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第 x 页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碑铭(四首)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第 387H 页
左赞成文平李公神道碑铭(并序)
盖当我 恭僖大王己卯之岁。群贤汇进。锐意至治。其所以格上绳下者。姚姒洛闽以下亡论也。于时墨岩先生李公。以前辈老成。坦然自信。不尽为儒缚。少年新进颇有訾议之者。公属疾归乡。独首相郑文翼公惜其去。屡言于人。亡何士祸作。奸党遂得以甘心。谓公前为其所斥。必蓄怨助己。首起田间。拜都宪。不赴。再以赞成徵。既至。倡言士林不可搆害。力为申救。大忤奸党。以至忧懑而卒。于是人始知公之本心。而益称郑相为知人云。谨按公讳继孟。字希醇。号墨岩。全义人。后居金堤。高丽太师棹之后也。九世至彦冲及光起。仍父子俱为政堂文学。世载厥美。迄为名家。曾祖讳宜。扶馀监务。祖讳大种。珍原县监。考讳颖。司正。至公复大显。追赠司正如其官。扶馀,珍原二府君二品。妣仁川蔡氏。以上三代并封夫人。初。蔡夫人方娠。有梦鹤之异。及㝃。神姿清臞。不类凡儿。幼时放逸喜游。赞成公殁。公尚少。母夫人亲授之学。艺业日进。金濯缨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第 387L 页
驲孙,南秋江孝温皆与为友。佔毕金文简公按湖南。一见待以国士。寒暄金先生。亦称其有经济才。成化癸卯。捷司马两试。己酉。擢文科甲科。由说书。迁校检正言典籍。为养出监高山,青阳二县。丙辰内艰。服除。历校理,天官郎,司䆃奉常二寺佥正,掌令,典翰执义。升同副承旨。至左承旨。戊午。坐佔毕斋门徒。杖流灵光。丙寅 反正。拜大司宪。辞连朴耕狱。不自明。谪珍岛。数月见释。为同枢右尹,礼刑两曹参判。间出观察湖南,京畿,关西三道。入长度支。改政府参赞大宗伯。以 中宫册立奏请使如京师。得准。进一品。赐土田臧获。己卯。大臣荐授司马长。解职归金堤。其冬。 召拜赞成。自史馆记注。至 经筵,春秋,成均提学总管判金吾, 世子贰师。原职虽改。兼官常仍带。如都宪宗伯,度支,艺苑,参赞弘化之任。或再至或三四至。由卑至钜。莫不自致。未尝倚人门户为进取计也。累疏乞退。 不许。癸未春。疾笃。 上遣医胗视。 王世子亦遣宫寮问疾。公冠带令左右扶起拜 恩。有以后事问者。不答。豫剋死日。至期屏妇女。欲出正寝。病不能起。乃引身避席而殁。春秋六十有六。以是年九月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第 388H 页
六日。返窆金堤月山先茔之侧。夫人崔氏。县监汉硕之女。举一男夭。侧室子三人。沈,浚,涤。公天性豁达。喜愠不留胸中。好善爱才。不翅若出己。在关西。言路有以风闻误劾者。后遇其人。谈笑道之。反加尉荐。其为长者如是。其朝 京也。有疾未瘳。或劝露章蕲免。公毅然曰。人臣死不辞难。遂行。亲殁。求善人之言。以图不朽。尤笃于友爱。抚养孤侄。恩。义备至。待宗族贫昆弟。一视以仁。凡有所急。无不于公乎取润。累更变故。坚持素节。终不失令名。公岂非元祐之完人也。太常易名曰平。其义似不能尽公。君子惜之。公殁后百馀年。墓碑不铭汉阳赵侯涑守金堤。慕公之风。资送浚,涤玄裔维新振文者。走千里杨州之石室。求余文刻石。余所愿为执鞭者。不辞老病而为之笔。呜呼。公之平生言行不胜书。而家乘散轶无存。间有纪其履历官职。而昧于是非。不识史家衮钺之法。至如当官处事。有益一时者。不足为公轻重。故略之。后之观者。必有知余此志哉。铭曰。
显显文平。天厚其德。其德如何。量宏志确。自待弗疑。众咻徒然。怡怡坦坦。所与惟贤。岂无同人。能保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第 388L 页
于先。明夷左腹。加膝坠渊。世事罔极。公心乃见。国以殄瘁。唯忧用瘅。九原不昧。士林攸暨。月山之阡。有碑在隧。江河无废。金石长留。卓哉公名。与之同流。
刑曹参议罗公神道碑铭(并序)
俶傥俊伟非常可喜之士。世未尝无人。而长短互见。遇不遇有命。天实生之。而又夺之。人若惜之。而反忌之。未究厥施。含用而逝者多矣。若鸥浦罗公。岂非所谓非常可喜之士。时命不偶。未究而逝者欤。谨按公讳万甲。字梦赉。罗氏本出罗州。高丽时侍中天瑞。以功食采于安定。遂为安定人。安定即今之比安县也。高祖世杰。 昌陵参奉。 赠司宪府持平。曾祖瀷。以翰林贬。官积城县监。卒 赠弘文馆校理。与二兄湜。淑俱显仕。俱以直道。俱被奸臣诬枉。至今为士类所称。大父允忱。成均学谕。考讳级。早抱大人志。不汲汲于进取。官止侍讲院辅德。以公之从勋。累 赠议政府领议政。妣光州金氏。汉城参军好善之女。万历壬辰生公。先是议政公丧伯子。以继嗣为忧。梦神人有报。已而果得子。遂以其所命者为名。而字之曰赉以志喜。幼而不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第 389H 页
类凡儿。豪举自喜。其游嬉。好为军阵之事。指使群童。年力虽出己上者。畏詟不敢不听。长老见而异之。甫龀。试赋韵语。藻思骤长。鉴赏家称为千里足。十一。遭议政公忧。执丧如成人。母夫人悯其过毁。备谕之。竟不能夺志。服除。才名日起。守梦郑先生。一见许以国器。归以其子。公亦诚心师事。舅甥间相为知己。癸丑。中进士第一人。初入太学。故事新旧进士。相见一揖为礼。时居上庠者傅会权奸邪论。公丑之。不与相揖。于是一榜逡巡俱退。以此著名。亦以此大忤奸党。王母夫人卒。承重持制。制毕。母后方在幽辱。公白母夫人。三纲绝可去矣。即奉归田舍。不赴公车。不与时人交。阖门养静。唯以坟典自娱。久之。有以靖 社谋告者。要与同往。公谢不行。闻者韪之。癸亥。 今上即位。拜 顺陵参奉。登谒 圣丙科。补承文院权知正字。升著作。荐入史馆为检阅。历待教奉教。转成均典籍。移司宪府监察。又移户曹佐郎。度支素号吏薮。适李适叛。 上将出幸。机务百倍。长官才公。诸难事悉以委之。无不立办。贼败还都。为骑省郎。公谴坐罢。寻入玉堂。三为修撰。再为校理。为文学为献纳。声誉藉甚。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第 389L 页
侍讲席。锐意匡翌。劝 上立圣志勤圣学。诚心求贤为急。且以罕御 经筵。轻视台谏。规箴甚切。 上颇倾听。公益自发舒。遇事必言。勇往不护。前执政固已目摄之。会南以恭骤除都御史。其人本昏朝戚里客。不为清议所与。公偕馆僚举劾之。执政指公等朋比喜事。 上下补外之命。廷臣争不得。于是三人皆贬远邑。公为江东县监。贵臣有与执政相轧者力救之。语激 天怒。将加窜逐。赖有大臣言得寝。既之官。不以迁客自居。竱心抚摩。宿瘼如洗。遇旱蝗。虔祷澍应。蝗不为灾。邑人欢若更生。以其暇。大修学政。鼓舞风动。士争兴起。未几彬彬可观。自是连举于乡。旁邑慕称以为前此未见也。以病去官。追思颂德。后闻公谪海西。为输旨甘。以助亲膳。及殁。争致千里赙。明年。西虏深入。 上猝幸江都。公追赴之。虏解还里。戊辰。拜直讲知制 教,兵曹正郎。屡迁修撰持平。振饬风纪。都民相戒。毋敢犯禁。一时凛然称肃。荐拟天官郎。执政犹用前忤进毁言。 上恶之。问诸大臣将远贬。皆以为不可。改命中道。明年宥还。复入玉堂谏垣。不以震撼少沮。极陈诸司聚利敛怨。荐绅廉耻不明。尤斥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第 390H 页
勋贵戚里奢侈踰制。又言姻娅琐类。不宜使居铨地。勋戚侧目视之。 仁穆王后丧。监掌廞仪。损益适宜。人多称之。历检详舍人辅德。 山陵讫。升通政兵曹参知。为养出补安东。民素闻公威声争相贺。而奸吏钜族骄横者。敛手吐舌。倾耳待令。旬月之间。政化大行。道内久旱。公祷应如江东时。环一境独蒙霈泽。争言使君能感天。以农月违制奉亲坐罢。在官仅七十日。而人无不思慕颂德如江东云。乙亥。拜刑曹参议。 穆陵雨塌或言遇震。 元宗祔庙。适与相值。众口欢哗。人心不安。公抗疏论之。至云上下相蒙。欲讳灾异。仍及宫闱不严。时政阙失数千言。皆人所不敢言。 上甚恚。严旨罢官。公屏居江外。莳花灌圃。悠然有终老计。丙子冬。金兵大至。 上避入南汉。公自田间泣辞大夫人。匹马赴难请对。虏诈言约和。要质 储君。朝廷若许之则臣先碎首马前。贼远来疲乏。募士奋击。可以得志。诸将多难之。计不行。众虞食。举公主馈。拜工曹参议。 上引见劳勉。公受命感激。夙宵刿心随调毋乏。移兵曹参知。贼要得斥和臣甘心用事者。指名郑蕴,尹煌十馀辈以塞祸。公见大臣言曰。诸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第 390L 页
公平日。自许何如。而今欲为此举。独不畏后世议乎。由是多得免者。始虏遗慢书试我。人人大言虏可绝。公以为无挟自大。非计也。俦辈诮公选愞。及在围中。前日大言者反附和议。公每陈死守之义。或疑问。公对视羁縻保民生。守纲常全节义。皆随时从道也。人服其有裁。和既定。公至 上前。持前议益坚。 不纳。退言于朝堂曰。设令城下。 皇朝所赐诰命国章。不可与。皮岛所留 天兵。不可犯。慷慨不已。座中力倡和议者。嗤谓何不诣彼自言。公毅然曰。朝廷不以我为驽。使备行人。何敢辞也。及虏以 世子西行。公执鞚痛哭。衣袖尽湿。 世子温语君之老母免乎。宜速往见。第少须。送余出郊。丁宁眷顾之意。视旧诸僚最为恩渥。闻者莫不感动。大夫人寄寓海岛。公奉往湖西。寻遇大故。丧乱之馀。自尽无憾。亡何误闻岛警。赁水营退舫为避乱计。已觉其误。即反之。不悦者代事。乘而齮之。遂成萋斐。 上下廷尉问。竟用拗法。远窜岭海。士大夫皆言其罚太重不平者。公衔荼跋涉。百瘁一生。犹祭必躬奠。哭必尽哀。几于灭性。诸子泣请如礼。辄拒之曰。主辱不能死。母殁不能丧。何以生为。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第 391H 页
己卯服除。明年遇赦。移寓荣川。每闻 国家助兵沈阳。叹曰。三百年君臣之义。到今绝矣。日夜涕泣。悲愤不自胜。病遂渐笃。壬午闰十一月丙午。卒于荣川寓舍。得年五十有一。易箦前二日。为人作祭文。神气如平生。道臣以 闻。命复爵赐赙如仪。前以扈从劳。进嘉善。又用靖 社等从勋。 赠议政府左议政。明年癸未三月。反葬广州先兆北坊里乾芝山辛向之原。公为人。抗爽多智。尚气槩善谈论。居然国士风。虽厉于士节乎。然其居家绝慈良。事亲奉先。待宗族处财贿。多人所难及。大夫人老而失明。奉养娱悦。靡不曲尽。奉外王母及嫠居诸姑姊。同居十馀年。终始无间言。闺门之内雍雍如也。凡有吉凶之事。必仿于知礼者行之。与人交。缓急可仗。守梦先生常称六尺可托。终日对客。不能刱一佞辞。所觏不当意。辄面责之。至颊赤不止。然过后不复留。时时屈意受善言。以此见多。所在举职。至持法抗势。屡拂人主意。后亦不能不思其才也。一斥不复。卒以摈死。呜呼惜哉。君子谓公虽位不大显。寿不永年。忠直之名。当与江河同流。不足为公憾也。乃知不苟合乎时者。所以合乎后世也。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第 391L 页
夫人草溪郑氏。议政府参赞讳晔之女。即守梦公。夫人蚤承家训。事君子无违德。有四男二女。男长星斗。翊卫司侍直。次星汉。次星远。次星纬。俱向学。长女婿李嘉相。登第蚤殁。次女婿朴世柱。星斗娶大司宪金南重女。生二男一女。男明佐。次幼。女适进士金寿恒。星汉娶士人李宗培女。星远娶直长权顺昌女。星纬娶承旨申翊亮女。内外孙若干。公葬有年。夫人命星斗曰。今世上与汝父知而许其志者。惟金丈在。年今八十矣。汝急往乞铭毋后。星斗承命。以参议赵君锡胤状来请甚勤。义不可辞。不揆老耄。略为序次而系之铭。铭曰。
蹇蹇罗公。允矣王臣。笃厉操尚。称世有人。遭时之美。饷以苦辛。积诚于躬。耻言不伸。吾道非耶。益殚厥身。祭则格天。政行化民。惟忠惟直。可质鬼神。谁为厉阶。竟窜海滨。生辱泥涂。死列星辰。一时之赝。万世之真。太史屡书。椑(一作稗)史诚陈。采之公言。刻此贞珉。
故义兵将 赠吏曹判书重峰赵先生神道碑铭(并序)
国家养育人材二百年。至 宣祖朝。有忠孝节义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第 392H 页
学问兼备之士一人焉。重峰先生讳宪是也。先生赵姓。汝式字。重峰号也。高丽时有兵部尚书文胄。先生其后也。至上将军天柱。红巾之乱。效节于安州。至珙封银川君。入 本朝有讳环。受知我 世宗。以遗逸特授京畿都事。至通政罗州牧使。是为五世祖。曾祖讳璜。祖讳世佑。皆不仕。考讳应祉。 赠吏曹判书。娶车顺达女。嘉靖甲辰生先生。资禀绝人。仪表俨然。大耳长身。目如朗星。天性孝顺。秉执纯固。家本田农。不随群儿为戏。动止惟父命。俛焉孳孳。居平佔毕。目不有身外事。同辈庄事。未敢有以狎进者。才免襁褓。已知事亲之礼。父母有命。必跪而对。每事敬以将之。少失所恃。失爱于继母。终致底豫。稍长。嗜学。常激昂自诵曰。天生男子。岂偶然哉。其自任之重如此。家甚贫。隆冬盛寒。衣履尽弊。徒步从师。不避风雪。归则亲自负薪。为亲搆火。映火读书。日用言为。与人讲论。无非为己力行之事。至大学为人子止于孝为人臣止于敬。未尝不三复玩味。非尧舜汤武则不言。非孔孟程朱则不学。丁卯。登文科。隶校书馆权知。除定州教授。居三年。士风丕变。移坡州。诣牛溪成先生请学。先生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第 392L 页
为逊席。不以师弟之礼待之。壬申。升本馆正字。 上因故例。降香佛寺。先生上疏极言不可。 上怒将致辟。有救者。止削官。直声振朝廷。久之升著作。以质正官如 京师。上书礼部。论圣庑从祀位次之失。见者叹服。还 朝。条举 中朝文物制度可法于时者。慨然有东周之志。仍及我 朝四贤卫道有功。未遑褒崇之礼。其他变通施措之宜。无不凿凿中窾。 上以风俗习气之不同。未见采施。先生退搆万言疏。以枘凿不合。竟不果上。升博士转拜户礼二曹佐郎典籍,监察。冬。出为通津县监。刬革宿瘼。一境按堵。内奴有犯法横恣者。杖杀之。逮问金吾。竟配富平。戊寅。丁外艰。先生家去配所不满数十里。以法不敢奔丧。朝暮哭擗。闻者莫不感泣。丧毕。往拜栗谷李先生于海州。遂执抠衣之礼。又哭李土亭之菡于湖西。辛巳。拜工曹佐郎。出为全罗都事。上疏请革燕山朝贡案为民弊者。 上优答而不能用。郑松江澈为本道方伯。先生始未相识。误闻毁言。不欲居幕下。移疾欲辞去。已而听栗谷诸贤之言。遂为金石交。壬午。为 宗庙令。以亲老乞外得报恩。上疏极陈修攘之策。请立鲁山,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第 393H 页
燕山后。旌表成三问等。禁 王子第宅之过制者。未几以治最闻。不悦者论启。 上曰。如此人不易得。不允。时栗谷已殁。党议愈激。先生见世道日非。不欲近在畿辅。移居沃川之安邑县。丙戌。 朝廷修定学制。创设各道提督。俾专教养。先生差赴公州。大揭造士之规。严其条约。以身先之。闻风远至者甚众。先生虽居散地。见 朝廷是非颠倒。痛师友受诬。上疏言 君上亲贤友善。预养于早。则天下化之。不令而从。所以唐虞三代之治。卓冠百王者也。降自叔季。此学不明。上不知素教。下有以欺蔽。天下知陈蕃,李膺之贤。而谗说殄行。尽歼党锢。知司马光,赵如愚之忠。而道学伪学之谤。并弃程,朱。逐贤宠邪。如恐不亟。召灾速寇。与乱同事。徂兹东土。所赖以知君臣父子之道者。儒贤辈出。先有李穑,郑梦周。讲明理学。用延丽季之危急。继肇我国之文明。金宗直,金宏弼,郑汝昌。寔倡道学。赵光祖登庸。民俗几变。虽被谗害。代有善人。跲而复起。屹然有山岳不拔之气。李彦迪,权橃,金安国,宋麟寿,白仁杰诸贤。危言直笔。公议昭昭。倘无销铄斩伐之祸。则济济之盛。必邻于文王之以宁矣。惟其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第 393L 页
士祸甚酷。成守琛,成运。皆隐而不出。李滉退居礼安。徐敬德遁于花潭。金麟厚,曹植,李恒之幽栖远遁。莫非乙巳之祸有以激之也。自是父兄教其子弟者。咸以学问为戒。朝无谠议。权奸肆志。其祸至于元衡,李芑。极矣。李珥壬申之疏。逆睹奸萌。隐忧浩叹。无一字一句不出于爱君之诚。郑澈则学于奇大升。而大升则学于李滉。珥则亲承警咳于李滉。又慕光祖道德。谋猷气槩。有自来矣。精忠激烈。上感 宸衷。蒙被器使。澈之清明直节。珥甚重之。期与同升。而辅合之责。又在朴淳。淳之举珥荐澈。乃是相职之当务。珥则以为启沃之际。不可无严惮自重之士。故力荐成浑。此二人。不谅衰末之俗。造门之士。无间贤愚。人有一善。若己有之。若柳成龙,金应南,李泼之徒。何尝不列于清班哉。惟其汲引不亟则赤帜忽立。生谋斥逐。死加丑诋。上自卿相。下至韦布。无地容身。曷尝有君子为政。而剥一时忠贤。皆使失所哉。臣于斯世所师者三人。李珥,成浑,李之菡也。三人学问所就。虽各不同。其清心寡欲。至行范世则同。臣尝欲以三人之所以教臣者教士。而邪说盛行。闻臣是珥,浑之徒。类多反走。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第 394H 页
诟骂之言。四面而起。缘臣无状。辱及师友。臣实惭恧。疏奏十日不下。先生再陈邪正之分。辞益剀切。圣批求言陈疏。良用嘉焉。令所司回启。于是奸谗并起。仇视先生。皆欲得以甘心。 上皆不听。丁亥。以文辞先圣。又上疏论郑贼凶悖。比之羿浞。冀以转达于 朝。方伯不受。退还沃川。杜门讲学。若将终身。时倭酋秀吉。弑其主源氏。遣使来觇我国。举朝无敢以斥绝为言者。先生上疏曰。呜呼。臣逐其君。人伦之大变。天地之所不容。谋国者纵不能提戈往诛。其忍与交使。助其声势乎。仄听屡日。未闻有倡义告绝之议。是可谓国有大臣乎。方伯亦不转闻。先生徒步诣 阙。并前未达三疏。请以三事备讯而后许之。其一大明一统。日本僭号。不可不亟去也。二。我国乡导反噬之人。使不可不刷致也。三。彼奴无厌。岁币之数。不可不减定也。又论李山海之误国不可不黜。 上大怒。命焚其疏。先生遂退归。己丑夏。先生又持斧伏 阙。极言朝政得失。请明 圣学。省刑罚。戒奢侈。节嗜欲。蠲租赋。且论贤邪之分。盖先生笃信牛,栗二贤。每以摈斥者尽为小人。尊崇者尽为君子。论议奋发。时有不中。以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第 394L 页
至雠怨堵立。至于按治居停。使无容接。而亲旧亦多拒门不见。两司交章请窜。 上久不允。后因玉堂陈劄。始命配吉州岭东驿。 命下金吾。吏卒相与叹曰。此公之忠直。反遭此祸耶。于此可见人心之不昧也。先生自沃川。徒步踰岭。二千馀里。备尝困极。虽蔡西山脚为流血。亦不过是也。先生辞气未尝少挫。岭北厉疫方炽。所经死者十常五六。先生之弟与二奴皆死。先生虽极伤痛。亦无忧怖之色。端坐于四邻积尸之中。或亲至病家。投药救活。而终无恙。人谓先生正气。厉鬼亦不能染也。辛卯。秀吉再使求和。以我国乡导者数人为解送。玄苏等来献。 朝廷动色相贺。将遣黄允吉,金诚一等回谢。先生闻之。又上疏曰。自古胜负之势。岂徒以兵之强弱乎。齐桓用管仲仗义执言。则召陵之师不战而致盟。汉祖听董公师出有名。则垓下之霸悲歌自刎。盖身负弑逆之罪。天地所不容也。方伯再三却之。会郑汝立谋叛。事觉自杀。党与伏诛。湖南士人上疏讼先生。 上曰。当初之窜。实非予意。即 命放之。铨司拟典籍。 传曰。此人不可轻用。铨司误认 上意。改拟礼曹正郎。 上大怒。黜铨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第 395H 页
长洪圣民为庆尚监司。先生闻之。即赴 阙下。席藁待罪。城中士庶聚观叹息曰。天生赵公。为社稷也。是岁 朝廷竟遣信使。秀吉亦送玄苏等回谢。声言大举犯上国。上下莫知所措。先生自沃川白衣诣 阙。请斩虏使曰。臣窃料今日安危成败。只在呼吸。惟有斩虏使。飞奏 天朝。分致贼肢于琉球诸国。期使天下同怒。以备此贼。若 天朝疑我国与贼连谋。兴师问罪。 圣主将何以谢过。臣民将何以免死乎。假使不然。谓我沦胥为夷。堂堂礼义之国。不亦羞辱之甚乎。至壬辰播越之日。中朝人谓我国导倭犯顺。岂不痛哉。又曰。贼之于我国。一以吞噬为计。其包藏祸心极矣。而待贼使无异华使。湖岭各邑。尽率吏民。出候院驿。不顾防备之事。使其奴倭。骄我将吏如贱隶。不敢一言责以礼义。则岂非可谓痛哭者也。古人如陆贾正色而屈尉佗之箕踞。范仲淹焚书而折元昊之悖慢。曷尝如诚一之辈载粮千石。持国乐娱贼。兼使轩辕破蚩尤之具。悉为虏人之所得乎。此辈惧公议之或激。则乃谓秀吉非真叛逆。是可以寒浞为纯臣乎。又曰。等是一死。宁死燕楚之路。以学子贡之游说。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第 395L 页
使诸侯之师。捣吴之虚而存我鲁国。则 圣主活臣之恩。庶几少报。而天生男子之意。亦可自副矣。如无肯行之人。则臣假一节。备末介西驰。以玄苏头献于 天朝。效包胥之哭。以明我 王心事。幸蒙 皇上矜怜。则借马南陲。分致贼肢于南洋诸国。期使此贼不容于覆载。则虽死道路。亦可以脱臣老母于俘徙之辱矣。疏入。三日 不报。先生叩首石础。血流被面。或讥其自苦。先生曰。明年窜山谷。必思吾言矣。又自草奏文及谕琉球,对马,日本遗民等书。与斩玄苏罪目及岭湖备倭之策。大槩如前疏。而语益加切。政院以先生言为不祥。不纳。谏垣以壅蔽。请罢承旨。只 命推考。先生知国事无可奈何。退归田庐。仰屋长吁而已。壬辰二月。夫人辛氏殁。渴葬。三月。省先陇于金浦。告以将乱永辞。四月辛卯。贼渡海长驱。连陷釜山东莱。数日已踰鸟岭。 大驾西幸。先生闻变。即往清州。与李瑀等谋起义兵。时升平日久。民不识兵革。苍黄失措。不可收拾。乃还沃川。与门人等。募得乡兵数百。遮截报恩之路。力战却之。自是贼不敢由是路而西。巡察使尹先觉。以兵民多应义旅。不利官军。多方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第 396H 页
沮挠之。先生与门人等。欲赴 行在。见巡察力言君臣大义。巡察请与同事。数日内应募者近千人。有安世献者说巡察曰。公为一道大将。曾无尺寸之功。赵某奋起放废之中。先公着鞭。彼若得志。必治公逗留之罪。巡察然之。移文列邑。囚系义兵之父母妻孥。又系治守令之以军属先生者。以此既集者还散。先生以书责之。巡察见书大不悦。先生以为既忤主将。难与有为。遂往湖右。若干士友之素慕先生者。招募不籍于官军者。得千有馀人。建旗发号。以声势控制。人心乃安。遂自洪州。直抵怀德。是时贼方据清州。防御助防等军。相继奔溃。独僧将灵圭与贼相持。先生急向清州。促防御使进军。与灵圭合。进薄西门。亲冒矢石。士皆致死。贼大衄退走入保。我军将登城。忽有骤雨从西北来。天地晦冥。士皆懔慄。先生叹曰。古人云成败在天。信然。乃鸣金少退。是夜贼焚其尸。从北门潜去。自是湖右诸贼。望风皆走。时有自贼中来者传言。贼相谓曰。义将行师。非巡察防御比。其锋不可当也。破贼之后。拜疏。使门人全承业赍赴 行在曰。臣闻唐玄宗几失天下。而能用陈玄礼之谏。仓卒之中。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第 396L 页
割恩正法。国忠断头注槊。林甫斲棺鞭尸。故民心洽然思唐。忠臣义士得尽其力。李郭成功。如建瓴然。宋之高宗。虽有江左。不用李纲,张浚之言。常使汪黄,秦桧之徒不离左右。故宗泽,岳飞将有迭平河北之望。而沮抑多端。至于矫诏杀之。贤如孝宗。亦未能成混一之功。今之主和招寇。甚于桧奸。戕贤误国。甚于林甫。积怨市里(一作恩)。甚于国忠。迄保首领。使其党盘据要津。以防贤路。将何以慰民心而振士气乎。先生又与巡察使不合。外为好言。实欲沮之。知先生决意勤王。见先生曰。吾始与公相欢也。今有细人之言。少不相能。吾已悔之。今则矢与公死生以之。今闻锦山贼。将侵轶两湖。不如同讨锦贼之议后者然后勤王。未晚也。诸将佐亦言先灭锦山诸贼。先生以为然。乃还公州。公之麾下。多被巡察所囚。稍稍散去。只有七百义士愿从先生。以八月十六日。移军向锦山。或言锦贼皆精锐。数且数万。不可轻尝大敌。先生泣誓曰。 君父安在。敢言利钝。主辱臣死。吾知一死而已。遂与灵圭联兵以进。曾与湖南巡察权慄。约以十八日齐举协攻。权移书改期。而先生已抵锦郡之十里。贼诇知兵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第 397H 页
无后继。乘未备而逆之。先生令曰。今日只有一死。死生进退。无愧义字。士皆唯命。力战良久。贼三北几溃。我兵矢尽无可为。会日且入。吏士无人色。先生意气自若。督战益急。贼悉锐攻之。遂入帐下。有褊裨数人欲脱先生。力请跳出。先生笑解马鞍曰。此吾殉节地。丈夫死则已。不可临乱苟免。遂援桴鼓之。士争趋死。至张空拳相搏。而犹不离次。七百人无一逃生者。贼死者亦过当。势遂大挫。收馀兵还阵。哭声振野。乃积尸焚之。火三日不灭。遂与茂朱诸屯贼皆遁。湖西赖以得全。自兵兴以来。摧破沮遏之功。未有过此者也。翌日先生之弟范。冒死求尸。见先生死于大将旗下。而将士相与枕藉环其侧。范负尸还殡沃川。至是盖四日。而颜色若生。张目掀髯。怒气勃勃。人不觉其死已久也。长子完基。状貌魁伟。兵败。故华其冠服。求代先生死。贼认为主将而矺之。先生深于易占。壬辰四月。闻东南有声如雷。大惊曰。此天鼓也。尝夜观天文。北向拜哭。已而仰天叹曰。吾以为祸及 行朝。更察之。二王子入北者。必陷于贼乎。门人志之。果皆其日也。至于识见思虑。若烛照数计。无不吻合者。必本于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第 397L 页
天理人心之正。参以时务事宜之变。实非推测臆料之比也。初。先生之始起兵也。 行朝遥拜奉常佥正。及殁。追 赠吏曹参判同知 经筵义禁府春秋馆事。并旌表完基。录完堵为 泰陵参奉。月廪其家。光海之为世子也。召见仲子完堤。赐米布。遣从官致祭。复役减租。甲辰。 先王加 赠其考与先生。并为吏曹判书。后听建祠宇。 赐额曰表忠。俾祀于春秋。 今上即位。用筵臣议。拜完堵为江阴县监。呜呼。 国家酬报死事之臣至此而可谓无憾矣。然亦何及于既往也。夫人辛氏。宁越郡人。丙子以先生宅兆不利。十月庚寅。移厝于安邑县薇山酉坐之原。夫人合窆焉。有一子即完基。无后。完堵,完堤,完培及二女。皆侧出。完堵一子镇。女适张应祥。完堤二男曰镔,錞。女适金枢。次幼。完培生三女。长适朴就贤。次适李承聃。次幼。外孙金汝亮文科。汝玉司马。尝闻栗谷先生曰。汝式每以唐虞可卒复。未免骚扰。俟其练达可大用。牛溪先生曰。汝式之学。日就月将。甚可畏也。盖栗谷早殁。未及见先生学问长进也。呜呼。先生以纯一刚健之资。辅以师友渊源。日造高明正大之域。则其所成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第 398H 页
就。岂可量哉。世之论者。或以先生。为临乱效节一义士。彼乌足以知之。铭曰。
惟帝降衷。不以华而丰。不以夷而啬。先生受之。孝为子法。忠为臣法。同此心者。孰不钦服。事有万殊。理或不一。岳云易开。宸聪犹惑。暴鱼能驯。奸心难革。龙蛇之岁。天地反覆。先生一身。独任人极。危言斩使。上下失色。泣血誓众。义士云合。试战上党。雕题褫魄。飞章告捷。满廷举笏。再赴锦役。如矢斯翼。人勇杀贼。天方厚恶。云埋短日。士乏寸铁。父子奋号。天咷岳坼。先生之死。人为身惜。先生之死。我惜为国。昔田氏徒。从死五百。今兹殉义。五者至七。懿哉先生。万古烈烈。垂名龟石。愧非鸿笔。
江原道观察使赵公神道碑铭(并序)
余所尚朋友间。听其言而不疑其行。考其终而不违于始。宽而有制。廉而不刿。直而不激。屈而无挠者。惟于吾仁甫见。向往之诚。不以在亡为间。父贤而子又孝。能悉记其考之行。将以求不朽于来世。是不获无言。虽余之耄。谨受而为之叙。公讳廷虎。字仁甫。自号南溪。赵氏出白川。高丽时有兵部尚书上将军文胄。是公之鼻祖。自是圭组相承。七世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第 398L 页
祖胖。事我 太祖。策翊戴功。位至都评议司事。封复兴君。事显 国史。生瑞老。嘉善大夫知申事。生元立。佥知中枢府事。生权。折冲将军上护军。寔公高祖。曾祖讳长孙。副司果。 赠通礼院左通礼。大父讳应斗。副护军。 赠承政院左承旨。考讳冲业。文不第。散阶至御侮。升折冲将军副护军加绯玉。居家有隐德。寿跻大耋。子孙竞爽。宗党艳言。厥有再室。前夫人平山申氏。无子。后夫人昌宁成氏。通德郎讳凤之女。最名有妇德。生四男。公即第二也。伯父 赠吏曹参判讳凝。无子。取公为子。配彦阳金氏。县监讳德润之女。 赠贞夫人。三代追荣。皆由公贵也。公生于 皇明隆庆壬申。生而茂异。稍长。已从前辈长者问业。侪类皆一时才俊。每有所试。辄屈其曹偶。庚寅。中司马。壬子擢文科。士论称其久屈。盖公于辛卯遭内艰。壬辰。 国有寇乱。十年之间。流离转徙。仰事俯育。皆公所尽力。然以其间能精心习之。不废故业。逮荣于二亲具庆之日。人始叹服公之材与志。选补承文院权知正字。未久出为居山道马丞。驿在北边岭海之外。名为遴柬。而实远之也。公不以迁客自居。喣濡抚摩。遍苏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第 399H 页
枯涸。邮政大举。以亲老辞递。寻升著作。槐院为年少通显之阶。权势子弟门生之躁进者垂涎染指。一失意。视为仇怨。时值奸臣盗秉。浊乱颠倒。公独持正不挠。大为其所嫉。再镌其职。使不得居位。己未。例迁成均馆典籍。公移病不仕。其年丁外艰。服除。见朝政日乱。伦纪斁绝。屏居田亩。绝意仕宦。癸亥今 上反正。首擢拜司宪府持平知制 教。鼎革之初。 朝廷政刑。必先服人心。公一意平停。锦溪君朴东亮。语涉不韪。实在原恕。公与同僚议。稍从轻典。大忤 上旨。特免其职。铨司例授成均馆直讲。又 特除西道宁边府判官。犹用前忤也。会诸臣白其有老母。于是停外迁。而但 命罢职。甲子李适叛。 上南幸。公自田间。匹马扈 驾。驾还赏从。公不与。筵臣以为言。 上意不释。至乙丑春。始拜典籍。移礼曹正郎。出为开城府经历。本府徭赋无准。前后莅官者。好以宽大养敝。公思以易其俗。剂以衷之。著为挈令。以式来者。公私抵今赖之。丙寅。拜弘文馆校理 召还。髫白拥车。道为之枳。既不得留。则相与刻石颂德。用表遗爱。秋。改掌令。寻升侍讲院辅德。进讲之际。启翌弘多。移司谏院司谏。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第 399L 页
以 御史使北路还。为议政府检详。升舍人。扈 驾江都。公事还京。丁内艰。衰年毁瘠。执礼弥坚。服除。历拜寺正舍人,司谏,执义应教。或再至三至。以御史再使岭北。羸服出入村落。广询吏政民瘼还。条上便宜十馀事。下所司施行。明年。拜司成。移司谏,舍人。公谴罢免。亡何叙拜司䆃正。移司谏。与同僚上劄条论时政。其一。言左径媒进女口。贻累 圣德。适参判李公命俊。亦上疏言之。 庙堂请治媒进者。于是 屡下严旨。公与同僚引避。极陈 圣怒过当。人主失言。有关兴丧之机。辞甚激切。直犯 雷霆。旁观失色。至于损上威以伸所守。不避也。竟禠免。已而贬湖西佐幕。公之事正与宋王素相类。而古今所遭各异。世尤叹惜。明年。以大臣荐。拜舍人兼 世子辅德。出拜钟城府使。始虑边备。率用武弁。民困于贪残之政。间遣名僚洗刷之。不耐久。又多弃归。积弊彫攰。几不为邑。公至慨然职思吏弊民隐。晰若烛镜。罢废不终日。治理流闻。亡逋四集。修埤积谷。明约训士。屹然为一时边郡之冠。列镇耸观。无不服其勤瘁。而钦其澡雪。壬申春。潢池之徒有名引公者。已令逮问。觉其诬发。半道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第 400H 页
命还其任。癸酉。有西警。用武臣见代。入拜同副承旨。叙升左副。辞递。拜兵曹参议。再长谏院。时祔 元宗太室。公率同僚力争。 上大怒。严旨削黜。即日退归郊居。明年。复拜兵曹。亡何。出为江原道观察使。号令不烦。宽简得所。道内洽然。冬。清人悉国入寇。 大驾仓卒幸南汉。公誓心泣血。不遑暇食。首先赴难。而岭西北绝险。羽书往返。动踰旬望。公所部先诸路急据要害。鸣炮举燎。由是城中始知东兵来援。贼亦夺气。公亲督营卒。使别将剿截贼之游兵抢掠者。所杀颇多。贼不敢恣意东出者。人以为公之力为多。两元帅会东路。相机持难。兵需百给区画。多藉公手。会 庙谟决赞和议。山城解围。公与两元帅待 命阙下。及置对事释。配中道堤川县。先是无赖人甲出入州郡。藉为奸骗。夤缘求谒。公深恶痛斥。守令之坐殿者。阴嗾钻入山城。 诬公不急赴难。后虽大白。 上之始疑于公者。两憾交构之效云。戊寅。 恩宥。明年。拜右副承旨。至左承旨。病辞。拜刑曹参议。移兵曹。屡改大司成,承旨,兵曹,户曹。皆未久辞递。辛巳。出为宁海府使。公思退已久。再入朝列非所乐。而黾勉赴官。时值岁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第 400L 页
侵。民不胜莩。公周行一境。亲自赈救。所活甚多。属县荣阳。地势悬疣。豪强侵压。小民惮于赴愬。公至之后。宿弊如扫。推赢补弊。以省民赋。助劝昏嫁。俾无失时。遇吏民能明而惠。一境无不悦服。军民立碑追思如松都焉。公所至。辄有异绩。未尝自伐。以此益推为长者。壬午。弃官还堤川。既归。不以官中一物自随。日与田更野叟。杖屦逍遥。量阴晴较桑麻以自娱。不复有意于斯世。屡拜礼曹工曹佥枢大司谏。 下召命皆不就。丙戌。还黔阳旧业。思与亲故会见。铨曹闻公至。授军职。辞不受禄。康强无疾病。至八月示惫。十七日告终于正寝。春秋七十有六。讣 闻。赐赙祭如仪。用胤子昭武从勋。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 经筵义禁府春秋馆成均馆事, 世子左宾客五卫都总府都总管。公天资忠厚。心事莹白。居家孝友恭俭。与人周详谨细。不以一事苟喜怒。亲故之贫促者。存恤无倦。平生论议慷慨。立朝行事。惟义是视。不以利害祸福动其中。牛溪先生被宵人诬诋。公议上疏力辨。属笔于公。奋然直破其肝肺。见者瑟缩。竟被 优容。士论韪之。少与梁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第 401H 页
公应洛。为死生友。终始靡间。即胶漆莫踰。人比之陈雷管鲍。今世罕见也。自少贫约。至显愈励。人所不堪。处之晏如。至于滫瀡之奉。竭力营办。护军公至大耋而终。公已老矣。宛然孺子慕。宗子家贫。为营祠庙。助给祭奠。伯兄温病死。躬自含敛。嫁孤女业庶子。皆如己出。二弟一妹。衣食与同。毕身无歉。子弟虽甚爱。义方斩然。御家众恩而有威。臧获无怨言。喜施与。不问有无。客至必置酒衎衎相乐。开示无蕴。以是人无贤愚。无不爱慕倾向之者。当贼臣之日。举世趋膻。视之若浼。逮遇 明时。亦不汲汲进取。晚年尤守难进之节。唯其忧国之诚。白首如丹。言及时事。每以恤民为先。而禄位未极。识者有苍生之憾焉。夫人沈氏。青松伯德符之后。宁越郡守訔之女。事君子无违德。奉舅姑尽诚敬。妇道甚备。生一男三女。男吏曹参议锡胤。即撰公行状者。贤而有文章。长女适进士洪远湖。次金庆曾。次朴成阜。参议娶府尹闵机女。生五女。宋光栻,李世昌其婿也。馀幼。曰茂,葳。俱进士。洪出。曰贺。金出。曰铣。生员。朴出。铉及三弟幼。葳男女各一幼。贺三女并幼。公以未见胤嗣为念。君子谓其必有后也。于
清阴先生集卷之二十八 第 401L 页
是乎验天道焉。夫人先藏江阴县南先茔侧。公殁新卜不十里卯向之原。就公而合封焉。铭曰。
银川启疆。赵氏最良。尚书肇基。复兴继昌。承继绵绵。以及公身。惟忠惟孝。蔚为名臣。翔于谏垣。直声振朝。士林争瞻。屹若增高。一麾北边。千室鸣弦。入允龙喉。出藩仙关。清露蒙尘。泣血勤王。尺雾障天。大阳垂光。洎乎回銮。终嗟受玦。义林郁郁。维楚之泽。晚岁荣阳。遗爱百世。倦矣焉归。峡俗可赖。水有清冰。山有苦檗。婆娑丘壑。君子攸宅。眷彼桑梓。亦怀垄亩。子弟劝我。亲朋招我。辟我中堂。南山如旧。翛然长逝。匪疾匪苦。是谓五福。孰居其先。有友为铭。昭揭新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