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x 页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行状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81H 页
锦溪君朴公东亮行状
呜呼。梧窗公罹罔迁谪馀二十年。幽枉未白。遽就窀穸。其孤瀰等。血泣遑遑。靡所逮及。间具履行系牒。属翊圣为状。状未成。而瀰等候 上幸陵。累然扶服伏道左。上章叫冤。章下所司。参对前后狱词。谳覆比详。以为故臣某冤状。如瀰等言。请宜昭雪。 上特询大臣。领议政尹公昉,左议政吴公允谦洞辨其诬。 上再命领敦宁府事金公尚容。升平府院君金公瑬议。又如两相议。久之。 上以手批论其得失。而旨在委曲。依大臣议施行。公议伸矣。泽至渥矣。公可以瞑矣。谨按公讳东亮。字子龙。梧窗其号也。朴氏系出罗祖。罗社既屋。诸朴散居四方。而受籍于潘南者为最大。潘南后隶罗州。其可谱者曰密直副使秀。秀生判典校寺事尚衷。尚衷事高丽恭悯王有师道。直节抗言。附元裔倍皇明之非。杖流道卒。寔生訔。佐我 献陵著勋劳。位左议政锦川府院君。谥曰平度。屡传至尚州牧使 赠吏曹判书林宗。林宗生吏曹正郎 赠议政府左赞成兆年。兆年生司谏院司谏 赠议政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81L 页
府领议政绍。绍以文学见重于己卯诸贤。引寘荐科。乃就恒试占魁甲。入台垣。秉正不挠。卒为权壬所螫。废斥而死。有丈夫子五人。皆贤而贵。三代之赠。实国舅潘城府院君应顺推 恩也。其第四出曰司宪府大司宪应福。质行忠朴。世称长德。聘 赠承旨林九龄之女。生公。公于序亦在第四。公自在孩提。颖拔出群。识量类成人。三岁染痘几殆。能强进瞑眩之剂。稍长受书。不烦课读。九岁夜寝。忽遇暴雷雨。起整衣坐。诵古人必变之节以自警。人咸异之。从诸父庐墓。先意奉承。执事敏恪。世父牧使公应川家法素严。且有鉴识。设问以观公志。公对辄当理。期以远到。才成童文誉藉甚。十七发解。自是试辄高等。己丑中生员。庚寅释褐。辛卯分隶承文院补权知正字。俄荐艺文馆检阅。序升待教奉教。是年秋日本书契悖甚。 宣庙御朝。引群臣论 奏闻当否。公以史官。秉笔入侍。大司宪尹斗寿力请 奏闻。左相柳成龙执不可 奏。诸臣互相和附。辞说纷然。日晏乃罢。而记注者不能记一语。及 上徵注书记注。承旨强索公所草以进。收录详尽。 上认之曰。此翰林书 经筵位次笔也。时机栝日甚。善类迸窜。公与崔沂仅备左右史。议荐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82H 页
李公廷龟。宪府遽劾李公削荐。而并及举者。崔沂缄辞。颇涉推诿。而公乃盛言李公才地合荐。竟以是罢免。冬叙复奉教。壬辰正月。升户曹佐郎。寻移兵曹。四月倭寇大至。将士出征。兵甲转输。皆取办于公。公应副无缺。 西狩之举。出于仓卒。天又大雨。夜四鼓。下公随 驾暮抵坡州。路且百里。上下馁乏。 上为小留。公与同舍郎一人。发橐茹糗。追至则 驾已渡临津。船舣北岸。有令凿沈津船。东岸只有一船。篙工捩拖离岸丈馀。公望见舟中有宪官列坐。一跃而登。一手拉倒篙工。一手援同舍郎入船。相趣而进。夜已深矣。 上独御单舸。环卫散亡。无复威仪。 命公同都承旨李恒福召收担夫。公手一炬。行且呼。得夫六十人以报。 车驾始成行。公失马。与同舍郎并骑一骣马。始达东坡。至松都。公与判书金应南直宿行宫。卫卒夜惊大噪。金公亦仓黄惊呓。排门欲出。公力持之。良久乃定。服公胆勇。兼带备边郎。五月拜司谏院正言。大臣以备边事重。启递正言。仍兵曹。 驾留平壤月馀。临津师溃。贼锋日逼。 宣庙召群臣议去住。皆以咸兴可往。公以为我往寇亦往。与尹公斗寿,李公幼澄。请守浿江。争之不得。平壤民猝闻 大驾将出。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82L 页
相率遮路。叫噪乱击曰。弃我而去。是杀我也。宁死于驾前。毋饱贼刃。公入见承旨谓民情如此。须姑停行。慰谕然后方可发也。遂禀经。书停行字揭示。乱民稍退。 驾次宁边。决渡辽内附计。 命光海奉 庙社主分朝。大小臣僚。先已遁去者多。分朝之后。扈从 大驾。仅仅十馀。郎属止公一人。公既绾六曹通符。又兼备边郎春秋馆汉学教授内乘等职。至博川。天黑树密。前卫单甚。公从曹判书李公恒福骑。掠 御马过领。前茅先导。 宣庙问知为某某。益重之。大宪公以老病属分朝。到定州。劳𠫷暴下。卧不能起。公疏乞留侍。 手批许之。赉以成药。大宪闻之。蹶然而作。疏陈臣老病不任从 上行。不忍臣之子先父而后君也。公遂扈 大驾而发。辞决之际。悲动左右。七月授吏曹佐郎知制 教。十月升正郎。事务转殷。上承下授。手书口酬。涣然若神。宰相无不器重之。 车驾久住义州。天兵出援。贼势小戢。朝臣之散去者稍稍来集。丑正之徒。窥觊媒进。或投疏或进 启。阴尝天心。以惎当事者。论议愤激。势将波及于李文翼公德馨,金相应南等数公。公在铨地持平其间务在镇静拟授李文翼以都宪。喜事者滋不悦。公遂谒告不出。先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83H 页
辈长者如梧阴,药圃诸公。贻书劝驾。而牛溪先生书。最为宛笃。至躬自过存。勉以世道之责。义州为狭耶都会。从行朝士。久客经岁。自非笃老。胥不免狎游。公鄙之。非公事。未尝造请。昏夜则辄闭门不出。癸巳五月。移成均馆直讲。七月复吏曹。公素习华语。从 上接对 天将。日或十馀遭。每当酬酢。悉咨于公。 恩意款密。有若家人父子。公娴于辞令。敏于周旋。 天将无不目属之。十月 回銮次海州。承旨缺。超公八阶授之。公闻 命震惕。累辞不许。序至左承旨。时年二十五矣。甲午递授护军兼承文院副提调。转刑曹参议兵曹参知。秋拜都承旨。以知申地望崇重。非年少所宜据。不拜。复授刑曹。俄拜参知。乙未以接伴使赴义州。冬以病还拜兵曹参议。丙申移户曹。相臣 启授备边司副提调。为公特设也。力辞获解。以成均馆大司成。充冬至使朝京师。丁酉复 命。拜兵曹参议。倭警复急。 中殿出次遂安。公以兵官扈行。用宗室摄总管宣传官。纠率侍卫。夜济麻田前津。夜深船小。宫人相失。公杖箠指麾。赖以利涉。冬以都承旨 召还。闻朝廷将南下堤川。策应天兵。而谓 天将实欲挟 上戎行。从臣之与选者咸有惧色。公拜疏请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83L 页
从。戊戌加嘉善阶。贼报稍缓。为亲老乞郡。得延安府使。为政数月。吏民称神明。七月大宪公病不起。与二兄从治命。返葬于杨州先茔。以寇乱未靖。奉几筵及林夫人。寄寓于安州村舍。庚子移驻延安。六月 懿仁王后上升。公扶衰赴临。九月公除以护军兼总管入朝。以大臣不能镇定妖说。 山陵之役。愆期未就。疏论之。俄拜大司宪。纠正官邪。台端肃然。辛丑移吏曹参判。一意慎简。必先耆宿。寻以同知春秋馆事。奉安国朝实录于妙香山。兼同知 经筵事。还拜礼曹。六月出为京畿观察使。病𠫷辞递。 宣庙遣御医。赍药饵辍御厨以 赐之。至冬而稣。遂具疏与笺陈谢。且乞郡。 宣庙读至笺文与死为邻。莫保蚁命。可生之道。专荷鸿恩之句。讽咏良久曰。对偶语意。俱极切当。斯人虽久病。精神不减。 手批勉以将息。不许外补。壬寅春。 诏使涖境。赂金之窾大启。民不堪命。拜公京畿观察使。措处获宜。得华人欢。而民力用纾。一道称之。幕官欲行非道。见沮于公。反造言中之。公乃辞递。拜礼曹参判。冬出为江原道观察使。巡历之馀。遍访名区。携一二布衣故人。觞咏甚适。过宁越郡。釂鲁山墓。暨纳节侍 经席。进启鲁山之墓香火久断。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84H 页
斧斤不禁。 中庙尝遣承旨申鋿致祭。宜举废典。 宣庙亟遣承旨祭之。秋拜都承旨。递拜户曹。俄移兵曹。甲辰录扈 圣,宣武,靖难三功臣。公建议吾辈执羁靮者。犹谓之功。出生入死。辛勤戎马者。劳绩何翅万倍。宜加录武将。以慰战士心。识者韪之。已录正勋。当收原从。公兼绾扈从宣武两局。宣武则水陆征战。请援挽漕。接应 天将。吁 奏祈 恩。色目如毛。真赝混淆。号诉填咽。文簿轇轕。公曲加辨别。取舍不紊。胥服其公明。时倖相首发上 尊号之议。政府率百僚伏閤而请。 宣庙执撝谦。久而不许。首揆尹承勋欲因此停论而未决。一日公以公事诣尹公第。尹公以是咨公。公曰。此为大段义理。相公何难而持难至是。翌日尹公赴朝堂。集诸宰询之。言人人殊。公适后至。促召问之。公笑曰。但观义理所在处行之。何用问为。公之所谓义理。特申昨日之论。以勉夬断。倖相嗾台官劾首揆。而反以公义理之说为證案。公耻之。遂引入。七月始行功臣封赏。 赐公忠勤贞亮效节协策扈 圣功臣之号。超阶资宪封锦溪君。兼知春秋馆事。未几。拜议政府右参赞。夏拜户曹判书。挈举财本。综理微密。欲定经费量入为出之式。遽拜平安道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84L 页
观察使兼都巡察使以去。林夫人曾随仲子黄州牧任所。叔子守信川。来往有炜。至公按节关西。路繇黄冈。以板舆移奉。箕京相距不三舍而近。递进称寿。儿孙满前。楼观江湖。游迹殆遍。鱼轩每出。士女耸观。世称盛事。公裁决酬应。沛如江河。不劳神观。事无惉滞。虽盘错交值。未尝皱眉。程士校武。兴起成就。馆谷宾客。周济亲旧。情文俱至。各厌其意。斥绝私干。贿窦遂塞。巡阅边徼。延访疾苦。弭节亭障。兴滞赈急。深冬警备之辰。积冰于要害之地。一如 天朝冰城之制。堂侄烨为府庶尹。赫赫著治声。而性酷嗜杀。公檄致之。立庭下为杖首吏。而犹不悛。则 启罢之。节度使成允文结援倖相。鸷而横。擅自分定于列邑。督徵铜铁。其妾弟杀人。亡匿其营中。公发吏搜捕。移系他邑。且诘擅自分定之故。俱自首伏。列其实状以闻。允文竟绌。边氓获苏。丁未秋秩满。复勋封。戊申 宣庙弃群臣。公为守陵官。精白将事。敬戚交至。唯以太夫人年高。思慕郁结。寝食为损。十二月。林夫人以疾弃养于仲子忠州牧之衙舍。公徒跣出陵外。呼天擗踊。以候朝旨。朝议不许递。而光海特许之。政院执不下。公闻递音奔去。不二日达忠州。已而有旨促还。公处斋室。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85H 页
不出外廊。方丧天丧。兼致其极。太夫人将葬。公拜疏视窆而还。己酉 宣庙初期。进阶正宪。秋用拜 陵恩进阶崇政。庚戌 宣庙再期。进阶崇禄。驰归太夫人丧次。与二兄守制。辛亥服阕。复勋封。寻兼判义禁府事,五卫都总府都总管。郑仁弘疏诋退溪,晦斋两先正。大臣师儒连章争辨。而公疏最切直。上下交憾。壬子三月。凤山倅申慄捕得金济世者。胁以祸福。诱使自伏。以与前博士金直哉父子谋逆。驰递上之。济世者本行丐偷儿。流转两西圻辅之间。籍人姓名。诖谬无据。而平壤人前府使金台佐,正字田辟,岭南人前观察使郑经世,京城士大夫丁好恕,丁好善,丁好悌,崔有海等咸被逮。济世谓与丁好恕谋逆。乃在某年某月。公即言好恕其时赴京。承旨洪瑞凤亦言臣为使臣。好恕为书状官。辞朝复命日月可考。济世语塞而曰。是好悌。非好恕也。公又因大臣之问。言金台佐笃老沈病。田辟早捷大科。名闻西方。又言崔有海年少儒生。不闲吏文。直须以口语置对。公虽不敢遽白诸人之冤。其痛恻而至隐之者。不复自閟。李尔瞻以大司宪。与公分席。偶伏睨睇者累矣。翌日光海下教曰。人臣护逆。宜同逆律。判义禁某。敢于榻前营救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85L 页
逆贼。其递金吾。尔瞻使其党赵存道论请拿鞫。光海只命削爵。冬叙复勋封。癸丑四月。朴应犀之狱起。应犀者。故相淳之孽产也。与徐羊甲辈结为死党。出没上游。杀越人于货。事觉就囚。从死求生。尔瞻之徒李昌后与应犀有连。乃唆使上告延兴府院君金悌男欲奉永昌大君谋不轨。其所排定巧密。人无能脱者。先是 宣庙宾天之日。下 手教二通。一以畀光海视同气如予在时。一以畀七宰臣。只书姓字柳,韩,朴,许,徐,申,韩。而大君幼冲。烦卿等保护。以此七臣之目行。而群凶煽俑。谓闵阉希骞与柳永庆矫作遗教。谮蛊积年。駴机垂发。而卒发于羊甲之招。大司谏李志完,献纳柳活论七臣奉矫旨。不即辨明。甘心承顺。削去仕版。武人郑浃诬伏。广引公卿大夫。有若自上变者。而亦及遗教之说。光海始命逮受遗诸臣。以与延兴水火相救为问目。公之置对。承问目为辞。陈其曾与延兴情谊阻隔之状。盖丁未年间。 宣庙寝疾弥留。巫卜谓疾祟在 裕陵。群往陵下作禳事。而宫奴女巫之主张其事者。实 裕陵时受 恩人也。朴氏阖门必欲正其罪。而两人托迹宫禁。有忌器之嫌。使人微讽延兴。延兴不答。自此朴氏恨之。庚戌公之表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86H 页
侄李公显英为持平。立捕女巫囚之。李公用他事递职。不果究治。及公置对。据实指陈。本无语犯 宫闱之端。李文忠恒福,申承旨应矩洎吾先君。亦不以是为异。原公本情。可质天日。而不幸宫中咀咒之狱继起。凶贼以 裕陵事滚成一端。拈入颁教。以为藉口。傍观者不复究其事之本末。生平不相悦者。因起而下石。传讹爽实。遂为祸阶。公出狱之后。捲归通津田庐。丙辰秋废 大妃之论复炽。以受遗诸臣为注。徐兟,宋文奎受尔瞻旨。投疏请罪。郑造,尹讱,柳潚分据三司。合辞请窜。五月犹不止。光海命中道付处。迁牙山县。辛酉宥还。癸亥今 上反正。复公勋封。时议追咎癸丑供辞。蜚语腾耸。至请围篱安置。配康津县。公承谴怡然唯命。家人多赍衣衾。以备身后。而无几微见色。谈笑如平日。但饮酒数杯而止曰。罪名污蔑极矣。不敢用酒自宽耳。乙丑撤篱。丁卯量移扶安。壬申内徙忠原。癸酉放归田里。十年之间。四蒙 宥典。公乃戴恩而归。买墅于西湖。倘徉卒岁。而神观精力如少年时。饮啖甚健。乙亥二月夜寝。忽觉痰壅。竟不淑。公生于隆庆己巳。得年六十有七。某年某月某甲。礼葬于某邑之某原。公孝友天植。英达夙成。服训家庭。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86L 页
博问多识。遇事忼慨。胆略过人。当壬辰之难。起自郎署。骤躐卿班。妙年当官。作事老成。精神所到。条达节解。庙堂倚以为重。 君父视如心膂。入侍经幄。出赞机筹。蔚然为中兴名臣。而尤有雅量。济以忠恕。居家接物。一于和巽。膝下之戏。便若孺儿与二兄自为知己。埙篪莫逆。长姊丘嫂。事之如母。推爱族姻。无间亲疏。抚恤故旧。必先愚贱。交际之间。洞达无碍。谈论纚纚。撤去畛域。平生以矫激近名为耻。严于辞受取予之节。而犹恐人知。性无玩好。虽书籍亦不购求。居室萧然。傍无酒枪茶鼎之属。所御一叵罗。即 上所赐白金镕造者也。善谑而不至于纵。喜酒而不及于乱。早贵绝自骄慢人之念。晚阨无佗傺无憀之色。在田里与乡人处。于于然驩笑博奕。有野老争席之趣。而处篱中三载。未尝窥外户。撤篱之后。犹闭閤深居。淡然与世相忘。而惓惓宗国。闻朝政得失。辄形忧喜。湖南之俗。素称狡悍。而公居之。人皆敬服。得公片言。信如甲令。有事必走谒扣质。及其移去。莫不出涕远将。后亦馈问不绝。谪中遭长姊及夫人之丧。子潍继亡。羁孤忧戚。人理之所不堪。而亦能理遣。屡遭机辟。不惊不愠曰。点检吾心。自无些累。俯仰何怍。虽文字之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87H 页
上。亦无自辨永知之语。而扶宁一编。略述其素蕴而已。尝以自警编,名臣言行录为律身之本。颇有所得。晚取心经,近思录,朱子书。温泽者数矣。其为诗文。操笔立就。以畅达精当为宗。能疾书姿媚。抢攘之际。咨揭写本。多出公手。旁通计算甘石禄命家言。少善御。绝尘如飞。磬控随意。射亦不习而能云。所著放失。汾津录二卷藏于家。公娶左承旨闵善之女。骊兴望族。高丽名相令谟之后。代有冠裳。曾祖讳球。奉先殿参奉。祖讳世良。承政院左承旨。以清直闻于世。外祖议政府右参赞 赠领议政始林府院君李梦亮。承旨无嗣。只育夫人。端庄聪睿。幼受小学内训诸书。能通大义。在室婉娩有度。舅李文忠公每称女士。既归朴氏。姻戚众盛。合族频烦。而周章其间。不妄瞻视。穆然自持而已。壬辰之变。公常在省治事。仍自 阙下扈驾而西。夫人以死自矢。至却匕箸。父母强之。数呷而止。且重身病困。徒步草泽。恒闭口屏卧。唯以不自决为恨。贼势渐炽。殆遍峡中。同为避地者。议欲南归取食。夫人断以义理。决策西上。会公于关右。其指画有丈夫所不能及者。承旨公称其曙于大谊。自是转徙寄寓。无一岁宁居。仰事俯育。夫人身任之。乙未公奉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87L 页
使龙湾病甚。夫人匹马驰赴。中途闻公病少愈。即止不入。咸服其达礼。洎父母老而疾病。奉引起居。饮食药饵。凡所以致其诚者。无所不用其极。而丧而葬而祭之。戚易中节。肥家训子。率有礼意。癸丑之祸。忧惧煎熬。至癸亥尤甚。竟以乙丑五月十有七日卒于康津谪居。少公一年。年五十有六。男女长成者七人。男长瀰。尚 宣祖大王第五女贞安翁主。封锦阳尉。次漪。文科正郎。次潍。少具长者度。甚有文。不胜丧早死。次澬。女长适大司成李明汉。次适参奉洪处深。次适参奉柳省吾。锦阳之出曰世桥。正郎之出曰世来,世采。女幼。大司成之出曰一相修撰。曰嘉相进士。馀幼。洪处深,柳省吾皆有所出而并幼。公侧出男一人亦幼。噫。 宣庙养育贻遗。号称彬彬。而至癸丑戊午。尽之一网。而受遗诸臣。首被逮系。旋加放逐。并与 先王手教而谓之矫作。其不畏天地鬼神矣。虽欲为周大传之所为。其可得乎。一二旧臣之不死于奸贼之手者。获沾 新化。而以公之才之器。置诸庙廊。其赞襄之绩。必能新一代耳目。而无妄之菑。遂至终身挫阏。涣汗之恩。始及于身后。岂非命也。岂非命也。翊圣自在龆龀。受公之赐。今已种种矣。谬当文字之役。唯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88H 页
以无谄无溢。为报塞之地。惟是立言之君子。采择而为志若铭。以贲泉隧云尔。
输忠翼谟修纪光国推忠奋义协策平难功臣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 世子师,益城府院君。行崇政大夫判中枢府事兼户曹判书知 经筵春秋馆成均馆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益城君洪公行状。
公讳圣民。字时可。姓洪氏。自号拙翁。其先籍南阳。鼻祖悦。佐丽祖。位太师。启庆焘后。名德相禅。忠平公灌殉于国难。匡定公奎讨逆复辟。事载史牒。入 本朝有讳敬孙。官同知成均馆事。寔生润德。司谏院献纳。献纳生系贞。艺文馆待教。待教生春卿。黄海道观察使。即公考也。用公勋爵 赠公考纯忠积德补祚功臣议政府领议政南宁府院君。 赠祖考吏曹判书。赠曾祖考吏曹参议。议政公娶固城君李孟友之女。生公。公五岁而李夫人弃世。议政公继娶金氏。又有侧室。令诸子女自择就养。公独就金夫人曰。无母有母。舍母何之。议政公异之。公叔父为养宰安城郡。祖母携公归。方九龄。官僮馈以时果。公嫌其无名。却不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88L 页
食。祖母詑曰。吾有孙矣。十三丁议政公忧。执制如成人。受书于伯承旨公。一日悲泣甚。承旨公诘之。对曰。吾受学数月。未蒙槚楚。此必哀吾之孤也。吾是以悲耳。承旨公亦感涕。益加提诲。业日进。甫壮为古文词。华问蔼蔚。庚申 明庙御禁苑试士。公制居魁。唱名之日。适有雷震之变。论罢一榜。辛酉捷进士壮元。甲子明经及第。选补槐院。乙丑入玉堂为正字。移承政院注书。俄还玉堂。序升著作博士。转成均馆典籍。尼于秉铨者议。馀一年不调。戊辰始拜修撰。礼,工佐郎。荐授兵曹。屡践正言修撰带知制 教。庚午赐暇读书。拜吏曹佐郎。癸酉迁副校理直讲吏曹正郎。陟议政府舍人应教。司谏执义司成宗簿寺正。由典翰擢同副承旨。转左副。乙亥以散官赴京。请改宗系之诬。指陈明白。宗伯据实覆奏。撰入会典。竣事回。拜大司谏。丙子历大司成吏曹参议。丁丑 仁圣王后疾大渐。命罢乙巳伪勋。将草教。主文者仓卒不能就。公代为文。援笔立成。衮钺森凛。人咸叹服。历兵刑工三曹参议左副承旨佥知中枢府事。 宣庙试文臣于庭。公作为第一。特跻亚卿秩以宠之。授同知中枢府事。庚辰拜庆尚道观察使。岭南素号豪窟。逋税滋狱。狱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89H 页
疑有十年未决者。列邑狴牢皆满。簿牒云委。公巡涖。辄引讼者。甲乙两造于庭。据其供词而得其情。亭断不留。时无不各厌其意。所谳至数百家。化理兴行。囹圉空虚。及瓜例授同知中枢府事兼同知 经筵义禁府事。改授副提学。劄论士流携贰。出于疑之一字。且陈上心偏系处。深加规切。 上手批曰。有臣如此。予复何忧。公恒以引君当道为己责。 宣庙尝论唐太宗心术不正。公进言曰。太宗心术固不正。能容直谏致太平。今 殿下之德诚无让于三代之君。而若好问一节。或有愧于唐宗矣。公自帝京还。 宣庙问中朝有何事。曰皇帝于临朝日杖言者。而言者继踵。本朝虽名优待言者。而未见直言。人君之于言者。面容而心诛之。则其害甚于杖之。闻者缩颈。迁大司宪移礼曹参判。坐微事免。癸未叙复西枢。寻为副提学。许篈等劾李文成公珥。绳之以骄蹇慢上之罪。语极矫诬。 上洞烛其状。窜篈等三臣于绝塞。公上劄痛辨其罔极之谗。因请稍轻其律。举范忠宣此路荆棘四十年之语。物情韪之。拜大司宪加资宪阶。盖以天朝刊布会典。昭雪 本朝宗系。而黄廷彧所赍奏文出公手也。乙酉拜京畿观察使。丁亥判礼曹。己丑历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89L 页
户刑二曹判书汉城府判尹兼艺文馆提学知义禁府事。擢吏曹判书。以赵重峰宪拟礼曹佐郎谴免。庚寅拜大司宪。先是郑汝立谋叛事觉。株连荐绅。其党吉三峰未就捕。而或者谓三峰即崔永庆别号。同僚欲请鞫永庆。公力止之。相臣郑彦信以书札下狱。有一儒生上疏言彦信初闻贼变。遽发斩告者之言。宜置之辟。 上问其时推官。皆依违对不实。公斥言首相欺罔不直状。遂忤旨。以特旨出为庆尚道观察使。时倭首秀吉纂君。自肆其凶威。方谋假道犯上国之计。遣使胁之。 朝廷亦不得倡言绝之。待其使燕饩踰制。公谓宣慰使曰。国有定礼。礼亡则国亡。今之踰制。非所知也。具启报闻。 国家方讲和好。置边备于度外。公独忧之。敕州郡修城池缮器械。若将对垒者然。且陈水战便宜。不报。诸路设机。购捕吉三峰甚急。公惧无辜之横罹。置不问。及公以勋盟赴召。都事得三峰械治甚酷。延逮十馀家。至驰驿以闻。公道遇而却之曰。此虽真三峰。既就囚则待方伯覆实未晚。况未必真者乎。还营审覈囚。皆岭以南巨室。无实状。遂白其冤悉释之。策公光国,平难两勋。赐号封君。超秩崇政大夫判中枢府事。辛卯士祸大作。一时名流无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90H 页
得脱者。公夙负重望。被龁最烈。初镌公秩。再论遐窜。配咸镜道之富宁府。出城之日。上而士夫。下而胥徒。涕泣奔走。至辍市相送。抱川有负馈赆者曰。我昔者金海囚也。十年抱枉。赖公直之。今日之来。为报德也。公谢不受。李大谏海寿与公同窜北荒。询辞受为之效法云。壬辰夏。秀吉大举入寇。 大驾西狩。特宥公封君。急起之。公自谪所艰关踰岭。走江界趋义州。谒上行在。首陈改弦易辙。恢复可图。又曰。欲定非常之变。必有非常之举。奏对坚剀。 上为之嘉纳。公以益城君兼艺文馆提学知春秋馆事。冬闻大夫人丧。奔往数日程。而贼入平壤。 朝廷定计内附。命公起复。辞旨恳迫。尹相斗寿亦驰书相勉曰。公之此行。无及于已死之母。而庶可以共死于将亡之国。公痛哭赴朝。拜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户曹判书。公露章哀吁至七八。 上不允。抑情供职。单诚经理。饷给大兵。得无缺乏。李提督如松击平壤克之。贼遁归。一日一夜渡临津。势如破竹。而 天兵逗遛不即前。 上遣公赴军前请亟蹑贼。公血诚陈乞。言泪俱迸。提督亦感奋。即引兵以东。收复京师。公复命。因乞解职奔哭。 上犹不许。相臣启公哀迫之情。然后始许之。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90L 页
公晨夜跋涉。扶榇而归。襄奉于先茔。处垩守制。朝廷虽还旧都。依墙壁而立朝廷。讹言胥动。如不保朝夕。严旨催召无虚月。公不获已扶病入城。而侄子得毒肿。传诸人必死。人莫敢近。公手自调药。守日夜救之。人皆劝公避之。公不忍舍去。竟传是病不起。寿五十有九。公配曰坡平尹氏。延安府使㬢之女。生一男一女。男瑞翼。文科参议。女适都承旨金时宪。参议有二男。命耇平安道观察使。曰命夏察访。命耇之子重普。进士壮元。以忠臣之嗣。 恩除参奉。公生有异质。聪识迈伦。孝友之性。实禀于天。事继母色而无违。或时异第。趁日定省。风雨寒暑不少变。母亦视之同己出。虽贵显。名呼公如孩儿。公事生事死。一而无间。祭则辄洁斋预戒。革诡悒僾。咸中于度。每省墓。望墓门徒行。至老不替。奉伯承旨公如严父。友诸姊妹弟侄。隆杀尽其道。笃于追远。逖溯宗派。及于先代碑志传记。旁搜曲證于史乘子集。成慕远录。以寓慕焉。平生简素澹泊。雍容恬穆。于世一切芬华声色货利。漠然无一动于中者。栋宇欹倾。瓶罂悬磬。而居之泰然。弱冠立朝。树立卓然。所与交皆一时名胜。而与栗谷,牛溪两先生最善。正色就列。人莫敢犯。尤不喜造请。追逐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91H 页
时好。强为态色。其待权贵若浼。所不屑者。一揖而已。宣庙母兄河陵君。公为姻从。求见甚至。终不许一接。尝出避雨道傍。讶其闾高大。问从者知其为河陵第。冒雨而驱。其高介类此。而仁爱逊顺。位崇心下。见老人虽贱必加之礼。优于政事才。遇错刃解。所莅皆有神明之称。而恒持撝谦。不自满假。宗系归正。公功为多。而未尝发于口。洎会典之颁。 天子降敕。朝廷始知。 宣庙论功大封拜。欲以公为元勋。 命群下杂议。公谓议者。以宗系事往者。冠盖相望。先乎我者不必不如我。后乎我者不必不如我。我但遇其时耳。安敢贪天功为己力也。卒辞而不居。君子多之。公夙负公辅望。自谪中还。当板荡之际。秉尽瘁之义。入告出施。叶于舆诵。尹相视师南服。临行与僚相议枚卜。举公属之。初无牴牾。卒挤之。公亦遽厌人代。士论至今惜之。噫。 本朝济济之美。莫盛于 宣庙朝。而论当时名公卿者。或以器业。或以治行。其品不一。而绝俗之资。高世之行。文章政事。辅以经术。入为羽仪。出绩屏翰。进退荣辱。素履无玷。推为大雅君子。唯公一人而已。公之文章。清丽拔越。每当制诰。操笔而就。世称经国之手。诗亦平铺脱溪径。所著文集五卷行于世。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91L 页
朝廷将举公易名之典。其孙曾等以家状属翊圣曰。愿有述也。翊圣辞非其任。又以益宁相公之命来申之。遂不敢辞。谨据系牒。兼采国言。论次如右。
宣授高丽国儒学提举都佥议中赞,修文殿大提学。 赠谥文成公晦轩安先生名行记。
顺兴之安。远有代序。至高丽晦轩先生。以儒术大鸣于世。推为东方理学之祖。配食孔庑。专祠乡邦。其裔孙应昌。谱其世而收其族。以先生之功之德。能亢宗焘后。爰摭遗事而冠其籍。属笔于翊圣。辞而不获。遂据家牒。参以国乘。旁采诸家之说。书其大者。窃取述而不作之义。俾后之考信焉。谨按先生讳珦。初名裕。避本朝 显陵御讳。复以裕行。初以贤科释褐。事元宗补校书郎。迁直翰林院。陷于三别抄之乱。以计脱免。王特加奖赏。自是历扬内外。俱著廉直之名。忠烈王元年倅尚州。捕治女巫之挟神惑众者。自密直司使出镇合浦。军民安之。忠宣即位。拜参知机务集贤殿学士。尹鸡林。及忠烈复位。从忠宣入元。一日帝令丞相传旨曰。汝王何不近公主。先生曰。闺闼之内。非外臣所知。亦非所宜问。帝曰此人知大体者。庸可以远人视之耶。转赞成事。先生谓宰相之职。莫先于教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92H 页
育人材。今养贤库贮殚竭。无以廪士。宜令大小官僚各出银币有差。子毋取息。以赡学钱。两府以闻。王出内帑钱谷以助之。密直高世。自以武弁。不肯捐钱。公喻以教条。世乃愧服输货。又以馀赀付博士金文鼎等。购先圣若七十二子遗像。并购祭器乐器六经子史于中国。且荐密直副使李㦃,典法判书李瑱为经史教授都监使。于是愿学之士云集。横经受业。蔚有菁莪之化。先生为人。庄重安详。动遵礼法。以兴学养士为己任。尝忧学校政衰。慨然有诗曰。香灯处处皆祈佛。箫管家家尽事神。独有数间夫子庙。满庭春草寂无人。其为教必先以孝悌忠信。精思力践。以至高明正大之域。训迪后生。宽以有制。人有过。辄谆谆譬晓。改之乃已。士以此益附之。德誉日隆。达于元朝。宣授征东行省员外郎。寻加海东儒学提举以褒之。在相府。能谋善断。且有鉴识。言人贵贱寿夭多验。金怡,白元恒,李齐贤皆其所识拔也。晚年休致。挂晦庵真以寓慕。仍自号晦轩。蓄古琴一张遇士之可教者必劝之晚年就閒纳其土田臧获。供给学徒。泮中至今赖之。以都佥议中赞致仕。忠烈王三十二年丙午九月十有二日易箦。春秋六十四。谥法道德博闻曰文。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92L 页
安民立政曰成。及葬。七管十二生徒皆服素。王命写真置文庙中。忠肃王六年己未。从祀东庑。入本朝。 文宗大王下教曰。安某子孙永勿属军役。以表乃祖之功。周慎斋世鹏守丰基。即先生讲学之地创书院。退溪先生为郡。增定学式。请赐额绍修。命大提学申光汉为记。并锡经籍田民以优之。噫。吾东方被箕畴父师之教。号称小华。而箕氏德衰。逆满阻命。三国斗争。区域自别。罗丽之际。竺教大行。虽有豪杰之士。胥沦于异端。不知有周孔之道。晦盲否塞。殆千馀年矣。先生生于衰季。能寻坠绪。一洗蓁芜。廓开正路。其为东方理学之祖者。非溢辞也。易世之后。益示褒嘉之典。枝庶永赖。可见列圣右文之意。呜呼盛哉。先生世系云仍。有碑有谱。兹不赘焉。
右议政金公谥状
公讳尚容。字景择。姓金氏。自号仙源。又号枫溪。亦称溪翁。其先安东人。鼻祖宣平。佐丽祖著勋。伐畴庸锡号。祭于乡社。其后蕃昌。世袭簪组。有讳永铢。司宪府掌令。即公高祖也。曾祖曰璠。平壤府庶尹。 赠吏曹判书两馆大提学。祖曰生海。信川郡守。 赠议政府左赞成。考讳克孝。官敦宁府都正。早登国庠。历官外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93H 页
内。晚而家食。子姓贵盛。寿禄俱隆。为世艳称。卒 赠议政府领议政。妣贞敬夫人东莱郑氏。左议政惟吉之女。领议政文翼公光弼之曾孙也。以嘉靖辛酉生公。端颖异凡儿。稍长已不妄言笑。动止自矩。识者器之。期以公辅。万历壬午。中司马在泮宫。所从游皆名胜。而与黄文敏慎契许最深。己丑郑汝立谋叛事发。治狱蔓延。适有求言之旨。公率诸生上疏。极陈明教化戒滥淫。 宣庙下教褒纳。庚寅除 宣陵参奉。俄捷巍科。首被史荐。旋隶槐院。新进峻望也。公深自巽退。静以守己。洎补史官。以亲嫌处散。壬辰故相郑公澈以都体察使开府江华。辟公为从事。视事两湖。 朝廷遥授公刑曹佐郎兼春秋馆记事官。亡何。相国受 命朝京师。金公瓒自体府贰价。移授检察使。留公为佐。其除兵曹佐郎司谏院正言。在外未行。改成均馆典籍。以吏曹佐郎始还朝。带知制 教。坐事免。遇赦叙复吏曹兼 世子侍讲院司书。俄升本曹正郎。历弘文馆修撰成均馆直讲。以接伴使金睟从事。随日本册使李宗城往岭南。明年以弘文馆应教。为都元帅权慄从事。赴湖南。夏改直讲。明年又从接伴使张云翼逆麻提督贵于义州。复拜应教兼弼善。以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93L 页
问礼官候陈监军效于境上。明年超拜承政院同副承旨。资格尚浅。不当注拟。而出于 特命。异数也。以左承旨李铁婚家当避。上疏递改。又疏还新阶。不许。铁去职而公复受承旨。序至左副。夏奉表贺 圣节还。以违官程责限罢。未几 特叙为刑曹参议。寻还承旨。辛丑拜大司谏。因召对策边事。公卿满前。公进曰。方今言路杜塞。宫禁不严。皆 圣德之大累。治道之痼病。臣请先务内修。以立御外之本。 上问不严何事。毋敢有隐。对曰。某囚自负奥力。某弁阴图节銊钺。民庶窃议之。必有小人从臾为之阶梯者。乞赐痛断。上嘉纳之。又因灾异上劄。请勒宫奴釐贡案。以纾民弊。辞甚明剀。 上优答焉。移左承旨。转大司成。改兵曹参知,参议。先是数年。朝著相倾敚。上两屏之。向用一队士流。有岭南生丑正者承权奸喉气。谋撼善类。先攻己丑治狱大臣。遂开一阱。为网打之计。倖臣秉铨。恣意斥陟。首逐公调定州牧使。长子死未葬。不顾而行。抵官十日。诏使顾天峻,崔廷健遽至。使体与古学士不同。有急难应副者。甚生闹端。一州惊扰。公能勿动。追至嘉平成礼而去。公不以迁客自处。精勤于职。饬学宫隶生徒。亲加提诲。彬彬成就。开废渠。灌田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94H 页
数千顷。及佗惠政腾颂成谣。报绩为一道冠。屡蒙赏赉。秩满髫白拥车。道为之枳。后追思碑之。未数月。又除尚州牧。使官舍经乱尽燬。公次第缮治。哙然改观。问民疾苦。一于拊循。而闾里争阋细事。付之乡三老。郡中政清。居三年。以乡试官同考解围。京使者稍近嫌。举子噪而出。坐是罢归。叙拜判决事。即日又除安边府使。其治如定州。而益习吏事。尤得民情。一境晏如。公有二尊人老病。而斥公岭海之外。七年不返者。以倖相之忮未已。而主铨者承其旨也。物论愤郁。戊申 宣庙上陟。以丧事召还。篆 大行铭旌。授护军改佥知中枢府事。又改刑曹参议。山陵毕。升嘉善大夫汉城府右尹。转户曹参判兼五卫都总府副总管。迁都承旨。 皇帝遣行人态化。赐祭及谥。太监刘用颁册命。公职司喉舌。克相傧仪。 特升资宪大夫汉城府判尹兼知义禁府事都总管。拜大司宪入对。极论宫中巫觋祈禳事。请斥远左道妖术。病递枢府。以缮工提调。有封陵劳用例加正宪阶。判刑曹转判尹。癸丑四月。朴应犀狱起。 先朝重臣名士少获免者。公亦被逮。置对明白。举止自若。人服其操守坚正。已媵属有考杀者。株累坐罢。明年叙授护军。丙辰改题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94L 页
追崇神主。加崇政阶。丁巳相臣孝纯受尔瞻指。劫百僚造庭。请废 大妃。祸焰大炽。不与者并论窜殛之典。公亦在遣中。改岁不报。而其明年议政公捐馆舍。夫人就养子姓洪川县舍。公与诸弟。奉几筵寄寓原州。以近定省。不毁之年。备经危困。率礼无愆。人以为难。辛酉大夫人卒于尼山县舍。冬扶榇归祔议政公墓。甲子服阕。拜判敦宁府事。李适叛。 上出狩公州。公以检察使先驱。不乏供顿。旁募遗丁义粟。以佐调运。贼平兼同知成均馆事。奉 命往毛都督文龙营。事竣道拜兵曹判书。负荷重寄。益勤匪懈。坐微文免。别叙护军。转敦府。册封世子太监王敏政,胡良辅等来。公膺远接之任。迎于铁山。中贵人素倨简宾主仪。其橐无底。公能周旋酬应。不失礼意。中外主计者亦有以赖之。进崇禄大夫礼曹判书兼同知 经筵事,都总管, 世子左副宾客。戊辰春。 上遭启运宫之丧。论礼互异。公被旨进丧服。而与大臣所讲定者。仪节不同。论者纷然。公遂辞递。拜议政府左参赞。夏以篆毓庆园铭旌。进阶辅国崇禄。力辞不许。于是秩班三事。所带筵衔去同。宫衔去副。而公府序坐不便。改本官移枢府兼判礼曹。丁卯二月。金虏万馀骑深入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95H 页
平山。 上幸江都。公受 命留寄。严干掫戢奸媮。捕犯令者十馀人。斩以徇众。城中肃然。三月虏要盟而去。 上回銮。进吏曹判书兼判义禁府事。秋辞递移礼曹。庚午年届七帙。例入耆老社。上章请致仕。温旨勉留。再辞不许。以 章陵修改不及时。谴罢。别叙判敦宁府。俄带义禁府。又兼礼曹。公以进退大闲。为时势所夺。恒郁郁不自得。四月以病娄辞。解兼局。秋又判吏曹。公以李省身,李景义曾以言官。坐论事久废为不可。用两人拟宫僚。 上谴责政官罢之。辛未正月。别叙司直。大拜右议政。其爰立也。公舅郑公昌衍,季判书尚宪,女婿张维同被卜。公益惧盛满。逡巡欲辞避。会有上急变者。召命临门。乃出视事。有士族女坐咀咒狱。三省鞠治。公受 命审覆。而疑其枉。上章持己见。固辞按狱。仍乞解相职。 上亟遣近臣。慰谕不已。明年正月。再以病辞。不得请。至三月又引入。医问交道。章二十九。 上始许。盖近世所罕闻也。还判敦宁。癸酉复入右揆。三让不许。甲戌夏控免。迁领敦宁府事。先是参议俞伯曾上疏。力诋相臣。罗万甲亦极陈时政得失。因有所指斥。并被严谴。公劄陈狂戆之言。宜加宽贷。司谏赵絅论左相洪瑞凤赂马事。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95L 页
上召问谁受。絅不首。赘举左相佗污状。 上欲廷尉问。询诸大臣。公以为朝廷固重台谏。顾未愈于重大臣。絅所言非细事。不可不核。右絅者谓大臣护党。公愈不乐在朝。复请致仕。章累上。温旨不许。公素患风眩。旋暴作。 上遣医诊视。续赐内剂。至十二月十二日。义州告急书至。虏大举入寇。已渡鸭江。仓卒 下教。老病宰臣先出。 命尹相昉奉 庙社主诣江都。公随之。在道顿撼疾𠫷。是日拨报。贼兵迫松京。京师大震。 车驾将向江都。未及城门。贼骑薄西郊。转入山城。而江都路已隔断矣。贼围山城半月。诸道勤王师无至者。丁丑正月。忠清监司郑世规引兵先至。遇贼军溃。后来诸军。观望不进。城中日益危急。江都检察以下守臣偷惰劻勷。不能为战守备。观者无不寒心。公忧恚特甚。奋曰。 行在受围日久。危在朝夕。郑世规败道路。皆言已死。湖西无主事者。江都检察一人足了。副使宜往湖西。收散卒纠义旅。督湖南兵在后者。以镇军民之心。赴 君父之急。机不可缓。又言山城消息不通。急募死士。问 上起居。探贼形势。十往必有一达。臣子之谊。岂可束手坐观乎。检察使金庆徵于公座。谓此事自有主张者。非避乱大臣所预。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96H 页
竟不用公言。通津假守金迪报贼大至。张绅,庆徵皆不信曰。唉怯夫。江水流澌。贼安能飞渡。军事视如他日。厥明贼到甲串。公驰出津口。见贼势炽张。知事不济。还与家人诀。诣分司谓尹相曰。公则奉 庙社以来。自有便宜处置。我则当死于此。遂登南城谯楼。解所服戎衣授傔人。放火自烧。意留以为复也。公孙寿全年十三。时在侧。命仆掖归。挽衣不去曰。当从翁逝。当何归。仆亦不去。遂同死。实正月二十二日壬戌也。贼退诸孤觅尸不得。乃以是年四月十六日。葬衣冠于杨州陶冗里先茔侧巽向之原。公得寿七十有七。配永嘉权氏。户曹佐郎恺之女。领议政辙之孙。纯德淑行。协于上下。内外亲悦而归之。年三十三卒。追封贞敬夫人。育三男三女。男长光炯早殁。次光焕府使。次光炫文科参判。女长适翊赞南好学。次右议政张维。次郡守李以省。庶出男光熽县监。女留守韩仁及妾。次适县监李应寅。次适成后龙。内外曾孙多不录。公为人恺悌诚实。容貌粹夷。事父母婉曲承意。自少未尝有忤。待诸弟如己。视其子如己子。御家众有恩。威亦不废。门庭之内穆如也。与人处和易无畦畛。而中实毅然有不可夺之志。辞受之际。称心以行。不矫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96L 页
饰。少时侍王母病。不解衣带者三月。以身代亲劳。晚筑枫溪水石。议政公悦其胜。肩舆日往来。而性喜客。所至无虚席。公辄营具择味以进。及佳辰寿节。座客无间贵贱。下至伶工伎乐。必致款洽。以适其意。仲弟尚宽温病死。亲自棺敛不避。叔弟尚謇殁。大夫人痛不欲生。公恐重伤其意。自外归和色而后见。慰谕百方。而自与诸弟私痛若丧手足。不令二亲知也。俸禄半入孤寡贫穷之家。家无剩储。患世俗侈靡无度。至于享先。以美没礼。非先王制礼之意。著祭式以训子孙。燕居不御采服。常食不设盛馔。取古人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等语。书诸座右以寓戒。晚年作五伦歌以谚译。令妇孺易晓。而颇有益于启迪焉。三入政本不濡滞。或坐事经去。而蚤自辞退。初无恋位意。屡长部省金吾。凡所断谳以情辅法不轻为操。切一归于公直忠厚。自侍从以至鼎席。入告旃厦。出与诸公讲画。其阴德于小民。可著为挈令者。不易数。在江都日。人皆揣其败。或劝公具舟楫备缓急。公叹曰。 主上在围中。安危不可知。 宗社元孙皆在此。万一不幸。有死而已。安所偷生。盖公之志素定矣。性嗜书。无日不开卷。多蓄古今书法名画。环列左右。为文。主辞
乐全堂集卷之十四 第 397H 页
达。诗亦清腴合度。笔法端丽。尤工小楷。 国家庙主多公笔。篆书华整。于诸体各臻其妙。为近世名家云。宣庙在宥。右文重道。尊礼儒臣。乐育人材。尤培养气节。济济之美。于古为盛。四五十年间。 国家多故。克享报效。若责左券。或尽瘁于壬丁之难。以成重熙之绩。或立节于丁戊之祸。以扶寿纲常。至于忠义之士。翊运靖社。皆闻 先王之风而兴起者。而数三遗老协赞 新化。宰镇之功。盖亦不小。而不幸相继沦丧。唯公独存。而已老病矣。犹能奋发于家国存亡之秋。以深谋远虑。指画谆至。而见沮于竖子。知其必败则从容取舍。以身殉之。噫。公之死岂偶然哉。宋臣张栻告其君曰。欲得伏节死义之臣。当于犯颜敢谏中求之。公少事 宣庙。独持风裁。直言不讳。夙著謇谔之风。其时相臣因其廷诤。以凤鸣朝阳。称之于 上前。宣庙改容而许之矣。举世之所期望。亦可以想矣。噫。公之死可谓不负 先王之知。而亦可谓不负大臣之责矣。翊圣猥当谬委。固辞不获。谨据家状。兼述诵言者之口。不敢为溢辞。敢徼节惠之典。谨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