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八
卷十八 第 1a 页
潜研堂文集卷十八
              嘉定钱大昕
 杂著二
   拟续通志列传凡例
一通志汇历朝之史以成编诸史义例有不同者必折
衷以归于一如马班二史以后妃为外戚列于诸臣之
后范蔚宗则为皇后纪继帝纪之末通志皆不取而从
三国晋史之例别出后妃传是也唐五代诸史义例各
殊如五代史家人传合后妃诸王为一元史儒学传合
儒林文苑为一今宜照通志之例分出各从其类又如
卷十八 第 1b 页
唐书列外戚于列女之后列隐逸于循吏之前宋史列
方技于列女之后列外戚于方技之后皆与通志次第
不同今宜依郑氏原书之序首后妃次宗室次列传次
外戚次忠义孝友独行循吏酷吏艺术儒林文苑隐逸
次宦者佞倖次列女次载记次四夷
一外戚传金史曰世戚孝友传宋明史俱曰孝义独行
传唐书宋辽史俱曰卓行循吏传辽史曰能吏旧唐书
元史俱曰良吏艺术传诸史俱曰方技儒林传唐书元
史曰儒学文苑传唐书金史曰文艺辽史曰文学皆名
异而实同今宜改从通志之名以昭画一
卷十八 第 2a 页
一通志所载名目凡诸史不立此传者皆从列传采取
以类相从如史记不立隐逸传则采伯夷四皓诸人补
之三国志不立忠义传则取典韦诸人入之史记无方
技之名而以司马季主扁鹊仓公传移入艺术后汉书
无孝友之名而以毛义江革诸人传移归孝友非竟沿
习旧文漫无区别也今续通志宜循此例如元史之别
里古台等六人当入宗室传特薛禅等三人当入外戚
传宋史之周三臣传当入忠义五代史之马重绩赵延
义可入艺术唐之张昌宗张易之等可入佞倖又如金
史之宗翰宗望宗弼诸人皆太祖子孙当并入宗室传
卷十八 第 2b 页
此类皆须详考庶无遗漏
一唐以后史家创立名目有可补前史之未备者虽通
志所无亦宜增入如唐书宋明史俱有公主传应列于
宗室传之后唐书宋元明史俱有奸臣叛臣逆臣传应
列于四夷传之后明有阉党流贼土司传皆前史所无
阉党可附奸臣之末流贼当列逆臣之后土司传体例
与四夷传略同似宜列于四夷之前
一五代史欧公自立新意诸传名目多与列史异今宜
依通志之例分别编入如家人传当分入后妃宗室传
死节死事当并入忠义传伶官可入佞倖传一行传之
卷十八 第 3a 页
李自伦可入孝友石昂程福赟可入独行郑遨张荐明
可入隐逸又如唐六臣传以其皆唐旧臣而仕梁故特
立此名以示贬然五代之臣更事数姓者不一而足列
诸杂传已足见意毋庸更立此名
一皇太子皇子诸王例入宗室其追尊帝号者旧史俱
不为区别魏收以景穆入帝纪为后人所讥辽金至明
追尊之典有加于古立庙称宗与诸帝无异则不得不
别而异之如辽之义宗顺宗元之睿宗裕宗显宗顺宗
明之兴宗睿宗史皆列于宗室传之前今宜取以为式
若金史于徽宗睿宗显宗别称世纪补列于帝纪之后
卷十八 第 3b 页
终属非体不可为法
一通志有异姓世家仿于史记班史以后皆无之五代
宋史虽各有世家其所载南唐吴越前后蜀南北汉诸
国皆系偏安分据非五代所得而臣不当抑从封建诸
侯之例今拟改为载记所有世家一类不妨从阙
一后汉书有党锢传它史无之通志虽存其目仍与后
汉诸人列传相次盖事关一朝非如忠义孝友之可以
类聚也唐书之藩镇传五代史之义儿传当用此例仍
编入同时诸臣之次
一宋史创立道学传别于儒林以尊周程张邵朱六子
卷十八 第 4a 页
之学元明言性理者甚多然史无道学之名论者又谓
儒者通天地人之称儒林足以包道学考郑氏通志原
无此标目宜并入儒林传
一元史有释老传它史亦无同之者考佛图澄鸠摩罗
什张果林灵素之流前史皆入方技传今宜从其例并
入艺术传
一通志有游侠刺客滑稽货殖四门盖本史记后世无
可载者今宜从阙
一晋书载刘石苻姚诸国别称载记通志因之增入前
凉西凉而以后梁萧氏附焉唐以后诸史俱无载记之
卷十八 第 4b 页
目今按五代时疆宇瓜分南唐蜀汉闽楚皆自帝其国
不奉中原正朔与东晋之十六国相似旧史别为世家
殊失史迁之旨宜从晋书之例称为载记又西夏李氏
据有河西历宋辽金传国最久亦宜列入载记宋辽金
史俱有夏国传当考其异同删并为一庶免重出之弊
一有一人而两史并为立传者如裴矩李密王世充已
见隋书而唐书亦载之王伦宇文虚中张邦昌刘豫宋
金两史俱有传张特立金元两史俱有传此类非参互
考订恐蹈重复之病又两史褒贬时有不同若各承旧
文更成矛盾今当删并折衷以归一是勿复勿舛庶可
卷十八 第 5a 页
传后
   续通志列传总叙
臣等按通志仿史记以成书而列传则用班氏之例如
汉之萧曹周陈诸人史记列于世家者并以列传概之
亦诸史之通例也其传三代以上人物閒采春秋内外
传补益之汉魏至隋则纯取旧史之文惟唐书与五代
史以本朝大臣所编不敢轻议故不及焉臣等今奉
诏续修自唐迄明以次纂辑一准夹漈之例惟是郑氏
所撰列传沿袭旧文略无增损颇为后儒所訾或因马
班陈范史家钜手文本简严可无更易抑亦以一人之
卷十八 第 5b 页
精力有限规模粗定亟于成书参考异同有所未暇云
尔若夫唐有新旧二书体例各殊详略互见其中事迹
彼此矛盾者未易枚举苟非折衷以归于一无以传后
而信今至于宋元诸史卷帙尤繁其中或一事而屡书
一人而两传倘仅钞拾陈编以为新志将恐架屋叠床
徒多而不适于用昔欧阳修之新唐书事增于前文省
于旧司马光之通鉴别为考异一书参诸家异同正其
谬误后儒取以分注本条之下读者便之臣等今所编
辑窃取二家之义凡正史所载事之无关法戒人之无
足重轻者稍删节之又史以纪治忽之迹非取词章之
卷十八 第 6a 页
工如魏徵陆贽之论事刘蕡之对策皆经国名言所宜
备录至韩愈进学解平淮西碑柳宗元贞符与许孟容
书之类文虽工而无裨于政治亦可从删又以史臣载
笔或囿于闻见采访弗该或怵于权势予夺失当将欲
补亡订误必当博涉群书考唐宋辽金元明正史之外
可备取材者编年则有司马光朱熹李焘李心传陈均
刘时举陈桱薛应旂王宗沐商辂别史则有曾巩王称
叶隆礼宇文懋昭柯维骐王维俭邵远平典故则有杜
佑王溥王钦若马端临章俊卿王圻传记杂事则有温
大雅刘肃韩愈王禹偁郑文宝林坰马令陆游张唐英
卷十八 第 6b 页
宋敏求李心传徐梦莘杜大圭徐自明王鼎刘祁元好
问苏天爵陶宗仪郑晓王世贞沈德符孙承泽等遗书
具在以及碑版石刻文集选本舆地郡县之志类事说
部之书并足以證正史之异同而补其阙漏今搜采诸
书详加折衷其可徵信者则增入正文其当两存者则
附之分注若史文舛讹加以駮正皆必依据古书匪敢
自逞臆见仍注于逐条之下以便省阅又如五代史之
文甚简宋元史之文甚繁此在各自成书原属不相沿
袭今既汇为一编则前后繁简未便悬殊兹于文之简
者访旧闻以裨其遗文之繁者芟冗词以举其要务在
卷十八 第 7a 页
汇累朝之制作入夹漈之型模虽则取材正史不徒袭
用旧文庶几仰副我
圣天子右文稽古实事求是之盛意焉诸史每传之后
复为论赞惟元史无之夫良史之职主于善恶必书但
使纪事悉从其实则万世之下是非自不能掩奚庸别
为褒贬之词夹漈之不载论赞允为有识今亦仍其例

   记建炎官印
乾隆癸卯春瓜洲有浚河之役掘地数尺得破船一中
有古铜印六枚一曰御营使司参赞军事印一曰建炎
卷十八 第 7b 页
谏官之印一曰建炎宿州粮料院记一曰建炎宿州军
资库记一曰建炎宿州州院朱记一曰建炎考城县大
冯村指使记又有一刀刀鞘口有马到成功四字周遭
刻之盖宋南渡初物考宋史舆服志云南渡之后有司
印记多亡失尚方重铸给之加行在二字或冠年号以
别新旧此诸印所以加建炎字欤御营使司参赞军事
独不系以年号者建炎元年始置御营司以宰相为使
执政兼副使侍从官兼参赞军事前此未置此司无新
旧之嫌也宋以谏议大夫为谏官之长而司谏正言次
之虽号两省属官而别为职司其公署谓之谏院其印
卷十八 第 8a 页
以谏官为文则史所未及载此可据以存一代之掌故
者也军资库粮料院诸州皆有之州院之名不见于宋
史考淳熙新安志刑狱门有州院有司理院乃知州院
为置狱之所若州升为府则改州院为府院故嘉泰会
稽志有府院之称其实一也指使之名亦不见于职官
志考狄青传尝为延州指使则是武臣非文职也淳熙
三山志安抚司使臣有正任釐务指使二员又有添置
釐务指使添置不釐务指使提刑司亦有添置釐务指
使添置不釐务指使是监司之下皆有指使此称考城
县大冯村指使则指使亦有分驻村市者矣宋时官印
卷十八 第 8b 页
多有称朱记者或释为州院主记误
   记赵居广画
乾隆癸巳十有一月十四日总督仓场户部侍郎倪公
招同年集城南寓邸观宋元人画二十馀种汇为一册
著色皆工妙中有樱桃黄鹂横幅长不盈尺广半之题
云上兄永阳郡王覆以长印不著年月或询予永阳为
何人予偶忆周益公玉堂杂记有淳熙三年九月中书
进熟状魏王恺恩平郡王璩永阳郡王居广并加食邑
事因举以对归检益公集则有乾道六年十二月十三
日皇兄岳阳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充万寿观使永
卷十八 第 9a 页
阳郡王食邑五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九百户居广加
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制又有乾道七年八月二
十日赐皇兄检校少保岳阳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
充万寿观使永阳郡王居广生日敕宋时封永阳郡王
者固非一人此称上兄其为居广无疑矣又考宋史宗
室世系表英宗子益端献王頵頵子检校少保淮康军
节度使孝诒孝诒子赠太师追封文安郡王安时安时
子居广是居广为英宗之元孙孝宗以燕懿王后入继
大宗于英宗亦为元孙则与居广为族昆弟矣然世系
表既失书居广封爵而益王頵传并不附见居广之名
卷十八 第 9b 页
又可證宋史之疏漏也宋之宗室能画者如令穰伯驹
伯骕辈世多称之独居广不著于陶宗仪夏文彦之录
一艺之传亦有幸不幸哉予故表而出之
   记琉璃厂李公墓志
乾隆庚寅三月琉璃厂窑户掘土得古墓棺椁不具而
骨节异常人旁有一石视其文则辽故银青崇禄大夫
检校司空行太子左卫率府率兼御史大夫上柱国陇
西李公墓志铭也提督两窑厂工部郎中孟君㵆募人
改葬于故兆东二十步别买石书李公官位表于道而
志石则仍瘗之越十数日予始得闻亟往欲椎拓其文
卷十八 第 10a 页
不可得世竟无拓本惜哉闻孟君曾令吏写一通索而
读之文骈丽颇可诵李公仕契丹子姓皆通显而姓氏
不载正史恐后之人过此地者终不知为何许人也故
记其略云李公讳内贞字吉美妫汭人唐庄宗时举秀
才授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守雁门县主簿次授蔚
州兴唐县主簿次授儒林郎试大理寺丞守妫州怀来
县丞大圣皇帝兵至迎降加朝散大夫检校工部尚书
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兼属珊都提举使嗣圣皇帝
改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兼御史大夫天授
皇帝加检校尚书左仆射燕京留守南面行营都统燕
卷十八 第 10b 页
王知其才补充随使左都押衙中门使兼知厅勾次摄
蓟州刺史次授都峰银冶都监天赞皇帝改检校司空
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行太子左卫率府率保宁十年六
月一日薨于卢龙坊私第年八十以当年八月八日葬
于京东燕下乡海王村先 殷氏女有三子后 何氏
女生二男弟僧可延天顺皇帝授普济大师赐紫长子
瓒金紫崇禄大夫检校司空南奚界都提纪使兼御史
大夫次子玉燕京都曲院都监金紫崇禄大夫检校司
空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次子琰银青崇禄大夫检校尚
书右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前大石银冶都监次子
卷十八 第 11a 页
玿前辽兴军节度推官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次子
璟摄宜州观察推官文称大圣皇帝者辽太祖之尊号
也太宗称嗣圣皇帝世宗称天授皇帝穆宗称天顺皇
帝景宗称天赞皇帝皆与史合其云燕京留守南面行
营都统燕王者耶律牒蜡也本传不言为南面行营都
统史之阙也中门使盖留守司之属而百官志不载属
珊军应天皇后所置志祗载详稳司而不及都提举使
银冶都监曲院都监皆南面财赋官志亦遗之皆可补
史之阙太子率府职名志称兴宗重熙十四年见率府
率习罗此李公于景宗时授左卫率府率又在重熙之
卷十八 第 11b 页
前矣自古史家之患在于不博而辽史尤其牵率之甚
者子在京师久往往见辽时石刻文物制度颇多可采
未尝不追咎欧阳张揭诸公之草草也然三史之修始
于至正三年三月讫五年十月而成以七百四十馀卷
之书笔削于三载以内欲其纲罗散失无有渗漏是亦
难矣辽南京城因唐藩镇之旧唐时悯忠寺在城内东
南隅今之琉璃厂在辽为城东燕下乡正可互證而海
王村之名亦好事者所当知也
   清凉寺题名
乾隆乙酉四月予与钱萚石学士曹慕堂积粹斋两侍
卷十八 第 12a 页
御赴涿州恭迎
大驾还宿良乡之豆店薄暮入清凉寺有石幢八面各
镌佛像制殊古朴读其题识云清宁三年岁次丁酉二
月丁未朔二十七日癸酉日提点成办人冯绚燕京作
头王文善成造长男辰儿镌清宁辽道宗纪元也不书
大辽者辽自圣宗复国号契丹至道宗咸雍二年丙午
始仍称辽造幢之时犹称契丹故也幢重立于明成化
二十年七月亦有题字其东石幢一题云房山东岳庙
女冠卜道坚升云之幢乃金泰和中刻又一幢周刻般
若波罗蜜多心经未详年月书法皆可观寺门内老槐
卷十八 第 12b 页
一株当是金元时物明嘉靖中碑文已称为古槐矣迄
今又二百年尚无恙主僧欲伐而去之予言树久有神
物护持不可犯僧愕然而止然庭小而树大当门中央
俗人所忌终恐不能久也聊纪同游岁月以贻寺僧且
以补朱氏日下旧闻之阙
   虎邱山石观音殿题名
已丑夏五月二十六日与王西庄吴竹屿吴岑渚周松
承游虎邱山登千人石酌第三泉徘徊久之微雨作避
石观音殿相传宋庆历间吴兴臧逵梦中见大士真身
觉以语其弟宁宁斲石为此像所谓应梦观音也三面
卷十八 第 13a 页
环以石壁壁间刻大乘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
品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曾公亮等所书凡九十
一人人各书一行以公亮结衔考之当刻于熙宁之初
矣石壁后有释迦文佛四大字阿弥陀佛四大字政和
中住山沙门子英所书旁有宣和六年三月胡少汲刘
长卿李朝卿赵希元许子长同游虎邱山题名又有向
子諲题名其文云子諲秋八月壬申到郡冬十月庚午
乞还印绶章上屡却十二月癸丑诏许归芗林乘泛宅
舣虎邱而去绍兴八年河内向子諲伯恭父题考宋史
本传子諲以徽猷阁直学士知平江府金使议和将入
卷十八 第 13b 页
境子諲不肯拜金诏乃上章言自古人主屈已和戎未
闻甚于此时宜却勿受忤秦桧意乃致仕即其时也子
諲敏中之元孙史于敏中传称开封人子諲传称临江
人此题河内者举族望言之犹苏子瞻世居眉州而自
署赵郡也世之好金石文字者寡矣此刻近在耳目间
顾无有识之者惟普门品经曾载于虎邱志然亦语焉
不详去春予与陈药耘来游拂拭壁间得此妙迹兹复
导诸公来观爱其笔法整劲欲以𥿄墨拓之雨益甚从
者促下山不果岑渚请予题壁间以谂后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