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百源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x 页
百源先生文集卷之六
附录
附录
百源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86H 页

崇祯乙卯正月二十二日。长川申公讳硕蕃。字仲衍。年八十而卒。其长子烆先死。二子爟,焵。女婿朴商逸与门生知旧。葬之于尚州治东百源山乙向之先兆。公自幼喜书。出入游戏。不舍书册。手有所执。必排作字形。见者奇之。十三岁。就教官学书。尝值等辈群斗于道傍。观者堵立。公端拱敛避。若无见焉。长老已知其器度非常也。十五。出为宗人后。左右承奉。克尽孝敬之道。及至丁忧。事多有至难者。公循理处变。少无近利之心。人皆以为难及也。既从郑文肃公经世,李苍石埈游。二公以温良博雅称之。愚伏尝曰。常欲与君对讨 国朝故事也。公博极群书。文艺早成。而早知科举外有用心处。殊无进取心。 崇祯癸酉。始升上舍。自丁丑以后。益无意于当世。 朝廷始拟金吾郎。连 除大君师傅,童蒙教官诸职。皆不就。以别荐升为刑工曹佐郎。及为祥云道察访则公曰。此近金刚山。平生所愿游。遂赴任。遍观山海而即归。已而。以侍讲院
百源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86L 页

百源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87H 页

墓表[执义宋来熙撰]
昔。愚伏郑文庄公,苍石李公并起南服。友仁邻德而从游讲学。见推以温良博雅。隐居自乐。以没其世者曰百源先生申公讳硕蕃。字仲衍也。生于
百源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87L 页

百源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88H 页

百源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88L 页

筵奏
戊申七月十四日。大司宪赵复阳 启。前察访申硕蕃志行清高。学识该博。曾已直出六品。臣铨曹时欲拟进善。相议久矣。但以资格未准。不得备拟。顷于别荐。臣以此人应 命。入于擢用之秩矣。如此之人。别样收用。使之出入 书筵。则当有裨补
百源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89H 页

上曰然
戊申十二月二十九日。政院 启曰。以赞善宋浚吉劄子未事。当令政院禀处事 批下。观其劄末措语。则以为学问行谊。见推于人。科调之外。擢用于台阁讲院者。其丽亦多。措辞广招。迭侍 两筵云。申硕蕃处上来事措辞 下谕。而上来时给马事。本道监司处并为 下谕事敢禀。
传曰。依为之。
壬戌二月二十九日昼讲时。知事金锡胄 启。玆事非臣职掌。而既有所怀。敢此陈达。曾在 先朝。选用学问德行之士。而其时尚州申硕蕃兄弟。见推士友。屡除实职。特拜进善等职。乙卯春。以年八十。例升堂上阶。而 教旨未到之前。遽先身死。此既非 赠职。又非生时所受者。故其家不敢以题主云。其人行谊。 筵中诸臣亦皆知之矣。既有生前 批下之资。到今以本品相当实职 特命追拜。则其在 圣朝崇奖仰述之道。似为得宜。亦可以感结泉壤。激动士林矣。
百源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89L 页

挽辞[洪时挺]
而我生壬辰。夫君又丙申。申壬三间岁。情义两相亲。村酒金溪夜。心谈石洞春。他年重面意。空泣白头人。
挽辞[生员赵棱]
多口无伤也。从来士固然。潜光声闻著。虚位姓名悬。林下诗书乐。人间八十年。惟馀古宅在。深锁白云边。
挽辞[郑烠]
天上返真气。山中閒白云。优游千圣训。出处 四朝恩。玉洁尘难染。泾清渭自分。何人修野史。吾不过情言。
挽辞[司艺曹挺融]
年高愈验读书功。绝笔危悰动 圣衷。后死故人无限意。夜台他日有从容。
挽辞[县监南昌祖]
公是 先朝礼聘臣。一生林下养精神。交情夙岁论胶漆。别恨频年阻羽鳞。孤梦惊回梁月夜。薤歌凄断洛江春。世间存没浑如此。八十光阴迹已陈。
挽辞[南昌绪]
发轫初年指正路。诚明事业盖棺前。一堂诗礼心犹笃。半世箪瓢志益坚。汉阙几蒙辕固宠。富春还乐子陵田。驲骑只为枫山月。豹隐那辞洛水烟。八十流光经籍里。二三同志岭湖边。芝歌自拟商颜老。栗里争称晋代贤。硕德长期师表任。天星奄晦少微躔。摧兰至痛乘云日。顶玉恩章入地年。倘与春翁相选否。尚逾关路独凄然。平生交契将何托。丹旐春风泣涕涟。
百源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90H 页

门巷蒲轮掉臂辞。道腴酣处乐忘饥。范甑鸣鼎贫何病。管膝穿床学有基。西诰龙骧新渥日。南躔星老晦光时。黉堂昔晤今成诀。争奈重攀旧德仪。
挽辞[李𪣷]
秦晋连姻后。雷陈接闬初。德成心自得。意泰体常舒。人爵非为贵。庭兰是庆馀。平生景仰客。题挽泪沾裾。
挽辞[县监郭文容]
吾道迍遭日。夫公今又亡。斯文无所恃。不忍送北邙。
百源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90L 页

挽辞[李安身]
商山有高人。独立超污浊。棱棱瘦骨相。竦然警露鹤。早知万言当。不如一含默。贞心空自恃。肯许傍人识。未负天所与。日新功力着。升高在不已。四德皆可扩。栖心道艺林。脱身羁钳缚。祥云一督邮。幽兴发枫岳。归来卧陶潜。高致激颓俗。前年沥血疏。自度生死隔。丹霄忽藏▦。大化归寂寞。仁著八旬齿。义得三品爵。克家有二子。班班见世德。伊余早托契。交义忘头白。相居地东西。往来寻丘壑。今日忽先逝。谁能刮我瞙。氛瞢塞坤维。淳风日萧索。北塞心欲摧。南天泪自滴。人间此老夫。有路终安适。望彼百源山。新阡春草绿。时危且身病。死逾生者乐。泉下或相见。吾不长相忆。
挽辞[府使宋时杰]
君子人哉君子人。研精实地自依仁。驲骑曾探枫岳胜。豸冠还作伏蒲臣。一庭彩舞才华并。八帙年高福禄均。南极德星中夜晦。西门花柳泪沾巾。
挽辞[教官宋基学]
百源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91H 页

挽辞[察访宋基德]
家庭曾结岁寒期。彼此恒将道义推。松茂志同柏悦日。芝焚情一蕙叹时。品题名检吾何敢。操守清高世共知。最是伤心优老典。泉台应亦感恩私。
挽辞[参奉具凤羽]
积学平生见道全。功收汗马继前贤。温恭自是心如貌。孝友方知性出天。俭节正为廉士则。高风不受俗人怜。冥观洞达诗书易。景福终兼爵德年。帛璧蒲轮恩最厚。江湖鱼鸟志弥坚。刳肝血疏苍生活。忧国丹忱紫极悬。枫岳胜游知素愿。云邮小吏岂尘缘。长卿不乏凌云赋。靖节元思栗里田。取舍非关人毁誉。否臧惟有我经权。移家每喜经行近。解榻宁嫌点吝专。一别星霜馀十载。浮生存没隔重泉。少陵遥泪无乾土。孺子深情阻渍绵。吊札曾当哀死枉。报书能及未亡前。龙门托训双郎在。伫见家声复赫然。
挽辞[金裕后]
百源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91L 页

嗟何及。薤露歌中肠欲裂。地下英灵。人间白发。生顺死安公岂憾。道随人丧最堪惜。谁与为归。此恨无极。
挽辞[进士成震升]
学道平生勤勉修。终知才行冠南州。胸藏经籍三千卷。身卧林泉五十秋。名位尊荣非所乐。贫穷饥乏不曾忧。梁摧此日吾安放。重为斯文涕自流。
百源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92H 页

澹泊无营亦不羁。醇儒言行老仙姿。精通濂洛关闽学。高视皇王帝霸治。一榻穴穿危坐地。五车编绝静观时。冲襟雅操谁堪比。惟有光风霁月宜。
颜巷箪瓢自晏如。玩心常对古人书。行藏却喜超尘世。徵辟空烦到草庐。已识山中芝有曲。即看名下士无虚。傥来轩冕何曾累。优老 恩加易箦初。曾从门下数经过。清诲殷勤得几多。自幸高情医俗状。何烦良药去沈痾。春来点检尧夫集。晨起空悲孔圣歌。小子无缘陪杖屦。青山回首泪倾河。
挽辞[门生李相华]
斯文久黮闇。甚矣吾东邦。先生挺叔季。空谷闻人跫。陋巷乐道颜。鹿门藏踪庞。黄卷对圣贤。颎颎守营窗。仁义嗜禁脔。是非辞喧哤。实地硬着脚。春风和满腔。汪洋做文字。词源笑潘江。尺牍片言间。啧啧人争降。文章及道德。今世知无双。九天闻鹤唳。
百源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92L 页

挽辞[门生成虎英]
景仰吾夫子。沈潜契道真。早脱名利缠。冲襟自寡伦。独随玄豹隐。几换绿萝春。不改颜回乐。肯忧原宪贫。忧时恒咄咄。诲人几谆谆。沈痾终不慗。南极寿彩沦。多士失依归。吾道嗟长湮。自余童丱日。诱掖见情亲。迷走不能回。半世依旧人。承颜永乖违。悲呼泪满巾。凄凉百源路。无复拜清尘。
挽辞[门生李命益]
精神禀得少微星。养德林泉五十龄。人爵既因天爵至。形和元自气和成。行藏任分无荣辱。语默随宜有典刑。杖屦陪游今已矣。不堪南望泪沾缨。
挽辞[赵元胤]
毁由于异誉由同。二者皆私孰执中。小子平生思
百源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93H 页

挽辞[生员蔡河徵]
襟怀洒落绝纤尘。休养云林八十春。霁月寒泉寻至乐。和风陋巷任长贫。 胄筵华选初非志。柏府荣名岂绊身。时事如今无可说。羡公归卧故山垠。
挽辞[门生金硕基]
一室诗书道自通。寿星还与德星隆。拜师早立愚门雪。啖荠遥思蔡子风。原宪鹑悬贫不病。颜回瓢饮乐无穷。从今永失依归地。一恸春山万涕濛。
高门清德世争推。况是先生最禀奇。小子西邻方景仰。老人南极晦光辉。蒿邱负饯伤今日。床下抠衣记昔时。怊怅典刑何处见。满山残月照依依。
挽辞[金安后]
身兼天下达尊三。半世幽贞守一林。先子旧交公独在。后生推仰我偏深。皇天不憖文其丧。神鬼无知理莫谌。山下草堂看寂寂。读书人去鸟空吟。
海外吾商道以鸣。由来天又挺温良。閒中义理心方玩。世上浮荣梦未央。馨德袭襟犹不沬。格言铭骨自难忘。生前万事何须叹。八耋全归有二郎。
挽辞[郑尧锡]
百源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93L 页

挽辞[安应寅]
昔自屏山返。仍寻谷口居。趋隅候动静。函丈问诗书。大帙哀荣足。浮生梦幻如。诸郎托金石。题挽倍沾裾。
万事人间不可期。斯文厄会泪堪挥。尤翁远谪公长夜。无主山林但夕辉。
挽辞[门生李荣雨]
閒卧云泉养性真。一生忧道不忧贫。行藏绰绰名传世。风味温温德润身。春在壶中随杖屦。学穷心上贯天人。词林此日山崩痛。讲帐凄凉洛水滨。
儒林有我公。名教擅吾东。事业追前辈。文章起后蒙。恩荣皆 国遇。诗礼是家风。八十年来恨。丹旐一片中。
挽辞[郑维䪦]
儒林长老数三公。相继云亡吾道穷。文学渊源今已断。此心非独为私恫。
挽辞[郑维章]
百源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94H 页

挽辞[李在宽]
寿星躔与少微并。瑞彩方看一带明。忽报金门催返商。空教柏府但留名。三阶人爵恩荣焕。八帙天年福履成。馀庆伫期徵后日。二郎风骨继家声。
挽辞[进士金墠]
商颜昔有士希贤。林下藏修岁月延。轩冕傥来非我愿。渊源可溯乐吾天。武公到老诚犹笃。原宪居贫志愈坚。南国儒林应置传。东丘大笔孰如椽。
从容丈席接清仪。潇洒高风我自知。有道襟怀无恋慕。忘机身世绝营为。优游书史时何必。闲卧田庐望益巍。乘化固知公不憾。开蒙其奈士无师。
挽辞[崔斗灵]
莫道青田百世师。东方宗匠舍公谁。心机已炳行藏日。德业曾无损益时。富贵心中真草芥。云仍庭下总英姿。空将景仰平生志。题罢哀词泪自垂。
挽辞[崔斗天]
维公事业在穷经。语默平生尚典刑。枫岳胜游犹
百源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94L 页

挽辞[沈矩]
八十仁应寿。人间行义存。林泉犹宿计。徵擢奈频烦。璧水联攻王。恩莲记袭薰。如何一掬泪。更洒少微云。
挽辞[金万熙]
先生倡学岭之南。至乐常存一小庵。德粹容颜温似玉。派承师友碧于蓝。蒲轮门巷 天恩重。贲趾丘园道味甘。梁木已摧天柱折。可怜无复下尘参。
挽辞[朴惟栋]
春翁已逝尤翁远。商岭又摧天柱峰。从此耆英零落尽。山林谁是士林宗。
挽辞[金万衡]
一朵灵芝冠众芳。自家馀事富文章。林泉岁月閒中永。尘世喧哗静里忘。北极辉煌 恩诏降。南躔奄忽寿星藏。欲知身后清名远。须见江流滚滚长。
挽辞[郡守蔡之沇]
生平忧道不忧贫。萧洒丘园养素真。高躅奄随春翁逝。世间谁复淑吾人。
挽辞[门生蔡锡徵]
达尊乘化返真居。独立冥途失所如。春老诸翁应有问。即今时似庆元初。
挽辞[门生成震井]
乾文元气太融融。叔拾由来赋我公。笃守方看名益著。鸣谦还见德弥崇。少微半夜星精薄。斯道千年正脉穷。从此吾乡奚取法。独伤心事泣东风。
百源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95H 页

田里养閒经八旬。可徵其寿亦徵仁。颜回陋巷心犹乐。康节安窝道不贫。一世功名谁似蚁。百年仪礼待其人。斯文已丧嗟何及。寂寞寒烟洛水滨。
大夜知谁免。仁人亦且归。夫公至此痛。吾辈竟何依。道学将芜日。儒林若丧时。德音无复听。不忍写哀词。
挽辞[门生蔡之沔]
大老今难见。惟公即九京。令名非晚享。休誉自初赢。器量宽兼厚。天姿粹且英。夙希儒者业。仍谢有司庭。利达非所愿。藏修是守贞。卧时犹执卷。行处不抛经。矹矹真惟积。滔滔学乃成。乐心中既蕴。和气外随呈。寤寐尊宣圣。羹墙慕考亭。芳声闻玉升。
百源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95L 页

挽辞[县监许苾]
滔滔尘世醉功名。静里诗书独有声。人爵既从天爵至。寿星兼与德星明。辰年大梦嗟先觉。商岭遗芝谩自生。回首丘园多寂寞。为谁轮璧下玉京。
挽辞[康用良]
炯炯高标瑞凤仪。 圣朝清望冠当时。一生操履先贤法。万
挽辞[门生黄尚中]
尤春生死总堪悲。此老如何又至斯。颜巷屡空无
百源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96H 页

挽辞[郭以祯]
兰香远播鹤书频。名显 三朝宠渥新。盟结沙鸥甘白屋。官同蕉鹿厌红尘。陈情疏恳兼忧国。距诐辞严自服人。优老恩添泉下日。丹心不昧感枫宸。
挽辞[洪以源]
积学深功穴榻馀。屡 朝殊宠贲安车。可堪此日藏修地。依旧烟霞自卷舒。
挽辞[金桦]
几年养德卧山林。古貌仍看又古心。力学精工吾所慕。嘉言善行世争钦。钟山束帛无虚岁。汾水穷经惜寸阴。回首长川馀旧宅。后生叵耐景贤忱。
云溪书院奉安文[洗马李橝撰]
恭惟先生。起自南服。笃志力行。高才达识。愚伏苍石。友仁邻德。乡里俊秀。兰薰莪育。先生从游。奉袂讲学。温良博雅。其所评及。足目俱到。公实自得。博极群书。文足三馀。既升上庠。不就公车。牛栗正传。大道私淑。沙翁完老。正论是式。鲁无君子。斯焉取斯。丽泽尤春。玉成切磋。学要据经。行必法古。其言
百源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96L 页

常享祝文[遂庵权尚夏撰]
晦遁其志。精博其学。缅仰遗躅。清风洒落。玆值卷
百源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97H 页

复享时奉安文[咨议权震应撰]
恭惟先生。倡道南服。质固诚笃。学有准的。平生诵幕。曰牛与栗。其所从游。文肃苍石。渊源既正。丽泽又博。蔚其成德。展也儒则。尤遂特笔。永垂千亿。肸蚃云溪。爰放白鹿。邦禁有限。官查何错。甲乙相昡。莫辨主客。遽撤其享。公议愤郁。多士诉 朝。同声馆学。既得其请。乃卜新宅。灵龟叶吉。维洛是食。尽彼楸乡。违不一息。神人所安。远迩同力。鸠材募工。告功不日。庙貌重岿。轮奂拭目。暂屈终伸。天理靡忒。遗泽不斩。弦诵如昨。士林交庆。村巷增色。玆以吉辰。式荐泂酌。灵其永妥。歆我无斁。
上梁文[判书任埅撰]
伏以昔贤为一方之望。薰德莫近于乡闾。后学有百世之思。妥灵宜先于庙宇。奚但家塾之所重。实是士林之增光。惟我百源先生。资本真儒。少自笃学。早已性理中立脚。曾不进取上费心。私淑渊源。传袭牛溪,栗谷之后。请益浸灌。从游愚伏,苍石之间。重厚宽和。望其容而知德。温良博雅。为诸公之见推。自甘丘园之退藏。屡辞爵名之徵召。志嚣嚣
百源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97L 页

百源先生文集卷之六 第 498H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