右者。大且厚矣。其他家事。应植尚可以担夯。而其病痛多在于固滞褊急。幸以包容宽裕之道规之如何。抑又有一言。左右以许好之才许好之志。擩染乐有之庭。服袭明师之教。文识能该博古今。知见能判别义利。此兴之所期望。而士友之所推重者也。犹不以是为足。而恒有慥慥之念。以兴无似。谓年倍于己。幸或有闻于前辈之门。屡以求益之意。发不耻之问。而又其所推借者。每拟非伦。惶缩之馀。不可以不逮之言。冒虚名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0L 页
而应实心。一切以逊避为事。到今思之。亦非相与之义也。然使兴抗颜言之。岂能出左右所闻知之外哉。夫治心之要。心经尽之。修身之方。小学详之。其他诸圣贤之训。无一非要切。而朱,退两先生之书。最是入道之指南。此皆左右之曾所讲究而用工者也。愿左右更将此已熟之书。用已熟之工。体验之服行之。实有所事。勉勉不已。无少间断。则将渐造乎高明广大之域。家学庶几不坠于地。而于吾身在矣。惟左右勉之。立志以坚固。持心以严密。律己以谨饬。理事以周详。接人以恭逊。处世以低退。做业以悠久。是兴所承闻于先生长者。而从事而未能者也。古人有训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又曰非知之难。行之惟难。此兴与左右之所共闻者也。惟左右勉之。抖擞神力。艰草只此。馀怀万万。都耿耿焉而已。
答李敬慎(丁酉)
积阔中。伯氏远临。兼施惠讯。觌面披缄。欣佩曷量。谨审秋阑。省馀经味清穆。中间栖屑之苦。已属过境。旋寻故庐。整顿几案。日有征迈之乐。当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1H 页
何如其幸慰也。左右年力方强。又有讲磨丽泽之助。其于道。有方进未已之势。而犹自视欿然。求益于人。可见用意之诚笃。而其自讼三愆。皆从真实体验中来。然此实学者之通患。惟在益求其所未知。益勉其所未能。专精一虑。不得弗措。则庶几足目偕到。路径寝熟。而躁扰烦乱之患。自减分数于冥冥中矣。
与李稚恒(性求○癸未)
所工想一意专笃矣。相对时。不无合消详者。而竟不暇尽情吐露。大抵吾人为学。先须办得肯向之身心。知污俗之不可合。而古道之必可行然后。求道之心专。而不为外物所迁惑矣。于是而持身处事。则谨慎不放过。读书讲义。则誓以必晓彻。勉勉循循。积渐而不懈焉。则其必有所至矣。区区平日固有愧于斯言。而窃为贤史愿之也。幸及此暇豫。猛加著力。使家学有所托。而友朋有所赖也。
答李稚恒(乙酉)
家庭教育之地。一朝而奄失薰陶。情私痛悼。想久而有不能堪者矣。书中自道之语。可见此事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1L 页
良苦。此志益坚。悲扰震迫之馀。不易省念及此。且闻日亲经籍。不辍咿唔。是将不坠家学。以副遗意。岂非好消息之端耶。大抵办得肯向身心为难。既办矣。须以读书明理为急。用意浸熟。疑情渐落。庶几日用之间。有实得力处。正非一日之故也。以贤史资地。苟于此俛焉孜孜而不已。则其进可量耶。如无状少也非无意想。而蔑裂之学。作辍无常。毕竟老白首无所成。许多病败。皆从见理不明中来。觉之已无及矣。所以欲贤史之视以为戒。早为之地也。
答李缵绪(国镐)
春初惠枉。已荷不较之盛。而别后手讯。若摅未尽之蕴。感认至意。久而不忘也。春日阴寒。不审省馀制履支重。兴年来所患。只是老病侵寻。固不可望其回头。而亦非时日添剧之势。但气苶神瞀。恐难持久抵当。可闷也。谬托文字。岂敢歇后。而妨夺多端。呻吟之苦。酬接之浩。绝少定顿之时。惟辜负盛意是惧耳。素闻制史识解操持不凡。而今见书尺。言议之间。实有可叹服者。更愿一意慥慥。使老友有所赖也。
答权舜谦(相益○戊子)
积阔馀。忽奉情讯。喜慰可量。就审省馀做味珍裕。书中自讼之语。可知用心不放。然天下岂有无事之人。此志苟坚定。亦可偷隙看读。其始虽不免断续。将来积累多。自然便别。恁地徒唏叹不得也。如何如何。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2H 页
答权舜谦(乙未)
有便而辄有书。苟非爱我之厚。其谁不较而施之至此耶。以审省履脚患尚未平。迟留之久。胡至于此。不胜代闷。来书隐然有悒悒不快底意。处疾之久。何得无挠恼之端。而古人云万般补养皆虚伪。惟有安心是要规。此语可省念也。吾亦老于病者。盖尝验之。故聊为贤者道耳。
与李遇卿(尚镐○丁亥)
朴马之来。意极恳厚。追惟人事。为之一感一唏。寒事已穷。大雪重重。未审此时侍奉哀况支迪。馈奠之暇。亦能回头向案书作活计否。户门阔大。不能无妨夺。然苟此志坚笃。岂无偷隙诵读时节耶。岁月不饶人。须及此少壮。加意努力也。
答李德初(凤羲○乙未)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2L 页
咫尺之阻。今几月矣。寻常颓懒。不能一书相问。而此心倾向。则盖无虚日矣。玆奉委讯。谨审卒寒。省馀友履珍迪。来书缕缕。足见意思恳至。平日固知君资地甚美。而不谓其存于心而发于辞者若是。可敬可尚。但衰弊者。无复猷为。见属之深。秖觉羞吝。然相与切磋。以补其不逮。则实区区之愿。幸亦留意也。前留纸。衰昏不能省记。今知为君所托。从当乘隙挥洒。为奉副计耳。
答李泰淑(钟岱)别纸(乙未)
 不肖前丧大敛之日。未及敛而遭后丧。揆诸疏说。则当服期。然参以情理。欲各服其服。以终三年。未知如何。
父卒三年内母卒。仍服期。礼经虽有明文。而后贤从厚之论。亦出人情之不容已。近见远近遭此者。皆依而行之。若在未殡。则服期不可易。盖不忍变父在也。圣贤制礼之意极精微。非薄于母也。各服其服。以终三年。虽知贤孝至情迫切之言。而正不可径情直行也。
 成服时。同殡异卓。哭奠上食。易服有烦琐之节。故葬后设内外各殡。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3H 页
内外各设殡当然。若在父葬前。则虽入母殡。斩衰不改。葬后则各服其服。
 先考曾经府使。而辞归之职。乃县监也。铭㫌题主。以府使书之否。
虽非末职。而以品高者书㫌题主。亦近例之通行。未见其不可矣。
答李泰淑(丁酉)
向来惠枉。属意勤恳。非衰陋所可堪。玆又百里委人。眷谕谆悉。镌荷之深。将何以称之也。谬托。夏来事稍间。得以构成草藁。而笔萎辞拙。无以揄扬德美。其不可用必矣。而平日之义。不敢循例逊避。且三年之内。漠然无一言。因此或可以少效微悃耶。铭辞贵乎简要。似不可与状行之详细。一槩论也。素知左右早袭庭教。文行夙诣。书面之间。益见可尚。薰擩之力。诚不可诬也。幸一意精鍊。以慰朋知之望。千万。
答崔声国(钟震○戊戌)
春间一别。遂成顿阔。川陆脩夐。势固如此。而人情安得不憧憧发想耶。匪意委翰。与新春偕至。天时人事。信非偶然。铭荷铭荷。谨审穷冱。省馀
西山先生文集卷之十 第 213L 页
学履珍毖。工事不专。想不能无妨夺。然此亦合做底。不可以脱去为心。但于其馀时。速须收敛身心。将圣贤切要之言。浇灌胸次。不虚度好光阴。则朱子所谓积累多。自然别者。或庶几焉。左右年尚少。幸加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