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老隐集卷之四
老隐集卷之四 第 x 页
老隐集卷之四
 申牒
  
老隐集卷之四 第 410H 页
阳城县报巡营状
云云。以幺么一县监。妄论国家莫大之法。实有所不敢(是乎矣)。使各论报者。既是朝令。则奉行朝令。亦是守令之职。故敢以迷见论列以报(为是置)。朝家轸念良役之弊。有此大变通之举。实为穷民之至幸(是乎矣)。若于立法之初。不为十分详慎。而遽然行之。则前头之弊。恐不下于邻族侵徵(是置)。大槩欲行口钱。则凡系两班家子弟。苟有父兄之丧。谁忍成出物故立案。以为图除其口钱之计乎。既不出物故。则便作白骨徵钱。子纳父钱。孙纳祖钱。继世纳钱。其弊无穷。今者良民之纳布。不过半国。而白骨徵布之害。犹且如许。则岂可以此弊均之于一国乎。所谓前头之弊。不下于邻族侵徵者此也。欲行户布与游布。则良役多而游户小。此邑如此。他邑可知。若欲小徵而使均一疋之役。则国用不足。若欲多徵而使敌所减之数。则户役偏重。只此一款。已为窒碍。至于一半良役。犹载各㨾案籍。而凡有物故逃亡。必将随阙填补。则一国之人。既皆纳布无役。闲丁何处得来。若欲有阙勿补。则良额渐
老隐集卷之四 第 410L 页
缩。若欲那移补阙。则户布必减。此等节拍。触处拘牵(兺不喻)。计除公私贱各㨾应颐外。所谓闲游无役之实户。不过两班辈若干耳。我国三百年来所维持者。名分而已。自夫五卫之法。既罢之后。常汉两班。迥然别异。节次增加。两班之权太盛。故虽或有贻害于下民者。而至若维制下民。使不敢轻易作乱者。盖亦两班之效耳。今若逐户徵布。使同良役。则民必曰。彼亦纳布。吾亦纳布。彼虽两班。何加于我哉。陵轹蹈籍。不复畏惮。则名分荡然无所。统驭。大闲既坏。必将有难言之祸(兺不喻)。两班中知义理识事体。能念良民之偏苦而不怨国家之均徵者。能几人哉。国势之岌嶪如此。民生之困瘁如此。盗贼之窃发如此。而犹能无显然亡国之形。发见于朝夕之间者。徒以半国两班。姑无轧己之害。故亦姑无怨国之心而已。今若使内怀怨望。互相讥议。则似不止邻族被侵者之怨苦于蔀屋之下而已。所谓前头之弊。不下于邻族侵徵者此也。欲行结布。则虽云雉鸡柴谷草冰丁等。一应结役。移之于通境内烟户(是乎乃)。有田者有户。有户者有田。前日之以结役备纳者。此户也。今日之以烟役备纳者。亦此户也。结布既非田畓之所能自产。则又将为此
老隐集卷之四 第 411H 页
户之所办出也。田结之作布。烟户之雉鸡柴谷草。名虽似异。而实则叠役。不几近于朝三而暮四乎。一国之有田畓者。只纳税大同及雉鸡柴谷草。冰丁之时。犹且难堪。而田多陈废之患(是去等)。今又加徵结布。则奈之何民不益穷而田不益陈废乎。所谓前头之弊。不下于邻族侵徵者此也。即今国纲解弛。民力困弊。而民心世道。无一可恃。譬如年久弊屋。栋朽础倾。若能旋旋用力。随弊随补。则犹可以支过时日。不至于顷刻颓压(是乎矣)。若欲大段着力。一时俱新。则能不至于振撼而倾覆者。几希矣。今之良役。正类于是。不可以登时尽变。而但可以逐旋修补。何以言之。大抵民情。习惯则狃。创见则骇。今此良役。虽有难堪之苦(是乎乃)。祖子孙相传。耳目已熟。三百年旧法。归咎无所。故举皆俛首纳布。不敢生心怨叛(是在果)。至于所议四法。系是今日新刱。各有弊病。如前所陈。人必骇怨。将至于莫可收拾之境。虽宽良民一半之急。而反招举国无限之怨。则真所谓得其半而失其半(是置)。莫若就今见存之法。而使无白骨之布。邻族之侵。则民于困穷滨死之中。犹有一分解悬之乐矣。今此白骨邻族之弊。究其根本。盖有二端。物故之未出立案也。逃亡之
老隐集卷之四 第 411L 页
未即代定也。所谓物故之未出立案者。何也。凡出立案者。必纳赎纸于本官。又用情债于下吏通印及使令官奴等处。而又于镇吏营属及所属上司。皆有情债。以钱计之。其数不些。贫残小民。难于办此。或有物故四五年七八年。而未出立案者(是乎等以)。县监到任以后。自赎纸以下凡系情债者。一并减除。故年久物故。未出立案。而切邻远族。每年被侵者。相续来诉。今将没数代定(是乎矣)。至于上司情债。则非县监之所可擅减。势将徵捧上送(是如乎)。督徵于饥困将死之民。以充于上司吏辈之腹。极知其无谓(是乎矣)。守令之不得不徵送者。盖以上司色吏视债有无。而操弄于付标之时故耳。或 启闻于朝。或论报备局。别立科条。使无此弊。则物故者。当即出立案(是遣)。既出立案。而使即代定。则白骨之布。庶可以减除(是乎旀)。所谓逃亡之未即代定者。何也。盖以 朝家设为十年之限。限内不可任意代定故也。凡逃亡之类。田宅在于是邑。父兄族党。在于是邑。而犹且弃而逃走者。徒以谋免其军役而已。既逃之后。以他官案。付某㨾役名。悬录于户籍。则所居之官。不敢充定于军役。既免于本邑之良役。又不入于他官之军案。而十年之后。并与本邑案而
老隐集卷之四 第 412H 页
除其名(是乎等以)。民皆利此。逃者相续。今若罢去年限之法。使于当年。即为代定。而无论某㨾役名。凡他官案付之入藉本邑者。皆许充定。则逃者不能上天而入地。不过移接于他官。而又不能无籍而居生。此类举将复入于军役(是如乎)。当初逃亡。既出于谋免军役之计。而所到之处。亦将不免于军役。则等是应役。何乐于弃父兄捐田宅。而移居于客地乎。如比数年。必无逃亡之患。邻族侵徵之弊。亦可以自除矣。既出物故之案。又无逃亡之弊。则签丁代定。特系守令之勤慢。此则在于 朝家之指挥。非县监之所敢言(是置)。设令四法中。果有讲定之法(是乎良置)。即今良役。既不可全然罢去。则所陈两款。不可不别㨾变通。以除白骨邻族之弊(是如乎)。若不变通此两款。则虽使新法果行。而白骨之侵。邻族之徵。犹夫前日矣。今日所议新法。关系非常。国家存亡。在此一举。身为守令。不胜忧恐。略以意见。逐条论报(为去乎)。如不以为罪。则详细 启闻(为只为)
咸兴府报巡营状
云云。烽燧。乃是报警之地。凡有警急。所恃者。只有此一着。其为紧重。莫大于此(是乎矣)。升平百年。人不见烟
老隐集卷之四 第 412L 页
火之警。故莫知烽燧之为重。而置之寻常(兺不喻)。烽军之役。比他役尤为偏苦。故民间视烽役。有若死地。人皆厌避。巧投他役(是乎等以)。烽军日渐减缩。而阙额往益难充。逐岁生阙。仍作虚位。此邑如此。他邑可知。烽政之疏虞。一至于此。若有不虞之急。将无报警之人。居常仰屋。莫知攸处。必欲搜括闲丁。尽充阙额。而本府自为一卫独镇之后。民间襁褓之儿。尽入于中营之搜括。称以儿弱闲丁。而皆已捧招本府。则更无着手处方。当岁抄而被罪之外。实无填阙之道。不可不各别变通。以革此弊(是在如中)。今以变通烽军事。有此询问之举。敢以平日料量于心者。论列牒报(为在果)。大槩烽军。虽称数多(是乎乃)。每五日递番。视烽台有若客店。诸般什物。全不照管。惟以苟过五日之番限为幸。烽台凡事。安得不疏。若以烽军中有根着谨实人三名。定为烽直。作家居生于烽台之下。每十日轮替入番。而每名定给奉足五人(是遣)。烽直则每名给复二结。而奉足则每名给复一结(为乎旀)。奉足处各捧五两钱。则烽直自己复户二结。价当为二十两(是遣)。奉足五名处。又捧二十五两。则合为四十五两。足为一年衣食之资。而烽军奉足(段置)。一结所捧复户价十两内。五两则给
老隐集卷之四 第 413H 页
其元户。五两则足为不时往来之资(是置)。如是变通则所谓烽直者。以烽燧视为自己之物。而瞭望守直之事。更无如前虚疏之弊(兺不喻)。所食复户。足为一年生活之资。则又必无厌避之患(是遣)。划给烽台近处五十户。除其各㨾官赴役。而烽台杂物。使之担当进排。则亦涉便当(是置)。每烽燧户保合。不过为十八人。则一年之内。虽有阙额。不至于难充。烽政则无如前虚疏之弊。烽军则无如前厌避之患。岁抄则无如前难充之忧。公私两便。莫大于比(一作此是乎旀)。至于儒品中。有风力者差出事。亦涉便当(是乎矣)。儒品之人。必当厌避(兺不喻)。既疏于武艺。又阔于事机。恐不如武弁之解事者(是置)。勿论出身闲良。以境内两班武弁中择差。限三年检察(为乎矣)。名以烽燧把揔。而入于两等褒贬。考其三年等第。若能六考居上(是去等)。 启闻承传事。永为定式。则亦可为武弁拔身之阶梯。希望事功者。必将乐赴而惟恐检察之或疏。此亦为烽燧之一大紧政(是白乎旀)。至若片箭筒儿。虽为备置(是乎乃)。片箭之为技。虽善射者。犹且难之(是去等)。蠢蠢烽军。何以射之。似不如长箭之临急易射。如此无用之军器。似不必浪费功力。徒致点阅之烦。参酌停止何如(是乎旀)。各烽燧改造烟窟。聚
老隐集卷之四 第 413L 页
置物种。别作五炬事(段)。既已举行(是乎等以)。并以牒报(为卧乎事)
老隐集卷之四
 策
  
[问禹贡]
  问。禹贡者。夏禹氏平水土。制贡赋之书也。孟子曰。禹之治水。行其所无事也。疏凿等事。其可谓无所事欤。其治水施功。必有先后。何所先而何所后欤。其所载非一。而表出一贡字名篇。何欤。其于九州。或赋或贡。何故欤。或错或贞。或纳锡或锡贡。亦有义欤。青贡。盐居先。荆贡。羽居先。或言水土平于田赋之前。或言水土平于田赋之后。何义欤。七州之贡。各执其物。不详其地。而独于徐州。举其地。何欤。禹之治水八年。而兖州之贡。言十有三载。何其舛欤。冀州先赋而后田。馀州先田而后赋。其制何不同欤。八州之中。土贡独于徐州。何其不均欤。一曰。涂泥。一曰。惟壤而不言其土色。此州则无土色之可言者欤。他州所举山川。皆先地后绩。而壶口梁岐太原。皆先绩后地者。可言之欤。草木之繇条夭乔渐包。特言于兖徐扬三州。而他不及者。何事欤。九州之土。惟兖州宜蚕欤。何不称之于八州欤。羽山。即
老隐集卷之四 第 414H 页
殛鲧之处也。其独无感于身历。而有以艺之欤。梁州全蜀之地也。秦时始通中国。则禹何得以治之欤。天下之水。皆入海。而独于江汉。称其朝宗。何欤。天下之水能载。而弱水无力。天下之水皆清。而黑水异色。何其怪欤。天下之水皆东。而弱水独西。黑水独南。何不导而东之欤。沱潜并载于荆梁。亦有义欤。每州已言境内山川。而又于导山导水。重言之何欤。禹盖导川归海。而先言导山。何欤。山亦有可导之理欤。其下字之法。亦有可言者矣。曰载曰修曰浮曰沿曰入曰会。皆有其义。可得闻欤。其一篇总结之处。不可不卞也。皆可言欤。告厥成功。而天以洪范锡之。何欤。大抵禹贡之书。记其治水作贡之法及弼成五服之事。而从头彻尾。实古今疆域之总览也。后之为天下。此一书足矣。而一片宇宙。治乱无常。使禹封山川。或合或裂。而为一局乾坤。其责谁欤。何以则能复禹之绩回禹之治。而禹贡一书。不为纸上之空言欤。
对。禹贡之书。读之难矣。是书也作于八年治水之后。则凡于天下之一山一水。固不肯有所讹谬。而若洞
老隐集卷之四 第 414L 页
庭彭蠡之泽。与今地理有不同者。先儒究其故而不得。则曰梁雍荆扬之地。禹不暇身莅。而分遣官属以视之。因此致误。无足怪矣。果若此禹贡一书。亦不能无误也明矣。读禹贡者。岂不难矣乎。夫以大禹之圣。天下之高山大川。无所不奠。而犹不能无误于身所不莅者。则凡后之读是书者。岂可以穿凿傅会。以强其所不见。而求合于书中之说哉。奈何陆羽张又新辈。但欲较毫分于齿颊之间。而以为茗饮之一快也。噫。禹贡之书。山川而已乎。抑别有所言者乎。山川而已乎。则一山一水之或谬于地理之实者。非遍观天下之山川者。必不能正其谬矣。若别有所言者。则虽足不涉其水。目不睹其山。而一篇禹贡。亦将森森然在吾胸中矣。何必徒区区于一山之失。一水之误。而不深求其为治之大本也哉。愚也生于左海偏小之域。于禹封之山川。一未尝足涉而目睹之。则固不敢谈山评水。以覈其地理形势之所同异。而若其抑水拯民之术。制贡作赋之法。与夫所以为治之大本。则亦尝究其详而森然于胸中矣。今来礼围。得承明问。其将问其山川乎。抑将问其大本乎。愚之所知。不在乎山川矣。其敢较毫分于齿颊之间。如陆羽辈之为
老隐集卷之四 第 415H 页
乎哉。乃言曰。禹贡。何为而作也。惟昔夏后氏。承帝命。抑洚水浚川导河而天下之水土底平。分地制等而九州之贡赋既均。于是乎作书。以叙其治水之始终。成赋之等品。而总以名之曰禹贡。盖乃大禹制贡之书云。是以其文则史也。其义则经也。首之以随山刊木之劳。而备论其浚瀹之方。继之以六府庶土之修。而谨书其区画之法。大之为山岳江河无不载。而平水宅土之规明。分之为土壤物产率以录。而作贡成赋之制详。八年疏凿之功。灿然可观。九域等第之次。井然不紊。救灾拯民之绩。举入于一部之书。而利用厚生之道。诚可为百王之法。则是书之作。夫岂偶然也哉。呜呼。禹贡一书。虽纪其平水土制贡赋之事。而有躬行德教之精微寓焉。考之篇内而可见也。使禹而无躬行之实。则虽欲平水土。而水土不能平矣。虽欲制贡赋。而贡赋不能制矣。然则缵禹之服。而图理庶绩者。亦曰法禹之德教而已。请白之。愚按禹之治水也。凿龙门。辟伊阙。其为事也大矣。而孟子曰。行其所无事。盖言其因其势。而利导之。如无事云尔。岂谓之全无所事乎。愚按施功之序。皆自下流始。兖最下。故为先。雍最高。故独后。蔡氏所谓求禹贡之序。当于
老隐集卷之四 第 415L 页
此详之者。岂不然乎。愚按禹贡一篇。所载非一。而独挈一贡字名篇者。盖言其赋法之于九州。贡为主。诸侯之于天子。贡为大。夏氏所谓定九州之法。王氏所谓大一统之义。可谓两得之矣。愚按八州。皆有赋有贡。而独冀州言赋不言贡者。盖以天子封内之地。无所事于贡篚也。陈氏所谓王畿。则至于九赋者。盖此意也。愚按错者。杂出其等也。贞者。正其赋税也。朱子所谓间出者为错。蔡氏所谓以薄赋为正。是也。愚按纳锡者。下与上之辞也。锡贡者。待锡命而贡也。孔氏所谓杨之橘柚。荆豫之大龟磬错。皆非常贡。是也。愚按青州之产盐最多。故叙于先。荆州之产。羽最善。故居于先。蔡氏所谓以多寡为叙。孔氏所谓以善者为先。得之矣。愚按八州之水土。皆平于田赋之前。冀州之恒卫大陆。独居于田赋之后。吕氏所谓害大而先治者。言于前。害小而徐治者。言于后。得之矣。愚按诸州之贡。不详其地。而独于徐州。详其地者。盖言其羽。畎峄阳泗滨淮夷之地。各有所产之物。而非他处之所有也。陈氏所谓惟此地之所产为善者。盖亦然矣。虽然。青州之岱畎菜夷。荆州之三邦九江。亦举其所产之地。则今所谓独举于徐州者。恐执事考之不审
老隐集卷之四 第 416H 页
也。愚按治水八年。而独于兖州言十有三载者。盖言其被害尤甚。而贡赋难定。必作治十三载而后。赋法同于他州。非谓治水之功独加五年也。先儒以为治水所历之年者。恐非矣。愚按冀州王畿之地。所赋者非尽出于田。故先赋而后田。馀州皆田之赋。故先田而后赋。吴氏所谓天子所自治。与他州不同者。可考之矣。愚按五色之土。出于徐州。则徐州之独为土贡者。以其地之所产也。陈氏所谓一州之所出为贵者。意盖指此也。愚按六州之土。皆言其色。曰白壤曰黑坟曰白坟曰赤埴坟曰青黎曰黄壤。而荆杨之土。只言其涂泥。豫州之土。只言其惟壤。蔡氏所谓土不言色者。其色杂。斯言信矣。愚按八州山川。皆先地而后绩。如九河既道。嵎夷既略。彭蠡既潴。是也。冀州之地。独先绩而后地。如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是也。或睹其成功而言。或本乎功用之始。非谓治之有难易也。陈氏所谓以冀例之。而见馀州之役者。良有见也。愚按九州之势。西北多山。则草木之得其生。不待书而可知也。乃若兖徐杨三州。最居东南下流。被水害特甚。而草木失其生及水之平也。厥草或繇焉。厥木或条焉。或夭焉。或乔焉。或渐包焉。林氏所谓特
老隐集卷之四 第 416L 页
书于三州者。盖以此也。愚按九州之土。皆赖蚕桑。而惟兖一州。尤称其宜。故特书之。蔡氏所谓濮上桑间。犹可验者。岂不信然乎。愚按禹之治水。因其父之圮绩。则足之所蹈。无非孝思感发处也。况于羽山。乃殛鲧之地。则以禹之大孝。诚有所不忍于此。而犹且艺之者。岂非图盖前人之愆乎。考之于双湖胡氏之说而可见矣。愚按世所言全蜀之地。至秦始通者。止言金牛一道耳。岷嶓蔡蒙。莫非全蜀之境。而尚有大禹之故迹。则禹之时。蜀未尝不通中国矣。考之于熊氏之说而可验矣。愚按江汉之水。至荆合流。奔疾迅急。直趍于海。如诸侯之朝于王。故独以朝宗称之。盖取其万折必东之义也。朱子之训。愚有所受矣。愚按万水能载。而西海之弱水。不能负芥。万水皆清。而雍州之黑水。其色如漆。天地之间。有常有变。而不可以一律齐者。愚有得于陈氏之说也。愚按弱水西流。而因其性之自然。黑水南流。而顺其势而导之。若必欲导而东之。则有逆于自然之性者。愚有取于林氏之说也。愚按沱潜二水。源于梁而入于荆。故二州皆言之。此陈氏之说也。江汉支流。皆名沱潜。故荆梁皆有之。此吴氏之说也。而尔雅曰。自江出为沱。自汉出为潜。
老隐集卷之四 第 417H 页
以此而论。则愚必以吴氏为得也。愚按九州山川。分附于逐州之下者。言其经理之始也。重言于导山导水者。记其脉络之详也。吕氏经纬之说。可取而考也。愚按禹本导川归海。而先言导山者。盖以洪水怀襄。川渎皆没。故先就其高山巨镇。以杀其滔天之势。而浚川之功。始可施矣。林氏所谓其序不得不然者。此也。愚按山无可导之理。而谓之导者。或以为随山通道。而相其脉络。故曰导。或以为治山傍之水而纳之川。故曰导。吕氏所谓二说并行不相悖者。此也。愚按下字之法。各有其义。经始治之谓之载。因旧治之谓之修。舟行水上曰浮。顺流而下曰沿。小水合大水为入。二水势均相入为会。蔡氏所谓禹贡立言之法。正此类也。愚按禹贡一篇。皆有总结。正庶土。慎财赋。总结九州贡篚之物也。则三壤赋中邦。总结九州田赋之等也。陈氏所谓各州惟举一隅。而至此总结之者。正谓此也。愚按禹既治水。玄圭告成。而天乃锡禹洪范。以叙其彝伦。天人相与之理。可谓明矣。林氏所谓洛出书之说。不可深信者。愚窃不取也。大抵禹贡一篇。圣王之制备矣。疏导九州之山水也。区画九州之经界也。任九州之土。而三品之田制举。平九州之贡。
老隐集卷之四 第 417L 页
而九等之赋法立。由内及外。而弼成其五服。从头彻尾。而备记其疆域。实万代地理之总览。而后世人君之龟鉴也。呜呼。大禹之世于今几千年矣。禹封之内。于今几易国矣。自秦汉讫于今。凡几治而几乱矣。大地山河。或合或裂。而一局乾坤。便作奕棋之翻覆。则大禹氏治天下之迹。嗟乎亦几泯矣。看华山者。孰不知禹功之在山。而今之所存。苍苍然旧色而已。过龙门者。孰不知禹功之在水。而今其所馀。滚滚然旧流而已。随山治水之功。徒想像于千载之上。而莫能记得其彷佛。则画野分疆之制。作赋制贡之法。尤漠然其不可寻。而徒见其云扰波荡之迹。相随续于百代之下。风尘之澒洞。无异于怀襄之日矣。生民之涂炭。不下于营窟之时矣。使大禹而复作。则其所以汲汲焉回波拯溺之急。岂在于抑洪水之下哉。呜呼。禹封之土。犹夫旧也。禹贡之书。犹有存也。而在大禹则治。在后世则不治。是岂禹贡之法。前可治而后不可哉。抑亦所治之道。不得乎大禹之所以治耳。禹之治果何如也。三品田制。非禹之所以治也。九等贡法。非禹之所以治也。甸服侯服之制。非禹之所以治也。禹之治。果何如也。求之于禹贡之书。而自有可言者矣。既
老隐集卷之四 第 418H 页
曰。祗台德先。又曰。声教讫于四海。此非禹之所以治者乎。一书之中。观其规模次第。则若事乎法度之维持。而若求其纲领枢机。则实关于德教之感化矣。夫以大禹之圣。其所以治天下者。不全在于法度之末。而实在于德教之本。则后世之欲法禹贡之书者。亦可以知所法矣。效三品之田制而曰法禹贡。不可也。行九等之贡法而曰法禹贡。不可也。仿甸服侯服之制而曰法禹贡。不可也。必使为天吏而缵禹服者。临九州而按山河。则曰此大禹氏之所治也。予有德教可以治之耶。行三品九等之法。则曰。此大禹氏之所均也。予有德教。可以均之耶。按甸服侯服之制。则曰。此大禹氏之所绥怀也。予有德教可以绥怀耶。凡于作事制治之际。莫不法大禹之德教。则德教之所及。可以致东渐西被之化。而禹绩乃可复矣。禹治乃可回矣。禹贡一书。岂徒为纸上之空言哉。呜呼。执事以禹贡发问。而终之以世变曰。其责谁欤。执事之问。其有意耶。其无意耶。其亦发慨于今日之天地耶。执事言外之旨。愚已覸之。而拘于科程。不敢悉暴于上矣。请得继陈于篇末可乎。噫嘻。大禹之世远矣。与其远思大禹之治也。无宁近思如禹之治者。而以寓其慕
老隐集卷之四 第 418L 页
禹之诚尔。仰惟我 皇明之化。亦尝东渐于海。则济难之惠。何遽让于大禹拯溺之德。而于今已矣。衣冠倒置矣。文物沦丧矣。回瞻神州。举入于腥膻之中。而大报一坛。独挂 大明之日月。则法禹贡之德教。而措九域于大禹之治者。今之天下已无可以当之者矣。然则扫除燕蓟之风尘。而还我 大明之山河者。其责不在我 圣上乎。愿执事。幸以是从容为 圣上言。谨对。
[问三代治道]
  问。三代以后。论治道者。必以汉,唐,宋为言。果能择其良法美意而行之。则亦可臻太平之治欤。言令主。则必曰汉之文帝。唐之太宗。宋之仁宗。言贤相。则必曰汉之萧曹。唐之房杜。宋之韩范。此外无他令主贤相之可言欤。痈君之不辟。何者为最。奸臣之误国。何者为酷欤。以兵力言之。则谁为最胜。以幅员言之。则谁为最广欤。生齿繁殖。当以何代为首。储蓄礼赡。当以何时为称欤。礼乐文物风俗习尚。其有同异优劣之可言欤。至若历年长短。宋不如汉。唐不如宋。亦系君德之厚薄而然欤。文章则称汉。诗律则称唐。道学则称宋。是亦时君培养之使然欤。汉之南北
老隐集卷之四 第 419H 页
部。唐之牛李党。同为衰世朋比之弊。而元祐诸贤。亦不免川朔之目者。何欤。洪惟我 国家。圣神相承。贤良夹辅。其治理之效。远绍三代。则可以高出于汉,唐,宋远矣。而试以近日事观之。既不及汉,唐,宋之治化。又不免汉,唐,宋之弊习。储蓄竭于中外。而乏后元之馀财。盗贼遍于道路。而无贞观之野宿。宋室之金缯岁输。而事虏有羞。唐朝之排轧日甚。而共济难望。习俗偷薄。未见风流之笃厚。兵备疏虞。常患武略之不竞。至于人才之盛。亦皆让头于汉,唐,宋。不惟道学之寥寥罕见。并与文章诗律而绝无追步于古昔者。环顾斯世。无非委靡衰薾之徵。如欲丕变污习。作新化理。得以超绝于汉,唐,宋。而做一代之治。则其道何由。
对。愚尝读汉,唐,宋之纪。而窃自慨恨于心曰。汉有董仲舒天人策。而不能修三代教化之源。唐有韩愈佛骨表。而不能信尧,舜,禹,汤,文,武之道。宋有程明道熙宁之劄。而不能悟二帝三王之必可复。无怪乎其治之不及三代之盛远矣。向使汉,唐,宋之君。信用三君子之言。则其为治也。岂特止于为汉为唐为宋而已
老隐集卷之四 第 419L 页
哉。嗟乎。三君子者。其亦不幸。而不能以三代之道。见用于时君。而为其君者。其亦不幸而不能信三君子之言。使三代帝王之道。不复见于天下。而使千古有志之士。徒致恨于汉,唐,宋之治。岂不惜哉。今惟我 圣上之德。远迈于汉,唐,宋。而足以驾轶于三代之上。有能陈尧,舜,禹,汤,文,武之道。如韩愈之表者乎。有能言二帝,三王之必可复。如程明道之劄者乎。如愚者。自顾其才。诚有愧于董子之贤良方正。而若其对策之日。亦不能无意于三代教化之源。至如汉,唐,宋小康之治。诚不欲为 圣主陈之矣。虽然。执事之问。乃及于此。请得先论汉唐宋。而后陈尧舜传授之法。可乎。乃言曰。后三代而为治者非一。而其治之可称道者。曰汉曰唐曰宋是已。汉以宽大为治。而大纲正。唐以综密为治。而万目举。宋以仁厚立国。而治教明。制治之规。代各不同。而若论其良法。则俱有可观。为治之道。时各有异。而若论其美意。则皆有可述。采其良法而遵行之。择其美意而修明之。则虽由此而驯致太平之治。斯无难矣。论治道于三代之后。而必以汉唐宋为言者。不其信矣乎。然而汉止于宽大。唐止于综密。宋止于仁厚。而宽大者。或归于假仁。综密者。或
老隐集卷之四 第 420H 页
流于粉饰。仁厚者。或至于萎靡不振之患。仅足为季世苟安之治。而终不免为偏驳之失。则虽有良法美意之可采可择者。而乌足与论于三代纯王之道哉。呜呼。汉,唐,宋之所以治者。法非不良矣。意非不美矣。而终不足以陶铸三代之治者。是岂有他哉。徒事乎规模法制之末务。而不得乎三代为治之心法。故治止于汉,唐,宋。而不及于三代之盛化。甚可惜也。后乎汉,唐,宋。而欲法为治之道者。能以三代帝王之心为心。则三代之治。乃可致矣。区区汉,唐,宋。又何足道哉。呜呼。执事其欲闻汉,唐,宋之令主乎。恭俭为治。聿致刑措之化者。汉之文帝也。树立宏达。以启煌煌之业者。唐之太宗也。群贤满朝。能兴庆历之治者。宋之仁宗也。执事其欲闻汉,唐,宋之贤相乎。较若画一。守而勿失者。萧,曹之相汉也。善谋善断。同心徇国者。房,杜之佐唐也。临事决策。先忧后乐者。韩,范之辅宋也。惟此三君六相者。皆可谓季世之英主。一代之良弼。而若谓之外此而无他令主贤相之可言者。则非愚之所敢知也。稽诸简策而考之事业。则何难历数于今日。而固已了了于执事之郛郭矣。愚何必娓娓于盈尺之纸哉。金刀之业。终于桓,灵。仙李之祚。促于懿,僖
老隐集卷之四 第 420L 页
香孩之运。讫于徽,钦。若言痈君之不辟。则无过于玆数君矣。五邪乱汉。卢,李弊唐。章,蔡蠹宋。若言奸臣之误国。则孰有甚于此辈也。空单于于漠南。列郡县于朔边。则兵力之强。幅员之广。太初之世。无与伦矣。藏万家于小邑。陈红腐于太仓。则生齿之繁。储蓄之礼。开元后元斯为盛矣。哲王不作。治教陵夷。礼乐文物。无复隆古之制。虽以汉文之贤。尚且谦让而未遑。则自玆以降。愚不欲言。若其风俗之淳浇。习尚之优劣。时有盛衰。世有污隆。则不待抖擞而自可卞矣。宋之历年。不及于汉。唐之历年。不及于宋。世道之衰旺。或关于气数之使然。而天命无常。惟德是享。则历年长短。岂不系于君德之厚薄耶。两汉之际。文章蔚兴。李唐之世。诗律大鸣。或由于一时之习气。或出于时君之作成。而及夫宋兴。奎运文明。濂洛关闽。道学倡明。此诚斯文之一大期会。则何可委之于培养之功乎。南北树党。驯致汉家之乱。牛李分朋。酿成唐朝之祸。此莫非衰世倾轧之态。而至于元祐川朔之目。不过以君子攻君子。而所争者公。则何必比议于汉唐朋比之弊乎。于戏。吾鉴于汉。汉不足徵也。吾鉴于唐。唐不足徵也。有宋存焉。而亦苟而已。所可道者。其不在
老隐集卷之四 第 421H 页
我 圣朝乎。洪惟我 国家圣祖神孙。丕承基绪。文谟武烈。垂之百代。而厖臣硕辅。代不乏人。嘉谟俊略。协赞王猷。制治之方。灿然备具。而化理之盛。嵬乎难名。则是宜远绍于三代之治。而驾乎汉唐宋而过之矣。夫何近年以来。国势日卑。治象日衰。如水之益下。如级之斯降。而无复有奋发振作之势。既不及汉,唐,宋之治理。又不免汉,唐,宋之弊习。试举其槩而言之。则财粟殚亡。而府库无一年之积。则其视后元露积之世。何如也。盗贼纵横而桴鼓有数警之患。则其视贞观野宿之时。何如也。北虏之皮币岁输。而难充溪壑之欲。则方之宋室之金缯。反有甚焉。一室之戈戟日寻。而无望和协之美。则比诸唐朝之排轧。殆亦过矣。王化所关。莫先于正俗。而世道浇漓。习尚偷薄。则西京之风流笃厚。难可见矣。有国所重。莫大于守备。而边圉空虚。戎务疏虞。则汴京之武略不竞。不幸近之。至于人才之盛衰。亦系于国家之隆替。而眇然之叹。未有甚于此时。道学之称。为世所讳。则宋朝儒贤之风。宜乎其寥寥罕见。而至若虫篆之技。亦无追步于古昔者。文章之高古。有能如两汉之世者乎。诗律之富丽。有能如三唐之时者乎。环顾斯世。无非委靡
老隐集卷之四 第 421L 页
之象。衰薾之徵。而诚无足以比伦于汉,唐,宋之盛时矣。呜呼。以我 圣朝之治。宜可以匹美于三代之隆。而至于今日。反不足以比伦于汉,唐,宋之盛。此其故何哉。盖以其规模制度之详。固不及于汉,唐,宋之良法美意。而设教出治之原。初不法乎三代传授之心故耳。三代传授之心何心也。虞书有之曰。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以此心为此治。而三代之治卓卓乎其至矣。汉,唐,宋之治也。亦尝有此心法乎。制治之法。不可谓不良矣。为治之意。不可谓不美矣。而不以三代之心为心。而徒区区于法制之末。则所可道者。良法美意而已矣。所成就者。汉,唐,宋而已矣。后之治国家者。其将法三代之心法乎。抑将法汉,唐,宋之良法美意而已乎。法三代之心法。则是亦三代之治矣。若法汉,唐,宋之法制。则不惟不及于三代之治。而并与汉,唐,宋而不及之矣。何以言之。既无精一之心。而徒事乎法制之末。则政随世微。俗与时降。而治理之盛衰。不能无古今之异。今日之所以不及乎汉,唐,宋者。良以此也。流俗之人。徒见其如此也。因而为之辞曰。今之不可以为古也久矣。汉,唐,宋之治尚不
老隐集卷之四 第 422H 页
可以为之矣。三代之盛。又何能跂及也。若此言也。自尧舜至文武。亦宜有古今之异。而禹之治。何不异于舜。汤之治。何不异于禹。文武之治。何不异于汤。而汉,唐,宋之治。何独异于禹,汤,文武也。今日之治。何独异于汉,唐,宋也。自文武以上。皆有心法。故汤亦禹也。文武亦汤也。自汉,唐以下。止于法制。故汉为汉。唐为唐。宋为宋。而今日亦不免止于是矣。此愚所以慨然长叹而不能无恨于 圣明之世。诚愿我 后先正出治之本。以清应物之源。克谨于天理人欲之分。而能尽其虚明广大之体。则三代心法之妙。不外乎是。而汉,唐,宋之良法美意。不过为尘垢秕糠而已矣。向所谓八者之弊。不足为今日之忧。而丕变污习。作新化理。以做一代之治者。皆将如执事之所云。岂不休哉。篇将终矣。复何言也。呜呼。孔子曰。圣人吾不可见。得见君子者。斯可矣。愚亦曰。三代之治。吾不可见。得见汉,唐,宋之治。斯可矣。使今日得如萧,曹,房,杜,韩,范者。而为相焉。兵力之强。幅员之广。生齿之盛。储蓄之礼。得如汉之时焉。文章如汉焉。诗律如唐焉。道学如宋焉。则是可谓兼备汉,唐,宋之美矣。况以吾 君之圣。不翅若汉文,唐宗,宋仁之为令主。则其于礼乐文物
老隐集卷之四 第 422L 页
之盛。风俗习尚之美。特在乎一举措之间。而奸臣之误国。朋比之成风。固不必为 圣朝虑矣。如愚草莽之贱。亦将拭目綦隆之化。而歌咏太平之盛矣。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