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x 页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晋山姜朴子淳甫著)
书
书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54H 页
答黄守愚书(辛卯)
朴白。顷承批教。因其时酬对纷纭。未暇奉复万一。不但私自竦啧。惟获罪于吾子是惧也。玆以专人仰谢。惟吾子亮之。来示所云。慬𢢽甚挚。此仆之所固望于吾子。而吾子待仆之道亦得矣。虽然。尚有似不晓者焉。不晓而不质。是非吾子之所固望于仆者。而亦非仆待吾子之道也。玆敢猥渎高明。非仆矫为此语。立异自高也。惟吾子察之。诸子所云。大要以坏心性溺词章为戒。虽相鞭勉之道尔。何子之不以丈夫期我也。夫我国家僻在一隅。制度不广。用人之道。不过乎科目等级而进退取舍之而已。士之生斯世。而欲藏其身卷其志。不为理乱黜陟之役者。则山林已矣。如或恃其抱负。任其安危。耻吾君之过。蹙吾民之穷。俯仰一世。担当事业者。舍科目。奚所进取哉。山林。独善地也。不忧天下者之所能安。而忧天下者之所不能安也。仆愚陋无知晓。业且浅近。固不敢出气力作大语。俯仰之担当之。而犹有所甚不自轻者焉。其将忧天下者乎。其将不忧天下者乎。忧天下而就山林。非
朴白。顷承批教。因其时酬对纷纭。未暇奉复万一。不但私自竦啧。惟获罪于吾子是惧也。玆以专人仰谢。惟吾子亮之。来示所云。慬𢢽甚挚。此仆之所固望于吾子。而吾子待仆之道亦得矣。虽然。尚有似不晓者焉。不晓而不质。是非吾子之所固望于仆者。而亦非仆待吾子之道也。玆敢猥渎高明。非仆矫为此语。立异自高也。惟吾子察之。诸子所云。大要以坏心性溺词章为戒。虽相鞭勉之道尔。何子之不以丈夫期我也。夫我国家僻在一隅。制度不广。用人之道。不过乎科目等级而进退取舍之而已。士之生斯世。而欲藏其身卷其志。不为理乱黜陟之役者。则山林已矣。如或恃其抱负。任其安危。耻吾君之过。蹙吾民之穷。俯仰一世。担当事业者。舍科目。奚所进取哉。山林。独善地也。不忧天下者之所能安。而忧天下者之所不能安也。仆愚陋无知晓。业且浅近。固不敢出气力作大语。俯仰之担当之。而犹有所甚不自轻者焉。其将忧天下者乎。其将不忧天下者乎。忧天下而就山林。非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54L 页
余心安也。故诣试求举。欲有所成就。岂坏心性溺词章。而窃一第幸利禄。若浅丈夫也哉。直是所忧者重也。诚使古之圣贤豪杰之士。若周公孔子孟轲荀卿之徒。生乎今之世。其所忧者重。则必诣是选而应是举。欲有所成就。藉使周公孔子孟轲荀卿之徒。诣是选而应是举。其不必坏心性溺词章也明矣。愚不敢窃比于是数子者。而其不坏心性。不溺词章。犹有所不甚相远者矣。且惧其坏心性溺词章。而不欲诣是选应是举。则其忧者。终无所解矣。不几于因噎而废食者乎。噫。洪匀之赋与人者。为如何哉。聪其耳而明其目。良其性而圣其智。上焉而象于天也。下焉而体乎地也。大之为海。高之为山。明之为日月。幽之为鬼神。顺之为阴阳寒暑。变之为雷霆风雨。至于君臣父子之道。礼乐刑政教化之盛。罔不具于吾人一身。而其日用事为。酬应造次之节。亦莫不由于一团腔子内。则大哉人乎。仆虽浅弊。无所持操。而洪匀之所赋与者。亦不贫也。岂可劓其心。黥其性。奔走汩丧于功名荣辱科仆利害之境。与物相刃相靡。薾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者耶。少始知学。作为文章。本之经传。斟酌乎训义。参之史记。砻磨乎事业。旁推于诸子百家。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55H 页
老聃,庄周,屈原,杨雄,班固,司马迁奇高跪异之说。下逮韩,柳,欧,苏空同弇鹿。畅其支而博其趣。虽尝欲有所成就。应试而求举。若前所谓者。岂可溺词章役科程。而亡其所固有。若寿陵馀子之失步于邯郸者耶。三赴礼举。黜不见录。一随计贡。斥不获选。颠顿挫缩。取败极矣。然而未尝一念汲汲侥倖于得失之观。退自取所试读之。乃类于俳谐者之辞。未尝不颜忸怩而心不宁。其于坏心性溺词章。为何如哉。惟吾子察之。至于论诗之说。可谓得矣。敢不惟吾子之教是听。第仆近因病厄悲愁。无所告语。虽有所形于一二吟咏者。而实非役于诗。费精神。穷思虑。雕虫造猴者类而止耳。吾子或未之亮耶。噫。三百篇后。诗亡久矣。汉,魏,晋,宋,齐,梁,陈,隋以来。无可与称。果如吾子所示。而至于亦不本性情。刻苦雕琢。不过工文章而已云。则亦有所惑焉。草堂忠义之气。与秋色争高。而长篇短咏。无一不出于爱君忧国之意。则其可谓出于性情者乎。其可谓不出于性情者乎。世尝说草堂诗刻苦雕琢。是无见耳。愚以为其诗实主于典雅简实。兼寓其忧愤闵郁。而世之人争以薄见陋识。把作刻苦雕琢看了。甚不近也。谁谓吾子之明见。复至于是耶。可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55L 页
恨可恨。且曰。诗出于性而害性者诗。何吾子之误也。凡诗不出于性。故害于性。果出乎性。岂害于性哉。出乎性而害于性。愚未之闻也。出乎性而害于性则三百篇之诗。实出于性。亦果害于性也耶。岂吾子之明见而歉于此也。恐不之深思耳。不者。必故设此疑以试仆也。士固信于知己。非吾子。无以发吾之狂言。亦知吾子求其是而已。不徒以不顺吾子之旨为罪也。吾子以为何如。凡若此者。果有取乎。抑其无取乎。幸吾子若否之。
上承摈李尚书书
戚再从孙密城编管人姜朴。再拜大父承摈閤下。伏惟即日冰雨。行中体摄动止万福。日者四牡之见过也。既失公次一御之荣。又缺江干追饯之仪。固知诚阻礼隳。非所以仰承亲睦之义。而区区迷执。粗以为蒙极辱负重戾。摈为穷裔编氓者。幸非督赴旬程。不当妄动一跬。此非为矫激自高之图。顾私分然也。至于赆章。辱命勤甚。义不宜辞。亦尝窃附于南宾编药之意。摈辱来。切不理闲好口业。于斯役也。固不免舛循担阁。矧念道途所经涉山川风俗。凡可喜可悲可骇可鄂。与夫文物典章沦丧之感。诸大夫必有先吾
上承摈李尚书书
戚再从孙密城编管人姜朴。再拜大父承摈閤下。伏惟即日冰雨。行中体摄动止万福。日者四牡之见过也。既失公次一御之荣。又缺江干追饯之仪。固知诚阻礼隳。非所以仰承亲睦之义。而区区迷执。粗以为蒙极辱负重戾。摈为穷裔编氓者。幸非督赴旬程。不当妄动一跬。此非为矫激自高之图。顾私分然也。至于赆章。辱命勤甚。义不宜辞。亦尝窃附于南宾编药之意。摈辱来。切不理闲好口业。于斯役也。固不免舛循担阁。矧念道途所经涉山川风俗。凡可喜可悲可骇可鄂。与夫文物典章沦丧之感。诸大夫必有先吾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56H 页
赋之者。其敢以衫鞋之馀谬。从事于乘韦吴鼎之间也哉。若夫伐毂之辨。执粗清爨之类语诡隐。非君子可道。反复以思。尚幸有一言可复者。夫古之重于使者。为其锡命之难娴也。为其媵仪之难习也。为其有三积之序也。百罍之丈也。琮璋冕茇周还进退之容也。噫。在今则皆无所事于此也。直得濡忍黾俛。报请如式而已。其馀饬下励众。无使舌人隶人暨𧶜粥驵侨之徒。恣货不惮。以取侮于彼而归辱于国焉。可也。是责也。绍摈例任之。而所系不轻。承摈以上。亦不宜不之察也。虽然。饬下励众。其本固在于律吾己。简吾行。使人惮懔而不敢或有犯焉而已。区区敢以此再拜献愚于下执事。迹衅言𥌒。惶战亡已。馀祝节慎行李。遄复 嘉命。不备。
答慎节斋李来初(仁复)书
比承手书诲谕。窃瞷辞旨委曲韫雅。无一分纷扰褊迫意思。区区不亶以不弃羁累为荣感。有以见尊兄比日工夫加诣。见得加透。粹盎之馀。至发于寻常笔劄之间。得使如弟之愚顿不慧者。亦有所隐约窥度者。用是艳慕无穷。仍审所履益懋。瞻慰尤多。 经幄荣抡。士友咸喜。清涂稳税。自此其可量耶。顾某之私
答慎节斋李来初(仁复)书
比承手书诲谕。窃瞷辞旨委曲韫雅。无一分纷扰褊迫意思。区区不亶以不弃羁累为荣感。有以见尊兄比日工夫加诣。见得加透。粹盎之馀。至发于寻常笔劄之间。得使如弟之愚顿不慧者。亦有所隐约窥度者。用是艳慕无穷。仍审所履益懋。瞻慰尤多。 经幄荣抡。士友咸喜。清涂稳税。自此其可量耶。顾某之私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56L 页
计。愚窃以为吾兄固宜毋足于诸所已得。而加力于或所未至。使自己调度无一毫不足。然后始于君德成就之责。得十分无缺矣。岂吾兄精见笃识。有所不审于此。第于来书。谓有做好官不能看好书之叹。虽知其出于贤者冲挹自虚之意。而慕爱之笃。尚有所不能遽释然者。考亭之答黄商伯书曰。不循其序而遽责其全。则为自罔。但求粗晓而不期贯通。则为自画。此弟之近偶得于人。而姑未知合下实工在甚处也。谨此奉闻。欲与兄共勉。不审兄以为如何尔。月前遇善应。闻兄一向止酒。时虽小开涓滴而自有常程云。此是吾兄十分牢着处。非如凡人卯誓辰渝之比。深贺深贺。但此症本来可畏。除非痛下药祛得他。潜隐候伺。一日复萌动矣。须以程伯子晚来见猎有喜之训。深自警省。毋使后或有悔吝也。敢恃兄虚受度量。乱言至此。主臣主臣。弟摈屏戮辱。固不足齿数于人。而凡涉自己事。粗欲一听于命物者处分。所处风气之同异。水土之善恶。凡百契活之艰辛与否。不欲计。但离亲远系。日月淹然。有时望云兴怀。方寸不得不乱矣。李延平之言。弟亦近于朱书适见得。粗觉其言于弟今日地头。合是大段亲切生计。故区区不量。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57H 页
窃欲佩勉。而姑未克安顿。今承来示。警发多矣。但既无实践履实挹握。邂逅易为私情所夺。恐不能终副贤兄慬恳见教之意。惟是之惧耳。至于寡悔翁夙夜箴解。非如弟天刑鲁莽者所可企勉。何兄之苦不想谅。而有此见属耶。比如人责寄佣教办上闾豪士家厨实。此不徒佣不堪。责之者亦不免迂阔之讥于人。如弟固不害为不堪之佣。而恐误贤兄于迂阔之科耳。书断之语。弟果有之。一时泛语。初非有意而发。直谓闲好话害事。弟固无辞。而必谓此出于介介口气。则殆非情矣。至以厚禄二字。有所峻责。尤不胜瞿然。日月已许久。其时所云。漫不能记其详。而槩则欲道朋友无书之意。而适记了此句语。任笔以及。语脉精神。固不在厚禄上。而措辞之际。自不觉挨逼之至此。此迂滞不习诗义之过也。却自以为不特夙夜箴解已向人全输。至如馀事。工部律令。亦不能如他善学。得致有此谬拾枉下。而重烦吾兄之委责。愧汗愧汗。此地是尊先祖梧里相公所尝治也。遗风馀韵。宛其如昨。而七佛猗猗之桑。却令人有棠茇麦穗之思。况斋堂妥灵之所。幸与累居密迩。日夕瞻依。洋洋如在。慕膻之私。尤倍他日。但院儒辈。局于荒陋。豆笾之事。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57L 页
或不能如式。至于朔望焚香之礼。亦已填然废旷。区区粗讽晓之。近得略有所修举矣。知吾兄追远之诚。必欲有闻于此也。故并以告。想闻之为之缅慕不已也。馀冀若时自爱。向前益力。顾此穷陋。傍无强辅。临纸流怅。第切依依。不宣。
答药山吴永伯(光运)书
谨承哀翰。稍慰日昨不尽怀。所教。谨悉盛意。礼义至微。顾非后生末学所可臆断硬勘。今此往复。实出于古人不住讲讨之意。感叹感叹。第容有一二微见。敢此录效下方。幸惟商察。今此 端敬王后复位。以情理则宜在必复。以礼义则未知如何。此区区所不能无疑。盖当初逊位。专由诸勋䝱成。非出于 中庙之本意。于糟糠之教可见。二百馀年之间。幽郁莫伸。神人交伤。以情理则宜在必复者此也。但以元符叔无复嫂之论求之。到今追复。实未知其于礼为如何。在叔尚不可复嫂。况在后孙而复其祖母乎。元符之论。初虽不出于程子。而既已见可于门人答问之间。则此便是勘破之论也。亦字未为字。诚如所示。而以两关文势观之。终是归重于论者之言。特以孟后之贤。不忍于终废。故郑重其说。其实非不纯许于言者也。
答药山吴永伯(光运)书
谨承哀翰。稍慰日昨不尽怀。所教。谨悉盛意。礼义至微。顾非后生末学所可臆断硬勘。今此往复。实出于古人不住讲讨之意。感叹感叹。第容有一二微见。敢此录效下方。幸惟商察。今此 端敬王后复位。以情理则宜在必复。以礼义则未知如何。此区区所不能无疑。盖当初逊位。专由诸勋䝱成。非出于 中庙之本意。于糟糠之教可见。二百馀年之间。幽郁莫伸。神人交伤。以情理则宜在必复者此也。但以元符叔无复嫂之论求之。到今追复。实未知其于礼为如何。在叔尚不可复嫂。况在后孙而复其祖母乎。元符之论。初虽不出于程子。而既已见可于门人答问之间。则此便是勘破之论也。亦字未为字。诚如所示。而以两关文势观之。终是归重于论者之言。特以孟后之贤。不忍于终废。故郑重其说。其实非不纯许于言者也。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58H 页
苟如来教则当曰论者之言未为无理。而元祐后之贤。不可不复。细究其文势。则情理礼义之间。轻重自可见矣。故及至于伯温主太皇后而为言。然后始快许之。程子之归重论者。岂不明甚矣乎。且目前事与元符迥别之谕。又是区区所未释然。孟后之废。专出于章惇,郝随辈所搆诬。既与三勋之䝱成无异。哲宗坏我名节之叹。又与 中庙糟糠之教恰类。而孟后之复。其时后固在世矣。哲宗丧未踰年矣。以太皇太后之命将之矣。视诸今日。未知其迥别者。在彼边耶。在那边耶。所可恨者。在乙亥冲,讷倡议之日。则以情理以礼义。十分恰当。比之元符何文正之时。果尤迥别。而世道不幸。终为李荇辈所撕坏耳。南相当日之议。未知其必有微意。而眉翁之见。又在南相之前。则亦岂有微意之可论耶。且推移时义。防微杜渐。固自有此理。而苟系伦常义理至重至大处。恐不可以区区防杜之虑而有所推移也。南相当日之见。直主禀承无主则可也。苟所见主当复而徒拘于时义。则逆虑他日未然之事。撇过目前大伦常大义理。未知其为得当也。区区微见。自来如此。非出于依靠拾掇。而但未知其得失何如耳。玆因叩及。略布一二。幸赐财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58L 页
察。
再答药山书
续承哀札。恰慰。况因一二粗卤之言。过奉盛诲。倾倒囷廪。开发多矣。敢不拜嘉。第与鄙见终有不得贴然归一者。此固义理所关。古礼无明据处。不住往复。毕竟得有所勘定则幸矣。故不欲径处以古人钟律。辄又奉报。盖今日哀之所主者。非 中庙之本意。弟之所主者。承命无所也。伊时事非 中庙之本意。弟非不知。而终是 中庙废之。幸及 中庙世而复之则至当矣。过此皆为后时。其将于何而承命乎。凡先朝之弊政。若熙礼新法之类。在后王改之无嫌。不必苟藉于母命。而若夫媲匹齐体之义。至重且严。出还废复。在其夫而已。在其夫之父母而已。外此则不敢与焉。故向所谓元符之较别云者。以其有皇太后之命也。若后在世丧未踰年等句。行语漫及之。固非义会处。然其冤等也。在世与数百年。容有间矣。且苟在不可改。则未踰年为尤重。而苟在可改则似愈于踰年。以其有凭象之义也。然此非紧脉语。不必强论也。嫂叔之间。在当时推而远之。为别嫌也。而以亲则终是兄弟也。其伦序义分之严重。似有间于子孙之于先
再答药山书
续承哀札。恰慰。况因一二粗卤之言。过奉盛诲。倾倒囷廪。开发多矣。敢不拜嘉。第与鄙见终有不得贴然归一者。此固义理所关。古礼无明据处。不住往复。毕竟得有所勘定则幸矣。故不欲径处以古人钟律。辄又奉报。盖今日哀之所主者。非 中庙之本意。弟之所主者。承命无所也。伊时事非 中庙之本意。弟非不知。而终是 中庙废之。幸及 中庙世而复之则至当矣。过此皆为后时。其将于何而承命乎。凡先朝之弊政。若熙礼新法之类。在后王改之无嫌。不必苟藉于母命。而若夫媲匹齐体之义。至重且严。出还废复。在其夫而已。在其夫之父母而已。外此则不敢与焉。故向所谓元符之较别云者。以其有皇太后之命也。若后在世丧未踰年等句。行语漫及之。固非义会处。然其冤等也。在世与数百年。容有间矣。且苟在不可改。则未踰年为尤重。而苟在可改则似愈于踰年。以其有凭象之义也。然此非紧脉语。不必强论也。嫂叔之间。在当时推而远之。为别嫌也。而以亲则终是兄弟也。其伦序义分之严重。似有间于子孙之于先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59H 页
世。故前书率及之。今必欲深勘叔孙未安之轻重。则未知为谁得。而此亦非彼此所论之本也。今就彼此所论之本而称其轻重。然后得失可定。复位为重而承命轻。则哀得矣。承命为重而复位轻。则弟得矣。顾何在枝蔓语耶。伊川之言。无论难疑与勘案。文势终为主言者。不然。伯温又何为而拈出主太后之说耶。哲宗之有内宠。固异于 恭僖之世。而狱诬庭胁。相去其几何也。三勋虽狡。犹非矫旨。当时废 妃之教。不可谓不出于 中庙。则终亦不可谓不同于绍圣。而其时幸有向太后。此所以别于今日者耳。盛谕所谓臣子之所废云者。以此而勘三勋之罪。可矣。以此而附春秋讳尊之义。得矣。第恐不可硬用于虚心讲订之际也。来教中甲乙家之说。设譬衬切。而哀亦不得不曰上达 朝家。既上达 朝家则彼正是承命。有所不可援以为今日之订也。弟之前书。双举情理礼意为言者。盖设难也。非分而二之也。弟之本意。主礼意而为说者。固自谓情理包在其中。区区于此。常恐偏主而侵私。今来教似有膜于神人情礼之间为责。此则恐高明之遗察焉。且南相云云。固因哀示而演及之。实非有藉重之意。而其说之所以稍烦者。抑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59L 页
有由焉。向者慎耳老自哀所来传。哀以为复位之议。于时义推移。在 肃庙时则当主不复。在今日则当主复云。区区妄意。哀有取于南相之微意。而自与鄙见不同。故即欲详讨而然耳。自馀留俟面尽。烦不敢一一。亦希哀察。
与松隐窝族叔(硕弼)书
杭弟毕竟高阐。先为门户贺得人。继则奉贺于叔主佥前。而侄于年前。获侍先大父席下。亲奉为此弟勤恳期望之教矣。俯仰之间。人事变矣。既以此执杭手而为悲喜之语。辄敢以馀怀奉闻。伏计佥叔主抚感于私喜之中者。此时当何如也。此弟妙年科名则无论一家。凡为亲旧者。举以近榜山南一人归之。未知渠将何以副之。此不但为渠忧。亦诸父兄一家之忧也。近日连与渠同处。寻常勤勉之语。不出于务实沉默四字。盖虑聪敏颖发者。类于这边有阙故也。不知佥叔主以此言为如何。前书中辞意。因杭弟而得以承悉。末世处身。诚不无来教之忧。周念之意。仰感仰感。但此褊介之性。素不能与物周旋。平居遭人言固矣。而于其中亦不无望外唇舌。实欲遁入绝境。为封口之蛰。而势不能得之。奈何奈何。第于权一甫诸人
与松隐窝族叔(硕弼)书
杭弟毕竟高阐。先为门户贺得人。继则奉贺于叔主佥前。而侄于年前。获侍先大父席下。亲奉为此弟勤恳期望之教矣。俯仰之间。人事变矣。既以此执杭手而为悲喜之语。辄敢以馀怀奉闻。伏计佥叔主抚感于私喜之中者。此时当何如也。此弟妙年科名则无论一家。凡为亲旧者。举以近榜山南一人归之。未知渠将何以副之。此不但为渠忧。亦诸父兄一家之忧也。近日连与渠同处。寻常勤勉之语。不出于务实沉默四字。盖虑聪敏颖发者。类于这边有阙故也。不知佥叔主以此言为如何。前书中辞意。因杭弟而得以承悉。末世处身。诚不无来教之忧。周念之意。仰感仰感。但此褊介之性。素不能与物周旋。平居遭人言固矣。而于其中亦不无望外唇舌。实欲遁入绝境。为封口之蛰。而势不能得之。奈何奈何。第于权一甫诸人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60H 页
事。终不能无胸中气。哿矣他人。一甫何至是也。今此齐名何恨之语。亦恐非君子服义之辞。彼既实不能有以厌服人心。而徒欲以口势笼破士大夫之议。则恐亦其不量也已。权台仲所执。其可谓高于人一等。我辈当愧死。但渠此后事。有难收拾。未知其已有定算否。一有差失则前之所执。倒归占便。而虽借辞于子贡。猝无以为解于人矣。思之令人耿耿。再叟则侄虽欲苛论。其将何事之误耶。向渠就理时云云。不过君子责备之意。非再叟侄不发此言。未知中间辗转讹翻。有以攻再叟之目。添之于侄者耶。可笑可笑。第有胸中区区千里不隔者。在再叟似不疑。虽疑之。侄自不歉然矣。且为侄谢再叟诸人曰。士固不必激。亦不必畏人而苟同。与其苟同焉。宁激耳。临纸有感。辄又妄发至此。幸勿以此纸传人。使侄重得罪于山南士大夫则为赐大矣。凡百在杭弟口达。岁事将变。想惟拚拊之恸。此时益切。只祈一向支持。慰此区区。
答松隐窝书
人事弃绝久矣。前年又哭吾来初。此心益复无意于人世。惟是念中缘业。终不能断割去。德果静墅。即其一也。书尺外物也。有之可也。无之亦可。顾千里相照
答松隐窝书
人事弃绝久矣。前年又哭吾来初。此心益复无意于人世。惟是念中缘业。终不能断割去。德果静墅。即其一也。书尺外物也。有之可也。无之亦可。顾千里相照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60L 页
者。固在日夕倚此而为解。即者忽奉手教。殆如承面温洽。彼虽外物。始信宜有而不宜无。到此益讼向来之不敏。仍伏审调候起居平安。尤慰区区。族侄将老粗遣。衿阳叔父衰境匙寝。姑不至全愆。私幸。闲中偶有漫作。拨忙录一通送去。以侍者尝有土炭之好也。馀在别纸。都留明春奉拜。不备。
答岩栖族兄(楷)书
穷恶凶毒如弟者。宜为世所弃绝。而千里委书问慰。辞理恳恻笃至。奉读再三。益信吾一家惇义与吾兄厚德异常也。恸矣。凡系弟一身事不言。十世之宗。四世之庙。二百年棹楔之门。三百年乔木之基。一朝而无所于寄托。不审兄将何所处弟。而使之达观理遣也。今有一言。倘蒙兄念宗事之至重。推一家之至厚。割爱忍情。思所以存亡继绝焉。则弟将撑拄馀命。须臾无死。以待其成立付托。否则抱主入山。恸哭而枯死而已。其死其生。在吾兄。兄之哀不哀。弟之命也。环顾远近一家。非此子。无可以托宗事。亦恃吾兄仁性明识。决不以区区之私而蔽于大义故耳。亦敢有一言。礼。贫人之祭。必求仁者之粟。一祭之微。犹择所从得。况此传宗事何事。而不求仁者之子而传之耶。弟
答岩栖族兄(楷)书
穷恶凶毒如弟者。宜为世所弃绝。而千里委书问慰。辞理恳恻笃至。奉读再三。益信吾一家惇义与吾兄厚德异常也。恸矣。凡系弟一身事不言。十世之宗。四世之庙。二百年棹楔之门。三百年乔木之基。一朝而无所于寄托。不审兄将何所处弟。而使之达观理遣也。今有一言。倘蒙兄念宗事之至重。推一家之至厚。割爱忍情。思所以存亡继绝焉。则弟将撑拄馀命。须臾无死。以待其成立付托。否则抱主入山。恸哭而枯死而已。其死其生。在吾兄。兄之哀不哀。弟之命也。环顾远近一家。非此子。无可以托宗事。亦恃吾兄仁性明识。决不以区区之私而蔽于大义故耳。亦敢有一言。礼。贫人之祭。必求仁者之粟。一祭之微。犹择所从得。况此传宗事何事。而不求仁者之子而传之耶。弟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61H 页
意已定于哭儿之日。至死不可变。流涕仰吁。字字肺肝。千万俯哀俯怜。从当匍匐踰岭。面竭哀苦之私。姑此不宣。
与晦谷族兄(梓)书(代家叔)
比自㓒谷参奉所。转示尊书别纸二道及自家所答书原本。于此可以见尊于先墓事。用意则勤矣。第此系为先大事。尊既有见。则何不直通于宗中。而偏及一处。有若私书为也。其间多有不可不卞者。参奉所答书。一二槩举。而犹有未尽说破者。故略此奉报。来书中。戊午祸后谪尚州云者。已是大段错失。吾家惨祸。实在燕山甲子。岂尊至今不知。而谓之为戊午耶。至于谪尚州之说。家牒之所不见。家中老少之所不闻。未知尊从何而得之耶。墓奴婢始末。参奉所答详甚。盖我六代祖母。自山阳定送奴婢各三于墓下。其时亲有谚书文迹。而我高祖兄弟公。有墓奴婢不可分执之定议。至今祖母谚书文迹。留在宗中。此则尊必闻知熟矣。今此田民皆舍人位所属之言。何为而发也。设如尊亿度籍口。置墓奴婢。始自吾高祖兄弟公。未知当时置奴婢之意。独为舍人位而不为别坐位耶。奴婢归重。当在舍人位。而不在别坐位耶。虽曰
与晦谷族兄(梓)书(代家叔)
比自㓒谷参奉所。转示尊书别纸二道及自家所答书原本。于此可以见尊于先墓事。用意则勤矣。第此系为先大事。尊既有见。则何不直通于宗中。而偏及一处。有若私书为也。其间多有不可不卞者。参奉所答书。一二槩举。而犹有未尽说破者。故略此奉报。来书中。戊午祸后谪尚州云者。已是大段错失。吾家惨祸。实在燕山甲子。岂尊至今不知。而谓之为戊午耶。至于谪尚州之说。家牒之所不见。家中老少之所不闻。未知尊从何而得之耶。墓奴婢始末。参奉所答详甚。盖我六代祖母。自山阳定送奴婢各三于墓下。其时亲有谚书文迹。而我高祖兄弟公。有墓奴婢不可分执之定议。至今祖母谚书文迹。留在宗中。此则尊必闻知熟矣。今此田民皆舍人位所属之言。何为而发也。设如尊亿度籍口。置墓奴婢。始自吾高祖兄弟公。未知当时置奴婢之意。独为舍人位而不为别坐位耶。奴婢归重。当在舍人位。而不在别坐位耶。虽曰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61L 页
置奴婢自吾高祖兄弟公。而当属于别坐位。道理明甚。况谚书文迹之出于六代祖母。明白无疑者耶。然则无论田民与祭祀。凡属墓所事。一宜归重于别坐位。而以下宗支诸位。固自有轻重之序。不可容一毫私意于其间。此等处义理分明。事体严截。尊何不深思。而率尔发言如是耶。尊意之必欲专重于舍人位者。已是大段病根。而于舍人位。亦必欲区别血孙。辄曰舍人公血孙。尽在远外。又曰。舍人位直派子孙。皆在半千里外。又曰。为舍人公血孙者。可不惕念。重言复言而不已。此何意耶。凡我京中及尚咸诸宗。皆本我别坐舍人两位子孙。其间不无入后出继之派。而于别坐位则无非血孙。于舍人位。亦均之为子孙。其于追远奉先之道。岂有彼此差等之别。而尊必欲分而二之。此则意见语脉之尤大错处。以尊通见。岂失于此。而所以然者无他。顾专重舍人位之见。先已作主横定。随事随处。透发为病。今若痛扫此意。只见得归重于别坐位则位置自定。体序自明。当有不费思虑。不待言说而释然者矣。祭式变通。当初实由于事势之万不获已。京中岭南。累度往复。终以春秋二祀为定者。盖附于疏数有杀之义。而自墓舍定有司。勾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62H 页
管钱谷。典主祭物。则谨笾豆壹祭仪。而储财防弊之意。亦在于其中。其时诸议无异辞。行之十数年。大体则不可不谓之善变。设于节目间。有些弊端。就其弊而修整亦可矣。岂可以一人一时之见。而续续变通大式哉。况今虽不能无弊。犹不愈于当初全委奴仆之手。杂乱紊滥。苟艰渎亵。全不成礼式。全不成貌㨾者耶。墓祀卜日与用节日。未知其得失果何如。而岭南之礼。墓祀多用卜日。吾先世岭南人。墓所亦在岭南。在岭南而行岭南之礼。顾何妨耶。参奉正郎两位。既无子孙之在岭外者。则墓祀时。不得不使傍亲远族行祀。而祭需同出于奴仆。则奴仆主设。固自如也。未见其改式之故而别有所未安也。主簿位。虽于诸宗非近旁。自吾别坐位而视之则实为曾孙。而世远子孙残微。香火将绝。墓舍共设祭祀。不害为忠厚之道。岂可与近代疏远之葬。比而同之哉。其外种种诸弊。岂皆全由于改式。而亦不可必谓其全无弊端。此固非一人一家之事。勿留私意。虚心讲论。随弊随整。如上所云。深有望于京乡诸宗焉。如闻尊有移居墓下之计。始则得于风传。不之深信。继而闻之于尊第二胤则不可谓全无苗脉。何尊之不思。至此甚也。尊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62L 页
之所条列墓下诸弊。反复思之。太半由于子孙在墓下。尊方口言其弊。更欲躬蹈其辙。是何异于忧山之濯濯而躬执斧以从者乎。移居之后。客地穷契。未必无累于墓下。累于墓下而京外诸谤。纷然四起。则毕竟合辞毁出之议。安保其必无于宗中耶。至此之后。尊虽悔之无及矣。区区睦爱之谊。不欲自外。并以奉及。非直为墓下虑也。幸赐谅察焉。不具。
侄子必肱币书
云云。丈夫生愿室。为父者心。之子归宜家。聘女唯命。嬿婉之好。龟筮亦时。仰惟云云。如玉而温。弄瓦载夙。前徽非远。门户袭儒风而贞嘉。内训有方。帨幋(一作鞶)遵姆戒而静顺。玆当令爱及齿。许配贱育必肱。窃念某。徒以散樗。猥此扳葛。养儿昧义方之教。庸惭古人。拜使修不腆之仪。式重先典云云。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晋山姜朴子淳甫著)
序
奉赆聘君李公(万选)承摈之行序
燕京去我三千馀里十一堡。远道也。使命为答我 王世弟册敕。重役也。聘君李公。以承摈行隆简也。行已卜日。小子朴。进而劳之曰。夫子之年殆耆矣。任重役而凭远道。玆行也不已难乎。公曰无为也。椎也受
侄子必肱币书
云云。丈夫生愿室。为父者心。之子归宜家。聘女唯命。嬿婉之好。龟筮亦时。仰惟云云。如玉而温。弄瓦载夙。前徽非远。门户袭儒风而贞嘉。内训有方。帨幋(一作鞶)遵姆戒而静顺。玆当令爱及齿。许配贱育必肱。窃念某。徒以散樗。猥此扳葛。养儿昧义方之教。庸惭古人。拜使修不腆之仪。式重先典云云。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晋山姜朴子淳甫著)
序
奉赆聘君李公(万选)承摈之行序
燕京去我三千馀里十一堡。远道也。使命为答我 王世弟册敕。重役也。聘君李公。以承摈行隆简也。行已卜日。小子朴。进而劳之曰。夫子之年殆耆矣。任重役而凭远道。玆行也不已难乎。公曰无为也。椎也受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63H 页
两朝恩如丘山。白首无他报。今又 辱重简而膺是命。虽老庶几筋力也。何惮于是也。既而诊公之色。怡然无毫分几微可见。遂作而复曰。善乎夫子。以是而往。以是而返。燕京由跬武也。使命由晏处也。善乎夫子。虽然。公有是行。而小子又以薄官。出山南东道。海上千里。与公相背而日相远。此别尤令人惘惘。宜有辞以赣菲薄。而身有大功丧未葬。不可托于音。乃敢以弗饰之语。再拜祝公之行曰。幽蓟之涂。冰雪漫漫。虎豹斑斑。公视冘咫。式日其还。又进而祝曰。吾 王有弟。爰畀贰邸。以系 宗社。以顾根柢。以慰我四海。时公承 命。答彼来礼。公有词令。 君命之序。 君命之序。何有于此去。又进而申之曰。惟 圣之简。惟公之当。凡百慎旃。以副我公朝人士之望。祝已。小子又再拜。公举手曰唯。 上之二年九月十日。小子晋山姜朴。录献聘君承摈閤下。
送顺天使君许大成(集)序
喜静而恶烦。人之情也。然此就众人言。非所以待君子者也。夫人之生。与物俱生。有物便有事。造次日用。无非事者。而本之于静。静则明。明则一。一故天下之百千万事日交于前。而我之所以应之者。暇豫不劳。
送顺天使君许大成(集)序
喜静而恶烦。人之情也。然此就众人言。非所以待君子者也。夫人之生。与物俱生。有物便有事。造次日用。无非事者。而本之于静。静则明。明则一。一故天下之百千万事日交于前。而我之所以应之者。暇豫不劳。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63L 页
不知其为可厌。顾何尝徒守其静而漠然无一事。若佛氏之面壁打禅哉。亦何尝舍其静而去为物役。若弃宅而佣于邻者哉。彼喜静而恶烦者。非隐诡则直颓懦弛惰。不可与论于静者耳。前内言许君大成。出外为顺天。君性固喜静。而邑处南方都会。物凑讼集为烦邑。其行如有忧色。余不知君之所以忧者。忧其邑之烦耶。是非所忧也。为其喜静。而犹不得其所以静之之道。则余之上所云者是已。夫静固非空底物事。包得众理在内。特未与物相遇焉。及遇之而物各付理。不为其所徇而已。以此行之。何有于烦邑哉。余闻顺之为邑。近海瘴疠。水土不善。君若以是为忧则固也。然居杨子惠山之地者。未必皆无病。适春循雷化之邦者。未必皆病。亦在人而已。医人之言曰。节慎则水土不能病。而其要在安心寡欲。君之往也。以是勉之。勉之当如何。亦曰静已。
居昌慎氏族谱序
族氏之书。古史氏所职。未知其始于何世。而于周典小史系世昭穆之奠辨及族师之官可睹。汉司马太史亦尝得读谍纪系谱。不特帝王家旁行长历而已。则盖其来久矣。而后世不修废矣。是岂先王考世章
居昌慎氏族谱序
族氏之书。古史氏所职。未知其始于何世。而于周典小史系世昭穆之奠辨及族师之官可睹。汉司马太史亦尝得读谍纪系谱。不特帝王家旁行长历而已。则盖其来久矣。而后世不修废矣。是岂先王考世章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64H 页
伦。爱类相仁之义哉。故程子尝以明谱系收世族。为厚俗尊朝廷之道。张明公亦尝亹亹焉。若是乎其不轻而重也。我 国固无族师官。亦不有史氏奠辨之政。而俗重族书。近世尤盛。都下士大夫。凡立门户名世家者。毋毋谱之家。是顾何让于隆古哉。而风俗不由是加厚。 朝廷不由是加尊。旧家世族。不由是而加兴于孝仁礼义也。往往乖常反道。贸弊败坏而不可止。此曷故焉。噫。所贵乎谱谍者。欲令后世子孙。得览于系世本末之伦。有以感发其尊祖象宗仁亲重德之心。而俛焉以归于厚。此先王爱类相仁之义。而程张二先生之所亹亹者也。今不循于是道。而惟谱纪之为图。止以比俗而夸世焉。则其弊徒文具耳。顾亦何赖焉。居昌之慎氏。自前朝为大家。名德奕世。苗裔繁昌。宜有谱。而旧谱盖略。前殿中龟重氏。承其先人之志。因旧谱修广之。其同宗诸人。咸一辞相役。而其子进士后聃君。实当撰录。其规法则自欧苏氏殷养实吕道曦诸家。以至我 国诸大家谱。故实则自高丽史以下。至我 国野乘子书。皆力聚而资考取长。以成其谱。间有自我创之。以起例立考。周博谨详。他谱莫及。盖其勤哉。然独以谱而已。则都下诸家。皆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64L 页
已能之。其效可睹。居昌氏其亦知所勉哉。谱成后聃君请余序。以余得在外裔也。遂不辞而谨序之。
岭南宗人宗稧序
我姜氏。自 国初居国都西城外。为城西之姜。不禄。废王甲子。家遘鞠凶。大谏公以直道遇害。三子皆坐死。其长赞成公。即我七世祖也。祖母李夫人。家故岭南。穷毒啜泣。以柩行踰岭。其随母而南者。孑然数孤而已。当是时。姜氏岂不凛凛哉。既得良范。阡葬我祖。定居于尚山之山阳。幸而诸孤成就扬显。一世二世而弥大昌舄。嗟乎。善人君子。不幸当乱世。遭离淫祸。门户夷覆。而犹不永殄其世。得复有是焉则天也。我贞靖公位益高。 上注益隆。身益不可退。遂与弟笑庵公。举家而归城西。馀兄弟之留而不归者。至今为岭南之姜。盖自城西而为岭南。自岭南而反之而复为城西。留之而仍为岭南。其始皆城西氏也。城西之族。有族稧且五十年。其法合同姓适庶。无论有服与无服而总之。皆本我七世祖。即周典小宗伯三族之政也。其礼上亲爱。喜庆而忧恤。盖取族师孝友睦恤之书。而房户之樽。四面之席。弟长安燕。节文终遂则旁采于乡饮酒者也。其坐辨昭穆。不辨齿毛。重宗典
岭南宗人宗稧序
我姜氏。自 国初居国都西城外。为城西之姜。不禄。废王甲子。家遘鞠凶。大谏公以直道遇害。三子皆坐死。其长赞成公。即我七世祖也。祖母李夫人。家故岭南。穷毒啜泣。以柩行踰岭。其随母而南者。孑然数孤而已。当是时。姜氏岂不凛凛哉。既得良范。阡葬我祖。定居于尚山之山阳。幸而诸孤成就扬显。一世二世而弥大昌舄。嗟乎。善人君子。不幸当乱世。遭离淫祸。门户夷覆。而犹不永殄其世。得复有是焉则天也。我贞靖公位益高。 上注益隆。身益不可退。遂与弟笑庵公。举家而归城西。馀兄弟之留而不归者。至今为岭南之姜。盖自城西而为岭南。自岭南而反之而复为城西。留之而仍为岭南。其始皆城西氏也。城西之族。有族稧且五十年。其法合同姓适庶。无论有服与无服而总之。皆本我七世祖。即周典小宗伯三族之政也。其礼上亲爱。喜庆而忧恤。盖取族师孝友睦恤之书。而房户之樽。四面之席。弟长安燕。节文终遂则旁采于乡饮酒者也。其坐辨昭穆。不辨齿毛。重宗典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65H 页
也。其会以春秋。周官祭脯之遗也。会之前日。有司以日遍告。及会。少者卑者必先会。长老至。先会者降没阶。序立以迎。长老入坐定。然后以次升前拜复位。长老之次则降一阶。又次则起离席。既咸会。有司阅牍陈记。讲宗礼。辨宗事。以听成于长老。已又有司摡樽罍。共酒醴。视饮食。以序享序酬。将之以敬恭而主和。有不如仪则有司举以戒。及罢。必长老先出。少者卑者送之。视迎礼。此城西族稧之槩也。今者岭南之宗。亦脩稧合族。其仪物典章如城西。其皆本我七世祖如城西。而终不能合之于一席。则道里限之也。噫。城西之会。每念我岭南诸宗。至为之引领叹息而不能已。吾固知岭南之念我城西亦然也。然合族而为稧。非为饮食燕嬉也。所以念先祖也。重一本也。念祖而重本则亲亲之心生。亲亲之心生则仁爱恻怛。融液畅达。气类而感。声比而合。折旋于户闼之间。而应之于千里之外。我之所以为稧。其意本欲其如此也。顾何必并席造膝。衔杯酒。合言笑然后为同哉。繇是而言之。城西由岭南也。岭南由城西也。分而二视之则区区之蔽也。恶可与论于念祖重本之达义也哉。顾朴弗类。忝为诸宗人十世之宗。其视无间于城西岭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65L 页
南。比诸人容有加焉。又尝欲寻理山阳旧业。全家归老。早晚成此计者。当随岭外宗人之后。拜起周还于春秋觞豆之所。如在城西时。今于稧事之成。其私心幸喜。比诸人又加切焉。遂书之。奉遗岭南宗人。以为族稧序。
伯父兰溪公重牢宴贺序
人之生有夭有寿。而维天之运度。往复不穷。夭则已。苟寿矣。自晬龀以往。随天之运。至六十而为始生之年。则谓之回甲。于是有文褓朱弧之设焉。又随天之运。至于七十八十而为始昏之年。则谓之回昏。于是有牢牲樽醴合卺交享之礼焉。至或有具冠带珥帨花烛文币。若始昏之为者。未知其礼始于何时。而在古不见。如皇明王李诸家。多为人寿序。积至累编而无所见。盖东俗之尚也。然所谓回甲。其人六十便至。世固多有之。若回昏则自回甲而又加数十年然后乃至。其人固至矣。而又必夫妇俱至然后得之。此其所以旷世而廑有者也。我家从祖祖父 赠参判公内外。俱享大耋。至丁亥而为回昏之年。则设盛宴以乐之。我伯父兰溪公内外又俱耋。至今年甲寅而为回昏之年。彼在人则旷世而廑有矣。而我家从父子
伯父兰溪公重牢宴贺序
人之生有夭有寿。而维天之运度。往复不穷。夭则已。苟寿矣。自晬龀以往。随天之运。至六十而为始生之年。则谓之回甲。于是有文褓朱弧之设焉。又随天之运。至于七十八十而为始昏之年。则谓之回昏。于是有牢牲樽醴合卺交享之礼焉。至或有具冠带珥帨花烛文币。若始昏之为者。未知其礼始于何时。而在古不见。如皇明王李诸家。多为人寿序。积至累编而无所见。盖东俗之尚也。然所谓回甲。其人六十便至。世固多有之。若回昏则自回甲而又加数十年然后乃至。其人固至矣。而又必夫妇俱至然后得之。此其所以旷世而廑有者也。我家从祖祖父 赠参判公内外。俱享大耋。至丁亥而为回昏之年。则设盛宴以乐之。我伯父兰溪公内外又俱耋。至今年甲寅而为回昏之年。彼在人则旷世而廑有矣。而我家从父子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66H 页
前后二十馀年之间。实再遘焉。是固吾先故积德累仁。以衍惠我后人。而二公承际其景会哉。虽然。以先故则谁非后人哉。而独二公享之。顾亦有以致之也。噫。维天恒履其度。往而复。复而复往。终始无穷。以无伪也。维人之全有其赋。长而老。老而益老。寿耇无彊。亦以无伪也。二公岂非用此道。与天而合其德者乎。参判公厚质纯行。固已有一家之诵。而小子生后。不克久侍。在我伯父则自克任应唯以来。承奉杖屦殆四十年所。其所仰觌于日用起居色笑应接之际者。月日久矣。重厚之德。淳悫惇信之容。有于中而发于外者。盖常如执盈奉玉。如或不可胜。而所守则确然静一。其道诚无伪也。由是而吾身。由是而家人。由是而寿耇多福。固也。况我伯母柳孺人。生长名家。盛有妇德。事君子纯顺无违。宗倘剩御之称。六十年如一日。宜其齐体比德。并承天休。以介有此旷有之庆也。三月庚子。筮日而吉。公诏子曰。俭而不华。吾志也。尔毋为人目请客。止请宗姻乡里。帟幕屏䄄毋饰。毋设伶乐。酒食惟具。毋过费。人有以牢卺为言者曰。俗然也。公曰噫。今斯之会。固亡于古者。然听子而不禁者。盖欲因是而合宗乡旧故。为一日之娱。俗则吾不知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66L 页
也。遂冠服入正寝。席南坐向北。柳孺人北席面南。顺阴阳之道也。公命子孙男女交献寿。子孙男女会者殆三十人。在远及有故不得会者。又几如之。寿已。公起向孺人举手曰。礼如是足矣。遂出外待宾客。亦可以观其道也。又命诸子婿侄孙。次起侑歌为寿。寿当于小子。不能于歌。代献颂五章为寿。其颂曰。
于天之运。不贰其轨。往而反。亡有穷已。君子斯允。眉寿永喜。
君子眉寿。家人与同。载瑟载琴偕老翁。翁皓首而嬉。如日于东。
谷日耦矣。三星皖矣。曾是今矣。宛其反矣。维天与往。若初于晚。维孙子之庆。维君子之衎衎。
维桃有华。其实之茂。簋有饛饎。樽罍于酒。脾臄维旅。为宾为主。载歌载寿。童子维舞。
嬛余孤苦。我公是父。瞻言顾怀。以悲以喜。其喜伊何。公寿无止。俾公万年。俾小子永恃。
赠领议政平城府院君忠景公申公 赐谥宴序
士不幸而当 国家祸难。受命而尽分易。先虑而适变难。岂不以职有所处。则志颛于效责。而应之也决。
于天之运。不贰其轨。往而反。亡有穷已。君子斯允。眉寿永喜。
君子眉寿。家人与同。载瑟载琴偕老翁。翁皓首而嬉。如日于东。
谷日耦矣。三星皖矣。曾是今矣。宛其反矣。维天与往。若初于晚。维孙子之庆。维君子之衎衎。
维桃有华。其实之茂。簋有饛饎。樽罍于酒。脾臄维旅。为宾为主。载歌载寿。童子维舞。
嬛余孤苦。我公是父。瞻言顾怀。以悲以喜。其喜伊何。公寿无止。俾公万年。俾小子永恃。
赠领议政平城府院君忠景公申公 赐谥宴序
士不幸而当 国家祸难。受命而尽分易。先虑而适变难。岂不以职有所处。则志颛于效责。而应之也决。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67H 页
事非先讲则知窘于副急而处之也错也哉。然此为中人以下者言尔。君子则其行己也直。直则诚。诚则一。故之所遇而无不足焉。我外先祖平城君忠景申公。即我 穆陵名臣也。当壬辰之变。公先以事在 皇京。既闻变则奔走号叩。哭昼夜不止。其声哀甚。 天朝人士。皆为之感泣咨嗟。至比于楚之包胥。当是之时。公岂有 君命哉。徒以所存者诚。故仓卒之间。运虑适义。有若宿计而素定。而苦心恻怛。终有以上格我 仁圣皇帝。俾我垂覆之国。苟得以复存焉。噫。人至今安居饮食。老死而不自知者。其谁之力也。彼郑尹诸大夫。特蹑公之后。而处君命而得当焉耳。公之在 皇京也。尝为 本朝忧。以焦易筮之。得血流漂杵之词。无何而变报至。何其异哉。然公岂以巧数异术求于神者哉。我之道苟可以合于人。亦可以通于神明。传曰。清明在躬。志气如神。其诚之谓乎。嗟乎。当时之隽臣杰士。今无有存者。而顾 国家削。辱视又甚焉。彼光灵暳神。烨然于天门赫戏之顷者。有时顾神州而眷本国。徘徊踖踧。当复作何如怀也。悲夫。公之勋纪在盟府。而独易名之赐久阙。公之适孙莚延甫氏。单心乞状于前太学士白阁姜公。状成则上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67L 页
于太常而得施行焉。我 肃宗纯孝王四十三年丁酉也。越二年己亥。延谥如礼。延甫氏终始亹亹于先故。阙遗如此。其亦庶几乎世其诚者矣。更乞于白阁公。倡为序诗。世之尚义者。争乐为之和。况朴忝在外裔之列哉。公之言行。在史氏非一。而朴于此不悉举。特举壬辰事为言者。此于公为大。得乎此则他可以得之云。
昭刚公内外子孙谱序
一日。朴谒完山李公于西泉第。公出示谱录三编而命之曰。此吾祖益宁君昭刚公内外子孙谱也。昭刚公四世。而为我相国文忠公。公手录昭刚内外子孙甚详。而在姓孙。又辄识其葬。册成则刊而班诸族氏。此吾谱之始也。自文忠而至不肖。则昭刚之世益广。而后生者益众且远矣。于此而不有收集而系之原谱者。将至于古人所谓路人已。此岂我文忠公之志哉。不肖用是为惧。颇加搜记。盖尝阅岁。始有成焉。其规模。一遵文忠公旧录。而亦有取于 庄宪王诸子章懿公世谱者。其详在凡例。子为我叙其终始于卷首。且命曰。子亦以外裔名在谱中。毋辞于斯役也。朴再拜受而退。谨阅其上中下三编既卒。曰噫。昭刚为
昭刚公内外子孙谱序
一日。朴谒完山李公于西泉第。公出示谱录三编而命之曰。此吾祖益宁君昭刚公内外子孙谱也。昭刚公四世。而为我相国文忠公。公手录昭刚内外子孙甚详。而在姓孙。又辄识其葬。册成则刊而班诸族氏。此吾谱之始也。自文忠而至不肖。则昭刚之世益广。而后生者益众且远矣。于此而不有收集而系之原谱者。将至于古人所谓路人已。此岂我文忠公之志哉。不肖用是为惧。颇加搜记。盖尝阅岁。始有成焉。其规模。一遵文忠公旧录。而亦有取于 庄宪王诸子章懿公世谱者。其详在凡例。子为我叙其终始于卷首。且命曰。子亦以外裔名在谱中。毋辞于斯役也。朴再拜受而退。谨阅其上中下三编既卒。曰噫。昭刚为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68H 页
我 献陵王子。谱必以昭刚始者。固已不失于大传别子为祖之义。而加详于姓孙而必记其葬处。则欧阳氏吉州谱是已。若夫外亲之不拘代数。虽似取越于谱家谨严之例。而苟求周礼睦姻之教。则亦庶几矣。况如小子之忝列外裔者。代远而属疏。不如是。顾何由而溯知其为自出哉。凡此数者。可以见文忠公暨我公两世前后用心之勤。而即又取其谱末刊附秀泉君以下遗事行录。及淑善翁主以下坟山图。文忠公手书先茔立议三道。墓田券记一道。以及文忠公影堂基址祭田。巨细悉载无遗。苟非一心陪奉于追远向先之道。则其凡百精密。分豪无憾。类未必至于是也。嗟乎。昭刚四世而有文忠以创始之。又四世而有我公以承述之。数编之内。俨然成旧家典章。不止系派区录之常而已。则斯谱也。岂亶为公家之堂搆哉。虽推之而为教于世。俾士大夫世族。即之以观法焉。又无不可。小子所以反复感叹而不能自已者也。小子于公。为六世通家生。周旋轩屏。实自童髫。窃尝见公于居家日用。在言行则敦本当实。在文墨则裒书补漏。未尝为闲好无益事。而至于先世阙遗。尤汲汲常如不及。公之道盖如是也。观于斯谱。亦可以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68L 页
得之云。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晋山姜朴子淳甫著)
记
泽山斋记
天地万物。皆有相感之道。物相感则通。故君臣相感则君臣之道通。上下相感则上下之道通。通然后天下之百千万事。始可得以理也。虽然。天地圣人感之以无心。众人感之以有心。上违道以干誉于下。下违道以求说于上。此皆有心者也。故疏易之咸者。曰去心为咸。咸者无心之感也。日余假守于咸。顾名而思之。尤有感于无心之义。凡所以治人而临下者。必以是求之。而终不得其道焉。则辄书泽山二字。扁之于所居之斋。盖取诸咸之大义而以为之志也。且邑居海山之间。正伊川所谓水润土燥而有受者。于乎。均是人也。君子观之而有得。百姓日用而不知。此无他。不求其所以观之之术焉尔。余疲病。不乐居官。方谋解归。继余而居是斋者。繇扁而求之。则渐润通彻。庶几其有得于无心之道矣。噫。咸有皆义。此非余所可独私者。故于是乎书。
肯思亭记
记余于童子时。寓居西湖。日游于湖上之阜。阜自喜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晋山姜朴子淳甫著)
记
泽山斋记
天地万物。皆有相感之道。物相感则通。故君臣相感则君臣之道通。上下相感则上下之道通。通然后天下之百千万事。始可得以理也。虽然。天地圣人感之以无心。众人感之以有心。上违道以干誉于下。下违道以求说于上。此皆有心者也。故疏易之咸者。曰去心为咸。咸者无心之感也。日余假守于咸。顾名而思之。尤有感于无心之义。凡所以治人而临下者。必以是求之。而终不得其道焉。则辄书泽山二字。扁之于所居之斋。盖取诸咸之大义而以为之志也。且邑居海山之间。正伊川所谓水润土燥而有受者。于乎。均是人也。君子观之而有得。百姓日用而不知。此无他。不求其所以观之之术焉尔。余疲病。不乐居官。方谋解归。继余而居是斋者。繇扁而求之。则渐润通彻。庶几其有得于无心之道矣。噫。咸有皆义。此非余所可独私者。故于是乎书。
肯思亭记
记余于童子时。寓居西湖。日游于湖上之阜。阜自喜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69H 页
雨亭小迤而南。弥高而弥近。湖有颓戺废础。䵝没于茀草荒烟之中。而隐然可见者。父老相传以为申氏亭旧址。亭废且百年。余徘徊眄顾。怅然有丘墟之感。而时尚騃少。不知申氏之为何人也。往年秋。戚叔进士申君延甫氏。治亭于西湖。告余曰。吾先祖之旧址也。子亦在外裔。盍来一见。余亟往焉。则父老之相传以为申氏亭者。即此也。向之荒墟茀草。俨然为新构园亭。阶础之间。犹有可以约略识认于童子时所目者。嗟乎。物之废兴。人事之往复。有如是矣。既以是语申君。问亭名之谓何。则曰肯思。其义在书之周书。盖成王图存宁王之大业。以作室为喻。故曰肯堂。曰肯构者。有以也。今以区区数椽之修而据此名。不已重乎。噫。君之先祖平城府院君忠景公。佐我 穆陵。郁然为中兴名臣。壬辰之功。宜可与郑大夫昆寿同传。而当时中朝人士之目以为申包胥者。公又在郑大夫之先。则岂不诚赫然哉。其危苦之行。忠勚之节。不直为我东方秘册盟府之纪而已。中朝太史氏亦必书诸策。以永垂于无穷。而惟是后属衰微。家故湮翳。易名盖阙焉。君用是为惧。奔走考问于先辈之能言故事者。兼采银台日录及野史子集。且得公手笔日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69L 页
记四册于宗人家。合辑补弊。录成公行状一通。始乞谥于太常。得谥如法。既又殚家力。行延谥之礼。又遍乞学士大夫以歌咏其事。诗成则合而藏诸庙。今又修其旧亭。以起其百年之废。凡先故阙遗。至此而槩无不举焉。则于所谓肯构之义。庶几其无愧乎。而犹不曰思乎。思者。欲其如是之谓。盖勉之也。非苟曰我已能之也。然亦言其大。则若周书之图存旧业是已。今君之所黾俛而兴修者。非不勤且美矣。而犹非其至者。幸吾君之因是而益进之也。诗曰。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记曰。反始复古。不忘其所由生。夫士大夫世族。其始莫不由祖先劬德累仁以成其门户。而不数传而倾覆者皆是。岂不以子孙荒悖。罔念其所由生而然也与。噫。君忠景公之世适也。宜念乃祖勤劬焘覆之业。而图所以存之。象法其行而章述其事。苟毋以一二所已能者为自足。而亹亹于其所未至。则亲戚乡党。举将咨嗟称愿。以为忠景公有孙。夫然后吾知其永有辞于名亭之义尔。君其勉乎哉。遂书之以为肯思亭记。
参判贞武公崔公震立神道碑后记
呜乎。是为我 长陵丙子死义臣贞武公崔公震立
参判贞武公崔公震立神道碑后记
呜乎。是为我 长陵丙子死义臣贞武公崔公震立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70H 页
之碑也。公之死远且百年。而至今凛然有生气。余尝路驹城。过所谓险川者。父老尚或有指言崔将军死处。嗟乎。其烈义何可胜道哉。然若是而死。岂公之所欲也。向公不得专阃寄。仅处以偏伍末将。固任人者失之矣。而顾老之而易他将。则主将又失之。不然。使公得专兵当一面。其出奇见功。若壬辰鸡渊蓖山之为。不可知。岂特以徒死立名如今也。彼主众寡强弱而为言者。甚矣其不知公也。向者鸡渊蓖山之役。公岂用多力而胜哉。虽然。公得以当死死。公无憾矣。亦 国家之所以报公者。有大司马之 赠。有太常易名之 惠。有录廉之褒。有 锡祭之荣。有门闾棹楔之 宠。有乡祠 赐号之命。则于崇终隐卒之义。亦无憾矣。抑世之立言君子。所以状公德者。有漫浪黄公㦿之状纪。有龙洲赵先生之神道碑。铭即此碑也。馀亦多闻人达士之所识述。其又无憾矣夫。公长身而仪容魁伟。美须髯云。碑久未刻。尝属竹南吴尚书书。不果书。今公之曾孙宣基。具石请余书。亦请碑后纪。余顾匪其人。而徒慕公深。故忘僭而如其请。宣基祖东说。而为国桓之子云。
砥平尹氏夫妇孝烈旌褒记
砥平尹氏夫妇孝烈旌褒记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70L 页
自古忠臣孝子贤夫哲妇之见于世者。大抵其人多在不幸。盖其人之可见。固亦非一日。特人之见之。类在其不幸焉耳。然自世衰而俗降。民志之不厚久矣。人伦日用之间。其特行异义。往往旷世而廑见。苟并世矣。远或异国。近亦异方。落落而不可为党。嗟乎其希矣。是可以多得之哉。我 肃宗之世。砥平有尹氏天佐者。其人孝子也。与其妻吴。居峡为农。力养其亲。顾家匮区僻。而甘毳与贵富等。乡里固善之。然犹不之甚异也。及乙未。其父遘疠而亟。尹氏尤尽心进药。不应则祷。祷不获则斫指。盖无所不用其极。及丧。以毁病。廑踰葬而卒以死。其死之日。其妻吴睹其病之不可。以更日先饮药自决。遂得同日死。其乡里之人士。遂相与叹异。合辞而闻之 朝。尹氏得 赠户曹郎。其妻吴得旌于其闾。则今 上即位之五年己酉也。夫为人子。左右朝夕。竭力诚养。使其亲安适衣食。而不知其何所为人妇。从夫无违。操作井臼。以顺事其舅姑。以宜其亲戚邻里乡党。诚贤矣。然处常则虽贤无所见异。必不幸而离悯遘凶。灭性殉身。若尹氏夫妇。然后人始惊动称异之。得大章见于世。其实其行之特绝。固自于其常昔。非始幸成于灭性殉身之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71H 页
日也。向使砥平之人。知尹氏吴氏之贤于其蚤。闻之不待其不幸。而 朝家之所以奖其人。亦不在其死而在其生。则尤岂不为治世之劝哉。然此特自世而言耳。在其人则自尽其所当为而已。初非以是而要之于乡国者也。呜乎。彼特行异义。旷世而廑见。则千百岁一有之矣。并世而异国异方。则千万里一有之矣。以千百岁之久。千万里之旷。顾何所不有。而廑得一人于其间。斯可谓罕贵矣。而今于一室之内。一日之中。丈夫死父。妇人死夫。齐体并命。毕义于衽席之上。使人见之。类若人人可能。殆不知其事之为罕贵。而就一世而求之。亦更无其人矣。何其异哉。善乎魏徵之言曰。愿为良臣。不愿为忠臣。夫人之生世也。处常而显名。为可荣。遇变而见节。为不祥。为人臣。为人子。为人妇妾。皆然也。今以尹氏夫妇言之。其心岂不欲为生全之孝。偕老之好。而必去此而取彼。则其亦不幸甚矣。王官之 赠。棹楔之旌。岂其心之所欲哉。而乡人之必以是闻于 上。上之必以是表奖之亹亹者。其亦重民彝也。树世教也。岂其有私乎尹氏哉。尹氏。执义衡彦之孙。吴则翰林梦阳之后云。遂书之为砥平尹氏孝烈旌褒记。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71L 页
李淑人世寿图记
完成君忘窝李公。以其外先李淑人世寿图示朴而命之曰。余尝以是图。谒君之外祖松坡李先生于汉上之郊居。请一言识其事。先生盖诺之。而不幸不及属笔而先生下世。嗟乎今已三十有一年矣。文苑长德。更无在者。无所于为请。惟君于李先生。外孙也。老夫敢以是托之。朴垂涕再拜。而受之。按图。淑人我 献陵第二适子孝宁大君靖孝公之七世孙也。靖孝公厥。享年九十有三岁。五世而为府尹楫。六世而为都正禹宾。连父子大耋。于淑人为大父父也。淑人生于万历甲戌。归监察徐公弼华。 孝庙己亥卒。得年为八十六岁。监察公亦七十一岁。其长子 赠承旨重民之配姜夫人。九十一岁。其中子 赠判书顺民。八十一岁。配朴夫人八十三岁。其季子正民之配沈孺人。七十八岁。重民之子府使来远。七十一岁。顺民之子同中枢来益。九十一岁。配姜夫人。七十八岁。正民之子来鼎。七十六岁。此则其丈夫子与丈夫子之子然也。亦言其女子子。则其第二女贞夫人。八十三岁。归赠参判李公守约。即梧里相国之适孙也。参判公亦七十九岁。其子 赠参议象贤。七十一岁。配朴
完成君忘窝李公。以其外先李淑人世寿图示朴而命之曰。余尝以是图。谒君之外祖松坡李先生于汉上之郊居。请一言识其事。先生盖诺之。而不幸不及属笔而先生下世。嗟乎今已三十有一年矣。文苑长德。更无在者。无所于为请。惟君于李先生。外孙也。老夫敢以是托之。朴垂涕再拜。而受之。按图。淑人我 献陵第二适子孝宁大君靖孝公之七世孙也。靖孝公厥。享年九十有三岁。五世而为府尹楫。六世而为都正禹宾。连父子大耋。于淑人为大父父也。淑人生于万历甲戌。归监察徐公弼华。 孝庙己亥卒。得年为八十六岁。监察公亦七十一岁。其长子 赠承旨重民之配姜夫人。九十一岁。其中子 赠判书顺民。八十一岁。配朴夫人八十三岁。其季子正民之配沈孺人。七十八岁。重民之子府使来远。七十一岁。顺民之子同中枢来益。九十一岁。配姜夫人。七十八岁。正民之子来鼎。七十六岁。此则其丈夫子与丈夫子之子然也。亦言其女子子。则其第二女贞夫人。八十三岁。归赠参判李公守约。即梧里相国之适孙也。参判公亦七十九岁。其子 赠参议象贤。七十一岁。配朴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72H 页
夫人。八十岁。其子之子完成君存道。时方八十一岁。无𧏮。即忘窝公也。配权夫人亦七十七岁。第三女。归寝郎吕孝周。九十四岁。第四女。归 赠参判韩耇。九十一岁。其子清兴君载衡。八十五岁。独长女归宋氏者无年。而其孙国梁,国柱。皆踰七十方在世。噫。希矣世未之有也。由淑人以上。既重世大年。至淑人之身。而亦既与君子偕老。享有大耋。由淑人以下三世。得年者亦十九人。非繇服食诡秘之传。而得尽室黄耇。以遍于众裔如此。尤可异也。图不主徐氏而主淑人者。以徐氏之先无特寿也。由淑人上下为六世之寿。而溯而本之于靖孝公。噫。朴亦于靖孝公外裔也。维靖孝公至德迥行。积而为福物善祥。延衍于后人。至于今外内万子孙。冠冕一国。奭赫昌炽。盖无不备也。然苟言其以寿闻者。世当归之于淑人家云。嗟乎。自古事之传在人。非其人。虽言之不传。虽传之不远。向者不幸。而不克获言于我王父以章世而垂后。卒之使如朴不类者为之役。斯可恨也。忘窝公其宗。自咸川公子至于公。为六世之寿。其外先。自淑人之大父而至于公。亦为六世之寿。斯亦异矣。并记之。
杏阳小记
杏阳小记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72L 页
广州退村。有杏阳里。父老传以为丽末王,白两尚书。当国家颠覆。相与退居于此。接屋为邻。种杏数百株。退村杏阳之名。以此也。至今其里多杏。月朔。必登前岭。北望痛哭。后人亦指其处为望主岭。嗟乎。忠臣志士。不以国存亡异其心如此。其义可悲。惜乎其名湮没不传也。杏阳东十馀里杨根。有洗耳亭。又少东江上。有王忠里。差南有归农浦。亦皆前朝遗老之所居。其人皆不传。归农浦。后变为九云浦。方音之讹也。吾友李来初。买其地为小墅。今亦死废矣。令人望之伤心。壬子腊月。书于杏阳村舍。
曹员外画帖小记
有马在柳下。白而尾鬣一道通黑如界。骆黑唇駩也。黑肝黑臆。于谱无徵。不可名。而盖马之骏者。举首若望若欲鸣。四足左前而右后。若欲行。两耳白而竦。若惊若怒。无辔勒羁衔鞍鞯。余爱其不受人之钳络而自在于旷原礼草之间。然细观之。昂昂有万里之意。不可止也。
老树出石上。欲卧行而复立直上。有人衣冠古素。就树卧立其交。而倚按之若几然。延首下视。视甚专。盖树下有两崖。两崖之间。层瀑滃沸可观。人之下视在
曹员外画帖小记
有马在柳下。白而尾鬣一道通黑如界。骆黑唇駩也。黑肝黑臆。于谱无徵。不可名。而盖马之骏者。举首若望若欲鸣。四足左前而右后。若欲行。两耳白而竦。若惊若怒。无辔勒羁衔鞍鞯。余爱其不受人之钳络而自在于旷原礼草之间。然细观之。昂昂有万里之意。不可止也。
老树出石上。欲卧行而复立直上。有人衣冠古素。就树卧立其交。而倚按之若几然。延首下视。视甚专。盖树下有两崖。两崖之间。层瀑滃沸可观。人之下视在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73H 页
是也。其容若闭。其神若逝。其心若莫际焉。亡其因瀑而别有所寄意者耶。何其视之深远也。
有山后高而前低。其间林樾翳然。茅屋二三。隐见于林樾之间。或半露见窗棂。或屋之危。仅见简薄。幽静若无焉。岂隐者之所居欤。有舟从后山出。舟半出半不出。帆亦如之。若山衔焉者。若舟悬焉者。盖其下水也。远见烟云杳冥之际。有山离列如眉。山下二帆仅可辨。亦其下水也。
有小草亭在二树下。石上石下。溪水渺漫。亭之左。群山耸叠苍翠。隐隐相映。有瀑自山而出。入于溪。噫。彼从桥携杖而独来者。为主人耶客耶。主人也。吾愿为之客。苟客也。吾愿为之主。
松下老僧衣缁衣。露首跣足。厖眉深目而髯鬅然。立右膝。右手加于上。左膝而手又加。梵夹而开之。于时白月低映松树之间。其容盖若有深思者。岂于梵谛。有未所顿解打禅入思故然欤。噫。儒释为道虽异。而其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同也。今之世学荒。少力思者。余于僧。深有所感焉。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晋山姜朴子淳甫著)
说
墙说
有山后高而前低。其间林樾翳然。茅屋二三。隐见于林樾之间。或半露见窗棂。或屋之危。仅见简薄。幽静若无焉。岂隐者之所居欤。有舟从后山出。舟半出半不出。帆亦如之。若山衔焉者。若舟悬焉者。盖其下水也。远见烟云杳冥之际。有山离列如眉。山下二帆仅可辨。亦其下水也。
有小草亭在二树下。石上石下。溪水渺漫。亭之左。群山耸叠苍翠。隐隐相映。有瀑自山而出。入于溪。噫。彼从桥携杖而独来者。为主人耶客耶。主人也。吾愿为之客。苟客也。吾愿为之主。
松下老僧衣缁衣。露首跣足。厖眉深目而髯鬅然。立右膝。右手加于上。左膝而手又加。梵夹而开之。于时白月低映松树之间。其容盖若有深思者。岂于梵谛。有未所顿解打禅入思故然欤。噫。儒释为道虽异。而其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同也。今之世学荒。少力思者。余于僧。深有所感焉。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晋山姜朴子淳甫著)
说
墙说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73L 页
余与子云兄及思卿。同居一巷。密迩晨夕。凡家中大小功务。无不通知而互得。今年春夏久乾。三家皆修垣墙。余则命奴治之。一未尝身莅。数日而役讫。思卿视余稍力。而亦苟然也。顾云兄则日坐墙所。自规绳治基。至厝一石。累一土。皆亲自指授。夜则隐规明日之所为。辄未明而起。呼号童仆以赴事。不足则醵闲手收里儿以用其力。所工微有不中意。则虽至累尺。必毁而改之无惜也。日作不过咫寸。类若怠焉者。间必停作。屡日若弃焉者。须泥沙瓦石之坚凝而复役。若往而复焉者。如是几一月。盖竭精神志虑而后成。吾洞素多人友。往往以投壶樽酒相会。当夏尤数会。云兄之所尝乐也。而自为墙。敛迹不一至。见邀则谢以有事。余与思卿心怪而笑之。且惭之曰。我使奴为之。亦已苟完矣。何自苦乃尔也。及大雨水。余墙先圮。思卿次之。独云兄家得全。其陾陾而甓甓者固自如也。余然后叹曰。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全。而常至于坏废者。以狃于姑息媮惰。不用力于其始也。故勤力而得者。见功长。用心而成者。收效远。岂惟墙为然哉。且人情莫不喜同而恶异。醉者讥醒。卧者咎坐。非醉愈于醒而卧贤于坐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74H 页
也。惟其异于己也。方云兄之从事于墙也。为吾与思卿者。勿以区区而忽之。用其术一如其所规为。则见功何遽在其下。而不但不能然。从而窃窃然笑之。至怒而訾之。惟恐其不己若。何其惑哉。或曰。畴昔之水。廧壁之全者。岂独子云哉。若二子之见圮。特偶然耳。余对曰。安平之战。得全者岂无人哉。而必举田单为言者。以其铁笼收功也。周单子之世。诸侯之当败者。奚暇一二数。而必举陈为言者。以道秽而川泽不陂梁。其政怠故也。今若子之言。陈之败为适然。而田单之得全。不为功也。何以劝之哉。遂书之以为后戒。
李来初二子字说
李来初二子。长彦秀。季彦忠。来初属余字之。余敢问其所以名之义。来初曰。噫我后人。惟荒坠我秀泉,文忠二祖之遗绪是惧。必以是二字名吾子者。家大人之命也。余作曰。善哉名乎。诗曰。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记曰。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善哉名乎。然徒有其名。而不能通知二祖劬躬之本而思所以象法焉。则岂贤祖贤父殷勤予名之意哉。余尝因秋江之言。而妄有得于秀泉公者。公盖善于用晦者也。秋江尝称公曰。为德先内而后外。此公之晦之于行也。为学。
李来初二子字说
李来初二子。长彦秀。季彦忠。来初属余字之。余敢问其所以名之义。来初曰。噫我后人。惟荒坠我秀泉,文忠二祖之遗绪是惧。必以是二字名吾子者。家大人之命也。余作曰。善哉名乎。诗曰。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记曰。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善哉名乎。然徒有其名。而不能通知二祖劬躬之本而思所以象法焉。则岂贤祖贤父殷勤予名之意哉。余尝因秋江之言。而妄有得于秀泉公者。公盖善于用晦者也。秋江尝称公曰。为德先内而后外。此公之晦之于行也。为学。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74L 页
先理而后文。此公之晦之于文也。又曰。济世经略之材。蕴而归之于小技。此公之晦之于琴也。惟其用晦也如是。故当燕山戊甲之际。周旋于寒暄,秋江之间。而祸患不及而令闻无穷焉。若文忠相国。功烈在社稷。德业垂简册。煌耀宏伟。想之若不可围范。而苟求其所以致此。则亦贞而已。嗟乎。贞则正。正则一。一故之所事而无不尽分焉。易曰。贞固足以干事。非相国之谓乎。此皆后人之不可不知。而亦不可不俛焉而有及者也。余故字彦秀曰遵晦。彦忠曰承贞。二子勉之。毋隳尔二祖之业。抑又有一言。秀者。英华章发之谓也。不以晦用之。吾惧其终于无实也。忠者。尽己之谓也。不以贞居之。吾惧其终于不诚也。勉乎哉二子。用晦则无悔。居贞则利行。
儿子必诗名说
子生。父必有愿。愿固非一。而无过于愿为善。善固非一。而无过于善为子。此余所以名汝之意也。东汉明帝时。有姜诗者。其人大孝。有泉涌鱼出之异。人谓泉涌鱼出由其妻庞。非诗也。诚是矣。然臣之贤。君为之先。子之善。父为之劝。妻之德。夫为之倡。今泉涌鱼出。致之固自庞。而倡之实在于诗。诗诚大孝哉。故名汝
儿子必诗名说
子生。父必有愿。愿固非一。而无过于愿为善。善固非一。而无过于善为子。此余所以名汝之意也。东汉明帝时。有姜诗者。其人大孝。有泉涌鱼出之异。人谓泉涌鱼出由其妻庞。非诗也。诚是矣。然臣之贤。君为之先。子之善。父为之劝。妻之德。夫为之倡。今泉涌鱼出。致之固自庞。而倡之实在于诗。诗诚大孝哉。故名汝
菊圃先生集卷之八 第 175H 页
曰必诗。字敦孝。愿之也。愿其善为子如诗也。古人之善为子不独诗。必以诗愿之者。名法以类之义也。汝其志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