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石洞先生遗稿跋
石洞先生遗稿跋 第 x 页
石洞先生遗稿跋
  
石洞先生遗稿跋 第 379H 页
石洞先生遗稿跋[宋教淳]
右石洞李公诗文杂著也。公以卓异之资。早承庭训。耳擩目染。发轫正路。既孤。师事慎独斋金先生。得闻主敬之旨。笃学力行。谦恭温和。造诣甚精。先生亟加奖许。遭时迍邅。慷慨不已。无意于世。才官 一命。旋即弃归。婆娑丘园。嚣嚣自乐。谓天下事。莫非分内事。性理之外。有意象数之学。刱造玑衡。又就易学经世之书。极力研钻。至于方技术数。亦皆傍通。其期三百玑衡注解诸书。士友多传诵。文章。乃公之馀事。而著述甚富。极其精博。贯穿古今。多所发明。诵其诗温厚冲淡。声音高下。出于自然。深得诗人性情之正。公可谓通儒而克世其家者矣。噫。以公之才之学。出而措诸事业。则泽之所及。其可槩矣。而考槃之轴。果于忘世尚论者。窃有慨于遗贤。然不朽者三。德行先之。则可传之实。当于斯求矣。山林钟鼎。岂足轻重于公也哉。遗集之刊行也。公后裔敬仪。求余一言。余家有世好。岂可以不文辞。
玄黓阉茂蜡月。恩津宋教淳。谨跋。
石洞先生遗稿跋[李南仪]
我先祖石洞先生。以天默斋先生之嗣。早服庭训。既又登金文敬先生之门。薰炙浸渍于性理经礼之学。
石洞先生遗稿跋 第 379L 页
退而杜门讲习。著书自乐。一膺郎选。而旋复卷怀。沉沦以终身。今距其世。且三百年。宜已刊行其遗文矣。顾以后孙之零替不竞也。至今未遑尚论者慨焉。夫先生之学。其著于书者。非后人所能窥测。而若其语不踰衷。义必援古。一生所孜孜而亹亹者。要皆精探天人。粗尽事物。而又可举以措之实用。则君子许其必传焉。祖先之为书。未必可传也。而犹欲传之子孙之情然耳。况其必传焉。而任其晦蚀。埋没于尘蠹巾笥之间。此其于子孙之责何如也。不肖自幼阅家中旧籍。至先生稿。辄屡欷太息。以为刊而行之。是不肖任也。遭家多故。迄玆未果。见今世道日迁。而不肖又将骎骎老衰。诚恐此事遂已。而先生之微言邃学。因以不章也。谨就士友之有识者。勘校一再。图付于印。呜呼。其已晚矣。然使先生之书。固宜永传而不止。可行于一时而已。则虽自今日而刊之。亦或未始晚也。不肖可以是自慰也欤。役既始。谨识所感如此云。乙亥四月下浣。八世孙南仪。谨跋。
石洞先生遗稿跋[李起石]
吾先祖石洞先生。学问造诣。遗稿及诸君子撰述可据也。而乃以一斋郎。没齿丘园。而无攸悔。当世遗贤之叹。岂惟云仍之憾。矧玆遗稿。先生心法之所寄。而
石洞先生遗稿跋 第 380H 页
迄于今。尚未能脱稿。亦岂云仍之恨而已哉。夫古今天下。性理文章之宿稿残编。幸而有传之者。亦不幸而有不传者矣。其传者。必其居高位者也。必其有后人者也。必其得立言者而传之。其否者。或位卑而人弗知。或其后无立言者彰之。与无传之者耳。今先生之位不显而没。没且数百岁而知者鲜矣。后之百年。知者不尤鲜乎。又后之百年。其复有知之者乎。虽有诸子孙之散在南北。承承继继而类皆不振。言不信乎薄海。行不出乎四方。孰从而传之乎。纵有所待。安知其能必至乎此。吾族叔南仪氏之慨然于斯。谋吾诸宗。同力以刊。而四从兄起东氏。尤为致诚者也。呜呼。先生当日风徽影响。庶几因此。不泯于后百世也耶。谨拱手以俟之。岁乙亥孟夏。九世孙起石。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