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梅泉集卷六
梅泉集卷六 第 x 页
梅泉集卷六(长水黄 玹云卿 著)
 书
  
梅泉集卷六 第 495H 页
答李石亭书
足下前后屡书。要仆共趋古作者之域。谊甚盛也。仆虽騃拙。不能有以仰副万一。私心感镌。庸有既乎。然汔不能逐条仰答。一摅胸中之蕴。以各极其趣者。非敢自是己见。欲自外于炉鞴。诚以舌笔不相谋。无以罄达愚意耳。近拜二月中惠书。有若认仆以相竞者然。命意措词。隐然寓慊怼之气。仆若受而无辨。则抑恐足下遂谓仆傲慢自高。不欲上下其论也。其见罪也不亦綦重乎。是以不能不妄陈一二。足下其亦妄听之。窃谓文章之学。最与风气相关。截然有古今之界。今取历代所推杰然者而考之。李杜自李杜。谓汉魏则不可。韩柳自韩柳。谓迁固则不可也。计李杜韩柳之在当日。何尝不取法于古。而止竟不过为自家之诗若文。非天之降才尔殊也。风气限之也。然此犹其小者耳。风雅之变而为屈骚。而于正葩则远矣。誓诰之变而为左氏。而于灏噩则浅矣。彼日星万古者。犹此不出其所局之限。况后世戋戋者类乎。盖世运推荡。人文嬗变。生于其时者。各因其所赋之才。而成一代之文。不必皆法古也。藉使有之。亦各不过因其
梅泉集卷六 第 495L 页
才之所近而得其彷佛。必不强其所不能。而剥皮搭影。甘为人奴已也。杨子云曰。断木为棋。梡革为鞠。莫不有法。况于文乎。由此观之。文以法论盖古矣。谁不谓然。但其徒法为不可恃耳。所贵乎法者。操其规矩而运以巧也。今举规矩而号于众曰此公输之古法也。法则信矣。信其人之必公输乎。然则不失公输之古者。不在规矩而在于巧明矣。天下何尝无规矩哉。北宋多大家。而以有法胜者。莫如南丰。以无法胜者。莫如东坡。然谓苏非古文可乎。谓南丰胜于东坡可乎。盖曾之才不逮苏远甚也。后之论者。于两家取舍互不同。然今读曾集未数板。而梦然引睡者有之。至于苏文则如入仙源洞天。犹恐其易竟。此何为而然也。有明之文。若潜溪,逊志。至怀麓,阳明诸家。未尝标榜法古。而各自名家。逊志称学苏。而其视李献吉之诗必杜甫。文必左马者。瞠乎后矣。然献吉一生叫号隳突。不过为优孟之诮。乃今之所谓法古者。并无献吉之才。而但取古人之枯淡肤冗。已为其人之所不屑者。奉作真谛正见。栩然自命曰吾所学者大家也。不几于累大家乎。非徒不能为大家而已。求其为小家之成。而亦不可得。向使献吉不杜甫。不左马。取法于近。纵其才而极焉。则何渠出潜溪诸家之下哉。然则法终可舍欤。曰胡可舍也。惟不拘乎法。而求以得其意。则其佳者自与法合。斯乃不法之法耳。古人文章。就其极高之作。有雄浑者。有奇崛者。有尔雅者。有
梅泉集卷六 第 496H 页
浓丽者。有瘦劲者。有古拙者。有纤巧者。千汇万状。至不能究诘。而各自成家。寄在天壤。则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于是乎强名之曰法。然彼作者之始。何尝计虑创何法。欲后人之遵守乎。虽然。法既成于人见。而其为门者遂众。不正则变。不陂则平。不巨则细。出乎彼则入乎此。吾虽欲离法独行。终不免为法所目。然则虽求所以解脱夫法者。尚不可得。况甘为所缚哉。法韩文者。无如皇甫湜。而湜岂韩之入室乎。法杜诗者。无如黄鲁直。而黄岂杜之传钵乎。惟得其法外之意者。斯为善学。故欧阳永叔不害为今之韩愈。陆放翁不失为后之杜甫。历选古今。镜其已然之迹。则其不可浮慕大家。株守旧法。不翅彰著矣。然所谓求其意者。亦颇谬悠。意也者。是无形象无捉摸之物也。而乃曰吾求某人之意。谁复信之。惟其勿剿皮貌。挹其神髓。优游自足。容与可观。言之有情。嚼之有味。与古不倍者。斯为近之。一集之内。不必其篇篇如此。一篇之中。不必其节节如此。兴会所至。悟解忽诣。奋袖疾书。笔力济之。即寂寥数行。真气坌涌。足以为自得之古。即有不古。或得传之稍久。则自我作古。亦与荣矣。仆与足下。神交且半世。识面亦久矣。每见足下论世则必曰大家。谈艺则必曰古法。每一篇下笔。辄瞿然顾曰于古有否。兢兢惴惴。不啻三尺之严。行之数十年。所著至十数卷。其精勤恳笃。盖古人有所不若。若仆者伥伥自行。性又懒废。中年收拾。不
梅泉集卷六 第 496L 页
过为数册。可谓万万不逮。而使世之号赏鉴者。均取以阅之。至大集。必不过曰此石亭也非古也。至拙稿。亦不过曰此梅泉也非古也。凫鹤长短。容有天禀之已判。而其不能古则一也。足下毕生矻矻所得。有奢于仆者乎。徒自苦耳。且足下自料有古人之才否。使人人而皆可大家也。则古人已先之矣。盖古人不徒才高。兼有高识。才所不及。不必强学。故乌黔鹭白。天机自放。李,杜传。高,岑,王,孟亦传。欧,苏传。二刘,三孔亦传。夫文章蕲乎传则已。何必大家哉。况又不可学而致者哉。今足下一则曰大家。二则曰古法。不知现在之为李石亭。而抢头顿足。必欲广索千岁上下所不知何人之假面而力戴之。其亦可谓惑矣。仆尝入松广寺。上临清阁。潭潭大厦也。岁久屋老。楹桷邪罅。岌然有欲倒之势。不敢倚眺。踉蹡下梯。见隔溪有数间精庐。趋而入焉。乃西庵也。堂宇净楚。花药纷如。磬残香消。清景逼人。遂卸装引枕。齁齁达曙。足下而遇此地。其将曰临清阁乎。抑西庵乎。足下已迫稀年。如可传也。已著者不患不足。如犹未也。奚复呕心搯肾。役役于跻攀分寸之苦耶。尝闻善易者不言易。何不反而思之。仆近有一得。吾东文苑。如溪,泽诸公尚矣。有时从僻巷人家。见尘簏中乱稿。其著人盖有不知何许者。而往往精绝可传。有过于世俗所称大家数者。辄灰心叹嗟。以为斯皆千秋自期者。而转眼磨灭如此。况我乎。遂退然自阻。不敢复有所谓述作者。殆几
梅泉集卷六 第 497H 页
多年。其或不免呶呶作村婆语。则不过留连光景。应酬请托而已。如此而足下乃勖以古学。勤勤不置。无亦不恤夫失言也耶。或者大家之法。自应如此耶。足下今老矣。一往强探力索。疲精敝神。恐有妨于颐养葆摄。故敢此覼缕道之。虽非古人之文。不可谓非古人之交道也。惟足下幸有以终教之。
梅泉集卷六(长水黄 玹云卿 著)
 序
  
送李使君凤相序
甚矣。习俗之安于人也。国家门地用人。久便成俗。于是有曰流品。曰士大夫之目。其曰士大夫者其始也。莫不矜名节重廉耻。人知自爱。蕲毋获罪于吾君吾民。故类能涖官尽职。无骫骳饕餮之讥。及其久而积重为弊。世禄纨裤子弟。生贵蔑法。不特忘其祖先之为士大夫者。而并邈然不以民国为念。盖朝廷无真士大夫。而世之元气索矣。于是思或矫之。一朝破格用流品。则应是选者。又皆蹲冒匪据。疲软贪鄙。没没无可称。以余所见。遐远之民。每迎县宰。辄私相问。流品耶则举手揶揄之曰是胡能为。士大夫耶则色喜之曰是故家也。既而士大夫者虽甚不法。民之怨之。不过曰士大夫多如此。若流品者一或失望。则切齿诅詈曰彼乌敢乃尔。譬之逢猛虎者。颠倒以避之。虎远则帖然以恐。逢毒虺者。亦颠倒以避之。虺远则怫然以怒。避之则一而恐与怒之异何也。虎与虺之分也。呜乎。习俗之久。至于使民失
梅泉集卷六 第 497L 页
其是非之心。谋人国者。汔可以知所尚矣。今国家建中兴之业。法令一新。殆亦风气转移之机也。使流品而从政者。矜名节而重廉耻。皆能涖官尽职。则居然亦士大夫也。何必门地之足云哉。虽然。今之士大夫。其得于天者犹昔也。得于君者犹昔也。得于民者亦犹昔也。矜名节重廉耻。涖官尽职。何为而独不可犹昔。苟能回心转虑。则士大夫无今昔一也。如是则民之与之。亦惟曰士大夫。顺风而呼。容有过情之誉。此岂流品崛起者所可跂及哉。夫均是贤也而誉则过焉。均是不肖也而怨则轻焉。此天下之美利也。为士大夫者。果何所患而不自爱乎。呜呼其可慨也。龙仁李侯凤相。世居汉师。布衣而已士大夫也。涖求礼郡三年。儒雅恬静。政简惠洽。其在日无甚赫赫之誉。而及其归也。阖境如有失。观于侯而昔之士大夫可想矣。余尝从侯游。而窃观其为政之大略。盖田野不尽辟也。狱讼不尽息也。学校不尽兴也。而其民薰蒸渐渍。不自知其所以然。史称房,杜无可纪之功。而古今推为贤相。如侯者岂不诚良吏哉。三代以后汉治稍近古。而往往择良二千石。增秩赐金。优者至三公。盖养民力以延国脉。其法意甚善。今当求治之日。得如侯者而褒崇之。以风四方。则斯民者得更蒙士大夫之利。而为士大夫者。亦将人人重自爱。国家中兴之业。庶可缘俗以为治。而不必改弦易辙。更求他可喜之术也。
梅泉集卷六 第 498H 页
送性茂序
卢君性茂。自南原南走百许里。访余万寿山中。执册请益。性茂通家少年。使余稍长一日。则虽抗颜而为之师。非过也。且余方索居无聊。得性茂以策钝起懦则幸也。二者不性茂益则益于余。可以无辞。然吾赖性茂而为吾益。则性茂之欲自益者。不其损乎。是以甫经宿。意欲其归。性茂色忤曰。先生不师我则已矣。何拒也。遂相守不去。性茂丰然白晰。颐颊无一根须。望之娟雅。而风神自远。口吃不能剧谈。而有时敛膝徐抽谈绪。舌音磊落可听。性勤甚。每早起窗未辨。已和衣坐。喃喃若呓语者。念诵声也。饭后辄兀兀磨墨。钞近代名家诗文。旬日积寸许已。又分曹斗韵。日得近体诗数篇。率不欠课。余家居疏于治生。旧常日高始起。往往牛饥违耕限。至是闻性茂书声。则朦胧揩睡眵。拓窗呼曰家人起未。因自爇火作牛饮(一作饭)。执帚带露扫庭阶黑尘以粪之。亦率不欠课。戏谓性茂曰。举火之书。燕相移之治国。续弦之胶。盗蹠思以牝货。物之相反者。未始不相资为用。今而后吾殆师子矣。因相视大笑。久之性茂将归。欿然请曰。某处先生之门踰月。盖欲师先生。而先生不师居。故某只得师心自恣。然窃思之。一日之顷。或吟诗。或钞书。或诵读。纷然并作。其驳已如此而亦学云乎哉。意必有不然者。愿先生终有以勖我。余异其言。逡巡而应之曰。子之问及此。其为学也殆庶矣乎。夫博学反约。非
梅泉集卷六 第 498L 页
止为圣门教人之术。凡九流七略。莫不皆然。故古人之学。未尝规规一涂。举天下之书。无不披阅。举天下之物。无不穷格。包罗旁魄。汪溢大肆。而末乃就其才性之所近。撮英荟粹。勒成一家。故其学不能无醇疵。而汔不可磨灭者。由其取材于驳而出之精也。今子所尚者词章也。其于学抑末矣。然亦岂徒然哉。余观世之业词章者。文必称欧,曾。诗必称王,孟。动以正宗藉口。然无伟丽险谲之观。而奄奄疲苶。不能自振。殊不知欧,曾,王,孟之始。亦必傍徨轇轕。由驳而入。不然。何以能撮英荟粹。雍容大雅乃尔哉。子于一日之顷。毋患其驳。而益取古人之书。汛观博览。济之以勤。则专门之学。绝人之艺。或将权舆于斯。夫醍醐出于湩酪而忘湩酪。金玉出于沙砾而忘沙砾。吾之所尝闻者如此。子其择之。
王素琴寿序
世果有神仙乎。曰有。世果无神仙乎。曰无。曷谓有。传记所载偓佺,彭祖之属。不可尽归乌有。故曰有。曷谓无。神仙亦人耳。奚古有而今无。故曰无。然则有无恶乎定。曰子姑勿言其有无。藉曰真有。吾将大言不足为也。何以言之。长生之谓神仙。而所贵乎长生者。谓其妻子之好犹夫昔。饮食之奉犹夫昔。朋友之会犹夫昔。拄吾血肉之躯。纾吾嗜好之情。然后可认以长生之乐。今夫神仙者。驭风骑气。翔游八极之表。凡一切人间之事。视之如
梅泉集卷六 第 499H 页
赘疣秕糠。祛之犹恐不尽。是虽后天地而凋三光。其实鬼耳。于鬼何羡之有。世之恒言。指眼前快乐者曰神仙。其立义颇近。然此可暂而不可久。事过则索然无迹。故吾尝上下古今。欲求其人而充之。于汉末得二人焉。曰孔文举。其言曰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愿毕矣。此一快乐也。曰仲长公理。其言曰寄愁天上。埋忧地下。六合之内。惟心所欲。此一快乐也。呜呼。极其言。岂不诚神仙哉。吾所兄事之友。有素琴翁者。不信神仙之说。而以人世之乐为神仙。性坦荡不拘小节。自少时便好酒。好博好睡。好远游。好任侠然诺。好谈当世大略。而但不好腐儒。尝酒酣。奋髯言男子当万里封侯如班定远。否则左边步兵三百斛。右边樗蒲百万。追晋贤故事。亦一道耳。既老无所成。其志犹落落不衰。今岁十一月吉日。即其六十一初度也。其侄子章焕。徵吾以寿文。吾笑而应曰。世无神仙则已矣。有则子之叔也。于神仙乎。何寿之赘为。
梅泉集卷六(长水黄 玹云卿 著)
 记
  
竹坞记
曩余从容叩希元君家。蓄书纲目至二部信未。希元笑曰。一犹束诸。奚二为。盖余童子时。随家大人。就食希元之乡。挟册游村塾。颇以记性称。而患地僻无可观文字。偶有过诧希元之家者。如上所云。余异而识之。久不能忘也。其后余稍长。识希元。又谒
梅泉集卷六 第 499L 页
其大人龙坡公。于以叙同姓之好。而偿夙昔艳书之志也。公既殁。余唁于其庐。希元愀然有间曰。先人不以吾不肖。尝命吾燕息之室曰竹坞。时吾不敢请其意。今风树忾廓之馀。无以寓追慕。愿子䌷绎其说。而为之一言以纾吾哀。久之每相见。辄理是言。余因循废惰。至今不能张其孝。亦可愧矣。呜呼。君子之孝。讵止三牲五鼎谓哉。生则养其志。殁则继而述之。是所谓事死如事生也。故圣人曰。三年无改可谓孝。而说者曰。其善者可百世不改。孟庄子不改父之政。而曾子许以难能。观乎此则为人子之责。信乎綦重且远矣。希元于二十年守艺之际。不徒义方之受。其得于观感者。窃想不一而足。族姻之枵而丐者。曰吾何以赒之。子弟之俊而骜者。曰吾何以驯之。宾客之如归者。曰吾何以馆之。奉先得无疏欤。御下得无瘠欤。行己得无泰且吝欤。凡此皆龙坡公之所慥慥者。希元果能兢然奉持。顷刻犹恐失坠。则是使世之获见龙坡公者。见希元之为。常如见龙坡公之在堂也。岂不诚孝矣哉。今夫竹植物之挺然不改者也。公之举而名其号者。其意若曰庶乎吾儿之勿改云尔。则竹坞仅藐然二字。而当在古所称青毡旧物之上也。余观希元之居在湖海山岩之滨。既世赀雄乡里风流娱乐之具。皆咄嗟而集。希元且游閒文雅。异日招延文士。为南方江湖主人。如玉山之顾。洞庭之翁许。则余虽非云林铁崖董玄宰张天如其人。将载笔蹑屩而
梅泉集卷六 第 500H 页
乐为之客。作为歌诗。以咏竹坞形胜。而借未读之书而尽观之。毕偿吾夙昔之志也。希元名某。系出昌原。
苟安室记
余自丱弁时。尝游学不家食。且贫不能具书室。及寓寿洞也。地僻鲜过从。儿子日长。亦患受课无所。去年春。拣门前隙地硗确不耕者数亩。筑一室。而顾力绵。规制皆从苟且。以易就为功。其址则不垣不篱。树不剪而石不移。其材则栋者梁而椽者栋。取斧柯也者而椽之。刳竹为牖而兼以床焉。山深饶白茅。厚苫之。越岸望之。若精舍也。屋成仅三间。分其二。使臧获之异爨者居之嬴。其东为读书之室。盖甚窄而陋。书室之称殆不类。然入其中。突温而簟凉。窗明如对镜。冠童四五人。聚首作琅琅声。余因手一册。绕壁而行。支枕而卧。体甚适。故饭毕无事则辄往。往则忘返。殆忘其窄陋。而有足可以安之者。故榜之曰苟安。以其规制虽苟而于余安也。孔子曰。君子居无求安。而以苟完苟美。称卫荆之善居室。夫完且美则其不苟也审矣。然犹以为苟。是能保其完且美者也。故圣人善之。由是观之。崇台广厦。居之者尚不可以不自苟。而况且一间之室哉。然原余之心。非出于居无求安者也。抑势不可也。若可以崇台广厦之乎。则亦且崇台广厦之矣。然余亦粗闻君子之学矣。台虽崇。亦将曰苟崇矣。厦虽广。亦将曰苟广矣。则今日苟安之心。谓出于居无求安亦可也。
梅泉集卷六 第 500L 页
抑有感焉。余尝有四方之志。蹑屩趋汉师。终南洌水之涯。亭榭池馆之胜。良辰文酒。多从贤豪长者之游。雕栏画栋。歌屏舞席。可谓极心目之娱。而酒阑日暮。人客四散。则余亦倚栏徐起。栖栖有逆旅之怀。此何故也。非吾有也。嗟夫。号称学问。而剽窃先民糟粕。口耳相资。自命以名家。未尝不侈然可观。而及夫浩叹穷庐。枵然无一得。则其为非吾有者。当复何如也。然则所当为吾有而使吾能安者。居室又其筌蹄也。余驽而懒于学问。盖志之而未能者。故并志之以自警。辛卯六月雨中。主人记。
赤壁记
乙未九月。余游同福县之赤壁。壁直县西北可二十里。凡上下十里山皆壁也。而江带之。惟截然高大。岌乎若将颓。翼乎若将拱。具不可思拟之势。而奇壮莫比者。赤壁为最。故惟此谓之壁。江身既狭而束聚于壁之下。若将深入壁底。然非能齧而洼之也。壁势一直削。成顶至趾如引绳。而高则莫测。故直之极而势反俯。自腰以下。可以吞江有馀。而江之能映带壁者。不过数十丈。或嗛乎江之不称壁。然江若广阔几里。舟而过之则壁将为江所抗。人当狎视。逼摩而玩尔。然则壁之雄特压人。殆不可向迩者。成于江小也。壁固苍黝白垩相驳无定色。而其隐隐隆隆。作横文者多紫赤。时又秋高。老藓飘垂点缀。如紫绶緌纚。夕阳斜薄。隙枫倒弯。兀兀如腾火混众色而成一赤。赤壁之称。盖亦
梅泉集卷六 第 501H 页
成于秋也。秋既憀慄。洲渚旷若无人。沙石与水波澄泓嵌空。而壁也挹引之。互相荡摩不定。遂以天下之至朴。幻成天下之至虚。顽然之面。将照将响。隔江注目。人在壁中。余试呼之。应答唯诺。戛然振空际。寻声而顾。从者亦皆相顾。盖壁之奇。尤在乎空旷有无之间。而其所由成之者。汔不可以捉摸也。少顷有格磔声出其巅。若飞而啄者。远不辨。意其啄木也。好事者夸以鹤。然鹘则近之。江畔有小亭。兴废不一。而多题咏。惟三渊律诗起句最得之。曰马上看看壁到天。一语尽之。其馀不续。盖亦为境所摄云。
九层庵重修记
外儒家以为教者。释氏最后出。而其相抗也殆有角立之势。至六朝隋唐之君。往往称制临决。等其品第以尊奉之。则其塔庙铃铎香火之盛。虽靡前史所载。可悬想以覆也。及程朱氏作。斯道大明。人知吾儒以外。无可以教名者。则不待乎斥而彼自莫敢抗。盖非惟阴阳胜负之理久而后定。抑亦极盛而衰。势使然尔。在我东则胜国之尊之也。过于隋唐六朝。本朝之斥之也。视宋儒又过之。并卑其品以舆儓之。故其从(一作徒)日踽凉畏约。仅守其窟广而已。况敢张皇震耀以奔走一世之人。而能侈谈性命。杰然与学士大夫颉颃乎。虽然。今之髡而缁者。鹑衣草食。直一丐耳。而其坚力广愿之所就。往往募厚赀创宏宇。能办立谈之顷。
梅泉集卷六 第 501L 页
以处其众而寿其传。所在有人。而至若诵法孔子者。凡系俎豆弦诵之事。邈乎若忘。骎骎有马队讲肆之叹而莫之恤。嗟乎。彼髡而丐者。宁可以外教小之耶。余少时往来智异山中。读书僧舍。与沙弥之曰永信者相识。日者避暑至九层庵。庵主即信也。驩然道旧。要余信宿。因历示其重修之迹。而愿得一言记之。余之游斯庵。中间倏已二纪。昔者之见。已岌乎难支。则及夫重修之际。其危可知也。而乃椽桶(一作桷)瓦砖。鲜楚一新。又复广延其徒。设其所谓万日会者。而资用无缺。凡此皆可书也。而顾余窃有愧焉。余所处山中。尝欲搆环堵之宫。以待四方游学之士。如古人之义塾者。而心力蹇拙。汔未能焉。嗟乎。使自命以儒而皆如余乎。则吾党之衰。讵止余忧已哉。若信者。稍可以不忧其衰矣。己亥七月之望。
东溪草堂记
曾子固序刘向新序。推论一道德同风俗。为王者之极功。其说盖美矣。然此以三代之盛。渐摩薰渍之极。自无异言异行者而言耳。非所与论于秦汉以后也。呜呼。大朴既散。虚伪日滋。微窥国家之所尚。则群下靡然趋之。遂成一代之俗。自宋儒创明理学。人人知卑功利。人人知排异端。可谓道德一而风俗同矣。然治天下则蔑其效。且在当时。号为是学者。尚往往有可议。况其愈下者乎。 我朝立国。与赵宋同。真儒辈出。亦庶几洛建之盛。
梅泉集卷六 第 502H 页
而积势所趋。浮慕成痼。及其久也。未尝无虚伪之混焉。夫前史所传隐逸独行之伦。不必皆说心说性。而奇伟卓绝。辉映千古者何限。乃近世之士则生前稍自修饰。身后必有几卷文字。劈理抽气。张皇饤饾。又推所谓立言者而成其志状。则又未尝非俨然道学先生。然上焉而无梁鸿,徐稚之苦节。下之求其有林逋,魏野性情之诗。而亦不可得。依假剿袭。惟理学是云。不几于自欺而欺世乎。故余尝谓后之撰本朝史者。传儒学。将不胜其夥。而传隐逸。将不胜其寥寥也。岂士之怀奇蕴宝者。尽出为当世之用。而无枯黄之叹欤。抑道德一风俗同。庶几古昔之盛。而小子狂简。未能有以测识欤。 元陵之世。有申光宅先生者。世居瑞石山中。自号东溪处士。就所谓东溪者。构草堂其上。渔樵耕读而终其身。子孙至今遵其遗矱。斤斤其勿替。而至于草堂之既仆而复新。乡邦之士。从而咏歌之不衰。则是其卓行隐德。必有所以遁世无闷之实。而所少者。几篇性理文字耳。叔世浇漓之时。其回淳返朴如处士者。曷可少哉。往年余过瑞石东麓。见其溪潭澄泓。竹木葱茜。鸡鸣犬吠。杳然岚云之际。意其有隐君子。而路忙未之入焉。今而闻之。盖草堂之所在也。噫。余虽不获登斯堂。把酒赋诗以悦处士之风。而庶几异日录处士之迹。以备湖南耆旧隐逸之遗。则斯堂者未必非药囊画师之徵尔。
养英学校记
梅泉集卷六 第 502L 页
论义理则尊华而攘夷。谈政治则贵王而贱伯。此自挟册伊吾者类能言之。非必老生也。然以今天下之势观之。凡古昔中国之人之所当夷之而不齿者。反肆然以抗。非惟抗也。其雄鸷诡谲。绦旋钳勒。骎骎压中国而上之。于是乎天下无夷。呜呼。天下无华夷。天下有王伯乎。今以洋外诸国。方诸徐戎荆蛮则夷非可论。直魈魅耳。以彼狙诈富强之术。方诸桓文之节制则伯非可论。直劫盗耳。号称学古者。即当洗耳蹈海之不暇。况可与之上下其论乎。然国焉而不可任其自亡。民焉而不可任其自歼。惟当奋励振淬。力与之敌。得免弱肉强食。然后始可以号于天下曰我亦人耳。其术顾安在哉。不过曰效彼富强。欲富强。不过曰效彼学问。此近日学校之新。所以于喁相闻也。或曰。混称学问而流于异教则如之何。余曰。否否。我东笃信儒学。五百年擩染浃洽。虽妇人孺子。举知孔孟以外无他道。一朝夺而之他。虽赏之而不为劝。刑之而不为驱。此可毋庸。惟百工伎艺。其在中国。亦皆出自神圣。传而修之。智巧日增。夫以今日之所用。较之创制之始。则炎,轩,垂,𣂔。亦将缩手而却走矣。然则彼虽闭境自守。无与于我。我固当师其巧而利其器。以一脱坏墣之陋。而求合乎古圣人利用厚生之本意可也。况欲与之奋臂而角逐乎。问者又曰。学校者。所以明圣人之道者也。苟如子言。道将恶乎明。余笑曰。道之在天下。万古如一日。不以桀纣而欿。不以尧舜
梅泉集卷六 第 503H 页
而丰。载之六经。寓之万事。坦然如九轨之涂。不行则有之而明固自如也。镜本明矣。以人之不照而将不明乎。且余闻之。今夫新学校者。亦莫不右汉文之学。寘经师首为之课。而犹患其不能专也。故凡其临文讲义。授者必倍励。听者必倍省。一日而得旬日之工。其视前日里塾郡庠悠泛为文具者。所得不翅倍蓰。盖天不变。道亦不变。子视苍苍在上者灏然常新。则无疑乎吾道之或变也。全州有养英学校者。干校务者。闻吾乡高君玄中之风。邀之勤。处以经师。玄中谓是亦学也。不可以无记。贻书索余文。余既老。杜门抱残书。与玄中相往来谈吐。或弥日忘倦。然皆无用之学也。安可强其所不知。论今日之学校乎。嗟夫。今之议者。皆以学校不广为大忧。然如得学校日广。择经师。人人如玄中而致之。则若余枯黄濩落之伦。繄将谁与之归也。
永矣亭记
鹑子江有两源。其南源出自长兴郡。北折而东。经顺天,谷城。至鸭绿津。与北源之南原来者合。津以上数百里。穿嶂峡聚溪涧。萦纡曲折。往往多胜境。且沿岸腴沃可耕。素称乐土。而其兼而有之者。莫如谷城郡之本基村。然亭台馆宇之胜则阙焉。识者恨之。赵君乐贤。卜居既有年。既治其农舍。又拓其面。起亭三楹。而拓窗则江也。取江之永矣之诗。颜之曰永矣亭。属余记之。余尝信宿亭上。时值冬初。木落天旷。夜稍久。月跃波面。如银堆洲
梅泉集卷六 第 503L 页
渚。晃耀树干。可睨而数。意豁然爽澈。和衣拥栏楯。久不能寐。既而复于君曰。江景尽佳耳。然江出两山间。掩郁阻翳。极目力而无十里恶睹。所谓永矣者乎。然天下之理已形者。畅言而无味。其未形者。最堪敷演而深思之。今使此江果如岷峨之源。奔放千馀里。不见渚涯则永固永矣。而亦何与于人哉。惟其无江之远而有江之胜。可以钓渔。可以揭厉。使居民安于江而无慕于乎(一作其)外。而君又能占其最胜。亭以张之。使数百年荒皋废隩。一朝呈露其面目。可以供登临盘旋之乐者。将愈久而愈畅。则江虽不永。而所以永之者人也。其为永矣者。顾不在此乎。抑余尝读图经。至太湖记所云东西洞庭七十二峰。出没鸥波浩渺之中。花竹掩映。鸡犬相闻。未尝不杳然神往。而不能奋飞。白发递(一作遽)如许。又每行路。见人家临江。沦漪弄壁。则辄欣然如入湖泖。未尝不徊皇忘去。思欲择胜置屋以偿宿愿。而亦不可得。盖其慕江居之乐至于如此。则今于斯亭也。固羡跂之不足。而可得以忘言乎。但余文荒拙。不足以永其传。君之必欲余记者何也。
梅泉集卷六(长水黄 玹云卿 著)
 跋
  
题拙稿散钞后赠重三
重三访余者再。汔无所得。乃钞芜稿。目之曰梅泉诗文钞。余知旧颇广。无钞余诗文者。即其诗文可知也。而重三反勤勤不置。在余若可自慰。而为重三计。访余既妄也。钞芜稿。又妄之妄也。
梅泉集卷六 第 504H 页
余幼时或推夙惠。而早骛功令无用之艺。二十始习近体诗。三十始学散文。每见前辈长老称钜宿者。必屈指计其齿。妄谓齿到吾亦尔也。转眄已四十而空空如此。乃知文章自有定分。不可以年齿论。余见重三频频问余童时事及当世名家年齿何居。其意有若余之昔日。具慧根者。无怪有是病。然重三到余今日。亦当自悟也。虽然。余则无人告此语。故四十始自悟。重三则去四十尚二十年。而一朝闻诸余。若可以惩艾者。是立谈之顷。已收人二十年之工。余于重三。此或可为一得之助也耶。审如是也。存此稿。以为异日之蓝本亦可也。
燕岩续集跋
自夫文章家之有以正宗称。而古文遂衰。盖古人之文。其取材不必纯。择语不必庄。立心也不必有用。而结体也不必相类。兴会所至。不过吐其胸中之奇而发抒其独得之妙。居然成天下之至文。故即庄周之猖狂吊诡。而论文者莫之先焉。是何尝有一定之轨也哉。国朝文尚驯雅。极其选。殆无二途。动以欧曾相推诩。正固正矣。而求其闳肆伟烨之观则于古或逊也。及燕岩先生出而力振之。才为之舆而神为之御。惟意所欲。飞动横绝。即方言俚诨无不录。而不患其纤也。牛鬼蛇神无不搜。而不患其幽也。九流百氏无不驱驾。而不患其淆杂也。凡世间难宣之情。不可诘之状。历历曲肖冥写。一笑一涕。真境跃如。不屑屑规
梅泉集卷六 第 504L 页
仿一家。而徐按古法。不合者鲜。譬之韩,白出兵。骋奇不穷。而旗鼓部陈。未始不井然。呜乎。国朝之文至先生。抑可以观止矣。余雅好先生文。适金于霖募力刊先生文而驰书徵跋。故为之书如此。
题大乘庵云公手钞华严经后
儒者开口骂佛。盖以不如此则吾道不尊耳。然而非通论也。佛于异端家最后出。其论议类从心性起。见其徒名于世者。皆恬静遗荣利。自甘灰灭而无慕无闷。若是者曷可少哉。今夫周孔之学。无以尚矣。然诗礼发冢之訾比比焉。而于古圣贤之言。又多妄生枝节。沾沾自标榜。而不知其自陷于不韪。呜呼。其视佛者之纯笃虚湛。宁无愧色。曹溪擎云上人。年愈老而学愈勤。诵说之不足而赞叹之。赞叹之不足而并钞其书。至钞华严全部。精好无比。见者疑出鬼神。呜呼。求之世儒。号称尊经而其诚心愿力。有能跂此者乎。上人介金主事孝灿。徵余文厕诸题跋之间。余素昧佛乘。无以演上人之旨。而志其所感者以复之。盖上人之警余多矣。
独石乱稿钞本跋
独石集旧有刊本。而余未之见。弇陋可愧。族侄云弼甫得此卷示之。谓出塘村先祖手钞。属以序次。然尝记溪谷序芝川集。而历叙祸籍始末及完南刊行缘起。则计斯集也。亦应齾蚀不全。
梅泉集卷六 第 505H 页
其所刊者则亦应经两公编摩。俱已精审。今毋庸赘为之序次也。第所录淆乱无绪而笔亦不一。难保其必出塘村公之手。而楮墨之间。古色浏浏。其为数百年旧物则无疑耳。谨补缀而重池之。还诸云弼甫。待异日得刊本而校录焉。光武甲辰中秋。傍八世孙玹谨识。
王考手迹跋
我家自王考以上世甚贫。王考发愤出游。居积以为业。十年赀数万。此卷即其佃租货殖之簿之一也。子孙尚赖之。虽败册乱书。不称传后之观。而窃惟先河后海之义。顾不足以备一家文献之数欤。古帝王家。有以祖先耕犁之具。遗示子孙者。耕犁尚然。况文墨乎。帝王家尚然。而况庶民乎。虽然。近年家寝落。王考遗业。存者无几。其载此卷者。已变剥尽矣。每一奉阅。不觉凛然惧也。呜呼。使我拥千卷书。解弄笔记先迹之后者。秋毫亦王考恩也。此卷之在我家。顾不重欤。
题先人手迹卷首(一作后)
呜呼。先人弃不肖辈。忽焉已十四年。蔼然之容。颀然之仪。所可彷像于慨廓之馀者。终未免日远而日忘。呜呼。呼号穹渊。如不肖者亦可成人子乎。于是检旧簏。得平日心画之遗细。钞成册者数卷。曰五言唐音。曰七言联珠诗。曰诸说亲观。其诸说亲观者。钞古文数十篇而创签之者也。季弟瑗为之装葺而识其后。
梅泉集卷六 第 505L 页
若此卷则先人管宗家时。簿录其佃租者也。猥琐不足存。然窃念先人拙于文艺。著述无可传。且尽瘁宗家。戮力孤寡。类古荩臣之辅幼主。其片庄石租。犹恐坠损以负心者。其精神心术。尚依俙字墨之间。盖其可以警薄俗而贻后谟者。实非寻常著述比也。呜呼。以无著述可传。故此卷尤当谨守。设有著述。惟先人心力之寓。当在此而不于他。则其当谨守也。为何如哉。
题陆宣公集后
余借尹氏书。已前后三度。若韩柳集,丽史提纲及今陆宣公集是已。书皆百年前旧本。板叶妆编。类多烂缺。余皆为之贴补。至于陆集。用工尤勤。盖非惟慕古人美行也。不如是。藏书家不乐借也。嗟乎。贽以王佐之才。所遇非其君。至今恨之。然德宗当危窘之际。贽之策未尝不稍稍用。故恨其不究用耳。若初不见用。孰知其可以弭乱。而此集能天壤俱弊也。然则贽固未尝不遇。古今来豪英贤杰。抱贽才学。老岩穴而翳然蔑闻者何限哉。抑德宗闇劣忌𢝌。不足与有为。然尝慨然志平僭乱。琼林二库。未尝供荒娱淫湎之费。夫衰乱之世。得君如德宗者而事之。犹可为也。嗟乎。贽可以不恨矣夫。
塘村集跋
先祖塘村府君诗文杂著几卷藏巾衍者。二百有馀年。八世孙故都事莹始谋刊行。尝属玹校之。既已爬栉部居。釐为三册。而
梅泉集卷六 第 506H 页
莹没不果刊。嗣子逸炫大惧先志之或隳。蚤夜董厉。乃以今年夏。始付手民。而犹虑夫扫尘之未精也。又使玹重校之。盖其难慎也如此。而恨玹闻识谀(一作謏)劣。不能有以副其责也。传称不朽有三。而从古忠贤志士。有其一则皆足以名世。不必其兼之也。惟我府君。布衣勤王。至使人主动色。中又抵格权奸。困踬不悔。其大节固已炳烺。则区区咳唾之传否。有不足为重轻。然窃念我家落南十馀世。勤事殉国。有若武悯公之盛。而其以文学显。则自府君始。今就是集而伏读之。大较词理雅驯。风流悠永。有足以验夫当日师友渊源所自。而一时朝野遗闻轶事。可以备后来考据之资者。亦往往而存。则其经二百年之久。而始乃出以问世。抑已晚矣。虽然。非都事两世追远之勤。其不饱蟫蠹而止者几希矣。夫上下十馀世。文学始推府君。则作者之难如此。前后两世而文集始克成。则传之之难又如此。后之任堂构之责者。其可忽诸。
梅泉集卷六(长水黄 玹云卿 著)
 论
  
杨雄论
圣人可学而似乎。曰。可学也。不可似也。使学焉而皆取必乎似。则将不胜其伪矣。是以善学者。求其意而不拘其迹。亦安事乎似也哉。夫惟浮慕圣人。规规乎惟迹是拘。则子之可以似尧舜。曹操可以似文王。此大乱之道也。不止于相率以伪矣。故非徒
梅泉集卷六 第 506L 页
众人之不能似圣人。虽以圣人学圣人。亦不求其相似。汤武学尧舜者也。不学其禅让。周公学伊尹者也。不学其放君。然皆不害为圣人。孟子尝曰所愿则学孔子。由今视之。信乎其善学也。然其出处辞受之节。言行气象之间。实有不能相似者。盖不拘乎迹而所同者道也。至杨雄则不然。事事求学孔子。噫。孟氏没。求学孔子者。雄其始也。岂不诚杰然哉。但傲然以为仲尼复起则悖矣。太玄象易矣。法言象论语矣。学圣人。汔可以止矣。卒至仕莽。以求似乎圣人无可无不可之迹。其意若曰孔子见阳货矣。见南子矣。公山召则往。佛肸召则往。吾之仕莽。殆亦孔子之所许也。于是自坏天下之大防。而甘作名教之罪人。盖徒知学必以圣人为师。而不知夫精义大用非圣人不能行。且莽岂公山,佛肸而已乎。若使季氏行莽之事。则孔子并不仕鲁矣。雄也汲汲惟孔子是效而奔(一作莽)之。非公山非佛胖则不暇择焉。此雄自好之蔽。而求似圣人之太过也。不然。雄尝以法言一字不易十万之赀。而肯冒禄于莽朝哉。射者学羿而必其似羿。则终身不能发一矢。御者学造父而必其似造父。则终身不能驰一步。若强其不能则弓折而輹说矣。嗟乎。玄与法言虽僭乎。使雄抱以穷饿。亦不失为孔氏之徒。而乃忲然自拟于颜曾以上。并其所以为雄者而失之。雄固妄矣。亦足为世儒自大者戒也。宋世目王通为孔门之王莽。以其续经之僭。而不知杨坚,王莽同一篡
梅泉集卷六 第 507H 页
也。成则为坚。不成为莽。而通以策干之。通亦求似孔子者也。然杨素劝之仕则不听。不犹愈于雄乎。然则孔门王莽之目。雄其首而通次之可也。
百里奚论
事有出于君子之所行。而不可以为尽是。有圣贤之所论定。而不敢以为尽然。盖事出一时。非圣人无以尽善。及其已成陈迹。则能言之士皆可以断矣。是以。往往究其心术之隐。抉摘其事业。穷源彻委。务为最高极致之论。虽使古人复起。无以置喙而自辨。则是后世之士按人成败。其言有不可以不出于圣贤而尽非之者。余读孟子书。见百里奚之事。小子之惑不能无也。辄试论之曰。为人臣者。不患不智而患不忠。故饶于智术者。身谋常切。而誉(一作謇)谔尽节之士。常求乎疏直朴讷之中。自有君臣以来。盖有不能忠者矣。忠而过者未之有也。虞之将亡。宫之奇谏。百里奚不谏。谏者惧虞亡者也。不谏者不以虞亡为惧者也。以虞臣而不惧虞亡。则所以为臣者。果何职乎。且为人臣而不惧其国之亡。则平日所藉以事君。可知耳。阿谀导欲。固宠持禄。皆其事也。奚贤大夫也。不可以一时之不谏而遽加以鄙夫之罪。然所贵乎智者。为其能达理通变。防祸乱于未形。而处身于无过之地也。如使脂韦喑默。切切惟身家是急。而视其君邈然若秦越之不啻。则虽管,晏,良,平之能。其实天下之至愚也。然则奚果
梅泉集卷六 第 507L 页
智乎不智乎。夫人君也而使其臣逆知其不可谏。则是虞公者。天下之昏君也。奚可勿仕也。既仕矣。不可以不言。言不合则斯去矣。然其去也。他日则可。在借途之日则不可。何者。国之存亡。决于此矣。诚宜极谏。谏之不听。效死勿去可也。子思居于卫。有齐寇。或曰。寇至盍去诸。子思曰。如伋去。君谁与为守。孟子曰。子思臣也。奚独非虞之臣耶。且知虞公之不可谏。必非一日。则是奚几年委质之时。揣摩玩侮。不有其君久矣。君且不有。国之亡不亡。何有哉。盖徒知其君之不可谏而不谏之为智。而不知其身之仕于不可谏者之国之为不智。奚而智乎。则裴矩,冯道之伦。将接踵于天下矣。呜呼。推奚之心则事昏君者。必曰不可谏。事明君者。必曰无所事谏。是无可谏之时也。得智士而为之臣者。其君亦危矣哉。
四皓论
夫论人于三代之后。如将人人焉责以君子之出处。则是世无一人之可全。人无一事之可集。殆无以维持世宙。岂天所以生斯民之意也哉。原天之生斯民也。一治一乱。有时为气化之所推荡。而及其乱也。又必生拯救补苴之人以拟其后。锄强格顽。解纷释难。幸夫一日之无事。而犹恐斯民者之不得其安。虽其人谋猷心迹。虽未必一出于正。而其功利之及于民者大。则盖亦天意之所许。而圣人之所予也。是以。吾夫子删述六经。表准
梅泉集卷六 第 508H 页
万世。其微言大义。斤斤乎出处之义者。未尝不详且严。而于管仲,子产之徒。所以弥缝苟且。仅收一时之效者。亦皆奖而进之。至若硁硁小节。果于忘世。则沮,溺,荷蒉未必非贤者。而不曾假借。直斥以鸟兽之群。非若后世曲儒藉口于难进易退。创为苛礉谬悠之论。以讥刺千古而操切一世者。呜呼。圣人之心。所以切于救世如此也。秦汉之际。去圣已远。百家淆杂。遗经灰烬。当时之士。得读圣人书者无几矣。而可得槩以出处之正乎。今夫四皓一出。安太子而定宗社。厥功伟矣。或者以四皓之安太子而有吕氏之乱。有吕氏之乱而汉几亡。或者以四皓处士也。不当干人国家事。雌黄轩轾。汔无定案。要之二者皆非也。高帝在日。吕氏之乱。未可逆睹。自古若申生,扶苏之事。有废太子而不乱且亡者乎。况是时天下犹未大定。反者猬起。加之以内乱。则汉之为汉。未可知也。周昌,叔孙通之强项而争且倦矣。留侯之谋画而无所施矣。于是乎四皓者不疾不徐。张拱趋揖。而能移高帝之心。此汉初第一之奇功。而非战国游说之士所及也。且夫四皓不过秦时避乱之民。而直一山泽之癯耳。世乱则隐。世平则出。自是常格。不必以其当巧会而办奇功。便疑其为非常之人而究论本末也。呜呼。所贵乎处士者。以其出而可用也。号称处士而熟视人家国之乱且亡。缄舌袖手。曾一言之莫救。人有訾之者。则傲然曰我处士也。于国事何有。及夫索价衒鬻。迫
梅泉集卷六 第 508L 页
之斯出则范升之弹周党。李固之讥樊英。班班青史。令人掩目。甚至随驾充隐之类。接踵捷径之侧。而毋论人家国事。并不足以矜式州里。呜乎。若四皓者。其真处士哉。其真救世之士哉。
梅泉集卷六(长水黄 玹云卿 著)
 说
  
字岩显说
鍊儿既冠。名之以岩显而难其字。或曰元弼可。遂可之。盖引傅岩事也。既又思之。子冠而父名而字之。训励当道。寓之以为人之责可也。若傅说者。具圣贤之资而处帝王之师。引而拟之。不亦忲而不让乎。夫三代王者之佐。若伊尹处畎亩。太公处渔钓。皆贱者事也。而其甚贱者无若傅说。说起胥靡版筑。而一朝爰立。致使殷道复兴。则是其施措弥纶之际。意必有出天入神。瑰异非常之术。而今考其言。不过曰念终始典于学。说者以为六经论学始说命。而想像其版筑时读书。夫版筑读书之于相业。相去亦远矣。然虽圣贤。不读书则亦无以究致君泽民之道。故观乎说之论学。则益验其不徒于版筑。而出处穷达无二道也。呜呼。相业如说诚难矣。且有命焉。版筑读书。谁不能之。使后世之为士者。人人能版筑读书。则穷之不失谨敕之名。达而从政。亦必有可观。未必人人说也。而是亦说之道耳。风俗不亦古矣乎。岩也素顽钝。吾授之书十年。日益懒。吾念其幼。姑不归诸耕。然读书懒则懒于耕。即次第也。吾渐老。家益萧然。彼苟其人性。
梅泉集卷六 第 509H 页
虽欲懒得乎。勤于耕以养父母。勤于读书以期立扬。皆其职也。使岩也毋慕乎爰立之说。而慥慥乎版筑读书之说。则为说诚不难矣。古人命其名字。多慕前人。若长卿慕相如。元叹慕蔡邕。宣武慕温峤。希文慕王通。纯夫慕邓禹。此数子者。其慕之与为慕者。往往豪杰雄骏之士。非庸庸者所可拟。而若傅说者。遽闻其名则邈然三代之上。徐究其所事则版筑焉已矣。读书焉已矣。不有良弼之梦。则傅岩之野夫已矣。马文渊尝曰画虎不成反类狗。刻鹄不成尚类鹜。慕豪杰雄骏之士而不成。则其弊也画虎。志乎版筑读书。则容有刻鹄之得。岩也其亦顾名而思义哉。
海史说
安海史上庠。余兄事之有年。以其自号海史。勤余有言。余文拙。久之未敢应也。近谓余曰。郑彦国申益哉。我识之皆后于子。然不再嘱而文我之号。皆已揭诸壁。子一往以文拙辞。人之谓吾与子之交厚者何居。余乃瞿然。质其所以命号之意曰。物之可况者多。而必于海。毋乃以其大欤。曰然。况以大者。毋乃狷隘自患欤。曰然。号海以来。狷隘者果能化而为大欤。海史逡巡曰未也。然则奚取乎海。古人有佩弦韦而交勉者。有渊沉命子而贻之训者。然未闻其果能相符也。矧乎海者物之至大者也。恶有以当之。且海固大也。众流之归而天下之秽恶聚焉。故鉴之则
梅泉集卷六 第 509L 页
黯黮而厥味为咸。揆诸水之本清者。则反不如乳泉石池之泠然其出者。夫君子之德虽贵乎大。而立心制行。尤清之为尚。故下圣人一等。则廉顽立懦之风。终有以先于任与和也。然海史既狷隘之为患。而余又勖之以清。毋乃以水济水耶。曰不然。清者水之性而海者水之宗也。使其不本于清而徒然众流之受。则必浑浊而不止黯黮。必腐而不止咸。然则谓海之不清。固不可也。而惟其处清之极。其势不得不转而为黯黮为咸焉尔。不特此也。水本懦弱。而大海之澜。无风自激。捲者蔽天日而漾者吞山岳。天下之险。无过于是。夫懦之于险亦远矣。而所以然者。积势之变焉尔。故君子虽清。皦皦之行。硁硁之节。亦无取焉。惧其流于矫激也。今使海史之为海史也。慕其大而究其本之清。志其清而防其流之激。则余将谓其善于观海者。
然窝说
然窝主人。以然号其窝者三十年。久无记。老而自疑曰。窝也吾固然之。人亦肯然之乎。一有不然之者出。则将索言而逼问曰。主人之然。其然于然乎。然于不然乎。吾然而亦欲必人然乎。人然而亦欲必吾然乎。吾不然而强人之然乎。人不然而强吾之然乎。此数者对之欲详也则其妙用泄。欲泛也则其精义隐。欲文以记之也则患其轇轕无头绪。恶乎可。一日命余曰。闻汝攻古文辞。能檃括就此乎。余作而曰。小子何敢。然小子待公以父
梅泉集卷六 第 510H 页
行。恃公以长德。凡其疑也。惟公然是然。矧乎公之不能必其然也。小子何敢然。毋已则以疑传疑。而处于然不然之间乎。夫物之不齐而理寓焉。事之不齐而道生焉。言之不齐而君子之权衡毕著焉。苟不裁之以当然之则。而直欲其齐之。则非君子所谓中行。故西邻杀牛则泰矣。同室闭户则狠矣。冠童风雩之辞。在狂者则躐等矣。且夫事物之变万。而所以管摄分别之者言也。则枢机之发。君子尤三致意焉。故唐虞之世而有都俞吁咈之君臣。阙里之师而(一作弟)有曰然非与之问。有吾斯未信之对。由此观之。君子之不苟同。尤较然矣。斯窝也。不言其所以然之故而曰然。有似乎齐不齐而为苟同也。人将訾其苟同。而同诸乡原则若之何。主人瞿然曰。然则易之以不然可乎。曰不可。夫人而然之则悦之者众。夫人而不然之则恶之者众。众悦之。犹近明哲。众恶之。能超然者鲜。盖君子之教不一。有所谓不屑之者。使言之善也。而吾顺辞而然之。则彼必有感遇思奋之心。使言之不善也。而吾反辞而然之。则彼必有愧悟悔悛之心。则虽应酬之烦。不绝于目。唯诺之速。不绝于口。而恳直謇谔之风。未始不行乎其间。此公之然所以未必终然。而亦未必终不然者欤。抑又有说焉。司马德操。于人无臧否。皆曰好好。其妻谏之。笑曰。君言亦佳。庞士元誉人多过实。或咎之。士元曰。方今善少恶多。十得二三。不亦善乎。余尝爱其言。二人当东京标榜之后。宜其简
梅泉集卷六 第 510L 页
亢自持。而其言如此。此可以论其世也。噫。然窝乎。其亦闻德操,士元之风者耶。主人㠉梁崔公。余姑夫也。家于南岳下烟波之上。
权曰瑞改字景韶说
安东权凤洙曰瑞。亡友应弼子也。早孤。督耕耘以养其祖。稍长。能自读书。暇辄拉败册。唔唔土室中。余闻而嘉之。以为应弼不死。今年夏。涉巨潦访余山中。叩以古诗文之学。余固当辞。然以其见待以父友。故终不能拒。乃以平昔所剽窃者授之。不数日。其诗步骤已不苟。秀句错出。凡才于诗者。类多捷黠儇躁。而曰瑞貌烨而厚。其性愿而谅。其中甚了了而言若讷。殆闇然而日章者也。诗固可爱而其人颇过之。一日敛衽请曰。凤洙旧字曰瑞。愿有以易之。余曰何居。曰瑞曰。曰也音呼患不雅。余莞尔曰。中国虽不用入声。徐锴训曰字而从口张气出之象。则其为不雅。固自如也。而近代如姜曰广,徐曰仁,梁曰缉之徒。至今或道之。未尝见曰字之不可以为名与字者。然字之不雅。子犹患之。则凡一身之所属。实事之所求。其不可以不雅者。比之于字。或相什百。然则子之志于雅道当何如也。于是余尤嘉其所尚。易之以景韶。从以为之说曰。书不云乎。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凤固瑞鸟也。非韶则无以灵其瑞。使韶成之日。有鹖翔舞则鹖亦瑞也。有鹤飞鸣则鹤亦瑞也。何必凤哉。所重者在韶也。后世无韶
梅泉集卷六 第 511H 页
之时。而但傅会凤至。以夸符应。故虽危难之日。史氏踵书之以为讥。恶在其为瑞也。直一凡鸟尔。由此观之。以凤之灵而不常有于世者。苟无所以致之之实则人犹厌薄之。况其所常有者乎。今夫公卿将相。斯民之所仰望也。其荣耀赫奕。尊严若神明。而苟无功德以享之。则不徒有殃咎。讪骂四集。以为不祥之物。而至于委巷之士。蕴道德。粹盎焕发。终不能掩其文章。则世争拭目以为希有之瑞。然则士当究其荣辱之判。不以此而易彼者审矣。子方业诗文。诗文者小技也。不可遽语以道德之懿。然古之名世者。其诗文亦皆烂然。未必不用力而能之也。待子艺成之日。使世之见子者。其亦指而语曰。斯人也盖尝恶其字之不雅而易之以景韶者也。如此则子始不负景韶矣。余焉能雅子之字乎。