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1139-084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汉滨集卷十四     宋 王之望 撰
  策
   汉光武晋穆帝禦戎是非策
用兵者必知彼己之强弱然后可以定攻守之计知我
之可以战而不知敌之不可与战则在兵法为不知其
所攻知敌之可与战而不知我之不可以战则在兵法
为不知其所守夫不知攻守之计者小而用之一军大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1139-0848d.png
而用之一国又大而用之天下未有不败者也古之王
者不幸而与敌国相持必审乎此以为制御之术外敌
强而中国弱则能下之中国强而外敌弱则能服之外
敌中国俱弱则自守而已盖外国之人尊尚勇力便习
骑射生长于戎阵之间然贪残而不知廉耻无亲爱以
相固无礼义以相维故骤强而易衰方其盛彊虽圣王
在上犹被其患侵轶纵暴其锋不可当及其既衰则内
相攻残而中国坐制其弊此其势然也譬犹勇悍之夫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1139-0849a.png
疾呼奋臂以张其威怒诚不可与之校及其气衰力竭
疲惫而偃仆则三尺童子可制其命呜呼有国者能审
乎此则可与议中外强弱之形势矣请因此以论古今
之变昔光武乘王莽之乱中国疲敝匈奴之寇岁岁不
绝其后饥疫并兴自相分争臧宫马武之徒抚剑抵掌
志驰于伊吾之北然是时漠北虽衰汉亦新复彊弱之
势未有所分也故光武以为漠北尚彊传闻失实不如
姑息吾民此其知彼己也审矣至显宗时承平既久辟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1139-0849b.png
土益广黎民岁增而匈奴内侵边城尽闭于是纳耿秉
之议而诸将扬兵于漠北矣然则耿秉诸将所以建功
者以汉于中兴之初能固守其文德也晋穆帝时石季
龙死北方大乱士民襁负而来归议者以为中原指期
可复然是时石氏虽亡晋亦不振强弱之势未有所分
也故蔡谟独谓所亲曰敌灭诚为大庆然恐更为朝廷
之忧此其知彼己也审矣其后殷浩进据洛阳桓温战
于林渚皆无功而反然则殷浩桓温所以致败者以晋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1139-0849c.png
当中微之际欲力争于武功也夫汉晋之成败相去绝
远惟在乎知彼知己审与不审之间将欲制御敌国可
不察夫强弱之分哉国家遭金人之祸一纪于此矣搢
绅之儒介胄之士相与议论于朝野之间者或谓前此
用兵皆我自败而敌不足畏者有之或谓金人之彊振
古无比而我不可图者有之二者胥失也夫契丹与中
国抗衡垂二百年圣明之君忠智之臣朝谋夕虑思有
以屈之迄不得志西夏习战数有武功方其盛时北抗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1139-0849d.png
契丹南寇中国我师百万聚于陜西而救死扶伤之不
暇亦桀黠之雄也然而金人起东北不二十年举契丹
臣西夏遂悉从引弓之国长驱于中原国家败于河东
又败于京师又败于陜西又败于淮扬岂特我之不能
哉盖亦其至彊也观其行师治众之力料敌制胜之谋
举无遗策略不世出加以器械之利形势之便兼中国
之所长而有之愚谓汉唐全盛之时得韩白不世之将
犹未能轻此敌也况今日乎虽然以为不可图者盖亦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1139-0850a.png
不察矣尝料金人之众本不当吾一大郡以女真之师
劫契丹而用之以契丹之师劫燕人而用之以至诸国
之属从者皆非心服力劫之而已而契丹燕人怀其父
兄骨肉之雠怨之切骨部族既异人各有心其势岂能
久邪加以耶律氏之旧臣往往当权用事皆有兴复社
稷之心以为南北罢兵则金人守胜而无事英雄无所
用武故使穷兵黩武以外敝其众因乘风尘之变庶几
于得骋焉盖其势有类苻坚者坚之盛时擒姚襄破慕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1139-0850b.png
容炜皆释其亲而用之其征江南王猛苻融深以为諌
独姚苌慕容垂劝成之及淝水一败垂苌之徒果乘间
飞扬卒灭苻氏金人之事殆将类此矧得中国玉帛子
女以乱其志虑上有惑志下有争心外无彊敌内多功
臣士马疲于战斗仇雠聚于心腹不过数年内变必起
我以全制其后可以万全此兵家所谓其彊易弱者也
何不可图之有哉图之之术奈何亦乘其变而已知其
未有变也则法光武之言而固守文德何虑于贻后日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1139-0850c.png
之患乎知其有变也则违蔡谟之论而力争武功何疑
于致朝廷之忧乎虽然方匈奴之分固有变之可乘矣
而光武犹以为非时者盖以中原初定民力未任于征
役也方季龙之死固有变之可乘矣而蔡谟犹忧于致
患者盖以公卿之间人才不足以办此也诚能畜养民
力搜选人才以待敌人之变则若窦宪之勒燕然可也
耿秉诸将之功何足道哉虽若刘裕之平关中可也殷
浩桓温之败何足忧哉而执事乃使承学之士权轻重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1139-0850d.png
之势度可否之时斟酌其宜施于今者顾愚不敏何足
以权大事乎尝闻古之英雄之主欲求非常之功者必
有规模先定于中若事之成否则有非人力所能致者
矣句践之报吴是骄其敌而已昭王之图齐是俟其衅
而已骄敌而敌可骄俟衅而衅可乘天也孙权称臣于
魏受其封爵至欲乞身交州以保馀年亦所以骄其敌
也昭烈跨有荆益保其岩阻天下有变则欲下宛洛而
出秦川亦所以俟其衅也骄敌而不骄俟衅而无衅亦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1139-0851a.png
天也传曰圣人非生时时至而弗失使孙权昭烈而图
句践燕昭之功则覆亡之不暇尚何燕越而能保哉愚
愿国家修四君之术以俟二国之变规模一定勿为浮
议所摇其济与否视天之如何吾不敢取必焉可也然
执事之言曰上天悔祸敌国相残呜呼天意固有在矣
  论
   六艺折中于夫子论
圣人之所垂法于后世者书也后世之所取法于圣人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1139-0851b.png
者亦书也圣人忧后世也深故书之为说详后世信圣
人也笃故书之为教明昔吾夫子以将圣之道不用于
时乃述六艺包罗天地总括万类若小若大罔有不该
凡道有所难知事有所可疑必明辨昭晰处其至当使
天下得吾说而求之虽数千百岁之后犹有可考正焉
而后世之人亦能慕其道而归尊之将有为也将有行
也必循之以为行据之以为辞以求合乎大中至正之
道然则夫子之述六艺所以断天下之疑而后世之言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1139-0851c.png
六艺者盖将求夫子之所谓至当者而已矣太史公赞
夫子曰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请因
其意而申之夫子生于三代之盛时六艺其果作乎曰
夫子不生于衰周六艺决不作也何以言之三代盛时
法度彰礼乐著风俗醇一教化宣明上之朝廷之所设
施下之闺门之所渐染莫匪六艺之所载也当是时家
识君臣父子之经人知善恶邪正之辨大道之行昭若
日月则诗不必删书不必序易不必系礼乐不必脩定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1139-0851d.png
春秋不必笔削可也周室既衰王道残缺至于幽厉之
后小雅尽废板荡之诗作天下日入于乱君焉不知其
所以为君臣焉不知其所以为臣为人父者不知其所
以为父为人子者不知其所以为子虽有好善之心而
不知善之为善以陷于恶虽有守正之意而不知正之
为正以入于邪纷纷焉莫之取正也六艺不作天下何
所折中乎夫子忧之于是序书则断尧典论诗则首周
南法舜之舞缀周之礼因鲁史而修春秋述易道而作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1139-0852a.png
十翼其术道德仁义其法礼乐刑政其人尧舜禹汤文
武周公自天子至于庶人其修身齐家正国治天下之
道粲焉大备为人君者于是而习焉则得其所以为君
之义为人臣者于是而习焉则得其所以为臣之义父
焉而得其所以为父子焉而得其所以为子如是而为
善如是而为恶善恶有所考焉如是而为正如是而为
邪邪正有所考焉如方圆之有规矩也如曲直之有绳
墨也如轻重之有权衡也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使天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1139-0852b.png
下之人操之以为验稽之以为决皆得以处其至当则
圣人之所以垂法于后世后世之所以取法于圣人者
尽在是矣传曰为人君父而不知春秋必蒙首恶之名
为人臣子而不知春秋必陷诛死之罪六经之道其用
皆同而春秋特其切于事者耳夫不通六艺之义至于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其实皆以为善然为之
不知其义无以考正其是非而遂陷于天下之大恶此
圣人之忧后世所以不得不深而后世之信圣人所以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1139-0852c.png
不得不笃欤故史迁上叙天子下举王侯大及于中国
之人以折中六艺之功归于夫子其意以为中国所以
有君臣上下之伦各得其当而不乱者以有夫子为之
折中也韩子有言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虽求
为狉獉之俗且不可得况中国乎今夫易载天地阴阳
之变刚柔动静之材者也夫子不系易吉凶之应何从
而折中乎诗述治乱得失达于喜怒而形于咏歌者也
夫子不删诗美刺之义何从而折中乎书纪帝王之言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1139-0852d.png
动夫子不序书古今之变何从而折中乎春秋正贤不
肖之褒贬夫子不修春秋善恶之辨何从而折中乎夫
易诗书春秋始于伏羲之画卦终于鲁史之获麟其来
尚矣一经孔子之手其书遂定以与天下后世为仁义
之指南道德之蓍龟何其盛也至于礼也乐也秦火之
后孔子之书遂亡故礼乐之论至今纷然无所定则六
艺之折中于夫子从可知矣传曰圣人之辞可为也使
人信之不可为也呜呼此夫子之所以为圣者欤虽然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1139-0853a.png
六艺所述大中至正之道也炳而易见要而易守故后
世得以折中焉其后书分为二诗分为四春秋分为五
易有数家之传夫子之意益以不明天下始惑于趣舍
之方而不知其所适从故王通愤之以为九师兴而易
道微三传作而春秋散诗失于齐鲁书残于古今其论
是矣然通不能即夫子之书以求其至当而更自为续
经曾不知天下之所以尊六艺者以折中于夫子也而
通乃自为之天下其肯归于正乎扬雄以好书而不要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1139-0853b.png
诸仲尼为书肆好说而不见诸仲尼为说铃请以是为
通辈折中
   萧何论
作史者记人之言必有以文之后人感其文而因以失
其实者有矣萧何未央之事是已传称何修未央宫上
见其壮丽甚怒谓何曰天下匈匈劳苦数岁成败未可
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
宫室且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1139-0853c.png
世有以加也议者非之以何为不知所务呜呼如何之
贤岂导其君于侈靡益后嗣以宫室者哉以为帝室皇
居所以观示万国今虽草创后必有所增加与其侈于
子孙不若高帝之自为也是时民出于战国秦项之后
习于劳苦之馀用之虽勤无所归怨若天下已定人皆
自宁不可以复动矣且民尝睹阿房离宫穷极奢丽则
未央之制虽稍过度未必以为侈也若宫室既备人知
苟美之可安则不可以复营矣故萧何于此稍加壮丽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1139-0853d.png
使子孙数十百年之内无所增益以休息斯民若宫室
卑陋不足以隆上国之观高帝居之何所不可易世之
后奸臣有以发其口少主得以启其心土木一兴其祸
有不可胜言者所以高帝闻何之言而说也故曰无令
后世有以加也史称文帝在位宫室苑囿无所增加虽
帝恭俭出于天资然其不作灵台必曰朕奉先帝宫室
常恐羞之何以台为则未必不以高帝所营固已壮丽
不必有所加也由是言之惠吕文景四世百年天下承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1139-0854a.png
平而无宫室之役者岂非萧何之虑乎及武帝之世何
之所营敝矣于是大兴土木天下为之骚动然汉之基
业已固故役虽苦而民不摇向使武帝之役起于惠吕
文景之间则天下几何而不乱哉议者以武帝之侈为
萧何启之而不知惠吕文景之不为者未必非萧何之
力也传称何买田宅必于穷僻处为家不治垣屋曰后
世贤师吾俭不贤无为势家所夺何之治家为国预为
后世计大率如此岂其俭于家而侈于国乎岂治家则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1139-0854b.png
欲子孙师其俭为国则以壮丽胜子孙乎此必不然者
况崇大宫室以为淫侈之观使后世无以加庸人皆知
其不可而高帝闻之何所悟而说也然则观史者能不
以文害辞则庶几矣
   樊哙论
西汉之兴其大功臣虽出于刀笔之吏贩缯屠狗之人
然皆一时豪杰王佐之才非遭逢际会徼幸而成功者
也史于萧何曹参既以为一代宗臣而以周勃为汉伊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1139-0854c.png
周虽后世之论亦莫不然至于樊将军不过以武勇为
称与郦商灌滕之徒等耳以余观之哙盖萧曹之伦出
周勃之右非郦商灌滕之徒所可望也高帝初入咸阳
欲止宫休舍哙谏以为不可乃封秦重宝宫室府库还
军霸上呜呼此沛公之所以得天下汉祚之所以长久
者也是时沛公君臣志得意满无复远虑诸将争走金
帛财物之府惟恐己取之不多上令之有所不能禁也
宁有谏其主者贤如萧何不过能收律令图书耳独樊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1139-0854d.png
将军首发其端留侯因而推之高帝遂悟三秦之民翕
然皆愿以为君王沛公之德结于民心闻于天下向使
高帝入关居秦宫室收其子女玉帛而有之则无以异
秦项之为而鸿门之厄亦何说以释曹无伤之谮宽项
羽之怒安危成败之机间不容发微樊将军则沛公之
事去矣且沛公以布衣起盗贼中转战连年一旦得彊
秦全盛之业自非上智谁不欲少快其心而哙乃谏止
之使无秋毫之犯是以汤武望沛公也不亦责难于其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1139-0855a.png
君乎夫被坚执锐攻城野战以却敌而争利者武夫之
所能为也若乃见利而不动临机而敢谏纳其君于尧
舜虑社稷于久远此搢绅儒者之所难而哙乃能之岂
非所谓豪杰之士王佐之才乎方沛公之入关也盖未
有取天下之心不过曰吾与诸侯约当王关中耳后为
项羽所迁失意郁郁始欲争天下使沛公即得关中而
王之未必有此意也夫沛公欲王关中既已得关中矣
留而居之何所不可而哙乃云云是哙之意不止于王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1139-0855b.png
关中而已也是哙先沛公与群臣有取天下之志也故
范增谓项羽曰沛公在山东时贪财好色今闻入关珍
宝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小然则樊哙之諌行
敌人固已畏忌有识者固已归心矣不几乎一言而兴
邦乎惜乎迁固为哙立传只载其鸿门诮项羽排闼悟
高帝等事武夫之所能为者至于入关之谏则不大书
特书其语而徒附高纪与张良之传中使其造汉之忠
闇然不彰而天下惟以武勇称樊将军陆士衡作汉高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1139-0855c.png
功臣赞拾摭旧史殊无发明彼固不足道欧阳文忠公
作舞阳侯庙记亦不及此盖未之思邪独扬子云云天
下有事非萧曹子房平勃樊霍则不能安子云之意固
不以郦商灌滕之徒待哙也岂非有见于此乎故聊为
发之
   近世社稷之臣如何论
论社稷臣者多矣有以主在与在主亡与亡为社稷臣
者有以招之不来麾之不去为社稷臣者有以堂堂之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1139-0855d.png
节折而不挠为社稷臣者然皆莫如孟子之言曰有社
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盖豪杰非常之士立乎人
之本朝以天下之安危自任既有其志又有其功斯可
以为社稷之臣若夫扬雄之论则责名太高而取人或
滥不容无议也或问雄近世社稷之臣曰若张子房之
智陈平之无误绛侯勃之果霍将军之勇可谓社稷之
臣矣尝试论之西汉之时社稷有三变高祖之既衰也
吕后之恩日益疏戚姬之宠日益固如意以爱而欲立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1139-0856a.png
孝惠以仁而将废当是时也子房有功高后之初没也
刘氏微弱诸吕擅朝内握兵柄以为彊外阿藩国以为
重当是时也平勃有功孝昭方幼上官有逆乱之谋宣
帝未立昌邑有淫昏之行当是时也霍光有功扬雄以
社稷臣称四子者盖谓是耳观高帝创业之初相业如
萧何战功如曹参雄不曰社稷臣而称子房则知以其
正嫡庶之位而存惠帝也高后孝文之际守节如王陵
质直如申屠雄不曰社稷臣而称平勃则知以其靖吕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1139-0856b.png
氏之难而立太宗也孝宣中兴丙魏有声雄不曰社稷
臣而称霍光则知以其当废兴之运堂堂乎忠拥昭而
立宣也方高帝欲易太子以叔孙之极谏而不听以周
昌之彊直而不回可谓固矣及留侯以计来四隐者于
商山高祖一见为之慷慨悲歌而割其肌肤之爱向使
惠帝果废如意果立高帝万岁后老臣宿将北面而事
孺子则刘氏之社稷未可知也非子房之智其谁存之
禄产之变祸起腹心计迫事穷势不两立吕氏不灭刘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1139-0856c.png
氏不安周勃左袒一呼而刘吕之雌雄遂决向使太尉
不入北军得徐为之谋则刘氏之社稷未可知也非绛
侯之果其谁存之上官之乱根株遍于朝廷昌邑之立
罪恶过于桀纣安危之机间不容发光以寡制众以臣
放君行之不疑卒安天下向使上官不戮昌邑不废奸
臣乱主得逞其心则刘氏之社稷未可知也非霍将军
之勇其谁存之稽二三子之德虽未得如古之所谓成
人然乘时遇变奋其智勇神器将坠徐起而正之卒能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1139-0856d.png
措社稷于泰山之安亦可以无訾矣而扬雄过为高论
责之以礼乐之懿曾不知此乃盛德之事非所以称社
稷臣也假如太子之将废吕氏之方盛上官之祸未除
昌邑之君未放虽有礼乐君子从容揖逊乎其间亦何
补于社稷哉若夫陈平之佐高祖定天下设六奇计出
其君于艰难险阨之中不可谓无功至于吕氏之乱平
实启之得免于戮幸矣方高后欲王诸吕必问汉大臣
则犹有所畏焉平若乘吕后畏逼之心挟王陵廷争之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1139-0857a.png
助而拒之以高帝盟誓之言则诸吕必不王也奈何怀
保身之谋开变乱之渐既已使王陵颠沛吕后放恣矣
乃始以定社稷安刘氏而藉其口岂真有志于社稷者
哉盖平有不世之谋有无穷之智有应变之机而无大
节不可夺之义向非周勃之忠朴刘章之英锐则艰难
仓卒之际其无误不足恃也昔袁盎责周勃不早去吕
氏非社稷臣夫在高后时陈平相也周勃将也平则有
罪勃何咎焉以盎之所以责勃者责平可也高祖尝曰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1139-0857b.png
陈平智有馀然难独任安刘氏者必勃也然则高帝之
心固以社稷寄周勃而至于陈平不能无疑则平之为
人可知矣夫智如子房果如绛侯勇如霍将军其功大
矣特以礼乐未备未得纯为社稷臣陈平为身谋以社
稷假人顾以一时之功而遽获预乎三子之列故曰雄
责名太高而取人或滥也虽然雄之言礼乐者为其人
之不若伊周也其人虽异其功则同何害为社稷之臣
哉雄之取陈平者为其功之有类周勃也其功虽类其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1139-0857c.png
志则殊安能为社稷之臣哉昔武帝于汲黯尝笑其戆
矣尝诮其不学矣至论其人必曰社稷臣公孙弘倪宽
之徒号称儒雅不得与焉则知子房辈虽礼乐未备不
害为社稷臣也武后欲立三思群臣无不从独狄梁公
以死争后叹其忠亦曰社稷臣李绩许敬宗之徒有德
于己不闻以是称之则知陈平之立诸吕不得为社稷
臣也呜呼乱于名实儒者之大患雄于子房周勃霍光
则乱于名于陈平则乱于实名实既乱乌足以知人哉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1139-0857d.png
必欲论社稷之臣则考四人之行事而折衷于孟子可

   晁错论
天下之事曷尝不可为其所以每至于祸败而不救者
非事固然为之不知其数耳为之不知其数以至于祸
败而因以为事固不可为则亦不察矣昔晁错患诸侯
彊大建议削地以尊京师于是七国俱反指错以为名
汉遂诛错以谢议者皆冤错之策以为吴楚之事错固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1139-0858a.png
已前知之削之则反疾而祸小不削则反迟而祸大呜
呼七国之反汉之不亡幸耳祸尚有更大者邪于此有
削而不敢反反亦不能为祸者错顾不知则其死亦宜
矣盖天下之势彊弱异形则攻取有先后先攻小以图
大者弱国之形也先攻大以令小者彊国之形也先小
后大则敌脆而力有所并先大后小则威加而交不得
合高帝与楚相距荥阳成皋间知项氏方彊而不可独
取乃收赵魏从燕齐兼诸国而攻之故楚虽彊而卒破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1139-0858b.png
其后韩彭英布王地数千里高帝知其祸之且起而念
诸侯之不可一朝去也而韩信最彊则先取之彭越又
彊则又取之最后英布以疑惧反则亦孤立而无应矣
向使高帝不审先后并诛三雄而韩信率黥彭以起则
天下非汉有也夫惟彊者破于众人未疑之间而交无
所合弱者疑于众彊已破之后而事无所及此所以三
雄之地虽半天下而终不能以病汉也景帝之世山东
之国凡十有八而吴阻江负海其地最大怨望不朝其
卷十四 第 21a 页 WYG1139-0858c.png
罪最深铸山煮海招纳叛亡其谋最久景帝初立宜姑
加惠藩臣阔略细故使睦我而无反侧心然后首议削
吴彼削之出于不意则事有所不及谋既而势益弱则
谋有所不敢发就使果发亦无以动摇诸侯一区区之
吴何能为哉吴既削而天下定矣此所谓削而不敢反
反亦不能为祸者也错固不然方且纷然更定律令以
侵刻诸侯为己功先削赵又削楚又削胶西然后乃议
削吴诸侯人人自危皆有怨怒不服之心故刘濞一呼
卷十四 第 21b 页 WYG1139-0858d.png
天下皆应吴未及削而祸结矣然则错之谋实驱之尚
何冤哉昔齐桓公欲尊王室管仲先使之存亡继绝而
厚诸侯之礼然后南征彊楚责包茅之不入楚服而霸
功遂成齐列国也为之有数而其效犹见如此况西汉
全盛之时乎孟子谓鲁方五百里王者作则必损之又
谓今之诸侯取民犹盗王者不尽诛也由是言之使孟
子得志于战国之时其彊大者犹可稍削然亦不至于
尽诛诸侯而错直为此纷纷亦虑之不熟哉夫谋事一
卷十四 第 22a 页 WYG1139-0859a.png
未成而为天下所指至以其族藉仇雠之手为万世笑
可不哀哉或曰贾谊于文帝陈众建诸侯之策主父偃
因之汉遂封及支庶诸侯不削而自弱错独不为此乎
曰文帝之世诸侯之子弟鲜矣谊乃欲建以为国空而
置之然则必悟其将弱已矣与割地何异哉彼推恩之
令必武帝之世而后可行也非所以责晁错也
  赞
   黄侍御葆光画赞
卷十四 第 22b 页 WYG1139-0859b.png
俨然正色风宪之馀气恬以平循吏之徒我询邦人万
口交誉不及见公徵诸画图
   孙威敏处州郡庠三贤画赞
维威敏公人中之龙谠言将略声动华戎瑰姿伟然可
想遗风兹维名臣拜者肃恭
  记
   增修处州学记
处居闽浙之郊地偏而土瘠视他郡为陋前世闻人鲜
卷十四 第 23a 页 WYG1139-0859c.png
焉百年以来衣冠盛于东南名儒钜公磊磊相望三岁
诏下以进士试有司者无虑数千人取甲乙走声名于
时踵相接也虽其溪山秀绝精华磅礴之气实钟乎人
物然閟于古而发于今岂适然也哉殆由近世承流宣
化时得其人克敦学校之风以作成而劝励之也唐以
前尚矣自邺侯李繁新夫子庙养士其中韩文公文之
于碑杜牧之书其碑阴处州之学闻天下五代割据废
彻扫地宋兴至康定中孙威敏公首请于朝创立黉舍
卷十四 第 23b 页 WYG1139-0859d.png
在邺侯故址之东南一里而近其制加侈焉士始喟然
兴于学其后或因或革不可槩考要以一时二千石之
贤否而为其盛衰宣和中盗起睦州隳于兵火故侍御
史黄公葆光乘残剽掇拾之馀更造今学殿堂环庑斋
庖翼外总为屋九十间有奇而缺其三分之一后来者
欲有所加顾力不给则熟视罢去历二十年当绍兴壬
戌天子垂意儒术诏诸郡葺学宫而华阳王公禔属守
是州公达于政理以良能称当世其为郡如津人之操
卷十四 第 24a 页 WYG1139-0860a.png
舟纵横曲折心谙手习弗遽弗留暇而必济故承上之
命敏有馀力通守陈公大节君子儒也实佐佑之越来
相视孰弊宜理孰阙宜增条其所宜用下之六邑六邑
之长皆善士乐闻其役而劝趣之秋九月丁未丽水至
起教授厅于讲堂之东辛丑缙云青田至起执事位中
门之左己酉松阳遂昌至起斋于殿廊之右斤筑云集
耻陋矜先于新既成亦旧是饬端倾除腐暗昧载彰周
邦向风多士滋至乃增弟子员益本钱百万出廪米以
卷十四 第 24b 页 WYG1139-0860b.png
赡给之生徒欣绘公像而祠焉俄解印绶去而毗陵徐
公汲实来公老于儒学早以德行经术为后学师表其
治民如圃者之蓺木根深本邃养以风雨勿震勿挠用
观其天庶几于教化视事之始即诣泮宫周览舍宇问
兴造之本末曰七尺之躯风骨之贵贱视其面目千里
之地人材之盛衰占乎庠序今学之门绝居西偏面势
不端襟抱亏缺恐不利乎学者盍从而新之诸生合辞
而进曰噫前人病此久矣而其地旧错民居营求百方
卷十四 第 25a 页 WYG1139-0860c.png
靳不可得王公易而获之方迁是图去弗及举用有遗
恨留钱二十万以备其费曰后有贤者成吾志焉其有
待于公也于是龙泉之材适至乃规屋七楹为南北向
属之两庑辟三门其间所须而未具者一瓦一钉一椽
市以其直无扰于民经始于十月之乙酉而成于季冬
之甲申宏正显敞里外轩新栋联宇匝其气弗漏山迎
水赴天置神设他日车马从人靡限降登旁径殿门中
贯讲舍喧鬨杂蹂人用弗严及门斯成始有阃阈明年
卷十四 第 25b 页 WYG1139-0860d.png
元日公率僚吏谒拜圣师下车鞠躬屏骑从于大门外
俨俨秩秩至者肃然父老嗟叹谓自有此学门庭几更
而气象可观莫与今比吾邦殆其兴乎请书其事俾后
人知所从来尝闻古之诸侯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直
患不得为耳曷尝得为而不为也后世师帅不贤则主
德不宣恩泽不流虽有天子之命鲜或能奉承之幸此
邦继有贤侯以克绍前烈布宣上之德泽惟恐弗逮遂
济厥功可书也已书不书于二公何有虽然使天下郡守
卷十四 第 26a 页 WYG1139-0861a.png
皆如二公之贤则圣主之德可以覃乎无外使此邦之
后来者能继二公之迹则国家之泽可以垂于无穷诚
不可使无传也于是乎书绍兴十三年二月九日记
   拄笏轩记
鄱阳方彦国老主青田簿数月治厅事之侧为轩以揖
溪山之胜名之曰拄笏书来属余为我记之余惟贤人
君子方未遇时汩汩庸俗之中其高标逸气不受埋没
往往傲睨于穷山远水以自适焉东晋士大夫浮虚相
卷十四 第 26b 页 WYG1139-0861b.png
高此风特盛谢安石蕴济时之具出入将相而东山之
志犹不少衰尝登冶城悠然遐想有超世之心王右军
讥之然右军一不得意于怀祖遂自誓弃官穷登临之
娱以废君臣之义则其所失又过于安石诸儿效之放
旷益甚而子猷尤号不羁居官落魄不事其事拄笏看
山邈焉绝俗世以为无用之散材处之于功名礼法之
外惜其迈往之气亦有过人者若折节于圣人之中道
岂不为天下之奇才哉国老故天官侍郎公之子风流
卷十四 第 27a 页 WYG1139-0861c.png
人物卓尔不群自未冠时已与计偕其文学才猷能业
其家方当世用非为慕东晋诸君子者顾怀抱利器未
有所发敛迹尘埃中无以自拔故聊抗志山水之间观
其妙年能自标致如此则胸中之奇必有翘然而自负
者使他时遇合以平日之所操持施之有用之地肯碌
碌而已乎如宋广平之却揖以沮奸褚河南之叩头而
纳谏段太尉之挺身以击贼追其风节尚能无愧古人
必不至作王坦之临事颠倒为后世笑也国老其勉之
卷十四 第 27b 页 WYG1139-0861d.png
   蒙泉龙堂小记
荆门为邦依泉而立饮濯烹饪咸仰以生下流灌溉功
利尤博唐人题咏目为蒙泉而今所封实惠泉或曰北
为惠南为蒙蒙今微而惠特丰惠泉故有亭绘龙扃鐍
严閟兵火之后结茅故基久益隳陋神弗顾歆日就湮
秽绍兴庚午冬余始至官览之慨然明年春军城大火
载葺民居以其工力之馀稍加疏汰出其瓦甓榛壤积
如丘阜如鼻去窒如眼去翳源流益滋池用净澈夏苦
卷十四 第 28a 页 WYG1139-0862a.png
旱暵筑坛其傍而祷焉牲血未凝而雨又明年春起皇
华之馆正洗心之堂于是部民甘懋请新泉上之亭而
甃治之夏四月戊子落成坚壮雅洁还承平之旧观庶
几九渊之灵有所凭依以惠泽斯民秋复不雨祷之乂
应岁则荐稔呜呼此邦之人戴善利侯之德其可以怠
十月望军守襄阳王某书
   潼川修城堤三桥记碑阴
绍兴丙子秋九月余以转运判官行部至梓登牛头峰以
卷十四 第 28b 页 WYG1139-0862b.png
望江山秀绝形胜雄伟而雉堞颓圮莽为丘墟以问左右
皆曰自癸酉大水之后陵夷至今民力凋残未之能复
居人不宁偷过朝夕常惴惴焉恐涨潦之复至也时太
守鄱阳张杞南卿余故人也方校类试之士于成都不
及见则招其子大寿而语之为我白而翁郛郭如此其
何以为邦盍图之库有某钱庾有某粟以具版筑费后
得南卿书欣然即事起工东北隅属于南门经始季冬
至明年四月而罢偶其家不幸以病死者二人冬十月
卷十四 第 29a 页 WYG1139-0862c.png
南卿又卒于官而宪车贾直清茂德亦以七月下世或
追咎土功干犯禁忌所致会余蒙恩移节宪台十有一
月至治所且摄府事有诏发廪以赈旱饥凡羸瘠之民
靡不沾上之泽以免于沟壑而梓俗尚气其农家之少
壮者虽糟糠不继犹耻就给于官于是上府倅李鄩会
用度之出入裁节冗滥掇拾遗馀以兴修城之役高其
庸募民俾食其力民欢趋之自南门而西至于北门又
缮捍水长堤补隍岸之缺起石桥于三门之外其详见
卷十四 第 29b 页 WYG1139-0862d.png
于今碑将举事或曰公其鉴张侯之祸姑止若何余曰
南卿之举我实启之其死适与事会我若畏祸而辍是
危人而自求全也幽明之间得无负乎吉凶命也卒为
之阅四月而三役成灾厉不作邦人以安余与僚属俱
无恙梓之士大夫刻石以记其成余以为是无足记者
而余发端卒事之本末则不可以无述因书之碑阴初
宣和间之修是城也见于廉访使者王总之奏为工三
十八万九千五百有奇县私附益者不与焉梓去边徼
卷十四 第 30a 页 WYG1139-0863a.png
远承平无事而创为楼橹一百七十馀区一路告病既
成自转运副使提点刑狱下至督役执事之人增秩有
差十邑各有分地岁岁葺之至靖康乃止公私之费不
可计父老具能道之余今并书于此非伐一时事以暴
前人之失盖欲后之君子知张皇欺罔害民以徼进获
福无几遗愧无穷不可以不戒戊寅八月十二日
   云山台记
潼川宪治之正寝卑庳湫闇岁久滋敝更癸酉大水之
卷十四 第 30b 页 WYG1139-0863b.png
后气益阴湿居之多疾绍兴丁丑秋八月余自本路转
运判官移节而来易其旧而新之凡百所须一不以烦
吾民时郪有以淫鬼诳俗者方鸠木为鬼庙乃没而入
之官后圃有澄清堂颇闳壮而不适用亦命彻之于是
寝材始具八十日而告成澄清既隳故基岿然因聚其
土而崇之为台其高二寻广二丈二尺冠小亭其上翼
以栏楯经始季冬成于明年之孟夏余与客升焉问客
曰杜子美有梓州台上诗台安在哉客曰台亡久矣抑
卷十四 第 31a 页 WYG1139-0863c.png
公为此可以补此邦之阙矣遂摘杜诗警句之二言以
名之曰云山台客曰昔楚子游兰台之宫有风飒然披
襟而快之宋玉赋雄风以讽今子居高明处台榭遗暑
湿于云霄之上进风凉于山谷之间诚亦快矣独不念
薅耘畎亩者有泥涂暴露之勤乎偪侧闾阎者有温暍
烦冤之苦乎郡县之狱有淹系于缧绁者乎村落之氓
有追胥于道路者乎使民不时有役于官而不释者乎
听讼不决有留于庭而不去者乎吾圣天子悯农功宽
卷十四 第 31b 页 WYG1139-0863d.png
力役下疏决之诏虽身居九重未尝一日忘民子为部
使者逍遥台上轶溽暑而延清风若不能上宣主泽下
求民瘼则登临之际得无愧于骚人之所赋耶余再拜
谢客曰是吾心也然则斯台之作虽取名于杜陵之诗
而实寓意于兰台之赋以自警也后之君子知我罪我
其在于斯乎绍兴戊寅七月望日记
   台州重修普安禅寺记
出临海郡治之西四十五里曰宝藏岩众山环合一峰
卷十四 第 32a 页 WYG1139-0864a.png
特秀有古招提相传权舆于萧梁之世旧为安众院治
平中改赐今额其为十方以长老住持久矣睦寇之乱
焚圯赤地历数代十有馀年颇复兴葺而院小力薄当
往来之交日不暇给趣过日前讫无全功绍兴阏逢摄
提格之岁故丞相高平范公过之慨然以语郡守睢阳
刘公棐曰物之废兴繄其人公盍择所授庶可复乎于
是选于丛林以保宁玑之子彦筠主之筠游方罢参众
推耆宿至则因残就窘左支右补俾住者安居游者饱
卷十四 第 32b 页 WYG1139-0864b.png
食然后斥其赢馀助以檀施次第建立不亟不徐饰故
创新以底于大备库有司众有寮㸑有厨浴有室安僧
说法各有堂宇而佛殿岿然居中三门两庑旁带前揖
荒基替址复为宝坊斋钟粥鱼铿隐林壑师曰吾院具
矣然山号宝藏而经龛梵庋阙焉不设名实不相副乃
书抵泸南帅冯公楫得经五千四十八卷规为转轮大
藏中栖千函外覆大屋学者恣取观之裒其施入用佐
供馈一日其徒来告曰师之为勤矣劳身苦思垂二十
卷十四 第 33a 页 WYG1139-0864c.png
年乃克成而未有纪述惜其远且无传敢以为请予旧
与筠游其始来兹山谓予曰刹无大小顾为之如何古
人住山披茨棘蹈虎虺孤坐岩谷依草木而食其实徒
属从之赘聚其旁苫盖茅草及道孚而化行来者益多
则稍稍栋宇以渐至于华大后人安享之谓是固然而
不知厥初之艰勤也夫利人之资而享其逸孰则不能
今吾刹虽隳敝之馀不犹愈乎姑寘吾力焉奚忧弗集
予疑其落落难合及今而信呜呼筠可谓克践其言者
卷十四 第 33b 页 WYG1139-0864d.png
矣予乐其志之有成又喜其不予欺也故书俾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