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x 页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书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06H 页
上木斋书(李先生森焕号木斋〇乙卯秋在金井)
年前杖屦之至京也。每悤遽未尝一倾胸中之蕴。以引发大君子地负海涵之藏。常以为恨。今玆旅宦适在此方。其距仁里不过数舍。始可以得造门屏。以听不倦之诲。素怀良足慰满。近日事想已略闻其梗概。满目戈鋋。都凑少陵身上。毕竟使回澜障川之手。颠倒如彼。殊可叹惜。虽然圣教隆重。至许以横渠之徒。使斯世得如横渠者而为之模楷。斯亦足矣。第吾党衰迟散落。无复十数年前光景。苟非鸿工钜儒毅然自任以斯文之重。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利害。勇往直前。以尽兴起之方。则尚安能鼓舞于委靡之馀。得以树克复之勋乎。惟我星湖夫子以天挺英豪之才。生于道丧教弛之后。得以私淑于晦退。经之以心性之学。纬之以经济之业。著书累百馀编。以嘉惠后学。其同堂适传及门高弟。盖莫不彬彬郁郁继往开来。而又其后进少年如某某诸友。蔚然兴起。焕然可观。往在戊戌己亥之间。京洛游谈之士。恭趋长楫(一作揖)。摄以威仪。俨然有三代气象。是谁之力。皆星翁为之拓基址立门户。以中兴斯道。而树万世不拔之业也。前后 圣教勤勤恳恳。以崇正学。为辟异端之本。苟有待文王而兴者。将奋然自作于无根没源之地。而况游星翁之门。而闻星翁之风者哉。尝与李兄语及此事。而世道偏陂。标榜都危。皇路崎岖。不异山蹊。宁汨没淟涊。内修房闼之行。而不欲倡率同志。皦然自表于万目之所共瞻者。顾其志良亦戚耳。今也不然。闇然韬晦。自靖其义。则每有事端。辄欲涴辱明哲保身之义。未知何如而为得也。今洛中士友亦有沈士润黄耳叟诸公树立。皆卓然不群。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06L 页
如门下诚宜表准一世。以为人先。不应谦让卑牧。以孤众人之望也。如何如何。星翁文集之役。间与李兄相议否。此终是上京后事。姑不敢罄暴平日之所商量也。或约会于近地萧寺之中。则尤足淹留而陪欢也。令侄虞成夙知其博识广闻。无与为匹。得与之合席。则益是圆满事也。
上木斋书
日者得造门屏。仰瞻德容。诲言温谆。有足感发。归而未释于怀也。第因礼山伏闻慎节尚未瘳复。此必老人元气终逊少壮。而所供皆疏粝故也。唯服人蔘数钱。自当有效。如可求者。邮俸虽贫。无贻长者忧也。其日历游龙凤寺。日前又上乌栖绝顶。宿天井庵而还。此非赏秋之意也。然龙凤荒陋。不堪住接。天井绝高。艰于登陟。唯内院一刹差似稳藉。距此二十里。距仁里六十里。须于康复之后。与虞成诸人。携家礼疾书及他要紧书役。直到兰若。送僧相报如何。即纸墨粮候(一作糇)之费。当即辨备也。
上木斋书
圣渊李丈袖传下书。诲迪千言。感镂在中。宜即修复。而始缘巡营有事。往复酬应。无暇及他。比又远近客子逐日棼扰。供具日数十。作一逆旅主人。未遑点检。至今旷然置之相忘之域。亏分不小。悚仄万万。校书之役。若是迁就。此将奈何。僧寮之会。想以张大为念。良然良然。第人情之欣耸乐赴。莫如萧寺。始内院之约。愿从者极多。而至于造门相役。辄有推阻。盖于学问上真味。未及如刍豢之悦口。而栖寺攻业。自来惯习。负笈从师。反若生涩。此事若果持难。即中间计虑。都归閒商。将如何为之也。近闻内院之僧。皆患疥疮。居接非可论。闻礼山石庵寺居僧三十馀人。有二房皆萧洒精敞。距此虽稍远。其于数三士友。甚是便近。且于李兄匪所至近。而距仁里亦不过五十里。幸加商量。如果合意。以今廿四五间。约日下示如何。老人当寒栖屑虽可闷。玆是斯文大事。不如是。无以振发成就也。深思勇决。以副区区之望。
上木斋书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07H 页
向来校书之会。归而思之。何其盛也。归而疾病缠绵。至今阙然不一请起居。罪不容赦矣。镛自承良诲。觉半生缴绕。都与自己心身无涉。诚欲务去气质之病。力图本源之养。而性本躁暴。习又鄙悖。待人接物之际。本色频绽。虽欲厌然而掩之。亦自不易也。昨李兄有所报。为之一笑。凡天下万事。欲使不悦我者。纯然赞叹而后。方始举措。则是毕世而不能动一指也。彼虽蜚言虚喝。不足深虑。况所传闻。多不近理。其实传之者即造之者。徐当自起而自灭。不足挂在心头也。恐其不赴者扇是语。要自智耳。
上木斋书
答教六条。谨已一一览读。剖析细密。精义具见。今若推演起疑。穷事变而触类旁通。庶大有裨益也。幅巾条罪人二字恐碍眼。今但云上古贱者不得冠饰无妨耶。关雎章义。来教诚合古文以古俗看之法。然止称关雎。则恐是这一诗当之。不可以周南全什总括而归之也。仪礼奏乐。二南诸诗。各以本章之名编入。而首章之总领全仆。古无可据。未知于此别有看取者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近儒多谓乐调即然。然荇菜流芼。本为祭祀之用。则哀而不伤一段。不至至刊落。未知如何。
上木斋书
伽倻赏雪之约。遂为北来一纸所误。在途中西指峰群。缥缈在烟云间。窃自以为未了案在阿那边也。到社村留数行书告别。间已经览否。说而不绎之罪。无所逃也。入都已数日。念养拙端居。不以物累婴心。而唯勉勉求古人所乐。则终是埃𡏖中大有不便。因而随波洄潏。同流合污。以苟延时日。则自顾自念。可惜可耻。今意实欲卖此明礼坊屋子。就苕川筑小亭。买薄田一区。挈妻孥往依之。徜徉水月。咀嚼经史。以毕此馀光。而亦惶惧不敢遽决。此心狐疑。恐荏苒之顷。复落尘网。遂不免没头没尾。而终不克遂此初服耳。如西岩讲学。千古一有。未易更得。而一散之后。便漠然相忘。则向来欢会。亦一儿戏。诵读之间。有些疑晦。思想之际。有或觉悟。便以书牍互相问难。以求磨濯之益。兼令千里对面。此是万万不可少者。若逢诸益。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07L 页
须以是勉旃。得使卤莽滚汨者。时有提撕警发之功如何。
答李罗州(寅燮)
来教云这务新奇之病。由不能笃信程朱。此举世之方且窃议。而不肯直说者也。蒙此无隐之教。即毋论其情实之然不然。已不胜感镂在中矣。虽然镛何敢不笃信程朱耶。但于心性理气之说。昧昧然未尝意留。然间以课讲之故。得潜心䌷绎于经传训诂之间。亦可以窃观夫天地之大。日月之明。而至其义理精微之毫分缕析者。诚不禁心悦而诚服。手舞而足蹈。宁有一毫然疑之萌于心者乎。往在幼眇时。果以謏浅之见。或得明末诸儒抉摘字句之间者。沾沾然自喜。而及其识趣渐长。涉猎稍广。则此个意思。日以消落。而始能确然无疑于溯本探源之际。即其沾沾然自喜者。皆由于少(一作所)见多怪。而曾不能入宫墙一步。而窥宗庙百官之盛者也。世称毛奇龄诋斥朱子之说。语虽乖悖。理或明的。镛亦尝比观而照勘矣。盖其学术专袭于汉儒纤(一作谶)纬之馀。而杂引其赝书荒怪之谈。人见其考据之博。惊怯丧胆而云然也。细细查栉则枘凿相戾。疮疣百出。如宠光之解以龙光。未读左传者也。柏舟之讥以雌雄。未见家语者也。况其曼殊传连厢词等作。无异倡优下贱。大非儒者气象。而其从曾祖即王阳明之亲徒。故传其心法。而为此丑正之论也。知此而后益信朱子为天地四时。而藐然顾笑于蚍蜉之撼树也。至于格君安民之苦心血诚。亦镛之所尝反覆咏叹而不能已者。今门下言之。益不胜犁然而会心也。
答方山李(道溟)
镛自弱冠之初。已知人生世间。本有当行之则。当慥慥焉孜孜焉。如渴饮而饥食。冬裘而夏葛者。往在幼年。未尝不留意检摄。而立志不固。私欲未制。淟涊懈怠。如土委地。大本不立。信义未孚。狼狈身名。如羊触藩。自顾悼叹。何嗟及矣。即世之所以訾毁我者。固未必得其情实。然中年失路。冥擿(一作谪)崎岖。不可谓无其失也。大抵学问。固是本分内事。若不得其方而一有差谬于毫发几微之际。则其敝毕竟至于滔天烈泽之祸。而反不如循俗取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08H 页
进。终于昏昧者之为无弊。斯固懔然以寒心者也。夫以孔子之圣。而有七十子之笃信。则其规矩绳墨之寸寸仿效。宁有一毫差错。而游夏数传。权谋机诈之徒。乃或接迹于门墙。斯可以知其危矣。镛方且拳拳请学之不暇。尚安敢妄议于阃奥之外。而狂言圣择。或者有概于翕受之量乎。大抵谦之一字。即万善之所宅。然开物成务之业。不得不有发扬传宣之功。君子之所贵乎涵养。将以需用于施措也。此盖通动静具体用。焕然为成己成物之用者也。窃观足下谦挹太过。含蓄太深。有若于引发之功。都无点检。此恐有未尽分处。方今正学衰熄。俗论胶固。程朱遗脉。晦退坠绪。漠然付之于瓜哇佛齐之外。于斯时也。如足下者又欲独善其身。斯文大事。竟谁担负。且尊德性道问学。不可偏废。陆象山平生勉勉于尊德性一事。而以考亭夫子大眼目。照破其心术之微。则直谓之葱岭气味。此尤可畏之甚者。窃愿足下深察乎本末之全。而勇作于成物之切(一作功)。则吾党之福也。示踰(一作喻)明明德一节甚善。然治国平天下二章。皆以孝弟慈说起。则明明德一句。实又百行之所由出。此又不可不知也。
答方山
山深日短。校役过期。归骑悤悤。不能历叩门屏。久而耿结弥深。向者君实袖传不(一作下)札。深以为慰。学问之为世所憎恶久矣。端居深念。良心微见。及至对人接物。辄欲求媚取容。遇农说农。遇贾说贾。率未免弃己而殉物。诚平生痼疾。今足下之言。皆磊落轩昂。有万夫难夺之气。斯足以鼓群萌而苏众萎。不其幸欤。(以下尊德性说删。)但来教煞有说不去处。盖近日駮杂之病。即其自驳而自杂耳。异哉。一种风气。靡然布地。东西南北。混然投合。亦何尝有由而然耶。道岸极天。梯级有差。或我有见未到处。亦当钻之仰之焉已矣。农夫岂为稂莠废其播种哉。但后世学者。或因言论见解之偶有不合。始相讲确。终或携贰者甚多。足下之言。实令人拳拳也。然后生末学。见道不明。择善不精。但当提撕诱掖。咸归于大中至正之域。不宜掉头闭眼。拒人而思独善也。君子和而不同。岂可先设畦畛。使物我互见哉。爱慕之极。辄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08L 页
贡愚诚。僭妄多矣。
与北溪尹进士(就协)
世固有乐善之君子。然其敝也。或绌古务新。穿经凿典。缴绕于名物训故(一作诂)之间。或弃智取容。揭箴挂图。矫饰于起居揖让之节。彼妄而婴世。此鄙而欺己。二者均之非实践。下此者惟名场利窟。虽有有志者。将谁与归。向到礼山。适木斋李公携数三士友。在山寺校师门遗书。镛亦往从焉。时值早雪。西南峰峦。森秀尊严。日夕瞻眺。意想忽忽走北溪上去。古人之听蝉怀高风。无亦类是耶。左明者不知何许人。苦彼毁谤。诚欲一见其面皮。以博异观。闻有约到石门。令暂过驿楼无妨。吾辈虽位至公孤。亦布衣者流耳。
与申汝鲁
湖亭邂逅交契。遂无老少。乌山龙渊。跌宕笑敖。自以为平生适意事。间缘病蛰。中台赏雪之约。未免荏苒违背。惟岁时竹里之饮。良有心上经营。孰意 圣恩浩荡。得不至经年湖海之上耶。今谓之以此易彼则诈也。一念挂碍。若有未了之债耳。且近日习俗。易令涵养无素者。渐至坏了天和。端居养拙。渐得古人髣髴。则城市中大逊湖海。是可忧耳。
答李文达
叠雪未融。万山辽落。群居欢笑之馀。益怆悢不自堪。意外得手书。纚纚语相续。如更促漆(一作膝)。慰沃深矣。第来教中称许极多过情。上段百有馀言。字字失实。读之殊觖望。昔在十年前。与京里诸友。讲学论道。甲者满口赞扬。乙者奉身逡巡。乙者加倍诵祝。甲者应声谦让。终之数年之后。并走得失之场。卒无能卓然树立者。玆深可戒者。向在山寺。木翁缕缕叮嘱。即勉去此习。不意吾兄误犯大诫。大抵所贵乎朋友者。以有切偲磨濯之益也。箴其昏惰。当如石觜砭骨。规其过恶。当如金篦刮目。彼设有长才大德。我何为向彼道哉。矧或就流俗鄙俚之徒。过加褒誉。是将见笑于人。而与者受者殆同其律耳。大抵一边人百年穷居。书籍散止。少时准的。不越乎科举之学。故才见案头有数卷稀书。辄指为隐怪。哗然喧呶。虚名冤谤。俱由此起。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09H 页
当路子弟虽于科诗科表。有些未练。或从旁听其谈论。皆博雅该洽。大非此边人气味。平日之艰难学得。都是辽东白豕。惭愧无地。乃此边朋侪动相称道曰某也该博。嗟乎。某也何尝然乎。今正学衰熄。俗论胶固。尚赖退陶之后。复有星翁。使吾辈私淑于残编断简之中。亦足以得其门路。盖星翁之学。一生尊信朱子。故诸经疾书。皆就朱子传注。发挥而阐扬之。又如心经近思录小学家礼等疾书。专治师说。以继往训。著述虽多。都归一本。非如后世学者博而不约。盖门户极正而绳墨极严。蹊径极迩而阃奥极深。愚夫愚妇。可以率由。而亦非后生末学所能窥其涯岸者。故近日虽高年宿德。无不归身向慕。奉之为一代宗师。伟其盛矣。今来教所云陶咏品节。穷达不贰者。是何等见道之明。而择术之精也。吾辈于此。谊是同门。凡有过差。宜相规警。不宜饰辞崇誉。以取悦于一时而已也。
答李文达
贤弟病状无减。极为之悬念。山僧未必精通医理。而又侥倖其或有奇验。有此辛勤。可见友爱之笃。靡不用极之意。感叹悦服。不能已也。石菖蒲令就鸺鹠岩挑采。玆未满一担。然已竭其所有云耳。示意谨悉。事之不可已者。岂为不相悦者或有訾嗷而不得为耶。大抵习俗日下。动欲噬齧。莫如杜门息迹。勉勉于实地上践履也。
与李文达
镛蒙被 圣恩。得至京度岁。兄弟妻子会合为乐。但朋友游从之欢。却比湖中为稀阔可叹。兼之穷居静处。稍能检点身心。及至京门前车马之响。座间欢哗之谈。却令些微善根。滚汨消散。甚违素愿也。李兄间或相过否。璚雷相望之馀。今所值诚人所难堪。然临别殊无几微色见于外。甚可钦叹。
答权尧臣(夔)
向来惠书。非照例寒暄之问。感戢良深。示喻交际。深析义利之分。此士君子所当首先讲劘处。不然者。其趋向好乐。或不能得其正。而其于操履上。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09L 页
亦有大害。不可不亟察之也。况近日或有异样议论。凡属知旧诸人之稍登宰列者。辄指为富贵门庭。耻不肯过从。此其心非雅洁而然。盖有阴受憸人之旨者也。吾侪皆寒澹疏荒。虽位至公孤。特一老措大耳。苟其文章言论有可模范。如之何其不相及也。亦观其人之如何尔。来教以义利二字。秤量劈破。诚得其要矣。吾兄复有勉进者。盖才气发越而少涵蓄。经界分明而少包容。作事勇锐而少忍耐。此三者兄之气质之病有然也。其下段三少。亦镛之自道者。从玆以往。互规胥诫。力务变化之方。庶乎其有益也。近又一种议者。以为博览群书。渐有駮杂之病。易陷于好奇尚新之病。此殆不然耳。稗官小品异端杂学之书。皆在可黜。而吾儒家正经文字。如九经笺释及历代史策。如之何其废之。尝观当路子弟。其博雅该洽。多非吾辈之比。独自孤陋。将安施哉。幸吾兄涵养本源。以其馀力。务进经史之工。以副相爱之望。
与蔡而顺(弘逵)
使金井而无德邻近住。将如何为意也。虽归心似矢。不能濡滞。在道回念。亦何异骨肉之分张也。宿桑之恋。人情之所固有。时时梦想。安得不往来于濂溪渔谷之间也。伯勋伯淳辈俱无恙耶。
答蔡伯伦(叙恭)
雪里相过。既出故人厚谊。今又惠书勤挚。慰存备至。无任感戢之至。第满纸扬诩。令人汗怍。蹜恧不自堪也。设令词场(一作章)小艺。真如所示。此不过倡优下贱最卑之技。况来教极多过情。是不敏之浅陋。不若是之甚。而老兄驱之使处于下流也。宁不赧然。示喻含蓄奉盈之说。敢不感佩。但空壑涸池。未始有贮得涓滴者。虽欲发泄。无可决出者也。往年在京里。见吾兄试卷。经义文词。差欠条畅。故窃自疑之。向来留诗。既甚警绝。今来书语虽过情。文却汪洋凌厉。始知犛牛之技。拙于捕鼠也。仰呵仰呵。惠诗亦恭领厚意。顾病蛰穷居。诗思索然。未及奉和可叹。承在山房读书。不胜羡慕。时存玩索之工。无徒矻矻于句读之间也。如何如何。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10H 页
与姜仁伯(履元)
此来不得一字书。无亦疏坦之易于相忘耶。抑镛之得饱南烹。不足为阨穷而不相问耶。镛生平所愿。即徜徉山水。而又得与贤豪长者。游吟物外。南来良惬素求。罔非宠赐也。驿楼无事。时与一二士友。谈谐遣日。曩所谓尹箕焕者。所为。既得其详。而又能察其情实。诚可愕。继之以矜悯也。盖闻箕焕当日饮酒大醉。被人侮斥。忿懥猋发。转相层激。遂至于大拍胡叫。不畏天不怕地。致发这般口气。镛于醉者忿者之情。知之良熟。盖醉者忿者。方其曲热上沸。怒火旁炽也。有物触之则乱动决裂。全无分数。自己不能主张自己。天君昏垫。百体肆行。凡于他人言语。未及商量其是非曲直。唯一反之为主。故彼曰白我曰黑。彼曰东我曰西。唯折彼之锋是急是力。譬如双飞蝴蝶。忽然争上。互相超越。飙至半空。此醉者忿者之情也。方箕焕之与某友诘也。幸而某友先据胜地。不幸而箕焕不先据胜地。唯一反某友之言为务。不顾本来是非。不计日后利害。随现随激。愈发愈猛。泰山当前。瞋目不见。方其时也。凡某友所右与其所尊。箕焕将左之卑之焉已矣。譬如怒虎困熊。得木噬木。得石噬石。耳之所触。舌之所掀。勃郁澎湃。靡所顾畏。适其所值。唯某某诸公耳。即遇颜孟伊吕。亦打亦骂。此时此势。真足想像。天子呼来。当不上船。孔某盗蹠。俱成尘埃。岂区区士论所能怵哉。镛亦在京时。略闻梗概。直以为何许妄男子耳。及到此方。徐察其乡党州闾之行。则文识雅赡。号称佳士。而其尊慕于泰山乔岳。森严于义理衮钺。常为人先。未有欿者。故此乡之人。怜之惜之。如出一口。今以一时使酒之失。而作为铁案。断其平生。则无亦有伤于平恕之道耶。箕焕虽黾勉赴举。及其还也。杜门铲迹。息交自靖。镛亦尚不识面。然得其情实。不无抑郁。欲为之一暴其心于士友之间。而镛今谤毁盈世。诗所谓我躬不阅者。向人开口。必添箕焕之累。而窃想吾兄眼孔稍豁。必能转想而徐究之也。如其有犁然而会心者。转告亲知。勿复云云。箕焕早孤终鲜。只有七耋老祖父。亦人家不食之硕也。英年策名。稍欲振发。而不幸为一杯酒所误。将为知旧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10L 页
所共弃。不亦悲哉。兄亦嗜饮好胜。又或善为异谈。他日或不幸有此等过失。始当思念箕焕也。
与曹进士(翊铉〇和顺人)
镛蒙被 国恩。得避身湖海之上。深居养拙。自就心身上点检。求古人涵养之法。或得其疑似髣髴。亦足以欣然忘外慕。私计窃以为便耳。在此凡京华消息。都不入耳。所谓今丞之聋耳。第乡中儒士。有自京还者。传光州有儒生数人。移书太学。其胪列诸人。轻重深浅。皆质言不疑云。未知果有是否。彼固君子儒耶。仰(一作抑)声气之本不相入也。则越人之关弓。为不足悲也。嗟乎。异端者。天下之恶名也。言之虽容易。受之宁不苦乎。朱子斥陆九渊为禅学。然亦必讲学鹅湖。观其貌听其言。考其所存。探其所蕴。与之谈与之诗。与之起居而后。知其果禅无疑也。与之往复书牍。至累千万言。执其所为任天性弄精神。绌古肆己之罪。然后知其果禅无疑也。今数人者。生长于天涯地角之外。不见面貌。不闻语言。不考其所论著。不观其所行为。徒听细人之言。遽以天下之恶名。任加于清世衣冠之伦者。无亦太轻遽耶。士之为名。至洁至雅。而其言论行为。不少留难。唯兴讹造诽。欲噬齧者之言。是信是听。何其不自惜耶。
答蔓溪(乙卯十一月廿七日)
书来恰慰岁暮怆悢。镛病本无深祟。曩在既望。雪月皓白。碧落澄澈。夜与二客。步出前川。咏诗散步。戏波弄石。鸡鸣而还。觉左掖痰核猝高。近又闭门调理。渐自解耳。光州事。玆是鸣吠者流。不足呶呶。况指嗾瞭然。适足增渠罪孽。吾辈但当以逸待劳。故镛则托家兄慎勿以杂言相示。斯京使或至。惟寒暄安否之外。皆清谈雅谑而已。子和太诚实采访既勤。报知亦详。无益徒乱人心尔。温阳物论。亦不足惊怪。凡毁谤多自自己煽动。偶有肤险不良之人。顺口作蜚语。渠亦俄而忘之矣。乃我闻之。对人辨讼。一传两两传百千。不其愚乎。古有人闻意外大槌声。惊而成疾。朴樕之声皆忌。药不能力。有医焉令病人座外。不时作大槌声。更一吃惊。连作百千声。病则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11H 页
良愈。今欲更图一会。以疗乡人之病。而懦不能振。深可恨也。一饭而肥。一饭而瘠。则人贱之。士君子相聚讲学。乃偶一癫狂憸夫。饰辞诋毁。而崩坠心胆。如土委地。尚何望于进步成器耶。凡事有自反而引咎者。有秉志而不屈者。虽以镛之离次言之。察访之职。本使之徇行各驿。察其苦而访其瘼。即凡属驿之所在。皆其所宜至也。监司以外补至。则顾废其巡察耶。镛之往也。并皆烂熟商量。勿之有悔。今虽铁轮转于顶上也。不动一发耳。且诸友于此。亦可以知吾辈从前毁谤多此类。即此心将见谅于朋友矣。岂非幸欤。京里诸公。方耸喜相贺。切勿以此等怪语渡洌水如何。虽家间书札。不必提及也。
答蔓溪
惠书反复指喻。警发蒙陋。感佩不敢释也。云喻不动心一节。深有契乎邹圣养勇之训。如镛之怯懦软弱者。所宜拳拳者也。然智虑不能自强。苟其心里不曾有坚韧缜密底蕴藏。徒欲强意执滞以为固。则殆亦不能以持久也。近日习静养拙。觉世间百千万快乐如意事。总不如自己上有安心下气四字。心苟安矣。气苟下矣。方知眼前樱(一作撄)触。无非吾分内事。忿嫉愎戾之情。渐渐消灭。目为之瞭眉为之展唇为之辴。血脉为之和畅。四肢为之舒泰。而凡有所谓不如意事。皆怡然可乐。一切毁谤谪贡(一作责)屈仰(一作抑)壅塞。皆不足以动吾之心。然后能遇事而勇。沛然莫之能御。玆所谓曾子之守约也。后世学者才留心此事。便以壁立气象。自筑上去。伸颈耸肩。先使暴厉施人。此正可戒者。温温谦谦。降伏柔和。下之唯恐不卑。内之唯恐不深者。恐于吾儒家养勇之道。却是要法。未知如何。
与蔓溪
冰厓雪谷。忽见惠风晴日。更一光景。此时愿言。不胜瞻慕之至。镛僻处反求。务安心下气。或见些微效验。亦足以充然忘外来之苦。到今却恐工程未熟。投之热闹场里。随即散亡也。吾辈于此事。孳孳向前。必有流俗中窃讪而暗笑者。然苟吾之良心真有感发兴起者。顾世之爱恶訾誉。都不暇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11L 页
计较耳。
与蔓溪
历路辞别。不禁屏营。同来而不同归。岿然独处。虽古之达人旷士。定不能不以婴怀也。然窃睹之。临分无几微色显于外。苟非涵养动忍之工充积在里。何得有此。之子归不我与。江有汜之诗也。以诗人忠厚之极。而尚不免有些怨意。吾兄乃能如是。途中与平执语。未尝不以为难矣哉也。镛遽投阛阓中。消受诸般滚汨。恐此心随即放倒。惶惧不知所出。兼之骇浪飞沙。尚未妥帖。种种乱心皱眉之说。时来入耳。此于涵养天和。大有妨碍。谚曰闻这是病。弗闻是药。方用力拒塞。令坌杂絮烦之说。初不及闻。或者有小补也。
答蔓溪
承手字。知送新郎。才见槐阴生户。牖(一作镛)为之欣然相庆。因知眼前许多清景。都被忙里错过。可惜可惜。镛近蒐辑麻疹书。颇费精力。昨子和相过。但见其状如木鸡而去。想归而笑之也。
答蔓溪
示喻沈友之说。良足一笑。镛窃尝谓三百六旬。莫非吾人立性命尽忠孝之日。即三百六旬。莫非吉辰良日。有所谓选日之说作。然后一月而弃日殆十之九。有所谓月煞月剋之说。然后一期而弃月殆半。此已过矣。今又以年运为说。是将并年而弃之。不亦可惜乎。夫开闭之说。盖以宫商角徵羽。分摄各姓。而谓之五姓。以判当年之亨否也。如佟豆兰者半生宫姓。半生徵姓。未知其运如何。赋生之初。天亦预赋以两运欤。一运开一运闭。佟将奈何。昔程夫子辨是说曰如复姓数字。徵角不辨。又曰姓之于人。其始也如天。万物之同形者。呼其黑白大小。以为别尔。此真大贤之言也。曾谓沈友学古之道。而曾不以程子为师也。幸传此意。勿复致念如何。来年二月。正合古礼。不可进退者耳。
答李友(泌渊〇故监司义骏之子)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12H 页
先集考订之役。谨已卒业。而西郡二厅记。议者必以删拔为便。然君子之学。贵有体用。苟于治民变俗理财之事。全无可观。则亦徒学而已。此镛所以不敢以删拔为得者也。俯问诸条。谨玆奉复。
问耘其浮见。耘一作偃。疑作揠。
 偃字极好形容入微。盖浮见森起。我须偃之。如偃旗息鼓之偃。耘字却不衬帖。偃(一作揠)字尤不可使。
问奎璧之璧。
 璧作璧(一作壁)为长。晋书天文志东壁二星。天下图书之府。亦作璧。诗疏璧在室东。故因名东璧。然云在室东则仍是垣壁之意。终是从土为长。
问携李。
 槜音醉平声。从木不从手。俗作提携之携非。
与尹季轸(持翼〇在谷山)
始来悤悤。不知别离之苦。山中岁暮。冰雪凌兢。户外峰峦冷落。始黯然起思。书阁上每晨科头钞古文数叶。真是乐因苦果也。闻君抱子旋失。想如梦中得珠。忉怛之中。与弱妻抆泪相慰。亦一别般幽境。别般妙境。为之一念也。镛录录从簿书上消日。不足相传耳。燠卿无恙不。
答韩霁园(在濂)
苦雨去华翰来。鄙怀欣爽。镛近不向大酉斋校书。却自在与猷堂钞书。如风硙水碓。有粟亦磨。无粟亦磨。何时不劳动。但头不帽腰不鞓。差快活耳。奎章全韵立来使。另走人买来。第初拓。如西峰铁笛。不与监事者有旧。不可得耳。赤雅是南海邝湛若所撰。专记土司蛮獠之异俗怪事者。儿子从人借观。故已夺而还之耳。
答韩霁园
所知集果多奇篇妙句。比之清诗别裁。洵有味矣。其中竿盆行芳树诸篇。尤足赏玩也。诚欲执留。然借书之法。如贫人从富人假贷。须勿失信。方有前程。玆割情完璧耳。
与权思甫(相学)
顷在田墅。于家兄处得见尊伯父所著虞祭义。吾人性质之分。瞭然易分。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12L 页
岂胜佩服。尚忆年前于明礼坊。特蒙临顾。座上说易干父之蛊。语纚纚累千百言。欣勤然不知止。觉警发深切。今茫然不记。或其有所著述。兄辈录之可相示否。诸文之在家兄者。固已朝夕观省矣。
与金公厚(履载〇己巳六月)
伏惟玆辰。起居康卫。由汤以降。有如此大旱乎。越自土发之月。至于立秋。唯三次浥尘。五月以来。天无点云四十馀日。夜必风燥。露亦不降。稻固无论。黍稷棉麻荏菽之属。蔬茹爪(一作瓜)蓏百果之等。以至藜苋蒿莱之族。靡不焦烂。竹不生笋。松不结子。凡出于土入于人口者及为吾民日用所切须者。无一生成。水泉枯涸。川流断绝。野居之人。渴忧甚于饥患。牛马不得饮水茹草。家家屠牛。莫之禁止。不知古来有如此大凶大荒乎。六月之初。流民四散。号哭之声。殷殷田田。婴儿之弃于道者。不记其数。伤心惨目。不忍听不忍视。盛夏如此。秋可知也。自冬以往。无言可言。大抵此县。水田不过六千馀结。其未移者四千也。其已移之中。苗焦土露赤如绛云者十之七八。其旱田则赤壤已矣。近日水田之未种者。代播荞麦。而荞子一升价至二十。既种而焦。不见一苗。又凡水旱之田。皆焦枯凝固。锄欃不入。稂莠不除。民皆拱手而坐观。询之故老。考之往牒。实未闻有如此之大荒也。秋既无望。市遂绝粜。富民有粮者。皆食麦粥。以抵来年之麦。市其有粜乎。家无素蓄者。虽持金玉。无由得谷。流亡之早。职由是也。不唯此县为然。一路皆然。诸路皆然。传闻危懔。魂𢥠魄遁。而司牧之臣。袖如充耳。深居辟暑。民不见面。徭役日兴。甚于丰年。唯纵猾吏悍校。搜括民间藏粟。或掩袭寺刹。或勒夺商贩。录百石者赂钱千。录十石者赂钱百。诟呶凌辱。靡有法纪。此又何故也。至愚之氓。皆望明春之振济。然以镛所见。振济非可觊也。诸郡县谷簿六七年来。都作空文。簿十万者实不过三万。(如罗州淳昌)簿三万者实不过一万。(如康津长兴)其馀皆吏逋也。比岁吏族豪横甚矣。缔交宰相。钳勒守令。视府为私。唯意所欲。其妇女少者勿论。已老为婆者。或往邻县。皆乘屋轿。左右呵拥。摸拟官眷。其子弟不仕者。平居戴冠隐囊。名分都坏。纪纲全颓。斯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13H 页
何出也。皆仓中之粟。逋而为是也。试以此县言之。民间分谷。簿则二万。其实七千馀石也。十月开仓。虽剥肤椎髓。所收入必不过二千石。而仓中留者米六十石麦千馀石而已。虽竭仓而捐赈。不过为数千口一月之粮耳。饥口恰过万数。谷簿不支一月。其有赈乎。诸县皆然。移转无路。诸路皆饥。交济没策。今虽使龚黄为守令。周召为方伯。活民则无术矣。鸣(一作呜)乎苍天。此何事也。(以下删)
与金公厚
今湖南一路。有可忧者二。其一民骚也。其一吏贪也。数三年来。望族豪户之迁徙入深者。几千人矣。茂朱,长水之间。茇舍弥满山谷。淳昌,同福之际。流民充塞道路。沿海诸堧则井落萧然。田园无价。观其貌遑遑如也。听其声汹汹如也。其贫弱不能徙者。又皆毁其社钱。破其门货。竞买酒肉丝管。登山泛水。穷昼达夜。酣呼嘂呶。搏髀拍手以为乐。非乐也。谓将哀也。此其故何也。失志怨 国之徒。诪张浮言。煽动危词。作为谶纬邪说。以惑民听。一夫唱伪。万口传真。虽以仪衍之辩。亦无以发其蔀矣。然而守土之官。袖如充耳。按道之臣。漠不经心。此犹子女病癫。狂叫乱走。而父母足长不一问其何痛也。 朝廷者。生民之心肝。生民者。 朝廷之四体也。筋络连凑。血脉流通。不能一息容有隔绝。今百姓忧畏而无所安慰。一路骚扰而不图镇抚。唯倾轧翻覆是急。不知大厦一倾。燕雀亦无所啁啾也。诚如民言。果有南忧。是宜修城郭缮甲兵。选将鍊卒。以守要害之地。外折敌谋。内壮民志。不宜讳疾忌针。养成大痈。以受一朝之患。如其不然。宜遣一介之使。晓谕民间。俾恃无恐。其有倡为诡妄者。锄而罪之。其迁徙流移者。勿问事情。一齐打发。还其本贯。令有破伤。以惩以戒。不可已也。既不出彼。又不由此。任其蛊坏。莫之相摄。斯何法也。贪官污吏之恣行不法。岁增月加。愈往愈甚。上下六七年。纵横数百里。来来弥奇。邑邑皆然。秽声恶臭。惨不忍闻。与吏同贩。纵之为奸。千疮百痏。民不聊生。非法之法。式月斯生。今不能一二计也。下邑小吏。无不缔交宰相。尺牍才降。气焰山耸。藉卖铺张。上下誇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13L 页
耀。守令畏缩。不敢略施其箠楚。士民恐怯。不敢讼言其瑕疵。威权既立。侵虐唯意。计一县之中。如是者不减五六。羊不去虎。苗不去莠。其何能茁壮长也。每监司行部所至。郡县必招是五六人。赐之颜色。馈以食桌。凡得是赐者。退而行恶。无天无地。惜乎。其不悟也。一路如此。诸路可知。诸路如此。国将何为。此身风痹转甚。百病侵缠。死亡无日。甘捐瘴江之骨。唯是忧国之诚。耿耿在心。无以发泄。转成痞结。于是乘其小醉。信笔输写如此。伏惟照察。恕其狂愚。
与金公厚(己巳秋)
儿子欲于 陵辛(一作幸)时。鸣金以原情。草送示之。委伻下来。以此病眼观之。全篇都不成说。盖此身之事。历数前古。恐无其匹。眉叟之笔。开刊之前。已多刓晦。此身之罪。发配之日。已蒙昭晢。事虽不同。意则相近。今欲鸣冤则无冤可鸣。 先朝批答。虽不敢追说。当初狱官之论启。伊时 圣母之恩教。直举心术隐微之际。證以文字可据之迹。屡有援救之论。至降保放之命。及夫冬间再配之时。狱官论启。不但曰无罪而已。有若别有功赏之可论者。然老兄诚思之。世既不以至冤之目蒙之矣。我将以何至冤之情鸣之乎。今欲鸣冤则唯有乞放二字。乞放而鸣。古有其例乎。顾此年纪未至昏耄。鸣者虽儿。咎将归翁。以此之故。止儿勿举。以待 处分。未知如何。当此雷雨大霈之时。隐然俯伏于冥冥之中。祝天祝地。庶几万一之望。此亦人情之所不能无者。然分义未安。不能出此。试思之如何。
此身之生还与否。唯是一己之欢戚。今此万民尽迫沟壑。此将奈何。罗州原帐付一万七千结。而未移秧一万三千结。枯损虫损霜损又二三千结。他邑称是矣。会在谷十万馀石。民间分给。不过万馀石。其馀尽归吏逋。他邑称是矣。官贪吏污。十倍于丰年。道殍野殣。弥满于盛秋。今虽使周召为方伯。龚黄为守令。犹惧不给。况今时之人乎。民在水火。于今四月。而慰抚之举。尚此迁延。岂不抑郁。康海等数邑。一斗之粟。一罂之酱。无所措备。他邑可知。至于冬春之间。监赈绣衣。虽十辈下来。其将何术而猝办乎。愚意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14H 页
及此秋穫之前。星夜下来。措画经纪。然后犹有万活其一之望。不然虽汲长孺严延年。恐无奈何。近日退处荒村。伤心惨目之事。日新月增。玆有提及耳。海浪明火之贼。亦复横行。岂细忧耶。
与金公厚(戊辰十一月)
夏间偶见训别手本。片言皆有包藏。只字无非咆喝。近闻接慰官与彼成言。已许其易地通信。若然一时权宜。虽姑应于秦求。万代瞻仰。将何异于塞款。此已万万寒心。彼若鸷发有计。岂以雌伏得免。将欲有事。必先执言。彼人之本习也。昔在龙蛇之前。亦以信使之疏数。执为衅端。毕竟行人之往来。无补兵祸。前鉴既炯。后船宜戒。
洪李辈之为宵小明矣。其宵小情态。请以一言明之。曾于庚申 大恤之初。渠辈诸人自作标。饰出四凶八贼之目。以渠辈中二老当路中二宰充四凶。又以渠辈中四人当路中四人充八贼。仿竹林七贤竹溪六逸故事。以作标。蜚语于自中。及老边曰某某等邪党。做出此目。欲于 因山之前尽杀四八。于是老边耳软之人。扼腕拊掌。愤怒波涌。遂于数月之后。大狱斯起。老兄试思之。邑号朝歌。墨子回车。曰凶曰贼之目。此岂美名。而自作而自居之。援引当路之人。以激其怒。与之并力。此非宵小情态而何。即此一事。其为不为近不可近之恶物明矣。而声气隔绝之地。每为蜚语所惑。遂为巧计所中。不亦难乎。
答李节度(民秀)
船底踏轮之制。古人已食其效。况我东船制钝重。若无风轮。无以为急疾之机。趋利辟害之际。瞬息是争。则此法在所必讲。且油灰艌缝之法。无论漕船商船。皆当为之。执事先试此二法。已制二船。皆有成而无败。其于报国恩而绳祖武。两尽其分。钦叹不能尽谕。此事不可不状闻。但样子虽存。物力难办。庙堂恐无措画。然则状启结辞甚难。果何以为计耶。愚则意战船甚大。虽难使用。兵船以下。许民使用。但恨其程道。北不过京江。东不过昌原。南不过黑山楸子。则设有警急。岂不能闻变即回耶。流水不腐。户枢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14L 页
不蠹。常时使用。则临急可以运行。今乃阁置于泥汊之中。使其筋络解缓。一朝推而出之。病败百出。将安用之。其楼版铳穴。虽制度有别。问诸浦民。皆云使用有术。此物若许民使用。则诸凡水营财力。亦必稍纾矣。此事未可状请耶。抑将以迂阔见笑耶。诚所未晓。
答李节度
来谕船轮之制。茅志所图虽如许。(鄙人)尝见 内阁所藏奇器图说。凡踏转之轮。其形多如收丝篗子。此中偶有一册。其中转磨第六图。其踏轮政如收丝篗子。故出示金裨。金裨亦曰轮形如此则其激水似益有力。此则量宜改造。未为不可。试详论如左。
先作一横轴。其内头贯之于舷版。以达立柱。(船内有立柱。)乃于轴身左右。交插十字之辐。十字则其辐四条也。于其四辐施以鼓轮。两辐之间及两辐之交皆作踏梯。则其梯为八也。既有八梯则递踏递转。可以激水。〇又或左右两辐。施以横框。乃设薄板。令军士直踏横框。亦可激水。但小船小轮可以如此。大船大轮。宜用上法。〇又其轴之一头。既由舷孔贯于立柱。则舷柱之间。又设十字交楔。令健夫踞坐船中。执其楔而转其轴。则舷外蹋轮者可以省力。其激水尤迅矣。并入商量如何。
答李节度
窃又思之。舷外虽有防牌。踏轮之人直临碧海。其心战栗。用力在攀。其踏难猛。此必然之理也。愚意激水之轮。只如收丝篗子。而其横框蒙之以牛皮。(不必用薄板。)但作四脊。(十字。辐自为四脊。)乃于船内舷与立柱之间。安一鼓轮。其踏梯为八脊。或为十二脊。或为十六脊。(随船之大小。)上设横梁。以资攀援。乃令健卒二人或四人。(随轮之大小。)踏梯以转轮。则舷外篗轮。自亦随转。其激水必迅猛有力。贼之丸箭难及舷内。虽无防牌。可以放心。脚下不临碧海。可以壮胆。其踏必有力矣。若于立柱之外。当其轴头。又设十字风轮。如剥棉搅车之制。则其运转益迅。然何必至此。第更商量焉。(启草则只依原本用之。若蒙许施。则当其真造之时。议用右法未晚。姑不必备言矣。)
答李节度(辛巳秋)
蔚山昔游之地。拜书益为之流怅也。近见文献备考舟师之条。有俞判书集一轮船之说。始知前人已有为国而制器者。今复湮没。咄咄奈何。
俞集一为海西伯。创设轮船。其制前后有轮。首尾设舵。扬轮激水。取其迅疾。首或为尾。尾或为首。相势进退。无有碍于回转。试以他船乘潮退顺风挂席。与轮船同发。则轮船之出其前。不啻杳绝。又逆潮回楫。他船之所未能。而轮船之决驶。能与顺潮无异矣。(此盖一时所设。而其后遂废不行。)
 
丘文庄云舟之大者。非风不行。而行风必以帆。帆之制。非蒻叶与竹蔑(一作篾)则布为之。以火箭射之。无不焚。然则如之何而可。曰杨公之舟。以轮激水。虽无风亦可行也。巧思者仿而制之。则虽无风不用帆而亦可行矣。仇俊卿论船制。有曰又有车船制。令军士前后踏轮。舟自进退。所谓中流上下回转如飞。虏众相顾骇愕。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15H 页
与尹畏心(永僖)
镛启。昔先君解官家居。读周易日读一卦。时镛在旁参观。唯见其击节欣赏。未有质问。此壬辰癸巳间事也。既而窃经义进士。徙寓楼山。(会贤坊)则慨然自咎曰名之曰经义进士。而不读周易乎。既读如不读。逮释褐隶 内阁。课四书三经。日受教于 香案之前。顾欣然自贺曰今而后。可以受易于 圣人矣。讲自大学。上至尚书。不幸遭先君之忧。遂不得一听 先大王之授旨。服阕而阁课之名亦除。每谓此生遂不可以知此书矣。凡天下四库之富二酉之秘。既已名之为书者。盖未有怊怅掩卷者。而独于易望之气沮。欲探而不敢手者屡矣。辛酉春。谪长鬐。至秋梦已筮其命。遇屯之复。觉而喜之曰始屯而变之为阳复。无乃其终有庆乎。既而占不验。又逮至京。转而谪康津。厥明年春。读士丧礼。因而读丧礼诸书。乃周之古礼。多于春秋取徵。于是读春秋左氏传。既读左氏。其有不当于丧礼者。不能无旁及。遂于春秋官占之法。时加玩索。若陈敬仲适齐之筮。(庄二十二年)晋伯姬嫁秦之筮。(僖十五)䌷绎上下。若有所蓦然开悟者。顾恍忽依俙。不得其门。疑愤交中。殆欲废食。于是尽收敛诸礼书而藏之。专取周易一部。措诸案上。潜心玩索。夜以继昼。盖自癸亥暮春。目之所视。手之所操。唇之所吟。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15L 页
心志之所思索。笔墨之所钞录。以至对饭登圊。弹指扪腹。无一而非周易。既融会贯洽而后。适值南至之日。曰此甲子岁。日躔之始也。自其日读乾卦。凡六十四日。读二篇讫。又取二十馀日。读大传二篇及说卦序卦之等。于是旁求汉魏。以采九家之说。降及唐宋。博考诸贤之论。唯朱子卦变之图及其互体之说。占变之法。痛涤王弼之陋。而朱子之微言妙旨。仍亦不载于本义。此所以因仍沈晦。而后生末学。遂不敢下手著脚也。今论周易。其大义有四。一曰推移。二曰物象。三曰互体。四曰爻变。何谓推移。六十四卦之中。有所谓十二辟卦。(辟卦者汉儒之所立名。)以配于十二月。此易传所谓变通莫大乎四时也。复一阳之反生。以配子月。于是乎为临为泰为大壮为夬为乾。(乾四月)姤一阴之始生。以配午月。于是乎为遁为否为观为剥为坤。(坤十月)又以中孚小过。为闰月之计(一作卦)。此易传所谓五岁而再闰也。此十四卦。为之君主。而馀五十卦。皆于此乎受变。衍之成卦。此易传所谓大衍之数五十也。朱子卦变图中。已详列其升降往来之法。一按可知。不要烦絮。特中孚小过。未见采用耳。何谓物象。凡易词之曰龙曰马曰牛曰羊。无非是卦之中有此物象。如说卦所云也。假令乾之为卦。由复而进。每得一震。以进一步。故说卦震为龙。而乾卦六爻。遂名六龙。物物皆然。句句不错。而两汉说易之家。若京房,马融,郑玄,虞仲翔,荀慈明之等。亦未尝外物象而说易。唯王辅嗣者弃说卦而不用耳。使说卦而非孔氏之文。犹之可也。今既谓之孔子十翼之一。则岂王辅嗣之所能弃哉。周易之有说卦。犹风雅之有释言。此昏衢之一灯也。大河之方舟也。舍说卦而观易词。是犹蛮夷钩辀之舌。舍象译而求通中国之方言也。恶乎可哉。何谓互体。大凡一卦之中。包函八卦之四。假令下震上坎曰屯。而此屯卦之中。二与四而同功。则名曰互坤。三与五而同功则名曰互艮。即此一卦之中。坤艮俱存。而世人第知有震坎而已。朱子曰互体之说不可废。胡云峰,洪容斋,吴临川诸公并有论證。(见系下传杂物撰德下。)若春秋官占之法。皆取互体。以成妙用。苟虚心一玩。自当迎刃而解矣。何谓爻变。大凡爻词。皆主既变之体。而取象立文(一作爻)。乾初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16H 页
九者。乾初刚之动而为姤者也。乾九二者。乾二刚之动而为同人者也。至于六爻。莫不皆然。乃所谓三百八十四爻。凡其阳画当把作阴画看。凡其阴画当把作阳画看。据左传龙见于绛郊。(昭二十九年)蔡墨之对曰乾之垢(一作姤)曰潜龙勿用。其同人曰见龙在田。其大有曰飞龙在天。其夬曰亢龙有悔。坤之剥曰龙战于野。而其策书之中。原有姤同人大有夬等卦。分明变阳为阴。一按可知。不惟是也。陈敬仲之筮以观国之光。为观之否。(庄廿二)晋伯姬之筮以刲羊承筐。为归妹之睽。(僖十五)晋侯纳王之筮以公用享于天子。为大有之睽。(僖廿五)知庄子以师出以律。为师之临之文。(宣十三)游吉以迷复凶。为复之颐之文。(襄廿八)棠姜之筮以据于蒺藜。为困之大过。(襄廿五)叔孙豹之筮以明夷于飞。为明夷之谦。(昭五年)南蒯之筮以黄裳元吉。为坤之比。(昭十二)阳虎之筮以帝乙归妹。为泰之需。(哀八年)今左传具在。苟一按之。虽五尺之童。当自犁然矣。故朱夫子之为启蒙曰遇一爻变。(如乾初爻动。)当以本卦之变爻词(如初九潜龙勿用。)占之。朱子之训明白如此。尚有何疑。特周易占变之法。惟有一爻之动。本无诸爻乱动。如郭景纯辈占法耳。即杜元凯之注左传。亦云易之为书。六爻皆变象。古来唯朱子杜元凯知爻之主乎变也。乾之下卦变而为巽。故为潜龙。(说卦云巽入也。〇系传云巽隐也。〇杂卦云巽伏也。〇皆潜伏之象。)乾之下卦变而为离。故为见龙。(说卦云相见乎离。)乾之上卦变而为巽。故为跃龙。(说卦巽为股。)乾之上卦变而为离。故为飞龙。(荀九家离为飞鸟。)苟其爻之不变。曰潜曰见曰跃曰飞之象。将于何见之也。今取说卦之文及变动之法。潜心究索于三百八十四爻之词。则字字符合。句句契比。无复一毫半点之疑晦不通者。凡其奥言微词之必不可解。鸿工钜儒之望门却走者。无不破竹之势。迎刃以解。譬如建章宫殿千门万户。宗庙之美。百官之富。皆在其中。但其铁锁牢固。屈戍深严。万夫当门。莫之敢窥。忽有一条钥匙落在手中。以之启外门而外门辟。以之启中门而中门辟。以之启皋门库门而皋门库门辟。以之启应门雉门而应门雉门辟。于是乎千门万户。豁然贯通。而日月照明。风云蔼蔚。凡所谓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昭森布列。历历可指。天下有是快哉。朱子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16L 页
诗曰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盖自变动之法一晦。而易脉中断。于是乎物象不合。物象不合则说卦从而废。而易不可问矣。震变为坤。故易词言乎牛。而不知变动者曰说卦坤为牛。而易词震亦牛。说卦不可信也。兑变为乾。故易词言乎马。而不知变动者曰说卦乾为马。而易词兑亦马。说卦不可信也。于是有王弼者起而言曰。说卦非所以解易。虽以欧阳修之文识。亦疑说卦非孔子之文。此说卦之所以废。而周易之所以封也。岂唯是也。六爻之词。以乾变姤为变。而全卦之词(即彖词)又以十二辟推移之法为变。升以临变故名之为升。(临初升于三。)虽谓之临之升可也。损以泰变故名之为损。(泰三升于上。)虽谓之泰之损可也。故文王之撰卦词。孔子之为彖传。皆以十二辟变动之象。为之义理。今试论一二。蒙之卦词曰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此谓蒙之二刚。本自观五而来也。(观大艮也。艮少男童。)贲之彖传曰柔来而文刚。刚上而文柔。此谓泰之为贲上降而二升也。至于十二辟卦。又以交易之所往来。为之彖词。若泰之云小往大来是也。于是乎六十四卦。无不变动。若是者何也。大凡天地之间。粉纶万物之汇。错综万事之情。盖莫不升降往来屈伸消长。千变万化。移动不穷。苟有一刻之停息。非所谓天地之运化也。易之为书。即所以竭万物之情。而体万物之文者。故设为是升降往来进退消长浮沈屈伸之象。令其应万物之变动。而为之戒为之占。苟使之卦不推移。爻不变动。排比六画。以成一卦而止。则易已死矣。故朱夫子之为易也。先之以卦变。首立推移之本。次之以物象。要博远近之取。次之以互体之说。遂尽妙用之机。若其六爻之变。夫既云遇一爻变。以本卦之变爻词占之矣。即镛之所发明四大义。皆朱子之所已言。特其微言妙旨。未及著之于本义。盖亦有待于后世耳。有始吉而变亦吉者。有始吉而变之凶者。有始凶而变益凶者。有始未吉而善变之为吉者。有如彼者。有如此者。求其所以吉凶悔吝之故。则不出于升降往来进退消长之象。今欲舍推移变动之法。而求易之蕲乎道。亦终年思索而不得其一斑矣。君子之喜易也何哉。亦唯是升降往来进退消长之象。是玩是戒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17H 页
耳。卦不推移。爻不变动。圣人将何所体万物之情。而自审其出处进退之义。以之避凶而趋吉哉。匪其位而据之则戒之为凶。让其位而下之则美之为吉。以柔乘刚则谓之有厉。以贵下贱则谓之大得。若是者非以其推移变动乎。以之修身而身无过恶。以之治民而民蒙利泽。以之处世而不陷机辟。以之观物而祥殃祸福之来。可以逆睹无错。夫然后方可谓圣人之书。而孔子之喜。孟子之用。为有所依靠也。古者圣贤。每有忧患则处之以易。镛今日之地。非敢拟之于古圣贤之所遇。若其畏约穷厄之情。则贤不肖之所同也。七年流落。杜门块蛰。虽佣奴爨婢。莫肯与之立谈。昼之所见。唯云影天光。夜之所听。唯虫吟竹籁。静寂既久。神思凝聚。得以专心致志于古圣人之书。而窃窃自然以为窥藩篱之外光耳。诚宜含章蓄言。以守括囊之戒。而又自念风痹骨痛。死亡无日。遂默不宣。含而入地。则负圣人深矣。周瞻一世。唯足下为能不鄙不弃。玆用咫尺之纸。略疏沈郁之情。唯足下恕之。
与盘山丁修七书
镛屏蛰穷山。病入膏盲。自知死亡无日。万事灰心。长日昏昏。虽事属文献。不敢与闻。虽然于德门先事。窃有所慨然忧叹者。沈思积日。不忍终默。玆以数语贡愚。伏惟诸贤财察焉。往在壬子冬。伯升足下过我于明礼坊。以先大夫弘文提学盘谷公遗集二卷及家乘一卷相示。猥以序文见托。序文既已忘僭为之矣。顾三卷之书。犹在弊庐。阅历风霜。幸而无恙。今也伯升既殁。诚恐书藉(一作籍)见收。谨已携至茶山。山静夜长。盥手披读者屡矣。顾其书草创未完。错误良多。而其中有大段吃惊处。即盘谷公赠职兼衔也。夫春秋馆记注官。堂下之官衔也。礼曹参判两馆提学。何得兼记注官乎。于是旁观诸少年。咸疑先大夫本无华赠。呜乎。此何事也。玆所以委伻致书。求见教旨者也。今按教旨曰通政大夫行清州牧使丁某。(盘谷讳景达)赠嘉善大夫礼曹参判兼同知经筵,义禁府,春秋馆,成均馆事,弘文馆提学,艺文馆提学, 世子左副宾客者。万历三十四年正月日。宣武原从功臣。依承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17L 页
传追赠。 御宝炜煌。墨迹不磨。不知家乘所录。何以错误如彼耶。蔀惑既破。众心欣释。但此所寄来壬辰义迹中。先大夫事。又是谁人之笔也。壬辰尚州之战。巡边使李镒败走。当此之时。金乌山下安有大捷。其误一也。当时西厓柳文忠公扈驾西出。随至龙湾。跨岁不还。其云都体察柳公褒启者。又何说。其误二也。此时鹤峰金公以庆尚右兵使。逮至京狱。至九月始为监司。今乃曰岭伯金某致书贺之。其误三也。白徒起义。谓之义兵。守令赴战。谓之官军。今乃曰鹤峰金公启请为义兵都大将。此又何说。先大夫时佩善山之符。安得为义兵将乎。其误四也。杨元之被逮也。乞先大夫之诗。以图其命。竟亦不免。传首我邦。今乃曰方杨元之构诬我国。公赠二十七韵诗。以解其怒。此又何说。构诬我国者。国之雠也。国雠而赠之诗。有是理乎。其误五也。不知壬辰录开雕之日。德门书奇之如是乎。抑纂书者以其意而为之乎。使世之稍识故事者。览此所录。将谓先大夫有是事乎。抑将谓无是事乎。先大夫之纯忠伟烈。昭布典籍。照映人目。胡乃掩晦真迹。使为杞宋。而别为此伪迹虚文。以付剞劂乎。镛之惑。于斯极矣。今按先大夫手笔日记。壬辰四月。李镒败走。至五月初。先大夫始设都厅。至十七日始有金乌之捷。其谋画措置。一一详著。日月先后。与当时实迹之载于诸史者。毫发不爽。不知德门何苦舍此金石不泐之信文。而苦取彼齐东野人之言。奉之为至宝乎。嗟乎。吾宗仕宦之族。只有三四家。今累人之家。荒坠如此。桧山之门。寂寥如彼。而德门文献之草创未备。又至如此。抚念衰运。岂不恻然以伤心乎。窃谓德门诸贤。于家乘及壬辰录。既致误如此。今欲涤其愆尤。平其功过。以之垂信文于百代。则惟有盘谷日记一部。剋日刊行。以布一世。庶乎其不掩先美。有辞后昆。不审诸贤皆藜苋为粻。糟糠不厌。将何以办此。忧爱之切。言不知裁。伏惟诸贤。曲恕狂愚。
答尹季容永辉(辛未冬)
穷山蛰伏。鹿豕为群。与人世相弃久矣。荐绅尚矣。即亭邮小吏。犹复凌兢然莫之敢近。一朝鸣驺入谷。华盖缘厓。使山鬼大惊。村夫动色。不知吾兄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18H 页
何以胆大至此。但区区窃有所深嗟者。催科课税括丁架陌丛脞之谈。非山人之所欲闻。乃终席罗缕。要不出此。而城南湫屋。觅酒代饭。摊书为馔。其所得玄机妙旨奇文俊句。一不相告。何先生移情太骤耶。噫。我知之矣。士君子读书穷理。其所措唯治民耳。镛亦十馀年前曾任此事。亦不免颛精壹志。忘餐废寝。毕竟政绩未成。腰绶遽解。回念政事堂上。忽忧忽怒。笞人棓人。桎梏人拘系人。都是一场春梦。妄之甚矣。窃愿吾兄以镛为鉴。勿为已甚。聊尔借心缘督为经。轻裘缓带。朝夕消摇。驰心于薇源小雪之间。常使烟霞水石芝朮之想。浸灌肺腑。铭镂骨髓。亦庶几心清眸明。见理精透。不似尺蠖之虫食青身青食黄身黄。但得随物以迁己也。此是茶山隐者金丹一粒。深记深记。勿以人废言也。(时讹言如沸。故讽之如此。未几有嘉山土贼之变。)
答金元春(正喜)
潮信早晚。随地不同。若大洋之中。每月出之时。潮与同生。至月没之时。潮又上腾。足下所云月当正南北子午位而后潮生者。是穴口延平裨海之事。非大洋之所为然也。盖其潮势。本起于大洋。沿流入港。纡曲远来。所以远于大洋者。其所差时刻不得不然。潮之为物。非于本处时起时灭。乃有两头。恒在海上。一者为月前驱。一者为月后陪。恒于大洋轮转不息。而人之所见。每至水与月同在地平上时。为潮为汐。幸以此题。更加研覈如何。
答韩徯甫(己卯春)
伏承惠书。知别来不忘。感戢良深。承喻心字。尤领至意。行者心之旗也。言者心之鼓也。昨夏瞻而知之。今何必听而觉之。年来衰白何如。无由一觌。是甚怆恨。镛 国恩终始如此。诚不知死所。虽则生还。存没之哀刻骨。亦何乐焉。
答蔡迩叔(庚辰夏)
峡路回车。看此再生之面。至意未易言也。审已负蜾南还。慰此悬系。先集虽已具三本。年谱未成。考徵无凭。此事甚急。须与沈东奎诸人。刻日起工如何。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18L 页
忆昔竹栏诗社。戊寅者四。而唯跃如仅存。壬午者三。而一死(尹无咎)一废。兄又栖遑。人生荣悴如此。岂可知耶。回甲之名。起于后世。而遇此年顾此身。不禁悱恻。想兄亦复然矣。(壬午秋)
答洪跃如
暗行御史按事在城中。为主官者当股栗肉颤。魂不守宅。奚暇伸纸握管。为故人念回甲酒殽之供耶。想定力已坚。虽铁轮转于顶上。却不动一发也。
答吕友濂(东植)
过我门不入。已成法例。不可怨也。但天下之苦。未有甚于人欢而我悲。天下之恨。未有甚于我思而人忘。斯不可不知也。诗云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孔子曰未之思尔。夫何远之有。路迀(一作迂)犹室远。尚有言耶。
答鼎山(金基叙)
数日来。但觉冬日苦长。辱书又至。恭承起居。且审醮戒既行。不任欢庆之忱。示喻贫而好礼。圣人不许。诚如来教。然尝观后汉书南北史。记吾东之俗。云婚礼成于妇家。讥非礼也。既俗然矣。则虽富何以能好礼也。今俗舅领婿至妇家。既卺舅先见其妇。吾党先辈。有云凡以义合者。无贽不相见礼也。虽力诎未免领婿。而私觌则不可。必待妇来献枣脩然后。可以相见。此论甚好。老兄亦商量。勿先私觌。不知如何。(辛巳十一月)
答鼎山
别纸诲谕。缕缕箴戒。无任感佩之至。但此区区愚昧。每恐诚悃少欿。鄙诈必乘(一作弃)。故凡作文字。一以是悃愊。不敢以毁誉为伸缩也。十六字。其上八字下四字。醇乎醇之圣门语也。唯第三句出于笋子。而本意微倒而已。其可服膺者服膺焉。其可铭佩者铭佩焉。岂必以不出书经。而少衰其尊信之心哉。梅书伪案。既已彰明。则此十六字自不能相连为文。虽觉悚仄。别无道理。至于鄙书。生而巾衍之藏无人来窥。死而灰尘之馀。自然飘荡。本无久计。安有过虑。唯拜朱子于地下。保无责教。自馀非敢较计也。如何如何。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19H 页
(壬午二月初四日)
答鼎山
丧服之制。非敢妄拟违众。凡读书解书。以古还古。以今还今。勿牵古以护今。勿恋今以诬古。斯可矣。束之高阁。以俟周公之出。来喻切当切当。淆俗看人文字。不原其本意。每谓斯人生乎今而反古道。灾必逮身。岂不枉哉。宁适不行。古法真面。不可不洗而观之也。尝观朱子家礼。其不遵注疏处。皆注疏未甚当理。可见朱子于此。积久研虑而改之。特缘被窃于童行。不能勘定。而其书始出于易箦之后。乃杨黄诸公不知朱子本意。还从注疏。遂使正误刊谬之机。复泯于斯世。寻常所恨者此事也。吾辈寂寥数人。虽不足以挽世化俗。各记所悟。书留巾衍。安知无好礼之人适得高位。采用其一二耶。国恤诸礼。未及编次。而若先成服后大敛及百官括发及小敛后直加两股麻绖等。圣起不易之义。不无瞭然者。渼兄闲居。若编辑成书。岂非好举。第须劝成之。如何如何。不次谨状。(二月十一日)
与鼎山
自回棹之日。意欲小憩一两日。即图檗溪之游。舟中讲论。庶可以涤此蒙蔀。今为口说所沮。姑以静镇为务。真是魔障。极叹极叹。来谕每欲于空荡荡地分别淑慝。深所未晓。吾人邪正。尚难明辨。况于阴道耶。若以其所自言而为凭。则奸邪谗佞之徒。亦未尝不自言忠直。岂可信乎。总之史册无文。碑志无得。荒兮忽兮。窈而矞兮。表以彰之。何以豁兮。老兄值之。为不幸耳。今骑船来者。宿店来者。聒聒险肤。日增日衍。奇奇怪怪。不可殚述。斯则皆不信也。而彼流俗之好谤人者。得此曲蘖。将酿之为千瓮万瓿。将谁禁之耶。既往勿谏。目下要务。莫急于绝地天通。而祭坛之后。尚有信息。有叩有问有询有质。则与丛祠之有守巫。无以异焉。人言岂可辞耶。若不能寂然湛然。声迹窅然。则贤侄亟宜离家。老兄亦图所以隔绝之方。不可缓也。邪正淑慝。必欲屑屑然辨之。斯则蔀障未豁。大体反晦也。深思而惕畏之。无或因循荏苒。以度时日。如何如何。皇侃考见南史。乃是皇姓。不是皇甫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19L 页
之省也。侃是青州刺史皇象九世孙。左传正义云宋戴公子皇父。其子孙以皇为氏。则皇甫别有复姓欤。抑亦皇父之后欤。(甫父同)是未可知也。顷教慎重。鄙对极是轻忽。深自知罪。不宣谨谢。并呈渼西书几下。(闰月廿七日)更检礼序。皇侃即皇甫侃。无二人也。(同日)
与鼎山(寄延丰谪中)
向来口说。言之齿酸。想老兄益所厌闻。第此区区愚昧之忠。尚恐兄于此一端事理。犹有一重蔀障。辄欲一叙其胸中之所分劈。以资兄财择。固知叠山幽树之中。羁寓旅泊之日。寂然湛然。神气清爽。则凡幽明之故。正邪之分。必已瞭然恍然。无待此言之罗缕也。然爱之既切。虑之斯远。不得不一吐凭郁。又恐兄本意既出于乐善慕义。非有一毫谄谀冈(一作妄)诞之意。或出于梦寐之境。则自视又泰然无怍于心。是故冤闷之志切。而尤悔之心未真。审如是也。其为晚景之累大矣。又何敢不一苦口以切偲耶。窃唯鬼神之说。孔子未之详答。况在众人。但当存而勿论。然窃尝于此有所研究。要以自附于韩文公原鬼之绪论。自初闻之日。知此鬼毕竟为老兄家菑孽。及闻筑坛酹酒之说。此心如焚如灼。亟以一书付之渼西。又以一札渎于清览。心之忧惧。诚恐变迟则祸大。何幸台言府谳。击碎丛神之胆。而吾兄得脱此缠绕。可云欣幸。不可云狼狈也。昔干宝作搜神记。近世张潮辑虞初新志。其中所载诸说。骤看似若邪正相错。然静究理奥。质之于尧舜三王之礼。则总可谓之邪怪乱神。明理之人。必不当就其中分别淑慝。以自决其从违爱恶之权矣。设令郑某明有姓名。载在史乘。尚不当被其诳惑。况郑麟趾之史及郑总所辑闵渍,李齐贤之记。郑道传,柳观,卞季良之录。必无一字之髣髴依俙者乎。一声柔橹之句。本是遗民好事者之追述。非真有一个山僧立水边而悱恻口号如是也。细览野史。可以推测。设令山僧真有其人。山僧自一山僧。怪鬼自一怪鬼。猜摸傅会。以此当彼可乎。虽使三字姓名明载野乘。使弟目击。我则不惑。终不以此鬼当彼僧也。纪信之鬼。降而为城隍。此非纪信之精魄。真有显灵。即山魈木魅。假之以眩人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20H 页
耳。此一鬼关。无丝毫疑念。辄敢竭论如此。窃愿老兄于心头念头。霍然销除。勿复商量。唯鄙言之凭仗。以恢舍己从人之量如何。君子之学。择善固执。为其所择本精也。若所择本误。而唯以固执为德。未有不北辕以适粤者。此等处雷迅风烈。唯恐迁改之不遄。此所云不吝也。义当一言以尽吾分。唯穹量之包。恕而嘉纳。是冀是祷。书不尽言。深思深思。又重思之。
答李汝弘(载毅)
 
来书云四端章。取考孟子本文。反复思量。终有末(一作未)安处。此是心性之本领。学问之头脑。不可不一陈愚见。
窃以学问思辨之功。非诚不立。一有诈伪。不可曰诚。故镛于经传之业。惟是是求。惟是是从。惟是是执。方其择执之时。未尝不博考广證。研精殚智。持其心如鉴空衡平。核其义如断讼治狱。然后乃敢立说。岂敢以疑似之见。同声吠影。以违大同之论哉。窃想高明亦同此心。其有不合。必其所见真白故白之。非心以为黑而强欲白之也。心事如此。则与镛合。心既合矣。言违何妨。但此事果系学问之头脑。不敢不一覆。盛问若又不合。但当缄口结舌。以度残春。必不敢再书三书。如古人之为。盖恐末稍未善耳。
 
(心气也。性理也。性具于心。心包是性。则所谓性者何。其非仁义礼智之性乎。四者之外无他性。则论心而不论性。乌可曰极本穷源之学耶。)
窃以文字之源。出于六书。象形会意指事谐声者。造字之本也。东人创造畓字。会意指事。必以水田为畓。此原义也。于是论物理者指之曰畓者有形之物。畓者气也。其言未尝有谬。而但非畓字之原义。镛之所言者。仁义礼智四字。皆有原义。先识其原义。然后诸经所言。可得本旨。若不问造字家之原义。先取论理家之转说。曰理曰气曰体曰用。则古经本旨。多不相合。此必然之势也。仁者二人也。古篆作人人之叠文。如篆文孙字。为子子之叠文也。孙作孑(一作子) 事父孝为仁。子与父二人也。事君忠为仁。臣与君二人也。与友信为仁。友与友二人也。牧民慈为仁。牧与民二人也。凡人与人尽其分。斯谓之仁。故先圣训仁字。皆曰仁者人也。中庸曰仁者人也。孟子曰仁者人也。表记曰仁者人也。仁者人也者。谓仁之为物。生于人与人之间也。故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谓爱君牧民。无非仁也。而诸仁之中。亲亲为大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20L 页
也。故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先哲言仁。与后世气味不同。有由然也。义者善我也。(上羊是善字。)义之为物。所重在我。与仁不同。故应劭风俗通。爱人曰仁。善我曰义。此诂训之最善者也。得一物焉。受之而我得为善则受之。受之而我不得为善则却之。归善我而已。斯之谓义也。临一难焉。免之而我得为善则免之。免之而我不得为善则死之。归善我而已。斯之谓义也。义之为物。有时乎不顾傍人。岂惟傍人耳。孝子有时乎不顾父母。慈父有时乎不顾妻子。其所重。在我而不在人。故仁字从人。义字从我。有渊味也。礼者祭礼也。示其神也。曲者竹器也。豆者木器也。神示之傍。陈设笾豆簋俎。非祭礼乎。故尧典曰典朕三礼。三礼者。天神地示人鬼之祭礼也。祭礼之谓之礼。非其原义乎。吉礼于五礼为首。而凶宾军嘉。借名曰礼。以其有升降拜揖辞让进退之节。与祭礼同故耳。智者谓能辨别黑白。可云有知耳。老子曰知其白守其黑。知其白者智也。由是观之。仁义礼智。皆以行事得名。不可曰在心之理。此岂赵岐之私言乎。〇心之为字。其别有三。一曰五脏之心。若云比干剖心。心有七窍者是也。二曰灵明之心。若商书曰各设中于乃心。大学曰先正其心者是也。三曰心之所发之心。若孟子所云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也。第一第二。皆全言之者也。其第三则可一可二可三可四可五可六可百可千。孟子特拈其四心。以證仁义礼智之本。在于人心。与灵明本体之心。有干枝之别耳。第一五脏之心。谓之气可也。第二灵明之心。何以谓之气也。先儒谓心统性情。而以心为气。则是谓气统理气。恐不然也。然理气之说。可东可西。可白可黑。左牵则左斜。右挈则右斜。毕世相争。传之子孙。亦无究竟。人生多事。兄与我不暇为是也。心统性情。则论心即是论性。恻隐之心。即性善之明验。何谓论心而不论性也。虽然论性论心。将何用也。明善者将以诚身。论性论心者。将以行事。孟子论恻隐之心者。将扩充此心。以之仁覆天下。今反取仁义礼智四颗。纳而藏之于最深之处。曰性曰心曰体曰用。所谓仁义礼智之体之用之本之末之头之尾之都不出于腔子之内肚皮之中。而名之曰极本穷源。恐其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21H 页
弊终归于有体无用。今山林养德之人。多犯此病。故毕竟气象。与周公孔子颜渊季路。微有不同。岂其有他故也。
 
(是故尽心篇曰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不曰四端根于心。而直曰仁义礼智根于心。则仁义礼智。其果在外者耶。)
仁义礼智根于心七个字。正是赵邠卿之大援确證。伏惟老兄秉心至公。于此一句。庶几豁悟。何以未然也。根者草木之本也。其枝叶华实猗傩蕃庑。在土壤之外。而其根在内。故曰枝叶华实根于土也。仁义礼智之根于心。犹枝叶华实之根于土。故孟子借根字以喻之。若云仁义礼智为在内之根。则此根之所发育。竟是何物。赵岐注此云四者根生于心。色见于面。此注甚精。非今人之所能及也。孟子之学。专欲行仁义。以养其浩气。故朱子亦以集义为积善。集义积善者。行仁行义也。今日行一仁。明日行一义。于是浩气受养。睟面盎背。故孟子言之曰是物也。其本则根于心。其色则睟于面。总以行事言之也。若以仁义之根于心。为在心之本理。则是屠沽鄙悖之人。亦必有睟面盎背之色。何则。其有仁义之根。无不同也。孟子所谓仁义。岂非以行事言之者乎。
 
(苟无是仁之根于心。则虽见赤子之入井。恻隐之心。从何而生乎。苟无是义之根于心。则虽当嗟来之食。羞恶之心。从何而生乎。)
窃谓心体虚灵。妙应万物。不可名言。惟其性乐善耻恶而已。(有私讳。故言乐善。)自其触物感动者而言之。则其可以为乐善耻恶之證者。可三可四可五可六可七可八。孟子特于其中。拈出四条曰。某心某心。以为乐善耻恶之验。其实此四心之外。尚有多心可以指数。有人于此。继而言之曰。蹈舞之心。乐之端也。黾勉之心。勇之端也。酬报之心。信之端也。其义未尝不通。可见乐与勇信。亦根于人心。不可曰人性之内。无此三者之本也。故孟子言仁义礼智。兼言礼之实乐之实。朱子以知仁勇三达德。为天下同得之理。而信于四德。本与为五。今必曰心体里面。唯有仁义礼智四颗。磊磊落落。伏为奥根。可四而不可三。可四而不可五。非通儒之慧识也。此心之性。乐善耻恶。故见赤子入井则恻隐。见嗟来嘑蹴则羞恶。推恻隐之心。恢而广之。则可孝可忠。仁覆天下。推羞恶之心。扩而大之。则千驷万钟。义有不受。孟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21L 页
子之意。如斯而已。今若以一个仁根。发之为恻隐之心。一个义根。发之为羞恶之心。则是本以四根仍生四枝。不可五六。不可七八。木强不才。不能妙应。心体如此。定非活人。朱子论心体曰虚灵不昧。具众理而应万事。此所谓妙应也。若如来教则论心体者。当曰仁义礼智。具四理而应四事而已。不木强乎。〇心一而已。其发而为心者。可千可万。孟子偶以恻隐之心。为仁之端。非必恻隐为摏定不易之物。若有人复曰孩悦之心仁之端。亦复合理。(孩儿见父母。孩然以悦。推此心可以为孝。)孟子偶以羞恶之心为义之端。非必羞恶为摏定不易之物。若有人复曰取舍之心义之端。亦复合理。(孩儿遇物。亦有取舍。推此心可以舍生取义。)仁义礼智。虽止四件。此心之可以为仁义礼智之端者。可百可千。不但四心而已。若于一枝各讨一根。则里面所伏之理。亦不止于四矣。岂以一宰万之象乎。如云不然。孟子尝以恻隐之心为仁之端。忽于他日又以无欲害人之心为仁之端。(语见尽心篇)孟子尝以羞恶之心为义之端。忽于他日又以无穿窬之心为义之端。(尽心篇)孟子尝以辞让之心为礼之端。忽于他日以恭敬之心为礼之端。(告子篇)岂必一心配一德乎。恻隐者。彼自投死而我怜之也。无欲害人者。我不忍自先害之也。不可混之为一心也。羞恶者。人加我以贱侮而我羞恶之也。无穿窬者。我不欲自犯恶事也。不可混之为一心也。辞让者。利我而我不居也。恭敬者。见人而我尊之也。不可混之为一心也。诸心之截然不同如此。而孟子或喻之以此心。或喻之以彼心。则所谓四端。亦可五可六可七可八。本是活动不定之物。孟子于诸心之中。抽取其四以用之耳。闻一知十。固未易也。闻一知二。举一反三。亦学者之恒事。今乃执四心以求四根。岂不固哉。大凡此心之体。一可以应万。四不可以应四。谓人性中有四件物者。不知理者也。
 
盍反求乎丝团之喻乎。以仁义礼智之为性者为丝团。而以四端之见外者为端绪则其礼(一作理)顺。以仁义礼智之成名者为丝团。而以四端之感外者为头绪则其理逆。何必去其顺而从其逆。舍其本而求其末耶。
陈氏丝团之喻。与赵岐之说。头尾顿变。故镛敢为之回倒而已。若从赵岐之说。则何必以丝团说喻乎。根生于土而华实𧀮蕃。机动于内而弩牙齐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22H 页
发。皆恻隐羞恶发为仁义之妙喻。何必丝团为喻理之宗哉。凡取譬之法。合则取之。违则弃之。来教甚精。丝团之喻。合于陈氏之义。而不合于赵氏之义。亟宜刊去。不必留也。丝团岂经文乎。丝团何物。
 
(孟子曾于告子仁内义外之说。只辨其义外之说。尤可见仁内之无容更议。)
告子篇仁内义外之章。此是赵邠卿之大援确證。老兄疏通公平。苟一潜心。必犁然悟矣。本章以爱弟为仁。以长长为义。仁义之为行事之名。昭若发矇。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正与此章。互相发明。何尝以仁义为在心之理乎。其所以为内外之辨者。告子执拗。惟知爱亲之心由中而发。不知敬长之礼。亦非外袭。故孟子辨之耳。孩提之童。见黄发之叟。自然知敬。非强作也。岂特爱亲为孩提之真情乎。仁义之德。皆成于行事之后。仁义之端。皆发于此心之性。孟子所辨。亶在于此。岂得以义不外袭。而遂云四德先伏于心体之里面乎。爱弟为仁。敬长为义。则本理不足以为仁义也。
 
(又于公都子之问。论此四端。而曰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
孟子答公都子之问。直以恻隐之心为仁。断去之端二字。似若四心直是四德然。赵氏于此。又跃然大喜。自信其义者。诚以甲说以仁义为行事。而恻隐羞恶之心为之根。乙说以仁义为根本。而恻隐羞恶之心为之绪。两家所争。止此而已。譬之堂室。恻隐羞恶。立于门阈。而甲者曰仁义成于阈外。乙者曰仁义伏于阈内。今孟子断去之端二字。直云恻隐是仁。羞恶是义。则乙者跃然以喜曰恻隐是仁。则彼阈外之物非仁义也。不知甲者于此。亦跃然大喜曰恻隐是仁。则彼阈内之物非仁义也。此退一步。彼进一步。所得既同。所失惟均。何得曰赵岐于此。其辞独屈乎。以此争诘。雌雄难决。不得不还就之端二字。辨其本末。不得云恻隐在外面。而于其里面仁块又伏也。〇有人于此。论乾卦四德之义者曰。体仁之德。震之象也。利物之德。兑之象也。嘉会之德。离之象也。贞固之德。坎之象也。其言固善。既而再言之曰。体仁之德震也。利物之德兑也。嘉会之德离也。贞固之德坎也。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22L 页
其言又未尝不通。然有童子焉。问震兑离坎四字之原义。则我不能不答之曰。震者雷动也。兑者上小也。离者飞鸟也。(字从隹。又禽字从离。)坎者土阙也。斯皆会意指事之本。必不得以体仁为震。利物为兑。此易知之理也。孟子答公都子之问。直以恻隐为仁。羞恶为义。其文例句法。与今震兑之说同。不可以此遂指恻隐为仁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一节。尤是赵邠卿之大援确證。恳乞潜心。勿轻决也。铄者以火烁铁。令通红之谓也。铁体之内。本无火性。而火来铄之。则曰由外铄我也。石灰之内。本有火性。而火自内发。则曰非由外铄我也。理固然也。今恻隐羞恶之心。明明自内而发。是可仁可义之性。我固有之。非仁义等四物。自外来而铄我也。世降道衰。不知性善。时俗之论。皆曰文武兴则民乐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本章之上节)是谓文武手执仁义。由外来而铄民也。故孟子明其不然曰恻隐之心。我固有之。推此心而为仁。羞恶之心。我固有之。推此心而为义。仁义岂外来者乎。于是为直截径快之辞。以牖迷俗曰。即此恻隐之心。这便是仁。即此羞恶之心。这便是义。何谓仁义礼智。待文武而方兴乎。急杵捣心。一掌一血。故其词气顿挫。断去之端二字。直指本源。今乃执此文。遂谓仁与恻隐。都无层节。则岂孟子之本旨乎。
 
(人之良贵异于物者。以其有四者之根于心也。)
来教四德四端。有时乎不甚分别。故看鄙说。不免疏略。虽词气雍容。其隐忧渊虑。每疑鄙说或与告子之意。不甚相远。岂不冤哉。四心者。四端也。以有四端之故。知性之本善。以其性善之故。可别于禽兽。人之良贵。亶在是也。今若曰人心之内。都无四端。则是告子之罪人。奚特见斥于孟门。但恻隐等四心。乃可仁可义可礼可智之本理而已。故人莫不有此四心。而不得为仁人义士。行仁而后谓之仁人。行义而后谓之义士。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而后。谓之礼法之人。好贤嫉恶。崇德辨惑而后。谓之智慧之士。虽有四心。而人不肯许之以四德者。四心非四德故也。四心之发。发于灵明之本体。灵明之体。其性乐善耻恶而已。以此之性。妙应万物。故孟子论四端。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23H 页
必以性善为四端之本。其论仁义礼智。皆主行事而言。七篇之文。可历考也。人性只是乐善耻恶。以其乐善。故有恻隐辞让之心。以其耻恶。故有羞恶是非之以心。(心。以)其有四心。故能成仁义礼智之德。其本末内外。乞留意焉。
 
(盛论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两始字。为端本之明据。此亦在看得之如何耳。无根之火。何以发散。无源之水。何以流出乎。)
来教诚然。然虚灵本体其性。乐善耻恶。此火之根也。水之源也。故孟子论本体。只云性善。及论其触动发见处。乃言四心。由是观之。仁义礼智之根。在于四端。四端之根。在于灵明妙应之体。其性乐善耻恶而已。其于仁义礼智。若医家之所谓先天然也。〇四心其在古经。不云性不云理不云德。故昧死言之。今苟以后来诸先生之言。證之折之。则是以太山压水泡也。人将捧头屈躬。求死之不暇。而况敢开口一言乎。唯当慈谅平正。超然公观。潭然沈思。夜以继昼。又重思之。未有不豁然开悟者。秉心如此。而犹不相合。请姑弃置。以待日月之淹久。虽有勤教。不敢再言。所惩在先辈也。
  四心图
   
心 性善
    恻隐之心 扩之以为仁。
    羞恶之心 扩之以为义。
    辞让之心 扩之以为礼。
    是非之心 扩之以为智。
삽화 새창열기
 孔子不言性。孟子知道之将绝。发明心性之理。不得不因外而明内。若论语言仁则以不言性之故。其原义尤著。精研静究。当迎刃而解矣。
与李汝弘(甲戌十月日)
前书既无覆教。惟当留俟面言。然区区于此。未尝一息忘足下。诚以此意皦然在心。如辨黑白如别甘苦如数一二。曾无丝毫疑端可东可西。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非敢以一时肤浅之见。执迷守株而不改也。足下于此。若一向征迈。则其他如诗书礼乐易春秋之类。虽言言相入。字字相契。都汗漫耳。此是洙泗旧路。岁久榛莽。其入头下手。惟此一路。镛又岂敢不焦唇敝舌。以冀其同享此乐乎。玆又倾泻愚忠。以自尽其爱慕之诚。惟足下察之。义礼智三字。其于在内之理。尤不近似。故今人说四端时。暂以为在内之理。而其平日之所识认者。未尝不以行义者为义。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23L 页
行礼者为礼。行事之不愚者为智。其弊固未甚也。至于仁字。并其平日之所识认。亦确然以为在内之理。而孝于亲忠于君笃于友慈于民。凡人与人之相与者。别自为德。不以为仁。其平居想念。惟恻隐博爱等数句。往来心上。冲融葱蔼。恍忽髣髴。若见有爱人生物之象。而实不知如何入头。可以居仁。如何下手。可以行仁。千圣相传之道。实不外乎仁一字。而于此一字。其体认之不清楚若此。而复有道术。而复有学问哉。恕者仁之方也。认仁既误。认恕随错。于是将孔曾所言一贯之要诀。亦但知一理万殊。末复合一而已。实不知一者即恕也。所谓恕者。即仁之方也。子贡问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孔子答之以一恕字。则恕字之关于吾道。为何如也。子贡所谓一言者一字也。一字而可以终身行之。则凡韵书所载一万三千三百四十五字。若无以加乎恕字之上者矣。乃孔子之言曰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由是观之。恕之为物。不过所以为求仁之用。如饭之为物。不过所以为活人之用也。仁之为物。顾不巍巍然又在恕字之上乎。此字之义。认得真切。则可云知道。此字之义。认得不真切。则不可曰知道。诚以吾道不外乎此字也。老兄试思之。天地间万善万恶。有不由于人与人之相与者乎。三纲五伦。人与人之相与也。三物九经。人与人之相与也。六经所戒。五礼所接。千圣之所训戒。皆人与人之相与也。于此不明则一贯之旨。必不可通。挈(一作絜)矩之义。必不可解。诚意诚身之戒。必不知所施措矣。此一字之所关系。顾不重欤。义礼智三字。乍出乍入。其害不深。而此字不明。则凡六经四书。大义要旨。悉晦悉乱。悉乖悉翻。虽乐善慕圣。如饥如渴。而终不可以入尧舜之域。何则。人生斯世。自生至死。自落地至入地。其所行所为。都不过人与人之相与耳。此字既认。此眼乃慧。于是持此一双慧眼。去临六经。去临四书。如持光明蜡炬。入暗室中照物。照见几案而几案明。照见敦匜而敦匜明。照见书策琴瑟而书策琴瑟明。若无此慧眼。终身矻矻而卒不免暗中摸𢱢。镛岂敢以秋毫不验之言。欺罔后世之人哉。始老兄于四端之说。有所疑贰。此心忧爱甚深。然犹不敢盛气力辨者。诚以此事关系吾道。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24H 页
最要最切。或恐过拂盛意。以成固执。则不可以同享此乐。故调护疏导。以至延久。顷蒙手教。可见至意。若于是含而不言。则非所以至诚相待也。故略暴愚见。以罄悃愊。使既出谷。如矢离弦。则又耿耿不寐。心祷手攒。庶几其有契乎其心。今日再奉德音。有熟玩深思之教。苟熟玩深思矣。何患其不犁然也。若使老兄或有一些私意。必欲苟循大同之论。则不佞当缄口结舌。不敢复言。若其秉心大公至正。惟其所见参差。则不佞虽焦其肾肠。竭其膏血。亦不敢辞劳于此事矣。自西汉赵岐。至北宋孙奭。其间既无异论。今中国名儒之论。亦既归一。此非一家一人之私言。然亦不敢以时论之如此而同声吠影也。穷居十年。竭心殚知。历考古经。参互印證。知其无毫釐之差尘刹之疑而后敢定其论。惟君子恕之察之。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答李汝弘
四端说。静观月初来教。与鄙人所言。不甚相远。大抵老兄坐人(一作入)海中。恒日扰扰聒聒。时或偷隙瞥看。故看鄙人文字。原不能刻深综覈。或来教与鄙言相合。而惟其结语有若异论者然。又或鄙说初无是意。而来教激进一层。总是纷扰中事。今之所大愿者。必两人相携入莞岛之观音窟。前临沧海。背负松风。收视息听。绝尘超世。使虚室生白。然后鄙人之当面土墙。老兄之长空片云。两皆开豁。涣然相释。不然虽十年往复。必无归一之理。此所以不敢再言者也。大抵小小字句训诂。有如是看者。有如彼看者。同固欣然。异亦无伤。至于仁字之义。此是圣道圣学大关系大纲领。治心养性之本。行己修身之根。毫发差错。其究竟相距千里万里。诚若毕竟征迈。卒无归一之日。则虽情同骨肉。欢如伉俪。论以道学门路。终是不同道之人。虽寤寐思忆。寸心蕴结。而终不如无此翳障。是故区区所望。唯岁月为药。今之所以不敢再言。非遂绝望而然也。
李员峤气质论中千言万语。皆与大同之论不同。今已年久。不能详忆。而大约所论端字之训。从赵岐之说。辨其内外本末。明白痛快。其书适借人。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24L 页
未久当索还。此后老兄当与此老对垒。在鄙人省力多矣。明儒论著亦极多。皆不在此中。深可恨也。近日读栖云翁几辨。其精覈通明。令人钦服。若使此人复作。吾复何忧。近日梦寐思忆。多在此翁。惜乎已矣。(栖云翁。即安参奉浩也。)
 是日初昏。月色甚明。散步松阴。转到池上。见池水涵月。益复灵朗。矫首西天。念我良友。忽复思之。老兄第二书。与鄙人所言。无甚相远。特其结语。有若异趣者然。今可谓事到九分。寻丈既平。所馀者不过分寸。今不尽言。岁月既久。反成生疏。今复破戒抄出两家要语。表而出之。略为之跋语。老兄于此。亦何必许久相持。亟赐回教焉。
(文山曰仁义礼智之名成于外。而仁义礼智之理具于内。茶山曰仁义礼智之名成于外。而可仁可义可礼可智之理具于内。)跋曰二山之说相合。惟茶山多可字而已。去此可字。未常(一作尝)不通。然其所以至死为限。不去可字者。特不过别嫌明微之意而已。孟子之时。仁义礼智。为行事之名。故溯源探本。直云仁义礼智之理具于内。无所不可。而二山之时。仁义礼智。为性理之名。若去可字。则其表里本末。仍然混杂。此所以特加可字。以为别嫌明微之大防而已。去可字则端字之首尾本末。不能明白。存可字则端者首也本也。心统性情。以心为本者。有何差谬。必欲以心为尾。以心为末乎。赵岐者。西京之大儒。上距孟子之时不过二百馀年。孙奭者。宋真宗时人。上距赵岐之时千有馀年。下距南宋又百数十年。其间官学私学。皆以端为本。无他说也。虽使鄙人自创一说。如其合理。尚当不拒。况千数百年官学旧说。修而明之。有何不可。而疑之不信。至再至三。鄙人于易说礼说。多有二千年来绝无所本之言。老兄犹且虚受公听。不惜印可。独于赵岐之说。迟回却顾。疑有讹谬。胡乃待赵岐不若东夷之鄙人乎。中庸曰造端乎夫妇。端者始也。端者首也。端者本也。古来训诂。本来如此。唯平衡之物。原有两头。谓之两端。故中庸有曰执其两端。论语有曰叩其两端。有若本末之通称然。车轴有两头。谓之两端。而不可谓之本末。若以两端之名。降端为末。则亦将以两头之名。降头为尾耶。伏乞深思。以求至善。以副恳望。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25H 页
第二书中所引孟子。亦不足以破鄙人之惑。孟子曰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一作愚)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之命也。文山第二书中引此以證仁义礼智为性。 孟子此章一仁二义三礼四智五圣人。平列为文。若如来教。则不但仁义礼智为性理之名。抑亦圣人二字为性理之名。岂可训乎。前后贡愚。乞览论语中仁字诸文。何不嘉纳耶。从赵岐说则论孟诸经。悉通无碍。违赵说则于孟子诸文。皮合而骨差。于论语及他经。皮骨都差。鄙人虽不肖无状。岂敢以一时偶发之言。执迷遂非。以欺我贤友耶。历考诸经。一一符验。无适不通。而后始敢发口。伏惟高明。頫察至诚。使赵氏端字之训。不至掩抑。不胜幸甚。
答李汝弘
端字说来教如此。惟当恭俟岁月。然近以此事。作一人所不知之心病。或灭烛之后。良久不眠。或鸡呜(一作鸣)而寤。辄复纡思。窃独自语曰端之为头。于吾心若是其了了无疑。曾无纤毫障翳。不知文山何故固执如此。今虽重言复说。必知无补。然既无訑訑之色。亦何敢无故自沮耶。端之为头。不唯造端(见中庸)履端(见左传)而已。更端者。更起一言之始也。(见礼记)争端者。争之始也。(见左传)衅端者。衅之始也。(春秋传)开端者。开其言之始也。(范纯仁)发端者。发其事之始也。(文彦博)端之为末为绪。于古于今。未有确据。解经之法。最重字义。亦岂可舍众据而不顾哉。伏惟老兄三思之。
人性本善。为万善之所本。仁义礼智四而已。谓人心只有此四理。则其神化妙用。未免木强。今人崇奉四德太过。有若加不得减不得之物。此障先豁然后。端字可论也。周语富辰之言。以义祥仁为三德。左传臾骈之言。以忠知勇为三德。却至之言。以信知勇为三德。子服惠伯之言。以忠信善为三德。庆郑之言。以亲仁祥义为四德。赵孟之言。以忠信贞义为四德。伍尚之言。以孝仁知勇为四德。魏绛之言。以仁义礼乐信为五德。试检一种书。其错出已如此。若遍考诸子。尤可知也。独奉四德。岂非障乎。周易以仁义礼智。配于震兑离坎。(其验多)既配于震兑离坎。斯配于春夏秋冬。斯配于东西南北。斯配于水火金木。仁义礼智之所以尊重。凡以是也。然足口耳目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25L 页
之外。人体尚多。龙羊雉豕之外。物类亦繁。若必以配于四卦。而认之为加减不得之物则拘矣。伏惟老兄三思之。
(文山曰诗赋表策之文。成于外。而诗赋表策之理。具于内。)跋曰此论甚确。若依孟子例为文。则当曰风咏之心。诗之端也。铺叙之心。赋之端也。比对之心。表之端也。谋画之心。策之端也。有儒者注之。则当曰端本也乎。抑曰端绪也乎。诗赋表策。明是笔之于书。纳于试庭者。训之为绪。恐不可也。
又因是而思之。文心文理之具于内者。不惟诗赋表策而已。箴铭颂序记跋。其理无一不本于吾心。偏取诗赋表策四体。谓在内之理。只此四件。亦岂公论乎。若云文家百体。其理皆具。则心也者。仍是具众理而应万事之物。岂可局之以四件乎。孟子之拈出仁义礼智。如老兄之拈出诗赋表策。岂是加不得减不得之色目乎。既非加不得减不得之物。则端字之为首尾。自当犁然有悟矣。
檀弓柏椁以端。郑注云端题凑也。(题者首也。)孔云以木之端首向内。〇公羊传隐元年注。上系天端。疏云天端即春也。春秋说云正天之端。以正王政。〇左传文元年云履端于始。疏云步历之初始。以为端首。〇篇海云端。萌也始也首也。
答李汝弘
来喻以人性之仁义礼智。配合于天道之元亨利贞。此论惯于耳目。孰有疑之者。然元亨利贞。本是人事。不是天道。本是占例。不是理论。乾元亨利贞。坤元亨利贞。屯元亨利贞。随元亨利贞。临元亨利贞。革元亨利贞。无妄元亨利贞。其为人事之占例皆同。今人不喜读易。但见乾元亨利贞。便云天道有此四德。不知乾卦所论。本非天道。潜龙勿用。日乾夕惕。皆主人事说。岂必元亨利贞。独为天道乎。乾为天象。故万物资始。云行两(一作雨)施。天道也。而在人为元亨。各正性命。保合太和。天道也。而在人为利贞。然且元亨利贞。本是二事。不是四事故。孔子曰元亨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其于诸卦。皆云大亨以贞。或称大亨贞义可知也。惟文言释之为四德。本是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26H 页
谈易家字字取象之法。非周易之本义。故朱子谓伊川泥那四德。其不可确定为四。斯可知也。朱子小学题辞曰元亨利贞。天道之常。仁义礼智。人性之纲。圭峰圆觉经序曰元亨利贞。天之道也。常乐我净。佛之德也。此是词章比对之法。未可据也。
答李汝弘(丙子九月日)
性字之义。极平常。亦极精微。虽连章累牍。犹惧听莹。况数十字略说。岂望其犁然领会耶。果然来教开手便把食色为驳。奉读一过。为之喷饭。鄙人虽鲁钝。必不以嗜食好色。为性命之本。鄙人虽放恣。必不敢以告子之已见正于孟子者。重修其说。来教不谅。胡至于此。窃谓人心之有嗜好。犹其形躯之有嗜好。吾所谓嗜好者。借形躯之嗜好。以證吾心之所好耳。孔子诵诗曰民之秉彝。好是懿德。一好字早已昭揭。非今之所创言也。孟子论性明。借嗜好为说。将谓孟子亦以食色为性耶。试将孟子语䌷绎如左。
孟子曰口之于味。有同嗜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嗜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嗜。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〇此孟子借形躯之嗜好。以明本心之嗜好。人之本心。乐善耻恶。即所谓性善也。老兄试看之。其性与人殊之性字。明明是口之性。夫既有口之性。则耳之性目之性。明亦皆有。是则形躯嗜好。亦可言性。若后世所谓食性酒性。(沈约七贤论云刘伶酒性既深。)非无据也。书曰节性唯日其迈。(召诰蔡注云节其骄淫之性。)礼记曰修六礼以节民性。(王制文)节性犹言节欲。若是者明以形躯嗜好。亦名为性也。孟子曰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忍性犹言忍欲。形躯嗜好之亦名为性。其见于正经者如此。此如有宋诸先生原以本然之性为性。又以气质之性亦名为性。了非可惊之新语耳。特所谓节性忍性口之性等诸性字。是借用。易曰成性尽性。孔子曰性相近。孟子曰性善等诸性字。是主人。古者六书家。原有假借之法。况其意旨实同者乎。
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26L 页
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〇易牙师旷。以譬圣人。口性之嗜美味。耳性之好曼声。目性之悦姣色。以譬心性之悦理义。性之为字。本以嗜好得名。不既明乎。
故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〇悦理义者。心之性也。悦刍豢者。口之性也。性非嗜好之所由名乎。谢安性好丝竹。王维性好书画。魏徵性喜俭素。杜甫性耽佳句。有一非嗜好为性者乎。二千年来。恒言俗语。茶饭话头。开口便以嗜好为性。独于经学家论性处。必舍嗜好二字。乃取本然气质两大柱曰理同气异。曰气同理异。曰心大性小。曰心小性大。曰已发未发。曰单指兼指。千头万绪。棼然淆乱。又远取太极一元之圈。先天二五之妙。曰心曰性。使学者恍兮忽兮。莫知其入头下手之处。岂非枉劳苦乎。郑玄诗笺曰鱼之性寒则逃于渊。曰鹙之性贪恶。曰鸨之性不树止。又如云麋鹿之性好山林。雉之性恶樊笼。若此类不可胜数。何尝不以嗜好厌恶。为本性耶。老兄平居。对人酬酢。辄曰我性好文字。曰我性不堪烦扰。曰我性好节俭。曰我性不喜浮文。顺口出吻。都出自然。及闻嗜好是性。却瞠然大惊何也。
人性嗜善乐善。厥證有二。其一即见在之徵验。其一即毕竟之功效也。盗贼陷溺而为恶。人有不知者。誉之以廉洁则悦。其性之乐善如是也。娼妓陷溺而为恶。人有切责者。骂之以淫秽则愧。其性之恶恶如是也。诸如此类。是见在之徵验也。菘之性嗜溲尿。蒜之性嗜鸡粪。稻性嗜水。黍性嗜燥。凡得其所嗜者。乃茁乃茂。乃蕃乃鲜。人见其茁茂蕃鲜。以知其嗜好。此老圃老农之所以自信也。人今日行一善事。明日行一义举。集义积善。积之至久。则心广体胖。睟面盎背。而浩然之气。与之滋长。至刚至大。塞乎天地之间。于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譬诸草木。是乃茁茂蕃鲜者耳。今日行一负心事。明日行一负心事。仰而愧天。俯而怍人。厌然外
第一集诗文集第十九卷○文集 第 427H 页
掩。怛焉内疚。头为之低垂。眸为之眊。正气沮蹙。噫欠自发。积之既久。神遁志乱。反覆降屈。不成人形。譬诸草木。是乃荒秽憔悴者耳。由是观之。人性之宜于善。不犹菘之宜溲蒜之宜粪稻之宜水黍之宜燥也乎。宜之也者。嗜之也。此毕竟之功效也。性之为字。本用于嗜好处。无可疑者。
凡物各具一性。使有嗜好。以济其生。此天命也。天命每同于自然。故凡自然者。谓之天性。此又古文之原例也。孝经曰父子之道天性也。孟子曰形色天性也。史记曰齐鲁之间。于文学天性也。汉书曰李广猿臂善射。亦天性也。诸如此类。又以自然者为天性。与嗜好之谓性者。不相挂疑。(丙子九月二十七日书于松风庵中。)
若论本心之全用。有可善可恶之理。有难善易恶之势。总非性也。杨雄以有可善可恶之理而谓之性混。荀卿以有难善易恶之势而谓之性恶。总以非性为性。另有全论。今不具述。是日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