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华谷集卷之四 第 x 页
华谷集卷之四(昌原 黄宅厚子和 著)
文
文
华谷集卷之四 第 36H 页
先考佥知中枢府事 赠汉城府左尹副总管府君行状
公讳尚耇。字仲老。昌原人。系出高丽侍中同平章事昌原伯讳忠俊之后。远祖讳世弼。居永川。高祖讳岱。自昌原选上补吏居京。至折冲副护军。曾祖讳嘉东。佥枢。祖讳从寿。同枢。考讳继岦。通德郎。妣恭人完山李氏。守门将应天之女。以崇祯甲申三月初九日。生公于京城多坊洞第。自幼温恭俭素。不喜世俗芬华。平生小心畏谨。未尝与人争竞。及长从吏役。为宣惠书写十数年。而退仕后。绝意于经营奔走之事。安分恬退。以书籍自娱者。殆过四十年。家甚贫。朝夕屡空。而公处之晏如。一毫未尝苟取于人。教子弟以义方。待奴仆以恩意。至于乡党上下。一接以诚悫。人皆敬而信之。公能诗善书。且好山水之乐。良辰佳节。辄携酒独往于华山武溪之间。吟讽终日。逍遥自得。或经数三宿而归。先陇在西郊数十里之地。而每节日展省。必徒步往返。七耋之后。犹以为常。不肖每以筋力
公讳尚耇。字仲老。昌原人。系出高丽侍中同平章事昌原伯讳忠俊之后。远祖讳世弼。居永川。高祖讳岱。自昌原选上补吏居京。至折冲副护军。曾祖讳嘉东。佥枢。祖讳从寿。同枢。考讳继岦。通德郎。妣恭人完山李氏。守门将应天之女。以崇祯甲申三月初九日。生公于京城多坊洞第。自幼温恭俭素。不喜世俗芬华。平生小心畏谨。未尝与人争竞。及长从吏役。为宣惠书写十数年。而退仕后。绝意于经营奔走之事。安分恬退。以书籍自娱者。殆过四十年。家甚贫。朝夕屡空。而公处之晏如。一毫未尝苟取于人。教子弟以义方。待奴仆以恩意。至于乡党上下。一接以诚悫。人皆敬而信之。公能诗善书。且好山水之乐。良辰佳节。辄携酒独往于华山武溪之间。吟讽终日。逍遥自得。或经数三宿而归。先陇在西郊数十里之地。而每节日展省。必徒步往返。七耋之后。犹以为常。不肖每以筋力
华谷集卷之四 第 36L 页
之致损。有所谏止。而公终不少懈。外氏先山。在山幕洞而无后。公替奉香火。终身不废。及至今年病困。易箦前三日。谆谆语不肖曰。若得少间。挨至秋夕。得展先垄。则馀无所憾。呜呼。此尤不肖终天之痛。而亦可见公之诚孝至老而愈笃也。呜呼。不肖顽钝无赖。年踰三十。无所成立。曾为骑省椽。以公不悦弃之。家事益穷。而独使寡姊勤劬佣赁于针线之工。以继菽水之资。而不幸丁酉冬。姊氏以痰火之症遽不起。痛割之怀。胡宁忍说。不肖乃于戊戌春。幸沾寸廪。而言念姊氏。一倍怆神。第以两亲在堂。可得朝夕甘脆之奉。以效区区反哺之诚。而姊氏地下之灵。亦可以少慰矣。岂意才及三年。遽遭此风树之痛哉。呜呼痛哉。呜呼痛哉。公素康健无恙矣。自今年正月。有消渴之病。日就沈绵。而顾惟不肖无状。不能致谨于医药饮食之节。乃于庚子七月初二日。奄弃孤寡。享年堇七十七。以本月十七日。永窆于西郊砺石岘梓宫洞王考墓下巽向之原。呜呼。公雅性谦退。人皆购得堂上帖文。以为荣身之阶。公一切不以为意。不肖常得史库参奉帖而献之。公犹以为非分不受者久之。不肖在沁都。又得军器修补赏加献之。公不得已受之。仍付
华谷集卷之四 第 37H 页
佥知中枢。公大不自安。此亦可见公安分恬澹之一节也。公初娶通德郎金命吉女。早没无子女。后娶忠顺卫李爱立之女。生一男一女。女适忠翊卫梁进昱。早寡无后。年三十七没。男即不肖孤宅中。娶密阳朴昌枝女。生子女皆幼。噫。公平生嘉言善行及可纪之迹。非止于此。而不肖无文。不能揄扬其万一。而草土顽喘。神识茫然。亦不能记悉。姑撮其大略。以备他日子孙之考信云。
岁庚子八月上旬。不肖孤宅中谨识。
戊申岭湖贼平。 王师凯还。以不肖从征。录扬武原从一等。推 恩赠公嘉善大夫汉城府左尹副总管。前配金氏 赠贞夫人。配李氏贞夫人。
先府君初丧仪节录
先考以庚子七月初二日子时。考终于正寝。同日午时袭。仍小敛。衣服皆用䌷。道袍用淡黑花䌷黑纱。大带敛衾蓝。改其䌷。仍治棺。初三日午后迄工。诸议以日热甚酷。情虽痛迫。翌日入棺。似不可已。遂大敛。衣服用䌷及木绵。散衣上衣。亦用白绵。直领敛衾用紫䌷。涂棺以厚纸。四角则涂红绫。初五日成服设奠。酒果脯醢饼两器。切肉一器。汤三器。炙二器。务从精约。
岁庚子八月上旬。不肖孤宅中谨识。
戊申岭湖贼平。 王师凯还。以不肖从征。录扬武原从一等。推 恩赠公嘉善大夫汉城府左尹副总管。前配金氏 赠贞夫人。配李氏贞夫人。
先府君初丧仪节录
先考以庚子七月初二日子时。考终于正寝。同日午时袭。仍小敛。衣服皆用䌷。道袍用淡黑花䌷黑纱。大带敛衾蓝。改其䌷。仍治棺。初三日午后迄工。诸议以日热甚酷。情虽痛迫。翌日入棺。似不可已。遂大敛。衣服用䌷及木绵。散衣上衣。亦用白绵。直领敛衾用紫䌷。涂棺以厚纸。四角则涂红绫。初五日成服设奠。酒果脯醢饼两器。切肉一器。汤三器。炙二器。务从精约。
华谷集卷之四 第 37L 页
漆棺用全漆八合。再度加漆。裹以油纸。十五日穿圹。十七日发引。以 国恤卒哭前故。以素衿帐行丧。辰时下棺。穴深六尺。乾坐巽向。用外棺去地板。傍灰四寸五分。地灰一寸。天灰二尺。返虞。亦以 国恤故。使堂侄徵海负主前行。丧人随之。昏后还家。仍行初虞。明日行再虞。又明日行三虞。大抵初丧仪节。大略如斯。而凡百俭约。非徒称家有无。亦遵先府君遗戒也。
是年月日。不肖孤宅中泣血谨录。
华谷集卷之四(昌原 黄宅厚子和 著)
杂著
有身论
人之有身者。不知其有身之理。亦昧其有身之道。只知有身。不知有心。胎而生。天也理也。长而成。人也道也。理存而道行。不知其理而能行其道者。未之有也。目有睹耳有听。以口食以舌言。以足行以手握。天所以赋与者。理具备矣。见能明闻能聪。食能饱其腹。言能道其意。行能适其处。握能便其运。人所以云为者。道悉微矣。理者存故无不备。道者行故有不足。天既生之。其所以与者备。而欲使知之。故与之心而主宰焉。知觉存。七情动。四端著。而人者惟得天赋与之备。而自为之不知。天教诏之明。自相愚焉。随耳目而劳
是年月日。不肖孤宅中泣血谨录。
华谷集卷之四(昌原 黄宅厚子和 著)
杂著
有身论
人之有身者。不知其有身之理。亦昧其有身之道。只知有身。不知有心。胎而生。天也理也。长而成。人也道也。理存而道行。不知其理而能行其道者。未之有也。目有睹耳有听。以口食以舌言。以足行以手握。天所以赋与者。理具备矣。见能明闻能聪。食能饱其腹。言能道其意。行能适其处。握能便其运。人所以云为者。道悉微矣。理者存故无不备。道者行故有不足。天既生之。其所以与者备。而欲使知之。故与之心而主宰焉。知觉存。七情动。四端著。而人者惟得天赋与之备。而自为之不知。天教诏之明。自相愚焉。随耳目而劳
华谷集卷之四 第 38H 页
其形。昏其理而昧其心。是以理虽在而道不行。耳目乱于外而心性乖于内。耳目之接于物。随物而情欲至。心志之迷于欲。从欲而理道坏。及其理昏而道坏。其身反辱而丧矣。孰不言之也辩。人无持之也固。惟其知之明然后。能持之固。固持之道。在于诚。惟诚可以有其身矣。今夫长金者。高坐于华堂之上。则皆以为贵而慕之。其心不明者。是失其身者。裸脱者叫跃于歧路之间。则俱以为狂而耻之。其心克存。则是有其身者。是接舆箕子有身矣。心明志洁。行高学博者。不施粉华之饰。性浊气昏。志劣诚浅者。必耻垢弊之服。粉华之饰。可以悦眼而未足洁己。垢弊之服。不能艳貌而反用称身。彼岂德有馀。故反愧服有侈。此方心不足。故乃欲衣无弊。石崇,盗蹠。丧身于珠玉之室。伯夷,叔齐。存身于薇蕨之山。吾于今鲜见存其心而有其身者也。庄子曰。指穷于薪火传也。不知其尽。夫身比之薪也。心比之火也。死者人所必有。化而归者身也。生者理所赋也。假而寄也。息者是身留。而传者是心。苟能明吾心于一生。终使留其身于万古也。
感物序
人之为人。才有生。便有身。自有身而耳目口鼻备焉。
感物序
人之为人。才有生。便有身。自有身而耳目口鼻备焉。
华谷集卷之四 第 38L 页
手足有指。头首有发。胸有心腹有肠。寒思煖饥思饱。劳则忧。苦则伤。盖人之生。天也。理以存之。性所赋焉。仁义也礼也智也信也。具五常而不可紊。而四端七情。心为之主。是以天君泰然。百体从令。性静情逸。心动神疲。以其静而自逸。以其动而自疲。知其所以然者而为之逸与疲者。乃人之知觉也。蔼然四端。随感而见。所感者在彼。感之者在我。非我以彼之当感于我。苦为之感。亦非以我之必感于彼者。故为之感也。人于天地之间。与万物俱生。其于天地万物之理与气。与之俱得。日月星辰。风雨霜露。春夏秋冬。东西南北。草木也山川也。鸟兽也鳞虫也。古往今来。节易而时移。远者近者。生者死者。少者老者。病者劳者。离者合者。众者寡者。富者营营。贫者役役。贵者热贱者寒。此乃人间万事。天下万物之所共有而所共接也。至若草生花发。鸟吟虫鸣。彼皆感于气而自然。非欲备于我而巧触也。抑亦时序之所使。不得已而至者。惟其草木之叶落花开。骚人墨客迁臣羁旅者。固何限于悲歌慷慨。郁悒悽怆哉。吾以谓草木虽天理。俱非尔之知觉所到也。及夫鸟兽鳞虫则不然。有羽毛焉。有听闻焉。有动息焉。有观见焉。或飞戾天。或跃在渊。
华谷集卷之四 第 39H 页
蜉蝣之至微。出以阴。鹪鹩之至小。而巢于深。九皋之鹤。千仞之凤。闻于天而瑞于世。则亦奚论其细大微显而不待以知觉哉。吾于含生之类。多有所感发。既著感物序。始知物之感于人者。非物之必皆具其知觉。以其所自为。适于人之当感者而来感也。彼物者乃天机之所动。不期然而然。方且逐气随时。飞潜动蛰。从化趋利。吟呼啼鸣。亦各酬应天机。自感其生之不暇矣。乃人者役其知觉。著其闻见。以其己之所汨。强为之忧乐。岂不劳哉。物以物理感于理。人以己私感于私。然则物自无感然后。人方无所感耶。曰非也。凡人之感。在于我。不在彼。五音六律之克谐于虞廷也。鸟兽跄跄。则是亦圣人之化。感于物而然也。人之知乃灵于物。则其心之所格也。必有愈于鸟兽之所感也。琴瑟钟鼓。太音希声。悲动疏越。铿𤨿凄激。乐者闻之则乐。忧者听之则忧。岂可以鸟音虫声。必以为之感哉。古人诗曰。春花与秋气。不感无情人。凡禽之过眼而思。众虫之入耳而思。思之所到。随物而感。时时自叹其不若。往往自愧其相殊。是则天地物事。皆所感也。既又惕然焉。君子忧人之忧。乐人之乐。人皆乐之而我独忧之。不亦迂乎。有曰君子长荡荡。小人
华谷集卷之四 第 39L 页
长戚戚。我以是自解之曰。人皆忧而我独乐。何感物之有哉。夫我已解于感物之理。作感物序。
桃花洞记(并八景诗)
凡草木多花不实。实美尤鲜。花实俱艳好极无。有花而实。实而美。实美而花不美。可乎。实有味。味绝美。花极艳。艳可玩。是桃也。其花灼灼。其叶蓁蓁。花于春者。桃为最。秦人种于物外。世称桃源。不意渔樵传之。俗不然。春去春来。花落花开。只在山中而已。近有人结庐于华山之下桃花洞里。洞中地深宽。清溪曲曲流。乃栽桃成林。春而花皆发灼烁。如红锦紫绣帐。夏而叶繁茂隐映。若绿罗碧纱幕。红是花绿是叶。烟雨滋霜露熟。幻态殊状。同种异名。以桃称者。有六月七月。亦有甘仁熟于霜后者。又以僧称名。而甘仁者尤佳。就中红碧绝艳。千叶最美碧。以白称碧。语之俚而传也。主人不知谁也。洞名亦自何时。而以桃为园。花取红叶取绿。其实美其味甘。多植为其林。构茅亭于中。堇一间。两壁设小窗。窗前置小轩。林蔽窗轩接阶。棋局具卷册储。笔砚茶炉。安排坐侧。主人起居于其间。亭左右掩翳皆桃也。轩傍林际地稍突。仍作小坛。看花步月。胜于轩窗间。主人乃静卧窗下。散步坛上。四
桃花洞记(并八景诗)
凡草木多花不实。实美尤鲜。花实俱艳好极无。有花而实。实而美。实美而花不美。可乎。实有味。味绝美。花极艳。艳可玩。是桃也。其花灼灼。其叶蓁蓁。花于春者。桃为最。秦人种于物外。世称桃源。不意渔樵传之。俗不然。春去春来。花落花开。只在山中而已。近有人结庐于华山之下桃花洞里。洞中地深宽。清溪曲曲流。乃栽桃成林。春而花皆发灼烁。如红锦紫绣帐。夏而叶繁茂隐映。若绿罗碧纱幕。红是花绿是叶。烟雨滋霜露熟。幻态殊状。同种异名。以桃称者。有六月七月。亦有甘仁熟于霜后者。又以僧称名。而甘仁者尤佳。就中红碧绝艳。千叶最美碧。以白称碧。语之俚而传也。主人不知谁也。洞名亦自何时。而以桃为园。花取红叶取绿。其实美其味甘。多植为其林。构茅亭于中。堇一间。两壁设小窗。窗前置小轩。林蔽窗轩接阶。棋局具卷册储。笔砚茶炉。安排坐侧。主人起居于其间。亭左右掩翳皆桃也。轩傍林际地稍突。仍作小坛。看花步月。胜于轩窗间。主人乃静卧窗下。散步坛上。四
华谷集卷之四 第 40H 页
时之景。集于眼前。乐在其中。不交游。独善其身。园处城市内。主人贫不改其乐。其安贫者欤。将大隐者欤。远客邻翁时时过之。月夕数三子来携。余持一壶。往敲荆扉。主人迎而喜曰。积雨霁初月明。诸君之来。其兴极也。或凭轩边。或坐坛上。林影扶疏。夜气澄清。客曰。主人种桃园中殆半。谓桃源可乎。主人笑曰。然则今宵诸君之过。殆是仙源渔舟耶。乃诵桃源行。仍成八景。主人曰。吾以桃为园。亭于园中。近取园中。以桃咏之可乎。客乃从之。
八景
培根
课童勤锸役。生意蔼然存。知是夭夭树。爱花思固根。
成林
君家城市内。居静境还深。已得仙源种。苍然自作林。
花红
一树名三色。神工艳此中。试看开发处。无若满园红。
叶绿
密叶看蓁蓁。芳阴隐小屋。主人閒四时。春事阅红绿。
日影
疏枝漏霁辉。户牖生馀映。并李羞成蹊。云间借桂影。
八景
培根
课童勤锸役。生意蔼然存。知是夭夭树。爱花思固根。
成林
君家城市内。居静境还深。已得仙源种。苍然自作林。
花红
一树名三色。神工艳此中。试看开发处。无若满园红。
叶绿
密叶看蓁蓁。芳阴隐小屋。主人閒四时。春事阅红绿。
日影
疏枝漏霁辉。户牖生馀映。并李羞成蹊。云间借桂影。
华谷集卷之四 第 40L 页
烟光
已怜花灼灼。更喜树苍苍。一带笼如织。微冥自有光。
实熟
霜露随时滋。团圆渐满掬。采采知有蕡。个个看成熟。
香清
依俙山麝过。彷佛都鸡鸣。影响俱无迹。风来树树清。
畜蜂说
我东多山。奇胜皆在于山。江湖溪涧。海之巨野之大。苟非峰峦岩石之兼。则难以奇绝。欲穷山水之趣。于峡尽之矣。余好游峡。亦奇谈异闻。足可记焉。尝游东峡。留宿于山舍。主人畜蜂数百筒。广其藩篱。净扫庭际。主人年可五十。为人质素。坐语甚悦。饭后随灯话。仍及畜蜂前后事曰。峡民多以蜂蜜为业。而翁家则以此资生。凡三代于翁身。盖畜蜂。甚多妙理。自此越一岭有一村。一人善看蜂。持一器蜜。入山坐。则有游蜂来取蜜。看其所向去。或止于近。又逐其所止而往坐。看其入处。得蜂所储蜜。或蜂远向。随眼力所穷处往坐。蜂又来取蜜。勿论高峰绝壑。往辄得之。不有风雨。无患来往。其看蜂也。自此峰至彼峰。虽过数里。见其飞。非眼力之异于人。其心所精。视亦甚明。由是得
已怜花灼灼。更喜树苍苍。一带笼如织。微冥自有光。
实熟
霜露随时滋。团圆渐满掬。采采知有蕡。个个看成熟。
香清
依俙山麝过。彷佛都鸡鸣。影响俱无迹。风来树树清。
畜蜂说
我东多山。奇胜皆在于山。江湖溪涧。海之巨野之大。苟非峰峦岩石之兼。则难以奇绝。欲穷山水之趣。于峡尽之矣。余好游峡。亦奇谈异闻。足可记焉。尝游东峡。留宿于山舍。主人畜蜂数百筒。广其藩篱。净扫庭际。主人年可五十。为人质素。坐语甚悦。饭后随灯话。仍及畜蜂前后事曰。峡民多以蜂蜜为业。而翁家则以此资生。凡三代于翁身。盖畜蜂。甚多妙理。自此越一岭有一村。一人善看蜂。持一器蜜。入山坐。则有游蜂来取蜜。看其所向去。或止于近。又逐其所止而往坐。看其入处。得蜂所储蜜。或蜂远向。随眼力所穷处往坐。蜂又来取蜜。勿论高峰绝壑。往辄得之。不有风雨。无患来往。其看蜂也。自此峰至彼峰。虽过数里。见其飞。非眼力之异于人。其心所精。视亦甚明。由是得
华谷集卷之四 第 41H 页
蜜无虚日。或得数斗或一斗。又或取许多数。其人有子三人。亦学父术。得蜜尤多。又其所取者。俱产于岩石及土壁穴。或取诸深林朽木中。俗称石清也。取价取多焉。翁家数百筒蜂。岁产子蜂。而其资生不及于彼。且其人又以空筒置于石壁间隙处不知数。游蜂时时入处。是其为业。倍于翁家利。余闻而叹曰。六畜为人利用。养蚕颇有利。五雌为致富之术。而养鱼亦资生。今汝养蜂。能厚其生涯。异哉。夫蜂之为物也。名同形殊。类繁息多。不胎不卵。取物成像。毒螫其天赋。土蜂王蜂焉。他小而最毒螫者。大而能杀害者。难尽记名。惟蜜蜂工于造蜜。悦人啖利人用。而亦蜂类中无毒螫之害。人以畜异味。反遭毒害于人。其取蜜也。必尽杀戮而后已。至如深山绝顶。集千香成一味。以之为粮。而今有看蜂之术者。夺其粮剿其穴。嗟呼。人之害于物若是。而蜂亦自取害者。逐臭寻香。急于造蜜也。苟不耽香。看蜂者何以探其栖哉。故古人有诗曰。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蜂亦可悲矣。言讫。主翁愀然坐良久曰。翁家养蜂已数岁。有田土有家舍。饮食衣服。凡养生之资。俱以蜂也。蜂之功于我家多矣。德于我身积矣。取蜜之时。不免剿灭之患
华谷集卷之四 第 41L 页
焉。蜂有利人之功。而人有害蜂之讥。是不仁之甚。何以则蜂与人俱利而不害欤。余曰。事不俱利。理无两全。此生彼杀。苦尽甘来。虽俚俗之言。亦理也。必欲知其功而全之。取其储。略求其利。鲜剩其粮资生。只取蜜不杀戮。则蜂可益盛。人可有利。必欲急优其利。故自然至于杀。翁能解此意乎。翁曰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