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第 1a 页 WYG1139-069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汉滨集卷三 宋 王之望 撰
制词
赐特进尚书左仆射陈康伯等乞解机政检会
前奏速赐罢免不允诏
敕康伯等省劄子所奏乞解机政检会前奏速赐罢免
事具悉机会之来安危所系议论之际可否是资卿等
宜协定谋猷切磋利害以宏济于大事俾无有于后艰
汉滨集卷三 宋 王之望 撰
制词
赐特进尚书左仆射陈康伯等乞解机政检会
前奏速赐罢免不允诏
敕康伯等省劄子所奏乞解机政检会前奏速赐罢免
事具悉机会之来安危所系议论之际可否是资卿等
宜协定谋猷切磋利害以宏济于大事俾无有于后艰
卷三 第 1b 页 WYG1139-0692b.png
胡恤异同轻为去就非朕之所望于大臣者也备礼要
君之请在自信以何嫌解纷排难之功顾仰成之方切
所请宜不允
赐陈康伯乞祠不允诏
卿厚德元勋两朝是赖深诚伟量一代所尊勤劳王家
亦已至矣朕所以挽留之意岂顾问哉方今外虞孔艰
大事未定卿久专机轴朕所倚毗一旦舍朕而去朕何
以处此传曰时然后言卿之告去时乎勉为朕留毋复
君之请在自信以何嫌解纷排难之功顾仰成之方切
所请宜不允
赐陈康伯乞祠不允诏
卿厚德元勋两朝是赖深诚伟量一代所尊勤劳王家
亦已至矣朕所以挽留之意岂顾问哉方今外虞孔艰
大事未定卿久专机轴朕所倚毗一旦舍朕而去朕何
以处此传曰时然后言卿之告去时乎勉为朕留毋复
卷三 第 2a 页 WYG1139-0693a.png
困我
赐左朝散大夫试兵部尚书湖北京西制置使
虞允文乞除宫祠不允诏
卿以文武有用之材宣力当世驰驱南北险阻备尝方
倚重于上游用纾忧于西顾投閒之请非朕所期所请
宜不允
赐右太中大夫钱端礼辞免除户部侍郎兼枢
密都承旨恩命不允诏
赐左朝散大夫试兵部尚书湖北京西制置使
虞允文乞除宫祠不允诏
卿以文武有用之材宣力当世驰驱南北险阻备尝方
倚重于上游用纾忧于西顾投閒之请非朕所期所请
宜不允
赐右太中大夫钱端礼辞免除户部侍郎兼枢
密都承旨恩命不允诏
卷三 第 2b 页 WYG1139-0693b.png
敕端礼省所奏辞免除户部侍郎兼枢密都承旨恩命
事具悉足食足兵邦政所重于斯二者惟才实难卿以
变通练达之资践更中外所至可纪厥声茂焉上皇所
知己试有绩朕实因任其又何辞往图尔庸以称朕意
所请宜不允
陈康伯可罢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兼枢密使特授少保观文殿大学士判信州进
封福国公加食邑食实封制
事具悉足食足兵邦政所重于斯二者惟才实难卿以
变通练达之资践更中外所至可纪厥声茂焉上皇所
知己试有绩朕实因任其又何辞往图尔庸以称朕意
所请宜不允
陈康伯可罢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兼枢密使特授少保观文殿大学士判信州进
封福国公加食邑食实封制
卷三 第 3a 页 WYG1139-0693c.png
门下辅相股肱于元首身允佩于安危帝王体貌于大
臣恩必隆于进退眷我冢司之老恳辞魁柄之荣既莫
遂于挽留宜有加于宠秩肆颁明命诞告治朝特进尚
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兼提举编修
玉牒所监修国史兼提举编类圣政所信国公食邑七
千九百户食实封三千一百户陈康伯学贯天人才周
经纬中和自禀言有物而行有恒度量难名澄不清而
挠不浊爰登揆路六阅岁华当国家多事之时专廊庙
臣恩必隆于进退眷我冢司之老恳辞魁柄之荣既莫
遂于挽留宜有加于宠秩肆颁明命诞告治朝特进尚
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兼提举编修
玉牒所监修国史兼提举编类圣政所信国公食邑七
千九百户食实封三千一百户陈康伯学贯天人才周
经纬中和自禀言有物而行有恒度量难名澄不清而
挠不浊爰登揆路六阅岁华当国家多事之时专廊庙
卷三 第 3b 页 WYG1139-0693d.png
万几之寄雍容镇俗谈笑折冲道荡荡以遵王无有作
恶心休休而乐善其如有容邦政弗愆物情交附惟予
一人缵承之庆本太上皇付托之诚能将顺以输忠实
赞襄之有助心如金石勋在旂常朕方委任而责成尔
亦勤劳而匪懈久烦机务累抗封章丁宁谕旨而莫回
伛偻陈词而愈固式扬典册俾解钧衡亚保升华焕衮
衣于左棘鸿儒列职冠书殿于西清进公社于新邦分
使符于故里载畴井邑并衍圭腴于戏功名克保于始
恶心休休而乐善其如有容邦政弗愆物情交附惟予
一人缵承之庆本太上皇付托之诚能将顺以输忠实
赞襄之有助心如金石勋在旂常朕方委任而责成尔
亦勤劳而匪懈久烦机务累抗封章丁宁谕旨而莫回
伛偻陈词而愈固式扬典册俾解钧衡亚保升华焕衮
衣于左棘鸿儒列职冠书殿于西清进公社于新邦分
使符于故里载畴井邑并衍圭腴于戏功名克保于始
卷三 第 4a 页 WYG1139-0694a.png
终古今所重出处暂均于劳逸中外何殊其思注意之
深勿替告猷之旧可
刘宝可特授安庆军节度使依前捧日天武四
厢都指挥使充镇江都统制兼淮东路招抚使
节制本路军马食邑实封如故制
门下遣戍役以卫中国方深经武之图听鼓鼙而思将
臣敢废念功之典惟予爪士载总师干既宣专阃之劳
盍复登坛之拜式扬孚号明告治朝捧日天武四厢都
深勿替告猷之旧可
刘宝可特授安庆军节度使依前捧日天武四
厢都指挥使充镇江都统制兼淮东路招抚使
节制本路军马食邑实封如故制
门下遣戍役以卫中国方深经武之图听鼓鼙而思将
臣敢废念功之典惟予爪士载总师干既宣专阃之劳
盍复登坛之拜式扬孚号明告治朝捧日天武四厢都
卷三 第 4b 页 WYG1139-0694b.png
指挥使武泰军承宣使充镇江府驻劄御前诸军都统
制兼淮东路招抚使节制本路军马彭城郡开国公食
邑三千六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刘宝骁果冠时韬
钤决胜笑谈劈臂气尝盖于万夫拳勇摧锋身实更于
百战勋书盟府名播远方早严六纛之仪横控大江之
险军声甚振武备聿修中退处于宴閒兹重分于节制
恩威未泯号令一新宜还豹尾之雄俾镇龙舒之旧因
其事任庸示眷怀于戏起李广于故将军期折彼匈奴
制兼淮东路招抚使节制本路军马彭城郡开国公食
邑三千六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刘宝骁果冠时韬
钤决胜笑谈劈臂气尝盖于万夫拳勇摧锋身实更于
百战勋书盟府名播远方早严六纛之仪横控大江之
险军声甚振武备聿修中退处于宴閒兹重分于节制
恩威未泯号令一新宜还豹尾之雄俾镇龙舒之旧因
其事任庸示眷怀于戏起李广于故将军期折彼匈奴
卷三 第 5a 页 WYG1139-0694c.png
之势复魏尚为云中守冀慰予钜鹿之心益服休嘉以
伸报效可
赐陈康伯告口宣
屡抗封章恳辞机务爰升孤棘出镇乡枌往服恩光无
烦谦逊
赐刘宝告口宣
复膺阃寄克振军声既著忠劳宜加宠渥龙舒旧镇虎
节载颁祗服恩光益茂勋烈
伸报效可
赐陈康伯告口宣
屡抗封章恳辞机务爰升孤棘出镇乡枌往服恩光无
烦谦逊
赐刘宝告口宣
复膺阃寄克振军声既著忠劳宜加宠渥龙舒旧镇虎
节载颁祗服恩光益茂勋烈
卷三 第 5b 页 WYG1139-0694d.png
赐抚问张浚到阙并赐金合茶药口宣
远自师屯肃趋魏阙朝宗在即匽薄良勤宜有匪颁以
申问劳副兹虚伫无惮疾驱
赐安庆军官吏军民僧道耆寿等示谕敕书
朕以刘宝载膺边寄克壮军威既宣分阃之劳宜复建
旄之宠用畀同安之节以纾旧俗之思惟故将之重临
谅周邦之共喜
赐张浚腊药敕书
远自师屯肃趋魏阙朝宗在即匽薄良勤宜有匪颁以
申问劳副兹虚伫无惮疾驱
赐安庆军官吏军民僧道耆寿等示谕敕书
朕以刘宝载膺边寄克壮军威既宣分阃之劳宜复建
旄之宠用畀同安之节以纾旧俗之思惟故将之重临
谅周邦之共喜
赐张浚腊药敕书
卷三 第 6a 页 WYG1139-0695a.png
为宪万邦折冲一面方此严凝之候必须服饵之良宜
有匪颁式昭至意
除郭振武泰军节度使赐本军示谕敕书
敕武泰军官吏军民僧道耆寿等朕以郭振勇且有谋
老而克壮折冲禦侮蚤荐著于肤公御众牧人今并膺
于阃寄爰畀节制以为宠光既成命之惟行谅远方之
咸喜
策问
有匪颁式昭至意
除郭振武泰军节度使赐本军示谕敕书
敕武泰军官吏军民僧道耆寿等朕以郭振勇且有谋
老而克壮折冲禦侮蚤荐著于肤公御众牧人今并膺
于阃寄爰畀节制以为宠光既成命之惟行谅远方之
咸喜
策问
卷三 第 6b 页 WYG1139-0695b.png
策问四首
问昔夫子抱帝王之道郁不得施退修六艺之教稽之
前圣而不悖垂之后世而不诬使其一旦得志举而措
诸事业则平日之空言皆致君泽民之具也惟圣人多
变不可执以一端故容有可疑者焉且豳诗七月言稼
穑艰难之业甚详然樊迟学稼则鄙而不予何周公陈
于成王而夫子不以告门人邪周官司马教军旅战陈
之法甚备然灵公问陈则拒而不答何周公掌以六卿
问昔夫子抱帝王之道郁不得施退修六艺之教稽之
前圣而不悖垂之后世而不诬使其一旦得志举而措
诸事业则平日之空言皆致君泽民之具也惟圣人多
变不可执以一端故容有可疑者焉且豳诗七月言稼
穑艰难之业甚详然樊迟学稼则鄙而不予何周公陈
于成王而夫子不以告门人邪周官司马教军旅战陈
之法甚备然灵公问陈则拒而不答何周公掌以六卿
卷三 第 7a 页 WYG1139-0695c.png
而夫子不以告时君邪虞舜命皋陶穆王命吕侯著于
尚书是圣人不能废刑矣而夫子则不取齐之以刑者
聚人曰财理财曰义系于周易是圣人不能遗利矣而
夫子则罕言之夫诗书易夫子所修舜周公夫子所法
顾不同如是而不知夫子见用于时于是四者将忽而
不务欤则何为而存诸经也如皆用之则与平日之言
亦相戾矣抑穷达之际所施异宜所言非所用所用非
所言乎二三子方将行其所学者也其必有以知圣人
尚书是圣人不能废刑矣而夫子则不取齐之以刑者
聚人曰财理财曰义系于周易是圣人不能遗利矣而
夫子则罕言之夫诗书易夫子所修舜周公夫子所法
顾不同如是而不知夫子见用于时于是四者将忽而
不务欤则何为而存诸经也如皆用之则与平日之言
亦相戾矣抑穷达之际所施异宜所言非所用所用非
所言乎二三子方将行其所学者也其必有以知圣人
卷三 第 7b 页 WYG1139-0695d.png
矣请详以告我
问昔人论文章之难曰得之难知之愈难盖古今文章
其工拙高下虽有定论然好恶不齐众口难一非精于
其道为世所宗者不足以擅其品藻也唐韩愈高材绝
识实主斯盟非徒当世学者依以成声而后之史笔犹
时借其言以评前作彼诚有以取信于后世矣然愈于
汉人每以司马迁相如刘向扬雄为言如贾谊董仲舒
班固之徒皆不论也夫贾谊赋鵩吊屈之文固无愧于
问昔人论文章之难曰得之难知之愈难盖古今文章
其工拙高下虽有定论然好恶不齐众口难一非精于
其道为世所宗者不足以擅其品藻也唐韩愈高材绝
识实主斯盟非徒当世学者依以成声而后之史笔犹
时借其言以评前作彼诚有以取信于后世矣然愈于
汉人每以司马迁相如刘向扬雄为言如贾谊董仲舒
班固之徒皆不论也夫贾谊赋鵩吊屈之文固无愧于
卷三 第 8a 页 WYG1139-0696a.png
相如之大人扬雄之反骚其痛哭流涕之书又非封禅
剧秦之可比也而过秦一论议者以为书传之最善者
至于仲舒言天人之际宜不在刘向下而班固之为良
史抑亦差子长之肩其宏才丽藻足以相优而无甚相
辽愈独屡称四人无一言及于三子何邪将出于偶然
欤其亦固有轻重欤愈同时于文最重柳宗元于诗喜
称孟郊盖尝以宗元比马迁而以郊诗高出魏晋自今
观之宗元之作视太史为如何而郊之篇什孰愈曹刘
剧秦之可比也而过秦一论议者以为书传之最善者
至于仲舒言天人之际宜不在刘向下而班固之为良
史抑亦差子长之肩其宏才丽藻足以相优而无甚相
辽愈独屡称四人无一言及于三子何邪将出于偶然
欤其亦固有轻重欤愈同时于文最重柳宗元于诗喜
称孟郊盖尝以宗元比马迁而以郊诗高出魏晋自今
观之宗元之作视太史为如何而郊之篇什孰愈曹刘
卷三 第 8b 页 WYG1139-0696b.png
潘陆辈也愈谨许与其抑扬比拟必有所谓愿质数子
之文而折中其是非将以观诸君之精识
问天下之风俗罔不惟上之倡而斯文为尤甚书称尧
曰文思舜曰文明禹曰文命商周之君或终始典于学
或缉熙于光明故唐虞三代之人至今炳然与日月争
光诗曰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周王寿考遐不作人斯文
之兴岂不由上之为乎秦焚诗书天下以文为讳英如
汉祖特不喜儒文景之际重之以黄老而朝廷大臣皆
之文而折中其是非将以观诸君之精识
问天下之风俗罔不惟上之倡而斯文为尤甚书称尧
曰文思舜曰文明禹曰文命商周之君或终始典于学
或缉熙于光明故唐虞三代之人至今炳然与日月争
光诗曰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周王寿考遐不作人斯文
之兴岂不由上之为乎秦焚诗书天下以文为讳英如
汉祖特不喜儒文景之际重之以黄老而朝廷大臣皆
卷三 第 9a 页 WYG1139-0696c.png
刀笔吏吹箫屠狗引彊蹶张之流宜此道之遂泯不数
十年贾马晁董之徒相望于时西汉词章之盛与古争
衡其后光武显宗最重儒学然东京之作遽不及远甚
下逮魏晋以及梁隋其间君臣多尚文雅而笔墨气格
日以不振虽唐太宗聪睿卓绝辅以房魏之佐升平无
事尤汲汲然加意于斯而终不能革六代之馀以此而
言又似非上之所能为以我国家累圣相继咸蓄盛藻
昭回垂光异才竞奋肆更多故学士失职主上喟然悯
十年贾马晁董之徒相望于时西汉词章之盛与古争
衡其后光武显宗最重儒学然东京之作遽不及远甚
下逮魏晋以及梁隋其间君臣多尚文雅而笔墨气格
日以不振虽唐太宗聪睿卓绝辅以房魏之佐升平无
事尤汲汲然加意于斯而终不能革六代之馀以此而
言又似非上之所能为以我国家累圣相继咸蓄盛藻
昭回垂光异才竞奋肆更多故学士失职主上喟然悯
卷三 第 9b 页 WYG1139-0696d.png
之书经训以发其渊源辟胶庠以励其器业居无几何
群试于有司者人握灵蛇之珠家抱荆山之璞彬彬如
也然则谓文为不由于上可乎夫以汉高文景之间绝
不好文而作者如彼其多魏晋梁隋有唐之世君臣笃
好而文字如彼其陋盛衰之变与时不同而今日之应
若响何邪愿闻其说
问自三皇而来历帝与王下逮五霸其事远矣而见于
六经之籍孔孟之言者不为不详要其间容有可议者
群试于有司者人握灵蛇之珠家抱荆山之璞彬彬如
也然则谓文为不由于上可乎夫以汉高文景之间绝
不好文而作者如彼其多魏晋梁隋有唐之世君臣笃
好而文字如彼其陋盛衰之变与时不同而今日之应
若响何邪愿闻其说
问自三皇而来历帝与王下逮五霸其事远矣而见于
六经之籍孔孟之言者不为不详要其间容有可议者
卷三 第 10a 页 WYG1139-0697a.png
书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夏商官倍是则帝道简而王
制加详矣然舜以礼乐分命二官而周并总于一卿舜
分天下为州十二而三代合为九州果孰为简孰为详
乎孟子曰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是则王者任
德而霸者任力矣然汤征十一武灭五十而齐桓九合
诸侯不以兵车晋文教民礼义示原以信果孰任德乎
孰任力乎孔子之序书断自唐虞则二帝之前宜荒忽
无足稽矣不录桓文则二伯之烈宜卑陋而无足采矣
制加详矣然舜以礼乐分命二官而周并总于一卿舜
分天下为州十二而三代合为九州果孰为简孰为详
乎孟子曰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是则王者任
德而霸者任力矣然汤征十一武灭五十而齐桓九合
诸侯不以兵车晋文教民礼义示原以信果孰任德乎
孰任力乎孔子之序书断自唐虞则二帝之前宜荒忽
无足稽矣不录桓文则二伯之烈宜卑陋而无足采矣
卷三 第 10b 页 WYG1139-0697b.png
然易系辞述黄帝之制作与尧舜氏无少异而春秋之
事实予齐晋何也舜典曰诗言志歌永言盖有虞之世
固已有诗与乐并行矣当孔子时鲁犹用四代之乐则
虞夏之诗岂无存者然其序三百五篇止及商周而皋
陶之所赓五子之所歌皆不列于四始何也诸君学古
通经讲之已熟有司可得闻乎
论语荅问
荅何希深卫辄之问
事实予齐晋何也舜典曰诗言志歌永言盖有虞之世
固已有诗与乐并行矣当孔子时鲁犹用四代之乐则
虞夏之诗岂无存者然其序三百五篇止及商周而皋
陶之所赓五子之所歌皆不列于四始何也诸君学古
通经讲之已熟有司可得闻乎
论语荅问
荅何希深卫辄之问
卷三 第 11a 页 WYG1139-0697c.png
卫辄之事古今之论多矣孔子作春秋定天下之邪正
以断天下之疑使乱臣贼子知惧于此正宜大书屡书
使深切著明以为万世之法然其辞漠然无所惩劝且
入其国而不避(孔子以出公八年自陈入卫/九年鲁人招之始自卫反鲁)享其养而
不却曼姑围戚而不贬子路死悝而不罪则是孔子不
以辄之立为非明矣公羊曰蒯聩为无道鲁公逐蒯聩
而立辄辄可以立乎曰可以王父命辞父命是父之行
乎子也以王事辞家事是上之行乎下也此议最为通
以断天下之疑使乱臣贼子知惧于此正宜大书屡书
使深切著明以为万世之法然其辞漠然无所惩劝且
入其国而不避(孔子以出公八年自陈入卫/九年鲁人招之始自卫反鲁)享其养而
不却曼姑围戚而不贬子路死悝而不罪则是孔子不
以辄之立为非明矣公羊曰蒯聩为无道鲁公逐蒯聩
而立辄辄可以立乎曰可以王父命辞父命是父之行
乎子也以王事辞家事是上之行乎下也此议最为通
卷三 第 11b 页 WYG1139-0697d.png
论今人有子不肖而逃幸而有孙焉其祖付之物曰父
来勿与也父至而欲取之子当与父乎当守祖之命而
不与乎与之则非徒已违王父命而亦使其父违父命
父子之道废矣不与则非徒已得所以尊祖而父亦得
所以尊父父子之道两得焉范宁称榖梁以卫辄拒父
为尊祖伤教害义不可彊通者特为不当拒其父命耳
不以为不当立也江熙释榖梁乃云若灵公废蒯聩则
经不得复称世子称世子则灵公未尝命辄其从王父
来勿与也父至而欲取之子当与父乎当守祖之命而
不与乎与之则非徒已违王父命而亦使其父违父命
父子之道废矣不与则非徒已得所以尊祖而父亦得
所以尊父父子之道两得焉范宁称榖梁以卫辄拒父
为尊祖伤教害义不可彊通者特为不当拒其父命耳
不以为不当立也江熙释榖梁乃云若灵公废蒯聩则
经不得复称世子称世子则灵公未尝命辄其从王父
卷三 第 12a 页 WYG1139-0698a.png
之言传似失之是不然灵公不命辄则必归蒯聩而立
之不归蒯聩又不立公子郢则是灵公之命辄也其称
世子者诸侯之世子必命于王蒯聩得罪于灵公而逃
灵公虽不及废犹废也但未改命于天子耳故书曰世
子非以为当立也又引郑世子忽复归于郑为例非其
比矣郑忽于复归称世子则世子为当归归者无恶之
辞也蒯聩于纳称世子则世子为弗当纳纳者不受之
辞也春秋美恶不嫌同辞夫以世子出奔若其无罪人
之不归蒯聩又不立公子郢则是灵公之命辄也其称
世子者诸侯之世子必命于王蒯聩得罪于灵公而逃
灵公虽不及废犹废也但未改命于天子耳故书曰世
子非以为当立也又引郑世子忽复归于郑为例非其
比矣郑忽于复归称世子则世子为当归归者无恶之
辞也蒯聩于纳称世子则世子为弗当纳纳者不受之
辞也春秋美恶不嫌同辞夫以世子出奔若其无罪人
卷三 第 12b 页 WYG1139-0698b.png
孰不欲其归今大国兴师以纳之而国人不受则其为
人可知矣书世子者所以正其名而甚其恶也若以世
子为当立则楚世子商臣弑其君亦为当立乎公羊云
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国夏曷为与卫曼姑围戚
伯讨也曼姑受命于灵公而立辄义可以拒之何休释
曰曼姑无恶文知得拒蒯聩于曼姑言得拒之知辄之
不得拒也然则辄之立也为可独拒父为不可耳公羊
许其立而不许其拒父是矣以拒父为尊祖者榖梁之
人可知矣书世子者所以正其名而甚其恶也若以世
子为当立则楚世子商臣弑其君亦为当立乎公羊云
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国夏曷为与卫曼姑围戚
伯讨也曼姑受命于灵公而立辄义可以拒之何休释
曰曼姑无恶文知得拒蒯聩于曼姑言得拒之知辄之
不得拒也然则辄之立也为可独拒父为不可耳公羊
许其立而不许其拒父是矣以拒父为尊祖者榖梁之
卷三 第 13a 页 WYG1139-0698c.png
说也二传公羊为长后世曾不分别二事并而为一宜
其说之不通盖自江熙乱之而刘原父乃主其说此有
心于辟传之过也或曰辄既当立而不拒蒯聩使蒯聩
得入辄当奈何曰辄之既立当迎其父以归曰立辄者
王父之命不敢失坠至于尊事之礼敢不极其优隆蒯
聩见容则父子可以无间不幸而必欲得国则为辄者
弗敢与争或死或奔于义皆得废祖之命罪不在我所
谓父虽不父子不可以不子者也蒯聩而稍有人心亦
其说之不通盖自江熙乱之而刘原父乃主其说此有
心于辟传之过也或曰辄既当立而不拒蒯聩使蒯聩
得入辄当奈何曰辄之既立当迎其父以归曰立辄者
王父之命不敢失坠至于尊事之礼敢不极其优隆蒯
聩见容则父子可以无间不幸而必欲得国则为辄者
弗敢与争或死或奔于义皆得废祖之命罪不在我所
谓父虽不父子不可以不子者也蒯聩而稍有人心亦
卷三 第 13b 页 WYG1139-0698d.png
必底豫而不至于奸此舜之所以谐瞽䏂也岂可拒其
来而不受乎或曰方孔子在卫辄若有问何以处之曰
子路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
名乎学者疑孔子得政于卫必变置其父子其失圣人
之意远矣夫有国者父称公子称世子名分之正也今
辄子也而称公蒯聩父也而称世子名体不顺至不可
以并居岂不病哉盖亦正其名而已正之奈何曰使蒯
聩不为卫侯而为卫侯之父如赵之主父汉之太公之
来而不受乎或曰方孔子在卫辄若有问何以处之曰
子路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
名乎学者疑孔子得政于卫必变置其父子其失圣人
之意远矣夫有国者父称公子称世子名分之正也今
辄子也而称公蒯聩父也而称世子名体不顺至不可
以并居岂不病哉盖亦正其名而已正之奈何曰使蒯
聩不为卫侯而为卫侯之父如赵之主父汉之太公之
卷三 第 14a 页 WYG1139-0699a.png
类别为一号以尊之不亦可乎此孔子正名之意也若
必欲变置其位则是正其实也非止于名而已孔子谋
人之国岂若是之疏乎或曰冉有疑夫子之为卫君子
贡设夷齐之问而知其不为则孔子之不与辄明矣曰
不然孔子居卫踰年而不去门人之高弟又多仕之而
初无一言非辄所以致冉有之疑先儒以为为助夫子
不为者特不助耳固不以其立为不当也何休谓卫辄
之立虽得正法非义之高者故孔子不为此言得之武
必欲变置其位则是正其实也非止于名而已孔子谋
人之国岂若是之疏乎或曰冉有疑夫子之为卫君子
贡设夷齐之问而知其不为则孔子之不与辄明矣曰
不然孔子居卫踰年而不去门人之高弟又多仕之而
初无一言非辄所以致冉有之疑先儒以为为助夫子
不为者特不助耳固不以其立为不当也何休谓卫辄
之立虽得正法非义之高者故孔子不为此言得之武
卷三 第 14b 页 WYG1139-0699b.png
王灭商夫子犹以为未尽善于卫辄何助之有况当时
卫之大臣与其国人皆不愿蒯聩之立蒯聩得立置南
子于何地辄虽欲逊其父岂可得乎假令贤者处此亦
不过弃国而去为伯夷叔齐耳伯夷叔齐非所以责卫
辄也若欲人人夷齐则春秋举无全人虽齐桓晋文亦
当诛绝岂特桓文武王伐纣而不用伯夷谏王季夺嫡
而不为叔齐之遁亦皆得罪于圣人矣而可乎且孔子
称夷齐之何怨岂特可施之于辄以此而责蒯聩其孰
卫之大臣与其国人皆不愿蒯聩之立蒯聩得立置南
子于何地辄虽欲逊其父岂可得乎假令贤者处此亦
不过弃国而去为伯夷叔齐耳伯夷叔齐非所以责卫
辄也若欲人人夷齐则春秋举无全人虽齐桓晋文亦
当诛绝岂特桓文武王伐纣而不用伯夷谏王季夺嫡
而不为叔齐之遁亦皆得罪于圣人矣而可乎且孔子
称夷齐之何怨岂特可施之于辄以此而责蒯聩其孰
卷三 第 15a 页 WYG1139-0699c.png
不曰尤宜是孔子于卫侯父子俱无所为中立乎其间
至于卫辄之立春秋无讥焉则是以王法而正之也夫
蒯聩欲弑其母其子法当并废灵公尚遵周道舍诸子
而立孙则蒯聩之罪为至深而灵公无负于蒯聩辄于
其祖其父尊亲惟均当从其父乎当从其祖乎当从其
有罪者乎当从其无负者乎议者徒知责卫辄以不逊
其父而不思蒯聩之立为违父之命则似于义有偏恐
非孔子中庸之意而失春秋所书之法也夫瞽䏂日欲
至于卫辄之立春秋无讥焉则是以王法而正之也夫
蒯聩欲弑其母其子法当并废灵公尚遵周道舍诸子
而立孙则蒯聩之罪为至深而灵公无负于蒯聩辄于
其祖其父尊亲惟均当从其父乎当从其祖乎当从其
有罪者乎当从其无负者乎议者徒知责卫辄以不逊
其父而不思蒯聩之立为违父之命则似于义有偏恐
非孔子中庸之意而失春秋所书之法也夫瞽䏂日欲
卷三 第 15b 页 WYG1139-0699d.png
杀舜而贵象舜从尧命而不从瞽䏂舜殛鲧而逊禹禹
不敢念父之雠而顺命于舜则辄之立尚何讥乎愚见
如此未知当否幸有以正之
讲义
论语发题
昔孔子述而不作未尝著书其系易也述易之变而已
易之外无说也其序书也述书之作而已书之外无说
也春秋约鲁史以成文而时出新意诗删众作以成书
不敢念父之雠而顺命于舜则辄之立尚何讥乎愚见
如此未知当否幸有以正之
讲义
论语发题
昔孔子述而不作未尝著书其系易也述易之变而已
易之外无说也其序书也述书之作而已书之外无说
也春秋约鲁史以成文而时出新意诗删众作以成书
卷三 第 16a 页 WYG1139-0700a.png
而弗改旧章此外戴经之所记止乎礼乐之事孝经之
所称不过孝弟之行其他杂见于诸子百家之书者往
往其言得于传授非复亲承虽间有异闻而无所统纪
皆不足以见天地之全古人之大体也若夫条贯具备
本未有考出于孔氏之门而可以求圣人变化云为之
妙者惟论语一书而止耳盖夫子述诗书礼乐易与春
秋王道备矣而其教不同恐习之者嗜其偏而不能以
兼通溺于博而不能以反约也故平居答问之际摘其
所称不过孝弟之行其他杂见于诸子百家之书者往
往其言得于传授非复亲承虽间有异闻而无所统纪
皆不足以见天地之全古人之大体也若夫条贯具备
本未有考出于孔氏之门而可以求圣人变化云为之
妙者惟论语一书而止耳盖夫子述诗书礼乐易与春
秋王道备矣而其教不同恐习之者嗜其偏而不能以
兼通溺于博而不能以反约也故平居答问之际摘其
卷三 第 16b 页 WYG1139-0700b.png
枢要以警悟学者其后门人集而成书其辞简而尽其
旨深而明六经之道莫不总摄于此参之唯回之如愚
子贡之性与天道易之精微也管仲曰仁子产曰惠子
西曰彼哉春秋之褒贬也称尧舜之巍巍禹之无间周
之至德则疏通知远极书之高致子贡因事以明诗子
夏因诗以悟礼举三百篇蔽以思无邪之一言则优柔
该贯尽诗之深旨纯俭从众拜下从礼行夏之时而用
商周之车服达礼之变举在此矣武为尽美韶为尽善
旨深而明六经之道莫不总摄于此参之唯回之如愚
子贡之性与天道易之精微也管仲曰仁子产曰惠子
西曰彼哉春秋之褒贬也称尧舜之巍巍禹之无间周
之至德则疏通知远极书之高致子贡因事以明诗子
夏因诗以悟礼举三百篇蔽以思无邪之一言则优柔
该贯尽诗之深旨纯俭从众拜下从礼行夏之时而用
商周之车服达礼之变举在此矣武为尽美韶为尽善
卷三 第 17a 页 WYG1139-0700c.png
以翕纯皦绎之音语鲁太师论乐之蕴举在此矣汪洋
奥雅无所不备自始乎为士至终乎为圣人其进修之
序皆具乎其中人而不求圣人之道则已如欲求圣人
之道必尽心于此书而后可此书之不明而骤语六经
则浩乎其无涯茫乎其无涂矣今夫天形之浑沦不可
俄而度若察之以玑衡则经纬之动静躔度之疏密咸
可推矣圣道之光大不可俄而测若求之于此书则圣
贤之阃域师友之渊源咸可考矣然则论语者其孔氏
奥雅无所不备自始乎为士至终乎为圣人其进修之
序皆具乎其中人而不求圣人之道则已如欲求圣人
之道必尽心于此书而后可此书之不明而骤语六经
则浩乎其无涯茫乎其无涂矣今夫天形之浑沦不可
俄而度若察之以玑衡则经纬之动静躔度之疏密咸
可推矣圣道之光大不可俄而测若求之于此书则圣
贤之阃域师友之渊源咸可考矣然则论语者其孔氏
卷三 第 17b 页 WYG1139-0700d.png
之玑衡欤是故观尧曰一篇则夫子之志意可知也观
述而一篇则夫子之教学可知也观微子则夫子之出
处去就可知也观乡党则夫子之容止进退可知也观
子罕则夫子之言行道艺可知也观子路则夫子之政
事施设可知也至于先进一篇道群弟子才分之浅深
器业之小大资性之缓急其言尤详读之悠然可以想
见其为人非特夫子所以品第其徒者如此至其门人
亦各以其分量之所得而善于形容天子之道仰之弥
述而一篇则夫子之教学可知也观微子则夫子之出
处去就可知也观乡党则夫子之容止进退可知也观
子罕则夫子之言行道艺可知也观子路则夫子之政
事施设可知也至于先进一篇道群弟子才分之浅深
器业之小大资性之缓急其言尤详读之悠然可以想
见其为人非特夫子所以品第其徒者如此至其门人
亦各以其分量之所得而善于形容天子之道仰之弥
卷三 第 18a 页 WYG1139-0701a.png
高钻之弥坚则夫子之极致愈求而不可尽者不有见
于此乎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则夫子之中庸若近而不
可能者不有见于此乎如天之不可升如日月之不可
踰如宫墙之不可窥则夫子之道其高明而深奥者不
有见于此乎故熟读论语伏而思之则吾夫子之仪形
与群弟子之揖逊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昭昭乎其无
所隐矣去古既远不读此书何以求圣贤之遗范乎故
予乐与诸君讲学之虽圣言渊奥非末学所窥要之识
于此乎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则夫子之中庸若近而不
可能者不有见于此乎如天之不可升如日月之不可
踰如宫墙之不可窥则夫子之道其高明而深奥者不
有见于此乎故熟读论语伏而思之则吾夫子之仪形
与群弟子之揖逊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昭昭乎其无
所隐矣去古既远不读此书何以求圣贤之遗范乎故
予乐与诸君讲学之虽圣言渊奥非末学所窥要之识
卷三 第 18b 页 WYG1139-0701b.png
随贤愚小大各有所得亦不可无述也若乃前说之既
善者今则循而用之不敢务新奇而有加或已有所见
则从而著之不敢以固陋而自隐期于当而已矣诸君
因讲以求论语之书因书以会夫子之道默而识之执
方册以对古人庶几观成周之礼者入庙而知周公学
师襄之操者抚琴而见文王也不其伟欤
为政以德章
洪范曰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言民心好恶之无
善者今则循而用之不敢务新奇而有加或已有所见
则从而著之不敢以固陋而自隐期于当而已矣诸君
因讲以求论语之书因书以会夫子之道默而识之执
方册以对古人庶几观成周之礼者入庙而知周公学
师襄之操者抚琴而见文王也不其伟欤
为政以德章
洪范曰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言民心好恶之无
卷三 第 19a 页 WYG1139-0701c.png
常也为政者欲人人而悦之则虽得于此必拂于彼无
适而可矣又曰月之从星则以风雨言人君政教失中
而惟民之从则其为乱如日月失其所而从星者风雨
之变也是故为人君者惟当建极于上以中正自居而
不失其所则天下之民自四面而归往之矣书曰夏暑
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必先之以
尔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惟尔之中者盖惟能处
乎大中至正之地则民心虽无常终亦必恊于极岂不
适而可矣又曰月之从星则以风雨言人君政教失中
而惟民之从则其为乱如日月失其所而从星者风雨
之变也是故为人君者惟当建极于上以中正自居而
不失其所则天下之民自四面而归往之矣书曰夏暑
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必先之以
尔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惟尔之中者盖惟能处
乎大中至正之地则民心虽无常终亦必恊于极岂不
卷三 第 19b 页 WYG1139-0701d.png
犹众星之共北辰乎洪范曰皇建其有极无偏无陂遵
王之义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皇建
其有极所谓譬如北辰也无偏无陂无反无侧所谓居
其所也会其有极归其有极所谓众星共之者也然则
所谓德者如之何亦曰中正以观天下而已
道之以德章
道者诱道之齐者整齐之周官六典邦之刑政在焉孟
子曰明其政刑二者圣王所不能去也然非其所以为
王之义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皇建
其有极所谓譬如北辰也无偏无陂无反无侧所谓居
其所也会其有极归其有极所谓众星共之者也然则
所谓德者如之何亦曰中正以观天下而已
道之以德章
道者诱道之齐者整齐之周官六典邦之刑政在焉孟
子曰明其政刑二者圣王所不能去也然非其所以为
卷三 第 20a 页 WYG1139-0702a.png
先以辅吾之德礼则可矣化之以德礼而不变于是乎
有政刑以俟之是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也上之待
民也如此则民皆兴于廉耻而吾之教化无所不及矣
故曰有耻且格格者至也言其无所不及也若道之以
政齐之以刑则是以斯民为不可以德礼化而不以君
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也上之待民也如此则民皆抵冒
无耻而政刑亦有所不能及也故曰民免而无耻免者
幸免也言有所不能及也
有政刑以俟之是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也上之待
民也如此则民皆兴于廉耻而吾之教化无所不及矣
故曰有耻且格格者至也言其无所不及也若道之以
政齐之以刑则是以斯民为不可以德礼化而不以君
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也上之待民也如此则民皆抵冒
无耻而政刑亦有所不能及也故曰民免而无耻免者
幸免也言有所不能及也
卷三 第 20b 页 WYG1139-0702b.png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章
荀子曰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义始乎为士终乎为圣
人盖学而不至于圣皆未足以尽学也孔子方其十五
而志于学则大圣之事业固已有潜诸其心者矣夫人
患不学学患无志能志于学则无所不至矣惟学可以
尽圣人之能事惟志可以成学者之极功故仲尼有为
山之譬扬子有学海之喻皆言其有志与否耳苟有志
于学矣则每进愈上至于从心其始也如木之有本虽
荀子曰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义始乎为士终乎为圣
人盖学而不至于圣皆未足以尽学也孔子方其十五
而志于学则大圣之事业固已有潜诸其心者矣夫人
患不学学患无志能志于学则无所不至矣惟学可以
尽圣人之能事惟志可以成学者之极功故仲尼有为
山之譬扬子有学海之喻皆言其有志与否耳苟有志
于学矣则每进愈上至于从心其始也如木之有本虽
卷三 第 21a 页 WYG1139-0702c.png
未极乎高大而根茎节叶毕具于中如水之有源虽未
至于洪深而纵横曲折终至于海孔子所谓志于道者
盖此道也三十而立则是非毁誉莫能摇其守所谓立
于礼也四十而不惑则死生祸福莫能动其心所谓知
者不惑也其守不摇其心不动则一性湛然知吾所受
于天者矣故五十而知天命所谓穷理尽性至于命也
六十而耳顺则凡耳之所闻无非道也七十而从心所
欲不踰矩则凡心之念念无非道也其进道之序必每
至于洪深而纵横曲折终至于海孔子所谓志于道者
盖此道也三十而立则是非毁誉莫能摇其守所谓立
于礼也四十而不惑则死生祸福莫能动其心所谓知
者不惑也其守不摇其心不动则一性湛然知吾所受
于天者矣故五十而知天命所谓穷理尽性至于命也
六十而耳顺则凡耳之所闻无非道也七十而从心所
欲不踰矩则凡心之念念无非道也其进道之序必每
卷三 第 21b 页 WYG1139-0702d.png
限之以十年者虽举其大数盖亦所谓真积力久者也
然原其所自皆本于志学而已夫所谓生而知之者谓
其乐之之诚出于自然耳非于天下之事物不学而皆
知之也孔子以成童之年而能志于学终趋至圣之域
则其乐之之诚可知此所以为生而知之欤
孟懿子问孝章
书曰世禄之家鲜克由礼孟氏鲁之世卿也观其所以
事君则其所以事亲者必多违于礼矣且懿子之父僖
然原其所自皆本于志学而已夫所谓生而知之者谓
其乐之之诚出于自然耳非于天下之事物不学而皆
知之也孔子以成童之年而能志于学终趋至圣之域
则其乐之之诚可知此所以为生而知之欤
孟懿子问孝章
书曰世禄之家鲜克由礼孟氏鲁之世卿也观其所以
事君则其所以事亲者必多违于礼矣且懿子之父僖
卷三 第 22a 页 WYG1139-0703a.png
子病不知礼死属二子于仲尼使学礼焉今而告之以
礼亦所以慰其亲之志也夫论语者师弟子问荅之书
也弟子之问及于此人之行莫大于孝故以为先焉然
有能问者有不能问者林放问礼之本曰大哉问樊迟
问崇德修慝辨惑曰善哉问此问得其道者也子路问
事鬼神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此问非其道者也孔子之告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必
先微见其端俟其人之反复而叩之然后极其说如子
礼亦所以慰其亲之志也夫论语者师弟子问荅之书
也弟子之问及于此人之行莫大于孝故以为先焉然
有能问者有不能问者林放问礼之本曰大哉问樊迟
问崇德修慝辨惑曰善哉问此问得其道者也子路问
事鬼神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此问非其道者也孔子之告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必
先微见其端俟其人之反复而叩之然后极其说如子
卷三 第 22b 页 WYG1139-0703b.png
贡之问士曰敢问其次者再子路问君子曰如斯而已
乎若此之类皆善问者也至于颜子之问仁夫子告之
以克己复礼使他人闻之亦唯唯而已而颜子则能复
之曰请问其目然后及于视听言动之说此亦可以见
其群弟子审问之能否也懿子问孝子告之以无违亦
欲其反复叩已而尽其说而懿子不能也若渎告之则
非待问之体若不言之则惧闻者之不察其旨也故退
而告樊迟樊迟之为人其性亦鲁其问仁智子告以爱
乎若此之类皆善问者也至于颜子之问仁夫子告之
以克己复礼使他人闻之亦唯唯而已而颜子则能复
之曰请问其目然后及于视听言动之说此亦可以见
其群弟子审问之能否也懿子问孝子告之以无违亦
欲其反复叩已而尽其说而懿子不能也若渎告之则
非待问之体若不言之则惧闻者之不察其旨也故退
而告樊迟樊迟之为人其性亦鲁其问仁智子告以爱
卷三 第 23a 页 WYG1139-0703c.png
人知人而不达申告之以举直错枉亦不晓其所谓盖
其不敏如此故孔子以对懿子者告之盖欲发其问因
以祛其惑也夫子于荅问之际岂苟而已哉序论语以
此为始盖有深意其馀或详或略或显或微或婉或直
或答或不荅皆可以义推矣
孟武伯问孝章
人之一身内有阴阳之患外有人道之患阴阳之患吾
无如之何若人道之患则在吾修身之何如耳岂可复
其不敏如此故孔子以对懿子者告之盖欲发其问因
以祛其惑也夫子于荅问之际岂苟而已哉序论语以
此为始盖有深意其馀或详或略或显或微或婉或直
或答或不荅皆可以义推矣
孟武伯问孝章
人之一身内有阴阳之患外有人道之患阴阳之患吾
无如之何若人道之患则在吾修身之何如耳岂可复
卷三 第 23b 页 WYG1139-0703d.png
贻父母之忧乎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
守身为大失其所以守身能事其亲者未之有也然则
能守其身以免于人道之患可以为孝矣虽然孝子之
事父母岂欲其有忧乎孔子之告武伯以唯疾之忧是
亦使之谨疾也骄奢淫佚所以致疾之由也武伯世禄
之家所以告之以此
子游问孝章
竭力以养父母者世俗之所谓孝也然犬能警马可乘
守身为大失其所以守身能事其亲者未之有也然则
能守其身以免于人道之患可以为孝矣虽然孝子之
事父母岂欲其有忧乎孔子之告武伯以唯疾之忧是
亦使之谨疾也骄奢淫佚所以致疾之由也武伯世禄
之家所以告之以此
子游问孝章
竭力以养父母者世俗之所谓孝也然犬能警马可乘
卷三 第 24a 页 WYG1139-0704a.png
是皆能以力而为养矣君子之孝将何以自别于世俗
乎亦曰敬而已矣敬者非貌敬也敬之于心也敬之于
心者岂止于晨昏进见之际乎盖虽屋漏暗室之间常
若对严君焉夫如是岂复有遗行哉其为孝不可胜用
也
视其所以章
圣人之观人不以一日之善恶先视其今日之所以又
观其平昔之所由又察其将来之所安视其所以者阅
乎亦曰敬而已矣敬者非貌敬也敬之于心也敬之于
心者岂止于晨昏进见之际乎盖虽屋漏暗室之间常
若对严君焉夫如是岂复有遗行哉其为孝不可胜用
也
视其所以章
圣人之观人不以一日之善恶先视其今日之所以又
观其平昔之所由又察其将来之所安视其所以者阅
卷三 第 24b 页 WYG1139-0704b.png
其今日之所日用观其所由者考其素所从来察其所
安者要其终于悠久以此三者求之则人将何所隐矣
见之及物者谓之视视之加意者谓之观观之加详者
谓之察所以在今为易见故云视所由既往为难知故
云观所安未来为尤难知故曰察
温故而知新章
今日之新来日之故今日之故往日之新道无新故顾
吾之于道有已得与未得耳已得者温之而未忘未得
安者要其终于悠久以此三者求之则人将何所隐矣
见之及物者谓之视视之加意者谓之观观之加详者
谓之察所以在今为易见故云视所由既往为难知故
云观所安未来为尤难知故曰察
温故而知新章
今日之新来日之故今日之故往日之新道无新故顾
吾之于道有已得与未得耳已得者温之而未忘未得
卷三 第 25a 页 WYG1139-0704c.png
者知之而不止所谓终始典于学者也故可以为人师
颜子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不失温故者也吾见其进
未见其止知新者也
君子不器章
论语凡称君子多与小人为对如周而不比比而不周
泰而不骄骄而不泰和而不同同而不和之类不可槩
举此所谓君子不器则不然谓君子不可以一善器之
然可器者亦不便为小人也孔子曰管仲之器小哉谓
颜子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不失温故者也吾见其进
未见其止知新者也
君子不器章
论语凡称君子多与小人为对如周而不比比而不周
泰而不骄骄而不泰和而不同同而不和之类不可槩
举此所谓君子不器则不然谓君子不可以一善器之
然可器者亦不便为小人也孔子曰管仲之器小哉谓
卷三 第 25b 页 WYG1139-0704d.png
子贡曰女器也何害其为贤乎观书者当考其意不可
执一而废百也此书有圣人贤人仁人善人志士智者
勇者刚者有常者是虽道德有广狭资性有能否然皆
可以正名之也至于君子虽有小大之不同要不可以
一器名易于卦象皆称君子左氏于褒贬则亦称君子
记于中庸亦曰君子是皆非一善之可名故以为称焉
如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此其直为可器
者至于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卷而怀之则不
执一而废百也此书有圣人贤人仁人善人志士智者
勇者刚者有常者是虽道德有广狭资性有能否然皆
可以正名之也至于君子虽有小大之不同要不可以
一器名易于卦象皆称君子左氏于褒贬则亦称君子
记于中庸亦曰君子是皆非一善之可名故以为称焉
如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此其直为可器
者至于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卷而怀之则不
卷三 第 26a 页 WYG1139-0705a.png
可器于直不直之间所以谓之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